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998449B -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8449B
CN101998449B CN200910163464.3A CN200910163464A CN101998449B CN 101998449 B CN101998449 B CN 101998449B CN 200910163464 A CN200910163464 A CN 200910163464A CN 101998449 B CN101998449 B CN 101998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transmission
denb
transmission network
acc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34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8449A (zh
Inventor
奚进
黄亚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34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844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772 priority patent/WO20110204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8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4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与中继节点(Relay)相连的至少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其中,Relay用于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宿主基站(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使Relay通过两条传输通道能同时接入到传输网络,从而解决了包括切换场景在内的Relay数据传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无线通讯系统中的无线中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技术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无线通讯系统主要由终端(UE,User Equipment)、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组成,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基站、终端和核心网。其中,由基站组成的网络、或由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共同组成的网络都称为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负责接入层事务,比如无线资源的管理。基站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存在物理或者逻辑上的连接,如图1中的基站1和基站2或者基站3。每个基站可以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核心网节点连接。核心网负责非接入层事务,比如位置更新等,并且是用户面的锚点。UE是指可以与蜂窝无线通讯进行网络通讯的各种设备,比如移动电话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在蜂窝无线通讯系统中,固定基站网络的无线覆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限制,比如各种建筑结构对无线信号的阻挡等原因,造成在无线网络的覆盖中无可避免的存在覆盖漏洞。另外,在小区的边缘地区,由于无线信号强度的减弱,以及相邻小区的干扰,导致UE在小区边缘时,通讯质量较差,无线传输的错误率抬高。为了提高数据传输吞吐量,群组移动性,临时网络部署,小区边缘地区的吞吐量以及新区域的覆盖,有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蜂窝无线通讯系统引入一种无线网络节点,称为中继节点(Relay)。
Relay是具有在其他网络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中继数据以及可能控制信息功能的站点,也叫中继节点/中继站。Relay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基站直接服务的UE叫宏UE,Relay服务的UE叫中继UE。各网元间的接口链路包括:直传链路、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其中,直传链路是基站与UE之间的无线链路,包含上、下行的直传链路;接入链路是Relay与UE之间的链路,包含上、下行的接入链路;回程链路是基站与Relay之间的无线链路,包含上、下行的回程链路。
Relay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中继数据,比如直接放大接收到的基站发送无线信号,或者将基站发送的数据接收后进行对应的处理,可以是解调或者解码后,再转发给UE,或者基站和中继合作向UE发送数据,相反Relay也会中继从UE向基站发送的数据。
在众多的中继类型中,有一种中继,其特点如下:
UE无法区分Relay和固定基站下的小区,即从在UE看来,Relay下的小区跟基站下的小区没有区别,此类小区可以称为Relay小区。Relay小区和所有的小区一样有自己的小区物理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和普通小区一样发送广播,当UE驻留在中继小区中,中继小区可以单独分配调度无线资源给UE使用,与参与中继的基站的无线资源调度相互独立。Relay小区和RelayUE之间的接口以及协议栈与普通基站小区和UE之间相同。其中,中继的基站又被称为Donor基站,即Relay通过回程链路连接的基站。
以下,基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蜂窝无线通讯系统,描述上述Relay小区回程链路的接口规范。LTE系统采用基于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的扁平化架构,如图3所示,由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数据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的节点组成。其中,EPC的节点包括:移动管理单元(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包数据网络网关(P-GW,PDN Gateway)。MME负责控制面信令,包括移动性管理、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用户的移动管理上下文的管理等控制面相关工作;S-GW负责UE用户面数据的传送、转发和路由切换等;P-GW是连接EPC和包数据网如互联网的节点,负责如UE IP地址的分配、IP数据包按业务类型过滤成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s)并绑定到对应的传输承载等。
E-UTRAN的节点包括eNB,eNB之间在逻辑上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用于支持UE在整个网络内的移动性,保证用户的无缝切换。每个eNB通过S1接口,连接到系统架构演进(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核心网,即通过控制平面S1-MME接口与MME相连,通过用户平面S1-U接口与S-GW相连,S1接口支持eNB与MME和S-GW之间的多点连接。MME和S-GW之间由S11接口相连,S-GW和P-GW之间由S5接口相连,也可以合并到一个网元,此时S5接口不存在。每个eNB通过Uu接口,最初定义为UTRAN与UE之间的无线接口与UE进行信令和数据的传输。引入Relay后,Relay和eNB之间的无线接口为Un接口,Relay和UE之间和eNB和UE之间的接口相同,所以也是Uu接口。
在目前已有的中继系统的节点架构中,对于Relay数据进入传输网络的节点,一种架构是:将传输网络的接入节点定义在核心网网元上,例如Relay的P-GW;另一种架构是:将传输网络的接入节点定义在宿主基站(DeNB,DonoreNB)上,比如DeNB的本地接入网关(LBO GW,Local Break Out GW)。但是,这两种架构在数据的传递效率,尤其是考虑到不同移动性需求时都存在局限,以下具体阐述。
一方面,对于接入节点位于核心网网元的架构,由于所有Relay传输的数据都被封装在Realy到核心网网元的这条传输通道中,当Relay管辖的某个UE发生切换时,切换信令将通过Relay到达核心网网元后再路由到接入网网元,反向依然。而切换中的数据反传路径将由核心网网元到达Relay后再从相同路径返回核心网网元,然后才能路由到接入网元;另一方面,对于接入节点位于DeNB的LBO传输通道的架构,由于这条传输通道建立在为其提供无线接入的宿主基站之上,所以在Relay本身发生切换时,需要在目标DeNB建立新的传输通道,而嵌套在该通道内的多条UE的传输通道需要分别切换到新建传输通道,切换流程复杂。可见,Relay只能接入单一的一条传输通道,由于上述两条传输通道中,每条传输通道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不利于诸如切换等场景下的Relay数据的传输。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Relay通过上述两条传输通道同时接入到核心网和DeNB的传输方案,以解决包括切换场景在内的Relay数据传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使Relay通过上述两条传输通道能同时接入到传输网络,从而解决了包括切换场景在内的Relay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中继节点(Relay)和一组演进型基站(eNB),所述eNB作为所述RELAY的宿主基站(DeNB),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Relay相连的至少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
其中,所述Relay,用于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其中,每条传输通道具有传输地址,传输地址具体包括:由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的地址。
其中,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具体包括:所述Relay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的方式。
其中,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包数据网络网关(P-GW),并且P-GW可选的位于核心网上、或DeNB上;
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在DeNB内部,以及在DeNB与P-GW之间建立的用户层面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U)隧道。
其中,所述Relay数据具体包括:Relay自身的用户面数据;所述Relay数据还包括: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或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其中,不同的传输通道具有不同的传输地址;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传输地址给当前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Relay,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
所述Relay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通过建立PDN连接的方式建立所述传输通道,并进入传输网络。
其中,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P-GW;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GTPU隧道;
所述Relay与位于核心网上的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所述PDN连接;并在DeNB内部,以及DeNB到核心网上的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GTPU隧道。
其中,传输所述Relay数据进一步包括: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或接入网网元;
当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令的接入节点位于DeNB上时,可选的,由DeNB终结并处理;
或者,传输所述Relay数据进一步包括: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接入网网元、或UE位于核心网的传输网络接入网元。
本发明的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采用本发明,解决了只有一条传输通道的无线中继系统的局限性,使Relay兼容核心网和DeNB的同时接入,也就是说,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本地传输网络的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不同的传输网络,以便建立两条传输通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单一的一条传输通道所各自存在的局限性,从而解决了包括切换场景在内的Relay数据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蜂窝无线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Relay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LTE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1、2、3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2的Relay接入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3的UE接入及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5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例5的UE接入及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例6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核心网和DeNB,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Relay和一组eNB,且eNB作为Relay的DeNB。这里,Relay、eNB和DeNB都是现有的,这里不作具体阐述。该系统还包括:与Relay相连的至少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其中,Relay,用于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这里,每条传输通道具有的传输地址具体包括:由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的地址。
这里,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具体包括:Relay与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的方式。
这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P-GW,并且P-GW可选的位于核心网上、或DeNB上。传输通道具体包括:在DeNB内部,以及在DeNB与S-GW/P-GW之间建立的用户层面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U)隧道。
这里,Relay数据具体包括: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Relay自身的用户面数据、或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
这里,不同的传输通道具有不同的传输地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传输地址给当前传输通道。
这里,Relay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传输通道具体包括:RELAY与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通过建立PDN连接的方式建立传输通道,并进入传输网络。
这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P-GW;传输通道具体包括:GTPU隧道。Relay与位于核心网上的S-GW/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PDN连接;并在DeNB内部,以及DeNB到核心网上的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GTPU隧道。
这里,传输Relay数据进一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本地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或接入网网元。
其中,当传输公共控制信令的接入节点位于本地DeNB上时,可选的,由DeNB终结并处理。
第二种情况: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本地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接入网网元、或UE位于核心网的传输网络接入网元。
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组Relay,为UE提供无线接入。一组eNB,为中继节点提供无线接入。即所述Relay的DeNB。
中继节点同时具有至少两个到传输网络的接入节点,一个位于核心网内,比如P-GW;另一个位于DeNB上,也可以称为DeNB上的本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比如LBO P-GW。
更进一步的,中继节点与不同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建立传输通道,在不同的通道上具有不同的传输地址,比如IP地址,分别由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该传输地址。
更进一步的,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可以通过和P-GW建立PDN连接的方式,通过P-GW进入传输网络。在这种方式下Relay会分别和位于核心网和DeNB上的P-GW建立PDN连接。并在DeNB内部,以及DeNB到P-GW之间建立GTPU隧道。
更进一步的,针对Relay作为提供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比如S1AP公共流程、X2AP公共流程可以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Relay的接入节点传递到传输网,这里,Relay的接入节点包括本地或者核心网,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比如Relay的MME、或接入网网元,比如eNB;当传递公共信令的接入节点位于本地DeNB上时,可选的,可以由DeNB终结并处理。
更进一步的,中继节点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比如S1AP专用流程、X2AP专业流程及数据可以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Relay的接入节点传递到传输网,这里,Relay的接入节点包括本地或者核心网,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比如UE的MME、或接入网网元,比如eNB、或UE位于核心网的传输网络接入网元,比如UE的P-GW。
综上所述,对比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可知:现有技术中,由于Relay只能接入单一的一条传输通道,因此,例如在切换场景下出现了数据传输问题而影响到切换时,不具备选择机制,只能采用这一条传输通道。而本发明,由于同时采用两条传输通道,可以对各自传输通道进行优势互补,比如,在同时具备两条传输通道的基础上,能实现通道选择机制,在一条传输通道出现数据传输问题时,启用另一条传输通道,从而,可以解决包括切换场景在内的Relay数据传输的问题。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举例阐述。
实例1:
本实例描述了本发明中的一种网络架构,如图4所示。其中,Relay具有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一个是位于DeNB上的本地LBO GW,对应的在DeNB上为Relay建立本地传输通道101;另一个为位于核心网内的Relay P-GW,图中为简便与S-GW合一;对应的在DeNB与Relay P-GW之间为Relay建立远端传输通道102。不同的传输通道在Relay与DeNB之间的Un接口上都由无线承载103传输。
Relay与其他eNB之间的直接接口X2通道111,该接口上的信令及数据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本地传输通道101从Relay经由DeNB上的LBO GW,发送到相应的eNB。
由Relay接入的UE,它们的S1信令通道112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远端传输通道102从Relay经由DeNB路由到Relay的P-GW,并从后者由传输网络到达UE各自的MME上。
由Relay接入的UE,它们的数据通道113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远端传输通道102,从Relay经由DeNB路由到Relay的P-GW,并从后者由传输网络到达UE各自的P-GW上。
当UE由Relay所建小区接入切换到eNB所建邻接小区接入时,源Relay和目标eNB之间通过直接接口X2通道111进行X2切换流程。在切换过程中的的反传路径也是通过直接接口X2通道111,经过DeNB到达目标eNB。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4中,本地传输通道101以虚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远端传输通道102以中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无线承载103以粗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直接接口X2通道111以稀疏的左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S1信令通道112以稀疏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数据通道113以交叉线的阴影填充表示。
实例2:
本实例描述了上述实例1中继节点的接入过程,架构参见如图4所述实例1的架构,本实例的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Relay在DeNB无线覆盖范围内,并与该DeNB建立RRC连接。
步骤502:Relay通过非接入层信令向核心网发起Attach请求,该请求信令在空口上由RRC消息携带在Relay与DeNB之间传递;由DeNB为Relay选择MME,并由S1消息携带在DeNB与所选MME之间传递。
步骤503:MME在收到步骤502中的Attach请求后通过Relay的注册信息选择,或由Relay自己指定位于EPC内的服务于Relay的P-GW。并在MME和该P-GW之间发起承载建立流程。承载至少包括一条默认承载,可选的包括多条专用承载。Relay的P-GW在此过程中为Relay分配IP地址,即IP_1。
步骤504:在DeNB和Relay上为步骤503建立的承载分配资源。在MME和DeNB之间通过建立UE的上下文流程,在DeNB到Relay之间通过RRC重配流程。并在此过程中,由前述消息携带对步骤502中的Attach请求的响应。并将步骤503中分配的IP_1通知Relay。
在上述步骤正常完成之后,在Relay和EPC内服务于Relay的P-GW之间建立了传输通道1,即:实例1中的远端传输通道102,在本实例中该传输通道由Relay在核心网P-GW上建立的PDN连接指定。Relay在该PDN连接上获得IP地址IP_1。该PDN连接至少具有一个默认承载,可选的具有多于一个的专用承载。
步骤505:Relay从OAM下载配置。该流程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传输通道1上的默认或者专用承载。由Relay路由到Relay的P-GW,并由P-GW发向OAM。
Relay成功获得配置后,可以以eNB的身份建立小区,并与至少一个MME建立S1连接,建立流程由传输通道1承载,为UE提供无线接入。
步骤506:Relay以UE的身份,通过非接入层信令向核心网发起PDN建立连接请求。该请求信令在空口上由RRC消息携带在Relay与DeNB之间传递;由S1消息携带在DeNB与MME之间传递。该请求中指示所需建立的为本地PDN连接。
步骤507:MME在收到步骤506中的PDN建立连接请求后,判断需要选择本地P-GW,所以选择驻留在DeNB上的P-GW。在MME和本地P-GW之间发起承载建立流程。承载至少包括一条默认承载,可选的包括多条专用承载。本地P-GW在此过程中为Relay分配IP地址,即IP_2。
步骤508:在DeNB和Relay上为步骤507建立的承载分配资源。在MME和DeNB之间通过建立E-RAB建立流程,在DeNB到Relay之间通过RRC重配流程。并在此过程中,由前述消息携带对步骤506中的PDN建立连接请求的响应。并将步骤507中分配的IP_2通知Relay。
在上述步骤正常完成之后,在Relay和驻留于DeNB的LBO GW之间建立了传输通道2,即:实例1中的本地传输通道101。在本实例中该传输通道由Relay在LBO GW上建立的PDN连接指定。Relay在该PDN连接上获得IP地址IP_2。该PDN连接至少具有一个默认承载,可选的具有多于一个的专用承载。
步骤509:通过配置或动态监测,Relay决策需要与eNB A或eNB B建立直接接口。Relay发起与eNB A或eNB B的传输层连接和X2口的建立。建立流程的信令作为Relay的数据,使用传输通道2上的默认或者专用承载。由Relay路由到DeNB上的LBO GW,并由LBO GW根据传输层地址发向目标eNB。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了上述实施例1中UE在中继节点下的接入过程,并由中继节点所辖小区切换至邻接宏小区下的切换过程。架构参见如图4所述实例1的架构,本实例的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UE在Relay无线覆盖范围内,并与该Relay建立RRC连接。
步骤602:UE通过非接入层信令向核心网发起Attach请求,该请求信令在空口,即Uu上由RRC消息携带在UE与Relay之间传递;由Relay为UE选择MME并由S1消息携带,Relay将S1消息作为业务数据,通过Un承载103进入Relay的远端传输通道102到达核心网内Relay的P-GW,并由传输网络到达所选MME。
步骤603:UE的MME在收到步骤602中的Attach请求为UE选择S-GW/P-GW,并发起和S-GW/P-GW之间的承载建立流程。承载至少包括一条默认承载,可选的包括多条专用承载。
步骤604:在空口,即Uu和Un,以及地面侧为步骤603建立的承载分配资源。在MME和Relay之间通过UE上下文建立流程流程分配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RAB,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信令到达核心网内Relay的P-GW后,作为业务数据通过远端传输通道102和Un承载103到达Relay。在Relay和UE之间通过RRC重配流程分配Uu口的数据无线承载传输(DRB,Data Radio Bearer)。并在此过程中,由前述消息携带对步骤602中的Attach请求的响应。
在上述步骤之后,用于传输UE相关的用户面数据的UE的用户面通道建立完成。当UE通过Relay接入时,其中,121部分为UE与Relay之间的DRB,以稀疏的右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122部分为Relay与UE的P-GW之间的GTPU隧道,以稀疏的竖线的阴影填充表示。122部分嵌套在Relay远端传输通道102之内。
步骤605:UE向Relay发送测量报告,Relay决策并触发切换过程,
步骤606:Relay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请求,其中携带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反传通道的配置信息,在LTE系统中采用的是GTP-U隧道协议,相关的配置参数有源端的IP地址和GTP-U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Tunnel End ID)。切换请求通过本地传输通道101,从DeNB进入传输网络到达目标eNB。
步骤607:目标eNB收到切换请求,并接纳后,保存对应的上下文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向Relay回复切换应答。切换应答消息至少应该携带,UE在目标小区的Uu配置,如重配置消息,可以携带反传隧道的对端配置信息。切换应答通过本地传输通道101,从Un承载103到达Relay。
源Relay收到切换应答后,反传隧道131建立完成。反传隧道131在Relay与DeNB之间的部分嵌套在本地传输通道101中。其中,反传隧道131以密集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
步骤608:UE根据步骤607中获得的空口配置,向Relay发起RRC重配置请求,并从目标eNB获得重配置完成。
步骤609:目标eNB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给UE的MME,其中携带需要切换到新的传输通道的配置,如传输通道到仍然使用GTP-U隧道的,则传输通道的目的端地址和TEID。MME收到请求后会通知UE的P-GW/S-GW更新承载,修改传输隧道的配置。在该过程中将下行的传输隧道端,即目标eNB的地址通知UE的P-GW/S-GW,后者则会返回一个上行传输隧道端的地址,由MME返回给目标eNB。
在上述步骤之后,UE新的用户面通道建立完成。其中,141部分为UE与目标eNB之间的DRB,以密集的右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142部分为目标eNB与UE的P-GW之间的GTPU隧道,以密集的竖线的阴影填充表示。
步骤610:最后目标eNB发送UE释放命令至Relay,并在数据反传完毕之后将反传隧道131进行释放。其中,反传隧道131以密集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
实例4:
本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网络架构,如图7所示。其中,Relay具有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一个是位于DeNB上的本地LBO GW,对应的在DeNB上为Relay建立本地传输通道201;另一个为位于核心网内的Relay P-GW,图中为简便与S-GW合一;对应的在DeNB与Relay P-GW之间为Relay建立远端传输通道202。不同的传输通道在Relay与DeNB之间的Un接口上都由无线承载203传输。
所述Relay与其他eNB之间的直接接口X2通道211,该接口上的信令及数据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从Relay经由DeNB上的LBO GW,发送到相应的eNB。
所述Relay的S1信令通道212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对于公共信令可以由DeNB终结并处理,对于UE相关的专用信令从Relay经由DeNB上的LBO GW到达UE各自的MME上。
由所述Relay接入的UE,它们的数据通道213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远端传输通道202,从Relay经由DeNB路由到RELAY的P-GW,并从后者由传输网络到达UE各自的P-GW上。
当UE由Relay所建小区接入切换到eNB所建邻接小区接入时,源Relay和目标eNB之间通过直接接口X2通道211进行X2切换流程。在切换过程中的的反传路径也是通过直接接口X2通道211,经过DeNB到达目标eNB。
在本架构下Relay的接入方式与实例2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在Relay通过OAM获得配置参数后,Relay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将S1 setup发到DeNB,并由DeNB对该信令进行处理,并回复S1 setup Rsp。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7中,本地传输通道201以虚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远端传输通道202以中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无线承载203以粗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直接接口X2通道211以稀疏的左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S1信令通道212以稀疏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数据通道213以交叉线的阴影填充表示。
实例5:
本实例描述了上述实例4中UE在中继节点下的接入过程,并由中继节点所辖小区切换至邻接宏小区下的切换过程。架构参加参见如图7所述实例4的架构,本实例的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UE在Relay无线覆盖范围内,并与该Relay建立RRC连接。
步骤702:UE通过非接入层信令向核心网发起Attach请求,该请求信令在空口,即Uu上由RRC消息携带在UE与Relay之间传递;Relay由S1消息携带该信令并作为业务数据,通过Un承载203进入Relay的本地传输通道201到达DeNB,再由DeNB为UE选择MME并转发。
步骤703:UE的MME在收到步骤702中的Attach请求为UE选择S-GW/P-GW,并发起和S-GW/P-GW之间的承载建立流程。承载至少包括一条默认承载,可选的包括多条专用承载。
步骤704:在空口,即Uu和Un,以及地面侧为步骤703建立的承载分配资源。在MME和Relay之间通过UE上下文建立流程流程分配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RAB。在这个过程中Relay和UE的P-GW会互相通知传输层地址以及各自为UE分配的GTPU隧道标识TEID。其中Relay会使用接入节点位于核心网的传输通道,即远端传输通道202关联的IP地址作为传输地址,并可选的触发远端传输通道202中的承载更改。UE的MME和DeNB通过正常的S1接口传递信令,并从DeNB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和Un承载203到达Relay。在Relay和UE之间通过RRC重配流程分配Uu口的数据无线承载传输DRB。并在此过程中,由前述消息携带对步骤702中的Attach请求的响应。
在上述步骤之后,用于传输UE相关的用户面数据的UE的用户面通道建立完成。当UE通过Relay接入时,其中,221部分为UE与Relay之间的DRB,以稀疏的右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222部分为Relay与UE的P-GW之间的GTPU隧道,以稀疏的竖线的阴影填充表示。由于Relay使用了远端传输通道202的传输地址通知UE的P-GW,所以,222部分嵌套在Relay的远端传输通道202之内。
步骤705:UE向Relay发送测量报告,Relay决策并触发切换过程。
步骤706:Relay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请求,其中携带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反传通道的配置信息,在LTE系统中采用的是GTP-U隧道协议,相关的配置参数有源端的IP地址和GTP-U的TEID。切换请求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从DeNB进入传输网络到达目标eNB。
步骤707:目标eNB收到切换请求,并接纳后,保存对应的上下文信息和配置信息,并向Relay回复切换应答。切换应答消息至少应该携带,UE在目标小区的Uu配置,如重配置消息,可以携带反传隧道的对端配置信息。切换应答通过本地传输通道201,从Un承载203到达Relay。
源Relay收到切换应答后,反传隧道231建立完成。反传隧道231在Relay与DeNB之间的部分嵌套在本地传输通道201中。其中,反传隧道231以密集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
步骤708:UE根据步骤707中获得的空口配置,向Relay发起RRC重配置请求,并从目标eNB获得重配置完成。
步骤709:目标eNB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给UE的MME,其中携带需要切换到新的传输通道的配置,如传输通道到仍然使用GTP-U隧道的,则传输通道的目的端地址和TEID。MME收到请求后会通知UE的P-GW/S-GW更新承载,修改传输隧道的配置。在该过程中将下行的传输隧道端,即目标eNB的地址通知UE的P-GW/S-GW,后者则会返回一个上行传输隧道端的地址,由MME返回给目标eNB。
在上述步骤之后,UE新的用户面通道建立完成。其中,241部分为UE与目标eNB之间的DRB,以密集的右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242部分为目标eNB与UE的P-GW之间的GTPU隧道,以密集的竖线的阴影填充表示。
步骤710:最后目标eNB发送发送UE释放命令至Relay,并在数据反传完毕之后将反传隧道231进行释放。
实例6:
本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网络架构,如图9所示。其中,Relay具有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一个是位于DeNB上的本地LBO GW,对应的在DeNB上为Relay建立本地传输通道301;另一个为位于核心网内的Relay P-GW,图中为简便与S-GW合一;对应的在DeNB与Relay P-GW之间为Relay建立远端传输通道302。不同的传输通道在Relay与DeNB之间的Un接口上都由无线承载303传输。
所述Relay与其他eNB之间的直接接口X2通道311,该接口上的信令及数据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本地传输通道301从Relay经由DeNB上的LBO GW,发送到相应的eNB。
由所述Relay接入的UE,它们的数据通道312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本地传输通道301,从Relay经由DeNB上的LBO GW,发送到相应的UE P-GW。
所述Relay的S1信令通道313作为Relay的业务数据,通过远端传输通道302,从Relay经由DeNB路由到Relay的P-GW,并从后者由传输网络到达UE各自的P-GW上。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9中,本地传输通道301以虚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远端传输通道302以中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无线承载303以粗实线所填充的区域表示;直接接口X2通道311以稀疏的左斜线的阴影填充表示;S1信令通道313以稀疏的点的阴影填充表示;数据通道312以交叉线的阴影填充表示。
这里,以上涉及到的无线接入网以Radio Access Network表示,缩写为RAN;中继站以Relay Node/Relay Station表示;宏UE以Macro UE表示;中继UE以Relay UE表示;直传链路以direct link表示;上行以uplink表示,缩写为UL;下行以downlink表示,缩写为DL;接入链路以access link表示;回程链路以backhaul link表示;业务数据流以Service Data Flows表示;Un承载即为无线承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中继节点Relay和一组演进型基站eNB,所述eNB作为所述Relay的宿主基站DeNB,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Relay相连的至少两个传输网络接入节点;
其中,所述Relay,用于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具体包括:所述Relay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传输通道具有传输地址,传输地址具体包括:由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包数据网络网关P-GW,并且P-GW可选的位于核心网上、或DeNB上;
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在DeNB内部,以及在DeNB与P-GW之间建立的用户层面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U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elay数据具体包括:Relay自身的用户面数据;所述Relay数据还包括: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或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
5.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Relay通过位于核心网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和位于DeNB上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接入传输网络,并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建立的传输通道上传输Relay数据;所述Relay,在与不同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
所述Relay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分别通过建立PDN连接的方式建立所述传输通道,并进入传输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传输通道具有不同的传输地址;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与当前传输通道相对应的传输网络接入节点,负责分配传输地址给当前传输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络接入节点具体包括:P-GW;所述传输通道具体包括:GTPU隧道;
所述Relay与位于核心网上的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所述PDN连接;并在DeNB内部,以及DeNB到核心网上的P-GW和位于DeNB上的P-GW之间,分别建立GTPU隧道。
8.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Relay数据进一步包括:Relay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公共控制信令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或接入网网元;
当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令的接入节点位于DeNB上时,可选的,由DeNB终结并处理;
或者,传输所述Relay数据进一步包括:Relay所管辖的UE的控制面专用信令及用户面数据作为Relay的用户数据,通过位于DeNB或者核心网的接入节点传输到传输网络,并从传输网络到达核心网控制网元、接入网网元、或UE位于核心网的传输网络接入网元。
CN200910163464.3A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8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3464.3A CN101998449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PCT/CN2010/075772 WO2011020413A1 (zh) 2009-08-17 2010-08-06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3464.3A CN101998449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449A CN101998449A (zh) 2011-03-30
CN101998449B true CN10199844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3606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34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8449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8449B (zh)
WO (1) WO2011020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497A (zh) * 2011-06-03 2012-1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297947B (zh) * 2012-02-22 2018-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本地ip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21170A (zh) * 2012-08-15 2012-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及宿主基站
CN103813298B (zh) * 2012-11-09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程网络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096507B (zh) * 2013-02-21 2016-09-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4468312B (zh) * 2014-11-20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站及其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和系统
CN111278024B (zh) * 2018-12-04 2023-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端gtpu节点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60643A (zh) * 2020-12-29 2022-07-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920A (zh) * 2003-12-30 2006-12-27 诺基亚公司 使用具有非对称数据链路的中继基站的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85429A1 (en) * 2008-01-22 2009-07-23 Hsin Chang Lin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single floating gat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EP2245885B1 (en) * 2008-01-22 2012-11-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ath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system with relays
US8902805B2 (en) * 2008-10-24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920A (zh) * 2003-12-30 2006-12-27 诺基亚公司 使用具有非对称数据链路的中继基站的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64,R3-091447,LTE-A RAN3 Baseline Document;RAN3 LTE-A Rapporteur;《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64 R3-091447》;20090508;第1页倒数第11行至第10页最后一行,图2-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449A (zh) 2011-03-30
WO2011020413A1 (zh)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860B (zh) 中继节点、服务网关、中继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794851B2 (en) Handover with mobile relays
CN101998449B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JP6177428B2 (ja) 小セルラー基地局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を実現する方法
EP2605588B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interface information of neighbor evolved nodeb/relay node, and wireless relay system
CN102291789B (zh) 获取相邻小区信息方法、用户设备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网络
EP260977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handov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US9380637B2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hops and access method thereof
US20120140700A1 (en) Handover Method Based on Mobile Relay and Mobile Wireless Relay System
CN101867985B (zh) 长期演进增强系统中的切换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CN105009678A (zh) 用于在多个e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提供同时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30032A (zh)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CN101998668A (zh) 一种无线连接的gtp-u实体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7984A (zh) 长期演进增强系统中的切换方法、施主基站和中继节点
US2013016350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stion of control node information
CN102960051B (zh) 中继节点、施主无线电基站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2118810B (zh) 一种切换时避免路径转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600506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 in small cell environment
CN102752821A (zh) 小区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582075A (zh) 一种rn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系统的方法
CN10243828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1250B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系统的数据前转方法及系统
CN102340881A (zh) 一种直接接口上终端信息删除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32061A (zh) 一种长期演进增强系统中传递公共过程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26293B (zh) 一种核心网获知中继节点接入方式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2

Address after: 518000, two 703A, COFCO business park, two Xian Xian Road, Xin'a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