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8660B -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8660B CN102058660B CN2010106227398A CN201010622739A CN102058660B CN 102058660 B CN102058660 B CN 102058660B CN 2010106227398 A CN2010106227398 A CN 2010106227398A CN 201010622739 A CN201010622739 A CN 201010622739A CN 102058660 B CN102058660 B CN 1020586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ba pogostemonis
- oil
- escherichia coli
- medicine
- bacterial inf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的耐药株以及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能有效治疗临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耐药菌株以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敏感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具体地,是在制备治疗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耐药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大肠埃希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性疾病为目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是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例如因侵入部位不同,会发生各类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阑尾炎、肺炎、新生儿脑膜炎等;还可侵入血液,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宿主发热、毒血症、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甚至会引起休克死亡。
目前,针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发展和运用曾使细菌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多数细菌已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有的细菌还具有多重抗药性,甚至还出现了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耐药性这一难题给广大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积极开发新的抗菌药及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生素替代品”等研究成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且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针对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筛选抗菌中药,用于防治由耐药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显得尤为必要。
广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又名枝香,原产菲律宾等热带亚洲,现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巴西、巴拉圭和俄罗斯等。在中国,该植物广泛分布(栽培或野生)于广东省和海南省。其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以全草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外感风寒。藿香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含有挥发油,功效同广藿香。除了上述常用功效外,药材内所含的挥发油还有一定抗菌、抗螺旋体和抗病毒等作用。
现有研究认为,广藿香及藿香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和细菌体外均有抑制作用。Osawa(1990)等报道,藿香油(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可抑制放线杆菌属、梭杆菌属、噬二氧化碳细胞菌属、埃肯菌属及类杆菌属等多种牙周病菌。杨得坡,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的抗皮肤细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研究,《微生物学杂志》,1998年18卷4期,研究发现,中国广藿香(P.cablin)油对皮肤癣菌有很好的特异选择性抑制作用,MIC在50~400μl/L之间;刘晓蓉等,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及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的研究,《中国酿造》,2009年8期,以水蒸汽蒸馏法从广藿香中提取挥发油,对挥发油的抑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mg/ml、0.25mg/ml和1mg/ml,对三者的最低杀菌浓度(MBC)都是2mg/ml。苏镜娱等,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Ⅰ),《中草药》,2001年第32卷第3期,研究发现了,广藿香(广西梧州产)精油对黄曲霉和黑曲霉的抑制能力较差;但其对新型隐球菌、球毛壳霉和短柄帚霉的生长抑制比较显著,其MIC低于0.1ml/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4ml/L,对枯草杆菌、白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研究发现藿香油的抑菌活性较广藿香油弱(刘亮锋,等,广藿香油及藿香油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16卷2期)。然而,现有的报道均是针对广藿香或藿香挥发油的体外抗菌试验,且多是针对标准菌株(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无抗药性),还未见将其用于治疗临床耐药菌株所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报道。
由于广藿香和藿香挥发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也有部分学者希望将广藿香油用于抑制大肠埃希菌,治疗感染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疾病。但在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均发现广藿香油对大肠埃希菌不敏感,体外抑制大肠埃希菌效果不佳。(苏镜娱,等,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Ⅰ),《中草药》,2001年第32卷第3期;张广文,等,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Ⅱ),《中草药》,2002年第33卷第3期;刘琥琥,等,广东高要与吴川产广藿香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抗菌作用的比较研究,《中药材》,1999年第22卷第8期.)。
目前还未见使用广藿香油(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藿香油(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有效治疗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藿香油的新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临床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耐药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粪肠球菌、巨型球菌、吉氏库特氏菌、棒状杆属、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鲁氏不动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单胞菌或普通变形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临床耐药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中,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大肠埃希菌耐药株或敏感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中,所述的藿香油来源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或唇形科藿香属植物(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中提取的挥发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藿香油来源于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提取的挥发油,该挥发油中含百秋李醇不得低于26.0%w/w。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藿香油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藿香油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广藿香药材(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药材(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粉碎成粗粉,加入10-14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6小时,即得藿香油。
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注射制剂、乳池灌注制剂或外用制剂等各种制剂,其中,乳池灌注制剂指适用于乳池灌注的各类制剂。
其中,所述的制剂中含有藿香油的含量为0.1%~100%w/w。
本发明所指的临床耐药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吉氏库特氏菌、巨型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粪肠球菌、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单胞菌、鲁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弗氏志贺氏菌或普通变形菌等细菌中,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5类抗生素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的耐药菌株。
本发明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的耐药株以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敏感株均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能有效治疗临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耐药菌株以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敏感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藿香油的制备
取广藿香药材(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10-14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6小时,即得本发明藿香油,其中含百秋李醇(C15H26O)不得低于26.0%。
实施例2本发明藿香油的制备
取藿香药材(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10-14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6小时,即得本发明藿香油。
本发明藿香油也可按照药典(2005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提取,还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萃取等现有技术进行提取,或者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实施例1、2对本发明藿香油的制备方法,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1材料及仪器
1.1实验菌株
①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标准株(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株[CMCC(B)4410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CMCC(B)26003];绿脓杆菌标准株(NCTC10662)。
②受试菌株:见表1。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K-B法测定其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共5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其耐药性分析见表2。
表1:受试菌株的种类和数量
表2:受试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单位:株
注:S表示敏感,I表示中介,R表示耐药。多重耐药性试验是在已筛选出耐药菌的前提下进行的,分别对每个菌株进行了1-5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筛选。
1.2药物
试验药物:本发明药物。
阳性药物: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批号:080301),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3238)。
1.3实验动物
小鼠(SPF级)[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川)2008-11,使用合格证号:SCXK(川)2008-049]。
1.4培养基、试剂及耗材
Mueller-Hinton agar(OXOID,批号:729683),Mucin from porcine stomach,Type II(SIGMA,批号:108k0010),营养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82502),氯化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批号:20080328),吐温-80(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080925),MILLEX-GP Filter Unit(0.22μm),一次性无菌培养皿(江苏康健生物有限公司),McfarlandStandard(bioMeriéux,Inc.批号:821772701)等。
1.5实验仪器
多点接种仪(日本佐久间制作所,SAKUMA MIT-P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同华医疗器械厂,DSY-1-6孔),实验室用高压灭菌器(SANYO,MLS-3780型),CO2INCUBATOR(SANYO,MOC-15A),节能净化工作台(成都新光非兰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
2.1体外抑菌活性试验
含药平板的制备:采用倍比稀释法用1%吐温-80对藿香油进行稀释,分别稀释成1∶2~1∶256共8个梯度,在一次性无菌培养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1ml和14ml灭菌的MH培养基,即各药物在平板中的稀释梯度分别为32.67mg/ml~0.26mg/ml,充分混匀,烘干后备用,以平板内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药物制备阳性对照平板。
菌液配置:将受试菌株和药敏质控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至菌液浓度1.5×106CFU/ml。
体外抑菌活性测定:采用多点接种仪将实验菌株的菌液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和阳性对照平板,并以生理盐水代替菌液作阴性对照。37℃恒温培养18~24h后观察各菌株在含不同浓度梯度药物平板中的生长情况。
结果判定及数据统计:以无细菌生长平板内药物的最小浓度为此药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药物抑制同种属50%和90%细菌时的最小浓度,即MIC50和MIC90;采用SPSS 17.0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发明药对不同种属菌株抑菌活性的强弱。
2.2本发明药物本发明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实验菌株: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各1株,分别代表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株和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两类典型细菌,感染率较高,耐药性较强,因此,选择这两类细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代表,进行体内抑菌试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耐药。)
菌株毒力的测定:将实验菌株于37℃恒温培养至对数期,采用2倍稀释法用生理盐水分别对其进行稀释,配置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液。取1份稀释的菌液与1份10%胃膜素混合,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并以5%胃膜素做阴性对照。在对照小鼠不死亡的前提下,记录各剂量组小鼠24~48h内的死亡率,测定SPF小鼠全部死亡的最低细菌量(稀释度),即该菌液的最小致死量(MLD)。
体内抗菌试验:选择标准体重的KM小鼠(SPF),雌雄各半,每组10只。以高、中、低3个剂量分别肌肉注射小鼠,连续预防给药6天,并在第6天给药的同时进行攻毒,即对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同时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为模型组;以既不给药也不攻毒为空白组;以只注射不含细菌的5%胃膜素为胃膜素对照组。
数据统计:观察和记录两周内小鼠的死亡或存活数,并统计其存活率。
3结果与分析
3.1发明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发明药对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的MIC,统计分析其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巨型球菌、吉氏库特氏菌、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鲁氏不动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单胞菌属的MIC50和MIC90,结果见表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对不同种属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见表4。
表3:发明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单位:mg/ml
注:“-”表示发明药物在最大浓度32.67mg/ml时无抑菌活性。
由表3可知,本发明药物除对3株单胞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17株实验菌株中的耐药菌和敏感菌株以及标准菌株都有极强的体外抗菌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
表4:发明药物对不同种属菌株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分析
单位:mg/ml
注:N指统计菌株数;比较本发明药物对不同种属菌株的抑菌活性,其中,与葡萄球菌比较,*P<0.05,**P<0.01;与链球菌比较,▲P<0.05,▲▲P<0.01;与巨型球菌比较,★P<0.05;与吉氏库特氏菌比较,△P<0.05,△△P<0.01;与大肠埃希菌比较,▽▽P<0.01;与阴沟肠杆菌比较,☆P<0.05。
由表3和表4可知,本发明药物在体外对实验菌株中的耐药菌和敏感菌均有极强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分析发明药对不同种属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发现发明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单胞菌属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对其它种属菌株的抑菌活性弱,其中对阴沟肠杆菌的MIC50、MIC90和MIC均值分别均为4.08mg/ml、4.08mg/ml和4.76mg/ml,对大肠埃希菌的MIC50、MIC90为和MIC均值分别为2.04mg/ml、2.04~4.08mg/ml和3.08mg/ml。其次为单胞菌,MIC均值为1.70mg/ml。再次为肠球菌,MIC为1.02mg/ml。而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巨型球菌、吉氏库特氏菌、鲁氏不动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和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都较强,MIC介于0.26~0.51mg/ml。
3.2发明药的体内抗菌活性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对SPF小鼠进行预防给药6天,同时在第6天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对小鼠进行攻毒,并观察其攻毒后14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表5:发明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的体内抗菌活性
由上表可知,发明药高、中、低剂量对分别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诱导的感染模型小鼠均有极强的保护力,并呈明显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0.49g/k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小鼠的保护力达100%;中剂量(0.25g/k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小鼠保护力分别为100%和60%;低剂量(0.12g/k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小鼠的保护力分别为100%和40%。对比分析发明药对两种不同耐药菌株诱发的感染小鼠的保护力情况,发现发明药对金葡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力强于对大肠埃希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力,发明药中、低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而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保护率却分别为60%和40%。说明本发明药物在体内对金葡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较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菌的活性强,与本发明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对革兰氏阴性耐药菌的活性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的耐药株以及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能有效治疗临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耐药菌株以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敏感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Claims (2)
1.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临床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耐药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粪肠球菌、巨型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鲁氏不动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单胞菌或普通变形菌;
其中,所述的藿香油来源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提取的挥发油,该挥发油中含百秋李醇不得低于26.0%w/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指大肠埃希菌耐药株或敏感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藿香油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广藿香药材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药材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粉碎成粗粉,加入10-14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6小时,即得藿香油。
6、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藿香油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其中,所述的藿香油来源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提取的挥发油,该挥发油中含百秋李醇不得低于26.0%w/w。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注射制剂或外用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乳池灌注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227398A CN102058660B (zh) | 2009-12-28 | 2010-12-28 |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3596.3 | 2009-12-28 | ||
CN200910263596 | 2009-12-28 | ||
CN2010106227398A CN102058660B (zh) | 2009-12-28 | 2010-12-28 |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8660A CN102058660A (zh) | 2011-05-18 |
CN102058660B true CN102058660B (zh) | 2012-09-19 |
Family
ID=4399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227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8660B (zh) | 2009-12-28 | 2010-12-28 |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586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7038B (zh) * | 2012-03-16 | 2016-01-06 | 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百秋李醇的用途 |
CN103565798B (zh) * | 2012-07-30 | 2015-12-2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广藿香酮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 |
CN103191183A (zh) * | 2012-07-30 | 2013-07-10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藿香油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
CN103223009B (zh) * | 2013-05-10 | 2015-06-17 | 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藿香油的新用途 |
CN106138197B (zh) * | 2016-07-14 | 2019-11-12 | 新疆医科大学 | 藿香挥发油在抑制耐药大肠杆菌生长中的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71C (zh) * | 1997-07-10 | 2001-02-21 | 中山大学 | 广藿香油在制备皮肤抗菌剂中的应用 |
-
2010
- 2010-12-28 CN CN2010106227398A patent/CN1020586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71C (zh) * | 1997-07-10 | 2001-02-21 | 中山大学 | 广藿香油在制备皮肤抗菌剂中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亮锋等.广藿香油及藿香油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第16卷(第2期),100-102. * |
杨庆隆等.喷雾干燥法制备藿香油等挥发油微囊的实验研究.《中成药》.1994,第16卷(第8期),2-3,58. * |
汪小根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南藿香油中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中药材》.2002,第25卷(第5期),33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8660A (zh) | 2011-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6826B (zh) | 百秋李醇的用途 | |
Rub et al. | Antimicrobial screening of Cichorium intybus seed extracts | |
CN101940224B (zh) | 植物抑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Bankole et al. | Synergistic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phytoestrogens in crude extracts of two sesame species against some commo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 |
CN102058660B (zh) |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3341114A (zh) | 草果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
EP2881113B1 (en) | New application of pogostone | |
CN101890030A (zh) |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抗色素沉积的组合物 | |
CN108042614A (zh) | 丁香挥发油用于杀菌和/或抑菌、抗耐药菌的应用 | |
CN107519167A (zh) |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联合氟康唑的抗白色念珠菌产品及其应用 | |
CN109125399A (zh) | 粉防己提取物的抗菌作用 | |
CN104306492A (zh) | 一种有抗菌及增效抗菌活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619887B (zh) | 抑杀舒伯特单胞菌的复方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1366852B (zh) | 治疗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Njinga et al. | Phytochemica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leaves of Lannea kerstingii Engl & K. Krause (anacadiaceae) | |
CN106619829A (zh) | 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058815B (zh) | 草豆蔻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2920718B (zh) | 苯乙醇苷类单体化合物的应用 | |
CN103394016A (zh) | 草果油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3110746A (zh) | 有效的抗菌中药组合物 | |
JP4606048B2 (ja) | ヤマブシタケに含まれる新規化合物及び抗メチシリン耐性黄色ブドウ球菌剤 | |
CN109172649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485714B (zh) | 木豆叶单体成分木豆内酯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3202920A (zh) | 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 |
KR20030011393A (ko) | 한약재 추출물을 함유한 항균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