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038A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55038A CN102355038A CN2011103005709A CN201110300570A CN102355038A CN 102355038 A CN102355038 A CN 102355038A CN 2011103005709 A CN2011103005709 A CN 2011103005709A CN 201110300570 A CN201110300570 A CN 201110300570A CN 102355038 A CN102355038 A CN 102355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 recovery
- recovery diode
- node
- output
- bipolar tran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以输出容量高、电流大的直流电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所述高压直流充电机包括: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高压脉冲输出;交流-交流变换模块,与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交流-直流变换模块,与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和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对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大巴车和电动客车等是目前比较节能环保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这些电动交通工具与油动力交通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配套有动力蓄电池。电动工具配套的动力蓄电池可以在始发点和终点进行充电。随着运营里程的加长,电动交通工具也可能需要在中途进行充电,充电站便是提供这一功能的地方。
充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充电机,充电机是对动力蓄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充电机的充电模式有直流充电模式和交流充电模式之分,其中,直流充电模式是以充电机输出的可控直流电源直接对动力蓄电池总成进行充电的模式,与之对应的直流充电机是采用直流充电模式为电动交通工具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机。
现有技术提供的对电动交通工具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一种方法是:由电网的交流电通过工频变压器升压整流后得到高压直流,通过变换后为动力蓄电池充电。现有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动交通工具动力蓄电池充电方法的最大缺陷是,高压直流变换后的输出容量小、输出电流小以及系统可靠性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以输出容量高、电流大的直流电为动力蓄电池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所述高压直流充电机包括:
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高压脉冲输出;
交流-交流变换模块,与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
交流-直流变换模块,与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
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和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对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进行控制。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可知,由于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能够将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再将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因此,与现有技术将电网的交流电通过工频变压器升压整流后得到高压直流,通过变换后为动力蓄电池充电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可以输出容量高、电流大或电压高的直流电,满足了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大巴和电动客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路另一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与图5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路连接拓扑示意图;
图7是图2示例的整流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示例的直流-交流变换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示例的第一主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1示例的高压直流充电机主要包括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和第一主控模块104。
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接收三相交流电的输入,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高压脉冲后输出。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与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的输出端相连,将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是将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输出的高压交流电直接为电动交通工具的动力蓄电池充电,而是采用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将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成高压直流电,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输出的高压直流电为电动交通工具的动力蓄电池充电。
第一主控模块104分别与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和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连接。可以采用传感器件对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输出的高压直流电信号,例如,电压或电流采样。电压或电流采样反馈至第一主控模块104。第一主控模块104接收来自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对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进行控制,例如,设置充电参数、监控充电状态和电池管理系统等等。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压脉冲输出模块101进一步包括整流模块201和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如附图2所示。整流模块201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后输出至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与第一主控模块104相连,主要用于在第一主控模块104的控制下,通过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Zero Voltage Zero Current Switch,ZVZCS)移相,将整流模块201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不同占空比的正负高压脉冲后输出。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可知,由于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能够将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再将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因此,与现有技术将电网的交流电通过工频变压器升压整流后得到高压直流,通过变换后为动力蓄电池充电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可以输出容量高、电流大或电压高的直流电,满足了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大巴和电动客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要求。
请参阅附图3,是附图1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1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包括两个隔直电容和一个高频变压器T,两个隔直电容分别为隔直电容C10和隔直电容C11。隔直电容C10和隔直电容C11并联在一起,并联的隔直电容C10和隔直电容C11一端与图2示例的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相连,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T的正边绕组的一端相连。高频变压器T具有两个副边绕组,分别为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变换所得的高压交流电从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输出。
请参阅附图4,是附图1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包括高频整流电路401、钳位电路402和辅助电路403等,其中,高频整流电路401的输入端与附图3示例的高频变压器T的两个副边绕组相连,用于将高频变压器T输出的高压交流电整流后输出,钳位电路402的输入端与高频整流电路401的输出端相连,主要用于对高频变压器T输出的整流信号进行钳位。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更为具体的电路结构参阅附图5,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4示例的高频整流电路401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1、快速恢复二极管D2、快速恢复二极管D3、快速恢复二极管D4、快速恢复二极管D5、快速恢复二极管D6、快速恢复二极管D7和快速恢复二极管D8,钳位电路402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9、快速恢复二极管D10、谐振电容C1和谐振电容C2,辅助电路403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11、快速恢复二极管D12、高频电抗器L1、高频电抗器L2、输出滤波电容板E1、输出滤波电容板E2、霍尔电流传感器SI1、直流快速熔断电阻F1、电阻R4、开关KM1和开关KM2等等。
在高频整流电路401中,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二串联二极管组,其中,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负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1、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构成结点N2,即,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和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并联;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三串联二极管组,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四串联二极管组,其中,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负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3、快速恢复二极管D6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构成结点N4,即,第三串联二极管组和第四串联二极管组并联。
在钳位电路402中,快速恢复二极管D9的正极与谐振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串联二极管组或第二串联二极管组并联,即,快速恢复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到结点N1、谐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结点N2,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负极与谐振电容C2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三串联二极管组或第四串联二极管组并联,即,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到结点N4、谐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结点N3。
辅助电路403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的负极与钳位电路402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高频电抗器L1的一端连接到结点N2,输出滤波电容板E1的正极连接到结点N1,快速恢复二极管D12的正极与钳位电路402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高频电抗器L2的一端连接到结点N3,输出滤波电容板E2的正极连接到结点N4,快速恢复二极管D11的正极、高频电抗器L1的另一端(即高频电抗器L1除连接到结点N2的一端)、输出滤波电容板E1的负极、快速恢复二极管D12的负极、高频电抗器L2的另一端(即高频电抗器L2除连接到结点N3的一端)以及输出滤波电容板E2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5。
从附图5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的电路拓扑结构可知,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经国高频整流、LC滤波,输出的高压直流电的输出纹波系数很低,有益于延长被充电的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6所示,是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与附图5示例的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电路连接拓扑示意图。在附图6中,高频变压器T的两个副边绕组(即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串联于高频整流电路401中,即,高频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T的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高频变压器T的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
从附图6示意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与交流-直流变换模块103电路连接拓扑可知,由于高频变压器T的两个副边绕组串联于高频整流电路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可以输出2倍于1个副边绕组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而钳位电路对高频整流电路采用无源钳位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环流。
请参阅附图7,是附图2示例的整流模块201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2示例的整流模块201采用半控三相整流,包括晶闸管T1、晶闸管T2和晶闸管T3,各晶闸管可以是型号为MCD95-16IO08B的晶闸管,各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晶闸管T1的门极、晶闸管T2的门极和晶闸管T3的门极相连构成结点N6,晶闸管T1的发射极、晶闸管T2的发射极和晶闸管T3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结点N7,结点N6和结点结点N7是各晶闸管触发信号接入点,接收主控模块的触发信号,晶闸管T1的引脚2、晶闸管T2的引脚2和晶闸管T3的引脚2相连构成结点N’7,晶闸管T1的引脚3、晶闸管T2的引脚3和晶闸管T3的引脚3相连构成结点N8;
晶闸管T1的引脚1、晶闸管T2的引脚1和晶闸管T3的引脚1分别接收三相交流电的U相、V相和W相交流电的输入,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从结点N’7和结点N8输出。
请参阅附图8,是附图2示例的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的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2示例的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包括放电电阻R3、储能电容E9、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无感吸收电容C6、无感吸收电容C7、无感吸收电容C8和无感吸收电容C9。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集电极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集电极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发射极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发射极输入,各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集电极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集电极连接后与放电电阻R3、储能电容E9、无感吸收电容C6、无感吸收电容C7并联;
放电电阻R3的一端、储能电容E9的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集电极、无感吸收电容C6的一端和无感吸收电容C7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结点N9,放电电阻R3的另一端、储能电容E9的另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发射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发射极和无感吸收电容C6的另一端和无感吸收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结点N10;
无感吸收电容C8的一端、无感吸收电容C9的一端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构成节点N11,无感吸收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节点N9、无感吸收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到节点N10;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引出与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中高频变压器T的正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的输出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引出与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中并联的隔直电容(即隔直电容C10和隔直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的输出端,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中高频变压器T的正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引出与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中并联的隔直电容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高频变压器T的正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
从附图3示例的交流-交流变换模块102的电路拓扑结构和附图8示例的直流-交流变换模块202的的电路拓扑结构极其连接关系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利用无感吸收电容与高频变压器的漏感自动谐振,实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开关功耗接近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温升很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使用寿命、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的主电路为电压电流型LC谐振,因此,电能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
附图2至附图8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主控系统901,如附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充电机。第二主控模块901通过结点N6、节点N7和结点N’7与整流模块201相连,接收整流模块201从所述结点N’7输出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通过结点N6和节点N7对整流模块201进行控制。具体地,第二主控系统901发触发信号,通过结点N6和节点N7输入晶闸管T1、晶闸管T2和晶闸管T3,则晶闸管T1、晶闸管T2和晶闸管T3导通,整流得到的直流电从结点N’7和结点N8输出。
附图1示例的第一主控模块104的中央处理芯片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附图1示例的第一主控模块104主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001、故障保护电路1002、反馈信号处理电路1003、通信接口电路1004和脉宽调制驱动信号形成及放大电路1005,其中: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001是中央控制单元,对其他电路进行控制;
故障保护电路1002,用于当高压直流充电机内部过温、输入欠压、输出过压、输出过流、输出短路和电池反接等故障时,向第一主控模块104发送故障信号,使第一主控模块104响应,关断脉宽调制驱动信号和切断输入电源,进而保护设备的安全;
反馈信号处理电路1003,用于处理来自于整流模块或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压或电流采样反馈信号;
通信接口电路1004,用于提供人机界面RS485通讯,与BMS进行CAN总线通讯的接口;
脉宽调制驱动信号形成及放大电路1005,用于形成、增强第一主控模块104发出的脉宽调制信号,使之有足够的驱动能力开通和关闭IGBT。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充电机包括:
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高压脉冲输出;
交流-交流变换模块,与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输出的高压脉冲进行升压后输出高压交流电;
交流-直流变换模块,与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高压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
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和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对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输出模块包括:
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后输出;
直流-交流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不同占空比的正负高压脉冲后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交流变换模块包括两个隔直电容和一个高频变压器,所述两个隔直电容并联,所述高频变压器具有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
所述并联的隔直电容一端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正边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压交流电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模块包括高频整流电路、钳位电路和辅助电路;
所述高频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两个副边绕组相连,用于将所述高频变压器输出的高压交流电整流后输出;
所述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高频变压器输出的整流信号钳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1、快速恢复二极管D2、快速恢复二极管D3、快速恢复二极管D4、快速恢复二极管D5、快速恢复二极管D6、快速恢复二极管D7和快速恢复二极管D8,所述钳位电路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9、快速恢复二极管D10、谐振电容C1和谐振电容C2,所述辅助电路包括快速恢复二极管D11、快速恢复二极管D12、高频电抗器L1、高频电抗器L2、输出滤波电容板E1和输出滤波电容板E2;
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一串联二极管组,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二串联二极管组,所述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和所述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并联,所述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和所述第一串联二极管组并联时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1、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构成结点N2;
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三串联二极管组,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正极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后构成第四串联二极管组,所述第三串联二极管组和所述第四串联二极管组并联,所述第三串联二极管组和所述第四串联二极管组并联时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3、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构成结点N4;
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9的正极与所述谐振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结点N1、所述谐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结点N2,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负极与所述谐振电容C2的一端相连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结点N4、所述谐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结点N3;
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1的负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电抗器L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结点N2,所述输出滤波电容板E1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结点N1,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2的正极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所述高频电抗器L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结点N3,所述输出滤波电容板E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结点N4,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1的正极、所述高频电抗器L1的另一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板E1的负极、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2的负极、所述高频电抗器L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所述输出滤波电容板E2的负极连接构成结点N5;
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串联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串联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具体为: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晶闸管T1、晶闸管T2和晶闸管T3;
所述晶闸管T1的门极、晶闸管T2的门极和晶闸管T3的门极相连构成结点N6,所述晶闸管T1的发射极、晶闸管T2的发射极和晶闸管T3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结点N7,所述晶闸管T1的引脚2、晶闸管T2的引脚2和晶闸管T3的引脚2相连构成结点N’7,所述晶闸管T1的引脚1、晶闸管T2的引脚1和晶闸管T3的引脚1相连构成结点N8;
所述晶闸管T1的引脚1、所述晶闸管T2的引脚1和所述晶闸管T3的引脚1分别接收所述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V相和W相交流电输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模块包括放电电阻R3、储能电容E9、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无感吸收电容C6、无感吸收电容C7、无感吸收电容C8和无感吸收电容C9;
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以及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集电极连接后与所述放电电阻R3、储能电容E9、无感吸收电容C6、无感吸收电容C7并联;
所述放电电阻R3的一端、储能电容E9的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集电极、无感吸收电容C6的一端和无感吸收电容C7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结点N9,所述放电电阻R3的另一端、储能电容E9的另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发射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0的发射极和无感吸收电容C6的另一端和无感吸收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结点N10;
所述无感吸收电容C8的一端、所述无感吸收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或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构成节点N11,所述无感吸收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节点N9、所述无感吸收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节点N10;
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8的发射极引出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正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的输出端,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引出与所述并联的隔直电容的一端相连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2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充电机还包括第二主控模块;
所述第二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结点N6和节点N7与整流模块相连,接收所述整流模块从所述结点N’7输出的电压和电流采样反馈信号后通过所述结点N6和节点N7对所述整流模块进行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00570.9A CN102355038B (zh) | 2011-09-29 | 2011-09-29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00570.9A CN102355038B (zh) | 2011-09-29 | 2011-09-29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5038A true CN102355038A (zh) | 2012-02-15 |
CN102355038B CN102355038B (zh) | 2014-04-23 |
Family
ID=4557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0057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5038B (zh) | 2011-09-29 | 2011-09-29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5503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7860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王玉才 | 一种模拟雷电储能闪击的蓄电池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
CN104135668A (zh) * | 2014-06-27 | 2014-11-05 | 北京司响科技有限公司 | 提供和获取数字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8377007A (zh) * | 2017-11-23 | 2018-08-07 |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
WO2018218754A1 (zh) * | 2017-06-02 | 2018-12-06 | 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压直流配电的电动车充电站 |
CN111817368A (zh) * | 2020-06-19 | 2020-1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多模块串并联谐振高压充电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94030Y (zh) * | 2006-03-27 | 2007-04-25 | 成黎明 | 具有维护及修复功能的充电装置 |
CN101013860A (zh) * | 2006-12-21 | 2007-08-08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高压脉冲电容器充电装置 |
CN201122859Y (zh) * | 2007-11-26 | 2008-09-24 | 谢步明 | 机车车辆用直流24v充电机 |
CN202276177U (zh) * | 2011-09-29 | 2012-06-13 | 株洲市达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
2011
- 2011-09-29 CN CN201110300570.9A patent/CN1023550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94030Y (zh) * | 2006-03-27 | 2007-04-25 | 成黎明 | 具有维护及修复功能的充电装置 |
CN101013860A (zh) * | 2006-12-21 | 2007-08-08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高压脉冲电容器充电装置 |
CN201122859Y (zh) * | 2007-11-26 | 2008-09-24 | 谢步明 | 机车车辆用直流24v充电机 |
CN202276177U (zh) * | 2011-09-29 | 2012-06-13 | 株洲市达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7860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王玉才 | 一种模拟雷电储能闪击的蓄电池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
CN104135668A (zh) * | 2014-06-27 | 2014-11-05 | 北京司响科技有限公司 | 提供和获取数字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
WO2018218754A1 (zh) * | 2017-06-02 | 2018-12-06 | 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压直流配电的电动车充电站 |
CN108377007A (zh) * | 2017-11-23 | 2018-08-07 |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
CN111817368A (zh) * | 2020-06-19 | 2020-1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多模块串并联谐振高压充电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5038B (zh) | 201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im et al. | Center-cell concentration structure of a cell-to-cell balancing circuit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switches | |
Phung et al. | Optimized structure for next-to-next balancing of series-connected lithium-ion cells | |
US9478995B2 (en) | Battery system | |
Tan et al. | Top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bidirectional isolated dc-dc converters | |
Srdic et al. | A SiC-based high-performance medium-voltage fast charger for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
Hua et al. | A charge equaliz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APWM and PFM control based on a modified half-bridge converter | |
US20210061114A1 (en) | On-boar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 |
CN102111008A (zh) | 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池充电系统架构 | |
CN108092371B (zh) | 充放电装置 | |
Meher et al. | A reconfigurable on-board power converter for electric vehicle with reduced switch count | |
EP3255771B1 (en) |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or | |
CN108312878A (zh) | 一种车载复用充电机 | |
US20220396156A1 (en) | Direct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 |
Chen et al. | A modular and reconfigurable battery system | |
CN110601525B (zh) | 新能源汽车集成车载充电变换系统 | |
Zahid et al. | Design and control of bidirectional resonant converter for Vehicle-to-Grid (V2G) applications | |
CN108964469A (zh) | 一种并串联结构的全桥双llc谐振变换器 | |
CN102355038B (zh)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
KR20220029522A (ko) | 단일단 교류 직류 변환기 | |
Fang et al. | Study on bidirectional-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ed to power dispatching in smart grid | |
CN202276177U (zh) |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 |
Nachankar et al. | Universal off-board battery charger for light and heavy electric vehicles | |
KR20210147548A (ko) | Dc-dc 컨버터 | |
JP6953634B2 (ja) | Dc/dcコンバータを備える車両充電器 | |
Stanojević et al. | Comparison of 2-stage isolated converters for fast EV charger, using partial pow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
|
RINS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Haisu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preservation procedure |
|
PD01 |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411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
|
RINS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