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4886B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4886B CN102594886B CN201210033965.1A CN201210033965A CN102594886B CN 102594886 B CN102594886 B CN 102594886B CN 201210033965 A CN201210033965 A CN 201210033965A CN 102594886 B CN102594886 B CN 1025948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browser
- message
- address
-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从而在浏览器与浏览器之间实现点到点的全双工通信,有效避免系统性能瓶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Web服务架构下,浏览器之间的通信都是依靠网络中共享的Web应用服务器作为中继服务器,即,由Web应用服务器等中继服务器运行主要的业务逻辑与计算,浏览器一般只负责运行显示层(Presentation Layer)逻辑;浏览器与Web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基于传统HTTP协议进行通信。如果浏览器之间的通信对实时性要求不高,这种通信方式勉强还能被接受。
随着Web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对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浏览器之间能够进行点对点的、全双工的高效通信,数据必须能够实时地双向流动。例如,一些Web实时协作、Web多人游戏,需要同组成员之间进行实时交互、分享数据。在这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下,现有技术方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Web服务架构,其依靠的是基于传统的HTTP协议的技术,包括HTTP轮询或者Comet的技术,实现浏览器与Web应用服务器之间进行实时通信。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提供的浏览器之间的通信存在以下缺点:
1)Web应用服务器易成为系统性能瓶颈。由于浏览器只负责运行显示层逻辑,Web应用服务器运行主要的业务逻辑与计算,因此容易成为系统性能瓶颈。
2)无法实现点对点的全双工通信。浏览器与Web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是基于HTTP协议,例如传统的HTTP轮询或者Comet技术,以获取实时信息;由于传统的HTTP轮询是半双工,基于HTTP协议的Comet技术需要在两条连接上实现双向通信,因此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在浏览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无法很好地实现点对点的全双工的通信。
3)资源浪费严重。由于采用的HTTP协议所承载的信息往往只有几个字节,而HTTP头过大(近1K),即无效信息载荷多,因此,频繁的轮询造成系统带宽消耗大、延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以在浏览器与浏览器之间实现点到点的全双工通信,有效避免系统性能瓶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网关、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
所述第一浏览器,用于通过与所述网关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向所述网关发送消息;
所述网关,用于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所述第二浏览器,用于通过与所述网关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转发的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息。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由于网关可以根据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而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发送至网关的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浏览器,因此,一方面,网关只负责浏览器与浏览器之间的消息转发,不会导致系统性能瓶颈的情况,消息发送的实时性强,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对消息的主要业务逻辑与计算分布在浏览器,网关不需要承担主要的业务逻辑与计算,无需耗费额外资源实现HTTP与浏览器之间的协议转换,因此节省了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中第一浏览器、第二浏览器和WebSocket网关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1示例的方法是以浏览器是网页(Web)浏览器、网关是WebSocket网关、WebSocket网关与浏览器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是HTML5标准WebSocket协议为例进行,其执行主体可以是WebSocket网关,主要包括步骤:
S101,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访问网关时,浏览器向网关发送一个应用程序下载请求,从Websocket网关下载Web应用程序到浏览器。此后,浏览器运行所述Web应用程序,以请求与Websocket网关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具体方式可以是,在通信开始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一个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请求消息。当WebSocket网关向第一浏览器反馈一个握手成功的响应消息时,表示第一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已经建立起TCP连接,后续第一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通过该TCP连接进行传输的消息都是基于WebSocket协议的WebSocket协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发送的消息(WebSocket协议消息)所包括的第二用户的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第二用户的标识也可以包括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即,使用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共同标识第二用户,或者,第二用户的标识还可以是第二用户的用户ID。第一用户的标识的定义与第二用户的标识的定义类似。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仅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而不是特指“第一个用户”和“第二个用户”。换言之,这些不同的用户可能是同一用户通信组下任意不同的两个用户,也可能是同一用户通信组下一个用户和该用户通信组下除了该用户之外的所有用户。
S102,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消息转发表是网关转发消息时为了找到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而需要查询的表,其记录有用户的标识、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用户的标识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例如,消息转发表可以记录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该用户通信组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某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的ID、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某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或者,记录某用户的ID、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某用户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消息转发表可根据用户通过浏览器发送的握手请求消息或者对用户通信组进行的操作而随时更新。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Websocket网关中的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可以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握手请求消息或者对用户通信组进行的操作而完成。例如,第一用户通过向Websocket网关发送握手请求消息与Websocket网关进行初次握手时,Websocket网关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又如,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登录到Websocket网关,创建一个用户通信组并加入该用户通信组时,Websocket网关根据该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创建的用户通信组,将创建的用户通信组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其中,用户通信组信息包括创建的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创建的用户通信组下用户的用户ID;再如,第一用户申请加入用户B(以下以“第二用户”指代)创建的用户通信组时,Websocket网关根据该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申请加入第二用户创建的用户通信组,将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Websocket网关中的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可以是第二用户通过第二浏览器发送握手请求消息或者操作消息而进行。例如,Websocket网关在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之前,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二用户的标识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消息转发表中。Websocket网关通过上述方式完成对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再如,Websocket网关在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之前,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完成对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即,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对用户通信组进行操作的操作消息;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该操作消息包括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或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则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具体包括: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用户通信组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则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具体包括: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且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用户通信组为其请求加入的用户通信组,其中,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和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
由于消息转发表记录有用户的标识、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用户的标识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因此,Websocket网关可以根据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是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或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或是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分为三种方式实施。
实施方式一: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则Websocket网关首先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由于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因此,Websocket网关在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在这种实施方式中,Websocket网关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因此,这种实施方式适合消息的组播,即,Websocket网关不需要知道具体用户的用户ID,即可将消息组播至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所有用户对应的浏览器。
实施方式二: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即,所述第二用户使用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两个元素共同标识,则Websocket网关首先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由于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每一个用户与每一个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对应,因此,Websocket网关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列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在这种实施方式中,Websocket网关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因此,这种实施方式适合用户通信组下成员之间的通信,并且,由于是用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两个元素共同标识一个用户,因此,消息不会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之外的通信组,使得这种组内通信具有良好的保密信息。
实施方式三: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Websocket网关首先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由于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因此,Websocket网关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在这种实施方式中,Websocket网关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因此,这种实施方式不仅可以实现相同用户通信组下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也适合不同用户通信组之间的用户的通信。
S103,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与第一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建立TCP连接类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在访问网关时,第二浏览器向网关发送一个应用程序下载请求,从Websocket网关下载Web应用程序到第二浏览器。此后,第二浏览器运行所述Web应用程序,以请求与Websocket网关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具体方式可以是,在通信开始时,第二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一个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请求消息。当WebSocket网关向第二浏览器反馈一个握手成功的响应消息时,表示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已经建立起TCP连接,后续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通过该TCP连接进行传输的消息都是基于WebSocket协议的WebSocket协议消息。
由于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已经建立TCP连接,因此,Websocket网关可以根据在步骤S102中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可知,由于网关可以根据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而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发送至网关的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浏览器,因此,一方面,网关只负责浏览器与浏览器之间的消息转发,不会导致系统性能瓶颈的情况,消息发送的实时性强,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对消息的主要业务逻辑与计算分布在浏览器,网关不需要承担主要的业务逻辑与计算,无需耗费额外资源实现HTTP与浏览器之间的协议转换,因此节省了开销。
以下以第一浏览器、第二浏览器和WebSocket网关之间的交互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示例的是同一用户通信组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即,第一浏览器对应的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第二浏览器对应的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是同一用户通信组。请参阅附图2,第一浏览器、第二浏览器和WebSocket网关之间的交互主要包括:
S201,第一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Web页面加载请求。
S202,WebSocket网关向第一浏览器返回Web页面加载请求的响应。
S203,第一浏览器将创建的用户通信组信息发送至WebSocket网关。用户通信组信息包括创建的用户通信组的ID(以下简称“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的用户ID。
S204,WebSocket网关更新消息转发表。包括:将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第一用户的用户ID、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一用户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与第一浏览器类似,当第二用户通过第二浏览器申请加入第一用户创建的用户通信组,即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时,其过程依次包括:S’201,第二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Web页面加载请求;S’202,WebSocket网关向第二浏览器返回Web页面加载请求的响应;S’203,第二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第二用户加入通信用户组的请求;S’204,WebSocket网关更新消息转发表,包括:将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由于本实施例是同一用户通信组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因此,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也是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第二用户的用户ID、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与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S205,第一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Web应用程序下载请求。
Web应用程序下载请求是在第一用户访问网关时,第一浏览器在接收这一访问请求后向WebSocket网关发送。
S206,WebSocket网关将Web应用程序下载到第一浏览器。
S207,第一浏览器运行Web应用程序。
S208,第一浏览器通过Web应用程序向WebSocket网关发送握手请求消息。
在通信开始时,第一浏览器可以向WebSocket网关发送一个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请求消息,以请求与WebSocket网关建立TCP连接。该握手请求消息包含第一用户的用户ID、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在握手请求消息中新增信元而成。
S209,WebSocket网关更新消息转发表。
WebSocket网关通过解析握手请求消息,析取其中包含的第一用户的用户ID、第一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然后,将这些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用户ID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完成对消息转发表的更新。
S210,WebSocket网关向第一浏览器返回握手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与第一浏览器类似,当第二用户通过第二浏览器运行Web应用程序与WebSocket网关交互时,其过程依次包括:S’205,第二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Web应用程序下载请求;S’206,WebSocket网关将Web应用程序下载到第二浏览器;S’207,第二浏览器运行Web应用程序;S’208,第一浏览器通过Web应用程序向WebSocket网关发送握手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第二用户的用户ID、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在握手请求消息中新增信元而成;S’209,WebSocket网关更新消息转发表,即,WebSocket网关通过解析握手请求消息,析取其中包含的第二用户的用户ID、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然后,将这些信息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与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完成对消息转发表的更新;S’210,WebSocket网关向第二浏览器返回握手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S211,第一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发送消息。
该消息的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
S212,WebSocket网关解析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的消息。
该过程包括:WebSocket网关从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的消息中析取第二用户的用户ID后,根据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消息转发表。通过所述消息转发表中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与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的TCP连接,即,先由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与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查找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或者用户通信组中成员的浏览器IP地址和端口的列表,由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对找到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的TCP连接。
S213,WebSocket网关向第二浏览器发送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的消息。
在获取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的TCP连接后,WebSocket网关将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的消息户通过第二浏览器与WebSocket网关之间的TCP连接发送至第二浏览器。
S214,第二浏览器向WebSocket网关返回响应消息。
该响应消息是第二浏览器对WebSocket网关发送的接收对象为第二用户的消息的确认。
S215,WebSocket网关将响应消息转发至第一浏览器。
后续若第二用户需要通过第二浏览器发送消息至第一用户,其过程与上述过程中的S211至S215类似,只是消息的接收对象是第一用户,因此,此处不做赘述。
请参阅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3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可以是网关,例如WebSocket网关,其包括接收模块301、获取模块302和发送模块303,其中:
接收模块301,用于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访问附图3示例的装置(附图3示例的装置可以应用在Websocket网关中,以下以WebSocket网关指代)时,浏览器向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发送一个应用程序下载请求,从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下载Web应用程序到浏览器。此后,浏览器运行所述Web应用程序,以请求与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建立TCP连接。具体方式可以是,在通信开始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浏览器向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发送一个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请求消息。当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向第一浏览器反馈一个握手成功的响应消息时,表示第一浏览器与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之间已经建立起TCP连接,后续第一浏览器与附图3示例的WebSocket网关之间通过该TCP连接进行传输的消息都是基于WebSocket协议的WebSocket协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3示例的装置中,第一用户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发送的消息(WebSocket协议消息)所包括的第二用户的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第二用户的标识也可以包括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即,使用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共同标识第二用户,或者,第二用户的标识还可以是第二用户的用户ID。第一用户的标识的定义与第二用户的标识的定义类似。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仅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而不是特指“第一个用户”和“第二个用户”。换言之,这些不同的用户可能是同一用户通信组下任意不同的两个用户,也可能是同一用户通信组下一个用户和该用户通信组下除了该用户之外的所有用户。
获取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发送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网关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接收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的硬件,例如接收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获取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功能的硬件,例如获取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在附图3示例的装置中,若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则附图3示例的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的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此种情况能实现消息组播,即,Websocket网关不需要知道具体用户的用户ID,即可将消息组播至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所有用户对应的浏览器。
在附图3示例的装置中,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即,所述第二用户使用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两个元素共同标识,则附图3示例的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根据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的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本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适合用户通信组下成员之间的通信,并且,由于是用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两个元素共同标识一个用户,因此,消息不会发送至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之外的通信组,使得这种组内通信具有良好的保密信息。
在附图3示例的装置中,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附图3示例的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据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的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本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相同用户通信组下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也适合不同用户通信组之间的用户的通信。
附图3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握手消息接收模块701、析取模块702和第一更新模块703,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其中:
握手消息接收模块701,用于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析取模块702,用于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第一更新模块703,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消息转发表中。
在附图3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中,消息转发表是Websocket网关转发消息时为了找到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而需要查询的表,其记录有用户的标识、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用户的标识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例如,消息转发表可以记录用户通信组的ID以及该用户通信组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某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的ID、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某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或者,记录某用户的ID、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某用户与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消息转发表可根据用户通过浏览器发送的握手请求消息或者对用户通信组进行的操作而随时更新。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Websocket网关中的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可以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握手请求消息或者对用户通信组进行的操作而完成。例如,第一用户通过向Websocket网关发送握手请求消息与Websocket网关进行初次握手时,握手消息接收模块701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握手消息,析取模块702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第一更新模块703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Websocket网关中的消息转发表的更新可以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对用户通信组进行的操作而完成。即附图3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操作消息接收模块801第二更新模块802,如附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其中:
操作消息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对用户通信组进行操作的操作消息,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或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
第二更新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
在附图5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中,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登录到Websocket网关,创建一个用户通信组并加入该用户通信组时,Websocket网关根据该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创建的用户通信组,将创建的用户通信组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其中,用户通信组信息包括创建的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创建的用户通信组下用户的用户ID;再如,第一用户申请加入用户B(以下以“第二用户”指代)创建的用户通信组时,Websocket网关根据该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浏览器申请加入第二用户创建的用户通信组,将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与第一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操作消息接收模块801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对用户通信组进行操作的操作消息;第二更新模块802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该操作消息包括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或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
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则第二更新模块802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用户通信组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则第二更新模块802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且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用户通信组为其请求加入的用户通信组,其中,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和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实现模块701、702功能的模块和实现模块801、802功能的模块可以同时存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中,且功能模块的划分方式不限于上述描述。
请参阅附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6示例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浏览器901、第二浏览器903和网关902,其中:
第一浏览器901,用于通过与网关902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向所述网关发送消息;
网关902,用于通过与第一浏览器901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901发送的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的消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903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903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903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903。
应当理解的是,网关902中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附图3至附图5任一示例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网关中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功能的模块划分也不限于以上示例。
第二浏览器903,用于通过与网关902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转发的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比如以下各种方法的一种或多种或全部:
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找到与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的TCP连接,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列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对用户通信组进行操作的操作消息,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或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具体包括:
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则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用户通信组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则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且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用户通信组为其请求加入的用户通信组;
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和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
8.一种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握手消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消息转发表中;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第一浏览器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找到与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的TCP连接,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或者,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则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下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列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列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用户通信组的ID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则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查询所述消息转发表,所述消息转发表记录有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操作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对用户通信组进行操作的操作消息,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或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消息更新所述消息转发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创建消息,则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用户通信组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
若所述操作消息为用户通信组加入请求消息,则将所述操作消息中的第二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且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用户通信组为其请求加入的用户通信组;
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和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端口的对应关系。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网关、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
所述第一浏览器,用于通过与所述网关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向所述网关发送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
所述网关,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浏览器发送的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从所述握手请求消息中析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与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消息转发表中;通过与所述第一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发送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查询消息转发表,获得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匹配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找到与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的TCP连接,通过与所述第二浏览器建立的TCP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浏览器;
所述第二浏览器,用于通过与所述网关建立的TCP连接向所述网关发送基于HTTP格式的握手消息,所述握手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浏览器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与所述网关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网关转发的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3965.1A CN102594886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PCT/CN2012/075524 WO2013120325A1 (zh) | 2012-02-15 | 2012-05-15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3965.1A CN102594886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4886A CN102594886A (zh) | 2012-07-18 |
CN102594886B true CN102594886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648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33965.1A Active CN102594886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94886B (zh) |
WO (1) | WO20131203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01159A1 (zh) * | 2012-12-31 | 2014-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置、处理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地址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CN104219257B (zh) * | 2013-05-29 | 2018-05-11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网页实时通信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
US20140379800A1 (en) * | 2013-06-25 | 2014-12-25 |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of friends and family by loading application components onto embedded devices |
CN103647703B (zh) * | 2013-12-12 | 2017-02-2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浏览器进行通信的方法和一种浏览器终端 |
CN103873564B (zh) * | 2014-02-28 | 2018-09-25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在多服务器负载均衡条件下实现SignalR双工通信的方法 |
US10678615B1 (en) * | 2018-05-22 | 2020-06-09 | Express Scripts Strategic Development, Inc. | Interconnected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data realization |
CN115277656A (zh) * | 2022-07-26 | 2022-11-01 | 广州鑫景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印卡机的电子工票复写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4227B1 (en) * | 1998-01-13 | 2003-07-15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
CN1728749A (zh) * | 1997-05-26 | 2006-02-01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电话通信方法 |
CN101102287A (zh) * | 2006-07-03 | 2008-01-09 | 阿里巴巴公司 | 一种通过浏览器实现文件传送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0171386B1 (ko) * | 1996-05-02 | 1999-03-30 | 양승택 | 월드-와이드 웹을 통한 x.500 디렉토리 접속방법 |
KR20060082353A (ko) * | 2005-01-12 | 2006-07-18 | 와이더댄 주식회사 | 실행가능 웹 컨텐트 제공 및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WO2008072886A1 (en) * | 2006-12-13 | 2008-06-19 | Koan Hyun Cho |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necting internet using keyword based on dns |
CN101534302B (zh) * | 2009-04-16 | 2012-07-1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tcp服务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
US9459936B2 (en) * | 2009-05-01 | 2016-10-04 | Kaazing Corporation | Enterprise client-server system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web application support through distributed emulation of websocket communications |
CN102185923A (zh) * | 2011-05-16 | 2011-09-14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网页浏览方法 |
-
2012
- 2012-02-15 CN CN201210033965.1A patent/CN102594886B/zh active Active
- 2012-05-15 WO PCT/CN2012/075524 patent/WO20131203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8749A (zh) * | 1997-05-26 | 2006-02-01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电话通信方法 |
US6594227B1 (en) * | 1998-01-13 | 2003-07-15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
CN101102287A (zh) * | 2006-07-03 | 2008-01-09 | 阿里巴巴公司 | 一种通过浏览器实现文件传送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4886A (zh) | 2012-07-18 |
WO2013120325A1 (zh) | 2013-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4886B (zh) | 浏览器与浏览器直通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102546800B (zh) | 一种网关握手、通信方法、网关及Web通信系统 | |
CN102546794B (zh) | 浏览器客户端与后端服务器直通的方法、网关和通信系统 | |
KR102110698B1 (ko) | 단말기 상호 연결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 |
CN107018147B (zh) |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系统、网关模块 | |
CN113301166B (zh) | 服务的调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0300050A (zh)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0978336B1 (ko) | 리모트 액세스 | |
CN101895520B (zh) | 微技系统的数据共享方法、服务器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 |
CN102845123A (zh) | 虚拟私云的连接方法及隧道代理服务器 | |
Klauck et al. | Chatty things-Mak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adily usable for the masses with XMPP | |
CN107222561A (zh) | 一种传输层反向代理方法 | |
CN102404616B (zh) |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进行数据云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638582A (zh) | 数据通信方法及通信端 | |
CN104125145A (zh) |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3812900A (zh)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245418A (zh)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683403A (zh) | 用于资源共享的方法、资源服务器和系统 | |
CN102858025A (zh) | 点对点互动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2025631B1 (ko) | Non-TCP/IP 기반의 네트워크상의 IoT 기기와 oneM2M 표준 기반의 IoT 서버 상호간을 중계하는 게이트웨이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CN110012107B (zh) |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8989157B (zh) | 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方法、装置 | |
CN102761780A (zh) | 智能遥控器获取媒体元数据的方法 | |
CN103731400A (zh) | 共享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430478B (zh) | 组网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