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236B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3236B CN102523236B CN201110458162.6A CN201110458162A CN102523236B CN 102523236 B CN102523236 B CN 102523236B CN 201110458162 A CN201110458162 A CN 201110458162A CN 102523236 B CN102523236 B CN 1025232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on
- client
- service source
- source end
- attribut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5—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criteria on which the server selection is ba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管理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所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在本发明中,实现了业务连接的动态建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业务和应用被广泛应用到网络中,比如,视频点播、存储备份等。这些业务都通过业务源发送端将模拟或数字数据转换成IP报文,经过网络的转发,发送到请求业务的客户端。为了有效的管理这些业务,应用系统中会存在一个核心的管理服务器。
如图1所示,为现有典型的应用系统网络图,包括管理服务器、业务源发送端(以下简称“业务源端”)、业务请求客户端(以下简称“客户端”)以及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其中,
在现有应用方案中,客户端向管理服务器申请建立与业务源端的业务关系,管理服务器通知业务源端将业务流发往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到业务流之后,进行应用转发,实现实时应用。其流程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可以步骤以下步骤:
步骤201、客户端向管理服务器请求业务源端的业务资源。
步骤202、管理服务器指示对应的业务源端发送相应业务流到指定客户端。
步骤203、管理服务器指示客户端打开相应端口,准备接收业务流。
步骤204、业务源端发送相应业务流到请求的客户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现有应用中,业务连接都是预先手动建立的,即用户在客户端通过业务源端列表中,对业务源端ID(或者名称)的确认,找到需要的业务源端,并向管理服务器发起连接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以实现业务连接的动态建立,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管理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所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存储有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具体为:
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自身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查询对应的业务源端;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所述查询到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其中,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具体为:
所述业务源端判断自身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未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业务源端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具体为:
所述业务源端判断自身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未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管理服务器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存储有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业务源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源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所述业务源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其中,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未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由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判断所述业务源端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发明中,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客户端标识信息和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由业务源端根据该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相应的客户端建立连接,实现了业务连接的动态建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典型的应用系统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业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源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连接建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客户端标识信息和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由业务源端根据该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相应的客户端建立连接,实现了业务连接的动态建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管理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客户端可以根据业务源端的具体情况与不同的业务源端建立动态的连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请求与满足该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其中,该第一属性信息可以是可定量物(如人,车辆)的数量的条件信息,也可以是可定性动作(如闯红灯、闯警戒线等)的属性等。
相应地,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列表选择业务源端的实现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展示的用户界面上可以包括输入框,以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在输入框中输入动态属性需求并发起连接建立请求。
例如,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该第一属性信息可以是业务源端(监控摄像头)所监控的画面中人数超过一定阈值(如10人),即客户端请求与监控画面中人数超过10人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
步骤302、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具体的,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可以向系统内所有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该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业务源端根据该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客户端建立连接。
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管理服务器中可以对应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存储各客户端的访问权限信息。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确定该客户端的有权限访问的业务源端,并向该客户端有权限访问的业务源端发送连接指导消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该第二属性可以为业务源端预先配置的信息,如业务源端的地址信息(某市某街道等),业务源端的地点类型信息(如道路、室内、广场等)。
相应地,管理服务器在管理注册的业务源端时,可以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记录(存储)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其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自身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查询到对应的业务源端,并向查询到的业务源端发送连接指导消息。
以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业务源端1的第二属性为道路,业务源端2、3、4的第二属性为广场。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属性信息为人数超过10(第一属性信息)的广场(第二属性信息)时,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2、3、4发送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人数超过10)。
步骤303、业务源端接收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消息后,根据其中携带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相应客户端建立连接。
具体的,业务源端接收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消息后,获取其中携带的第一属性信息,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该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结果为满足时,则向相应客户端返回连接建立确认消息,以建立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业务源端划分为3种状态。当业务源端未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且未接收到连接指导消息时,业务源端处于初始状态;当业务源端未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但接收到连接指导消息时,业务源端处于待命状态;当业务源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业务源端处于转发状态。
业务源端接收到连接指导消息后,从初始状态进入到待命状态,并判断自身是否满足第一属性信息,若判断为满足,则进入转发状态,并向客户端返回连接建立确认消息,从而与客户端建立连接,进行实时业务;如果业务源端判断自身不满足第一属性信息,则业务源端仍处于待命状态,并继续(如周期性地,或定期)判断是否满足第一属性信息;当业务源端处于转发状态,但发现自身不满足第一属性信息时,则返回到待命状态。
相应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业务源端中可以记录自身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根据相应的连接信息判断自身是否与对应的客户端连接,以及自身是否满足对应该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客户端接收到业务源端返回的连接建立确认消息后,与业务源端建立连接,并接收业务源端发送的业务流。其中,如果存在多个业务源端设备满足客第一属性时,则客户端在收到多个业务源端返回的连接申请确认后,可以打开多个本地窗口,同时接收业务流,或者是将多个业务流进行拼接,在一个窗口上接收,也可以依次向业务源端返回延时申请,在一个窗口上实现顺序业务切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客户端要结束与业务源端的连接时,可以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连接停止消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停止消息后,向相应业务源端转发该连接停止消息。业务源端接收到连接停止消息后,断开与客户端的连接,并停止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流。此时,无论业务源端处于待命状态还是转发状态,均返回初始状态。其中,客户端可以在连接停止消息中携带需要停止连接的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以使管理服务器向相应的业务源端发送连接停止消息;也可以在管理服务器中对应客户端标识存储满足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的信息,当接收到连接停止消息时,向相应的业务源端发送连接停止消息。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在该实施例中,仍以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其中,业务源端1-4为监控摄像头;管理服务器中存储有业务源端1-4的第二属性信息:业务源端1的第二属性信息为道路,业务源端2-4的第二属性信息为广场;管理服务器中存储的客户端A的访问权限为业务源端1-3。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连接建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客户端A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属性信息为监控画面中人数超过10(第一属性信息)的广场(第二属性信息)。
步骤402、管理服务器根据自身存储的访问权限信息确定客户端A能访问的业务源端。即业务源端1-3。
步骤403、管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自身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业务源端。即业务源端2和3。
步骤404、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2和3发送连接指导消息。其中,携带第一属性信息。
步骤405、业务源端2(3)判断自身是否满足第一属性信息。即监控画面中的人数是否超过10。若判断为是,则转至步骤406;否则,转至步骤407。
步骤406、业务源端2(3)向客户端返回连接建立确认消息,进入转发状态,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步骤407、业务源端2(3)向客户端保持待命状态。
其中,当业务源端处于待命状态或转发状态时,业务源端可以定期(如每2S)判断自身是否满足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进入(保持)转发状态;否则,保持(进入)待命状态。
步骤408、客户端接收到业务源端返回的连接建立确认消息后,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流。
其中,当业务源端2和3同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流时,客户端同时接收业务源端2和3发送的业务流(通过两个本地窗口)。
步骤409、客户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连接停止消息。
步骤410、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2和3转发该连接停止消息。
步骤411、业务源端2和3进入初始状态。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连接请求消息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客户端标识信息和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由业务源端根据该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相应的客户端建立连接,实现了业务连接的动态建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基于上述方法流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服务器,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流程。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发送模块52,用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存储模块53,用于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存储有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确定模块54,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51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存储模块53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业务源端;
所述发送模块52具体用于,向所述确定模块54确定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其中,所述业务源端接收到连接指导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业务源端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不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当所述业务源端与所述客户端未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基于上述方法流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源端,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流程。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源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连接建立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模块62可以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相应地,所述业务源端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63,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源端还可以包括:
存储模块64,用于存储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62还用于,当根据所述存储模块64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未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由所述发送模块63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所述发送模块63还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62根据所述存储模块64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所述连接建立模块62判断所述业务源端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所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请求与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存储有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具体为:
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自身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查询对应的业务源端;
所述管理服务器向所述查询到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具体为:
所述业务源端判断自身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 判断自身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未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5.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源端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请求与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
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具体为:
所述业务源端判断自身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当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客户端未建立连接,且判断自身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8.一种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请求与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向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以使所述业务源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管理服务器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对应业务源端的标识信息存储有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各业务源端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业务源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业务源端发送携带所述客户端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连接指导消息。
10.一种业务源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连接指导信息,其中携带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的业务源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以请求与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业务源端建立连接;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业务源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属性 信息,并当判断为是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否则,不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
所述业务源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业务源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业务源端中记录自身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连接信息以及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未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判断所述业务源端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时,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并由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连接建立模块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业务源端与所述客户端建立连接,且所述连接建立模块判断所述业务源端不满足对应所述客户端的第一属性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8162.6A CN102523236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US14/355,140 US20140317181A1 (en) | 2011-12-31 | 2012-12-19 | Establishing dynamic connection |
PCT/CN2012/086908 WO2013097636A1 (en) | 2011-12-31 | 2012-12-19 | Establishing dynamic connec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8162.6A CN102523236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3236A CN102523236A (zh) | 2012-06-27 |
CN102523236B true CN102523236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629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58162.6A Active CN102523236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17181A1 (zh) |
CN (1) | CN102523236B (zh) |
WO (1) | WO20130976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3236B (zh) * | 2011-12-31 | 2015-05-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CN105763255B (zh) * | 2014-12-17 | 2018-04-17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智能终端和服务器 |
CN105991702B (zh) * | 2015-02-09 | 2020-04-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US10931630B2 (en) * | 2017-11-16 | 2021-02-23 | Servicenow,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using aliases |
CN110324379B (zh) * | 2018-03-30 | 2021-12-1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3954A (zh) * | 2002-04-22 | 2003-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网络用户访问权限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075948A (zh) * | 2006-05-15 | 200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实时流媒体节目可靠传输的方法 |
CN101478493A (zh) * | 2009-02-10 | 2009-07-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穿越nat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1651966A (zh) * | 2009-09-10 | 2010-0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p2p客户端的播放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19390B2 (ja) * | 1992-09-11 | 1996-07-31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デ―タ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CN1506860A (zh) * | 2002-12-11 | 2004-06-23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定位系统 |
GB0328383D0 (en) * | 2003-12-06 | 2004-01-14 | Ibm |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network connected clients |
US7369505B2 (en) * | 2004-06-07 | 2008-05-06 | Eba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to efficiently manage network connection to connect a client and a resource |
CN101771723A (zh) * | 2010-01-05 | 2010-07-07 |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同步方法 |
CN102523236B (zh) * | 2011-12-31 | 2015-05-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
2011
- 2011-12-31 CN CN201110458162.6A patent/CN102523236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19 WO PCT/CN2012/086908 patent/WO201309763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19 US US14/355,140 patent/US201403171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3954A (zh) * | 2002-04-22 | 2003-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网络用户访问权限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075948A (zh) * | 2006-05-15 | 200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实时流媒体节目可靠传输的方法 |
CN101478493A (zh) * | 2009-02-10 | 2009-07-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穿越nat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1651966A (zh) * | 2009-09-10 | 2010-0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p2p客户端的播放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3236A (zh) | 2012-06-27 |
US20140317181A1 (en) | 2014-10-23 |
WO2013097636A1 (en) | 201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9619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326345B (zh) |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811371B (zh) |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系统 | |
CN102523236B (zh) | 一种动态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
CN102394925B (zh) | 远程监测诊断中心与地区调度中心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 |
CN109068186B (zh) | 丢包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8964962B (zh) | 一种控制视联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 |
US89039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s using information of group change in content oriented network environment | |
CN104394366A (zh) | 分布式视频流媒体转码访问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581975A (zh) | 一种会议终端更新方法和视联网系统 | |
CN105656964B (zh) | 数据推送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WO2016070633A1 (zh) | 上网日志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05207860A (zh) | 一种业务加速系统及方法 | |
CN111224889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289971B (zh) | 共享业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656947A (zh) | 跨异构网络业务共享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3384220A (zh) | 一种流量工程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6535112B (zh) | 一种实现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42239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392224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8965219B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809023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05530135B (zh) | 一种拓扑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10753071B (zh)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 |
CN100391164C (zh) | 一种实现转发不间断的内存告警处理方法及路由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