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780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7806A CN102157806A CN2011100069484A CN201110006948A CN102157806A CN 102157806 A CN102157806 A CN 102157806A CN 2011100069484 A CN2011100069484 A CN 2011100069484A CN 201110006948 A CN201110006948 A CN 201110006948A CN 102157806 A CN102157806 A CN 1021578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tact
- substrate
- connecting objec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容易地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的构造的连接器(10)。本发明目的藉由下述连接器(10)而达成,该连接器(10)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触件(14),在两端侧具有与基板(80)相连接的连接部(26、28)和在该连接部(26、28)的附近与对方物接触的接触部(20、22);以及外壳(12),在两端侧具有让所述对方物进入的嵌合口(16、18),所述接触件(14)的接触部(20、22)突出至所述嵌合口(16、18)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序器(sequencer)、逆变器(inverter)或汽车导航(car navigation)等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connector),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适当选择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作“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对方连接器、卡(card)的连接对象物的构造。
背景技术
连接器至少具有多个接触件(contact)和保持、排列有该接触件的外壳(housing)。所述连接器有连接于2个基板的类型(type)、一方与对方连接器连接而另一方与基板连接的类型、或让对方连接器等的2个连接对象物插入连接的类型等。
作为专利文献,示出有使用具有弹性的接触件来与2个基板接触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02446)、一方可与卡连接而另一方可与基板连接的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1-502837)、连接对象物可从两侧插入的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1-68184)、一方可让连接对象物插入而另一方可包夹着基板而连接的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7-294357)以及本案申请人已提出申请的可与2个基板相连接并可与其他连接器嵌合的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9-5430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日本专利特表2001-502446,提出了一种将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之类的芯片卡(chip card)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基板的装置。
[专利文献2]
根据专利文献2的日本专利特表2001-502837,公开了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池(battery)连接器。
[专利文献3]
根据专利文献3的日本专利特开2001-68184,公开了一种水平连接基板间连接器,以作为可适合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的高密度安装的水平连接基板间连接器。
[专利文献4]
根据专利文献4的日本专利特开2007-294357,公开了一种在对基板的装配状态下,能够确实地保持彼此纵深方向的准确定位的中央安装(mid mount)类型的连接器。
[专利文献5]
根据专利文献5的日本专利特开2009-54306,公开了一种能够以1个连接器10来与2个基板80、80连接,且还能够与其他的对方连接器70嵌合的构造的连接器。
一般而言,连接器是用于将2个连接对象物间予以连接。但是,近年来,期望能够以1个连接器在多种连接对象物中适当选择而与2个连接对象物连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之类的构造中,虽能够实现规定的2个连接对象物间的连接,但无法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
在上述专利文献5之类的构造中,虽能够连接2个基板与对方连接器这三者,但无法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此类以往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容易地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的构造的连接器。
本目的是藉由下述连接器而达成,该连接器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触件,在两端侧具有与基板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在该连接部的附近与对方物接触的接触部;以及外壳,在两端侧具有让所述对方物进入的嵌合口,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突出至所述嵌合口内。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
而且,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将两端的所述连接部设为表面安装(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类型。
[发明的效果]
由以上的说明可明确得知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盖(cap)以及使用该盖的连接器,可获得如下所述的优异效果。
(1)一种连接器,其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此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件,在两端侧具有与基板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在该连接部的附近与对方物接触的接触部;以及外壳,在两端侧具有让所述对方物进入的嵌合口,且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突出至所述嵌合口内,因此构造简单,且能够容易地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
(2)由于是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因此构造简单,且能够容易地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
(3)由于将两端的所述连接部设为表面安装类型(SMT),因此构造简单,且能够容易地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来予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一个嵌合口方向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B是从另一个嵌合口方向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C是在某接触件部分剖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A是两端均安装于基板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B是两端均插入有对方连接器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C是一端安装于基板,且另一侧插入有对方连接器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4A是从一个嵌合口方向观察外壳的立体图。
图4B是从另一个嵌合口方向观察外壳的立体图。
图4C是在某插入孔部分剖视外壳的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0:连接器
12:外壳
14:接触件
16:第一嵌合口
18:第二嵌合口
20:第一接触部
22:第二接触部
24:固定部
26:第一连接部
28:第二连接部
30:插入孔
60:对方连接器
62:块
64:对方接触件
66:对方接触件接触部
68:对方接触件固定部
70:对方连接器
8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10,该连接器10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触件14,在两端侧具有与基板80相连接的连接部26、28和在该连接部26、28的附近与对方物接触的接触部20、22;以及外壳12,在两端侧具有让所述对方物进入的嵌合口16、18,所述接触件14的接触部20、22突出至所述嵌合口16、18内。
即,可从基板80(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60、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并以1个连接器10来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实例。
本发明的连接器10至少具备外壳12和多个接触件14。
对本实例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连接对象物进行说明。作为所述连接对象物,可列举基板80、对方连接器60(连结有电缆(cable)或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或卡等。
以下,对本实例的连接器10的部位进行说明。首先,对接触件14进行说明。接触件14为金属制,是通过公知技术的压制(press)加工而制作。作为所述接触件14的材质,由于要求弹性或导电性等,因此可列举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
所述接触件14在本实例中如图3所示,呈大致U字形状,且具有在两端侧与基板80(包括FPC)连接的2个连接部(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8)、在所述2个连接部(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8)的附近突出至所述外壳12的2个嵌合口(第一嵌合口16、第二嵌合口18)内的2个接触部(第一接触部20、第二接触部22)、及在所述2个接触部间固定于所述外壳12的固定部24。本实例中,以所述第一接触部2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突出至所述外壳12的第一嵌合口16、第二嵌合口18内且相向的方式而将所述接触件14配置成2列。
当如图2B或图2C所示,连接对象物为对方连接器60时,2个所述接触部(第一接触部20、第二接触部22)以易与对方连接器60接触的方式而设为弯曲形状。即,2个所述接触部(第一接触部20、第二接触部22)是当连接对象物为对方连接器60或卡等时使用的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2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的形状、大小只要能够与连接对象物接触即可,可考虑到稳定的接触、接触压力、加工性或尺寸稳定性等而适当设计。而且,相向的2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之间的间隙(gap)尺寸可考虑到连接对象物的种类、厚度、稳定的接触、接触压力或尺寸稳定性等而适当设计。考虑到接触压力(稳定的接触),使该间隙尺寸较连接对象物的厚度小0.1mm~1.0mm左右。
通常,上述间隙尺寸是根据连接对象物的种类、厚度而变更。较为理想的是,即使连接对象物的种类或厚度有所不同,也能够以1个连接器来对应。为了以1个连接器来对应,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以从所述第一嵌合口16与所述第二嵌合口18的里侧来依次对应于厚度薄的连接对象物,以此来实现对应。
而且,为了以1个连接器来对应,可以考虑到弹性,使用难以弯曲的材料来将所述各第一接触部20间以及所述各第二接触部22间的间隙尺寸设为沿着厚度薄的连接对象物的尺寸,由此来对应至某个固定厚度为止。由于接触力或塑性变形会根据材质、板厚、宽度等而发生变化,因此须考虑到此情况来适当设计。
进而,为了以1个连接器来对应,可以通过将其他零件插入至各个第一嵌合口16以及第二嵌合口18侧,以对所述各第一接触部20间以及所述各第二接触部22间的间隙尺寸进行变更。
所述第一连接部26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8是连接于基板80的部分,本实例中,如图2A所示设为表面安装类型(SMT)。所述第一连接部26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28是当连接对象物为基板80时使用的部分。即,当如图2A所示两端与基板80相连接时、或如图2C所示某一端与基板80相连接时使用。由于该部分只在连接对象物为基板80时使用,而当连接对象物为对方连接器60等时不需要,因此如果考虑到连接对象物为对方连接器60等的情况,则不怎么突出的本实例这样的SMT类型较为理想。但是,在基板80以外的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下,如果设为避开连接对象物的形状,或者在连接对象物上设置避槽等,则也可以是双列直插式组装(Double In-line Package,DIP)类型。2个所述连接部(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8)的类型或大小可考虑连接对象物的种类、基板占用面积、加工性、强度或稳定的连接等而适当设计。
所述固定部24是被保持于所述外壳12的部分,通过压入、卡接(矛接(lance))或熔接等而固定。本实例中是通过压入而固定,所述固定部24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2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之间的大致中央附近。作为所述固定部24的位置或大小,只要能够固定于所述外壳12即可,但可考虑稳定的接触或保持力等而适当设计。
其次,对外壳12进行说明。该外壳12为电绝缘性的塑料(plastic),且通过公知技术的射出成形而制作,作为其材质,可考虑尺寸稳定性、加工性或成本(cost)等而适当选择,但一般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酰胺(polyamide)(66PA、46PA)、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者这些材料的合成材料。
所述外壳12在本实例中如图4A~图4C所示,呈大致箱状。在所述外壳12上,在两端设有让对方连接器60(连结有电缆或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或卡等进入的2个嵌合口(第一嵌合口16、第二嵌合口18)。而且,在所述外壳12上,设有安装所需数量的接触件14的插入孔30,并通过压入、卡接(矛接)或熔接等而固定。所述插入孔30的大小或形状只要可保持所述接触件14,则无论是怎样的大小或形状皆可,可考虑保持力或稳定的连接等而适当设计。
所述2个嵌合口(第一嵌合口16、第二嵌合口18)的形状、大小只要连接对象物可进入即可,但可考虑所插入的连接对象物的种类、大小、插入性、加工性或强度等而适当设计。
只要变更所述外壳12的高度,则相对于叠层(stacking)也能够对应。而且,本实例中,是将所述外壳12设为一体构造,但也可以一分为二而进行组合。
对其他实例进行说明。此处,只对与图1A等所示的连接器10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大的不同点在于将所述外壳12与所述接触件14弯曲成大致直角。即,将所述外壳12与所述接触件14设为L形,以制成所谓的直角(right angle)连接器。图1A的连接器10可将平行地配置的基板80间予以连接,但其他实例的连接器可将垂直地配置的2个基板80间予以连接。其他构造相同。该外壳12的形状可考虑成型性或组装性等而适当设计,也可以视情况而将2个外壳彼此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活用例,涉及一种活用于定序器(sequencer)、逆变器或汽车导航等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中所用的连接器10,尤其涉及可适当选择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的连接对象物的构造。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与2个连接对象物相连接,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接触件,在两端侧具有与基板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在该连接部的附近与对方物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外壳,在两端侧具有让所述对方物进入的嵌合口,
所述接触件的接触部突出至所述嵌合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基板(包括可挠性印刷基板)、对方连接器、卡中适当选择2个连接对象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两端的所述连接部设为表面安装类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03090A JP2011142046A (ja) | 2010-01-08 | 2010-01-08 | コネクタ |
JP2010-003090 | 2010-02-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7806A true CN102157806A (zh) | 2011-08-17 |
Family
ID=4443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069484A Pending CN102157806A (zh) | 2010-01-08 | 2011-01-10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1142046A (zh) |
CN (1) | CN10215780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8065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李尔公司 | 用于电连接电路板的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27035B2 (ja) * | 2016-05-30 | 2020-07-2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ブレード体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82432A (ja) * | 1995-09-18 | 1997-03-28 | Nec Corp | プリント板接続コネクタ |
CN1169046A (zh) * | 1996-06-19 | 1997-12-31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连接器组合体 |
JP2001068184A (ja) * | 1999-08-31 | 2001-03-16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水平接続基板間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8924126T2 (de) * | 1988-11-04 | 1996-05-09 | Whitaker Corp | Doppelzweckkartenrandsteckverbinder. |
JP4210224B2 (ja) * | 2004-01-23 | 2009-01-14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用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コンタクト |
-
2010
- 2010-01-08 JP JP2010003090A patent/JP2011142046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1-10 CN CN2011100069484A patent/CN10215780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82432A (ja) * | 1995-09-18 | 1997-03-28 | Nec Corp | プリント板接続コネクタ |
CN1169046A (zh) * | 1996-06-19 | 1997-12-31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连接器组合体 |
JP2001068184A (ja) * | 1999-08-31 | 2001-03-16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水平接続基板間コネクタ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8065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李尔公司 | 用于电连接电路板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138065B (zh) * | 2011-11-22 | 2014-11-05 | 李尔公司 | 用于电连接电路板的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42046A (ja) | 2011-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5366B (zh) | 连接器 | |
CN101228674B (zh) | 连接器 | |
US7347723B1 (en) | Sealed connector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4638403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258468B (zh) | 电连接器 | |
JP5815277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080153319A1 (en) |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 | |
CN101369693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425918A (zh) | 电连接器 | |
JP5872311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1855792A (zh) | μTCA顺应性电触头 | |
JPWO2008001453A1 (ja) |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
JP2006134687A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CN102157806A (zh) | 连接器 | |
US7670161B2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US7775832B2 (en) | Holding structure of a contact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4558562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08134226B (zh) | 电连接器 | |
JP5736227B2 (ja) |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 | |
JP6483497B2 (ja) | コネクタ | |
JP6239582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7266513B2 (ja)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JP3715720B2 (ja) |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CN101316013A (zh) | 触头及使用该触头的连接器 | |
CN220934443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