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9591A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9591A CN102389591A CN2011102186707A CN201110218670A CN102389591A CN 102389591 A CN102389591 A CN 102389591A CN 2011102186707 A CN2011102186707 A CN 2011102186707A CN 201110218670 A CN201110218670 A CN 201110218670A CN 102389591 A CN102389591 A CN 102389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liquid collecting
- measurement chamber
- collecting measurement
- measuring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479 Luc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75 path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85 uri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集液计量容器,其底部的外壁上延伸有排液袋挂置架,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容腔内构成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第二隔离板之间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第一隔离板与容腔一侧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第二隔离板与容腔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容腔,在集液计量容器上设有计量标记,在集液计量容器的顶部配设有引液管管座,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构成有放液阀套,特点:在第三集液计量腔内纵向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流口与第二通液缺口平齐,溢流管的下端与放液阀套相通。优点:能保障患者正常导尿,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在医疗临床护理中用于对诸如导尿患者的尿液计量,以便医务人员动态地掌握患者的病理状况。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82451C推荐的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弥补了先有技术如ZL02123886.3(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ZL91225245.6(一次性可计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7(电子体液计量仪)、ZL94242826.9(一次性精确计量双腔尿引流器)、ZL97211613.3(一种计量积尿瓶)、ZL99209573.5(排尿计量瓶)、ZL00221285.4(病人尿液排放监护计量装置)、ZL01225226.3和ZL01268645.X(计量准确的尿袋和尿液计量器)等的欠缺,具体可参见该专利(CN1282451C)的说明书背景技术栏的内容。
但是,CN1282451C推荐的技术方案依然存在缺憾:当三个储尿腔内的液体俱满后,如果疏于及时开启放液阀开关钮,那么无法继续储液,轻则脏及患者的病榻被褥,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为所有储尿腔满液后,患者体内的尿液难以外排。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当容器的所有储液腔中的液体储满后并且在疏于开启放液阀开关钮时能自动地将超量的液体排出而藉以保障患者正常导尿、确保安全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该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的外壁上延伸有一用于挂着排液袋的排液袋挂置架,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容腔内并且朝着容腔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对既相互间隔又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第二隔离板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而第一隔离板与容腔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第二隔离板与容腔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容腔,在集液计量容器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和第三集液计量腔的部位各设有计量标记,其中:第一分隔板的上端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的第一通液缺口,而第二分隔板的上部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三集液计量腔的第二通液缺口,其中:第二通液缺口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高,在集液计量容器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的部位配设有一用于将液体引入第一集液计量腔的引液管管座,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构成有一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以及第三集液计量腔相通的放液阀套,在该放液阀套内设置有一放液阀,并且在放液阀套朝向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的一端端部延接有一排液接口,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内纵向设置有一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通液缺口平齐,而溢流管的下端与所述放液阀套相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而所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第一、第二出液孔以及第三出液孔均与所述放液阀套相通,所述的放液阀与第一、第二出液孔以及第三出液孔相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三集液计量腔内增设了用于直接将增量的液体排出的溢流管,因此纵使第一、第二和第三集液计量腔和充满液体后也能保障患者正常导尿,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集液计量容器1,该集液计量容器1优选使用透明材料制作,透明材料如透明的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塑料或者采用其它等效的材料制作。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构成有一排液袋挂置架11,在该排液袋挂置架11上并且位于一侧(该一侧是指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构成有一组挂袋钩111,挂袋钩111的不言而喻的作用是用于挂着排液袋。
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内以纵向设置的方式并且朝着容腔的高度方向构成有既彼此分隔又相互并行的一第一隔离板12和一第二隔离板13,第一、第二隔离板12、13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14,而第一隔离板12与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的左侧内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15,又,第二隔离板13与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腔16,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16是彼此相通的。具体是:在第一隔离板12的上部(上端)构成有一第一通液缺口121,藉由该第一通液缺口121将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4、15彼此贯通,也就是说使第一集液计量腔14中的液体经第一通液缺口121进入第二集液计量腔15内;在第二隔离板13的上部(上端)构成有一第二通液缺口131,藉由该第二通液缺口131将第一、第三集液计量腔14、16彼此贯通。由于第二通液缺口131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121的位置高,因此进入到第一集液计量腔14中的液体在充满第一集液计量腔14后首先经第一通液缺口121进入第二集液计量腔15中,只有在第二集液计量腔15充满液体后才得以由第二通液缺口131将液体溢至第三集液计量腔16内。
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一侧(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即朝向护理者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和16的位置以印刷或以模制方式或者以其它类似的等效方式均设计有计量标记17。
前述的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容积比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容积大,而前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容积比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容积大。
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部位设置有一引液管管座18,该引液管管座18用于连接导尿管181,来自导尿管181的尿液经引液管管座18底部的集尿斗182进入第一集液计量腔14。
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延伸构成有一放液阀套19,在该放液阀套19朝向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一端端部构成有一排液接口191,该排液接口191用于与上面已经提及的但在图中未示出的挂置于挂袋钩111上的排液袋配接。
在前述的排液阀套19的排液阀套腔192内设置有一放液阀2,该放液阀2由旋转轴21、旋转轴手柄22和一组阀塞23,旋转轴21转动地设置在排液阀套腔192内,旋转轴手柄22固定在旋转轴21探出排液阀套腔192的一端端部,并且在该旋转轴手柄22上延伸有一挡片221,该挡片221与延伸构成于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的限位突缘4相对应,一组阀塞23的数量有三个,套置固定在旋转轴21上并且由限位套221限定,各阀塞23具有密封面231和通液槽232。
在前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141,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151,而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161,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液孔141、151和161均与前述的排液阀套腔192相通。当前述的三个阀塞23的密封面231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排液孔141、151、161时,则表明放液阀2处于关闭状态,而当三个阀塞23的通液槽232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排液孔141、151和161时,则放液阀2开启,使第一、第二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和16内的液体进入排液阀套腔192,经排液接口191排入排液袋内。放液阀2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拨动旋转轴手柄22实现,旋转轴手柄22的顺/逆转动幅度为90°。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在前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16内增设有一溢流管3,该溢流管3的上端的溢液口31与前述的第二通液缺口131平齐或者略低于第二通液缺口131,但不能低于对应于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计量标记17的最上部的计量标记线(图示为500ml),溢流管3的下端直接与放液阀套19相通,不受前述的放液阀2控制。于是,当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16内均充满液体时,并且若疏于及时处理,那么可由溢流管3将超量的尿液由溢流口31引至排液阀套腔192并经排液接口191引入排液袋,从而确保对患者的正常导尿。因为在夜间,存在有失及时处置的几率,但由于溢流管3的设置可以避免不利于患者的情形发生。图中示出的挂带5用于悬挂本发明的集液计量容器1。本专利申请中的设置在引液管管座18处的空气膜183用于将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内的空气排出。
Claims (2)
1.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1),该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的外壁上延伸有一用于挂着排液袋的排液袋挂置架(11),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内并且朝着容腔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对既相互间隔又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隔离板(12)和第二隔离板(13),第一、第二隔离板(12、13)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14),而第一隔离板(12)与容腔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15),第二隔离板(13)与容腔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容腔(16),在集液计量容器(1)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4、15)和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部位各设有计量标记(17),其中:第一分隔板(12)的上端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4、15)的第一通液缺口(121),而第二分隔板(13)的上部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三集液计量腔(14、16)的第二通液缺口(131),其中:第二通液缺口(131)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121)高,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部位配设有一用于将液体引入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引液管管座(17),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构成有一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4、15)以及第三集液计量腔(16)相通的放液阀套(19),在该放液阀套(19)内设置有一放液阀(2),并且在放液阀套(19)朝向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一端端部延接有一排液接口(19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16)内纵向设置有一溢流管(3),该溢流管(3)的上端的溢流口(31)与所述第二通液缺口(131)平齐,而溢流管(3)的下端与所述放液阀套(19)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141),所述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151),而所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161),第一、第二出液孔(141、151)以及第三出液孔(161)均与所述放液阀套(19)相通,所述的放液阀(2)与第一、第二出液孔(141、151)以及第三出液孔(161)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186707A CN102389591A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186707A CN102389591A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9591A true CN102389591A (zh) | 2012-03-28 |
Family
ID=45857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186707A Pending CN102389591A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8959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0542A (zh) * | 2012-11-02 | 2013-02-13 |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 集尿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49547A1 (en) * | 2001-11-29 | 2004-08-25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Discharging implement for medical care |
CN2778276Y (zh) * | 2005-04-11 | 2006-05-10 | 李�浩 | 一种尿液贮存计量装置 |
CN100998540A (zh) * | 2007-01-09 | 2007-07-18 | 常熟市神灵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CN202207340U (zh) * | 2011-08-02 | 2012-05-02 | 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2011
- 2011-08-02 CN CN2011102186707A patent/CN1023895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49547A1 (en) * | 2001-11-29 | 2004-08-25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Discharging implement for medical care |
CN2778276Y (zh) * | 2005-04-11 | 2006-05-10 | 李�浩 | 一种尿液贮存计量装置 |
CN100998540A (zh) * | 2007-01-09 | 2007-07-18 | 常熟市神灵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CN202207340U (zh) * | 2011-08-02 | 2012-05-02 | 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0542A (zh) * | 2012-11-02 | 2013-02-13 |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 集尿装置 |
CN102920542B (zh) * | 2012-11-02 | 2014-06-04 | 珠海沃姆电子有限公司 | 集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1795B (zh) | 一次性自控精密计量引流袋 | |
CN100998540A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
CN202207340U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CN211674278U (zh) | 一种泌尿科用集尿袋 | |
CN203169664U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CN103223196B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CN102715974A (zh) | 集尿装置 | |
CN103203044B (zh) | 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CN102389591A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 | |
CN200994924Y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
CN206132447U (zh)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
CN209475236U (zh) | 一种子母式集尿袋 | |
CN202409609U (zh) | 一种浮球液位开关式自动报警引流袋 | |
CN1282451C (zh) |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 | |
CN108692785A (zh) | 一种可调节应用于坐便器上的尿便计量器 | |
CN207215270U (zh) | 一种大小便分离计量称重便盆 | |
CN209932773U (zh) | 一种小便计量桶 | |
CN206652031U (zh) | 一种新型引流器 | |
CN202387024U (zh) | 一种准确计量兼自动报警引流袋 | |
CN2766838Y (zh) |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 | |
CN210719310U (zh) | 一种应用与坐便器架的尿量计量器 | |
CN115554495A (zh) | 一种集尿袋 | |
CN108918201B (zh) | 一种医用检验科采尿装置 | |
CN102908169A (zh) |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 | |
CN211214602U (zh) | 一种防逆流引流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