CN1028556C - 房屋建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房屋建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556C CN1028556C CN90100609A CN90100609A CN1028556C CN 1028556 C CN1028556 C CN 1028556C CN 90100609 A CN90100609 A CN 90100609A CN 90100609 A CN90100609 A CN 90100609A CN 1028556 C CN1028556 C CN 102855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 body frame
- underframe
- construction system
- tem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1000272165 Charadri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34189 Scle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0 fin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8—Climbing forms, i.e. forms which are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lifting from layer to layer and which are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逐步形成许多垂直重叠混凝土墙段的房屋建筑系统,它具有许多构成支柱的起重器装置(20),每个的顶端承载系统的底架(21),在浇灌墙段的位置上的主架(23)适于放置在底架上,主架上悬挂的模板(31)可移动到位来限定浇灌混凝土形成墙段的空腔,起重器装置适于支承在比刚筑好的一层(28)更低的已筑好的那层建筑结构上,并且当主架支承于可调支柱(36)时可以缩回以重新定位起重器装置,在延伸至下一个墙段浇灌位置前使其支承在刚筑好的那层(28b)建筑结构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层筑墙的,特别是用于房屋和建筑业中建筑垂直混凝土墙壁的改进型自升系统。本发明也涉及建筑结构中其它混凝土构件如周边和带状梁的修筑,不过,就最广泛的形式而言,本发明主要涉及垂直混凝土墙的建筑,例如构成建筑结构中心服务内筒和/或建筑结构外墙的垂直墙的修筑。
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完整的高层建筑结构系统,它包括一种用于垂直混凝土构件(外墙和服务筒墙),周边的带状梁的现场分层浇筑的方法和装置,在某种限度内也涉及办公楼,高层公寓和高大民用结构物中的地板。
澳大利亚专利490759号专利以及我们的共同待批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18541/88号等文件中公开的现有自升系统,在系统的机动性方面都具有局限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升系统,在最初的组装之后,从一层到另一层爬升的该系统无需使用起吊设备。该系统最好载有全部模板构件,安
全甲板,工作平台以及四周的安全网,也就是要有随时保障建筑工人在装置中安全工作的一切设施,当施工完成时,该系统即为多余之物而用外部设备拆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建筑任何大小、形状或高度的系统,虽然主要与建筑垂直墙有关,但该系统的多用性使其可以建筑下列混凝土构件:
(a)外周的墙,梁和立柱以及同时建筑内部的柱梁,剪力墙和所有中心筒墙。
(b)由该系统在一层上浇筑的有关建筑构件的一半,以及结构中高一层的另一半,很容易分离以便与建筑的几何形状和/或结构相适应。
(c)仅仅浇筑外周的墙、梁和立柱。
(d)外周的墙、梁和立柱连同内部的立柱和梁以及剪力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的滑模系统浇筑主地板区域之前构筑中心内筒。
(e)一层上的外周的墙、梁和立柱以及在一分离系统中的高一层的中心筒墙。
(f)仅仅是全部的中心筒墙。
现存的自升系统,包括前面提到的专利和专利申请,都没有实现这种操作的多用性,而这正是本发明的目标。
由于引入了中心筒墙的爬升系统(滑模系统,前述专利或专利申请的主题),也由于到入了快速循环表格式系统用于如地板那样的水平构件,建筑物外墙修筑,在多层建筑物的修筑中,对地板循环同期来说一直是十分关键的。这主要是由于对现场吊车设备的依赖,绕着周边各构件的集中以及在修筑外墙时在建筑物边缘对建筑工人的安全保障等因素决定的。
本发明追求的目的是在修筑多层建设物时加快外墙及类似构件的修筑速度。
本发明的房屋建筑系统在修筑一建筑物时可以逐步地形成许多垂直叠起的混凝土部分,该系统具有许多构成支柱的起重器系统,每个起重器系统在其上端都承载着系统的底架,在底架上,压在要修筑的部分的位置上的一主架可以定位,而且模板可以悬挂在底架上以便滑移到位从而限定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部分的空间,所述起重器装置可以由所述建筑物已筑好的下一层之下的某一下层支承,并且在主架支承在临时支座上之后回收以便重新将所述起重器装置定位以支承在所述建筑物已筑好的一层上。
使用本发明的系统,外部吊车或其它起吊设备只需用于该系统的最初装配和最后的拆卸,以及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筋和型钢的供应,在最初装配之后,本发明的系统即可实现从一层至另一层的自升。
该系统可以承载按计划形成混凝土构件组所必须的全部滑模零件。
该系统可以自身承载工程人员的交通平台,它构成系统的一个整体部分,以及保护下面的二层或更多层的建筑物周边或中庭的安全网。
采用该系统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建筑循环如下:
(1)使用普通的自升式筒墙修筑系统或按照本发明的系统修筑电梯/中心筒墙区,在修筑主地板层之前的适当时间随着中心筒墙一道修筑必要的附属地板,环绕中心筒墙预留接受主地板或地板梁的建筑接头。
(2)只要外周的墙,或立柱和梁达到足以显出结构外形并露出周围地面的高度即可采用本发明的系统,首先浇筑周边构件(墙或立柱和梁),这样的构件要预留接受水平构件(如梁或板)的建筑接头。
(3)该系统推进到超过下一层地后之后,该层地板即可浇筑,浇筑时也要浇入在周边预留的建筑接头中。
(4)当刚修筑好的一层可用来稳固该系统时,即可浇筑下一层周边构件,以下照此类推。
底架相对于起重器装置的位置最好是可调的,因而浇筑溜槽也可调整,这样底架和支承在底架上的主架就可以超过或接近于起重器装置进一步延伸,例如,随着修筑过程使外墙向着建筑物之内移位,从而形逐步向内分级的外墙。
四周的安全网最好总是在正修建的那一墙段之下的几层延伸,这样在从安全网结构悬挂的平台上的工人在下面的地板上进行收尾工作(如表面修整和上光)时就可以受到从架空滑模悬挂的安全网的保护,该安全网将逐步随滑模一道升起。
与安全网的装配有关,最好采用预先制成的标准宽度的网段,每条网段边缘内侧设置沿直线排列的孔或槽,因此,随着外墙长度的变化,安全网段之间的间隙在装配过程中如小于安全网本身的宽
度,则可以由相邻网段的重叠边缘来充填,使两网段一对选定的孔或槽对准来接受如螺栓那样的定位装置或其它紧固装置。
主架最好由运至工地的预制框架段构成,把这些框架段放到预先定位的起重器装置和底架上,然后再把这些框架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主架,或者某些框架段也可以不连接起来从而使主架的个别段可以相互独立地升起以便按照预定的建筑计划在不同的高度形成垂直的混凝土墙,这样就可以较灵活地调度建筑工人。
由于安全的考虑,在模板间的浇筑溜槽上最好设置网盖,这样使混凝土可以浇过网盖,使钢筋可以穿过网盖,同时又可以防止建筑工人跌入或通过浇筑溜槽。网盖最好铰接在邻近的滑模上,从而当需要接近浇筑溜槽时网盖可以上摆让路。
滑模在架空的主架上的悬挂点处最好设有微调模板的装置。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四个推荐实施例:
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一推荐实施例正在修筑的一建筑物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2是系统最初装配阶段的侧视图;
图3是系统下一装配阶段的侧视图;
图4是系统装置完成后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中6-6线的剖视图,显示在修筑一段墙时系统工作的第一阶段;
图7是类似于图6的剖视图,显示在修筑一段墙的下一阶段;
图8是类似于图6和7的剖视图,显示系统为修筑下一重叠墙段的重新定位;
图9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显示形成该墙段的下一阶段;
图10是类似于图8和9的剖视图,显示为重复图7至9所示建筑阶段而作准备时系统的起重器装置部分的再定位情况。
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13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的侧视图,更详细地显示其零件;
图14是本发明推荐实施例附加特征的剖视图,它可以修筑支承地板的水平梁;
图15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类似图8所示正在修筑的建筑物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箭头A圈出部分的放大图;
图17是沿图16中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7中18-18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7中19-19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沿图15中20-20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20中21-21线的剖视图;
图22是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房屋建筑系统的平面图,它特别适用于修筑多层建筑物中的服务筒墙;
图23是沿图22中23-23线的纵剖图;
图24是沿图22中24-24线的横剖图;
图25,26,27和28是类似于图24的横剖图,但示意性更强,显示本发明系统使用过程中修筑多层建筑服务筒墙的垂直重叠墙段的四个相继的阶段。
现在对照附图1-1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有许多起重器装置,其形式为可以延伸的千斤顶或液压油缸20,它们大略上按待建房屋外形定位,并定位于准备修筑垂直混凝土墙和梁的地方,每个千斤顶或液压油缸的最上端都承载由一系列纵框架构件21a,横框架构件21b和垂直框架构件21c形成的底架21,这些框架构件通过一对上下框架构件21a之间的连接板22共同地装到液压油缸的最上端。
底架21又支承着系统的主架23,主架23压在待建的建筑结构的墙,立柱和其它的垂直构件24上并由纵框架构件23a,横框架构件23b和垂直框架构件(未画出)和斜杆23d组成,纵框架构件23a用来压在由底架21承载的支承件21d上。
另外,外墙处的每个底架21接受一个衡重架25,衡重架25包括接受在底架的纵框架构件21a中的纵框架构件25a,构件21a可呈槽形截面或中空截面,其中可接受框架构件25a,衡重框架25也包括垂直构件25b,衡重框架的最外端支承着衡重26,其重量正好用来抵销液压油缸轴线相对侧的系统的重量,从而为系统提供一稳定平衡结构。
图2-5表示系统装配过程中的各阶段,在系统装配前,用普通的墙和地板浇筑方法修筑好第一层,以便提供垂直墙27,建筑结构的其它垂直构
件以及第一层地板28,现参照图2,液压油缸20的下端穿过地板28的孔,支架29将液压油缸20连接于地板,利用可调支柱30进一步支承液压油缸并使液压油缸在油缸的锚定点29a和地板28上的锚定点29a之间垂直对准。现参照图3-5,然后在底架21顶面上装配主架23,使纵框架构件23a接合底架的支承件21d,从而使整个主架,或者其独立的部分通过其底架21支承在千斤顶或液压油缸20上,然后将衡重框架25插入底架,由于模板31(见图6)在主架上被定位,故衡重26也定好位并调整以便在油缸20轴线两侧使系统平衡。
为完成系统的装配,在主架内并悬挂于主架放置工程人员用的工作甲板,而从主架垂直向下延伸的构件23e承载安全网32a,安全网32a至少延伸至下面一层,或者下面几层,那一层正在修筑,另外,穿过主架上的甲板32设置溜槽33以便当模板移到墙的浇筑位置和/或建筑结构的其它垂直构件的浇筑位置时连通模板31之间的空间,模板31又从底架或主架悬挂在滚轮34上,滚轮34可使模板滚到或滚离需要浇灌混凝土的位置。
现参照图6-11描述建筑物的垂直构件如垂直外墙和建筑物的服务筒墙的垂直墙以及任何垂直立柱的逐步浇灌。
如图6所示,当系统在建筑结构预先修好的第一层上装配完毕后,将滑模31移动到位,如图13所示,并用系杆35固定,系杆35穿过形成滑模主构件的垂直和水平构件31a和31b。
如图7所示,浇灌建筑物第二层的墙段27a和其它垂直构件并待其硬化后,从系杆上拆离滑模,然后将液压油缸20延伸至图8所示位置,接下来一层也采用传统的地板浇灌技术修筑,其边缘要浇入相邻墙段内部上缘上的横木27b内,如图8所示,地板浇灌时要留下油缸20穿过的孔。
如图9所示,在接下来一层,模板31重新定位并固定在一起从而限定在该层下一墙段和其垂直构件的空间,接着再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灌。
如图10所示,在系统主、底架和下面地板28b之间放置临时可调垂直立柱36以便当油缸20缩回以便使其下部向上穿过地板28b上的孔时,支承系统,然后再由支架29和支柱30以图2所方式支承,然后重复图7-10所示的过程修筑接下来的一层。
一般来说,在系统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内,底架是支撑在下面的建筑结构上的比此来使系统稳固。
在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何开口,如建筑物外墙上的窗口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在形成相对墙的模板31之间设置适当的预留孔堵块,然而在图1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开口,如图12所示的外墙上的窗口的形成方式为:利用短模板31a及下模板31b来限定混凝土浇灌腔的底部,并用垂直支柱38固定其位置,从而浇筑出水平分隔开的墙段37,在其它方面,系统的零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使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系统的推荐实施例也可以用来修筑建筑结构中的水平梁39,相互连接的地板40,以及使浇灌梁的模板从较低的梁浇灌层上滑到较高的梁浇灌层的设施。
如图14的左半部所示,当浇灌结构梁39时,适当成型的模板41由滚轮44悬挂于系统上,滚轮44可滑动地装在主架23和/或底架21的结构件42上,并可绕其摆动,在梁的浇灌过程中,模板41由可调的垂直支柱43支撑并固定在位,当混凝土梁39浇灌并硬化后,如图14右半部所示,支柱43被拆除,模板41可绕滚轮44轴线向下摆动,然后由于油缸20的延伸,由架空框架承载模板41可穿过相邻梁39间的空间向上移一层。
现对照图15-21,与前述实施例一样,该实施例也具有许多起重器装置,在该例中呈可延伸的千斤顶20形成,由电机驱动,它们大略上按照待修建的建筑物外形定位,并定位于准备修筑垂直混凝土墙和梁的地方,每个千斤顶或液压油缸的最上端承载由一系列纵框架构件21a,横框架构件(未画出)和垂直框架构件21c构成的底架21,这些构件通过上、下成对框架构件21a间的连接板22共同地装在油缸的最上端。
底架21又支承着主架23,主架23压在正修筑的建筑结构的墙,立柱和其它垂直构件24上并由纵框架构件,横框架构件,垂直框架构件和斜杆构成,纵框架构件用来压在由底架21承载的支承件上,这一点与前述实施例一样。
另外,外墙处的每个底架21中装着衡重架25,衡重架25包括接受在底架的纵框架构件21a
中的纵框架构件25a,该构件21a可以有槽形横截面或中空横截面,其中接受构件25a,衡重架25也包括垂直构件25b,衡重架的最外端支承着衡重26,其重量正好抵销油缸轴线相对侧的系统重量,从而为系统提供稳定平衡结构。
液压油缸20的下端穿过地板28b上的孔,支架29将油缸20连接到地板最下侧,利用可调支柱30进一步支承液压油缸,并将液压油缸在液压油缸上的锚定点29a和地板28b上的锚定点29b之间垂直地对准。主架23在底架21的顶面上组装,纵框架构件23a接合底架的支承件21d,从而使整个主架或者其独立的部分通过其底架21支承于液压油缸20上。
为了完成系统的装配,为工程人员的各个工作甲板32在主架内安放并悬挂于主框架,而从主框架向下垂直延伸的构件32e则承载着安全网32a,在此实施例中安全网向下延伸二层,另外,穿过主框架上的甲板32装有溜槽以便当模板向墙段浇灌位置和/或建筑结构的其它垂直构件的浇灌位置移动时连通模板31之间的空间,模板31又在滚轮34上悬挂于底架或主架,滚轮34使模板可滑向或滑离需要浇灌混凝土的位置。
垂直构件,如垂直外墙和服务内筒的垂直墙以及任何垂直立柱的相继浇灌与前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样。
按照对该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底架21和浇筑溜槽33可相对于液压油缸22调整,从而提供超过建筑物外墙更大的架空量,在建筑物外墙和悬置的安全网32a之间的这种更大的空间,由安全网结构承载的平台32上的工人将更舒适和安全。
按照对该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如图16所示,浇筑溜槽上盖有网盖100,通过网盖可将混凝土浇入模板31顶面之间的灌槽中,然后浇入模板之间空腔中,网盖可以铰接(未画)到相邻平台32上,因此,如果需要接近浇筑溜槽和灌槽时,盖网可以摆开让出通路。
该实施例的又一种改进是模板31和滚轮之间的连接装置可使模板相对于主架23的位置向上或向下做微调,如果是最外的模板则除沿着建筑结构外还可向着建筑结构的内外做调整。
如果是如图16左侧所示的最内模板31,模板的垂直框架构件31a上装有木板31b,通过水平框架构件101和螺栓102连接到支架103上,支架103一端有一孔,通过这个孔装设一带螺纹的悬挂件104,悬挂件一端载有一螺母在支架下方,悬挂件上端连接到一根轴上,滚轮34沿构成主架23一部分的构件凸缘滚动时,滚轮34可绕该轴转动,用沿悬挂件104端部调整螺母的方法可以使有关模板相对于架空的主架上升或下降。
如果是如图16右侧所示的最外模板,如图17-19所示,垂直框架构件31a也可用螺栓108通过水平框架构件106和垫片107连接到倒槽形截面的一个支架109上,承载着一螺母111的螺纹悬挂件110穿过支架以便作类似于最内模板的垂直调整,在支架109内有一调整箱112,调整箱内又装有一调整件113,悬挂件110穿过调整件113并用螺母114装在其上,悬挂件也穿过支架109上的孔115,该孔与调整箱112上的孔116对准,所有这些孔都大于悬挂件110的直径,使悬挂件在其中可做相对运动,调整件113承载着一个水平放置的带长螺纹的调整件117,调整件117穿过调整箱112端壁上的一个孔118并在箱外载有一螺母119,当沿着件117调整螺母119时,可使有关模板31移向或移离另一模板,调整箱112还载有一水平放置的带长螺纹的调整件120,调整件120穿过构成支架109的倒槽形部分的一个凸缘上的孔121,还具有与其配合动作的一螺母122,当沿件120调整螺母122时可使支架109及有关模板沿建筑结构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上可以看出,外模板的调整可以在三个方向上进行,即上下,内外和沿主架23前后做调整以便微调模板相对于正在修筑的建筑物的位置。
现对照图16,最外模板31的滚轮34的轴上承载着一系板123,系板123又通过主架23的有关构件的凸缘用螺栓固定在某一适当的位置上以便当有关模板31处于正确的浇灌位置时将滚轮固定在位。
现对照图20,每个起重器20都是一电机驱动的千斤顶,每个千斤顶的工作都可以控制以便与其它千斤顶同时工作,这样所有千斤顶都一致地伸缩以便把建筑系统保持在同一高度上。
每个千斤顶都具有一管状电机壳125,顶部和底部分别由端盖126和127封闭,壳的上端装有一个通过电磁离合器130,齿轮箱131,扭矩限制
联结器132和轴承133驱动的丝杠129的电动机128,在壳内邻近轴承133处设有构成内起重柱的一管形固定起重杆134,从壳内向下伸入其轴的外柱137内以便进行相对于外柱137的伸缩运动,一支承管135装在起重杆134内,可在其中作轴向伸缩运动,它穿过起重杆134端部的孔134a,其下端连接到外柱137内的136处,支承管135的上端载有一个内部带螺纹的轴套的便与外部带螺纹的丝杠129接合。
当丝杠129以某一方向转动时,电机壳125以及其上承载的底架和主架即被向上驱动(抬起),而如第一实施例的图8所示,连接于外柱137的支承管135仍固定在下部的建筑结构上,当丝杠129反向转动时,由于外柱137与下面的建筑结构分开,且主架23,底架21,及壳125固定在抬高的位置上,因而外柱137和支承管135将分别绕着起重杆134和在起重杆134之内被向上拉起,如第一实施例的图10所示。
如前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推荐实施例中,在安全网结构32a中,预先制成的标准宽度的网段在相邻边缘处沿直线设有孔或槽,因此,当外墙长度变化时,安全网装配过程中网段间的间隙小于网段本身的宽度时,用网段上选定的一对孔或槽对准并接受固定装置如螺栓或其它紧固装置,从而该间隙可被网段的重叠相邻边缘所填补。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推荐实施例,主架23可以由预制的框架段构成,这些框架段被运至工地并装到预先定位的起重器装置20和底架21上,然后将预制的框架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主架,或者某些框架段也可以不连接从而主架的个别段可以相互独立地升起,使浇灌的垂直墙或构件按照预定的修筑计划处于不同的高度以便在调度建筑工人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现在对照图22-27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建筑系统,该系统特别用于修筑多层建筑中的服务筒墙,它具有构成部分底架和主架并支承类似图20和21所示千斤顶20的管形电机壳125的上部框架200,千斤顶的其余部分从上部框架向下延伸,在该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用于在建筒墙的千斤顶,上部框架200又支承在由纵横延伸的主框架构件201和202组成的网格上,各模板203和承载工作平台204的安全网205则悬挂于上述网格,在此实施例中,工作平台连同周边的安全栏栅设置在主框架构件网格的顶部。
另外,模板本身支承着工作平台208(在内模板上用螺栓紧固着的扶手208a),以及外工作平台209(当外模板移至其最外位置如图24和25所示以便使工人能清扫模板表面时,扶手209a钩挂于外模板的上缘),内模板的下端还悬挂有一个工作平台210。
千斤顶20的下端载有可以缩回的抗剪键211,抗剪键211总是接合在正在修筑的内筒的垂直重叠的墙段213的内壁上的键槽212内,最下面的又一个工作平台214又通过吊钩悬挂于抗剪键以便能接近以前浇灌的墙段,清扫并进行修整工作。
与前述各实施例一样,模板的上端通过滚轮216悬挂于架空的框架构件上,通过前述的如图17-19所示的那种调整机构可以做三个方向上的调整。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系统具有一系列将系统支承于下面已浇灌的墙段213上的底脚组件217,还具有垂直可调的螺纹件218位于大的支承头部219内,以便当浇灌下面墙段时借助头部219与该墙段顶部的凹口222接合,正在浇灌的墙段设有混凝土浇筑溜槽220,溜槽上具有网盖221,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建筑系统可以或者用可以缩回的抗剪键211,或者用底脚组件217支承在已浇灌好的墙段上。
图25-28表示浇灌一墙段的前四个阶段,特别是在地平面的地板223上的第一墙段213,地板223具有一个开口224借以连通地板之下的空间或空腔,千斤顶20的下端可以穿过该开口,一系列起始墙225首先浇灌并使其硬化。
然后将千斤顶20穿过开口224以便组装建筑系统的大部结构,并使其支承于横跨在起始墙225之间的底部支架226上,然后使千斤顶暂时支承在底部支架226上和/或相互支承,然后将上部框架200放置在千斤顶上,如果尚未定位,则将主架构件201和202的装配完成,装上工作平台206和安全栏栅207,然后将内外模板放置于其悬挂位置,同时装上底脚组件217,溜槽220和网盖221。
然后将模板移至其墙壁浇灌位置,开始浇灌第
一墙段213使其从起始墙225向上延伸并墙段硬化,在浇灌墙段之前要放置钢筋,预留开口堵块以及抗剪键形成装置(如227)等。
墙段213硬化后,分离模板,使系统在千斤顶20上升起到图26所示位置,然后在该位置时装上下部的内外模板210和204,使千斤顶延伸抬起整个系统直至如图27所示的下一墙壁浇灌高度。
然后将底脚组件217降至模板之间的位置,这样,当模板再次移至其浇灌位置,必要的钢筋和堵块定位时,即可再次浇灌混凝土形成垂直重叠在第一墙段的第二墙段,第二墙段向上延伸并包围住底脚组件217的支承头部219。
当墙段213的第二层固化后,由于系统靠底脚组件217支承在第二墙段顶部,千斤顶靠临时撑杆226a支撑,所以可将临时支架226拆去,代之以可以缩回的抗剪键211,然后拆除临时撑杆226a,然后缩回千斤顶,实际上是把抗剪键211提升到图28所示位置,从而使从抗剪键向外突出的端部211a接合在墙段213第一层浇灌出的键槽212中,然后将最下面的模板214连同其吊钩215定位,整个建筑系统的装配即告完毕。
为修筑更高墙段而抬起建筑系统是用伸缩千斤顶20完成的,当千斤顶延伸把系统升至下一个浇灌位置时系统由抗剪键211支承,而当千斤顶缩回把抗剪键升至下一个支承位置时系统由底脚组件217支承,这样交替进行。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服务内筒建筑系统可与同前述实施例那种外周的墙和梁建筑系统结合起来,使服务内筒和建筑结构同时施工,而一般来说是先于外周的墙,梁和地板施工的。
除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本发明的系统还可用于混凝土包钢结构,商业建筑物的层间高度为2.7米至4.0米。如果是混凝土包钢结构,液压油缸20及其撑杆可以比外墙钢件提早两层安放,以便于提前于混凝土包壳满足钢件对准规范、应当知道,液压油缸20及其撑杆需额外延伸一个楼层,而且需考虑这一附加支承结构的尺寸和范围。
本发明的系统考虑到了所有的有关工种,例如,为浇灌混凝土而设置的平台,在适当层位为木工和其它工匠设置的工作甲板等。这些平台是长久设置的,无需人工从一层移至另一层,因为它们由系统承载随系统一起向上推进。
绕建筑物外周设置的安全网也是由系统承载的,安全网可向下延伸几层以保护下面的外墙工匠,整个外墙可被覆盖以增加在建筑物这一区域工作的安全感。
工作平台和安全网的持续存在以及它们随系统的推进减小了工作量,方便了操作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系统的大多数构件,如果说不是全部的话,可以不在施工现场制成,然后运至现场,与其它零件在现场进行组装。
Claims (13)
1、在建筑结构中形成许多垂直重叠混凝土部分的房屋建筑系统,该系统具有许多构成支柱的起重器装置,每个起重器装置的上端承载着系统的底架,在底架上用来放置主架,主架覆盖在准备形成所述垂直重叠混凝土部分的位置上,从底架上悬挂着模板,模板可被移动到位来限定的浇灌混凝土形成所述垂直重叠混凝土部分的空腔,所述起重器装置适于支承在比前面修筑好的一层水平建筑构件更低的已修筑的那层水平建筑构件上,并且当所述主架支承在临时支承上时可以缩回以便重新使起重器装置定位,使其支承在所述建筑结构刚筑好的那层水平建筑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承是可调的支柱,支承于压在下面已修筑好的建筑结构部分上的底架和主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承是与下面已修筑好的建筑结构顶部边缘接合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临时支承是下面已修筑好墙段中预先浇筑的键槽。
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相对于起重器装置的位置,也就是说浇筑溜槽的位置是可调的,因而底架及支承于底架的主架将进一步延伸超过或接近起重器装置。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周边的安全网总是在正在修筑的某一墙段之下延伸若干层地板,因而位于悬挂在安装网结构的平台上的工人进行下面地板的修整作业时可以受到悬挂于架空框架的安全网的保护,所述安全网随所述框架一起逐步升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安全网的网段是预制的,具有标准宽度,网段相邻边缘布置有沿每一网段边缘内侧呈直线排列的孔或槽,因而在装配安全网的过程中网段之间小于网段本身宽度的间隙,可以选定一对网段上的孔或槽对准并接受紧固装置,借助网段重叠的相邻边缘来填补。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是由预制的框架段构成的,将这些框架段运至工地并放置在预先放好的起重器装置和底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主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某些所述框架段连接在一起,而其余的框架段不相连接,因而个别段的主架可相互独立地升起以便按照预定的施工计划使正在修筑的垂直混凝土墙或构件处于不同的高度。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模板间的空间之上设置混凝土浇筑溜槽,浇筑溜槽的开口上设置网盖,因而浇灌的混凝土可以穿过网盖,而同时防止建筑工人落入并通过浇筑溜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铰接于相邻的工作平台,因而当需接近浇筑溜槽时,网盖可向上摆起而让出通路。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模板悬挂于架空主架的悬挂点处设有调整模板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AUPJ2627 | 1989-02-08 | ||
AUPJ262789 | 1989-02-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841A CN1044841A (zh) | 1990-08-22 |
CN1028556C true CN1028556C (zh) | 1995-05-24 |
Family
ID=377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0100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56C (zh) | 1989-02-08 | 1990-02-08 | 房屋建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263835A (zh) |
EP (1) | EP0457806A4 (zh) |
JP (1) | JPH04505040A (zh) |
KR (1) | KR920701599A (zh) |
CN (1) | CN1028556C (zh) |
BR (1) | BR9007101A (zh) |
CA (1) | CA2045509A1 (zh) |
NZ (1) | NZ232441A (zh) |
OA (1) | OA09389A (zh) |
WO (1) | WO1990009497A1 (zh) |
ZA (1) | ZA9089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0041A (zh) * | 2020-05-15 | 2020-08-18 | 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穿板爬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651616B2 (en) * | 1990-10-08 | 1994-07-28 | Kajima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constructing frame and erection |
WO1992021838A1 (en) * | 1991-05-28 | 1992-12-10 | Bokarn Pty. Ltd. | Work platform system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
DE19639038C1 (de) | 1996-09-23 | 1998-06-04 | Doka Ind Gmbh | Kletterschal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ukzessiven Betonieren von hohen vertikalen Wänden |
US6036165A (en) * | 1998-06-02 | 2000-03-14 | Lee; Kou-A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unit |
WO2003064781A1 (fr) * | 2002-02-01 | 2003-08-07 | Yuanhe Li | Unite de montage pour dalle de plancher de batiment et son procede de montage |
US6868646B1 (en) * | 2002-12-13 | 2005-03-22 | Valmont Industries, Inc. | Method and means for erecting a wind energy tower |
WO2005042876A1 (en) * | 2003-10-29 | 2005-05-12 | Formula One Self Driving Screens Pty Ltd | A lifting assembly for a shutter to allow continuous casting |
ES2278506B1 (es) * | 2005-07-13 | 2008-07-16 | Jose Manuel Fernandez Madrid | Valla de proteccion y seguridad para obras de construccion. |
US8240051B2 (en) * | 2008-05-07 | 2012-08-14 | Babcock & Wilcox Power Generation Group, Inc. | Method for erection of a solar receiver and support tower |
CN102853682A (zh) * | 2012-10-12 | 2013-01-02 | 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炉室安全防护装置 |
US9217255B2 (en) * | 2012-11-30 | 2015-12-22 | Chicago Bridge & Iron Company | Self-jacking scaffold for large cylindrical tanks |
US10077564B1 (en) * | 2017-02-24 | 2018-09-18 | Doka Gmbh | Method for erecting a concrete structure and climbing formwork |
CN108979131B (zh) * | 2017-06-01 | 2021-03-02 | 惠玉清 |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钢模板及操作架整体提升平台装置 |
CN107268971B (zh) * | 2017-07-05 | 2023-07-18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物的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及应用方法 |
CN107268972A (zh) * | 2017-08-08 | 2017-10-20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内爬外挂式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
WO2019241257A1 (en) * | 2018-06-11 | 2019-12-19 | Wilian Holding Company | Concrete forming system |
US20210156156A1 (en) * | 2019-11-27 | 2021-05-27 | OM Engineering Pty Ltd | Independent self-climbing form system for building vertical structures |
US11549272B2 (en) | 2019-12-24 | 2023-01-10 | Klaus And Associates, Inc. | Slip form constr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
CN111677259B (zh) * | 2020-06-11 | 2021-09-28 |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层贝雷桁架悬挑施工方法 |
CN112031401B (zh) * | 2020-08-05 | 2022-03-18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爬升模架双向可调节自动开合模板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709194A (zh) * | 2020-12-28 | 2021-04-27 | 云南建投第二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闸墩液压滑模施工成套设备以及施工工法 |
CN113216591B (zh) * | 2021-05-13 | 2022-09-30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爬模爬升辅助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045874A (zh) * | 2021-11-30 | 2022-02-15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 |
CN117248714B (zh) * | 2023-11-20 | 2024-01-30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互爬式钢立柱水平梁板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82374A (en) * | 1961-02-08 | 1965-05-11 | Carl E Cook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concrete buildings monolithically |
DE1434325A1 (de) * | 1961-05-17 | 1968-10-24 | Josef Boessner | Schalungshaut fuer eine Kletter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urmartiger Bauwerke aus Beton |
US3510098A (en) * | 1967-06-22 | 1970-05-05 | Muth Steel Products Co The De | Slip form apparatus |
GB1294842A (zh) * | 1970-07-14 | 1972-11-01 | ||
DE2125422C3 (de) * | 1971-05-21 | 1979-09-13 | Dyckerhoff & Widmann Ag, 8000 Muenchen | Kletterschalung zum Errichten von turmartigen Stahlbetonbauwerken |
AU490759B1 (en) * | 1973-03-07 | 1975-08-28 | Eilor Nominees Pt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essively constructing a wall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
US4016228A (en) * | 1973-03-07 | 1977-04-05 | Enor Nominees Pty. Limited | Method for progressively constructing a wall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
US4050255A (en) * | 1974-12-06 | 1977-09-27 | Ahlgren Nils H | Methods of shifting heavy and/or loaded structures |
FR2298662A1 (fr) * | 1975-01-27 | 1976-08-20 | St Amand Outinord | Coffrage auto-relevable |
FR2318289A1 (fr) * | 1975-07-18 | 1977-02-11 | Buffin Clovis | Portique support pour coffrage auto-ascensionnel |
FR2339037A1 (fr) * | 1976-01-23 | 1977-08-19 | Proco Projets Procedes Const | Procede de guidage de coffrages auto-grimpants, coffrages permettant sa mise en oeuvre et constructions en resultant |
US4108583A (en) * | 1976-12-06 | 1978-08-22 | Elsp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 Vertically moving slip forms |
AU509057B2 (en) * | 1977-08-09 | 1980-04-17 | Bierrum & Partners Ltd.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limbing falsework |
DK166880A (da) * | 1979-04-24 | 1980-10-25 | Sgb Group Ltd | Forskalling |
WO1982003103A1 (en) * | 1981-03-06 | 1982-09-16 | John William Roach | High rise system |
DE3235010A1 (de) * | 1982-09-22 | 1984-03-22 | Hünnebeck GmbH, 4030 Ratingen | Klettergeruest zum einschalen zu betonierender waende |
DE3502659A1 (de) * | 1984-02-29 | 1985-08-29 | Müller & Baum GmbH & Co KG, 5768 Sundern | Baugeruest |
AU597836B2 (en) * | 1987-05-01 | 1990-06-07 | Grocon Pty Ltd | Wall casting system |
-
1990
- 1990-02-06 JP JP2503146A patent/JPH04505040A/ja active Pending
- 1990-02-06 BR BR909007101A patent/BR9007101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0-02-06 KR KR1019910700851A patent/KR92070159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0-02-06 CA CA002045509A patent/CA20455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0-02-06 EP EP19900902973 patent/EP045780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0-02-06 US US07/730,814 patent/US526383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02-06 WO PCT/AU1990/000042 patent/WO1990009497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0-02-07 ZA ZA90898A patent/ZA90898B/xx unknown
- 1990-02-08 CN CN90100609A patent/CN102855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02-08 NZ NZ232441A patent/NZ232441A/xx unknown
-
1991
- 1991-08-05 OA OA60057A patent/OA09389A/xx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0041A (zh) * | 2020-05-15 | 2020-08-18 | 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穿板爬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841A (zh) | 1990-08-22 |
CA2045509A1 (en) | 1990-08-09 |
KR920701599A (ko) | 1992-08-12 |
WO1990009497A1 (en) | 1990-08-23 |
JPH04505040A (ja) | 1992-09-03 |
ZA90898B (en) | 1991-02-27 |
EP0457806A4 (en) | 1992-07-01 |
US5263835A (en) | 1993-11-23 |
EP0457806A1 (en) | 1991-11-27 |
NZ232441A (en) | 1992-12-23 |
OA09389A (fr) | 1992-09-15 |
BR9007101A (pt) | 199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56C (zh) | 房屋建筑系统 | |
CN106958346B (zh) | 曲面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附着升降脚手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
CN106437130A (zh) |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内顶外爬式模架施工平台 | |
US10731327B2 (en) |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CN209482679U (zh) | 适用于斜墙施工的筒架支撑式整体钢平台 | |
CN113931313B (zh) |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 |
CN206233541U (zh) |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内顶外爬式模架施工平台 | |
CN107100361A (zh) | 一种外爬内撑铝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6437123A (zh) | 支腿自动翻转式整体提升电梯井操作平台 | |
CN206110635U (zh) | 支腿自动翻转式整体提升电梯井操作平台 | |
CN1020645C (zh) | 超高建筑模具外脚手整体升降系统 | |
CN1793590A (zh) | 一种自升式可变形可拆卸整体提升钢平台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9568688U (zh) | 一种升降施工平台 | |
CN106522543A (zh) | 一种施工预留洞口辅助浇筑设备及支撑装置 | |
CN113235904B (zh) | 一种循环互爬升降柱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4704A (zh) | 内筒外架整体自升式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0306784A (zh) | 一种铝制隧道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2459394Y (zh) | 建筑上用的施工构架 | |
AU651555B2 (en) |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 |
CN212295633U (zh) | 一种柱状建筑物施工用爬模施工装置 | |
CN1029354C (zh) | 墙体的浇注装置 | |
SU972021A1 (ru) | Дом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комбайн | |
CN114960454A (zh) | 一种含不规则装饰块超重上横梁施工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175202A (zh) | 一种可移动支撑的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 |
CN115749232A (zh) | 一种造楼机及其搭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