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2538290A - 冷热水供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热水供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8290A
CN102538290A CN201110397469XA CN201110397469A CN102538290A CN 102538290 A CN102538290 A CN 102538290A CN 201110397469X A CN201110397469X A CN 201110397469XA CN 201110397469 A CN201110397469 A CN 201110397469A CN 102538290 A CN102538290 A CN 102538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heat exchanger
heat
operation mod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74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谏山安彦
青山繁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509353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53829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38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8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3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the system uses a hea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8Storage t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54Heating and cooling,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加热储热箱(55)内的水的储热运转模式向使第三热交换器(53)吸收热量的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根据在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2)的温度传感器(70)所检测出的流体温度,决定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是流向第三热交换器(53)还是返回第一热交换器(22),通过这种冷热水供水装置能够抑制供冷运转模式时室内空间的舒适性的降低。

Description

冷热水供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泵进行室内空间的供冷供暖和对储热箱进行储热的冷热水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有一种具备冷却室内空间的供冷运转模式和加热储热箱的储热运转模式的冷热水供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6表示室内空间的供冷供暖运转和对储热箱300进行储热的制冷循环装置100。
制冷循环装置100利用配管将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0、压缩机111、四通阀112、第一热交换器113、膨胀单元114、空气对流体热交换器115连接成环状。
第一热交换器113包括:制冷剂回路110和流体回路210。流体回路21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13、循环单元220和流路切换阀230。通过流路切换阀230的切换,流经流体回路210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400或储热箱300。第三热交换器400是包括热交换器和送风风扇的空调装置。
在供冷运转模式下,在第一热交换器113中生成低温的流体。该低温的流体经由流路切换阀230流入第三热交换器400,在第三热交换器400中从室内空间吸收热量而冷却室内空间后,返回第一热交换器113。
在储热运转模式下,制冷循环装置100通过切换四通阀112,制冷剂就变成与供冷运转模式相反的流向。因此,在储热运转模式下,在第一热交换器113中生成高温的流体。该高温的流体经由流路切换阀230流入储热箱300,在储热箱300中放热后,返回第一热交换器113。在储热箱300内被加热的温水用于供热水等。
从供冷运转模式切换成储热运转模式或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成供冷运转模式通过切换流路切换阀230来进行。
这样,在第一热交换器113中生成的低温的流体或高温的流体通过切换流路切换阀230来输送。
即,通过切换流路切换阀230,从第一热交换器113流出的流体在供冷运转模式下冷却室内空间,在储热运转模式下,加热储热箱300内的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20462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果采用现有的构造,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下,滞留在第一热交换器113与流路切换阀230之间的高温的流体流向第三热交换器400。因此,高温的流体在室内空间放热,因此,存在使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水供水装置,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下,抑制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并在刚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成供冷运转模式之后,就能够冷却室内空间。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前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包括:环状地连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器,并使制冷剂流经其中的制冷剂回路;环状地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并使流体流经其中的流体回路;储存水的储热箱;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且使所述储热箱内的水与所述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切换配管;和对朝向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所述流体的流向和朝向所述储热箱的所述流体的流向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该冷热水供水装置具有通过使所述流体流经所述第一切换配管而加热所述储热箱内的所述水的储热运转模式;和通过使所述流体流经所述第三热交换器而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的供冷运转模式,该冷热水供水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设有:检测出所述流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切换配管并联连接,使所述流体流经其中的第二切换配管,所述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当从所述储热运转模式向所述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根据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温度,决定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第二切换配管还是流入所述第三热交换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成供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在刚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成供冷运转模式之后,能够冷却室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流体回路的概略说明图(储热运转模式)。
图2是该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流体回路的概略说明图(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时)。
图3是该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流体回路的概略说明图(供冷运转模式)。
图4是该冷热水供水装置的运转动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流体回路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现有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符号说明
2    制冷回路
4    控制装置
5    流体回路
10   冷热水供水装置
21   压缩机
22   第一热交换器
23   膨胀单元
24    第二热交换器
53    第三热交换器
54    循环单元
55    储热箱
60    第一流路切换阀
61    第二流路切换阀
62    第一切换配管
63    第二切换配管
70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设有检测出流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与第三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且与第一切换配管并联连接,使流体流经其中的第二切换配管,在控制装置中,当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决定从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流体是流入第二切换配管还是流入第三热交换器。
由此,当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能够根据温度来选择使流体是流入第二切换配管还是流入第三热交换器。
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第一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中,在控制装置中,当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
由此,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当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流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通过切换至第二切换配管,高温的流体循环直至在第一热交换器中被冷却至规定温度,因此,使高温的流体不会流入第三热交换器,能够抑制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第一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中,在控制装置中,当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
由此,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当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流体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通过进行向第三热交换器切换的控制,使未达到规定温度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通过第三热交换器从室内空间吸收热量,因此,在刚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到供冷运转模式之后,就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冷却。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特别是在第二或第三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中,具有用于检测设有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的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规定温度根据所述空气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来设定。
由此,与设定规定温度的情况相比,在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高的情况下,尽早从供冷待机运转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能够缩短供冷待机时间,因此,能够提高能源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利用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热水供水装置。
图1至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是表示储热运转模式下流体的流向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时流体的流向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供冷运转模式的流体的流向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运转动作流程图。
利用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结构。
冷热水供水装置10包括:制冷循环装置1、流体回路5、第三热交换器53、储热箱55。
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作为制冷剂例如可以使用R410A等伪共沸混合制冷剂或者R32等单一制冷剂。
制冷剂回路2通过配管将压缩机21、第一热交换器22、膨胀单元23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4连接成环状而构成。第一热交换器22是在制冷剂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膨胀单元23中使用膨胀阀和毛细管。第二热交换器24是在制冷剂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21的流入侧配管设有进行气液分离的储液器26。在制冷剂回路2设有四通阀25,用于切换加热储热箱55的储热运转模式和使第三热交换器53进行吸热的供冷运转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构成冷热水生成装置,其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2所生成的低温流体用于第三热交换53的吸热,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所生成的高温流体用于储热箱55的加热等。第一热交换器22是在制冷剂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流体回路5通过利用配管将第一热交换器22和第三热交换器53连接成环状而构成。流体流经流体回路5。流体是水或不冻液。第三热交换器53设置于室内空间,进行室内的供冷和供暖。
流入管51是从第三热交换器53至第一热交换器22的配管,流出管52是从第一热交换器22至第三热交换器53的配管。
在流出管52设有第一流路切换阀60和第二流路切换阀61。在流入管51设有循环单元54。
第一切换配管62从第一流路切换阀60分支,经由储热箱55与流入管51连接。即,第一切换配管62与第三热交换器53并联连接,使储热箱55内的水和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一切换配管62与流入管51的连接在循环单元54的上游侧。
第二切换配管63从第二流路切换阀61分支且与流入管51连接。即,第二切换配管63与第三热交换器53并联连接且与第一切换配管62并联连接,流体流经其中。第二切换配管63与流入管51的连接在循环单元54的上游侧。
在第一热交换器22设有检测出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0。
控制装置4输入来自温度传感器70的信号,控制第一流路切换阀60和第二流路切换阀61。
冷热水供水装置10包括:通过使流体流经第一切换配管62来加热储热箱55内的水的储热运转模式;通过使流体流经第三热交换器53中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的供冷运转模式;和通过使流体流经第三热交换器53来向空气中放热的供暖运转模式。
在控制装置4中,当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根据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决定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是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1还是流入第三热交换器53。当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是规定温度以上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当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53。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冷热水供水装置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所生成的高温流体加热储热箱55内的水的储热运转模式的流体流向。
第一流路切换阀60被控制装置4切换,使流体流经第一切换配管62。
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5流入第一热交换器22,加热流经第一热交换器22的流体。
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单元23减压并膨胀后,流入第二热交换器24。流入第二热交换器24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从空气中吸收气化热量并蒸发,变成低压的两相制冷剂或过热制冷剂,从第二热交换器24流出。
从第二热交换器24流出的低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5,在储液器26中进行气液分离后,气相制冷剂吸入压缩机21中。
根据上述动作,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生成高温的流体。
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所生成的高温流体流经流出管52,通过第一流路切换阀60流入第一切换配管62。流体加热储热箱55内的水,经由循环单元54流经流入管51,然后流入第一热交换器22进行循环。
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时的流体的流向。
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当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温度Tw是规定温度(以下,称作切换温度To)以上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一切换配管63。因此,利用控制装置4切换第一流路切换阀60,使流体流入流出管52,第二流路切换阀61以使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的方式进行切换。
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5流入第二热交换器24进行放热并液化。因液化而冷却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
从第二热交换器24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单元23减压后,流入第一热交换器22。流入第一热交换器22的低压两相制冷剂从流体中吸收气化热而蒸发,变成低压的两相制冷剂或过热制冷剂,然后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
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低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5,在储液器26中进行气液分离后,气相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中。
根据上述动作,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生成低温的流体。
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所生成的低温的流体流经第一流路切换阀60,通过第二流路切换阀61从流出管52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流体流经流入管51,经由循环单元54流入第一热交换器22进行循环。
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供冷运转模式下的流体的流向。
由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2中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温度Tw未达到切换温度To时,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53。因此,利用控制装置4对第一流路切换阀60进行切换,使流体流入流出管52,也对第二流路切换阀61进行切换,使流体流入流出管52。
制冷循环装置1按照图2所示的动作进行运转。
此处,在一般使用冷却后的流体进行供冷运转模式的装置中,多数情况下切换温度To被设定成摄氏20度左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温度To例如也被设定在摄氏20度。
下面,利用图4所示的流程图,对控制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根据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温度,控制装置4控制第一流路切换阀60和第二流路切换阀61。
首先,控制装置4判定是否有储热运转的要求(步骤1)。如果没有储热运转的要求,则保持当前的状态,如果有储热运转的要求,则将第一流路切换阀60向第一切换配管62切换,将第二流路切换阀61向第二切换配管63切换(步骤2)。
在第一热交换器22中所生成的高温的流体通过第一流路切换阀60从流出管52流入第一切换配管62,加热储热箱55内的水。
控制装置4判定是否有制冷运转的要求(步骤3),如果没有制冷运转的要求,则保持当前的状态,如果有制冷运转的要求,则将第一流路切换阀60从第一切换配管62向第三热交换器53切换(步骤4)。
在步骤2中,对第二流路切换阀61进行切换,使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因此,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
接着,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流体温度Tw(步骤5),比较流体温度Tw和切换温度To(步骤6)。
如果流体温度Tw是切换温度To以上,则使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切换配管63。因此,流体继续被冷却。如果流体温度Tw是切换温度To以上,则返回步骤5的流体温度Tw的检测。
在流体温度Tw未达到切换温度To的情况下,判断为即使高温的流体通过第三热交换器53向室内空间放热,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受到破坏的可能性也小,将第二流路切换阀61从第二切换配管63切换成第三热交换器53(步骤7)。控制装置4继续当前的状态直至有储热运转的要求(步骤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则当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温度Tw是切换温度To以上时,将第二流路切换阀61向第二切换配管63切换,这样,流体回路5内的高温的流体不会流入第三热交换器53,能够消除通过第三热交换器53从高温的流体向室内空间的放热现象,所以,能够抑制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
当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温度Tw未达到切换温度To时,将第二流路切换阀61从第二切换配管63向第三热交换器53切换,这样,未达到切换温度To的流体就会流入第三热交换器53,在刚从储热运转模式切换成供冷运转模式之后,就能够冷却室内空间。
(实施方式2)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本构造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设置有空气温度传感器71。即,为了检测出实施方式1的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而设置空气温度传感器71。
伴随设置上述空气温度传感器71,切换温度To被设定成与设置于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温度Ta相等的温度。但是,可以将切换温度To设定成比空气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温度Ta低几度或高几度。
在此情况下,根据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来设定流体的切换温度To,因此,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切换温度To是摄氏20度的情况相比,如果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高,则在切换温度To变成室内的空气温度的检测温度Ta或者其附近的温度的时刻,将第二流路切换阀61从第二切换配管63向第三热交换器53切换,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能够尽快地从供冷待机运转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图4的步骤7)。
其结果,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使流体流经第二切换配管63的供冷待机时间,因此能够提高能源效率。
在图1至图3和图5中,从流体回路5向第二切换配管63的分支点位于第一流路切换阀60与第三热交换器53之间,但是也可以位于第一热交换器22与第一流路切换阀60之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在从储热运转模式向供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当流体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对第二流路切换阀进行切换,由此,使未达到规定温度的流体流入第三热交换器,因此,能够抑制供冷运转模式下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降低,所以,也能适用于加热流体并将该流体用于室内空间的加热的冷热水供水供暖装置。

Claims (4)

1.一种冷热水供水装置,其包括:
环状地连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器,使制冷剂流经其中的制冷剂回路;
环状地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使流体流经其中的流体回路;
储存水的储热箱;
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且使所述储热箱内的水与所述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切换配管;和
对朝向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所述流体的流向和朝向所述储热箱的所述流体的流向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
该冷热水供水装置具有通过使所述流体流经所述第一切换配管而加热所述储热箱内的所述水的储热运转模式;和通过使所述流体流经所述第三热交换器而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的供冷运转模式,
该冷热水供水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设有:
检测所述流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
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切换配管并联连接,使所述流体流经其中的第二切换配管,
所述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当从所述储热运转模式向所述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根据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温度,决定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第二切换配管还是流入所述第三热交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当从所述储热运转模式向所述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在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第二切换配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当从所述储热运转模式向所述供冷运转模式转换时,在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第三热交换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热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检测设有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的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规定温度根据所述空气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进行设定。
CN201110397469XA 2010-12-02 2011-12-02 冷热水供水装置 Pending CN1025382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8984A JP2012117769A (ja) 2010-12-02 2010-12-02 冷温水給湯装置
JP2010-268984 201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8290A true CN102538290A (zh) 2012-07-04

Family

ID=4509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7469XA Pending CN102538290A (zh) 2010-12-02 2011-12-02 冷热水供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61109B1 (zh)
JP (1) JP2012117769A (zh)
CN (1) CN1025382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309A (zh) * 2014-09-29 2015-01-14 唐佩福 一种可自动调节水温冷热水对比浴装置
CN107575974A (zh) * 2017-09-21 2018-01-1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室内制冷及制热系统
CN109140632B (zh) * 2016-03-28 2020-12-11 深圳市航天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低噪音节能空调的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5389B1 (fr) * 2012-09-13 2017-10-20 Alstom Transport Sa Dispositif de climatisation d'air, notamment pour un vehicule ferroviaire
DE102013218436A1 (de) * 2013-09-13 2015-03-19 Robert Bosch Gmbh Heiz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Heizungs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4133A (ja) 1982-01-20 1983-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暖房給湯装置
JPS58175750A (ja) 1982-04-06 1983-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給湯装置
JPS6249152A (ja) 1985-08-27 1987-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給湯機
KR100720165B1 (ko) 1999-05-20 2007-05-18 사이엔스 가부시기가이샤 냉동 사이클로 된 가열장치
US6298677B1 (en) 1999-12-27 2001-10-09 Carrier Corporation Reversible heat pump system
JP2002048398A (ja) 2000-07-31 2002-02-15 Daikin Ind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JP2004183908A (ja) 2002-11-29 2004-07-02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JP3956925B2 (ja) 2003-09-24 2007-08-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給湯装置
EP2204620B1 (en) 2008-03-20 2012-05-23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ing and/or cooling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operabi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JP5427428B2 (ja) 2009-02-06 2014-02-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空調装置
JP5308220B2 (ja) 2009-04-17 2013-10-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空調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309A (zh) * 2014-09-29 2015-01-14 唐佩福 一种可自动调节水温冷热水对比浴装置
CN109140632B (zh) * 2016-03-28 2020-12-11 深圳市航天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低噪音节能空调的工作方法
CN107575974A (zh) * 2017-09-21 2018-01-1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室内制冷及制热系统
CN107575974B (zh) * 2017-09-21 2020-11-0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室内制冷及制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1109A2 (en) 2012-06-06
EP2461109A3 (en) 2014-09-10
JP2012117769A (ja) 2012-06-21
EP2461109B1 (en)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0713B (zh) 冷热水供水装置
CN103105020B (zh) 冷热水供水装置
US20170184314A1 (en) Heat pump heating system
JP5166385B2 (ja) 空調給湯システム
JP616100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温水生成装置
CN102829568A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温水供暖装置
JP5842310B2 (ja) 冷凍装置、および負荷冷却器のデフロスト方法
CN102538290A (zh) 冷热水供水装置
JP4317793B2 (ja) 冷却システム
CN103836790A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JP5194492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JP2008082601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102645054A (zh) 冷热水供水装置
JP2012013346A (ja) 温水暖房給湯装置
JP2016053444A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09030905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加熱装置
JP2009085476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JP6455752B2 (ja) 冷凍システム
JP2008261559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JP2006194537A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6119804B2 (ja) 負荷冷却器のデフロスト方法
KR101426886B1 (ko) 가스를 매개체로 하는 반도체 및 lcd 제조공정설비의 온도 제어방법 및 온도 제어시스템
JP2012093049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KR101369644B1 (ko) 과열 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JP451982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