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2035934A -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934A
CN102035934A CN2010102536814A CN201010253681A CN102035934A CN 102035934 A CN102035934 A CN 102035934A CN 2010102536814 A CN2010102536814 A CN 2010102536814A CN 201010253681 A CN201010253681 A CN 201010253681A CN 102035934 A CN102035934 A CN 102035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table state
touch
screen
display screen
stat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36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536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5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5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双稳态显示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面板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屏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主电路、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连接,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管理;并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所述管理方法通过对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以及双稳态显示触控屏进行管理,提升了电子设备操作的便利性,为电子设备增添更丰富的操作方式。

Description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子设备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兴起的双稳态显示(Bistable Display)技术,是当驱动信号撤消后可保留信号撤销前的图像的显示技术,基于这种技术的显示器具有类似于传统纸张的显示效果、超薄、超低功耗等特性,因而被通俗地称为电子纸。双稳态显示技术的出现,为电子阅读提供了广泛的想象空间。但现今的双稳态显示屏具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其刷新速度较低,因而不适合展示动态画面;而且由于双稳态显示屏的固有物理属性,使得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将难以应用于需要快速变化的动态画面显示,尤其是视频和游戏画面的显示。这个缺点导致目前应用双稳态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只能作为单纯的阅读器存在,从而功能很单一。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广泛流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MP4,手机,掌上游戏机等,普遍采用为非双稳态技术的液晶显示屏(LCD)或有机发光显示屏(OLED)(为简便起见,以下仅以液晶显示屏来阐述)作为显示界面。液晶显示屏具有快的刷新速度,使得其可以很好的应付视频和游戏需要。但是液晶显示屏用来阅读电子文档则有其缺点:首先,液晶屏的功耗较大,长时间阅读会消耗较多的电力,从而影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其次,液晶屏有闪烁,长时间阅读会造成眼睛疲劳。以上缺点决定了液晶屏并不适合作为阅读电子文档的媒介。 
随着人们口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增多,人们期望能够有一款设备能够有效综合各种功能,因而目前的手机都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智能手机发展。按照这个趋势,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将多媒体娱乐和良好的阅读功能结合,将符合市场的需求。 
在预先申请尚未公布的申请号为200920130737.X、200920132695.3和2009201322327的中国专利中,描述了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的滑盖结构、翻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持电子设备,但在这些描述中并未包含优化管理这些设备资源的方法,而只有在应用层优化地管理好上述设备的资源,才能充分发掘非双稳态显示屏和双稳态显示屏搭配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提升了电子设备操作的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 主电路、双稳态显示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装置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屏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主电路、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连接,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管理;并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进行显示的双稳态显示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面板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所述主电路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管理; 
利用所述主电路的管理,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 
本发明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通过对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以及双稳态显示触控屏进行管理,提升了电子设备操作的便利性,为电子设备增添更丰富的操作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物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屏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阅读器管理单元的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6是触屏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视觉反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虚拟键盘模式的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8是虚拟键盘模式中反馈显示的示意图; 
图9是虚拟键盘模式中反馈显示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压力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映射管理模式中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映射触控管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映射触控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14A是映射触控管理的视觉反馈示意图; 
图14B是等比例缩小映射显示示意图; 
图15是映射触控管理的视觉反馈另一示意图; 
图16是指针输入管理模式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指针输入管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指针管理模式中圆环形滑动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混合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进行管理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2是反馈以及映射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20、双稳态显示屏122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122,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122上设置有触控装置123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所述主电路20至少包括处理器等;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屏管理模块21,分别与所述主电路20、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122连接,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122进行管理;并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实现输入输出。 
所述触屏管理模块21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122的管理,可以包括使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进行阅读的管理、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设置显示虚拟键盘的管理、将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与非双稳态显示屏122进行映射的管理、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设置虚拟触控操作区的管理和/或通过非双稳态显示屏122和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以滑盖手机为例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进行详细说明。在预先申请未公开的申请号为200920130737.X的中国专利中描述了此种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122的滑盖结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100包含基体120和滑盖110,其中滑盖110上表面设有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基体120上表面设有双稳态显示屏122和触控装置123等。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可为有源矩阵液晶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等,此处以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为例;双稳态显示屏122可为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屏、反射液晶显示屏,胆固醇液晶显示屏、电子粉流体显示屏等,以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屏为例;触控装置123可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压电式触控面板、电磁式触控面板(需电磁笔配合)等。 
所述触控装置123可与所述双稳态显示屏122叠加组合,成为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 
参照图3,所述手机中的存储器131和输入输出外设132通过总线连接于处理器130;通常,处理器130集成了非双稳态显示控制器,例如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控制器(AMLCDdisplay controller)133,显示控制器133电连接于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以控制其显示。在本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双稳态显示控制器134独立于处理器130之外,双稳态显示控 制器134电连接于处理器130和存储器131,以便从处理器130中获得显示控制信号,并从处理器130或存储器131中获取显示数据,最终双稳态显示控制器134电连接于双稳态显示屏122,从而控制双稳态显示屏122的显示。触控装置123通过触控接口控制器135电连接于处理器的IO口,以便处理器130获得来自触控装置的信息。上述输入输出外设132,具体地,在手机设备中,可包含如射频前端、音频输出和放大、麦克风输入控制器,摄像头控制器等。其他各部件的选型不再一一详述。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屏管理模块21包括阅读器管理单元211、虚拟键盘管理单元212、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指针输入管理单元214; 
所述阅读器管理单元211,根据用户选择,使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进行显示,并关闭或以照明模式开启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 
所述虚拟键盘管理单元212,设置虚拟键盘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显示,用于进行输入操作;并在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对所述输入操作进行视觉反馈; 
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将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的坐标点进行对应,以形成映射关系;使对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的触控与非双稳态显示屏112的触控和/或显示相关联; 
所述指针输入管理单元214,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设定区域并将区域图案予以显示,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对触摸轨迹进行预订的处理,以移动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光标和/或利用光标对UI对象进行操作; 
参照图5,以下针对阅读器管理单元211的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电子设备100进入阅读器模式的流程图(步骤S150)。其中,电子设备100可选择是否接受进入阅读器模式命令(步骤S151);进入电子阅读器的命令可有用户通过物理按键发出或者通过第一透明触摸屏111或者第二透明触摸屏121给出,例如在待机界面下,双稳态显示屏122上将提供一个“阅读器模式”的快捷命令,用户点击此快捷命令可以进入阅读器模式;若否,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52,即进行其他操作。当电子设备100接收到进入阅读器模式后,执行步骤S153,判断滑盖是否打开。步骤S154,是在用户未打开滑盖时,提示用户打开滑盖;步骤S155,是设置time out逻辑。若用户已打开滑盖,则执行步骤S156,判断电子设备100是否处于待机或者锁定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159,电子设备100进入阅读器模式,双稳态显示屏122上显示阅读器模式主界面,非双稳态显示屏112(或显示系统)进入阅读器辅助模式;此实施方式中,阅读器辅助模式为关闭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之背光,打开LED侧灯114,并根据感光孔124内的感光元件137感测的环境光亮度调节LED侧灯亮度;若在步骤S156中判断电子设备不是处在待机或者锁定状态下,则进入步骤S157、S158询问用户是否进入阅读器模式或者保持非双稳态显示屏112的显示内容和状态,仅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显示电子阅读应用的界面。在阅读器 模式下,电子设备100通过调用适用于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屏的UI(User Interface,即用户界面),主电路20通过双稳态显示屏122、触控面板123来和用户交互,完成阅读电子文档、浏览图片、收发短信、播放音乐等功能。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屏管理模块21还包括视觉反馈单元216,用于根据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触摸操作对象,对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于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进行关联显示,根据操作类型的不同来改变所述显示对象的形态,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和/或亮度;所述的视觉反馈单元216,对于不同压力的触摸,所述显示对象至少提供两种不同的形态来对应。所述视觉反馈单元216包括键盘显示组件2161,将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的虚拟键盘的全部或者部分显示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图6A)。 
参照图7,其为电子设备100处于虚拟键盘模式下应用具有视觉反馈功能的虚拟键盘模式的流程图。针对虚拟键盘管理单元212的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骤S161,判断当前应用是否定义有虚拟键盘,并需判断是否需要显示在双稳态显示屏122上(例如需要编辑文字时、上下左右选择项目时、游戏时等应用均需要外部输入),此时若定义有虚拟键盘,则进入步骤S163;若没有定义虚拟键盘,则进入步骤S162执行其他操作;步骤S163,为使本方法更人性化而增设的步骤,可判断滑盖是否打开,若没有打开,则可针对必须利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使用虚拟键盘的应用提示打开滑盖,或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使用当前应用定义的虚拟键盘;若滑盖打开,进入步骤S165,使用虚拟键盘接口,并将虚拟键盘图案显示于双稳态显示屏122上,将按预设比例缩小的虚拟键盘图案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步骤S166,接收用户触摸;并在接收触摸时,判断用户触摸是否大于预定的压力值从而预备激发一个触摸事件(触摸屏可为电阻触摸屏),若判断为是,则进入步骤S167,否则等待用户激发触摸事件;步骤S167,所述视觉反馈单元216可将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被触摸按键作为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以与其他未被触摸的按键颜色不同的颜色(还可以是形状以及大小等)显示。 
参照8,用户触摸双稳态显示屏122上的虚拟按键“r”,此时显示在非双稳态上对应的显示对象按键“r”以不同于其他按键颜色的颜色显示,同时双稳态显示屏122上的虚拟按键“r”亦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当用户以大于压力阈值的触摸在双稳态触摸屏上移动时,则被释放的虚拟按键的颜色将恢复未被触摸时的状态。图9示意了另一种视觉反馈的形态,即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并不显示整个虚拟键盘的全貌,而仅仅显示当前被有效触摸的虚拟按键的信息。 
步骤S168,循环判断用户是否释放虚拟键盘,即判断触摸压力是否小于上述预定压力阈值,如是,则返回上一步骤;否则,完成一个完整的触摸过程,从而激发了一个触摸事件,接下来进入步骤S169,将被释放前最后被有效触摸之虚拟按键作为输入,执行相应之程序代码,并将该虚拟按键的形态恢复至未被有效触摸时的状态。参照图9中所示虚拟按 键“r”对于的程序代码是向编辑框中输入一个拼音首字母为r的汉字。 
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针对使用了具有压力感测能力的触控面板的设备,所述触屏管理模块21还包括压力检测单元217,根据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进行相应处理,且至少设置两个压力阈值进行压力检测;所述压力检测单元217至少包括: 
第一压力组件2171,设置第一压力阈值; 
第二压力组件2172,设置第二压力阈值; 
压力判断组件2173,检测触控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和/或第二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相应操作。 
所述压力阈值还可以设置多个,对多种不同范围内的压力触控进行检测。 
在使用具有压力感测的触控面板时,为虚拟键盘管理单元212提供具有压力感测的视觉反馈功能。比如:当用户有效触摸双稳态显示屏122上虚拟键盘UI对象A’时,其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相应UI对象A的形态发生变化;对不同压力等级的触摸,UI对象A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形态:设所述的带有压力感测的触控面板最少可以感应三个压力等级,分别为压力等级1、2、3,可以通过设置第一、第二两个压力阈值实现。其中压力等级1对应用户没有做任何触摸动作时的自然压力,压力小于第一压力阈值,压力等级2对应的压力在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压力等级3的压力值大于第二阈值;另一方面,UI对象A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则,主电路20将压力等级1时的触摸识别为自然状态,不做任何操作,UI对象A的形态为形态1,主电路20将压力等级2时的触摸识别为“选择”,将被“选择”的UI对象A的形态改变为形态2,主电路20将压力等级3时的触摸识别为“输入”,并将被“输入”的UI对象A的形态改变为形态3,同时执行关联的程序代码段B。 
参照图11,以下采用翻盖手机结构为例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进行详细说明。 
在预先申请未公开的申请号为200920132695.3和2009201322327的中国专利中描述了此种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122的翻盖结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100包含基体120和翻盖210,其中翻盖210上表面设有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基体120上表面设有双稳态显示屏122和第二触控装置121,它们一起组合为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基体120上表面还包括感光元件225,按键224等。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可为有源矩阵液晶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等;双稳态显示屏122可为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屏、反射液晶显示屏,胆固醇液晶显示屏、电子粉流体显示屏等,以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屏为例;触控装置222可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压电式触控面板、电磁式触控面板(需电磁笔配合)等。 
以下将以压电式触摸面板的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为例,对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进行说明。所述的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是指,将设备100中双屏中任一显示屏A和另一显示屏B上的坐标点进行对应,以形成映射关系,使对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触控与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触控和/或显示相关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B是显示触摸屏;以A屏上任 一点Oa为原点,(xa,ya)是显示屏A上的任一点的坐标,以B屏上任一点Ob为原点,(xb,yb)是显示触摸屏B上任一点的坐标,则一一映射关系f使得,(xb,yb)=f(xa,ya),f为一映射关系。优化地,上述显示屏A为非双稳态显示屏112,显示触摸屏B为双稳态显示触摸屏22。用户触摸显示触摸屏B的任一点(xb,yb),通过反映射可以得到等效于显示屏A上的一点(xa,ya)=f-1(xb,yb)。 
参照图12,在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包括映射显示组件2131,将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112的边沿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的对应位置,并选择性地将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UI对象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的对应位置。所述的映射关系和映射显示可为等比例缩小规则。 
通过映射,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触控UI对象对应的程序代码和该UI对象映射至双稳态显示触摸屏的触控UI对象关联起来,即设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有一个触控UI对象A,对应命令为主电路20中的程序代码段B,A映射在双稳态显示触摸屏上显示的触控UI对象为A’,则将A’与B关联,并且主电路20通过双稳态显示触摸屏输入的触摸信号是否有效触摸UI对象A’来决定是否执行程序代码段B。 
优化地,为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提供视觉反馈功能。 
参照图13,上述视觉反馈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61,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以形态1显示UI对象A,并将其映射显示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触控UI对象A’; 
步骤S262,等待用户触控; 
步骤S263,判断压力等级; 
通过设置至少第一、第二压力阈值进行判断;当触控压力在第一等级,不做任何操作(步骤S264);当触控压力在第二等级,以形态2显示触控UI对象A(步骤S265);当触控压力在第三等级,以形态3显示触控UI对象A,执行程序代码段B(步骤S266)。 
例如:参照图14A所示,当用户以大于压力阈值1的压力触摸,并触摸点处于图标1~9区域的有效触摸区时,,用户触摸图标“1”240时,主电路20将该触摸识别为“选择”,从而通过视觉反馈单元216将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图标“1”230的形态改变,例如改变图标“1”230的颜色,亦可将双稳态显示屏122上的图标“1”240的颜色改变,但并非必要。映射触控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让用户仅需通过观看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即可实现操作,因而双稳态显示屏122上的视觉反馈并非必要。图14B示意了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和UI对象230如何被按照等比例缩小规则映射并分别显示成双稳态显示屏映射区域241以及映射UI对象241的。图中204、203为辅助理解的等比例映射线。 
参照图15,示意了映射触控模式的另外一种形式。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触控UI对象被映射到双稳态显示屏122上时,只保留触控UI对象的轮廓,而忽略其他细节,如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触控UI对象232映射为双稳态显示屏122上的触控UI对象243 时,只保留了UI对象的边缘轮廓信息。这一方法将降低在双稳态显示屏122上显示映射的触控UI对象的复杂度,减轻了对处理器的负担,但却几乎不影响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213,还定义了映射触控模式的一种优化模式,具体而言是映射手势模式。所述映射手势模式,是指由于可通过将非双稳态显示屏112映射为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的映射区域241,用户触摸映射区域241的特定点时,其一一对应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的点,因而可通过一个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来识别用户在其上的手势,可实现切换画面、移动图像等操作;对于支持多点触摸的触控面板,例如压电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摸面板等,通过两个手指的手势可以实现放大、缩小画面等操作,由于具有映射功能,因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精确地完成上述的手势功能及其他手势功能。 
参照图16,所述指针输入管理单元214可在电子设备100上应用指针模式。如图所示电子设备100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显示的是一个网页浏览页面,指针光案235;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通过图案来定义不同的触控区域;在指针触控区域245中移动手指202即可移动指针光标235,实现如鼠标或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的功能。在使用具有压力识别的触摸屏时,可通过感测用户触摸时施加的不同压力来实现区别“移动”和“输入”两种基本动作。例如,使用较小的压力触摸时,此施加的压力被检测为属于压力等级区间1,主电路20将之识别为“移动”操作,此时指针光标235以一定的方式跟踪手指202而运动,所述一定的方式包括:等比例放大原则,并累积手指的移动距离,这种方法和传统的对鼠标移动或笔记本触摸板上的手指移动处理一致。当用户以较大的压力触摸时,设此施加的压力被检测为属于压力等级区间2,主电路20将之识别为“输入”操作,则该操作可以用来激活光标235所指的触控UI对象,执行相应之程序,如在本实施例中该操作打开编号“3”的超链接。在应用电阻式触摸屏时,由于不可以识别压力等级,所以需用其他方法来实现“输入”操作,例如时间较短的“单击”动作或“双击”动作。 
使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可实现较鼠标、触摸板更便利的输入方式,从而使得在诸如手机等这类手持式电子设备上,可以通过单手操作而较好地完成网页的浏览等工作。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定义了另外的功能区,如功能按键区246,滑动区247;功能按键区A或B可定义为不同的功能。其中,功能按键A定义为以当前光标235为中心点的放大功能,功能按键B定义为以当前光标235为中心点的缩小功能;滑动区247用来移动滑动条236。滑动区247的工作模式为指针模式,但其默认的触控对象为滑动条236,并且通过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显示滑动区247的边缘轮廓,可起到引导使用者的作用。 
参照图17,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针输入管理单元214还包括环形操作组件2141将所述设定指针操作区域设定为环形指针操作区域,其指针操作区域为圆环形。参照图18,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指针操作区域为环形指针操作区域248,其默认的选择对象为索引列表对象237,手指202或其他输入设备等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 按照箭头204所示轨迹移动时,通过对触摸轨迹的适当处理,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显示被当前选择的索引对象的移动轨迹如箭头203所示,被选择的对象和未被选择对象通过不同的形态来区分,例如颜色。 
本发明上述的各种触控模式,从物理信号的本质上来看都是类似的,其区别在于触控面板是单点触摸还是多点触摸,是否支持压力感测,以及对于触摸信号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和定义;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上述各种触控模式和现存的触控方法存在很大的区别,本发明的精髓正在于通过恰当地处理和定义输入的触摸信号,使得增设有双稳态显示屏122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非双稳态显示屏112和双稳态显示屏122更加有效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增强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9,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混合应用了虚拟键盘模式和指针模式两种虚拟输入模式。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有虚拟键盘180,而虚拟键盘的视觉反馈UI为170;双稳态显示触控屏22上有环形指针操作区域181,指针输入管理单元214通过视觉反馈单元216,将环形指针操作区域181,反馈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112上,即视觉反馈显示对象172,指针光标为171。通过恰当地定义虚拟键盘180和环形指针操作区域181的功能,可以为用户带来顺畅的操控体验。。 
参照图16,所述的指针模式,通过功能键的切换可以变成映射手势模式。用户在指针触控区域245移动手指或者其他触控输入设备时,指针光标235跟随移动,可以实现较精细UI对象的触控操作;当用户需要放大网页或者横向移动网页时(由于本实施例定义了滑动条236和相应的触控区域247,可以完成竖向的页面移动,故此仅说明横向移动网页),通过定义功能键246,将指针触控区域245切换为映射触控区域,则可以通过定义一定的手势来实现便捷的放大、缩小、移动画面的功能。例如,通过定义顺时针画圈的手势(其他触控输入设备亦可,受限于触控面板的种类,但本发明所述之手势并不限定为通过人的手指触控)来实现以画圈的中心点为中心放大画面;定义逆时钟画圈的手势来实现页面的缩小;触摸移动的手势定义为以触摸点为落点移动画面。亦可以定义其他手势来实现便捷的操作。 
参照图2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系统提出。 
所述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进行显示的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且所述第一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面板以形成第一显示触控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通过所述主电路对所述第一显示触控屏以及第二显示屏进行管理; 
步骤S11、利用所述主电路的管理,在所述第一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 
在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可以为双稳态显示屏,则所述第一显示触控屏可以为双稳态显示触控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可以为非双稳态显示屏。 
本实施例的管理方法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 
参照图21,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包括: 
步骤S1101、通过上述电子设备的阅读器管理单元根据用户选择,使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进行显示,并关闭或以照明模式开启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 
步骤S1102、通过虚拟键盘管理单元设置虚拟键盘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显示,用于进行输入操作;并在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上对所述输入操作进行视觉反馈; 
步骤S1103、通过映射触控管理单元将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的坐标点进行对应,以形成映射关系;使对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触控与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触控和/或显示相关联; 
步骤S1104、通过指针输入管理单元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设定区域并将区域图案予以显示,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对触摸轨迹进行预订的处理,以移动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光标和/或利用光标对UI对象进行操作;和/或 
上述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的管理,可以包括使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进行阅读的管理、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设置显示虚拟键盘的管理、将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与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映射的管理、在双稳态触控显示屏设置虚拟触控操作区的管理和/或通过非双稳态显示屏和双稳态显示触控屏。所述管理方式在上一实施例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已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步骤流程并非对执行顺序的限定,仅为一具体实例的说明。 
参照图22,在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1106、用于根据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触摸操作对象,对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与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进行关联显示,根据操作类型的不同来改变所述显示对象的形态,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和/或亮度。 
步骤S1107、将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边沿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并选择性地将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UI对象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双稳态显示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装置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屏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主电路、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连接,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管理;并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管理模块包括阅读器管理单元、虚拟键盘管理单元、映射触控管理单元、指针输入管理单元的至少一种;所述阅读器管理单元,根据用户选择,使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进行显示,并关闭或以照明模式开启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
所述虚拟键盘管理单元,设置虚拟键盘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显示,用于进行输入操作;并在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上对所述输入操作进行视觉反馈;
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将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的坐标点进行对应,以形成映射关系;使对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触控与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触控和/或显示相关联;
所述指针输入管理单元,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设定区域并将区域图案予以显示,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对触摸轨迹进行预订的处理,以移动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光标和/或利用光标对UI对象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管理模块还包括压力检测单元,根据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进行相应处理,且至少设置两个压力阈值进行压力检测;所述压力检测单元至少包括:
第一压力组件,设置第一压力阈值;
第二压力组件,设置第二压力阈值;
压力判断组件,检测触控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和/或第二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相应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管理模块还包括:
视觉反馈单元,用于根据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触摸操作对象,对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与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进行关联显示,根据操作类型的不同来改变所述显示对象的形态,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和/或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觉反馈单元,对于不同压力的触摸,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至少提供两种不同的形态来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反馈单元包括:
键盘显示组件,将虚拟键盘的全部或者部分显示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输入管理单元还包括:
环形操作组件,将所述设定指针操作区域设定为环形指针操作区域,其操作区域为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触控管理单元包括:
映射显示组件,将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边沿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并选择性地将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UI对象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
9.一种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进行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主电路、进行显示的双稳态显示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且所述双稳态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控面板以形成双稳态显示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所述主电路对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以及非双稳态显示屏进行管理;
利用所述主电路的管理,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实现输入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包括步骤:
根据用户选择,使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进行显示,并关闭或以照明模式开启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
设置虚拟键盘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显示,用于进行输入操作;并在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上对所述输入操作进行视觉反馈;
将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与所述非双稳态显示屏的坐标点进行对应,以形成映射关系;使对双稳态显示触控屏的触控与非双稳态显示屏的触控和/或显示相关联;
在所述双稳态显示触控屏上设定区域并将区域图案予以显示,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对触摸轨迹进行预定的处理,以移动显示在非双稳态显示屏上的光标和/或利用光标对UI对象进行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对设置有双屏幕的电子设备进行管理;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触控屏以及第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第一显示触控屏上触摸操作对象,对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和操作对象相应的显示对象进行关联显示,根据操作类型的不同来改变显示对象的形态,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和/或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边沿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第一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并选择性地将第二显示屏上的UI对象按照映射关系显示在第一显示触控屏的对应位置。
CN2010102536814A 2009-09-30 2010-08-02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2035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36814A CN102035934A (zh) 2009-09-30 2010-08-02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0634.7 2009-09-30
CN200910190634 2009-09-30
CN2010102536814A CN102035934A (zh) 2009-09-30 2010-08-02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934A true CN102035934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36814A Pending CN102035934A (zh) 2009-09-30 2010-08-02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5934A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7873A (zh) * 2012-10-12 2013-02-20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便携式终端中进行键盘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7664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3493599A (zh) * 2011-04-28 2014-01-01 宗拓贝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系统的操作元件
CN104932799A (zh) * 2014-03-19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22529A (zh) * 2015-07-28 2015-11-04 亚洲图灵机器人工业有限公司 将侧面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映射至主触摸屏的方法及终端
CN105204762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260054A (zh) * 2015-09-25 2016-0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触控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10286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移动终端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462313A (zh) * 2014-04-28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显示对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648433A (zh) * 2016-12-27 2017-05-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屏交互操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3902198B (zh) * 2012-12-28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用于其的方法
CN106919329A (zh) * 2012-03-12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066158A (zh) * 2011-12-06 2017-08-18 苹果公司 具有两个档位的触敏按钮
CN107302559A (zh) * 2017-05-18 2017-10-27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349423A (zh) * 2015-11-13 2018-07-31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系统的用户界面
CN109196463A (zh) * 2016-05-26 2019-01-1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有源触摸输入设备配对协商
CN109379494A (zh) * 2018-10-25 2019-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73939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控指令的执行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3458A (zh) * 2018-12-30 2019-05-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83395A (zh) * 2019-04-15 2019-08-02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方法、电子设备、可拆卸部件和存储介质
CN111063296A (zh) * 2020-01-11 2020-04-24 安徽成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CN11230629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21190326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237485A (zh) * 2013-12-11 2022-03-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5048031A (zh) * 2022-07-01 2022-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操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59881B (en) * 1995-11-08 1999-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bonding component to substrate and its apparatus, method of bonding semiconductor chip to lead frame and its apparatus
CN1805458A (zh) * 2006-01-25 2006-07-19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
US20070182663A1 (en) * 2004-06-01 2007-08-09 Biech Grant S Portable, folding and separable multi-display computing system
CN101271352A (zh) * 2008-05-05 2008-09-24 天津津科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59881B (en) * 1995-11-08 1999-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bonding component to substrate and its apparatus, method of bonding semiconductor chip to lead frame and its apparatus
US20070182663A1 (en) * 2004-06-01 2007-08-09 Biech Grant S Portable, folding and separable multi-display computing system
CN1805458A (zh) * 2006-01-25 2006-07-19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
CN101271352A (zh) * 2008-05-05 2008-09-24 天津津科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3599A (zh) * 2011-04-28 2014-01-01 宗拓贝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系统的操作元件
CN103493599B (zh) * 2011-04-28 2016-06-08 宗拓贝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系统的操作元件和具有此种操作元件的建筑物
CN107066158A (zh) * 2011-12-06 2017-08-18 苹果公司 具有两个档位的触敏按钮
CN10317664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6919329B (zh) * 2012-03-12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19329A (zh) * 2012-03-12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37873B (zh) * 2012-10-12 2015-09-16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便携式终端中进行键盘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7873A (zh) * 2012-10-12 2013-02-20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便携式终端中进行键盘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US9335925B2 (en) 2012-10-12 2016-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erforming keypad input in a portable terminal and apparatus
CN103902198B (zh) * 2012-12-28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用于其的方法
CN114237485A (zh) * 2013-12-11 2022-03-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2799A (zh) * 2014-03-19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32799B (zh) * 2014-03-19 2020-05-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62313A (zh) * 2014-04-28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显示对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022529A (zh) * 2015-07-28 2015-11-04 亚洲图灵机器人工业有限公司 将侧面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映射至主触摸屏的方法及终端
WO2017032019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204762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260054A (zh) * 2015-09-25 2016-0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触控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US10198112B2 (en) 2015-09-25 2019-02-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ouch feedback
CN108349423A (zh) * 2015-11-13 2018-07-31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系统的用户界面
CN108349423B (zh) * 2015-11-13 2022-02-01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系统的用户界面
US11079931B2 (en) 2015-11-13 2021-08-0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User interface for in-vehicle system
CN109196463A (zh) * 2016-05-26 2019-01-1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有源触摸输入设备配对协商
CN106210286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移动终端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648433A (zh) * 2016-12-27 2017-05-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屏交互操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7302559A (zh) * 2017-05-18 2017-10-27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302559B (zh) * 2017-05-18 2020-07-21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79494A (zh) * 2018-10-25 2019-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743458A (zh) * 2018-12-30 2019-05-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3939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控指令的执行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9396B (zh) * 2019-01-09 2022-06-07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控指令的执行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3395A (zh) * 2019-04-15 2019-08-02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方法、电子设备、可拆卸部件和存储介质
CN110083395B (zh) * 2019-04-15 2023-07-18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方法、电子设备、可拆卸部件和存储介质
CN111063296A (zh) * 2020-01-11 2020-04-24 安徽成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WO2021190326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30629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5048031A (zh) * 2022-07-01 2022-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操作方法
CN115048031B (zh) * 2022-07-01 2025-0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934A (zh)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CN103353828B (zh) 一种在触摸屏上切换书写与擦除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20345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단말에서 홈 화면의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US8471822B2 (en) Dual-sided track pad
KR100831721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84497B (zh) 计算装置中各种活动之间的导航
US87390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object between two display unit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07922B (zh) 响应于用户输入提供反馈的方法和实现所述方法的终端
US20140152585A1 (en) Scroll jump interface for touchscreen input/output device
CN105630327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控制可选元素的显示的方法
CN101506758A (zh) 触觉型触摸屏
CN102782631A (zh) 具有多个触摸屏幕的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014634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object thereof
US2015013812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put method
US20100328260A1 (en) Capacitive touchpad of multiple operational modes
CN102622170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9464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text i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ouchscreen
KR102102663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사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68698A (zh) 一种电子白板一体机
CN101482799A (zh) 通过触摸式屏幕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152383B1 (ko) 단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30159934A1 (en) Changing idle screens
JP201505075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896129B1 (ko) 팜 레스트 영역에 터치스크린이 장착된 노트북 컴퓨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741194A1 (en) Scroll jump interface for touchscreen input/outpu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XIAO

Effective date: 201203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9015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1450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13

Address after: 511450 Guangzhou City, Panyu District Province, Yongshan Road, South Road, No., Hui Cheng Industrial Park, No. two, building four, building, building 4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601, room 519015, unit seven, building 1025, Jiuzhou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Li Xiao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