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2823A -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82823A CN102482823A CN2010800384459A CN201080038445A CN102482823A CN 102482823 A CN102482823 A CN 102482823A CN 2010800384459 A CN2010800384459 A CN 2010800384459A CN 201080038445 A CN201080038445 A CN 201080038445A CN 102482823 A CN102482823 A CN 102482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path
- air
- oven dry
- compressor
- control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6—Flow or velocity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heat pumps, e.g. pressure or flow rat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4—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blowers or f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16—Air properties
- D06F2105/24—Flow or velocity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6—Heat pump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50—Responding to irregular working conditions, e.g. malfunctioning of blow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包括:收容衣物的滚筒(1);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6)、放热器(17)、对在放热器(17)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18)及吸热器(19),以使制冷剂循环的热泵装置;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4),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滚筒(1)、吸热器(19)及放热器(17)后,再次流入滚筒(1)而循环的循环风路(13);控制送风部(4),调整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风量控制部;以及控制压缩机(16)的转速的压缩机控制部,其中,压缩机控制部根据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压缩机(16)的转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衣物的烘干的衣物烘干机及具备洗衣功能和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烘干机。
背景技术
以往,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如图11所示,向弹性支撑于主体101内的外槽102中内含的滚筒103内,由送风部11送出高温低湿的烘干用空气,对滚筒103内的衣物进行烘干。此时,作为加热烘干用空气的装置采用加热器。
另外,为减少烘干褶皱,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增大向滚筒103内送出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或风速较为有效。与此相结合,为了降低送风机104的耗电量,根据需要降低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因此,也研究了通过改变送风机104的转速等方式来改变风量的技术。
另外,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取代加热器而使用图12所示的热泵装置105。该热泵装置105包括压缩机106,放热器107、节流机构108以及吸热器109。在该热泵装置105中,由压缩机106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放热器107,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被加温,并且制冷剂被冷却而液化。液化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节流机构108被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后,进入吸热器109,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被除湿冷却,并且制冷剂被加热而成为蒸汽制冷剂并返回到压缩机106。
在采用所述热泵装置105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滚筒103内的空气由送风机104送出至吸热器109,并由该吸热器109除湿冷却后,在放热器7被加温而成为高温低湿的烘干用空气,该烘干用空气返回到滚筒103,以此烘干衣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控制压缩机106的转速,以使流入滚筒103的空气的温度一定或使放热器107内的制冷剂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另外,如压缩机106的制冷剂吐出温度超过规定值,则压缩机106内的润滑油将急剧劣化,因此如果制冷剂吐出温度达到规定值以上,则会实施停止压缩机106的运转的安全措施。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使用加热器,当为了实现进一步的节能而使用热泵装置以替代加热器时,会招致以下的问题。即,当为了改变吹入烘干室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而降低送风机的转速而大幅度减少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时,压缩机的控制无法跟上该变化,制冷剂无法在吸热器中完全地汽化。此时,在压缩机中会压缩液态制冷剂,存在有可能引起压缩机的故障的问题。
另外,与此相反,当提高送风机的转速而增加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时,吸热器中的热交换量变大,因此该吸热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大。此时,压缩机的吐出制冷剂温度会超过规定值,还存在压缩机停止的问题。由此,如果压缩机停止则无法除湿,因此烘干时间变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7250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改变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也能避免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的事态发生的可靠性高的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压缩机控制部,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其中,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减压控制部,控制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其中,所述减压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根据本发明,即使改变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也能避免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的事态发生,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可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另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要部的剖面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用空气风量、压缩机转速以及减压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用空气风量、压缩机转速以及减压量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风路切换时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用空气风量与减压器节流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用空气风量与减压器节流量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例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所述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风路切换时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衣物烘干机用热泵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加以具体化的一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性质。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侧视剖面图。
在图1中,收容洗涤物的在前面开口且具有底面的筒状的滚筒1(收容部)内含于支撑在筐体100内并贮存洗衣水的筒状的水槽2中。在水槽2的背面安装有使滚筒1的旋转轴向前上方倾斜旋转的滚筒驱动马达3。
在筐体100上与滚筒1的开口端侧相向而设置有门体35,使用者可通过打开门体35将洗涤物投入到滚筒1或从滚筒1取出洗涤物(衣物)。另外,水槽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设置有供水阀的供水管以及设置有排水阀27的排水管40。
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用空气由送风部4送出,从滚筒1内的洗涤物夺取水分而成为潮湿状态后,通过位于滚筒1的侧面周围的排出口5向滚筒1外排出。排出的烘干用空气在除湿部6被除湿。经除湿部6除湿的烘干用空气在加热部7被加热。经加热的烘干用空气被导入第一风路9或第二风路11中的任一者并再次向滚筒1内吹出。此处,第一风路9具有在滚筒1的后方开口的第一吹出口8。另一方面,第二风路11具有在滚筒1的前方周侧面开口的第二吹出口10。第一风路9的第一吹出口8的空气通过截面积大于第二吹出口10,且与第二风路11相比压力损耗少,可向滚筒1内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另外,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的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于第一吹出口8,且与第一吹出口8相比可向滚筒1内吹出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
通常,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旋转的滚筒1的前方与水槽2之间的间隙形成得尽可能地小以免衣物夹入。因此,从空间上而言,在该微小间隙中设置开口宽阔且压力损耗少的吹出口较为困难,但能设置空气通过截面积比较小且吹出高压高速风的第二吹出口10。另一方面,在滚筒1的后方深处的底面上,存在设置具有比较大的开口的第一吹出口8的富余空间。而且,如果以由可通风的多个小径孔形成的开口率大的罩26覆盖第一吹出口8,则衣物不会夹入该第一吹出口8。因此,可在滚筒1后方的底面设置压力损耗比较少的第一吹出口8。
另外,在向前上方倾斜旋转滚筒1的旋转轴来搅拌衣物时,袜子、手巾、内裤等小件衣物容易偏向滚筒1的后方深处,另一方面,长袖内衣、衬裤、长袖敞领衬衫、长袖睡衣等较长的衣物容易偏向滚筒1的前方。因此,当将小件衣物及较长的衣物混在一起的状态下进行烘干时,如果从位于滚筒1的后方深处的第一吹出口8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则烘干用空气将先接触偏向滚筒1深处的小件衣物。而且,该烘干用空气也透过小件衣物到达滚筒1前方的较长的衣物。因此,小件衣物及较长的衣物均可高效地烘干,特别是小件衣物可在褶皱比较少的状态下烘干。另一方面,对于容易因烘干过程中的搅拌导致袖子等缠绕而产生褶皱的较长的衣物,由于容易偏向滚筒1的前方,所以从位于滚筒1的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吹出风(烘干用空气)将会进一步加快烘干速度。此外,通过使从第二吹出口10喷出的高压高速风(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该较长的衣物,较长的衣物容易展开,并且较长的衣物随风较好地摆动,从而褶皱降低效果较大。
风路切换部12设置在形成于送风部4下游侧的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的分支部。该风路切换部12将烘干用空气的通路切换为第一风路9或第二风路11中的任一者。风路切换部12包括可转动地枢支于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的分支部的阀12a以及驱动该阀12a转动的未图示的驱动部。而且,当阀12a向图1中的a侧旋转而关闭第二风路11时,第一风路9侧打开,由送风部4送出的烘干用空气通过第一风路9。另一方面,当阀12a向该图中的b侧旋转而关闭第一风路9时,第二风路11侧打开,由送风部4送出的烘干用空气通过第二风路1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风路9的第一吹出口8只设置有一个,但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吹出口8。同样地,示出了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只设置有一个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吹出口10。
循环风路13的途中设置有送风部4与风路切换部12,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滚筒1、排出口5、除湿部6、加热部7这一风路后,再次从第一吹出口8或者第二吹出口10流入滚筒1,以此使烘干用空气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内循环。
送风部4设置在加热部7与风路切换部12之间,向循环风路13的下游侧送出经加热部7加热的烘干用空气。该送风部4包括送风用风扇4a与送风用风扇马达4b。对于送风部4,基于后述的风量控制部73的控制,当通过风路切换部12切换为第一风路9时,以通过第一风路9的风量成为大于第二风路11的风量的指定风量的方式使送风用风扇4a旋转。另外,当通过风路切换部12切换为第二风路11时,以通过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的风速成为高于通过第一吹出口8的风速的指定风速的方式使送风用风扇4a旋转。例如,可设通过第一吹出口8的风速为10m/s左右,设通过第二吹出口10的风速为50m/s以上。此外,通过第一吹出口8及第二吹出口10的风速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满足第二吹出口10的风速高于第一吹出口8的风速的条件则可设定为任意风速。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通过第一风路9的风量大于通过第二风路11的风量,通过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的风速高于通过第一吹出口8的风速,且在烘干工序途中使风路切换部12动作而切换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
排出口5设置在距第一吹出口8的距离比距第二吹出口10的距离相对远的位置(换言之,排出口5位于相对靠近第二吹出口10而远离第一吹出口8的位置)。因此,排出口5被设置成与滚筒1的后方相比更靠近滚筒1的前方。排出口5也可设置在位于滚筒1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的附近,以使其距第一吹出口8的距离达到最远。
另外,排出口5设置在滚筒1的上方侧,可高效地向上方排出与衣物接触后的烘干用空气。此外,在无洗衣功能的滚筒式衣物烘干机中,也可在滚筒1上方以外的部位设置排出口5,但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由于受洗衣水的影响,优选设置在洗衣水的水位的上方。
另外,第二吹出口10在滚筒1的前方上部开口。在从第二吹出口10送风的期间,即便排气口5位于第二吹出口10附近,由于从第二吹出口10吹出高压高风速的烘干用空气,因此烘干用空气也可到达远离排气口5的位置,衣物与烘干用空气的接触不会变差,能够维持展开褶皱的效果。据此,可有效地对因滚筒1的旋转而被提起的运动中的衣物吹出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可提高褶皱的降低效果。
在水槽2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器(damper)14,其支撑水槽2,并且衰减脱水等时因滚筒1内的衣物的偏置等造成的重量失衡状态下旋转滚筒1时的水槽2的振动。在该减振器14上安装有衣量检测部15,其通过检测因所支撑的水槽2内的衣物等引起的重量变化从而减振器14的轴上下移位的移位量来检测衣物量。
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为进行热泵方式的除湿及加热的结构,其具备热泵装置50。如图2所示,该热泵装置5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6;对经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热量进行放热的放热器17;用于降低高压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减压器18;利用经减压而成为低压的制冷剂从周围吸收热量的吸热器19;以及连接这4个部件而使制冷剂循环的管路20。而且,如图1所示,热泵装置50中的吸热器19为上述的除湿部6,放热器17为上述的加热部7。
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压器18为电动膨胀阀,能够通过调整膨胀阀的节流量来改变减压量。电动膨胀阀能够电动地调整膨胀阀的节流量,因此可容易改变减压器18的节流量。
作为在热泵装置50中使用的制冷剂,可使用HFC(hydrofluorocarbon,氢氟碳)系列制冷剂、HFO(氢氟烯烃,hydrofluoroolefin)系列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等普通的制冷剂。
如图3所示,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具有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根据由使用者经由输入设定部32输入的设定信息和各部的动作状态监视,控制包含洗涤、漂洗、脱水、烘干的一系列运行动作。例如,控制部70在烘干工序中通过马达驱动电路22控制滚筒驱动马达3的旋转,并控制送风部4及热泵装置50的动作,而且还控制风路切换部12而切换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控制部70例如可包括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在执行各种处理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连接它们的总线。另外,控制部70具有对从烘干工序开始起的时间等进行计时的计时器71。作为该计时器71,可采用作为控制部70的动作上的内部功能而组装的内部计时器。此外,作为计时器71,也可采用独立于控制部70的计时装置。
而且,控制部70包括风路控制部72、风量控制部73、压缩机控制部74及减压控制部75。所述风路控制部72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12,将风路选择性地切换为第一风路9或第二风路11。所述风量控制部73控制所述送风部4来调整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所述压缩机控制部74控制所述压缩机16的转速。所述减压控制部75调整所述减压器18的减压量(膨胀阀的节流量)。而且,风路控制部72、风量控制部73、压缩机控制部74及减压控制部75例如可通过由CPU执行存储在控制部70的ROM中的动作程序而实现。
所述风量控制部73控制送风部4,以使当选择第一风路9时,从第一吹出口8向滚筒1内吹出与选择第二风路11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另一方面,当选择第二风路11时,从第二吹出口10向滚筒1内吹出与选择第一风路9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74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压缩机16的转速。具体而言,压缩机控制部74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另一方面,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增加压缩机16的转速。
所述减压控制部75对应于压缩机16的转速的变动,改变减压器18的减压量。具体而言,减压控制部75伴随压缩机16的转速的降低,增加减压器18的减压量,另一方面,伴随压缩机16的转速的增加,减少减压器18的减压量。
以下,详细说明以上结构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首先,对热泵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由压缩机16压缩至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放热器17,与周围的空气(通过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被加温,并且制冷剂被冷却并液化。液化后的高压制冷剂由减压器18减压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后,进入吸热器19,与周围的空气(通过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被除湿冷却,并且制冷剂被加热而成为蒸汽制冷剂并返回至压缩机16。
另一方面,由送风部4送出的烘干用空气经水槽2进入滚筒1,使滚筒1内的衣物烘干后成为潮湿的空气再次进入热泵装置50。在热泵装置50内,烘干用空气首先在吸热器19被除湿、冷却。接着,烘干用空气流入放热器17而被加温为高温低湿的空气,再次返回到送风部4。
在采用上述热泵装置50的烘干工序中,压缩机控制部74在安装于压缩机16的吐出管的温度传感器16a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值时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抑制压缩机16内的润滑油的劣化。另外,进行如下的控制,即利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如该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温度低于规定值,则压缩机控制部74提高压缩机16的转速,另一方面,如果该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温度高于规定值,则压缩机控制部74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或者,进行如下的控制,即利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放热器17的出口空气温度,如果该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温度低于规定值,则压缩机控制部74提高压缩机16的转速,另一方面,如果该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温度高于规定值,则压缩机控制部74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如上所述的压缩机控制部74进行的对压缩机16的转速控制不是基于通过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变动而进行的控制,而是在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一定时也可执行的常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还进行压缩机控制部74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而改变压缩机16的转速的控制。以下,参照图4及图5对该控制进行说明。
图4表示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由压缩机控制部74进行的压缩机16的转速控制。在该图中,还一并表示了由减压控制部75进行的减压器18的减压量控制。
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例如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在烘干工序的初期衣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使用第一风路9使大风量的风接触于衣物,从而可促进烘干,但如持续产生大风量的风,则送风部4的耗电量增大,因此在进行一定程度烘干后,降低烘干用空气的风量而进行节能运转。此时,在切换为节能运转的时刻(timing)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的其他例,有从第一风路9向第二风路11的风路切换。即,通过使用第二风路11使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从而可减轻衣物的褶皱,但如果从烘干工序的初期开始就产生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则需要以高转速驱动送风部4,耗电量增大。因此,在烘干工序的初期使用第一风路9使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以促进烘干,在烘干后期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时切换为第二风路11,使小风量但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以减轻衣物的褶皱。此时,在从第一风路9切换至第二风路11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
如上所述,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设置在循环风路13中的吸热器19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降低。于是,在吸热器19中无法完全地汽化制冷剂,因此在下段的压缩机16中压缩液态制冷剂,有可能引起压缩机16的故障。对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控制部74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降低连动,进行对应于其降低量也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的控制。如上所述,如果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就能够减少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配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而吸热器19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减小的情况,制冷剂的循环量也减小(即配合风量降低引起的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降低,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剂的热交换量也降低)。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也能够在吸热器19的出口处使制冷剂完全地汽化。因此,能够避免在压缩机16中压缩液态制冷剂而发生故障的问题,提高热泵装置50的可靠性。
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减压控制部75伴随压缩机16的转速的降低,进行增加减压器18的减压量(膨胀阀的节流量)的控制。如果压缩机16的转速降低,则热泵装置50内的高压侧(放热器17侧)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并且低压侧(吸热器19侧)制冷剂的压力上升。此时,由于低压侧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因此吸热器19的除湿能力一定程度地降低。对此,伴随压缩机16的转速降低,通过增加减压器18的减压量,能够抑制吸热器19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上升。据此,能够维持吸热器19的除湿性能。另外,如果增加减压器18的减压量,则还能够抑制高压侧(放热器17侧)制冷剂的压力的下降。据此,还能够维持放热器17的加热性能。
此外,通过增加减压器18的减压量(膨胀阀的节流量),能够进一步减少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因此,如果组合压缩机控制部74进行的压缩机16的转速降低控制和减压控制部75进行的减压器18的减压量增加控制,就能够扩大可降低制冷剂的循环量的控制范围。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大幅度变化,也能够容易应对。
图5表示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由压缩机控制部74进行的压缩机16的转速控制。在该图中,还一并表示了由减压控制部75进行的减压器18的减压量控制。
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例如存在如下的情况。即,不是如图1所示存在两个风路的情况,而是假想只有一个风路的结构时,为了如上所述地使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从而减少衣物的褶皱,需要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以产生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此时,如果从烘干工序的初期开始就产生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则耗电量增大。因此,在烘干后期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时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使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来减少衣物的褶皱。此时,在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的其他例,在如图1所示存在两个风路的结构中,有从第二风路11向第一风路9切换风路的情况。在烘干推进而衣物中的水分基本去除的状态下,即使作用弯曲方向的机械力,由于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固,因而不易折弯而成为褶皱。因此,在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的期间内使用第二风路11,使高速小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来减少衣物的褶皱,在此之后烘干推进而处于难以形成褶皱的烘干后期时,切换为第一风路9,使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以缩短烘干时间及减少耗电量。此时,在从第二风路11切换至第一风路9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
如上所述,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设置在循环风路13中的吸热器19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增大。于是,吸热器19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大,如果压缩机16的吐出制冷剂温度超过规定值,压缩机16就会停止。对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控制部74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加连动,进行对应于其增加量也增加压缩机16的转速的控制。如此增加压缩机16的转速,就能够增大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配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而吸热器19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增大的情况,制冷剂的循环量也增大(即配合风量增加引起的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增加,加大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剂的热交换量也增加)。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也能够抑制在吸热器19的出口处的制冷剂过热度的增大。因此,能够将压缩机16的吐出制冷剂的温度维持在规定值以内,避免压缩机16停止的问题,提高热泵装置50的可靠性。
此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减压控制部75伴随压缩机16的转速的增加,进行降低减压器18的减压量(膨胀阀的节流量)的控制。据此,能够降低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压力,避免制冷剂的压力上升而超过规定值。此外,通过降低减压器18的减压量,能够进一步增大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因此,如果组合压缩机控制部74执行的压缩机16的转速增加控制和减压控制部75执行的减压器18的减压量降低控制,就能够扩大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的控制范围。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大幅度变化,也能容易应对。
在上述的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而进行的控制中,为了检测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例如可采用文丘里管(Venturi Tube)或翼式风速计(Biram′s vaneanemometer)之类的能够直接测定循环风路13内的风速、风量的检测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简单且低成本地检测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减,采用检测决定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80(参照图3)。即,控制部70的压缩机控制部74基于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判断在循环风路13内流动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变动。作为决定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可采用从风量控制部73输入至送风部4的控制信号(决定送风部4的送风用风扇马达4b的转速的信号)等。例如,将风路固定为第一风路9进行考虑时,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增大,则通过第一风路9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相应地增加,因此能够基于送风部输入容易判断风量的增减。
但是,在切换空气通过截面积不同的风路时,并不一定送风部输入增大则风量就增加。即,在选择性地使用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的第二风路11时,即使与选择第一风路9时相比送风部输入大,但也是高速小风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风路的空气通过截面积是已知的,如果将当前选择的风路的空气通过截面积也考虑在内,就能够基于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计算烘干用空气的风量。
另外,在空调等中使用热泵装置时,吸热器与放热器分开设置于室内机与室外机。因此,在空调等中即使存在风量的变化,也能在吸热器侧与放热器侧分别容易检测循环的状态,能够基于通常的温度检测进行控制。与此相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适用热泵装置50时,通过吸热器19后的空气立即通过放热器17,相对于空气流动为串联设置。即,在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使用的热泵装置50中,放热器17受到吸热器19的影响,因此如果采用上述的基于温度检测的控制,则响应性迟缓,需要如上所述地检测风量变化,进行与之相应的压缩机16的转速控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追随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引起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变动,能够迅速地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将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防止于未然,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选择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
下面,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工序中的风路切换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的前后如果使送风部4的送风量为一定,则在风路切换部12的阀12a作用较大的风力,因此为了顺畅地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需要大旋转转矩的驱动马达,这将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之前使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也包含停止送风的情况),从而以低成本的结构顺畅地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
此处,在热泵方式的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当使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或暂停送风)时,即使只是在短时间内烘干用空气不流过循环风路13,热泵装置50的高压侧压力也急速上升,发生加热部7(放热器17)的过升温,有可能导致压缩机16的故障。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实地回避加热部7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如以下所说明,故意错开压缩机16的转速控制时刻、送风部4的控制时刻以及风路切换部12的控制时刻。
图6是表示风路切换工作的一例的时序图。如该同所示,从烘干工序开始起至时间t0-dt1为止为低风速大风量模式,使用空气通过截面积大且压力损耗少的第一风路9,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并接触于衣物。即,控制部70控制风路切换部12打开第一风路9侧而开始烘干运转。另外,控制部70在开始烘干运转的同时开始计时器71的计时,并继续低风速大风量模式直至时间t0-dt1为止。此处,指定的时间t0是根据衣量检测部15检测到的衣物的量而可变的变量,另外,dt1、dt2、dt3及dt4分别为数十秒程度的常数。在该低风速大风量模式下的烘干运转中,由于第一风路9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得比较低而以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4,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缩短烘干初期的烘干时间和减少在此期间的耗电量。另外,在低风速大风量模式下,压缩机控制部74控制压缩机16的转速,以使检测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温度为设定温度。
接着,从时间t0-dt1至t0+dt3为止为切换模式。在时间t0-dt1,压缩机控制部74暂时降低压缩机16的转速。在该例中,将压缩机16的转速设定为最低转速,大幅度降低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然后,在时间t0-dt2,风量控制部73暂时降低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在该例中,将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为零,暂停送风。此处,由于压缩机16以最低转速动作,因此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上升被抑制至最低限度。然后,在指定时间即时间t0,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切换为第二风路11打开。此时,由于送风部4的送风停止,因此风力不作用于风路切换部12,能够以较小的旋转转矩顺畅地驱动阀12a。另外,由于在送风停止的状态下驱动风路切换部12,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工动作,从而可将风路切换音抑制得较低,具有防止噪音的效果。
然后,在时间t0+dt3,风量控制部73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大转速转动,以使被暂时降低(停止)的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在时间t0+dt4,压缩机控制部74使被暂时降低的压缩机16的转速恢复至设定值,以使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成为设定温度。据此,能够抑制风路刚切换之后的加热部7(放热器17)的过升温。
接着,在时间t0+dt4之后为高风速小风量模式,从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送出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高转速旋转而得到的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始终展开衣物,因此褶皱减少。
如以上所说明,在烘干工序中风路控制部72变更风路之前,压缩机控制部74将压缩机16的转速暂时降低(例如设定为最低转速)而暂时降低加热部7的加热能力后,风量控制部73将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例如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变为零而暂停送风),然后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而切换风路。据此,能够将风路切换时的加热部7的过升温引起的热泵装置50的故障防止于未然。另外,能够在抑制作用于风路切换部12的阀12a的风力的状态下使阀12a动作,因此无需在该风路切换部12使用产生较大旋转转矩的马达,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而变更风路后,风量控制部73使被暂时降低(停止)的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恢复至设定值,然后压缩机控制部74使被暂时降低的压缩机16的转速恢复至设定值。据此,能够将风路刚切换之后的加热部7(放热器17)或压缩机16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防止于未然。
此外,热泵装置50包括通过压缩机控制部74被驱动的压缩机16、放热器17(加热部7)、减压器18以及吸热器19(除湿部6),通过改变压缩部16的转速来改变放热器17(加热部7)的加热能力。据此,与由电加热器构成加热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少的耗电获得更大的加热能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减耗电量以及缩短烘干时间。
另外,具有驱动压缩机16的压缩机控制部74,该压缩机控制部74使压缩机16的能力降至最低而不使其停止,然后风量控制部73使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之后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而切换风路。据此,能够在不使压缩部16停止的情况下防止烘干时间无用地变长,并且能够确实地抑制加热部7(放热器17)或压缩机16的过升温。
此外,对于第一风路9,将第一吹出口8的空气通过截面积设定得较大,以便能够从滚筒1的后方吹出低速大风量的风,并且对于第二风路11,将第二吹出口10的空气通过截面积设定得较小,以便能够从滚筒1的前方吹出高速小风量的风。而且,在从烘干运转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烘干工序的中途,对应于衣物的烘干进展状态和褶皱固定方式,区分抑制耗电量而进行烘干的工序和通过高速的风使衣物始终运动从而伸展纤维以免褶皱固定于衣物的工序,来执行烘干工序。即,在褶皱容易固定于衣物的期间,从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吹出增大衣物的伸展而具有褶皱减轻效果的高压高速的风并接触于衣物。而且,在此外的期间,从第一风路9的第一吹出口8吹入大风量的风。由此,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切换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据此可通过一个送风部4有效地减少褶皱的产生。此外,在烘干工序的中途设置以比高风速耗电少的大风量进行烘干的区域,因此可降低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总耗电量。如此,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既可实现省电,又可实现衣物的褶皱少的良好的烘干效果。
另外,将排出口5设置在靠近滚筒1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而远离第一吹出口8的位置。由此,由于在滚筒1的前侧设置排气口5,因此第一吹出口8与排出口5的距离变长,在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送风的期间,从该第一吹出口8吹出的烘干用空气在滚筒1内大范围流动。因此,在滚筒1内衣物与烘干用空气高效地接触,从而能以较少的耗电量烘干衣物。
另外,即便排气口5设置在第二吹出口10附近,在从滚筒1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送风的期间,由于从该第二吹出口10吹出高压高风速的烘干用空气,因此,烘干用空气也可从滚筒1的前方到达后方。据此,烘干用空气与衣物的接触不会变差,通过高压高风速的烘干用空气可维持展开褶皱的效果。
另外,在烘干工序中,在开始烘干运转起至经过指定时间为止的烘干前半程,使用空气通过截面积大且压力损耗少的第一风路9,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并接触于衣物。此时,由于第一风路9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得比较低而以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4,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缩短烘干前半程的烘干时间以及减少在此期间的耗电量。
而且,在开始烘干运转起至经过指定时间后的烘干后半程,通过风路切换部12切换至第二风路11,提高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据此,在烘干后半程,从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送出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高转速旋转而获得的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的风始终展开衣物,因此褶皱减少。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设置衣量检测部15,控制部70根据衣物的量设定区分烘干前半程与烘干后半程的指定时间。此处,衣物的量越多则烘干时间越长,需要使指定时间越长。同样,衣物的量越少则烘干时间越短,需要使指定时间越短。由此,结合因衣物的量而不同的烘干进展速度,优化烘干前半程及烘干后半程的时间分配,从而与始终吹出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总耗电量,并且实现衣物的褶皱也少的良好的烘干效果。
作为衣量检测部15的动作,在洗涤开始前,如下所述地检测投入到滚筒1内的衣物量(质量)。即,衣量检测部15根据水槽2为空的状态(在水槽2内没有水,未向滚筒1内投入衣物的状态)下的减振器14的轴位置、与开始洗涤之前且向水槽2中注入水之前的状态(在水槽2内没有水但滚筒1内有衣物的状态)下的减振器14的轴位置的差,检测投入到滚筒1内的衣物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衣量检测部15,例示了检测减振器14的轴的上下移位量的方式的衣量检测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检测使滚筒1旋转的滚筒驱动马达3的转速、驱动电流、转矩等的变动量,并根据滚筒驱动马达3的负载变动检测滚筒1内的衣物量的方式的衣量检测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控制部70根据衣量检测部15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变更区分烘干前半程与烘干后半程的指定时间的结构,但也可设为如下结构:当不存在衣量检测部15时,由使用者经输入设定部32输入衣物量,控制部70根据该使用者的输入变更指定时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压缩机控制部,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其中,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如上述的结构那样在衣物烘干机中适用热泵装置时,在循环风路设置收容部、吸热器以及放热器,通过吸热器后的烘干用空气立即通过放热器。即,与吸热器和放热器分开设置于室内机与室外机的空调等的热泵装置不同,在同一循环风路设置吸热器和放热器,因此基于设备周边的送风环境的热交换的条件未被隔断,而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地变动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变化,采用通常的直接检测制冷剂的温度而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压缩机的控制无法跟上,会导致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对此,在本发明中,压缩机控制部对应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进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据此,能够追随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迅速地进行压缩机的转速控制,将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防止于未然,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衣物烘干机。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降低。于是,在吸热器中无法完全地汽化制冷剂,因此在压缩机中压缩液态制冷剂,有可能引起压缩机的故障。对此,本发明的压缩机控制部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降低连动,进行降低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如此降低压缩机的转速,就能够减少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结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而吸热器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减小的情况,也减小制冷剂的循环量。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也能够在吸热器的出口侧使制冷剂完全地汽化。因此,能够避免在压缩机中压缩液态制冷剂而发生故障的问题,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增大。于是,吸热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大,如果压缩机的吐出制冷剂温度超过规定值,压缩机就会停止。对此,本发明的压缩机控制部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加连动,进行增加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如此增加压缩机的转速,就能够增大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结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而吸热器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增大的情况,也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也能够抑制在吸热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过热度的增大。因此,能够将压缩机的吐出制冷剂的温度维持在规定值以内,避免压缩机停止的问题,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多个风路,构成所述循环风路的一部分,具有向收容部内吹出烘干用空气的吹出口;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多个风路;以及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来变更风路。
根据上述结构,在烘干工序中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首先压缩机控制部暂时降低压缩机的转速,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风路切换时的放热器的过升温引起的热泵装置的故障。然后暂时降低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因此能够在抑制作用于风路切换部的风力的状态下使风路切换部工作,因此无需采用较大的动力源来进行风路切换部的驱动,能够实现省电和成本降低。此外,能够以微小的力顺畅地进行风路切换,因此能够安静地使风路切换部工作,还能实现低噪音。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一风路,具有第一吹出口;第二风路,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第二吹出口;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以及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所述风路控制部控制送风部,在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从所述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在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从而变更风路。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向收容衣物的收容部导入烘干用空气的风路,设置有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这两个风路,该两个风路可通过风路切换部进行切换。此处,第一风路的第一吹出口与第二风路的第二吹出口相比空气通过截面积大,压力损耗少。而且,在选择该第一风路时,从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第二风路时相比风量更大的烘干用空气。此时,由于第一风路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以比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利用大风量的风缩短烘干时间以及减少耗电量。另一方面,第二风路的第二吹出口与第一吹出口相比空气通过截面积小。而且,在选择第二风路时,从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风展开衣物,因此可减少褶皱的发生。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来变更风路之后,所述风量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所述压缩机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增大至设定值。
如此,在风路变更之后,使被暂时降低的压缩机的转速增加至设定值之前,使被暂时降低的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风路变更之后的放热器或压缩机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使所述压缩机的转速暂时降低时,在不让使该压缩机停止的情况下使其压缩能力降至最低。据此,能够在不使压缩部停止的情况下防止烘干时间无用地变长,并且能够确实地抑制放热器和压缩机的过升温。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控制所述减压器的减压控制部,其中,所述减压控制部,伴随所述压缩机的转速的降低,增加所述减压器的减压量。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压缩机的转速降低,则热泵装置内的高压侧(放热器侧)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并且低压侧(吸热器侧)制冷剂的压力上升。此时,由于低压侧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因此吸热器中的除湿能力一定程度地降低。对此,伴随压缩机的转速降低,通过增加减压器的减压量,能够抑制吸热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上升。据此,能够维持吸热器的除湿性能。另外,如果增加减压器的减压量,还能够抑制高压侧(放热器侧)制冷剂的压力的下降。据此,还能够维持放热器的加热性能。此外,通过增加减压器的减压量,能够进一步减少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因此,组合压缩机控制部执行的压缩机的转速降低控制和减压控制部执行的减压器的减压量增加控制,能够扩大可降低制冷剂的循环量的控制范围。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大幅度变化,也能容易应对。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控制部,伴随所述压缩机的转速的增加,减少所述减压器的减压量。据此,能够降低放热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避免制冷剂的压力上升至超过规定值。此外,通过降低减压器的减压量,能够进一步增大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因此,组合压缩机控制部执行的压缩机的转速增加控制和减压控制部执行的减压器的减压量降低控制,能够扩大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的控制范围。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大幅度变化,也能容易应对。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器为电动膨胀阀。据此,通过调整膨胀阀的节流量,能够容易改变减压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检测决定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其中,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基于所述输入检测部检测的送风部输入的增减来判断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转速。据此,即使不直接测定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也能够容易检测风量的增减,能够以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烘干机包括上述的任意其中之一衣物烘干机以及内含所述收容部并贮存洗衣水的水槽。由此,可通过适用上述的任一种衣物烘干机实现可靠性高的洗衣烘干机。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相同,所以对共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部件编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具有控制部17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相同,该控制部170根据由使用者经由输入设定部32输入的设定信息和各部的动作状态监视,控制包含洗涤、漂洗、脱水、烘干的一系列运行动作。例如,控制部170在烘干工序中通过马达驱动电路22控制滚筒驱动马达3的旋转,并控制送风部4及热泵装置50的动作,此外还控制风路切换部12来切换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控制部170例如可包括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在执行各种处理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输入输出接口及连接它们的总线。另外,控制部170具有对从烘干工序开始起的时间等进行计时的计时器71。作为该计时器71,可采用作为控制部170的动作上的内部功能而组装的内部计时器。此外,作为计时器71,也可采用独立于控制部170的计时装置。
而且,控制部170包括风路控制部72、风量控制部73、压缩机控制部174及减压控制部175。所述风路控制部72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12,将风路选择性地切换为第一风路9或第二风路11。所述风量控制部73控制所述送风部4,来调整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所述压缩机控制部174控制以一定的速度(转速)动作的压缩机16的运转/停止。所述减压控制部175调整所述减压器18的减压量(膨胀阀的节流量)。而且,风路控制部72、风量控制部73、压缩机控制部174及减压控制部175例如通过由CPU执行控制部70的ROM中存储的动作程序而实现。
所述风量控制部73控制送风部4,以使在选择第一风路9时,从第一吹出口8向滚筒1内吹出与选择第二风路11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另一方面,在选择第二风路11时,从第二吹出口10向滚筒1内吹出与选择第一风路9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
所述减压控制部175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减压器18的节流量。具体而言,减压控制部175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增加减压器18的节流量,另一方面,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减少减压器18的节流量。
以下,详细说明以上结构的本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关于热泵装置50的基本动作,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
以下,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装置50的烘干工序。压缩机控制部174在安装于压缩机16的吐出管的温度传感器16a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停止压缩机16以抑制压缩机16内的润滑油的劣化,并且在该检测温度低于规定值时再次起动压缩机16。另外,压缩机控制部174根据安装于吸热器19的出口管的温度传感器与安装于该吸热器19内的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差求出过热度,当该过热度为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压缩机16的运转以防止压缩液体,并且在该过热度超过规定值时再次起动压缩机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还进行减压控制部175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减压器18的节流量的控制。以下,参照图8及图9对该控制进行说明。
图8表示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由减压控制部175进行的减压器18的节流量控制。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的情况,例如有如下的情况。即,在烘干工序的初期衣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使用第一风路9使大风量的风接触于衣物,从而可促进烘干,但如持续产生大风量的风,则送风部4的耗电量增大,因此在进行一定程度烘干后,降低烘干用空气的风量而进行节能运转。此时,在切换为节能运转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的其他例,有从第一风路9向第二风路11的风路切换。即,通过使用第二风路11使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从而可减轻衣物的褶皱,但是如果从烘干工序的初期开始就产生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则需要以高转速驱动送风部4,耗电量增大。因此,在烘干工序的初期使用第一风路9使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以促进烘干,在烘干后期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时切换为第二风路11,使小风量但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减轻衣物的褶皱。此时,在从第一风路9切换至第二风路11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
如上所述,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设置在循环风路13中的吸热器19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降低。于是,在吸热器19中无法完全地汽化制冷剂,因此在下段的压缩机16中压缩液态制冷剂,有可能引起压缩机16的故障。对此,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减压控制部175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降低连动,进行对应于其降低量增加减压器18的节流量的控制。如此增加减压器18的节流量,就能够减少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配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而吸热器19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减少的状态,制冷剂的循环量也减少(即配合风量降低引起的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降低,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剂的热交换量也降低)。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也能够在吸热器19的出口处使制冷剂完全地汽化。因此,能够避免在压缩机16中压缩液态制冷剂而发生故障的问题,提高使用热泵装置50的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提高可靠性,能够在不停止压缩机16的情况下连续进行除湿,因此可缩短烘干运转时间。此外,通过增加减压器18的节流量,除了上述的减少制冷剂循环量的作用之外,还一并实现能够降低吸热器19内的制冷剂的压力的作用,能够维持吸热器19的除湿性能。
图9表示当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由减压控制部175进行的减压器18的节流量控制。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的情况,例如有如下的情况。即,不是如图1所示地存在两个风路的情况,而是假想只有一个风路的结构时,为了如上所述地使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从而减少衣物的褶皱,需要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以产生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此时,如果从烘干工序的初期开始就产生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则耗电量增大。因此,在烘干后期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时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使高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减轻衣物的褶皱。此时,在提高送风部4的转速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
作为在烘干工序的中途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的其他例,在如图1所示存在两个风路的结构中,有从第二风路11向第一风路9切换风路的情况。在烘干推进而衣物中的水分基本去除的状态下,即使作用弯曲方向的机械力,由于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固,因而不易折弯而成为褶皱。因此,在衣物上容易形成褶皱的期间内使用第二风路11,使高速小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减轻衣物的褶皱,在此后烘干推进而处于难以形成褶皱的烘干后期时,切换为第一风路9,使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接触于衣物,以缩短烘干时间及减少耗电量。此时,在从第二风路11切换至第一风路9的时刻,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
如上所述,在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设置在循环风路13中的吸热器19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增大。于是,吸热器19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大,如果压缩机16的吐出制冷剂温度超过规定值,压缩机16就会停止。对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减压控制部175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加连动,进行对应于其增加量减少减压器18的节流量的控制。如此减少减压器18的节流量,就能够增大热泵装置5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配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而吸热器19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增大的情况,使制冷剂的循环量也增大(即配合风量增加引起的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增加,加大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剂的热交换量也增加)。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也能够抑制在吸热器19的出口处的制冷剂过热度的增大。因此,能够将压缩机16的吐出制冷剂的温度维持在规定值以内,避免压缩机16停止的问题,提高使用热泵装置50的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提高可靠性,能够在不停止压缩机16的情况下连续进行除湿,因此可缩短烘干运转时间。此外,通过减少减压器18的节流量,除了上述的增加制冷剂循环量的作用之外,还一并实现能够降低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压力的作用,能够避免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压力上升至规定值以上。
在上述的对应于循环风路13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而进行的控制中,为了检测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例如可使用文丘里管或翼式风速计之类的能够直接测定循环风路13内的风速、风量的检测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简单且低成本地检测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减,使用检测决定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80(参照图7)。即,控制部170的减压控制部175基于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判断在循环风路13内流动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变动。作为决定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可使用从风量控制部73输入至送风部4的控制信号(决定送风部4的送风用风扇马达4b的转速的信号)等。例如,将风路固定为第一风路9进行考虑时,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越大,则通过第一风路9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相应地增加,因此能够基于送风部输入容易地判断风量的增减。
但是,在切换空气通过截面积不同的风路时,并不一定送风部输入增大则风量就增加。即,在选择性地使用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的第二风路11时,即使与选择第一风路9时相比送风部输入大,虽然成为高速但为小风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风路的空气通过截面积是已知的,如果将当前选择的风路的空气通过截面积也考虑在内,则能够基于输入检测部80所检测的送风部输入,计算烘干用空气的风量。
另外,在空调等中使用热泵装置时,吸热器与放热器分开设置于室内机与室外机。因此,空调等中即使存在风量的变化,也能在吸热器侧与放热器侧分别容易地检测循环的状态,能够实现基于通常的温度检测的控制。与此相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适用热泵装置50时,通过吸热器19后的空气立即通过放热器17,相对于空气流动为串联设置。即,在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使用的热泵装置50,放热器17受到吸热器19的影响,因此根据上述的基于温度检测的控制,响应性迟缓,需要如上所述地检测风量变化,进行与之相应的减压器的节流量控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能够追随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引起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变动,迅速地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将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防止于未然,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选择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
下面,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烘干工序中的风路切换工作进行说明。
在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的前后如果使送风部4的送风量为一定,则在风路切换部12的阀12a作用较大的风力,因此为了顺畅地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需要大旋转转矩的驱动马达,这将导致成本增加。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之前使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也包含停止送风的情况),从而以低成本的结构顺畅地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
此处,在热泵方式的洗衣烘干机(或衣物烘干机)中,当使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或暂停送风)时,即使只是在短时间内烘干用空气不流过循环风路13,热泵装置50的高压侧压力也急速上升,发生加热部7(放热器17)的过升温,有可能导致压缩机16的故障。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实地回避加热部7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如以下所说明故意错开减压器18的节流量控制时刻、送风部4的控制时刻以及风路切换部12的控制时刻。
图10是表示风路切换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如该同所示,从烘干工序开始起至时间t0一dt1为止为低风速大风量模式,使用空气通过截面积大且压力损耗少的第一风路9,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并接触于衣物。即,控制部170控制风路切换部12打开第一风路9侧而开始烘干运转。另外,控制部170在开始烘干运转的同时开始计时器71的计时,并保持低风速大风量模式至时间t0-dt1为止。此处,指定的时间t0是随着衣量检测部15检测到的衣物的量而可变的变量。另外,dt1、dt2、dt3及dt4分别为数十秒程度的常数。在该低风速大风量模式下的烘干运转中,由于第一风路9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得比较低而以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4,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缩短烘干初期的烘干时间及减少在此期间的耗电量。
接着,从时间t0-dt1至t0+dt3为止为切换模式。在时间t0-dt1,减压控制部175暂时增加减压器18的节流量。在该例中,将减压器18的节流量设定为最大而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大幅度降低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然后,在时间t0-dt2,风量控制部73暂时降低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在该例中,将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为零,暂停送风。此处,将减压器18的节流量设定为最大,因此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上升被抑制至最低限度。然后,在指定时间即时间t0,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切换为第二风路11打开。此时,由于送风部4的送风停止,因此风力不作用于风路切换部12,能够以较小的旋转转矩顺畅地驱动阀12a。
然后,在时间t0+dt3,风量控制部73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大转速转动,以使被暂时降低(停止)的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在时间t0+dt4,减压控制部175使被暂时增加的减压器18的节流量恢复至设定值,以使放热器17内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成为设定温度。据此,能够抑制风路刚切换后的加热部7(放热器17)的过升温。
并且,在时间t0+dt4之后为高风速小风量模式,从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送出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高转速旋转而得到的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始终展开衣物,因此褶皱减少。
如上说明,在烘干工序中风路控制部72变更风路之前,减压控制部175将减压器18的节流量暂时增加(例如将节流量设定为最大)而暂时降低加热部7的加热能力后,风量控制部73将送风部4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例如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变为零而暂停送风),然后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而切换风路。据此,能够将风路切换时的加热部7的过升温引起的热泵装置50的故障防止于未然。另外,能够在抑制作用于风路切换部12的阀12a的风力的状态下使阀12a动作,因此无需在该风路切换部12中使用产生大旋转转矩的马达,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风路控制部72使风路切换部12工作而变更风路后,风量控制部73使被暂时降低(停止)的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恢复至设定值,然后减压控制部175使被暂时增加的减压器18的节流量恢复至设定值。据此,能够将风路刚切换后的加热部7(放热器17)或压缩机16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防止于未然。
另外,热泵装置50包括通过压缩机控制部174被驱动的压缩机16、放热器17(加热部7)、减压器18以及吸热器19(除湿部6),通过改变减压器18的节流量来改变放热器17(加热部7)的加热能力。据此,与由电加热器构成加热部相比,能够以更少的耗电得到更大的加热能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减耗电量和缩短烘干时间。
另外,对于第一风路9,将第一吹出口8的空气通过截面积设定得较大,以便能够从滚筒1的后方吹出低速大风量的风,并且对于第二风路11,将第二吹出口10的空气通过截面积设定得较小,以便能够从滚筒1的前方吹出高速小风量的风。而且,在从烘干运转开始到结束为止的烘干工序的中途,对应于衣物的烘干进展状态和褶皱固定方式,区分抑制耗电量而进行烘干的工序和通过高速的风使衣物始终运动从而伸展纤维以免褶皱固定于衣物的工序,来执行烘干工序。即,在褶皱容易固定于衣物的期间,从第二风路11的第二吹出口10吹出增大衣物的伸展而具有褶皱减轻效果的高压高速的风并接触于衣物。而且,在此外的期间,从第一风路9的第一吹出口8吹入大风量的风。这样,在烘干工序的中途切换第一风路9与第二风路11,据此可通过一个送风部4有效地减少褶皱的产生。此外,在烘干工序的中途设置以比高风速耗电少的大风量进行烘干的期间,因此可降低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总耗电量。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既可实现省电化,又可实现衣物的褶皱少的良好的烘干效果。
另外,将排出口5设置在靠近滚筒1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而远离第一吹出口8的位置。这样,在滚筒1的前侧设置排气口5,因此第一吹出口8与排出口5的距离变长,在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送风的期间,从该第一吹出口8吹出的烘干用空气在滚筒1内大范围流动。因此,在滚筒1内衣物与烘干用空气高效地接触,从而能够以较少的耗电量烘干衣物。
另外,即便排气口5设置在第二吹出口10附近,在从滚筒1前方的第二吹出口10送风的期间,由于从该第二吹出口10吹出高压高风速的烘干用空气,因此烘干用空气也可从滚筒1的前方到达后方。据此,烘干用空气与衣物的接触不会变差,通过高压高风速的烘干用空气可维持展开褶皱的效果。
另外,在烘干工序中,在开始烘干运转起至经过指定时间为止的烘干前半程,使用空气通过截面积大且压力损耗少的第一风路9,从滚筒1后方的第一吹出口8吹出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并接触于衣物。此时,由于第一风路9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降得比较低而以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4,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缩短烘干前半程的烘干时间及减少在此期间的耗电量。
而且,在开始烘干运转起至经过指定时间后的烘干后半程,通过风路切换部12切换至第二风路11,提高送风风扇用马达4b的转速。据此,在烘干后半程,从空气通过截面积比第一吹出口8小的第二吹出口10送出使送风风扇用马达4b以高转速旋转而得到的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的风始终展开衣物,因此褶皱减少。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设置衣量检测部15,控制部170根据衣物的量设定区分烘干前半程与烘干后半程的指定时间。此处,衣物的量越多则烘干时间越长,需要使指定时间越长。同样,衣物的量越少则烘干时间越短,需要使指定时间越短。如此,结合因衣物的量而不同的烘干进展速度,优化烘干前半程及烘干后半程的时间分配,从而与始终吹出高压且高速的烘干用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总耗电量,并且实现衣物的褶皱也少的良好的烘干效果。
作为衣量检测部15的动作,在洗涤开始前,如下所述地检测投入到滚筒1内的衣物量(质量)。即,衣量检测部15根据水槽2为空的状态(在水槽2内没有水,未向滚筒1内投入衣物的状态)下的减振器14的轴位置、与开始洗涤之前且向水槽2中注入水之前的状态(在水槽2内没有水但滚筒1内有衣物的状态)下的减振器14的轴位置的差,检测投入到滚筒1内的衣物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衣量检测部15,例示了检测减振器14的轴的上下移位量的方式的衣量检测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检测使滚筒1旋转的滚筒驱动马达3的转速、驱动电流、转矩等的变动量,并根据滚筒驱动马达3的负载变动检测滚筒1内的衣物量的方式的衣量检测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控制部170根据衣量检测部15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变更区分烘干前半程与烘干后半程的指定时间的结构,但也可设为如下结构:当不存在衣量检测部15时,由使用者经输入设定部32输入衣物量,控制部170根据该使用者的输入变更指定时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减压控制部,控制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其中,所述减压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如上述的结构那样在衣物烘干机中适用热泵装置时,在循环风路设置收容部、吸热器以及放热器,通过吸热器后的烘干用空气立即通过放热器。即,与吸热器和放热器分开设置于室内机与室外机的空调等的热泵装置不同,放热器直接地受到吸热器的影响。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地变动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变化,采用通常的基于温度检测而进行的控制的情况下,压缩机的控制无法跟上,会导致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对此,在本发明中,减压控制部对应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进行改变减压器的节流量的控制。通过如此地改变减压器的节流量,能够调节流经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制冷剂循环量)。据此,能够追随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引起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的变动,迅速地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将压缩机的故障或停止防止于未然,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衣物烘干机。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增加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降低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降低。于是,在吸热器中无法完全地汽化制冷剂,因此在压缩机中压缩液态制冷剂,有可能引起压缩机的故障。对此,本发明的减压控制部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降低连动,进行增加减压器的节流量的控制。如此增加减压器的节流量,就能够减少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结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而吸热器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减少的情况,也减小制冷剂的循环量。由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也能够在吸热器的出口侧使制冷剂完全地汽化。因此,能够避免在压缩机中压缩液态制冷剂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减少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急剧增加时,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的吸热器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也急剧地增大。于是,吸热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大,如果压缩机的吐出制冷剂温度超过规定值,压缩机就会停止。对此,本发明的减压控制部与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的增加连动,进行减少减压器的节流量的控制。如此减少减压器的节流量,就能够增大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即,结合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而吸热器中的与烘干用空气的热交换量增大的情况,也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据此,即使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也能够抑制在吸热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过热度的增大。因此,能够将压缩机的吐出制冷剂的温度维持在规定值以内,避免压缩机停止的问题,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一风路,具有第一吹出口;第二风路,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第二吹出口;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以及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所述风路控制部控制送风部,在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从所述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在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减压控制部暂时增加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而变更风路。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向收容衣物的收容部导入烘干用空气的风路,设置有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这两个风路,该两个风路可通过风路切换部进行切换。此处,第一风路的第一吹出口与第二风路的第二吹出口相比空气通过截面积更大,压力损耗少。而且,在选择该第一风路时,从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第二风路时相比风量更大的烘干用空气。此时,由于第一风路的压力损耗少,所以即便以比较少的耗电驱动送风部,也可获得大风量的风。因此,可利用大风量的风缩短烘干时间及减少耗电量。另一方面,第二风路的第二吹出口与第一吹出口相比空气通过截面积更小。而且,在选择第二风路时,从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压高速的烘干用空气。此时,通过高压高速风展开衣物,因此可减少褶皱的发生。
并且,在烘干工序中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暂时降低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因此能够在抑制作用于风路切换部的风力的状态下使风路切换部工作。据此,无需较大的动力源来进行风路切换部的驱动,能够降低成本。
此外,在风量控制部将送风部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之前,首先减压控制部将减压器的节流量暂时增加,因此热泵装置内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少,放热器中的热交换量暂时降低(即、加热能力暂时降低),能够确实地防止风路切换时的放热器的过升温引起的热泵装置的故障。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而变更风路之后,所述风量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减压控制部使被暂时增加的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减少至设定值。
由此,在风路变更之后,在使暂时增加的减压器的节流量减少至设定值之前,使暂时降低的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风路变更之后的放热器或压缩机的过升温引起的故障。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通过截面积来控制节流量。据此,能够容易控制减压量的节流量。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压控制部,通过减小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通过截面积来增加节流量,从而暂时降低制冷剂循环量。如此,如果减小减压器的制冷剂通过截面积,就能够容易且迅速地使制冷剂循环量暂时降低。据此,能够在风量控制部将送风部的送风能力暂时降低之前,迅速地使放热器的加热能力暂时降低,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风路切换时的放热器的过升温引起的热泵装置的故障。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的减压器为电动膨胀阀。据此,能够电动地调整膨胀阀的节流量,因此可容易改变减压器的节流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检测决定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其中,所述减压控制部,基于所述输入检测部检测的送风部输入的增减来判断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并控制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据此,即使不直接测定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也能够容易检测风量的增减,能够以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烘干机包括上述的任意其中之一衣物烘干机以及内含所述收容部并贮存洗衣水的水槽。据此,可通过适用上述的任一种衣物烘干机实现高可靠性的洗衣烘干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2中,说明了兼具洗衣功能及衣物烘干功能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应用于不具有洗衣功能的衣物烘干机。作为衣物烘干机的结构例,可采用从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除去洗衣功能的结构。例如,作为不具有洗衣功能的衣物烘干机,无需对图1的水槽2连接供水管或排水管40,而是将水槽2单纯地形成为滚筒1的外槽,且其他基本结构与图1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相同即可。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1及2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滚筒式。即,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可提高热泵装置的可靠性,且缩短烘干时间,能够以低耗电量实现褶皱少的烘干,因此还可应用于滚筒式以外的柜式或波轮方式的立式洗衣烘干机等用途。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1及2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即使风量变化也能够实现高可靠性,因此也可应用于除湿机等用途。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部分所说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不过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不应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而进行狭义解释,在本发明的主旨及所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可适用于滚筒式、柜式(hang dry-type)、或波轮方式(pulsator-type)等各种衣物烘干机和洗衣烘干机。
Claims (20)
1.一种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
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
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
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
压缩机控制部,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其中,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风路,构成所述循环风路的一部分,具有向收容部内吹出烘干用空气的吹出口;
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多个风路;以及
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
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来变更风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路,具有第一吹出口;
第二风路,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第二吹出口;
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以及
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
所述风路控制部控制送风部,在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从所述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在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
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压缩机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从而变更风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来变更风路之后,所述风量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所述压缩机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增大至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当使所述压缩机的转速暂时降低时,在不让使该压缩机停止的情况下使其压缩能力降至最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减压器的减压控制部,其中,
所述减压控制部,伴随所述压缩机的转速的降低,增加所述减压器的减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控制部,伴随所述压缩机的转速的增加,减少所述减压器的减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决定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其中,
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基于所述输入检测部检测的送风部输入的增减来判断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11.一种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部,收容作为烘干对象的衣物;
热泵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放热器、对在所述放热器放热后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及吸热器,以使制冷剂循环;
循环风路,在风路途中设置有送出烘干用空气的送风部,使烘干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收容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放热器后,再次流入所述收容部而循环;
风量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部,调整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以及
减压控制部,控制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其中,
所述减压控制部,根据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改变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降低时,增加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控制部,当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减少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路,具有第一吹出口;
第二风路,具有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第二吹出口;
风路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以及
风路控制部,在烘干工序中控制所述风路切换部来变更风路,其中,
所述风路控制部控制送风部,在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从所述第一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相比更为低速大风量的烘干用空气,在选择所述第二风路时,从所述第二吹出口向收容部内吹出与选择所述第一风路时相比更为高速的烘干用空气,
在烘干工序中所述风路控制部变更风路之前,所述减压控制部暂时增加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后,所述风量控制部暂时降低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然后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而变更风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路控制部使所述风路切换部工作而变更风路之后,所述风量控制部使被暂时降低的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增大至设定值,然后减压控制部使被暂时增加的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减少至设定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通过截面积来控制节流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控制部,通过减小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通过截面积来增加节流量,从而暂时降低制冷剂循环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决定所述送风部的送风能力的送风部输入的输入检测部,其中,
所述减压控制部,基于所述输入检测部检测的送风部输入的增减来判断循环风路内的烘干用空气的风量变动,并控制所述减压器的节流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器为电动膨胀阀。
20.一种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以及
内含所述收容部并贮存洗衣水的水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46357A JP2011092247A (ja) | 2009-10-27 | 2009-10-27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JP2009-246358 | 2009-10-27 | ||
JP2009246358A JP2011092248A (ja) | 2009-10-27 | 2009-10-27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JP2009-246357 | 2009-10-27 | ||
PCT/JP2010/006165 WO2011052154A1 (ja) | 2009-10-27 | 2010-10-18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2823A true CN102482823A (zh) | 2012-05-30 |
CN102482823B CN102482823B (zh) | 2014-09-24 |
Family
ID=4392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3844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2823B (zh) | 2009-10-27 | 2010-10-18 |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86305A1 (zh) |
EP (1) | EP2495362B1 (zh) |
CN (1) | CN102482823B (zh) |
DE (1) | DE202010018225U1 (zh) |
TW (1) | TW201120273A (zh) |
WO (1) | WO2011052154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3991A (zh) * | 2013-10-30 | 2015-05-06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波轮式热泵洗干一体机 |
CN104838056A (zh) * | 2012-11-26 | 2015-08-12 |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具有可变滚筒转速和可变风扇转速的衣物干燥机的方法 |
CN107313228A (zh) * | 2016-04-26 | 2017-11-03 |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衣物干燥装置的方法以及衣物干燥装置 |
CN111742095A (zh) * | 2017-11-28 | 2020-10-02 | 伊莱克斯商用电器公共有限公司 | 滚筒式烘干机 |
CN114182514A (zh) * | 2021-11-30 | 2022-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滤网冲洗控制方法以及热泵洗衣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58427A1 (en) * | 2007-11-06 | 2009-05-13 |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a heat pump unit and means for cooling a component thereof |
EP2479337B1 (en) * | 2011-01-24 | 2013-08-07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Household appliance for drying objects |
US20130152422A1 (en) * | 2011-12-14 | 2013-06-20 |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 Dryer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process for its operation |
EP2716810B1 (en) * | 2012-10-05 | 2017-02-22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rying cycle of a laundry dryer in dependence of the load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er |
EP2735643A1 (en) * | 2012-11-26 | 2014-05-28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aundry dryer including a fan motor for driving a drying air stream fan with a variable speed |
EP2746457A1 (en) * | 2012-12-18 | 2014-06-25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t pump system for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ing machine |
EP2746458A1 (en) * | 2012-12-24 | 2014-06-25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ing machine |
KR102058995B1 (ko) * | 2013-02-28 | 2019-12-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US9879372B2 (en) * | 2013-06-18 | 2018-01-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lothes dryer |
KR102127383B1 (ko) * | 2013-08-01 | 2020-06-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CN104593992A (zh) * | 2013-10-30 | 2015-05-06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波轮式热泵洗干一体机及烘干方法 |
KR102150442B1 (ko) * | 2013-11-11 | 2020-09-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 처리장치 |
AT514801B1 (de) * | 2013-11-22 | 2015-04-15 | Heutrocknung Sr Gmbh | Verfahren zum Trocknen von Trocknungsgut |
KR102257346B1 (ko) * | 2014-08-22 | 2021-05-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
DE102014218254A1 (de) * | 2014-09-11 | 2016-03-17 | BSH Hausgeräte GmbH | Kondensationstrockner mit einem Temperatursensor,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eiben |
KR101613965B1 (ko) | 2014-12-08 | 2016-04-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배기식 의류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
KR101613963B1 (ko) * | 2014-12-08 | 2016-04-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히트펌프 사이클을 구비한 의류처리장치 |
CN105986455B (zh) * | 2015-02-11 | 2019-11-26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热泵干衣机膨胀阀控制方法 |
KR102573126B1 (ko) * | 2016-05-04 | 2023-09-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건조기의 제어 방법 |
KR102677286B1 (ko) * | 2016-12-07 | 2024-06-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
US10087572B2 (en) * | 2017-02-16 | 2018-10-02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Washing machine |
KR102432108B1 (ko) * | 2017-10-26 | 2022-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건조 기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
KR102408516B1 (ko) * | 2017-11-20 | 2022-06-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
CN112030492B (zh) * | 2019-06-03 | 2022-11-22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干衣设备 |
US20220145507A1 (en) | 2020-11-06 | 2022-05-12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eating The Clothes Load In A Tumbling Combination Washer/Dryer |
EP4268699A1 (en) * | 2022-04-28 | 2023-11-01 |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a heat-pump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18916A (ja) * | 2004-05-06 | 2005-1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衣類乾燥装置 |
JP2008067742A (ja) * | 2006-09-12 | 2008-03-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衣類乾燥機 |
CN101265654A (zh) * | 2007-03-15 | 2008-09-1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洗涤干燥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89092U (zh) * | 1986-05-20 | 1987-12-01 | ||
JPH11223372A (ja) * | 1998-02-04 | 1999-08-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換気装置 |
JP2003088700A (ja) * | 2001-09-18 | 2003-03-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衣類仕上げ装置 |
CN100334290C (zh) * | 2003-08-07 | 2007-08-29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烘干机 |
US7194823B2 (en) * | 2003-12-08 | 2007-03-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lothes drier |
JP4852505B2 (ja) * | 2007-09-25 | 2012-01-11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
JP2009195364A (ja) * | 2008-02-20 | 2009-09-03 | Panasonic Corp | 衣類乾燥装置 |
-
2010
- 2010-10-18 EP EP10826291.6A patent/EP249536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10-18 CN CN201080038445.9A patent/CN1024828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0-18 WO PCT/JP2010/006165 patent/WO20110521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0-18 US US13/392,813 patent/US201201863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10-18 DE DE202010018225.5U patent/DE202010018225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0-10-25 TW TW099136300A patent/TW201120273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18916A (ja) * | 2004-05-06 | 2005-1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衣類乾燥装置 |
JP2008067742A (ja) * | 2006-09-12 | 2008-03-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衣類乾燥機 |
CN101265654A (zh) * | 2007-03-15 | 2008-09-1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洗涤干燥机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38056A (zh) * | 2012-11-26 | 2015-08-12 |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具有可变滚筒转速和可变风扇转速的衣物干燥机的方法 |
CN104593991A (zh) * | 2013-10-30 | 2015-05-06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波轮式热泵洗干一体机 |
CN107313228A (zh) * | 2016-04-26 | 2017-11-03 |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衣物干燥装置的方法以及衣物干燥装置 |
CN107313228B (zh) * | 2016-04-26 | 2021-05-07 |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衣物干燥装置的方法以及衣物干燥装置 |
CN111742095A (zh) * | 2017-11-28 | 2020-10-02 | 伊莱克斯商用电器公共有限公司 | 滚筒式烘干机 |
US11913162B2 (en) | 2017-11-28 | 2024-02-27 | Electrolux Professional AB (publ) | Tumble dryer |
CN114182514A (zh) * | 2021-11-30 | 2022-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滤网冲洗控制方法以及热泵洗衣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95362A1 (en) | 2012-09-05 |
CN102482823B (zh) | 2014-09-24 |
EP2495362A4 (en) | 2015-07-22 |
DE202010018225U1 (de) | 2014-10-23 |
US20120186305A1 (en) | 2012-07-26 |
TW201120273A (en) | 2011-06-16 |
EP2495362B1 (en) | 2017-10-11 |
WO2011052154A1 (ja) | 2011-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2823B (zh) |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 |
CN102482840B (zh) |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 |
CN102482839B (zh) | 衣物烘干机及洗衣烘干机 | |
EP2636788B1 (en) | Clothes dryer and washer/dryer | |
JP4976965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102260990B (zh) | 衣物干燥机 | |
EP2602382B1 (en) | Clothes dryer and washer/dryer | |
EP3495548B1 (en) | Control method of clothes drier | |
WO2018123845A1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202265726U (zh) | 衣物烘干机及洗涤烘干机 | |
JP2014054377A (ja) | 乾燥装置 | |
JP5891364B2 (ja)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
JP5397155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JP2011092248A (ja)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
JP2011092247A (ja) |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 |
JP6466093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JP6619997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5934616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2003103093A (ja) | 洗濯乾燥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