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881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5881B CN102575881B CN200980162047.5A CN200980162047A CN102575881B CN 102575881 B CN102575881 B CN 102575881B CN 200980162047 A CN200980162047 A CN 200980162047A CN 102575881 B CN102575881 B CN 1025758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al medium
- medium
- heat exchanger
- heat
- afore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7—Exceeding a certain pressure value in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or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7—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7—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 F25B2600/027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the discharge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7—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 F25B2600/0272—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pressure the suction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安全、可靠性高、能够实现节能的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2)和热介质变换机(3);该室内机(2)具有进行成为热交换对象的空气与热介质的热交换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热介质变换机(3)具有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向各流路送出与由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进行的加热或冷却相关的热介质而使其循环的多个泵(21)、以及分别进行用于使来自被选择了的流路的热介质流入流出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切换的多个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23);还具备膨胀箱(60)和均压配管(5c);该膨胀箱(60)与任一个流路连接,对由热介质的体积变化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行缓和;该均压配管(5c)将各流路的热介质送出装置的入口侧流路彼此或出口侧流路彼此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空调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被配置在建筑物外的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与被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而且,制冷剂散热、吸热,由受到了加热、冷却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制冷剂,例如多使用HFC(氢氟烃)制冷剂。另外,还提出有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的方案。
另外,在被称为冷风装置的空调装置中,由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然后,由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将其输送到作为室内机的风扇-盘管单元、板式散热器等,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具有这样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式冷风装置的热源机与室内机之间连接4根水配管,同时地供给被冷却、加热了的水等,能够在室内机中自由地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还具有按在各室内机的近旁配置1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的方式构成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还具有按用2根配管对室外机与设有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的方式构成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空调装置中,为了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存在制冷剂漏到室内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不经过室内机。然而,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往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在这里,如要由热介质输送用于做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则由输送动力等产生的能量的消耗量比制冷剂更高。因此,如循环路径变长,则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因此,可以得知,在空调装置中,如能良好地对热介质的循环进行控制,则能够实现节能化。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为了使得能够对各室内机选择制冷或制热,必须将4根配管从室外侧连接到室内,成为施工性差的空调装置。在记载于专利文献3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对室内机个别地设置泵等2次介质循环装置,因此,不仅成为昂贵的系统,而且噪声也大,不是实用的空调装置。此外,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的近旁,不能排除制冷剂在接近室内的场所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性。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4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中,因此,在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的场合,在各室内机中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被浪费的构成。另外,分支单元与延长配管的连接由制冷2根、制热2根共4根配管进行,结果成为与用4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构成,成为了施工性差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特别是能够对因温度而在热介质的配管内变化的体积进行吸收等,安全,可靠性等高,节能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和热介质变换机;该室内机具有进行成为热交换对象的空气与热介质的热交换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该热介质变换机具有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多个加热·冷却设备、向多个流路的各个流路送出与各加热·冷却设备进行的加热或冷却相关的热介质而使其循环的多个热介质送出装置、以及分别进行用于使来自多个流路的热介质中的1种或多种热介质流入流出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切换的多个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还具备压力缓冲装置和均压配管;该压力缓冲装置与任一个流路连接,对由热介质的体积变化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行缓和;该均压配管将各流路的热介质送出装置的入口侧流路彼此或出口侧流路彼此连接;这样,对多个热介质流路进行均压,由1个压力缓冲装置对全部热介质的压力变化进行吸收,能够安全地运行。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由于设置了压力缓冲装置,由压力缓冲装置对因温度而变化的热介质的膨胀力进行吸收,所以,能够对由温度产生的体积变化所带来的、输送热介质的配管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抑制,防止配管的损伤等,获得安全、可靠性、耐用度高的空调装置。另外,使得热介质通过均压配管能够在流路间往来,由此抑制各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温度的不同导致的体积的偏差,使得流路间的配管内的压力变得均等,从而能够由1个压力缓冲装置对多个流路的膨胀力进行吸收,能够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另一系统构成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系统回路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另一系统回路图。
图4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5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6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7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膨胀箱60的结构的图。
图9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另一系统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图1及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下面,根据图1及图2说明空调装置的设置例。在该空调装置中,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循环路径(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机能够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而且,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图中有时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夹设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变换机3。热介质变换机3由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由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另外,由室外机1生成了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被分送给室内机2。
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以及夹设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被分割成了多个的热介质变换机3(母热介质变换机3a、子热介质变换机3b)。室外机1和母热介质变换机3a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子热介质变换机3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子热介质变换机3b与室内机2由配管5连接。另外,由室外机1生成了的冷能或热能经由母热介质变换机3a及子热介质变换机3b被分送给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配置在作为大厦等建筑物9之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的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配置在能够向作为建筑物9的内部空间(例如居室等)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变换机3按能够作为室外机1及室内机2之外的别的箱体设置在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之外的别的位置的方式构成,室外机1及室内机2分别由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向室内机2传递。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使用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各室内机2使用2根配管5连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使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变换机3),施工变得容易。
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从母热介质变换机3a派生了的2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子热介质变换机3b(1)、子热介质变换机3b(2))。这样,能够相对于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连接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在该构成中,连接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制冷剂配管4成为3根。该回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详细地说明(参照图3A)。
而且,在图1及图2中,以热介质变换机3被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但作为室内空间7之外的别的空间的顶棚背面等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为例进行了表示。热介质变换机3除此以外也可设置在存在电梯等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及图2中,以室内机2为顶棚箱式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为顶棚埋入型、顶棚悬挂式等,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将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吹出到室内空间7中,则什么类型的室内机都可以。
在图1及图2中,以室外机1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中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机1也可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围住的空间中,另外,只要能够用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则也可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1的场合,也可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在这样的场所设置室外机1,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另外,热介质变换机3也可设置在室外机1的近旁。但是,如从热介质变换机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因此,需要留意节能的效果降低。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变换机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及图2所示的台数,只要相应于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的回路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根据图3说明空调装置100的详细构成。如图3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成为加热·冷却设备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配管5连接。
[室外机1]
在室外机1中,按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的方式搭载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储液器19。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能够与室内机2要求的运行无关地使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处于一定方向。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对该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最好例如由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对制热运行时(全制热运行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行时(全制冷运行模式时及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行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制冷运行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起作用,在从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进行蒸发气体化或冷凝液化。储液器19设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过剩的制冷剂。
单向阀13d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用于仅在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变换机3到室外机1的方向)容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单向阀13a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用于仅在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1到热介质变换机3的方向)容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单向阀13b设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用于使在制热运行时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往热介质变换机3。单向阀13c设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用于使在制热运行时从热介质变换机3返回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往压缩机10的吸入侧。
第一连接配管4a用于在室外机1内对处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单向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处在单向阀13a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配管4b用于在室外机1内对处在单向阀13d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处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单向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而且,在图3中,以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不一定非要设置它们。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搭载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由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进行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供给到室内空间7内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3中,以4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变换机3连接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从纸面下开始,图示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相应于室内机2a~室内机2d,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而且,与图1及图2同样,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3所示的4台。
[热介质变换机3]
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搭载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2个膨胀箱60。而且,在图3A中说明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情形。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由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由室外机1生成的、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给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
2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最好由能够可变地对开度进行控制的节流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2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对制冷剂配管4进行开闭。开闭装置17a设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上。开闭装置17b设在对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了连接的配管上。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由四通阀等构成,用于相应于运行模式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全制冷运行模式及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流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成为热介质送出装置的2个泵21(泵21a、泵21b)用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内使热介质循环。泵21a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由驱动使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交换相关的热介质循环。另外,泵21b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由驱动使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交换相关的热介质循环。如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各流路不通(以下称为连通),则形成由独立的2个流路构成的循环路径,进行循环。在这里,2个泵21最好由例如通过控制装置70的控制能够使送出容量变化的泵构成。膨胀箱60a、60b成为对因热介质的体积的增减而引起的热介质的配管内的压力变化进行缓冲的压力缓冲装置。膨胀箱60在后面说明。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3个流入流出口(开口部),通过开闭等对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开口部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泵21a)连接,开口部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泵21b)连接,开口部中的一个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这样,能够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任一个流路连通,使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出的热介质流动。而且,对应于室内机2,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3个流入流出口(开口部),通过开闭等对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开口部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开口部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开口部中的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这样,能够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侧、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侧的任一个流路连通,使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而且,对应于室内机2,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不仅进行切换,而且还能够使所有的流路连通。利用热介质的流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使2个流路的热介质汇合,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使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分支成2个流路。
此时,例如利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结构,使热介质分别流入、流出泵21a、21b的开口部分成为中间的开度。中间的开度原则上说最好为热介质分别流入、流出泵21a、21b的部分的开口面积成为大体相同程度的开度。但是,不必受此限定,只要为热介质通过各流路的开度即可。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例如使用了步进马达的二通阀等构成,使成为热介质流路的配管5的开度能够改变,对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被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方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而且,对应于室内机2,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另外,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设置各种检测装置(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以及压力传感器36)。由这些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送往对空调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装置70,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了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对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设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对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4被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而且,对应于室内机2,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对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对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另外,控制装置70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根据由各种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对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的转速(包含开/关)、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驱动等进行控制,实施后述的各运行模式。另外,具有计时器等能够测量时间的计时装置。在这里,将控制装置70设置在室外机1中,但设置场所等不受限定。例如,也能够将分散了由控制装置70进行的处理功能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室内机2、热介质变换机3中,一边用通信线等进行信号的收发,一边进行处理。另外,也可设置在装置外。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被相应于与热介质变换机3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形成分支(在这里各形成4个分支)。另外,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进行控制,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
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以及储液器19,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由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分别与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列地连接,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个系统。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进行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进行连接。即,在空调装置100中,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图3A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A)的回路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下面根据图3A说明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了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场合的空调装置100A的回路构成。如图3A所示,热介质变换机3由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按将箱体分开的方式构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将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连接。
在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中设置气液分离器14和节流装置16c。其它的构成部分被搭载于子热介质变换机3b中。气液分离器14与连接到室外机1的1根制冷剂配管4和连接到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用于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蒸气状制冷剂和液状制冷剂。节流装置16c设在气液分离器14的液状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流侧,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时,使节流装置16c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状态为中压地进行控制。节流装置16c为开度能够可变地受到控制的节流装置,例如最好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连接。
下面说明空调装置100实施的各运行模式。该空调装置100根据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可在该室内机2中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即,空调装置100能够在全部室内机2中进行同一运行,并且能够在各个室内机2中进行不同的运行。而且,空调装置100A实施的各运行模式也相同,所以,省略空调装置100A实施的各运行模式的说明。以下,空调装置100也包含空调装置100A。
在空调装置100实施的运行模式中,存在正在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实施制冷运行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正在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实施制热运行的全制热运行模式。另外,存在制冷负荷较大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及制热负荷较大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有时也将制冷主体运行模式、制热主体运行模式合起来称为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下面关于各运行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行模式]
图4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了冷能负荷的场合为例对全制冷运行模式进行说明。而且,在图4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4中,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另外,在以下的图4~图7中,在记载上,膨胀箱60仅为1个。
在图4所示的全制冷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关闭,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使热介质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17a后被分支,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
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边对热介质进行冷却,一边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成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a的开度进行控制。同样,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成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开闭装置17a打开,开闭装置17b关闭。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冷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由泵21a及泵21b使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了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内。
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哪一个都可以,也可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确保朝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地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例如中间的开度地连通。通过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都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增大传热面积,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制冷运行。
在实施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流往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サ一モオフ)),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得热介质不流动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4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由于存在热负荷,因此,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行模式]
图5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发生热能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全制热运行模式。而且,在图5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5所示的全制热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按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流入到热介质变换机3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关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流过,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于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经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流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中。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流过第二连接配管4b,通过单向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然后,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同样,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成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打开。而且,在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场合,也可使用在该中间位置的温度代替压力传感器36,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热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双方,将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经由泵21a及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了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哪一方的温度都可以,也可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地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例如成为中间的开度地连通。通过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都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增大传热面积,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制热运行。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按其入口与出口的温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为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基本上相同的温度,能够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在实施全制热运行模式之际,不需要使热介质流到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5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行模式]
图6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发生冷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热能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制冷主体运行模式。而且,在图6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6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关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二相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二相制冷剂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边对热介质进行冷却,一边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节流装置16a全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而且,也可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使作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冷度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也可使节流装置16b全开,由节流装置16a对过热度或过冷度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将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在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下降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中。流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上升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中。
在此期间,暖和的热介质与冰冷的热介质借助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会混合,分别被导入存在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往制热侧、制冷侧都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在制热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在制冷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
在实施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之际,由于热介质没有必要流往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行模式]
图7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发生热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发生冷能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制热主体运行模式。而且,在图7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
在图7所示制热主体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按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地对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关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分别使热介质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过第一连接配管4a,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对热介质进行冷却。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中。
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节流装置16a全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而且,也可使节流装置16b全开,由节流装置16a对过冷度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将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在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上升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中。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下降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中。
在此期间,暖和的热介质和冰冷的热介质借助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进行混合,分别被导入存在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往制热侧、制冷侧都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在制热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在制冷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
在实施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之际,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流动,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使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由于存在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剂配管4]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备几个运行模式。在这些运行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1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配管4中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实施的几个运行模式下,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在这里,如不特别需要区别,则在下面将成为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之间以外的热介质的流路的部分包含在内作为配管5进行说明。
[压力缓冲装置60]
下面说明图3所示膨胀箱(压力缓冲装置)60。水等热介质如温度上升则体积增加,如温度下降则体积减少。在如热介质循环回路B那样使流路密闭的场合,由此体积变化(膨胀力)产生的热介质的膨胀使配管内的压力变化,从而存在配管5等损伤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将配管5与膨胀箱60连接,对配管5中的热介质的膨胀力进行吸收,使得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由热介质的体积产生的压力变化受到抑制。
图8为表示膨胀箱60的结构的图。膨胀箱在容器61内部具有柔性的橡胶等的隔壁62。以隔壁62为边界,容器61内的上部侧的空间与配管5连通,储存热介质(水)。下部侧的空间成为空气储留部。在热介质的温度上升、热介质的体积增加了的场合,隔壁62被朝下部方向与体积增加量相应地推出而鼓起,成为在容器61内进行吸收的机构。如热介质的温度变低,则热介质的体积减少,因此,隔壁62朝上方产生位移。图8所示膨胀箱60一般被称为密闭式膨胀箱,方便使用,但不限于此结构。例如,也可为在配管5的上部形成膨胀空间的开放式膨胀箱那样的结构。
在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在回路内形成流入流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泵21a)而进行循环的热介质的流路和流入流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泵21b)而进行循环的热介质的流路这样多个(2个)流路。2个流路等以下的流路基本上指泵21、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第一热介质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切换装置23的流路。如上述那样,当处于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或制热主体运行模式这样的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时,没有2个流路连通的部位,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最好设置与各流路分别连接的膨胀箱60。
另一方面,如能够仅在某一方的流路设置膨胀箱60,则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而且能够减少设置空间。此外,需要设置能够交换各流路的膨胀力的部分。
图9为表示实施均压配管5c的配管连接的空调装置100的图。在图9中,将膨胀箱60与2个流路的任一个流路连接,用均压配管5c连接各流路。通过设置均压配管5c,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时,也通过均压配管5c交换各流路的膨胀力,消除由基于各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温度的不同产生的体积的偏差,使2个流路间的配管5内的压力变得均等(均压)。因此,如在任一个流路中设置1个膨胀箱60,则能够对整个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体积变化进行吸收,能够防止运行时的配管的破损等,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在这里,在全制冷运行模式或全制热运行模式时,不仅由均压配管5c能够使2个流路连通,而且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也能够使2个流路连通,因此,例如对起动时等的均压有效。
均压配管5c将各流路中的被认为热介质的压力条件相同的泵21的入口侧流路彼此或出口侧流路彼此连接地进行连接。在这里,泵21的入口侧流路指从泵21的入口(吸入侧)到达热介质切换装置22的流路,泵21的出口侧流路指从泵21的出口(排出侧)到达热介质切换装置23的流路。
另外,如作为均压配管5c使用配管直径大、粗的配管,则通常运行时流路间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均压配管5c流动。因此,在流路间的温度差大的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时模式等下,各流路的热介质混合(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热介质与温度低的热介质混合),由于热量的损失而导致效率变差。因此,原则上均压配管5c尽可能使用配管直径小的细的配管,使均压配管5c内部的热介质的流动阻力增大,从而使得热介质难以向均压配管5c流动。在这里,均压配管5c的内部的热介质的流动阻力被设定得比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中的流动阻力更大。另一方面,如使均压配管5c过细,则在流路间的热介质的移动也难以发生,不能使其均压或需要时间,因此,需要适度的配管直径等。
下面对均压配管5c的设计等进行说明。例如,热介质的配管的内部的压头h[m]、压力H[Pa]根据在流体力学中根据一般公知的、由下式(1)表示的伯努利的式子求出。在这里,U为热介质的流速[m/s],g为重力加速度(=9.8)[m/s2],ρ为热介质的密度[kg/m3],P为压力[Pa]。
[数学公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介质循环回路B具有2个流路。各个流路中的压头h[m]、压力H[Pa]成为下式(2)、(3)那样。在这里,设由泵21a的驱动形成流动的流路为流路1,设由泵21b的驱动形成流动的流路为流路2,用尾标1及2加以表示。
[数学公式2]
在这里,考虑相对于泵21a的转速,泵21b的转速为1/2的场合。此时,设泵21的转速与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流速成比例。流路2中的热介质的流速相对于流路1中的热介质的流速成为约1/2。例如,如流路1中的流速为2[m/s],则流路2中的流速成为1[m/s]。
另一方,如各泵21的转速与泵21的前后(吸入侧、排出侧)的压力差ΔP成比例,则流路2的压力差ΔP2成为流路1的压力差ΔP1的约1/2。例如,如ΔP1为70[kPa](7.14[m]),则ΔP2成为35[kPa](3.57[m])。
另外,如设热介质的密度ρ1、ρ2为1000[kg/m3],泵前后的平均压力为80[kPa],则关于泵21a、21b的吸入侧,下式(4)、(5)成立。因此,如在流路1与流路2之间设置均压配管5c,则如(6)式那样,在均压配管5c的两端产生作为与双方的流路相关的压力的差的约3.42[m](33500[Pa])的压力差。
[数学公式3]
H2-H1=45500-12000=33500[Pa] …(6)
另一方面,热介质在配管的内部流动时的摩擦导致的压力损失h[m]能够根据作为在流体力学中一般公知的式子的、由下式(7)表示的Darcy-Weisbach的式子求出。
[数学公式4]
h=f·(L/d)·[U2/(2·g)]
H=f·(L/d)·[ρ·U2/2] …(7)
其中,f为配管的摩擦系数,U为热介质的流速[m/s],g为重力加速度(=9.8)[m/s2],d为配管直径(内径)[m],L为配管的长度[m]。摩擦系数f能够使用作为在流体力学中一般公知的式子的、由下式(8)表示的Blasius的式子等求出。在这里,Re为Reynolds(雷诺)数,v为热介质的运动粘度[m2/s]。
[数学公式5]
在用均压配管5c连接了流路1与流路2的场合,在均压配管5c的两端产生的压力差与由均压配管5c内部的摩擦产生的压力损失应相等。因此,能够使用(7)式及(8)式求出向均压配管5c流动的流量。
例如,设均压配管5c的内径d为5[mm],长度L为0.6[m],热介质的运动粘度为1.5×10-6[m2/s],则在设热介质的流速U为4.4[m/s]的场合,如用下式(9)、(10)所示那样,配管的压力损失h成为3.42[m](33500[Pa])。在配管内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通过热介质的流速4.4[m]与配管的截面积相乘而求出,成为约5.2[L/min]。
[数学公式6]
h=f·(L/d)·[U2/(2·g)]
=(2.87×10-2)·[0.6/(5×10-3)]·[4.42/(2×9.8)]=3.42[m]
H=f·(L/d)·[ρ·U2/2]
=(2.87×10-2)·[0.6/(5×10-3)]·[1000×4.42/2]=33500[Pa]…(10)
实际上,流路1及流路2的配管直径与均压配管5c的配管直径不同。另外,如在均压配管5c上存在弯曲等,则它们成为流动阻力,向均压配管5c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比上述计算出了的流量更少。还发生与在流路中流动的热介质的分支、汇合相关的阻力,因此,实际上向均压配管5c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成为比前面计算了的流量少得多的流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流路1与流路2仅由均压配管5c连接。因此,例如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中热介质从流路2向流路1流入,从而使流路1的压力上升,热介质流路2的压力下降,各流路内的压力变得均衡下去。因此,随着时间的经过,压力差变小,从流路2向流路1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逐渐变少。
例如,如使约15L/min的热介质向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的配管5流动地进行设计,则相对于在配管5中流动的流量,计算上约1/3以下、实际上1/5~1/10的热介质瞬间地向均压配管5c流动,逐渐地减少下去。
如设定使此程度的流量的热介质向均压配管5c流动的那样的流动阻力,预先在设计等中决定各值(特别是内径等),则热损失变少,能够由流路间的适度的均压防止配管的损伤。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中,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设置膨胀箱60,由膨胀箱60吸收随温度而变化的热介质的膨胀力,所以,能够对配管5内的压力变化进行抑制,防止配管5的损伤等,获得安全、可靠性、耐用度高的空调装置。另外,借助于均压配管5c,能够在例如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时使2个流路间连通,所以,能够对基于各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温度不同的体积偏差进行抑制,使得流路间的配管5内的压力变得均等。因此,即使例如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膨胀箱60为1个,也能够从未连接膨胀箱60的流路向连接了膨胀箱60的流路传递热介质的膨胀力。由于不需要设置多个膨胀箱60,所以,能够实现省空间化、成本削减等。另外,此时将与配管5内的压力相关的条件相同的泵21的入口侧流路彼此或出口侧流路彼此连接,所以,可实现基于由温度的不同导致的体积变化的均压。
另外,如使得均压配管5c的流动阻力比成为流路的配管5的流动阻力更小,难以流动,例如不成为2个流路中的温度差变大、压力差变大那样的状态,则热介质不向均压配管5c流动,所以,能够减少因温度不同的热介质混合导致的热损失。
另外,在全制热运行模式时、全制冷运行模式时,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使得热介质在2个流路之间流入流出,所以,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也能够进行均压。
另外,由于构成具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进行热介质的加热或冷却,所以,能够进行使用了制冷剂的效率良好的空气调和。另外,作为室外机1、室内机2之外的别的单元设置热介质变换机3,关于各单元的配置关系进行使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变得尽可能地短的那样的配置,所以,与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直接使热介质循环的场合相比,搬送动力可较少。因此,能够实现节能化。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经由均压配管5c消除基于各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温度的不同导致的体积的偏差,进行均压。但是,均压配管5c为比配管5细的配管,流路间进行均压需要时间。在增加了尽可能快地进行均压的那样的机会的场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能够使2个流路连通、使热介质流动地进行切换,从而能够以良好的效率使流路间均压。
例如,在由遥控器等使某一室内机2停止运行、不进行制冷、制热的场合,在与那个室内机2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能够任意地进行切换。因此,例如控制装置70使各流路连通地对与停止了运行的室内机2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进行切换,使得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也能够进行热介质的膨胀力的交换。
另外,例如,在成为空调对象空间中的空气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等而使某一室内机2暂时停止动作的达温停机状态的场合,也能够任意地进行与那个室内机2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
但是,在达温停机状态的场合,存在室内机2恢复成原来的运行状态(制热或制冷)的可能性。因此,在不立即使温度不同的热介质混合的场合,可不使用无用的能量。另外,热介质的温度也并不是在达温停机后立即产生变化,所以,控制装置70在达温停机后一定时间(例如10分),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保持不变,不使热介质混合。然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控制装置70判断为仍为达温停机状态,则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使各流路连通,交换各流路中热介质的膨胀力。
在这里,如泵21a或泵21b正在工作,则停止中(包含达温停机)的室内机2比正进行制冷、制热的室内机2热阻小。因此,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那样,在例如使得成为中间的开度,将所有的开口部开放而使所有的流路连通的场合,有可能产生通过了停止中的室内机2的热介质的流动。因此,使与停止中的室内机2对应的利用侧流量控制装置25的开度(开口面积)足够小,从而使得热介质不向停止中的室内机2(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
如以上那样,按照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0,当室内机2的运行处于停止中时,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使2个流路连通,所以,不仅由均压配管5c交换热介质的膨胀力,而且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中也交换热介质的膨胀力,能够以良好的效率进行均压。
另外,在成为了将室内机2的动作暂时停止的达温停机状态的场合,如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仍然为达温停机状态,则使2个流路连通,所以,能够以良好的效率进行均压。特别是在达温停机状态的场合,存在立即重新开始制冷或制热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防止因等候规定时间导致由产生混合而使温度变高(变低)了的热介质进行的制冷(制热),对热损失进行抑制。
另外,在使得成为中间的开度而使所有的流路连通的场合,对利用侧流量控制装置25进行控制,使得热介质不向停止中的室内机2(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所以,不会向停止中的室内机2输送热量,能够抑制热损失。
实施方式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表示,但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最好不仅使用由开口部的开闭实现的切换装置,而且还使用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流路的流量变化的切换装置。另外,也可进行2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阀的组合等。这样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能够进行热介质的混合、分支的控制。另外,还能够防止因流路的突然的开闭导致的水击。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为二通阀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作为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对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进行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最好使用步进马达驱动式的能够对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可为二通阀,也可为将三通阀的一端封闭了的阀。另外,作为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重复进行开/闭,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按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为四通阀那样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三通流路切换阀,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地构成。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作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使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分别为1个,与它们并列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能够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的任一个的构成,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与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仅连接了1个的场合当然也同样成立,另外,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即使配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以内装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内装在室内机2中,或与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各成一体地构成。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其温室效应系数为比较小的值的制冷剂、其混合物、或CO2、丙烷等自然制冷剂。在为了加热而正在工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的状态下受到冷却,但除此以外哪一方都进行相同的动作,获得同样的效果。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使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与水的混合液、水与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中,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的高的热介质,因此,有利于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一般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中安装送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场合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也可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散热器那样的热交换器,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可使用由水、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只要为能够散热或吸热的结构的热交换器,则不论什么种类都可以使用。
另外,在这里,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为4个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连接几个都可以。
另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为2个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按能够对热介质进行冷却或/及加热的方式构成,则设置几个都可以。
另外,泵21a、21b不限于各一个,也可并列地排列多个小容量的泵。
符号的说明
1室外机,1B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变换机,3B热介质变换机,3a母热介质变换机,3b子热介质变换机,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配管,5c均压配管(制冷剂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单向阀,13d单向阀,14气液分离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6c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开闭装置,17c开闭装置,17d开闭装置,17e开闭装置,17f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储液器,21泵,21a泵,21b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b第三温度传感器,35c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41流路切换部,42流路切换部,60膨胀箱,61容器,62隔壁,70控制装置,100空调装置,100A空调装置,100B空调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9)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室内机和热介质变换机,
该室内机具有进行成为热交换对象的空气与热介质的热交换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
该热介质变换机具有对前述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多个加热·冷却设备、向与各加热·冷却设备对应的各个流路送出与由各加热·冷却设备进行的加热或冷却相关的热介质而使其循环的多个热介质送出装置、以及分别进行用于使来自与各加热·冷却设备对应的多个流路的热介质中的、来自至少一个流路的热介质流入流出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切换的多个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
该空调装置还具备压力缓冲装置和均压配管,
该压力缓冲装置与任一个前述流路连接,对由热介质的体积变化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行缓和;
该均压配管将前述各流路的热介质送出装置的入口侧流路彼此或出口侧流路彼此连接,使前述各流路连通,用于消除由前述热介质的温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加热·冷却设备为由制冷剂与前述热介质进行介质间的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该空调装置还具备室外机,该室外机通过使用配管将对前述制冷剂进行加压的压缩机、用于对前述制冷剂的循环路径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用于使前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以及用于对前述制冷剂进行压力调整的节流装置与前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具备加热前述热介质的加热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和冷却前述热介质的冷却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在前述加热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和前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一部分之间使得热介质循环,在前述冷却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和前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其它部分之间使得热介质循环,在前述多个室内机之间进行制热制冷同时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与处于运行停止中的室内机的前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对应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进行使各流路间连通地切换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与暂时处于动作停止中的室内机的前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对应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如判断为从前述动作停止经过规定时间后也继续处于动作停止状态,则进行使各流路间连通地切换的控制,该暂时处于动作停止中的室内机是根据与成为热交换对象的空气的目标温度的关系而暂时处于动作停止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分别对流入流出于前述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的多个流量控制装置;
前述控制装置使得热介质不向停止中的前述室内机侧流动地对与前述室内机的前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各成一体地形成前述室内机、前述热介质变换机、前述室外机,按能够将它们设置在相互离开了的场所的方式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前述均压配管内部中的热介质的流动阻力比连接前述热介质变换机与前述室内机之间的2根配管中任一个的流动阻力都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进行所有的多个加热·冷却设备加热前述热介质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所有的多个加热·冷却设备冷却前述热介质的全制冷运行模式下的运行,
该空调装置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前述全制热运行模式及前述全制冷运行模式下,进行由与运行中的前述室内机对应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来自所有的流路的热介质流入流出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地切换的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9/068162 WO2011048679A1 (ja) | 2009-10-22 | 2009-10-22 | 空気調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5881A CN102575881A (zh) | 2012-07-11 |
CN102575881B true CN102575881B (zh) | 2014-11-19 |
Family
ID=4389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62047.5A Active CN102575881B (zh) | 2009-10-22 | 2009-10-22 | 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58170B2 (zh) |
EP (1) | EP2492613B1 (zh) |
JP (1) | JP5614757B2 (zh) |
CN (1) | CN102575881B (zh) |
ES (1) | ES2728223T3 (zh) |
WO (1) | WO20110486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55383B2 (ja) * | 2012-04-23 | 2016-07-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US9127851B2 (en) * | 2012-06-28 | 2015-09-08 | Yixin Yang |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a heat pump and a heat storage tank |
EP2927612B1 (en) * | 2012-11-30 | 2021-06-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CN104813110B (zh) * | 2012-11-30 | 2020-05-1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WO2014097440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14097439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9829210B2 (en) | 2013-12-19 | 2017-11-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by ranking capacities for use-side heat exchangers |
JP6418779B2 (ja) * | 2014-05-08 | 2018-11-07 |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CN103994619B (zh) * | 2014-05-29 | 2016-06-08 | 天津大学 | 用于热气融霜蒸发器并联低压管路的末端缓冲装置 |
JP6270658B2 (ja) * | 2014-08-06 | 2018-01-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A3034327C (en) | 2016-08-23 | 2020-04-07 |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 Switching device for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
CN206001759U (zh) | 2016-08-23 | 2017-03-08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切换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空调 |
CN111433549A (zh) | 2017-07-17 | 2020-07-17 | 分形散热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多重分形散热器系统及方法 |
JP6968753B2 (ja) * | 2018-06-01 | 2021-11-17 |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9405336B (zh) * | 2018-11-07 | 2023-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3069A (ja) * | 2002-07-17 | 2004-02-19 |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 冷媒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販売機 |
CN1699890A (zh) * | 2005-06-21 | 2005-11-23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热回收型水源热泵 |
CN1786603A (zh) * | 2004-12-06 | 2006-06-1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08215647A (ja) * | 2007-02-28 | 2008-09-1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方法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93270A (en) * | 1978-02-27 | 1980-03-18 | Scott Jack D |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compressor load transfer means |
JPS5724478A (en) * | 1980-07-22 | 1982-02-09 | Toyota Motor Corp | Water supply device |
JPH041372U (zh) * | 1990-04-13 | 1992-01-08 | ||
US5065591A (en) * | 1991-01-28 | 1991-11-19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
JP3244294B2 (ja) * | 1992-02-28 | 2002-01-07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冷温水供給装置用膨張タンク |
JPH05280818A (ja) | 1992-04-01 | 1993-10-29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多室冷暖房装置 |
JP2981559B2 (ja) * | 1992-11-02 | 1999-11-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空気調和機 |
JPH09189454A (ja) * | 1996-01-10 | 1997-07-22 | Denso Corp | 熱交換用流体回路システム |
US6126080A (en) * | 1996-10-18 | 2000-10-0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EP0838640A3 (en) * | 1996-10-28 | 1998-06-17 |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mpany | Oil level equalizing system for plural compressors |
JP3728855B2 (ja) * | 1997-03-21 | 2005-12-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動力冷却装置 |
JP3357827B2 (ja) | 1997-10-09 | 2002-12-16 | 新冷工業株式会社 | 床暖房装置 |
JP2000088429A (ja) | 1998-09-09 | 2000-03-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低温ショーケース |
JP2001289465A (ja) | 2000-04-11 | 2001-10-19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KR100388675B1 (ko) * | 2000-12-18 | 2003-06-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압력조절장치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
JP4123829B2 (ja) | 2002-05-28 | 2008-07-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4657723B2 (ja) * | 2002-11-08 | 2011-03-23 | ヴァレオ テルミーク モツール | 熱エネルギ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4226015A (ja) * | 2003-01-24 | 2004-08-1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冷温水供給システム |
JP2005140444A (ja) | 2003-11-07 | 2005-06-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6845627B1 (en) * | 2003-11-10 | 2005-01-25 | 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 Control system for an aircraft galley cooler |
FR2897016A1 (fr) * | 2006-02-09 | 2007-08-10 | Vehicules Electr Societe Par A | Vehicule automobi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a systeme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valorisant les sources de bas niveau |
SE531581C2 (sv) * | 2007-10-12 | 2009-05-26 | Scandinavian Energy Efficiency | Anordning vid värmepump |
US20090255997A1 (en) * | 2008-04-13 | 2009-10-15 | Richard Goldman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y and Efficiently Varying Air Temperatures in Multiple Rooms |
-
2009
- 2009-10-22 CN CN200980162047.5A patent/CN102575881B/zh active Active
- 2009-10-22 EP EP09850577.9A patent/EP2492613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0-22 JP JP2011537060A patent/JP5614757B2/ja active Active
- 2009-10-22 WO PCT/JP2009/068162 patent/WO20110486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0-22 ES ES09850577T patent/ES2728223T3/es active Active
- 2009-10-22 US US13/499,878 patent/US995817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3069A (ja) * | 2002-07-17 | 2004-02-19 |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 冷媒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販売機 |
CN1786603A (zh) * | 2004-12-06 | 2006-06-1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699890A (zh) * | 2005-06-21 | 2005-11-23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热回收型水源热泵 |
JP2008215647A (ja) * | 2007-02-28 | 2008-09-1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方法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1048679A1 (ja) | 2013-03-07 |
JP5614757B2 (ja) | 2014-10-29 |
CN102575881A (zh) | 2012-07-11 |
US20120198874A1 (en) | 2012-08-09 |
EP2492613B1 (en) | 2019-05-01 |
WO2011048679A1 (ja) | 2011-04-28 |
US9958170B2 (en) | 2018-05-01 |
EP2492613A1 (en) | 2012-08-29 |
ES2728223T3 (es) | 2019-10-23 |
EP2492613A4 (en)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75881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483250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483273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365510B (zh) |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 |
CN102597657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483249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575883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597660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229003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483272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667367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080668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3562660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5180497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753898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221759A (zh) | 空调机 | |
CN103154639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575860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4813111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762932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733005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597661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3097832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3890501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753910A (zh) | 冷冻循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