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255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93255A CN102193255A CN2011100668724A CN201110066872A CN102193255A CN 102193255 A CN102193255 A CN 102193255A CN 2011100668724 A CN2011100668724 A CN 2011100668724A CN 201110066872 A CN201110066872 A CN 201110066872A CN 102193255 A CN102193255 A CN 1021932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lectrode
- pixel
- signal line
- liquid cry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73077 Clostridium kluyveri (strain ATCC 8527 / DSM 555 / NCIMB 10680) rpo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84008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comH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5 electric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87632 sig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4—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having more than one switching element per pixe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H01L27/124—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3—Polyimide, polyamide-im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3—Disclination line; Reverse til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81—Hybrid switching mode, i.e.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with components parallel and orthogonal to the substrat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field shap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配置在相邻的第一与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的辅助电极;栅电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且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的数据信号线;隔着液晶层与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对置的公共电极。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沿着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辅助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第二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
Description
本申请基于2010年3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064865号,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被期待增大显示的视场角。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将像素区分成第一和第二这两个区域,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使对液晶施加的电压值不同,来使上述两个区域的视场角特性互异,从而得到该两方的视场角特性累加(相乗)后的宽广的视场角。
作为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有一种如日本特开平7-152013号公报中记载那样,按每个像素形成与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与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的方案。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互相与相同的数据信号线以及扫描信号线连接。其中,上述扫描信号线被布线成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延伸。
而且,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充电能力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充电能力不同,来对上述第一区域的液晶和第二区域的液晶施加不同值的电压。
不过,在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对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了电压时,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与相邻的像素的第一像素电极中任意一方的电极的边部附近的液晶分子,朝向与由取向膜的研磨处理方向所规定的预倾斜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发生了向错(disclination)。
该向错的发生虽被遮光膜(黑掩模)掩盖而不能看到,但如果对显示面局部施加负载,则发生了向错的部分向周围扩张,进入到像素的开口部内,会发生异常显示。而且,在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对显示面施加的负载被释放,也能够在某种程度的时间下看到因上述向错而引起的异常显示。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为广视场角构造,并且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之一具备:配置在相互相邻的第一与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的辅助电极;栅电极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以及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置的公共电极。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成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方式之一具备:配置在相互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的辅助电极;栅电极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上述辅助电极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并且被设定为与上述扫描信号线被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或栅极截止电压相等的电压。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方式之一具备:沿着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与上述第二像素之间的辅助电极。上述第一像素具有借助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被配置成该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上述第二像素具有借助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被配置成该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上述辅助电极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平行延伸。而且,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被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或栅极截止电压相等的电压。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方式之一具备:沿着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与上述第二像素之间的辅助电极。上述第一像素具有借助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被配置成该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上述第二像素具有借助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被配置成该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上述辅助电极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平行延伸。而且,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成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
根据本发明,能够成为广视场角构造,并且可以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部分优点将通过该描述而显现,或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悉。本发明的优点可通过下面具体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部分,它们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概要说明和下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元件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侧视图。
图4是将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第一基板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省略了被覆绝缘膜以及取向膜)。
图5是图4的进一步的放大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沿着图4的VIII-VIII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沿着图4的IX-IX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分子的初期取向状态、以及第一及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的朝向的俯视图。
图11是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12是驱动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扫描信号、数据信号和第一以及第二电压的波形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对第一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图。
图15是表示对第二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层(第二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图。
图16是上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液晶层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图。
图17是第一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亮度特性图。
图1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亮度特性图。
图19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电压施加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对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施加了负载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负载释放后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电压施加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23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第一基板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省略了被覆绝缘膜以及取向膜)。
图24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第一基板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省略了被覆绝缘膜以及取向膜)。
图25是沿着图24的XXV-XXV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26是沿着图24的XXVI-XXVI向视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27是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第一基板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省略了被覆绝缘膜以及取向膜)。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由液晶显示元件1和驱动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驱动部31构成。
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是将薄膜晶体管(以下记作TFT)作为开关控制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元件,多个像素30如图2所示,沿行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以及列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排列。
该液晶显示元件1如图2~图10所示,透明的第一基板3与透明的第二基板4对置配置。而且,在上述第一基板(例如与显示面侧相反侧的基板)3中的与上述第二基板4对置的面,沿行方向以及列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透明的像素电极5。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二基板4中的与上述第一基板3对置的面,设置有与上述各像素电极5对置的一张膜状的透明公共电极6。像素电极5及公共电极例如由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ITO形成。
上述各像素电极5分别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具有相同的横宽(行方向的宽度),第一像素电极5a形成为纵宽(列方向的宽度)是上述横宽的约2倍的纵长矩形形状,第二像素电极5b形成为纵宽与横宽相同程度的近似正方形形状。
并且,上述第一基板3上设置有按各像素电极5的每一行沿行方向延伸布线的多个扫描信号线7和按各像素电极5的每一列沿列方向延伸布线的多个数据信号线8。
上述扫描信号线7被配置成在构成该像素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延伸。而且,上述数据信号线8被配置成在各列的像素电极5的一侧的区域沿列方向延伸。
另外,上述第一基板3上按每个上述像素电极5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连接的第一TFT9a和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连接的第二TFT9b。该第一TFT9a和第二TFT9b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沿上述行方向排列配置。
上述第一TFT9a与第二TFT9b分别如图4、图5、图6以及图7所示,由下述部件构成:形成在第一基板3上的栅电极10;在上述第一基板3上的几乎整个区域覆盖上述栅电极10而形成的透明栅极绝缘膜11;在该栅极绝缘膜11上与栅电极10对置形成的由真正非晶硅构成的半导体薄膜12;设置在上述半导体薄膜12的上面的中央部的沟道保护膜13;和夹着上述半导体薄膜12的沟道区域,在其一方侧与另一方侧上分别隔着由n型非晶硅构成的接触层14而形成的源电极15以及漏电极16。
另外,上述第一TFT9a与第二TFT9b形成为互为相反朝向的形状。即,第一TFT9a形成为在与第一像素电极5a对置一侧设置了漏电极16,在其相反侧设置了源电极15的形状。而第二TFT9b形成为在与第二像素电极5b对置一侧设置了漏电极16,在其相反侧设置了源电极15的形状。(其中,这里为了方便起见,将TFT的两个输入输出电极中的与像素电极连接的电极称作漏电极,将与数据信号线连接的电极称作源电极,但也可以将它们的呼称颠倒过来)。
而且,上述第一TFT9a的栅电极10和第二TFT9b的栅电极10与被配置成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延伸的扫描信号线7连接。
并且,上述第一TFT9a的源电极15和第二TFT9b的源电极15与被配置成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的一侧延伸的数据信号线8连接。而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被沿着数据信号线8相邻配置。
其中,上述各扫描信号线7在上述第一基板3上利用与第一及第二TFT9a、9b的栅电极10相同的作为遮光性导电材料的金属膜和上述栅电极10形成为一体。即,扫描信号线7中的预先决定的区域被设置为栅电极10。
另外,上述各数据信号线8在上述栅极绝缘膜11上由与第一及第二TFT9a、9b的源电极、漏电极15、16相同的金属膜形成。
上述数据信号线8中一体形成有朝向各行的像素电极5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延伸的多条分支线8a。该分支线8a形成为下述的弯曲形状:通过形成为朝向互为相反的形状的上述第一TFT9a与第二TFT9b中的被配置在接近上述数据信号线8一侧的第一TFT9a的源电极15侧,进而到达被配置在远离上述数据信号线8一侧的第二TFT9b的源电极15侧。而且,上述数据信号线8借助上述分支线8a与上述第一TFT9a的源电极15以及第二TFT9b的源电极15连接成一体。
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TFT9a及第二TFT9b、扫描信号线7和数据信号线8通过下述的工序形成:在第一基板3上形成栅电极10和扫描信号线7,进而依次形成栅极绝缘膜11、半导体薄膜12和沟道保护膜13,并在将上述沟道保护膜13图案形成为覆盖半导体薄膜12的中央部的形状之后,依次形成接触层14和金属膜,将上述金属膜和接触层14以及半导体薄膜12一并图案形成(patterning)为源电极15以及漏电极和数据信号线8的形状。因此,上述数据信号线8形成在构成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的层叠膜中的由半导体薄膜12和接触层14构成的基底层上。
并且,在上述栅极绝缘膜11上,设置有覆盖上述各TFT9a、9b以及上述各数据信号线8的透明被覆绝缘膜20,在该被覆绝缘膜20上形成有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而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一TFT9a的漏电极16连接,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第二TFT9b的漏电极16连接。
另外,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形成为,在对被覆绝缘膜20的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的漏电极16、16上的部分穿设了第一以及第二接触孔201、202之后,在上述被覆绝缘膜20上形成ITO膜,并将该ITO膜图案形成为第一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a、5b的形状。
因此,第一像素电极5a在第一接触孔201中与第一TFT9a的漏电极16连接,第二像素电极5b在第二接触孔202中与第二TFT9b的漏电极16连接。
即,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按每个像素30形成与第一TFT9a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与第二TFT9b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5b,在该像素中,上述第一TFT9a和第二TFT9b都与相同的数据信号线8以及扫描信号线7连接。
因此,各像素30分别以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2像素电极5b之间的部分为界,被划分成形成了第一像素电极5a一侧的第一区域30a和形成了第2像素电极5b一侧的第二区域30b。
而且,第一TFT9a与第二TFT9b通过来自相同的扫描信号线7的扫描信号被控制导通、截止而同时导通,将从相同的数据信号线8供给的数据信号分别施加给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
另外,在上述第一基板3上对各像素30中的每一个,设置了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夹设第一电介质层而形成第一补偿电容Cs1的第一电容电极17、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夹设第二电介质层而形成第二补偿电容Cs2的第二电容电极18a和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夹设第三电介质层而形成第三补偿电容Cs3的第三电容电极18b。
如图4、图5以及图10所示,第一电容电极17按照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所有边重合的方式,形成为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外形对应的矩形框形状。其中,对该第一电容电极17而言,其各边的与第一像素电极5a重合一侧的相反侧的缘部,形成为向第一像素电极5a的外侧稍微伸出的宽度。而且,各像素30的第一电容电极17按每一行使相邻的第一电容电极17、17的与扫描信号线7相邻的边的相反侧的边的端部彼此连续形成,从而被公共连接。
另一方面,第二电容电极18a与第三电容电极18b分别形成为,第三电容电极18b向沿着第二像素电极5b的规定一边的方向延伸,且与上述规定的一边重合,第二电容电极18a与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除了上述规定的一边之外的其他边重合。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形成为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和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个边(以下称为横边)中的、与扫描信号线7相邻一侧的相反侧的横边重合的直线形状。其中,对该第三电容电极18b而言,与第二像素电极5b重合一侧的相反侧的缘部,形成为向第二像素电极5b的外侧稍微伸出的宽度。而且,各像素30的第三电容电极18b按每一行使相邻的第三电容电极18b、18b的端部彼此连续形成,从而被公共连接。
另外,第二电容电极18a形成为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与扫描信号线7相邻一侧的横边和与上述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二条边(以下称为纵边)重合的三边框形状。其中,对该第二电容电极18a而言,其各边的与第二像素电极5b重合一侧的相反侧的缘部,形成为向第2像素电极5b的外侧稍微伸出的宽度。而且,各像素30的第二电容电极18a按每一行使相邻的第二电容电极18a、18a的与上述扫描信号线7相邻的边的端部彼此连续形成,从而被公共连接。
并且,上述第一基板3上,在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沿着数据信号线8的方向)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像素30、30中,在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与上述公共电极6对置配置的辅助电极19。该辅助电极19形成为在沿着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相邻的边的方向延伸。即,辅助电极19形成为延伸方向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平行。另外,换言之,辅助电极19形成为延伸方向与数据信号线8的延伸方向正交。
上述辅助电极19形成为宽度比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窄的直线形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的间隔和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相等。即,上述辅助电极19被配置成不与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重合。其中,该辅助电极19具有比第一像素30的第一电容电极17与第二像素30的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的间隔窄的宽度,与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以及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隔开间隔配置。而且,各辅助电极19按每一行使相邻的辅助电极19、19的端部彼此连续形成而被公共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7、18a、18b和上述辅助电极19,在第一基板3上利用与各TFT9a、9b的栅电极10以及扫描信号线7相同的金属膜形成。即,通过图案形成一张成膜为膜状的遮光性导电膜的金属膜,形成了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7、18a、18b、上述辅助电极19和上述栅电极10以及上述扫描信号线7。因此,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7、18a、18b、上述辅助电极19和上述栅电极10以及上述扫描信号线7作为同一层而形成。
而且,第一电容电极17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各边,隔着由上述栅极绝缘膜11和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一电介质层对置,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形成了第一补偿电容Cs1。
另外,第二电容电极18a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和扫描信号线7相邻的横边以及两条纵边,隔着由上述栅极绝缘膜11和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二电介质层对置,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了第二补偿电容Cs2。
并且,第三电容电极18b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和扫描信号线7相邻一侧的相反侧的横边,隔着由上述栅极绝缘膜11和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三电介质层对置,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了上述第三补偿电容Cs3。
即,上述第一补偿电容Cs1的第一电介质层、上述第二各补偿电容Cs2的第二电介质层和上述第三补偿电容Cs3的第三电介质层作为相同的层(栅极绝缘膜11与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而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6~图9所示,在第二基板4上按各像素30的每一列交替排列形成有红色滤光器21R、绿色滤光器21G以及蓝色滤光器21B这三色的彩色滤光器。并且,在上述第二基板4上,与各行以及各列相邻的像素30、30之间的区域、以及各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与第二区域30b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有遮光膜22。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遮光膜22例如由添加了黑色系的颜料后的感光性树脂形成,上述三色的彩色滤光器21R、21G、21B形成在第二基板4上的没有遮光膜22的区域。而且,上述公共电极6遍布各像素30的排列区域的整个区域,形成在上述彩色滤光器21R、21G、21B以及遮光膜22上。
并且,在第一基板3上设置有覆盖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的第一取向膜23,在第二基板4上设置有覆盖公共电极6的第二取向膜24。该取向膜23、24是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水平取向膜,沿着与上述辅助电极19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对各自的膜面实施了研磨(rubbing)处理。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述第一基板3和第二基板4隔开规定的间隙对置配置,通过包围画面区域1a的框状密封器件25而粘合在一起。而且,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形成有液晶层2。上述液晶层2通过在第一基板3与第二基板4之间的间隙的被上述密封器件25包围的区域封入液晶而形成。
另外,在第一基板3的外面,第一偏光板26被配置成其吸收轴朝向规定的方向,在第二基板4的外面,第二偏光板27被配置成其吸收轴朝向规定的方向。
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1例如是TN型液晶显示元件,上述第一取向膜23与第二取向膜24沿着相互正交的方向被进行研磨处理,作为用于使液晶分子以预先决定的倾斜角度预倾斜的取向处理。即,在图10中,箭头23r表示第一取向膜23的研磨处理方向,箭头24r表示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如图10所示,第一取向膜23在沿第一方向(图中的右旋方向)与上述辅助电极19的延伸方向(与画面区域1a的横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以45°的角度交差的方向被实施研磨处理,第二取向膜24在沿着和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图中的左旋方向)与上述辅助电极19的延伸方向以45°的角度交差的方向被实施研磨处理。
而且,液晶层2由电介质各向异性为正的向列型液晶构成。该液晶层2的液晶分子2a如图10所示,在第一基板3的附近,分子长轴朝向第一取向膜23的研磨处理方向23r排列,在第二基板4的附近,分子长轴朝向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4r排列,并且,在从上述研磨处理方向23r、24r的上游侧(研磨的开始端侧)朝向下游侧(研磨的结束端侧)沿远离取向膜面的方向预倾斜(pretilt)了的状态下,在第一基板3与第二基板4之间、即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向图10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以90°的扭曲角扭曲取向。
其中,第一取向膜23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相对上述辅助电极19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严格来说可以不是45°,而且,液晶分子2a的扭曲角严格来说也可以不是90°。即,取向膜23、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相对辅助电极19的延伸方向的角度容许±5°左右的误差,上述液晶分子2a的扭曲角容许±10°左右的误差。
而且,上述第一偏光板26和第二偏光板27被配置成,构成向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施加电压为0V时的显示是最明亮的明亮显示、即常白模式(normally white mode)的液晶显示元件。即,如图10所示,对第一偏光板26而言,将其吸收轴26a朝向与第一取向膜23的研磨处理方向23r正交或平行的方向(在图中为正交的方向)配置,对第二偏光板27而言,将其吸收轴27a朝向与上述第一偏光板26的吸收轴26a正交的方向配置。
另外,在第一基板3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例如在画面区域1a的上下方向(列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向第二基板4的外方伸出的驱动器搭载部3a,该驱动器搭载部3a上搭载有由形成了多个输入端子、多个扫描信号输出端子以及多个数据信号输出端子(未图示)的LSI构成的驱动元件28。
而且,上述各扫描信号线7在画面区域1a的外侧迂回,与上述驱动元件28的各扫描信号输出端子分别连接,上述各数据信号线8与上述驱动元件28的各数据信号输出端子分别连接。
并且,在上述驱动器搭载部3a上,第一电压输入端子29a、第二电压输入端子29b和辅助电压输入端子29c分别各形成一个。而且,上述公共电极6借助基于上述框状的密封器件25而构成的在基板接合部设置的交叉连接部(未图示),与上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子29a连接。
另外,虽然在附图中省略了图示,但上述第一基板3上,在上述画面区域1a的外侧与数据信号线8平行地布线有与上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子29a连接的一条第一电压供给线、与上述第二电压输入端子29b连接的一条第二电压供给线、以及与上述辅助电压输入端子29c连接的一条辅助电压供给线。
而且,按每一行被公共连接的所有行的第一电容电极17和按每一行被公共连接的所有行的第二电容电极18a,与上述一条第一电压供给线连接,经由该第一电压供给线与上述公共电极6和上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子29a连接。另外,按每一行被公共连接的所有行的第三电容电极18b与上述一条第二电压供给线连接,经由该第二电压供给线与上述第二电压输入端子29b连接。并且,按每一行被公共连接的所有行的辅助电极19与上述一条辅助电压供给线连接,经由该辅助电压供给线与上述辅助电压输入端子29c连接。
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通过逐行依次选择上述各像素30的行(以下称为像素行),并按各像素行的每一行向该行的各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被驱动,基于液晶分子因上述电压的施加而引起的取向状态的变化,控制上述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与第二区域30b的光的透射,来显示图像。其中,在该液晶显示元件1的背后(与显示面侧相反一侧),配置有朝向画面区域1a的整个区域照射均匀照度的光的面光源(未图示)。
接着,对驱动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驱动部31进行说明。该驱动部31如图1所示,具备:暂时存储从外部输入的灰度数据的图像存储器32、对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各扫描信号线7施加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3、对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各数据信号线8施加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4、第一电压产生电路35以及第二电压产生电路36、以及它们的控制部37。其中,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3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4形成在被搭载于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驱动器搭载部3a上的驱动元件28上。
并且,该驱动部31具备扫描信号电源38,该扫描信号电源38用于产生使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导通的规定值的栅极导通电压VgH和使上述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截止的规定值的栅极截止电压VgL。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3被从扫描信号电源38供给上述栅极导通电压VgH和栅极截止电压VgL,根据来自控制部37的同步用时钟信号等控制信号,对各扫描信号线7分别施加电压值以栅极导通电压VgH和栅极截止电压VgL发生时间序列变化的扫描信号。
在图12中,t1、t2、t3、t4、...tn是将表示一个画面的1帧(依次选择从第一行到最终行的各像素行,对所有像素行的各像素30施加与灰度数据对应的电压的期间)以上述各像素的行数分割后的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是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2是第二行的选择期间,t3是第三行的选择期间,t4是第四行的选择期间,t5是第五行的选择期间,tn是最终行(n行)的选择期间。
另外,在图12中,G1、G2、G3、G4、...Gn是对各扫描信号线7分别施加的扫描信号,G1是对第一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G2是对第二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G3是对第三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G4是对第四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G5是对第五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Gn是对最终行(n行)的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
这些扫描信号是下述波形的信号:在施加该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7在比对应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4、...tn的开始时晚规定时间的写入开始时,成为上述栅极导通电压VgH,在比上述选择期间t1、t2、t3、t4、...tn的结束时早规定时间的写入结束时,成为上述栅极截止电压VgL,在非选择期间被保持为栅极截止电压VgL。
因此,各行的像素30的第一TFT9a和第二TFT9b在该行的选择期间,在上述写入开始时基于栅极导通电压VgH的扫描信号而导通,在一定时间后的写入结束时基于栅极截止电压VgL的扫描信号而截止。
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4根据来自控制部37的控制信号,借助上述控制部37逐个像素行量地取入上述图像存储器32中暂时存储的灰度数据,将作为该灰度数据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作为模拟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并将该转换后的电压与选择期间同步地供给至对应的数据信号线8。
图12所示的数据信号D表示了对各数据信号线8中的一条数据信号线施加的信号。该数据信号D可以表示成按各选择期间t1、t2、t3、t4、...tn电位对应于上述灰度数据而变化的矩形波信号。
对上述数据信号线8供给的数据信号D,与上述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的导通定时对应地被施加给所选择的行中的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
另外,第一电压产生电路35根据来自控制部37的控制信号生成第一电压V1。该第一电压V1经由上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子29a被施加给公共电极6、以及各行的第一电容电极17及第二电容电极18a。即,各行的第一电容电极17以及第二电容电极18a被施加的第一电压V1是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电压。
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一电压产生电路35向公共电极6、各行的第一电容电极17以及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的第一电压V1如图12所示,是按每个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4、...tn,电压电平在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之间反转(切换),并且在关注规定的行时,是针对上述规定的行的选择期间中的上述电压电平按每一帧反转的矩形波交流电压。以下,为了容易将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第一电压与对其他电极施加的第一电压加以区别,将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第一电压表述为公共信号Vcom。
另一方面,第二电压产生电路36根据来自控制部37的控制信号,生成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电压V2如图12所示,是一定电平的直流电压,经由上述第二电压输入端子29b被施加给上述各行的第三电容电极18b。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电压V2如图13所示,是上述第一电压V1的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之间值的电压,例如是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的中间值的电压。
这样,上述驱动部31对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第一电压V1,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的各像素30分别可以通过图11那样的等效电路来表示。即,一个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可以表示为下述的等效电路:由第一像素电极5a和公共电极6以及其之间的液晶层2构成的第一像素电容CLC1、与由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一电容电极17以及其之间的第一电介质层(栅极绝缘膜11与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一补偿电容Cs1,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中连接,且第一TFT9a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连接。
另外,上述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可以表示为下述的等效电路:由第二像素电极5b和公共电极6以及其之间的液晶层2构成第二像素电容CLC2、由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和第二电容电极18a以及其之间的第二电介质层(栅极绝缘膜11与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二补偿电容Cs2、与由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和第三电容电极18b以及其之间的第三电介质层(栅极绝缘膜11与被覆绝缘膜20的双层膜)构成的第三补偿电容Cs3,在第二像素电极5b中连接,且第二TFT9b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连接。
而且,上述公共电极6被施加按每个像素行的选择期间,电压电平在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之间切换的公共信号Vcom,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和上述第二电容电极18a被施加与上述公共信号Vcom相同的第一电压V1,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被施加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与第一以及第二TFT9a、9b的截止电压VgL相同值的直流电压)V2。
另外,所选择的像素行的各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基于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的导通,分别被施加从数据信号线8供给的数据信号D。
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被施加的电压(以下称为写入电压)分别是与上述第一电压V1和上述数据信号D的电压差对应的值的电压,该写入电压被充给上述第一像素电容CLC1和上述第二像素电容CLC2。
另外,由于向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和上述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的电压分别是与向上述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相同的第一电压V1,所以上述第一补偿电容Cs1和第二补偿电容Cs2分别被充(charge)与上述写入电压相同的电压。
另一方面,由于向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电压是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所以上述第三补偿电容Cs3被充与上述写入电压不同的电压(相对写入电压具有与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的差对应的电压差的电压)。
其中,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与扫描信号线7以及数据信号线8之间,存在第一TFT9a的栅极-源极间电容以及漏极-源极间电容等寄生电容(以下称为第一寄生电容)。而且,在第二像素电极5b与扫描信号线7以及扫描信号线7之间,存在第二TFT9b的栅极-源极间电容以及漏极-源极间电容等寄生电容(以下称为第二寄生电容)。
因此,在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截止、写入结束时,第一像素电容CLC1以及第二补偿电容Cs2被充的电压因电压被引入上述第一寄生电容而下降某种程度,第二像素电容CLC2、第二补偿电容Cs2以及第三补偿电容Cs3被充的电压因电压被引入上述第二寄生电容而下降某种程度。
而且,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的液晶被上述第一像素电容CLC1的充电电压(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驱动。另外,上述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的液晶被上述第二像素电容CLC2的充电电压(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驱动。
图14表示第一行的各像素30中的1个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中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被施加的电压,图15表示了上述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中的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被施加的电压。在图14中,VP1是第一像素电极5a的电位。另外,在图15中,VP2是第二像素电极5b的电位。其中,在图14以及图15中,为了容易区别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的电位VP1、VP2和公共信号Vcom,使这些上升沿以及下降沿倾斜。
如图14所示,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在上述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中的TFT9a、9b的导通期间,成为从数据信号线8经由第一TFT9a对第一像素电极5a施加的数据信号D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的电位差所对应的写入电压Va。
而且,当上述第一TFT9a截止时,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成为相对上述写入电压Va降低了上述第一寄生电容的引入电压ΔV1量后的电压Va1。以下,将该电压Va1称为第一保持电压。
另外,上述公共电极6被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按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4、...tn的每一个反转,但由于上述公共信号Vcom和第一电容电极17被施加的第一电压V1是相同的电压,所以即使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反转,第一像素电容CLC1以及第一补偿电容Cs1的充电电压也不会变化。因此,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在第二行以下的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2、t3、t4、...tn中,也被保持为上述第一保持电压Va1。
因此,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第一保持电压Va1,和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反转无关,在从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写入结束后到1帧的结束时为止的期间中,被维持成与上述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中的第一保持电压Va1实质相同的电压,该电压作为1帧的实效电压被施加给上述第一区域30a的液晶。
另外,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如图15所示,在上述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中的TFT9a、9b的导通期间,成为从上述数据信号线8经由第二TFT9b向第二像素电极5b施加的数据信号D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的电位差所对应的写入电压Va。该写入电压Va是与对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的写入电压Va相同值的电压。
而且,当第二TFT9b截止时,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成为相对上述写入电压Va降低了上述第二寄生电容的引入电压ΔV2量后的电压Va2。以下,将该电压Va2称为第二保持电压。其中,上述第二寄生电容的引入电压ΔV2与上述第一寄生电容的引入电压ΔV1近似相同,因此,上述第二保持电压Va2是与上述第一保持电压Va1大致相同的值的电压。
另一方面,向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的电压即第一电压V1是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相同的电压(电压电平按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n的每一个反转的电压),但向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电压即第二电压V2是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一定电平的直流电压。
因此,当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相对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电压电平反转时,伴随着公共电极6与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的电压值的降低,第一像素电容CLC1、第二补偿电容Cs2以及第三补偿电容Cs3各自的充电电压以与这些CLC1、Cs2、Cs3的电容值对应的比率降压。
另外,当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与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电压电平相同时,第一像素电容CLC1以及第二补偿电容Cs2的充电电压和第三补偿电容Cs3的充电电压分别成为上述第一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中的写入结束后的电压(第二TFT9b截止后的电压)。
因此,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在第二行以下的各像素行中的偶数像素行的选择期间(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相对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电压电平反转的选择期间)t2、t4、...,成为相对上述第二保持电压Va2降压后的电压Va3,在奇数像素行的选择期间(公共信号Vcom的电压电平成为与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电压电平相同的选择期间)t3、t5、...,回到与上述第二保持电压Va2实质相同的电压。
因此,将按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n的每一个交替施加的上述电压Va2、Va3取平均值而得到的电压,被作为1帧的实效电压施加给第二区域30b的液晶。
其中,上述第二保持电压Va2和相对该第二保持电压Va2降压后的电压Va3可以通过下面的(1)式以及(2)式求取。
Va2=(Cic+C2)×(Vpix-VcomL)+C3×(Vpix-C3)
+Cds×(Vpix-VsigH)+Cgs×(Vpix-VgL)...(1)
Va3=(Cic+C2)×(Vpix-VcomH)+C3×(Vpix-C3)
+Cds×(Vpix-VsigL)+Cgs×(Vpix-VgL)...(2)
C1c:第二像素电容CLC2的电容值
C2:第二补偿电容Cs2的电容值
C3:第三补偿电容Cs3的电容值
Cgs:第二TFT9b的栅极-源极间电容
Cds:第二TFT9b的漏极-源极间电容
VsigH:第一像素行的选择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电位
VsigL:第二像素行的选择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的电位
VgL:扫描信号的截止电压
Vpix:第二像素电极5b的电位
VcomL:公共信号Vcom的低电平值值(V1L)
VcomH:公共信号Vcom的高电平值值(V1H)
而且,上述第二区域30b的液晶被施加的1帧的实效电压,可以通过以下的(3)式求取。
实效电压={(Va22+Va32)/2}1/2...(3)
这样,各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的1帧的实效电压,是相对相同的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的1帧的实效电压降压后的电压。因此,即使是相同值的灰度数据,上述第二区域30b的液晶分子也以比上述第一区域30a的液晶分子的上升角小的角度上升。
从而,各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的液晶层2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成为与上述第一区域30a的液晶层2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不同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图16表示了向像素电极5与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的电压为0V时,显示为最明亮的常白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的上述第一区域30a与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如图16所示,上述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成为相对上述第一区域30a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向高电压侧移动了的电压-透射率特性。
因此,通过将液晶层2的层厚(第一基板3与第二基板4之间的间隙)等,设计成第一区域30a的电压-透射率特性成为能够获得规定的视场角的特性,并且,将上述第二电压V2的值设定成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成为相对上述第一区域30a的电压-透射率特性移动了规定量的特性、即能够得到与第一区域30a的视场角不同的视场角的特性,由此可以得到第一区域30a的视场角特性与第二区域30b的视场角特性累加(相乗)后的宽广视场角。
另外,由于第一区域30a的视场角特性与第二区域30b的视场角特性累加的视场角,和上述第一区域30a与第二区域30b的面积比(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面积比)对应,所以通过选择该面积比,能够得到规定的宽广视场角。
图17表示了被设计成针对1个像素只设置1个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形成为与像素的整个区域对应的形状,从6点钟方向观察时对比度最高的第一比较例的TN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亮度特性。另外,图18表示了设计成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针对1个像素设置了2个像素电极),上述各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与第二区域30b的面积比被设定为第一区域面积∶第二区域面积=7∶3,从6点钟方向观察时对比度最高的TN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亮度特性。在图17以及图18中,视角是将9点钟方向的视角设为0°时相对上述0°方向逆时针旋转(左旋)的角度。另外,亮度是相对各视角下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法线倾斜了规定角度的方向的亮度(輝度)。
其中,在图17以及图18中,表示施加了与L0(最暗的灰度值)~L21(最亮的灰度值)的22个灰度(諧調)中的L0、L1、L2、L7、L10、L12、L16、L18、L19、L20、L21对应的数据信号时的视角-亮度特性。
由图17以及图18可知,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上述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能够将90°(6点钟)时的方向的灰度-亮度特性维持成与上述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大致相同,并且改善了270°(12点钟)方向的灰度-亮度特性。即,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改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270°(12点钟)方向上在低灰度侧发生的灰度崩溃、灰度反转,因此,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得到宽广的视场角。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仅通过控制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电压值,便能够微调视场角。因此,即使因在制造工程中产生的绝缘膜厚、基板间隙等的误差而在显示装置相互间发生视场角的偏差(ばらつき),也能够容易地修正上述视场角的偏差。
即,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与向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第一电压V1,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所以通过控制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第二电压V2的值,能够使上述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变化。
上述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如图16所示,是相对上述第一区域30a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向高电压侧移动了的特性,其移动量和对上述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的第一电压V1与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第二电压V2的差对应。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相对上述第一区域30a的电压-透射率特性的移动量,伴随着第二电压V2相对上述第一电压V1的差减小而减小,伴随着第二电压V2相对上述第一电压V1的差增大而增大。
这样,由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使上述第二区域30b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变化,所以可以任意调整上述第二区域30b的视场角特性。因此,可以将上述第一区域30a的视场角特性与第二区域30b的视场角特性累加后的视场角微调成规定的值,来修正显示装置相互间的视场角的偏差。该视场角的偏差修正可以通过控制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第二电压V2来容易地进行。
而且,由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将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形成为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所有边重合的矩形框形状,所以能够充分增大上述第一补偿电容Cs1的电容值。
并且,由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将上述第二电容电极18a和第三电容电极18b形成为第三电容电极18b向沿着第二像素电极5b的规定的一边的方向延伸,且与上述规定的一边重合,第二电容电极18a与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除了上述规定的一边之外的其他边重合,所以能够相对上述第三补偿电容Cs3的电容值增大上述第二补偿电容Cs2的电容值。因此,即使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第二电压V2的值存在若干的变动,第二区域30b的液晶层2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也不会随便变动。从而,能够更细微地调整电压-透射率特性。另外,还能够抑制因噪声电压向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的施加而引起上述第二区域30b的液晶层2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的变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和对第一电容电极17施加的第一电压V1(Vcom=V1),作为电压电平以规定的周期反转的矩形波交流电压,例如是电压电平按1帧中的各像素行的选择期间t1、t2、t3、t4、...tn每一个反转的矩形波交流电压。因此,能够在从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写入结束后到1帧的结束时为止的期间中,对各像素30的第一区域30a的液晶施加与上述第一保持电压Va1对应的一定值的实效电压。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了与向公共电极6以及第一电容电极17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第一电压(矩形波交流电压)V1,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了一定电平,例如由形成上述第一电压V1的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之间的值的直流电压构成的第二电压V2。因此,使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压如图15所示,交替变化成第二保持电压Va2和比其降压了的电压Va3,能够在从第一行的选择期间t1的写入结束后到1帧的结束时为止的期间中,对各像素30的第二区域30b的液晶施加将上述二个电压Va2、Va3取平均值的实效电压。
并且,由于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辅助电极19,该辅助电极19配置为,在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相邻的像素30、30中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分别与公共电极6对置,并在沿着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相邻的边的方向延伸,所以可以向该辅助电极19与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
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在负载释放的几乎同时,消除对显示面施加了负载时的异常显示,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图19~图21是表示不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的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图2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都表示了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相邻的二个像素30、30的相邻部分处的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
另外,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虽然不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但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以及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TN型液晶显示装置,但在图19~图21以及图22中,为了能够简单地把握液晶分子2a的倾斜方向,表示了对第一取向膜23和第二取向膜24沿相互平行且相反方向进行了研磨处理的非扭曲的均匀(homogeneous)取向型的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
由于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所以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1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与公共电极6之间总是处于无电场状态。
而且,如果对第一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a、5b与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则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驱动电场,液晶分子2a基于该驱动电场按照相对基板3、4面立起的方式取向。
上述驱动电场是基于在相邻的像素电极5a、5b的缘部间产生的横电场的影响,在第一像素电极5a的边部附近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的边部附近,向相对基板3、4的法线方向倾斜了的方向发生了偏斜的电场。即,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驱动电场是如图19中用等电位线E1所示那样的电位分布的电场,而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的驱动电场是如图19中用等电位线E2所示那样的电位分布的电场。
因此,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相互相邻的边部中、位于第一取向膜23的研磨处理方向23r的上游侧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4r的下游侧的像素电极的边部附近的液晶分子2a,按照向由第一取向膜23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规定的预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立起,在该部分发生向错。
例如当第一取向膜23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是图19所示那样的方向时,在图中位于右侧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左侧的边部附近的液晶分子2a按照向与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方式立起,发生向错。另外,当上述第一取向膜23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是与图19相反的方向时,在图中位于左侧的第一像素电极5a的右侧的边部附近的液晶分子2a按照向与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方式立起,发生向错。
上述液晶分子2a相对预倾斜方向向正方向倾斜的区域、与相对预倾斜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区域的分界线被称为向错线。由于该向错线DL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产生在被设置于第二基板4的遮光膜22遮挡的位置,所以从外部看不到向错的发生。
但是,当如图20所示那样,通过指尖的按压等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局部施加负载W,基于该负载W使第二基板4挠曲变形时,发生了向错的部分向周围扩展,向错线DL进入到上述右侧的像素30的开口部内,产生异常显示。
而且,对于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由于即使对显示面施加的负载W被释放,第二基板4如图21所示那样恢复成平坦的状态,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也不会直接回到图19的状态,所以在某种程度的时间内会看到上述向错引起的异常显示。
相对于上述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所以通过向该辅助电极19施加辅助电压,能够在该辅助电极19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电场,使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所对应的部分的液晶分子2a相对基板3、4面立起取向。
上述辅助电极19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的电场只要是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驱动电场强的电场即可。即,优选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定成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而且,优选能够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被写入的灰度电压无关地维持这样的条件。
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上述驱动部31,对上述辅助电极19施加辅助电压,该辅助电压比向液晶层2施加的电压为最大的灰度数据所对应的电压大。
作为这样的辅助电压,可以应用对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中的使第一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9a、9b截止的栅极截止电压、使第一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9a、9b导通的栅极导通电压。
例如,在辅助电压应用栅极截止电压的情况下,将与扫描信号电源38中的栅极截止电压VgL对应的输出端子和形成在液晶显示元件1的驱动器搭载部3a的辅助电压输入端子29c连接。而且,利用控制部37进行控制,以便在液晶显示元件1的驱动中继续从上述扫描信号电源38向上述辅助电压输入端子29c输出栅极截止电压VgL。
其中,上述栅极截止电压VgL是相对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V1)的振幅的中心电位成为负极性的电压,且是相对上述中心电位具有10~15V的电位差的电压。而且,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振幅(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的差)为5V±1V左右。从而,上述栅极截止电压VgL相对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高电平值V1H和低电平值V1L双方具有7V以上的电位差。因此,优选上述栅极截止电压VgL将比向液晶层2施加的电压为最大的灰度数据所对应的电压大的辅助电压作为向辅助电极19施加的电压。
另外,上述栅极导通电压VgH是相对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V1)的振幅的中心电位成为正极性的电压,且是相对上述中心电位具有10~15V的电位差的电压。而且,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振幅(高电平值V1H与低电平值V1L的差)为5V±1V左右。从而,上述栅极导通电压VgH相对上述公共信号Vcom的高电平值V1H和低电平值V1L双方具有7V以上的电位差。因此,在上述栅极导通电压VgH中,也优选将比向液晶层2施加的电压为最大的灰度数据所对应的电压大的辅助电压作为向辅助电极19施加的电压。
这里,对在具有辅助电极19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发生的向错的举动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像素电极5a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的驱动电场也是如图22中用等电位线E1表示那样的电位分布的电场,而第二像素电极5b与公共电极6之间产生的驱动电场也是如图22中用等电位线E2表示那样的电位分布的电场。
因此,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相互相邻的边部中、位于第一取向膜23的研磨处理方向23r的上游侧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4r的下游侧的像素电极的边部附近(在图22中位于右侧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左侧的边部附近)的液晶分子2a,按照向与由第一取向膜23以及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规定的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方式立起,在该部分发生向错。
而且,如果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局部施加负载W,则发生了向错的部分向周围扩展,向错线DL进入到上述右侧的像素30的开口部内,发生异常显示。
但是,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配置的辅助电极19、与公共电极6之间总是产生强的电场Ea,所以如果对显示面施加的负载W被释放,则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的液晶分子2a基于上述电场Ea而迅速立起取向,与之相伴,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返回到图22的状态。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在负载释放的几乎同时,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另外,在图19~图21以及图22中表示了非扭曲的均匀取向型的液晶分子2a的取向状态,但在第一取向膜23和第二取向膜24在相对画面区域1a的横轴方向以45°的角度交差的方向上进行了研磨的TN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当第一取向膜23与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是图5以及图10所示的方向时,在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相邻的边部中,第二像素电极5b的边部附近发生向错。另外,当第一取向膜23与第二取向膜24的研磨处理方向23r、24r是与图5以及图10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时,在第一像素电极5a的边部附近发生向错。
但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在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配置有辅助电极19,所以即使上述向错在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边部附近和第一像素电极5a的边部附近的任意一处发生,也能够使显示面被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与负载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辅助电压,对上述辅助电极19施加了栅极截止电压或栅极导通电压,所以不需要重新产生电压值与其他电压不同的辅助电压,因此,能够使驱动部31如图1所示那样简化。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上述辅助电极19形成为宽度比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窄的直线形状,并将该辅助电极19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的间隔和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相等,所以辅助电极19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形成的电容和上述辅助电极19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的电容相同。
因此,即使在辅助电极19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以及上述辅助电极19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电容,这些电容也不会对基于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上设置上述第一补偿电容Cs1、在第二像素电极5b上设置上述第二补偿电容Cs2和第三补偿电容Cs3而实现的广视场角效果造成影响。
不过,当关注在沿着数据信号线8的方向相邻的2个像素30、30时,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还能够如下述那样来表述。
即,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在相邻的2个扫描信号线7、7之间配置的辅助电极19;栅电极10与上述2个扫描信号线7、7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9a;栅电极10与上述2个扫描信号线7、7中的另一方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9b;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9a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9b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9a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9b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另一方连接的数据信号线8;以及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2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或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对置的公共电极6。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被相邻配置成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8。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定成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
另外,例如也能够如下述那样来表述。
即,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在相邻的2个扫描信号线7、7之间配置的辅助电极19;栅电极10与上述2个扫描信号线7、7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9a;栅电极10与上述2个扫描信号线7、7中的另一方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9b;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9a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9b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一方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5b;以及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9a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9b的源电极15和漏电极16中的另一方连接的数据信号线8。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被相邻配置成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8。上述辅助电极19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并且设定成与向上述扫描信号线7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VgH或栅极截止电压VgL相等的电压。
另外,例如也能够如下述那样来表述。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沿着数据信号线8相邻配置的第一像素30以及第二像素30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30与上述第二像素30之间的辅助电极19。上述第一像素30具有经由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9a、9b与第一扫描信号线7连接的2个像素电极5a、5b,并且该第一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7。上述第二像素30具有经由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9a、9b与第二扫描信号线7连接的2个像素电极5a、5b,并且该第二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7。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7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7平行延伸。而且,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7被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VgH或栅极截止电压VgL相等的电压。
另外,例如也能够如下述那样来表述。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具备沿着数据信号线8相邻配置的第一像素30以及第二像素30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30与上述第二像素30之间的辅助电极19。上述第一像素30具有经由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9a、9b与第一扫描信号线7连接的2个像素电极5a、5b,并且该第一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7。上述第二像素30具有经由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9a、9b与第二扫描信号线7连接的2个像素电极5a、5b,并且该第二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夹设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7。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7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7平行延伸。而且,上述辅助电极19被设定成与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30中的上述2个像素电极5a、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的电位差大。
而且,在这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实现广视场角构造,而且还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由向错引起的异常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
图2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将第二电容电极18a形成为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二个横边的一方(在图中与扫描信号线7相邻的横边)重合的直线形状,将第三电容电极18b形成为与上述第二电容电极18a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其他各边(在图中与扫描信号线7相邻的边的相反侧的横边和二个纵边)重合的三边框形状,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相对于第二补偿电容Cs2的电容值能够增大第三补偿电容Cs3的电容值,所以仅通过对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赋予小的电压变动,便能够使第二区域30b的液晶层2中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大幅变动,因此,可以大幅调整视场角。这尤其对于在所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相互间液晶层2的厚度存在较大偏差那样的情况有效。
而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容易地修正视场角的偏差,并且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从而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也具备在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相邻的像素30、30中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分别与公共电极6对置,并被配置成在沿着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相邻的边的方向延伸的辅助电极19,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对上述辅助电极19施加辅助电压,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从而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4~图2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对同一部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TFT9a和第二TFT9b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层叠膜构成。另外,各扫描信号线7形成在上述第一基板3上,被上述第一TFT9a以及第二TFT9b的栅极绝缘膜11覆盖。而且,各数据信号线8形成在栅极绝缘膜11上。其中,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各数据信号线8也形成在构成上述各TFT9a、9b的层叠膜中的由半导体薄膜12和接触层14构成的基底层上。
另一方面,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7、18a、18b在上述栅极绝缘膜11上覆盖各TFT9a、9b以及各数据信号线8而设置的透明的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图5的相同形状)。
而且,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在上述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覆盖各电容电极17、18a、18b而设置的第二被覆绝缘膜20b上,形成为在设置于上述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以及第二被覆绝缘膜20b的第一以及第二接触孔201、202中与上述第一TFT9a的漏电极16和上述第二TFT9b的漏电极16分别连接。
即,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一电容电极17之间的第一电介质层、第二像素电极5b与第二电容电极18a之间的第二电介质层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与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的第三电介质层分别由第二被覆绝缘膜20b构成。
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使各电容电极17、18a、18b的接触孔附近的部分与上述接触孔201、202之间充分远离的形状,以使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在进入到上述接触孔201、202内的部分(与第一以及第二TFT9a、9b的漏电极16的连接部)不与各电容电极17、18a、18b短路。
并且,在上述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在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相邻的像素30、30中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辅助电极19,该辅助电极19形成为与上述公共电极6对置,并在沿着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电极相邻的边的方向上延伸。
上述辅助电极19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宽度比相邻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与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窄的直线形状,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的间隔和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相等。而且,各辅助电极19按每一行使相邻的辅助电极19、19的端部彼此连续形成从而被公共连接。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通过对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与向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第一电压V1,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从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地修正视场角的偏差,而且,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也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所以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上述辅助电极19施加辅助电压,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从而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第四实施方式]
图27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辅助电极19形成为具有下述宽度的形状,该宽度横跨在与扫描信号线7的延伸方向交差的方向相邻的像素30、30中的第一像素30的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30的第二像素电极5b的间隔整体,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上述辅助电极19形成为具有其两侧缘以极小的重合宽度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5a和第二像素电极5b分别重合的宽度的形状,并被配置成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重合宽度和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重合宽度相等。
另外,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8a、18b中的与辅助电极19相邻的第三电容电极18b,分别形成为使第三电容电极18b的与上述辅助电极19相邻的边相对于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的外缘向像素电极5a、5b的内侧进入某种程度的形状,使上述辅助电极19与上述第一电容电极17之间以及上述第三电容电极18b之间隔开间隔配置。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通过对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与向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第一电压V1,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与上述第一电压V1不同的第二电压V2,从而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容易地修正视场角的偏差,而且,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而且,由于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具备上述辅助电极19,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对上述辅助电极19施加辅助电压,能够与负载的释放几乎同时地消除对显示面施加负载时的异常显示,总是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并且,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上述辅助电极19配置成与第一像素电极5a的重合宽度和与第二像素电极5b的重合宽度相等,所以在辅助电极19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形成的电容和在上述辅助电极19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的电容相同。因此,即使在辅助电极19与第一像素电极5a之间、以及上述辅助电极19与第二像素电极5b之间形成电容,这些电容也不会对基于在第一像素电极5a上设置上述第一补偿电容Cs1,在第二像素电极5b上设置上述第二补偿电容Cs2和第三补偿电容Cs3而实现的广视场角效果造成影响。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了由一定电平的直流电压构成的第二电压V2,但对第三电容电极18b施加的第二电压只要是与对第一电容电极17和第二电容电极18a施加的第一电压(与向公共电极6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电压)V1不同值的电压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压。
该情况下,上述第二电压可以是电压电平以与上述第一电压V1相同的周期反转、且振幅比上述第一电压V1的振幅小的矩形波交流电压。而且,该第二电压V2可以是与第一电压V1同相位的矩形波交流电压,也可以是与上述第一电压V1反相位的矩形波交流电压。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辅助电压,对辅助电极19施加了向扫描信号线7施加的扫描信号中的使第一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9a、9b截止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但上述辅助电压只要是使与公共电极6的电位差比对第一像素电极5a以及第二像素电极5b与上述公共电极6之间施加的电压的最大值大的电压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压。其中,优选辅助电压是与公共电极6的电位差使液晶分子2a以最大倾斜角立起取向的电压值以上的电压。
该情况下,上述辅助电压不限定于直流电压,例如也可以是电压电平以与对公共电极6施加的公共信号Vcom(与对第一以及第二电容电极17、18a施加的第一电压V1相同的电压)相同的周期反转,且振幅比上述第一电压V1的振幅大的矩形波交流电压。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容电极17、18a、18b和辅助电极19形成在相同的面上(第一基板3上或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但上述各电容电极17、18a、18b和辅助电极19也可以形成在不同的面上。即,例如在上述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各电容电极17、18a、18b形成在第一基板3上,将辅助电极19形成在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此外,也可以将辅助电极19形成在第一基板3上,将各电容电极17、18a、18b形成在第一被覆绝缘膜20a上。
而且,上述液晶显示元件1不限定于TN型液晶显示元件,也可以是使液晶分子以180°~270°的范围的扭转角扭曲取向的STN型液晶显示元件、非扭曲的均匀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等。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变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广义上不限于这里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脱离由下面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描述定义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下,可进行不同的变更。
Claims (2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辅助电极,配置在相互相邻的第一扫描信号线与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
第一薄膜晶体管,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
第二薄膜晶体管,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
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
第二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
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以及
公共电极,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置;
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
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成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重合;
第二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重合;以及
第三电容电极,被配置成在与上述第二电容电极不同的位置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重合;
上述第一电容电极和上述第二电容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公共电极相等的电压,
上述第三电容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公共电极不同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具有其他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所具有的上述其他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其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
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具有其他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所具有的上述其他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其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配置成覆盖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取向膜,
上述取向膜被实施了用于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预倾斜的取向处理。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辅助电极,配置在相互相邻的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之间;
第一薄膜晶体管,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
第二薄膜晶体管,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
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
第二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方连接;以及
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并且与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上述源电极和上述漏电极中的另一方连接;
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着上述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
上述辅助电极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并且被设定为与上述扫描信号线被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或栅极截止电压相等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置的公共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重合;
第二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重合;以及
第三电容电极,被配置成在与上述第二电容电极不同的位置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重合;
上述第一电容电极和上述第二电容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公共电极相等的电压,
上述第三电容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公共电极不同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具有其他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所具有的上述其他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其与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
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具有其他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所具有的上述其他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其与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设有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相互平行延伸,
上述辅助电极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平行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电极由具有遮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被配置成不与上述辅助电极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配置成覆盖上述第一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取向膜,
上述取向膜被实施了用于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预倾斜的取向处理。
1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沿着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以及
辅助电极,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与上述第二像素之间,
上述第一像素具有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该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设有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
上述第二像素具有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该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设有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
上述辅助电极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平行延伸,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被供给的栅极导通电压或栅极截止电压相等的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
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信号线在与上述辅助电极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对置的公共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降压用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仅与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中的一方重合,并且被设定为与上述公共电极不同的电压;以及
第二降压用电容电极,被配置成仅与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中的一方重合,并且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降压用电容电极相等的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配置成覆盖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的取向膜,
上述取向膜被实施了用于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预倾斜的取向处理。
1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沿着数据信号线相邻配置,以及
辅助电极,配置在上述第一像素与上述第二像素之间,
上述第一像素具有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该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设有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
上述第二像素具有通过互不相同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的两个像素电极,并且该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被配置成在相互之间设有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
上述辅助电极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平行延伸,上述辅助电极被设定成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比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且比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与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公共电极被配置成隔着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以及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上述两个像素电极对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64865/2010 | 2010-03-19 | ||
JP2010064865A JP5353784B2 (ja) | 2010-03-19 | 2010-03-19 | 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3255A true CN102193255A (zh) | 2011-09-21 |
CN102193255B CN102193255B (zh) | 2014-03-26 |
Family
ID=4460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668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255B (zh) | 2010-03-19 | 2011-03-18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74915B2 (zh) |
JP (1) | JP5353784B2 (zh) |
CN (1) | CN102193255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5992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777419A (zh) * | 2012-10-24 | 2014-05-0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699316A (zh) * | 2015-04-01 | 2015-06-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233154A (zh) * | 2018-11-26 | 2019-09-1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元件基板 |
US10593283B2 (en) | 2016-06-08 | 2020-03-17 |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oration | Display panel |
CN111443536A (zh) * | 2020-05-14 | 2020-07-24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
US10976625B2 (en) | 2016-06-08 | 2021-04-13 |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oration | Display panel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21389A (ja) * | 2012-07-20 | 2014-02-03 | Kyocera Display Corp | 液晶表示素子 |
KR101998769B1 (ko) * | 2012-11-30 | 2019-07-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협 베젤 영역을 갖는 평판 표시 패널 |
TWI511283B (zh) * | 2013-11-07 | 2015-12-0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畫素陣列基板及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
WO2015075845A1 (ja) * | 2013-11-21 | 2015-05-28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9263477B1 (en) * | 2014-10-20 | 2016-02-16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ri-gate display panel |
JP2017173624A (ja) * | 2016-03-24 | 2017-09-28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2053A (ja) * | 1998-01-26 | 1999-08-06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1166321A (ja) * | 1999-12-10 | 2001-06-2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30048402A1 (en) * | 2001-09-11 | 2003-03-13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27101A (zh) * | 2003-03-05 | 2004-09-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1162334A (zh) * | 2006-10-11 | 2008-04-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20090244419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52013A (ja) | 1993-11-29 | 1995-06-16 | Nippondenso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 |
JP4442600B2 (ja) * | 2006-10-19 | 2010-03-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706729B2 (ja) | 2008-07-14 | 2011-06-22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
2010
- 2010-03-19 JP JP2010064865A patent/JP535378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3-11 US US13/045,557 patent/US867491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3-18 CN CN201110066872.4A patent/CN1021932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2053A (ja) * | 1998-01-26 | 1999-08-06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1166321A (ja) * | 1999-12-10 | 2001-06-2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30048402A1 (en) * | 2001-09-11 | 2003-03-13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27101A (zh) * | 2003-03-05 | 2004-09-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1162334A (zh) * | 2006-10-11 | 2008-04-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20090244419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5992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185992B (zh) * | 2011-12-30 | 2015-06-1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777419A (zh) * | 2012-10-24 | 2014-05-0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699316A (zh) * | 2015-04-01 | 2015-06-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4699316B (zh) * | 2015-04-01 | 2018-01-0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0613657B2 (en) | 2015-04-01 | 2020-04-07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US10593283B2 (en) | 2016-06-08 | 2020-03-17 |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oration | Display panel |
US10976625B2 (en) | 2016-06-08 | 2021-04-13 |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oration | Display panel |
CN110233154A (zh) * | 2018-11-26 | 2019-09-1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元件基板 |
CN111443536A (zh) * | 2020-05-14 | 2020-07-24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674915B2 (en) | 2014-03-18 |
US20110227816A1 (en) | 2011-09-22 |
CN102193255B (zh) | 2014-03-26 |
JP2011197454A (ja) | 2011-10-06 |
JP5353784B2 (ja) | 2013-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3255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941120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934818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781712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JP525957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8194201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203447B2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 |
US909189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808957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WO2008018552A1 (fr) |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 |
US939558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20110101892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WO2011024966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843695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irs of power source supply lines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 |
JP542346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11048836A1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