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968285A -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Google Patents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8285A
CN101968285A CN2010105063776A CN201010506377A CN101968285A CN 101968285 A CN101968285 A CN 101968285A CN 2010105063776 A CN2010105063776 A CN 2010105063776A CN 201010506377 A CN201010506377 A CN 201010506377A CN 101968285 A CN101968285 A CN 101968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ly
evaporimeter
solution
increased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6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8285B (zh
Inventor
李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063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8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8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8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8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8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 Y02B30/625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combined with heat or power generation [CHP], e.g. trigeneration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热泵/制冷技术领域。是在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经溶液泵和若干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若干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机组。本发明形成结构简单、热力学性能介于双效与单效之间的新机组,可提高供热温度或制冷时降低驱动热的温度。

Description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制冷技术与低温余热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双效第一类吸收式机组与单效第一类吸收式机组相比,前者性能指数高而供热温度低,后者性能指数低而供热温度高——性能指数与供热温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从实际的热力学参数——主要是热泵机组的性能指数和供热温度——看,二者之间体现余热利用率的性能指数和体现供热能力的供热温度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热力学参数方面存在的较大跨度预示着双效与单效之间存在着具有中间热力学参数的中间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
从热力学原理角度看,回热可以提高正向循环热效率,则对应着降低逆向循环的性能指数;而逆向循环性能指数的降低,则伴随着其供热温度的提高。这样,采用合理的回热技术手段,得到热力学效果介于双效与单效之间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即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作为热泵,供热温度的提高则预示着能够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资源;作为制冷机,供热温度的提高则可以降低对驱动热介质的温度要求。同时,这也丰富了第一类吸收式机组的类型,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冷/热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或溶液并联循环双效、或再加上第二溶液泵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得到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泵,得到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第二冷凝器和第四节流阀,得到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1.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2.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泵,将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3.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泵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4.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泵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泵,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5.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6.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泵,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和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和低压发生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成一路、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7.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冷凝器和第四节流阀,高压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与第一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8.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9.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0.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1.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2.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3.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将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4.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低压发生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2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与图1所示的区别在于:
①图1中,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图2中,蒸发器4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图1中,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连通;图2中,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
图3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与图1所示区别在于:
图1中,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连通——高压发生器1向低压发生器2提供溶液;图3中,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低压发生器2向高压发生器1提供溶液。
图4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图4与图3所示的区别如同图2与图1所示的区别。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6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图6与图5所示的区别如同图2与图1所示的区别。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以第二冷凝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9也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9所示与图8所示的区别在于:
①双效流程不同——图8中高压发生器1向低压发生器2提供溶液,而图9中则是低压发生器2向高压发生器1提供溶液。
②形成附加高温供热端的溶液流程不同——图8中由吸收-蒸发器a1向新增吸收器a3提供溶液,而图9中则是由低压发生器2向新增吸收器a3提供溶液。
③图8中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而图9中则是蒸发器4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④图8中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而图9中则是蒸发器4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
图10是高压发生器向低压发生器提供溶液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1是低压发生器向高压发生器提供溶液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不意图。
图12是由吸收器分别向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提供溶液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0-图12所示的为已有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或制冷机的代表,给出它们也是为了更清晰和更简捷地体现和描述本发明。
图中,a1-吸收-蒸发器,b1-第三节流阀,c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d1-冷剂液泵,e1-第三溶液泵;a2-第二冷凝器,b2-第四节流阀;a3-新增吸收器,b3-新增吸收-蒸发器,c3-新增溶液泵,d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e3-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f3-新增节流阀,g3-新增冷剂液泵;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第-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第二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0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 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 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自吸收器5进入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冷剂蒸汽、并加热自冷凝器3经第三节流阀b1节流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向高压发生器1提供,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2所示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0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三溶液泵e1,将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由蒸发器4进入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蒸汽被来自低压发生器2的溶液吸收、并加热自蒸发器4经冷剂液泵d1加压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向高压发生器1提供,从而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3所示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如图11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一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二溶液泵11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自吸收器5进入吸收-蒸发器a1的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4冷剂蒸汽、并加热自冷凝器3经第三节流阀b1节流后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向低压发生器2提供,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4所示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如图11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一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二溶液泵11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三溶液泵e1,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高压发生器1的浓溶液进入吸收-蒸发器a1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冷剂蒸汽、并加热自蒸发器4经冷剂液泵d1加压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向吸收器5提供,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5所示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2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自吸收器5进入吸收-蒸发器a1的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4冷剂蒸汽、并加热自冷凝器3经第三节流阀b1节流后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分别向高压发生器1和低压发生器2提供,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6所示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2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三溶液泵e1,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和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的浓溶液管路和低压发生器2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成一路、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 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
②流程上,自高压发生器1和低压发生器2进入吸收-蒸发器a1的浓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冷剂蒸汽、并加热自蒸发器4经冷剂液泵d1加压后再流经吸收-蒸发器a1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吸收-蒸发器a1实现了回热,吸收-蒸发器a1产生的冷剂蒸汽向吸收器5提供,吸收-蒸发器a1的稀溶液向吸收器5提供,得到由吸收-蒸发器a1实现回热的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7所示的、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冷凝器a2和第四节流阀b2,高压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a2连通,第二冷凝器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b2与第一冷凝器3连通,第二冷凝器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高压发生器1向第二冷凝器a2提供冷剂蒸汽,进入第二冷凝器a2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第二冷凝器a2的冷剂液经第四节流阀b2节流后进入第一冷凝器3,得到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8所示的、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新增节流阀f3,将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吸收-蒸发器a1向新增吸收器a3提供溶液,进入新增吸收器a3的溶液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新增吸收器a3的稀溶液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b3、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冷剂蒸汽并加热自冷凝器3经新增节流阀f3节流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稀溶液进入高压发生器1,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9所示的、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将冷凝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再增加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低压发生器2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低压发生器2向新增吸收器a3提供溶液,进入新增吸收器a3的溶液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新增吸收器a3的稀溶液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b3、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冷剂蒸汽并加热自冷凝器3经新增冷剂液泵g3节流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新增吸收-蒸发器b3的稀溶液进入低压发生器2,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作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图10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由高压发生器1向低压发生器2提供溶液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的:
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后低压发生器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7与冷凝器3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和冷凝器3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图11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一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二溶液泵11所组成、由低压发生器2向高压发生器1提供溶液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的:
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后低压发生器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7与冷凝器3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和冷凝器3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图12所示的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的:
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之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后低压发生器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7与冷凝器3连通,低压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3连通,冷凝器3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6与蒸发器4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高压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和冷凝器3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图10-图12是已有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它们的给出是为了更清晰地描述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①本发明给出了热力学性能介于双效与单效之间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使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具体种类更加丰富。
②给出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设备造价。
③作为热泵,回热流程能够实现进一步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和向用户提供更高温度的供热,扩大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范围,有利于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
④作为制冷机,可使原本只能用于单效流程的驱动热介质能够用于回热式双效流程,提高了驱动热的制冷效益。
⑤吸收-蒸发器的采用,能够避免余热温度过低、被加热介质初始温度过高而导致吸收器内溶液结晶的危险。
⑥带有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能够在被加热介质温度变化范围宽的场合进一步提高节能效益。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进一步丰富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具体种类;具有简单的结构和流程,提高了机组供热能力,具有相对较高的性能指数,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冷/热需求,具有很好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Claims (14)

1.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2.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三溶液泵(e1),将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3.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一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二溶液泵(11)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4.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一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二溶液泵(11)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三溶液泵(e1),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5.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后分别再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和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6.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冷凝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所组成的溶液并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b1)或冷剂液泵(d1)、吸收-蒸发器(a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三溶液泵(e1),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和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的浓溶液管路和低压发生器(2)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成一路、再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吸收-蒸发器(a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e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器(5)连通,将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b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d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后吸收-蒸发器(a1)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得到溶液并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7.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冷凝器(a2)和第四节流阀(b2),高压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a2)连通,第二冷凝器(a2)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节流阀(b2)与第一冷凝器(3)或蒸发器(4)连通,第二冷凝器(a2)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8.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9.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高压发生器(1)连通,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0.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1.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8)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调整为高压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2.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蒸发器(a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3.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将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将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c1)与吸收-蒸发器(a1)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14.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f3)或新增冷剂液泵(g3)、新增吸收器(a3)、新增吸收-蒸发器(b3)、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低压发生器(2)增设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c3)、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d3)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e3)与低压发生器(2)连通,蒸发器(4)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冷凝器(3)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f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或蒸发器(4)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g3)与新增吸收-蒸发器(b3)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b3)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a3)连通,新增吸收器(a3)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10105063776A 2009-09-28 2010-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Active CN101968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63776A CN101968285B (zh) 2009-09-28 2010-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9506.6 2009-09-28
CN200910019506A CN101696832A (zh) 2009-09-28 2009-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10105063776A CN101968285B (zh) 2009-09-28 2010-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8285A true CN101968285A (zh) 2011-02-09
CN101968285B CN101968285B (zh) 2013-09-25

Family

ID=4214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9506A Pending CN101696832A (zh) 2009-09-28 2009-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10105063776A Active CN101968285B (zh) 2009-09-28 2010-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9506A Pending CN101696832A (zh) 2009-09-28 2009-09-28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6968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6538A (zh) * 2011-03-06 2011-07-06 李华玉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9268A1 (zh) * 2011-03-08 2012-09-13 Li Huayu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589185B (zh) * 2012-02-19 2014-07-30 李华玉 具有回热冷却端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CN102706026B (zh) * 2012-03-23 2014-12-03 李华玉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679615B (zh) * 2012-05-04 2014-09-03 李华玉 分段回热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WO2014134749A1 (zh) * 2013-03-05 2014-09-12 Li Huayu 复合发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10986423B (zh) * 2019-12-23 2021-08-24 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5231A (ja) * 2004-03-17 2005-09-29 Yazaki Corp 三重効用吸収式冷凍機
JP3786547B2 (ja) * 1999-08-24 2006-06-14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吸収冷温水機
US7225634B2 (en) * 2002-09-27 2007-06-05 Ebara Corporat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ng machine
CN101004303A (zh) * 2007-01-08 2007-07-25 李华玉 两级与多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363666A (zh) * 2008-09-17 2009-02-11 李华玉 多重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6547B2 (ja) * 1999-08-24 2006-06-14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吸収冷温水機
US7225634B2 (en) * 2002-09-27 2007-06-05 Ebara Corporat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ng machine
JP2005265231A (ja) * 2004-03-17 2005-09-29 Yazaki Corp 三重効用吸収式冷凍機
CN101004303A (zh) * 2007-01-08 2007-07-25 李华玉 两级与多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363666A (zh) * 2008-09-17 2009-02-11 李华玉 多重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6538A (zh) * 2011-03-06 2011-07-06 李华玉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116538B (zh) * 2011-03-06 2012-08-29 李华玉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6832A (zh) 2010-04-21
CN101968285B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7091B (zh) 回热式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116538B (zh)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968285B (zh) 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586891B (zh) 回热式发生-吸收系统与高温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1975484B (zh) 以单效为第一级的溶液串联循环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3851823B (zh) 复合发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957093B (zh) 吸收-再吸收-发生系统与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266086B (zh) 一种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2322705B (zh) 扩散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制冷联合循环装置
CN101984308B (zh) 以三效为第一级的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520251B (zh) 发生-吸收-再吸收系统与分段吸收型吸收式机组
CN101093118B (zh) 单级复合吸收式制冷机
CN103017398A (zh) 多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3486757B (zh) 分路循环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3148631B (zh) 复合发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305489B (zh) 单效流程基础上的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2521940U (zh) 一种太阳能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02012128B (zh) 以双效为第一级的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519166A (zh) 分段吸收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694331A (zh) 单级基础上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3940142B (zh) 分路循环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2635970B (zh)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CN102410575A (zh) 吸收式分级供热系统
CN103471283B (zh) 分路循环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3697615A (zh) 多端供热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555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Huangdao District Jiangshan Jiangshan Road No. 123 5 Ruicheng Building 1 unit 2101 room

Applicant after: Li Huayu

Address before: 257061, No. 271, two North Road, Dongying District, Shandong, Dongy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Hua Dong) 7082501

Applicant before: Li Huayu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