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0082B - 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0082B CN101970082B CN200880128078.4A CN200880128078A CN101970082B CN 101970082 B CN101970082 B CN 101970082B CN 200880128078 A CN200880128078 A CN 200880128078A CN 101970082 B CN101970082 B CN 1019700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sorption
- thermal medium
- gasoline vapor
- gasoline
- de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3502 gasoli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1
- 238000002336 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OFBQJSOFQDEBGM-UHFFFAOYSA-N n-pentane Natural products CCCCC OFBQJSOFQDEBG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528 metall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273 but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IJDNQMDRQITEOD-UHFFFAOYSA-N n-but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IJDNQMDRQITEO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carbon hydrogen compound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GOFCVIGEYGEOF-UJPOAAIJSA-N helicin Chemical compound O[C@@H]1[C@@H](O)[C@H](O)[C@@H](CO)O[C@H]1OC1=CC=CC=C1C=O BGOFCVIGEYGEOF-UJPOAAI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0 keros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LWHHBHJGPPBCO-UHFFFAOYSA-N propane-1,1-diol Chemical class CCC(O)O ULWHHBHJGPPBC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03—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by using heat-exchange surfaces for indirect contact between gases or vapours and the cooling medium
- B01D5/0006—Coils or serpent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57—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38—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24—Hydrocarb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01—Methods relating to additional, e.g. intermediate, treatment of process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2—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using two be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400/00—Product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 C10G69/14
- C10G2400/02—Gasoli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将在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有效液化的小型且廉价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及方法。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汽油蒸汽液化的冷凝管(3);设于冷凝管(3)的后段的气体下游侧、将由冷凝管(3)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的气液分离器(9);设于气液分离器(9)的后段的气体下游侧、对由气液分离器(9)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的吸附解吸塔(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储存冷却冷凝管(3)及吸附解吸塔的热介质并将该热介质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及吸附解吸塔的、储存热介质的热介质储存槽(4);对储存在热介质储存槽(4)中的热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冻机(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排向大气的气体中所含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处理在供给汽油时漏出的汽油蒸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使用吸附解吸剂除去气状碳氢化合物的方法中,把从排出气体发生源产生的气体(含有约40vol%的汽油蒸汽的排出气体)用鼓风机或自压由排出气体送气管送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使一部分汽油蒸汽液化后,把含有没有液化的汽油蒸汽的空气送到吸附塔,把完成吸附工序的处理完的排出气体借助于排出管从吸附塔(在解吸工序切换后的吸附塔)的顶部作为含有1vol%以下的汽油蒸汽的空气(清洁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另外,在完成吸附工序后的吸附塔中,借助于净化用气体管输送净化用气体,通过由真空泵的吸引进行解吸。作为净化用气体,使用在吸附运行时从吸附塔的顶部排出的一部分清洁气体,以使吸附塔内压力成为100~300Torr的方式运行真空泵。
解吸后的含有汽油蒸汽的净化排气与从排出气体发生源产生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混合后,送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将一部分液化,作为液体(汽油液体)回收净化排气中的汽油蒸汽。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将汽油蒸汽大体所有量作为液体汽油进行回收,从吸附塔排出的汽油蒸汽的浓度充分低,可以达到不造成大气污染的水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8604号公报(第4-8页、图2以及第9-16页、图10)
在专利文献1的具有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这两个吸附塔来回收汽油蒸汽的方法中,装置构成复杂,同时各设备的控制性差,作为系统可以说是不实惠的。
另外,在第一冷凝装置的后段设置的第二冷凝装置中的汽油液化量很少,与设置第二冷凝装置的费用或在第二冷凝装置消耗的能量相对而言,回收的汽油量少,在汽油回收的效率方面尚有改进余地。
进而,在第一冷凝装置中,因有空气中的水分混入,故而当把冷却温度设定为冰点以下时,在第一冷凝装置内水分冻结,造成第一冷凝装置堵塞,所以,必须把第一冷凝装置的冷却温度设定在冰点以上。但是,对于这样的设定温度,作为汽油蒸汽主成分的丁烷或戊烷等没有液化,保持原样流入到吸附塔中,因而,从吸附塔漏出汽油蒸汽的时间缩短,存在吸附塔的切换时间变短的课题。反之,为了不使吸附塔的切换时间变短,就必须使吸附塔变大,即增大填充到吸附塔中的吸附剂的量,从而存在造成装置大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可有效将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液化的小型且廉价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用于对汽油蒸汽进行处理、回收,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凝装置,该冷凝装置将汽油蒸汽液化;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吸附解吸装置,该吸附解吸装置对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热介质储存槽,该热介质储存槽储存冷却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热介质;液体循环泵,该液体循环泵将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冷冻机,该冷冻机冷却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阀,该阀调整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的热介质量;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储存在所述冷凝装置中的热介质与由所述液体循环泵供给的热介质相混合的部位的温度,控制所述阀的开闭。
本发明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在该气状碳氢化合物 的处理回收方法中,吸引汽油蒸汽并进行加压,由冷凝装置将该汽油蒸汽冷却液化,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由吸附解吸装置对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向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用于冷却汽油蒸汽的热介质,利用冷冻机冷却所述热介质,其特征在于,由液体循环泵一直向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同时根据储存在所述冷凝装置中的热介质与由所述液体循环泵供给的热介质相混合的部位的温度,以使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的气体温度成为规定温度的方式,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
本发明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在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中,吸引汽油蒸汽并进行加压,由冷凝装置将该汽油蒸汽冷却液化,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由吸附解吸装置对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向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用于冷却汽油蒸汽的热介质,利用冷冻机冷却所述热介质,其特征在于,一直向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同时,以使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入口处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压力的方式,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由于可以分别向液化汽油蒸汽的冷凝装置及吸附除去汽油蒸汽的吸附解吸装置供给热介质,所以可提高吸附解吸装置的汽油蒸汽的吸附除去效率。即,在冷凝装置中,因为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冻结而造成冷凝装置内的配管堵塞,同时可以使吸附塔的温度比冷凝装置的温度低,所以可以由吸附解吸装置高效率地吸附除去汽油蒸汽,实现可靠性高、效率高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由于在冷凝装置内流动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冷却到冰点以上的规定温度,所以气体中的水分不冻结,可以有效地液化汽油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油装置;2汽油蒸汽吸入泵;3冷凝管;4热介质储存槽;5热交换器;6冷冻机;7吸附解吸塔;8吸附解吸塔;9气液分离器;10液体循环泵;11吸引泵;12汽油槽;13压力控制器;14汽油蒸汽输送管;15净化空气排出管;16净化气体流入管;17净化气体排出管;18气液混合汽油流出管;19温度测定器;20冷凝管冷却槽;21差压计;31第二热介质冷却槽;41温度调节器;51冷凝容器;52冷凝用热交换器;53金属颗粒;61第二压力控制器;71累积流量计;1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3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4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5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7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800汽油蒸汽回收 装置;9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0汽油蒸汽回收装置;B1阀;B2阀;B3解吸用阀;B3’解吸用阀;B4吸附用排出阀;B4’吸附用排出阀;B5质量流量控制器;B5’质量流量控制器;B6吸附用流入阀;B6’吸附用流入阀;B7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8热介质回送用阀;B9第二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10第三热介质供给控制阀;C1三通阀;C2三通阀;C3三通阀;C4三通阀;C5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1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是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包含图1,在以下的附图中有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状况不同的情况。另外,双线表示热介质的导通,通常的实线或虚线表示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的导通,粗实线表示汽油液体的导通。
如图1所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具有:供油装置1、汽油蒸汽吸入泵2、冷凝管3、热介质储存槽4、热交换器5、冷冻机6、吸附解吸塔(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气液分离器9、液体循环泵10、吸引泵11、汽油槽12、压力控制器13、汽油蒸汽输送管14、净化空气排出管15、净化气体流入管16、净化气体排出管17、气液混合汽油流出管18、温度测定器19及冷凝管冷却槽2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中,设置阀B1、阀B2、解吸用阀B3、吸附用排出阀B4、质量流量控制器B5、吸附用流入阀B6、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和三通阀(三通阀C1~C4)。
以下,对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各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说明。供油装置1具有供油喷嘴等,具有向乘用车或摩托车等的机动车供给 汽油的功能。另外,供油装置1发挥在供给汽油之际吸入漏出的汽油蒸汽时的入口的功能。汽油蒸汽吸入泵2与供油装置1和冷凝管3的上游侧连接,具有将在供油装置1的供油部附近产生的汽油蒸汽吸入到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内部的功能。
冷凝管3配设在后述的冷凝管冷却槽20内部,与汽油蒸汽吸入泵2的下游侧和气液分离器9连接,具有将由汽油蒸汽吸入泵2吸入的汽油蒸汽液化的冷却用配管的功能。冷凝管冷却槽20在内部配置冷凝管3,作为通过储存由液体循环泵10供给的热介质而冷却冷凝管3的热介质容器发挥功能。即,由冷凝管3和冷凝管冷却槽20,发挥液化汽油蒸汽的冷凝装置的功能。
热介质储存槽4与冷凝管冷却槽20和液体循环泵10连接,储存热介质(例如由称为丙二醇或汽油、煤油的石油系物质等构成的不冻液)。热交换器5设在热介质储存槽4内,作为冷冻机6的一个构成部分具有冷却储存在热介质储存槽4内的热介质的功能。冷冻机6借助于热交换器5与热介质储存槽4连接,同时与汽油蒸汽吸入泵2和吸引泵11之间的净化气体排出管17连接,具有通过利用热泵循环而向热交换器5供给制冷剂的功能。另外,冷冻机6和热交换器5的连接状态用点划线表示。
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形成为流通有储存在热介质储存槽4内的热介质和从冷凝管3流出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的方式,具有作为吸附、解吸汽油蒸汽的吸附解吸装置的功能。在该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中,填充有吸附或除去(解吸)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中的汽油蒸汽的吸附剂(例如硅胶或沸石等)。另外,在图1中,以吸附解吸塔7用作吸附塔、吸附解吸塔8用作解吸塔工作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气液分离器9与冷凝管3的下游侧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连接,具有分离由冷凝管3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的功能。另外,汽油液体导入至汽油槽12,汽油蒸汽导入至吸附解吸塔7或吸附解吸塔8。
液体循环泵10与热介质储存槽4连接,同时借助于三通阀C3与 冷凝管冷却槽20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连接,把由热交换器5冷却的热介质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或吸附解吸塔7、吸附解吸塔8。吸引泵11设在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和冷冻机6之间的净化气体排出管17,具有吸引解吸由填充在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内的吸附剂吸附的汽油蒸汽的功能。汽油槽12与气液分离器9和供油装置1连接,暂时储存由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的汽油液体。压力控制器13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和净化空气排出管15连接,具有调整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压力的功能。
汽油蒸汽输送管14与气液分离器9连接,同时在途中分支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连接,把来自气液分离器9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导向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净化空气排出管15与压力控制器13连接,把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排出的空气(含有1vol%以下的汽油蒸汽的清洁气体)送向大气。净化气体流入管16与净化空气排出管15连接,同时与吸附解吸塔7和吸附解吸塔8连接,把从吸附解吸塔7或吸附解吸塔8排向大气的一部分干净气体作为净化气体送到吸附解吸塔8或吸附解吸塔7进行使用。
净化气体排出管17与吸引泵11连接,同时在途中分支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连接,导通由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解吸利用后的净化气体。气液混合汽油流出管18与冷凝管3的下游侧和气液分离器9连接,导通由冷凝管3液化的汽油液体及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温度测定器19设置在冷凝管3的下游侧附近,测定在冷凝管3导通、从冷凝管3排出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的温度。由该温度测定器19测定的温度信息,作为信号输送到图示省略的控制装置。
阀B1与供油装置1连接,同时与汽油蒸汽吸入泵2和冷冻机6之间的净化气体排出管17连接,与供油装置1的工作连动地打开。阀B2与气液分离器9和汽油槽12连接,在把由气液分离器9回收的汽油液体供给至汽油槽12时打开。解吸用阀B3分别设在各分支的净化气体排出管17,通过开闭控制而在导通净化气体时打开。另外,下面,把设于与吸附解吸塔7连接的净化气体排出管17上的解吸用阀B3称 为解吸用阀B3’进行说明。
吸附用排出阀B4设在将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和压力控制器13连接的各配管上,通过开闭控制来导通由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吸附后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另外,下面,把设于与吸附解吸塔8连接的配管上的吸附用排出阀B4称为吸附用排出阀B4’进行说明。质量流量控制器B5设于隔着净化空气排出管15的各净化气体流入管16,通过开闭控制来控制净化气体的气体量。另外,下面,把设于与吸附解吸塔7连接的净化气体流入管16的质量流量控制器B5称为质量流量控制器B5’进行说明。
吸附用流入阀B6设于分支的各个汽油蒸汽输送管14上,通过开闭控制来把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导入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另外,下面,把设于与吸附解吸塔8连接的汽油蒸汽输送管14中的吸附用流入阀B6称为吸附用流入阀B6’进行说明。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设于液体循环泵10和冷凝管冷却槽20之间,通过开闭控制来调整从热介质储存槽4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的量。
三通阀C1与冷凝管冷却槽20、热介质储存槽4及三通阀C2连接,通过切换控制来变更热介质的流通目的地点。三通阀C2与吸附解吸塔7、吸附解吸塔8及三通阀C1连接,通过切换控制来变更热介质的流通目的地点。三通阀C3与冷凝管冷却槽20、液体循环泵10及三通阀C4连接,通过切换控制来变更热介质的流通目的地点。三通阀C4与吸附解吸塔7、吸附解吸塔8及三通阀C3连接,通过切换控制来变更热介质的流通目的地点。另外,各阀的开闭或各三通阀的流路的切换、冷冻机6的控制等是由图示省略的控制装置执行的。
接着,对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当供油装置1工作时,与其连动地将阀B1打开,汽油蒸汽吸入泵2动作。当汽油蒸汽吸入泵2开始动作时,供油装置1的供油部附近的汽油蒸汽(在常温下约40vol%)吸入到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内,加压压缩到例如0.2~0.4MPa左右并送到冷凝管3。冷凝管3设于冷凝管冷却槽20内,由储存在冷凝管冷却槽20内的热介质冷却。通常,冷凝管冷却槽20 内部保持在0℃到5℃左右,在汽油蒸汽在冷凝管3中导通时,汽油及气体中所含的水分有一部分冷凝,借助于气液分离器9分离成气体(汽油蒸汽)和液体(汽油)。
另外,在冷凝管3的运行条件、即压力为0.3MPa、冷却温度为5℃、气体流量为100L/min的条件下,汽油蒸汽的浓度为10vol%左右。另外,从汽油蒸汽的饱和浓度线图可知,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5℃时,饱和汽油蒸汽浓度约为10vol%,在该条件下,汽油蒸汽浓度在理论上不会变成10vol%以下。另外,通过使温度下降,可以降低在冷凝管3的出口处的汽油蒸汽浓度。但是,当设定温度为冰点以下时,因为气体中所含的水在冷凝管3冻结,产生冷凝管3的配管堵塞的问题,所以冷凝管3的设定温度设定为从0℃到5℃左右是理想的。
另外,当供油时间达到某个时间时,阀B2打开。由此,存留在气液分离器9的下部的汽油液体经由汽油槽12返回到供油装置1。其后,当经过一定时间后,关闭阀B2,汽油液体再次存留在气液分离器9的下部。此时,因为设置汽油槽12,所以可防止汽油蒸汽流入气液分离器9,可以防止高浓度汽油蒸汽流入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而产生的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吸附突破时间的短缩化(切换定时的短缩)。
即,在汽油槽12中,在下部存留一定量的汽油液体,由气液分离器9分离的汽油液体从底部流入,从下向上流动。由此,在汽油槽12中,成为在上部存在汽油蒸汽的构造。为此,在打开阀B2时,汽油蒸汽也不会逆着汽油液体的流动地流入气液分离器9,能够防止高浓度的汽油蒸汽送到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
接着,由冷凝管3处理不了的10vol%左右的汽油蒸汽送到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进行处理。在图1中,表示吸附解吸塔7作为吸附塔动作、吸附解吸塔8作为解吸塔动作的情况。因此,解吸用阀B3为开放(涂黑)状态,解吸用阀B3’为关闭(空白)状态,吸附用排出阀B4为开放(涂黑)状态,吸附用排出阀B4’为关闭(空白)状态,吸附用流入阀B6为开放(涂黑)状态,吸附用流入阀B6’ 为关闭(空白)状态。
在由吸附解吸塔7进行任意时间的吸附处理之后作为解吸塔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解吸用阀B3设为关闭,解吸用阀B3’设为开放,吸附用排出阀B4设为关闭,吸附用排出阀B4’设为开放,吸附用流入阀B6设为关闭,吸附用流入阀B6’设为开放,进行使用。进而,在吸附解吸塔7中的汽油解吸结束的时候,再作为吸附塔使用,在时间上反复进行该动作来加以使用。吸附、解吸的切换如上所述,由解吸用阀B3及解吸用阀B3’、吸附用排出阀B4及吸附用排出阀B4’、吸附用流入阀B6及吸附用流入阀B6’的切换进行控制。
在图1的情况下,汽油蒸汽在汽油蒸汽输送管14中导通而送到吸附解吸塔7。在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封入有吸附汽油蒸汽的吸附剂。作为汽油蒸汽的吸附剂,使用了硅胶的、特别是具有4~100埃的孔径的硅胶或合成沸石的单独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是有效的。通过使汽油蒸汽流经该吸附剂,吸附除去汽油成分,成为汽油浓度为1vol%以下的洁净空气,借助于净化空气排出管15排向大气。
另外,在净化空气排出管15上配设将排向大气的洁净空气的压力控制为规定值的压力控制器13,该压力控制器13设在把洁净空气排向大气时将作为吸附塔工作的吸附解吸塔7内的压力维持为规定值。在本实施方式1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中,因为使用冷凝管3的高压(0.3MPa左右)的排出气体来吸附汽油蒸汽,所以与在常压下吸附相比可大幅改进吸附容量。
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与汽油蒸汽的吸附解吸作用无关,始终通过由液体循环泵10供给的热介质冷却到一定温度。即,冷凝管3、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冷却系统始终进行运行控制以维持在设定温度。这是因为,填充到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吸附剂由来自设在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翅管式热交换器的传热进行冷却,故而某种程度的冷却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而不能对应瞬时运行。
另外,还因为,为了可在短时间冷却而设有冷却能力大的冷冻机 6会对设备成本带来不利影响,不能提供廉价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另外,通过降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部的温度,可以增加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减少吸附剂的使用量。进而,还能够防止由于在停止回收汽油蒸汽时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吸附剂的温度上升造成汽油蒸汽从填充到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吸附剂解吸、引起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
接着,对汽油蒸汽的解吸过程进行说明。在对由填充到作为解吸塔工作的吸附解吸塔8的吸附剂所吸附的汽油进行解吸时,通过驱动吸引泵11,借助于净化气体排出管17从吸附解吸塔8吸引气体,从吸附剂解吸汽油。此时,解吸用阀设为开放(涂黑)状态,解吸用阀B3’设为关闭(空白)状态。吸附时作为吸附塔发挥功能的吸附解吸塔在0.3MPa的高压状态下动作,而在解吸时用吸引泵11减压到大气压以下,所以由该压力差对解吸塔的吸附剂所吸附的汽油进行解吸。
解吸的汽油蒸汽在图1中回到冷凝管3,汽油成分再次冷凝回收后,再返回吸附解吸塔7。在反复进行该操作的期间,所有量的汽油在冷凝管3中被冷凝回收。另外,在解吸时,通过提高吸附解吸塔8内部的温度,可以加快解吸速度,但通过降低温度,存在冷冻机6及加热器等的加热机构中的消耗能量增大、同时不能在短时间切换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等问题,所以在解吸时不提高温度,以与吸附时相同的温度进行解吸是有效的。
对于仅是利用由吸引泵11的吸引产生的压力差的解吸方法,因为其效率不是很高,所以从外部导入净化气体是有效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该净化气体将从吸附解吸塔7排向大气的干净气体的一部分由净化气体流入管16送到吸附解吸塔8加以使用。该净化气体的气体流量由质量流量控制器B5及质量流量控制器B5’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流量控制器B5开放(涂黑)而处于可流通规定量气体的状态,质量流量控制器B5’关闭(空白)而成为气体不流动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因为在前段的冷凝管3中使气体中的水分量充分降低,所以净化气体所含的水分几乎对吸附解吸 塔8内的吸附剂没有不利影响。另外,进行解吸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净化气体流量设定为15~25L/min的情况下,可以把吸附塔内的压力设为15~30kPa,有效地解吸汽油蒸汽。
在加油站等供油施设中,供油是不定期进行的。为此,从减少电力使用量的观点出发,以只限于供油时的时间使汽油蒸汽吸入泵2动作,回收供油装置1的供油部附近的汽油蒸汽是理想的。另外,可预先对应于汽油蒸汽吸入泵2的工作,使吸引泵11工作。因此,由冷凝管3进行的汽油蒸汽的冷凝操作、由吸附解吸塔7进行的汽油蒸汽的吸附操作及由吸附解吸塔8进行的汽油蒸汽的解吸操作成为间歇的运行。通过进行这样的系统控制,可以降低在供油装置1不工作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可实现节省能量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
最后,对冷凝管3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冷却控制方法进行阐述。如上所述,在冷凝管3中,为了防止气体中所含的水在冷凝管3内冻结,把储存在冷凝管冷却槽20中的热介质的设定温度设为从0℃到5℃左右是理想的。另外,为了使吸附塔的尺寸尽量小,使吸附剂的温度尽量低(例如冰点下)是理想的。因此,认为通过把冷凝管3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冷却温度设定为不同的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进行高效率的汽油回收。
即,认为通过把使用冷冻机6及热交换器5冷却到规定温度的热介质的供给量设定为在冷凝管3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中不同,可以把冷凝管3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控制在不同温度,可以高效率地回收汽油。另外,通过控制作为流路切换机构的三通阀C1~三通阀C4,可以使热介质的供给量在冷凝管3和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不同。
首先,说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冷却控制方法。在热介质储存槽4设有热交换器5,以该热交换器5充分浸渍的方式储存热介质。当冷冻机6工作时,借助于热交换器5将热介质储存槽4内的热介质冷却到规定温度。此时,也可以测量热介质的温度,由其信号控制冷冻机6的运行。冷却到规定温度的热介质由液体循环泵10 供给至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供给至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热介质,在对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给予低温热量后,再返回到热介质储存槽4内。
这样,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吸附剂冷却到规定温度。与供油装置1的动作无关,另外与汽油蒸汽的吸附解吸的作用无关,始终将热介质由液体循环泵10供给至热容量大的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由此,也可以充分对应间歇的负荷流入,可实现可靠性高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另外,吸附剂的冷却温度从吸附特性判断时尽量降低为好,为了实现该设置,热介质的冷却温度也尽量降低为好。
但是,当使热介质的温度低时,因为热介质的粘性增加,液体循环泵10的消耗能量增大。另外,因为用于冷却热介质的冷冻机6的效率变差,冷冻机6的消耗能量增大。因此,吸附剂的冷却温度设定在-20℃~0℃是理想的。
根据以上方案,通过把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冷却温度设定为-20℃~0℃,可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可得到紧凑且可有效地液化冷凝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
接着,说明冷凝管3的冷却控制方法。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情况相同,冷却到规定温度的热介质由液体循环泵10借助于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在冷凝管冷却槽20中,储存于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和从热介质储存槽4供给的热介质混合。该热介质获取从冷凝管3产生的热,再返回热介质储存槽4内。此时,利用温度测定器19测量冷凝管3的出口气体的温度,以使其温度不在冰点下的方式开闭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
这样,在冷凝管3内流动的含有汽油蒸汽的空气冷却到冰点以上的规定温度。由此,气体中的水分不冻结,可以有效地液化汽油蒸汽。如上所述,由液体循环泵10始终向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供给被冷却的热介质,但对冷凝管冷却槽20与供油装置1的动作吻合地由 液体循环泵10供给热介质。即,因为冷凝管3由金属构成,故热传导快,能够比较快地冷却,所以与供油装置1的动作吻合,在冷凝管3出口的气体温度达到规定值之前,由液体循环泵10供给热介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通过开关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来接通断开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以对热介质的流量自身进行流量控制。通过这样,可以更高度地控制冷凝管冷却槽20内的热介质的温度。
根据以上的方案,通过把冷凝管3的冷却温度设定为冰点以上的温度,可以防止在冷凝管3产生冻结,可以得到可靠性高且能够有效地回收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
可是,因为供油装置1的工作是间歇的,所以当供油结束时,供油装置1停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由吸附解吸塔7的压力降低使得由吸附剂吸附的汽油解吸而排向大气中,把阀B1、阀B2、解吸用阀B3、吸附用排出阀B4、质量流量控制器B5及吸附用流入阀B6全部关闭。另外,如上所述,因为在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始终供给热介质,冷却吸附剂,所以不会发生汽油蒸汽解吸、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开放设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下部的解吸用阀B3及解吸用阀B3’,把吸附在吸附解吸塔7下部的汽油蒸汽转移到吸附解吸塔8的下部,同时使吸附解吸塔7的压力和吸附解吸塔8的压力相同,由此来缓和压力的上升。由此,在供油装置1不工作的状态下,也可以尽量降低能量消耗,同时可防止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压力上升,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
在本实施方式1中,利用温度测定器19测量冷凝管3出口的气体温度,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但也可以用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差压计21测量冷凝管3的出入口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差,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控制热介质的供给量以使由差压计21测量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压力即可。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温度测定器19测量冷凝管3出口的气体温度,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但也可以利用温度测定器19在向冷凝管冷却槽20供给热介质的部分测量热介质的温度。
进而,通过对储存于冷凝管冷却槽20中的热介质与由液体循环泵10供给的热介质混合的部位的温度进行测定,可实现得到与测量冷凝管3内的气体温度时大体同等的性能的温度控制。在此,由于进行温度不同的热介质混合的部位的温度测量,必须在热介质的温度比较激烈变动的状态下测量热介质的温度,要判断热介质达到设定温度的话,与测定冷凝管3内的气体温度的情况相比较难,与冷凝管3内气体温度测定方式相比处于劣势。
实施方式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2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的汽油液化而进行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以用温度测定器19测量冷凝管3出口的气体温度、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是以用差压计21测定冷凝管3的入口和出口的压力差、把其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来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差压计21根据冷凝管3的入口侧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及冷凝管3的出口侧的汽油蒸汽的压力测定冷凝管3的入口和出口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差。另外,由差压计21测定的压力差信息,作为信号被输送到图示省略的控制装置。
由此,因为气体中的水分在冷凝管3内部冻结,冰附着在冷凝管3内部,所以可直接检测到冷凝管3的压力损失增大。因此,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可以更高精度地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 量,可提供可有效率低液化回收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另外,也可以在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200中组合实施方式1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的温度测定器19来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更高精度地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可以高效率地液化回收汽油。
实施方式3.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3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3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300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以与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以冷凝管3设在冷凝管冷却槽20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3中,除冷凝管3之外,还把气液分离器9及连接冷凝管3和气液分离器9的配管设在作为热介质容器的第二热介质冷却槽31内部,通过向第二热介质冷却槽31供给冷却的热介质,冷却冷凝管3、气液分离器9及连接冷凝管3和气液分离器9的配管,由此有效地防止由冷凝管3液化的汽油液体到达气液分离器9之前再蒸发。即,通过冷凝管3和第二热介质冷却槽31,发挥作为液化汽油蒸汽的冷凝装置的功能。
由此,可有效地回收汽油蒸汽,同时可减少由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除去的汽油蒸汽,可减少使用的吸附剂。根据以上的方案,可提供节省能量且紧凑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30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3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
实施方式4.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 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4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4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4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4中,能够将使用于对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进行冷却的热介质直接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即,在热介质用液体循环泵10供给至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之后,可以控制借助于热介质回送用阀B8直接返回到热介质储存槽4的情况和借助于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直接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情况。该热介质回送用阀B8设在三通阀C5和三通阀C1之间,该三通阀C5与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三通阀C1及三通阀C2连接,设在三通阀C1和三通阀C2之间。
这样,因为可以由在吸附解吸塔7产生的热来提高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减小原来存在于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和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的温度差,所以可对冷凝管3内部的气体温度进行更高精度的控制。因此,可以提供能够高效率地液化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40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4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
实施方式5.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5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5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5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 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和冷凝管冷却槽20之间设置温度调节器41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4不同。由此,因为可以用温度调节器41把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的温度设定得比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出口排出的热介质的温度高,可以减小原来存在于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和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的温度差,所以可以更高精度地控制冷凝管3内部的气体温度。根据以上的方案,可以提供可以高效地液化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50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5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
实施方式6.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6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6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把冷凝管3及冷凝管冷却槽20更换成冷凝用热交换器52及容纳该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冷凝容器51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不同。即,通过冷凝用热交换器52和冷凝容器51,发挥作为液化汽油蒸汽的冷凝装置的功能。另外,作为冷凝用热交换器52,在压力损失小的方面或可有效地冷却含有汽油蒸汽的气体的方面,使用翅管式热交换器是最适合的。另外,冷凝容器51只要是在内部可存放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容器,对种类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对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当与供油装置1的工作同时汽油蒸汽吸入泵2开始动作时,吸入汽油蒸汽,向容纳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冷凝容器51送气。送到冷凝容器51中的汽油蒸汽在冷凝容器51内流动,在冷凝用热交换器52表面液化。借助于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由液体循环泵10向冷凝用热交换器52供给热介质。通过该热介质,送到冷凝容器51的汽油蒸汽被冷却。
此时,如上所述,通过用温度测定器19测量冷凝容器51出口的气体温度,开闭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7,从而控制供给至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热介质量。由此,可防止在冷凝用热交换器52表面气体中的水分冻结、堵塞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叶片间的气体流路的状况发生。根据以上方案,可以提供可靠性高且能够有效地回收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6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另外,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热介质回送用阀B8。
实施方式7.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7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7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7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7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7中,在设有冷凝用热交换器52的冷凝容器51中加入了金属颗粒53这一点与实施方式6不同。金属颗粒53为热传导好、不受汽油蒸汽等腐蚀的铝或铜等是适合的。这样,因为可以在冷凝容器51内有效地冷却汽油蒸汽,所以可有效地液化汽油蒸汽。另外,可以使冷凝容器51的构造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构造相 同,通过将在内部填充的物体设为吸附剂或者金属颗粒53,可以使容器部分通用化。
根据以上的方案,可以提供廉价、可高效率地液化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700。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7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另外,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热介质回送用阀B8。进而,金属颗粒53只要由热传导好、不受汽油蒸汽等腐蚀的材质构成即可,不限定于铝或铜。
实施方式8.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8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8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8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8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中,在始终向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供给热介质的同时用温度测定器19(或者差压计21)测量冷凝管3出口的气体温度,控制供给至冷凝管冷却槽20的热介质量,但在本实施方式8中,对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通过控制作为热介质供给控制阀的第二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9及第三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10,始终只对作为吸附塔工作的吸附解吸塔7供给热介质,同时对作为解吸塔工作的吸附解吸塔8限制热介质的供给量。
第二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9设在三通阀C4和吸附解吸塔7之间的配管中,第三热介质供给控制阀B10设在三通阀C4和吸附解吸塔8之间的配管中。由此,可以提高作为解吸塔工作的吸附解吸塔8的温度,可以有效地从吸附解吸塔8解吸汽油蒸汽,所以在切换吸附解吸 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作用时可以充分地进行吸附。因此,能够提供可控制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温度、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紧凑、可高效率地液化回收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8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8中表示了在冷凝部有一台(冷凝管3及冷凝管冷却槽20)、吸附解吸塔有两台(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时、通过分别控制向它们供给的热介质的量来分别控制各自温度的情况,但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控制供给至多个冷凝部和多个吸附解吸塔的热介质量。这样,可以单独地控制多个冷凝部和多个吸附解吸塔的温度,可有效地液化汽油。
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8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另外,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热介质回送用阀B8。进而,也可以与实施方式6及实施方式7同样替代冷凝管3而采用冷凝用热交换器5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冷凝容器51中填充金属颗粒53。
实施方式9.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9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8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9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8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8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9中,在气液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设置第二压力控制器61、只提高冷凝管3内部的压力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8不同。由于在气液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设置第二压力控制器61,所以可以把冷凝管3的内部的压力设定得更高。由此,由于可以使冷凝管3出口的汽油蒸汽浓度更低,可以降低供给至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 解吸塔8的汽油浓度,所以可以缩小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另外,由第二压力控制器61也可以提高气液分离器9内部的压力。
因为冷凝管3是缠绕成螺旋状的配管,所以不必作为压力容器进行处理就可以提高压力。另外,因为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是压力容器,所以当提高压力时,必须做成耐压构造,容器成本提高。因此,通过只提高冷凝管3的压力,把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内压设为不作为压力容器处理的0.3MPa以下,可以使装置廉价。通过以上构成,可以提供廉价、紧凑且能够高效率地液化汽油的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
另外,根据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通过在气液分离器9的后段设置作为压力控制阀的第二压力控制器61,可以提高作为冷凝装置的冷凝管3内部的压力及气液分离器9内部的压力,所以可降低沸点高而难以液化的丁烷或戊烷等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的饱和蒸发浓度,在冷凝管3有效地液化丁烷或戊烷等沸点低的有机碳氢化合物,提高汽油蒸汽的回收效率。进而,根据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通过吸附量未不对应压力增大而增大的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压力保持在规定压力以下,不必把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耐压力性设定得过高,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9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另外,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热介质回送用阀B8。进而,也可以与实施方式6及实施方式7同样替代冷凝管3而采用冷凝用热交换器5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冷凝容器51中填充金属颗粒53。
实施方式10.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的流程的整体构成图。基于图10对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下简单地称为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0)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0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的汽油蒸汽回收 装置同样,在供给汽油时对排向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中所含的汽油进行液化并回收。另外,在实施方式10中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10中,在把累积流量计71设置于把从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排出的空气向大气送出的净化空气排出管15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不同。由此,可以准确测定从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排出的气体的累积量,准确实施吸附解吸塔7或者吸附解吸塔8的切换。因此,可最大限度缩小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容量,具有装置整体的紧凑化、或能够实现延长吸附解吸塔7吸附解吸塔8的切换时间、延长阀的使用寿命等的装置长寿命化的效果。
因此,根据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0,由于在与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出口连接的净化空气排出管15设置累积流量计71,所以可以明确了解经过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空气总量,不用设置高价的汽油浓度计,就可以明确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功能反转、即吸附塔及脱塔的切换定时。另外,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吸附解吸塔7及吸附解吸塔8的容量,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
另外,在汽油蒸汽回收装置1000中以设置温度测定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差压计21替代温度测定器19,或者与温度测定器19同时设置该差压计21。另外,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热介质回送用阀B8。进而,也可以与实施方式6及实施方式7同样替代冷凝管3而采用冷凝用热交换器5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冷凝容器51中填充金属颗粒53。另外,也可以配设与实施方式9同样的第二压力控制器61。
Claims (10)
1.一种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用于对汽油蒸汽进行处理、回收,其特征在于,具备:
冷凝装置,该冷凝装置将汽油蒸汽液化,
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
吸附解吸装置,该吸附解吸装置对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
热介质储存槽,该热介质储存槽储存冷却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热介质,
液体循环泵,该液体循环泵将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
冷冻机,该冷冻机冷却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
阀,该阀调整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的热介质量,和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储存在所述冷凝装置中的热介质与由所述液体循环泵供给的热介质相混合的部位的温度,控制所述阀的开闭。
2.一种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用于对汽油蒸汽进行处理、回收,其特征在于,具备:
冷凝装置,该冷凝装置将汽油蒸汽液化,
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
吸附解吸装置,该吸附解吸装置对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
热介质储存槽,该热介质储存槽储存冷却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热介质,
液体循环泵,该液体循环泵将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
冷冻机,该冷冻机冷却储存在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中的热介质,
阀,该阀调整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的热介质量,
差压计,该差压计测量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入口处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差,和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差压计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阀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
冷却用配管,该冷却用配管使汽油蒸汽导通,和
热介质容器,该热介质容器在内部具备所述冷却用配管,能够储存从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供给的热介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后段,设置有使所述冷却用配管的内部的压力比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压力高的压力控制阀。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
热交换器,从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供给的热介质流过该热交换器,和
冷凝容器,该冷凝容器在内部容纳所述热交换器,汽油蒸汽能够流过该冷凝容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从所述热介质储存槽供给至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热介质供给至所述冷凝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和所述冷凝装置之间,设置有对从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一个作为吸附塔工作,另一个作为解吸塔工作,其中,
在连接所述热介质储存槽和所述吸附解吸塔的配管中设置有热介质供给控制阀,
通过控制所述热介质供给控制阀的开闭,对作为吸附塔工作的吸附解吸装置继续供给热介质,而且对作为解吸塔工作的吸附解吸装置限制供给热介质。
9.一种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在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中,
吸引汽油蒸汽并进行加压,
由冷凝装置将该汽油蒸汽冷却液化,
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
由吸附解吸装置对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
向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用于冷却汽油蒸汽的热介质,
利用冷冻机冷却所述热介质,其特征在于,
由液体循环泵一直向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同时
根据储存在所述冷凝装置中的热介质与由所述液体循环泵供给的热介质相混合的部位的温度,以使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的气体温度成为规定温度的方式,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
10.一种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在该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方法中,
吸引汽油蒸汽并进行加压,
由冷凝装置将该汽油蒸汽冷却液化,
将由所述冷凝装置液化的汽油液体和汽油蒸汽分离,
由吸附解吸装置对分离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解吸,
向所述冷凝装置及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用于冷却汽油蒸汽的热介质,
利用冷冻机冷却所述热介质,其特征在于,
一直向所述吸附解吸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同时
以使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入口处的汽油蒸汽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压力的方式,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冷却的热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8/056007 WO2009118876A1 (ja) | 2008-03-28 | 2008-03-28 | ガス状炭化水素の処理・回収装置及び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0082A CN101970082A (zh) | 2011-02-09 |
CN101970082B true CN101970082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111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807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082B (zh) | 2008-03-28 | 2008-03-28 | 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289427B2 (zh) |
KR (1) | KR101215211B1 (zh) |
CN (1) | CN101970082B (zh) |
TW (1) | TW200940156A (zh) |
WO (1) | WO20091188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68694B1 (ko) * | 2009-03-31 | 2013-05-29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다쯔노 | 가스상 탄화수소의 회수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167207B1 (ko) | 2010-11-03 | 2012-07-24 | 세계화학공업(주) |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방법 |
CN103100233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浙江大江山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 原料药干燥过程中有机溶剂回收和尾气吸收综合处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处理系统 |
CN103349885B (zh) * | 2013-07-23 | 2015-04-15 | 蔡兵 | 油蒸汽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
KR102701361B1 (ko) * | 2016-03-18 | 2024-09-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제거 장치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제거 방법 |
CN107986222B (zh) * | 2016-10-26 | 2020-04-17 | 株式会社龙野 | 加油装置 |
CN107050912B (zh) * | 2017-01-13 | 2022-08-02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相冷凝液体回收系统及方法 |
CN109200745A (zh) * | 2018-08-31 | 2019-01-15 | 江苏新久扬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气吸附回收装置及工艺 |
CN110068488A (zh) * | 2019-03-27 | 2019-07-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无损采集固定源烟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装置及方法 |
CN113457569B (zh) * | 2021-07-28 | 2022-10-04 | 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 | 适用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裂解的真空装置及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5050A (zh) * | 1997-05-07 | 2000-08-30 | 株式会社宇宙总合研究所 | 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冷凝法回收烃类蒸气的方法 |
US6120581A (en) * | 1999-01-13 | 2000-09-19 | Uop Llc | Sulfur production process |
CN1807555A (zh) * | 2004-12-22 | 2006-07-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状烃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CN1951535A (zh) * | 2005-10-19 | 2007-04-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轻质烃类氧化脱硫醇尾气的处理方法 |
TW200740980A (en) * | 2006-04-21 | 2007-11-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nd recovering gaseous hydrocarb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64402A (ja) * | 1988-12-19 | 1990-06-25 | Toshiba Corp | 水分捕集サンプラ |
JPH02137921U (zh) * | 1989-04-21 | 1990-11-16 | ||
JP4671940B2 (ja) * | 2006-10-12 | 2011-04-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状炭化水素の処理・回収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2008
- 2008-03-28 WO PCT/JP2008/056007 patent/WO20091188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3-28 JP JP2010505103A patent/JP52894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28 CN CN200880128078.4A patent/CN1019700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28 KR KR1020107019909A patent/KR10121521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4-25 TW TW097115218A patent/TW200940156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5050A (zh) * | 1997-05-07 | 2000-08-30 | 株式会社宇宙总合研究所 | 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冷凝法回收烃类蒸气的方法 |
US6120581A (en) * | 1999-01-13 | 2000-09-19 | Uop Llc | Sulfur production process |
CN1807555A (zh) * | 2004-12-22 | 2006-07-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状烃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CN1951535A (zh) * | 2005-10-19 | 2007-04-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轻质烃类氧化脱硫醇尾气的处理方法 |
TW200740980A (en) * | 2006-04-21 | 2007-11-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nd recovering gaseous hydrocarb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369243B (zh) | 2012-08-01 |
TW200940156A (en) | 2009-10-01 |
JP5289427B2 (ja) | 2013-09-11 |
KR20100121639A (ko) | 2010-11-18 |
JPWO2009118876A1 (ja) | 2011-07-21 |
CN101970082A (zh) | 2011-02-09 |
WO2009118876A1 (ja) | 2009-10-01 |
KR101215211B1 (ko) | 2012-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0082B (zh) | 气状碳氢化合物的处理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
US5505232A (en) | Integrated refueling system for vehicles | |
CN100584431C (zh) | 气体状烃的处理、回收方法 | |
KR101195641B1 (ko) | 이종연료 디젤엔진 추진기관을 사용하는 액화천연가스 운반선을 위한 연료공급시스템 | |
US7036324B2 (en) | Hydrogen storage and supply system | |
KR101039401B1 (ko) | 유증기 회수 시스템 | |
US2008026451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ling a Hydrogen Storage Vessel at Enhanced Flow Rates | |
US2011025904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 |
US11149693B2 (en) |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fluid stored in liquefied form to an end user in gaseous form | |
US5630328A (en) | Natural gas conditioning facility | |
TWI413544B (zh) | Gas - like hydrocarbon recovery device and method | |
US9328868B2 (en) | Method of increasing storage capacity of natural gas tank | |
TWI381879B (zh) |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gas - like hydrocarbons | |
US20130305744A1 (en) | Cng delivery system with cryocooler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urified cng | |
KR20180025584A (ko) | 가스 처리 시스템 및 선박 | |
KR100912169B1 (ko) | 응축액 순환장치 및 순환방법 | |
US2012000024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 |
CN111575043A (zh) | 一种油气分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 |
JP6519194B2 (ja) | Lng車のボイルオフガス放出防止制御方法 | |
JP4634231B2 (ja) | 低温液化ガス貯蔵装置、これを有する動力発生装置及び移動体 | |
KR20190042262A (ko) | 가스 처리 시스템 및 선박 | |
JP4255151B2 (ja) | 中圧lng貯槽の落圧方法 | |
KR102243802B1 (ko) | 가스 처리 시스템 및 선박 | |
JP2006242350A (ja) | ボイルオフ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 |
WO2008075291A2 (en) | Method and vehicle for filling a gas storage vessel at enhanced flow rat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ongye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nt before: Tatsuno Corp.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