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746269A -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6269A
CN101746269A CN201010017144A CN201010017144A CN101746269A CN 101746269 A CN101746269 A CN 101746269A CN 201010017144 A CN201010017144 A CN 201010017144A CN 201010017144 A CN201010017144 A CN 201010017144A CN 101746269 A CN101746269 A CN 10174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msubsup
msub
math
m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17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6269B (zh
Inventor
张为公
孙伟
张小瑞
林国余
王雨辰
于家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0171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6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6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2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是从直接反映驾驶员疲劳的两个面部特征和间接反映驾驶员疲劳的两个车辆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疲劳驾驶进行融合检测,两个面部特征分别为频繁眨眼和打呵欠,两个车辆行为特征分别为车辆异常偏离车道和方向盘转动异常;该方法运用TS模糊神经网络来识别疲劳驾驶,采用减法聚类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辨识,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规则个数以及相关网络参数的初始值;运用遗传算法对网络参数进行训练和优化,确定最佳网络参数;根据最佳网络参数和上述四个疲劳特征参数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实时检测。

Description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它是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融合两个面部疲劳特征和两个车辆行为特征,并运用减法聚类和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优化和训练,进而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融合检测的方法,属于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检测和预警已成为汽车主动安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物理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但现有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大都只针对驾驶员某一方面的单一疲劳特征,如频繁的眨眼和打呵欠,头部转动异常,或车辆行驶状态异常等。随着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不少检测方法虽然已开始考虑融合多个疲劳特征,但它们大多只融合驾驶员面部的几个疲劳特征,而对于间接反应驾驶员是否疲劳的车辆行为特征,如因疲劳驾驶而产生的车辆异常偏离车道,方向盘转动和车速变化异常等却被忽略,导致目前这些方法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容易造成误检,漏检等。同时,疲劳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存在诱发原因多,症状复杂,难以检测和识别等问题,这些都给传统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带来了极大地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基于单一特征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被测驾驶员疲劳特征参数xi的计算:对被测驾驶员的疲劳特征参数xi进行采集,i=1、2、3或4,所采集的疲劳特征参数包括: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车辆前方车道标志线信号、方向盘转动信号,其中,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包括驾驶员眨眼信号及打哈欠信号,并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眨眼频率x1、打哈欠频率x2、车辆异常偏离车道的频率x3及方向盘转动异常频率x4,其中,x1=n1/N1,N1为Δt1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1为其中眼睛闭合的图片帧数,x2=n2/N2,N2为Δt2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2为其中打呵欠的图片帧数,x3=n3/N3,N3为Δt3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3为其中异常偏离车道的图片帧数,x4=t/10,t为每10秒内方向盘持续不动的时间,单位为秒;
步骤2将眨眼频率x1、打哈欠频率x2、车辆异常偏离车道频率x3及方向盘转动异常频率x4代入TS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斯隶属函数μi j中, μ i j = exp [ - ( x i - ω ij ) 2 / σ ij 2 ] , i=1,2,3或4,j为正整数,j=1,2,3,…,(cR-1)或cR,cR为模糊规则个数,式中,ωij、σij和μi j分别表示疲劳特征参数xi的第j个模糊规则的隶属函数的中心、宽度和隶属度;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隶属度μi j计算激励强度αj,即: α j = Π μ i j , i=1,2,3或4,再计算归一化激励强度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23
即: α ‾ j = α j / Σ j = 1 C R α j , 然后计算第j个模糊规则的后件加权值yi,即: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25
其中ρd j为权值系数,d=0,1,2,3或4,再计算归一化后件加权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26
即: y ‾ j = α ‾ j · y j , 最后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28
即: Y ^ = Σ j = 1 C R y ‾ j ,
得到所述cR、ωij、σij和ρd j的方法是:首先对6名男性和4名女性共10名驾驶员进行疲劳度量化实验,选择200组包含疲劳特征参数x1,x2,x3,x4及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的数据作为实验样本,为保证样本的时效性和完备性,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实验应在疲劳特征参数采集之后1分钟内开始,同时样本应尽量全面地包含驾驶员的各种疲劳程度,如不疲劳、轻微疲劳、中等疲劳,重度疲劳,其中,x1=n1/N1,N1为Δt1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1为其中眼睛闭合的图片帧数,x2=n2/N2,N2为Δt2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2为其中打呵欠的图片帧数,x3=n3/N3,N3为Δt3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3为其中异常偏离车道的图片帧数,x4=t/10,t为每10秒内方向盘持续不动的时间,单位为秒,疲劳度量化值 Y = Σ b = 1 100 1 · δ b 100 , δb为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志图片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32
tb为疲劳度量化时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识图片进行识别和响应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上述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采用编制的测试程序进行计算,实验前先让驾驶员对4张配有文字说明的交通标志图片进行学习,编程时每张图片被用一个图片标识符进行定义,与其相对应的文字说明按钮也被定义一个跟图片标识符相同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实验时,程序界面每隔2秒随机弹出4张交通标志图片中的任一张,此时驾驶员须在限定的1秒时间内对图片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识别和响应,并用鼠标迅速点击相应的文字说明按钮,根据每次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是否相同来判断每次识别是否正确,当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相同时,此次识别正确,否则识别错误,同时计算从图片出现到鼠标击中文字说明按钮之间的响应时间,用tb表示,根据识别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响应时间的长短确定每次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δb;每次实验图片共随机出现100次,实验结束时程序会自动计算本次实验图片识别的错误率并将其作为疲劳程度的量化值在程序界面上进行显示;
然后利用减法聚类确定模糊规则个数cR,以及ωij和σij的初始值,减法聚类的步骤为:
(1)计算第k个样本Xk中xi和Y的归一化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3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3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35
(j′=1,2,3或4), Y ‾ k = ( Y k - Y min ) ( Y max - Y min ) , 其中,对每一个样本值Xk,Xk={xk,1,xk,2,xk,3,xk,4,Yk},k=1,2,…,200,前4项为第k个样本对应的四个疲劳特征参数值x1,x2,x3和x4,第5项为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归一化样本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2
经比较确定: x max , j ′ = max 1 ≤ k ≤ 200 ( x k , j ′ ) , x min , j ′ = min 1 ≤ k ≤ 200 ( x k , j ′ ) , Y min = min 1 ≤ k ≤ 200 ( Y k ) , Y max = max 1 ≤ k ≤ 200 ( Y k ) ;
(2)计算每一个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7
对应的密度值Pk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8
Pa=0.4,然后经统计比较得到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9
定义 P ~ = P k max , 并初始化聚类个数cN=0;
(3)令 R p = P k max P ~ ;
(4)如果Rp>εA,执行(6),其中,接收率εA=0.8;
(5)如果Rp<εR,输出聚类中心Ci″及聚类个数cN,并将聚类个数作为模糊规则个数cR的值,即cR=cN,程序结束,其中,拒绝率εR=0.15;否则,统计计算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12
跟已求得的聚类中心Ci″之间的最小距离dmin d min = min | | X ‾ k * - C i ′ ′ | | , i″为正整数,1≤i″≤cN,C表示由聚类中心组成的聚类中心集合,C={Ci″},Ci″表示第i″个聚类中心,如果 d min 0.8 + R p ≤ 1 , 拒绝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15
成为聚类中心,并令其密度值Pk=0,重新进行统计比较,选择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作为新的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16
转至(3),否则转至(6);
(6)令 C i ′ ′ = X ‾ k * ,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18
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依次添加到集合C中,并令cN=cN+1,接着根据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19
对其余未聚类的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20
的密度值Pk进行更新,即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421
其中,Rb=1.5Ra,以避免出现距离相近的聚类中心;
(7)统计并找到新的具有最高密度值Pk max返回步骤(3)继续运行程序;
减法聚类完成后,将聚类中心集合C中的cR个聚类中心Cj进行转换求得归一化前的聚类中心Cj′,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2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5
再将xi,j *作为隶属函数μi j中相应ωij的初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6
ω ~ ij = x i , j * , 在集合C中统计计算跟第一个聚类中心C1′的欧氏距离最近的另一个聚类中心Cs′,s=2,3,…,(cR-1)或cR,σij的初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8
被确定为: σ ~ ij = 1 2 | x i , 1 * - x i , s * | , 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0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1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2
根据遗传算法,将TS模糊神经网络需要优化的ωij、σij和ρd j按实数编码格式连接起来构成一条染色体,共随机产生100条染色体,组成群体Z,Z={z1,z2,…,z100},其中,每条染色体的基因值由ωij′、σij′和ρdj组成,第h条染色体zh可表示为: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5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6
h为正整数,且h=1,2,…,或100,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7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8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19
ρ d ′ j = rand ( 0,1 ) ; 计算网络在训练集上产生的均方误差ferr(Z),
式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522
为代入第k个样本的疲劳特征参数xi和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后TS模糊神经网络计算出的网络实际输出值,并根据ferr(Z)构造适应度函数,计算每条染色体的适应度ffit(Z), f fit ( Z ) = 1 1 + f err ( Z ) , 通过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对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进行优化,将在最大进化代数范围内满足最小均方误差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2
的染色体z*作为最佳染色体,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5
根据最佳染色体z*,令 ω ij = ω ij * , σ ij = σ ij * , ρ d j = ρ d * j , 并将ωij,σij和ρd j作为最佳网络参数,其中,遗传算法中设定的最小均方误差 f ^ err ( Z ) = 0.001 , 最大进化代数为Ne=1000次;
选择操作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优质个体,交叉运算时利用公式(1)以线性交叉的方式产生子代ZA e+1,ZB e+1
ZA e、ZB e为待交叉的两个染色体,η为(0,1)区间产生的随机数,e为交叉运算的代数,
变异操作采用非均匀变异,根据公式(2)和(3),对原有的基因值做一随机扰动,以扰动后的结果做为变异后的新基因值d′(Zm),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12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613
式中κ=gc/gm,γ为随机数,γ=rand(0,1),g为形状参数,g=3,al和ar分别为染色体中各基因位取值区域的左右边界、gc为当前进化代数、gm为最大进化代数,sign为随机数,取值为0或1,Zm为第m个染色体,
在交叉和变异操作过程中,交叉率pc和变异率pm采用一种自适应的方法获得,其表达式为: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1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2
式中fmax、favg分别表示群体中的最大适应度和平均适应度,f′表示两个待交叉个体中较大的适应度,pc1、pc2、pm1、pm2为小于1的常数,其中,交叉率pc1=0.9,pc2=0.6,变异率pm1=0.1,pm2=0.001;
步骤4将最佳网络参数ωij、σij和ρd j以及实时计算的疲劳特征参数xi代入到TS模糊神经网络中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3
依据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4
的大小,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划分为四种状态: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5
最后根据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76
的大小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并对疲劳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分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综合考虑反映疲劳驾驶的两个直接特征和两个间接特征,其中,两个直接特征包括频繁眨眼和打呵欠,两个间接特征包括车辆异常偏离车道和方向盘转动异常。上述四个疲劳特征能够全面、客观、准确的衡量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行为。
(2)运用TS模糊神经网络融合上述四个疲劳疲劳特征参数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实时检测,克服基于单一特征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降低其误检率和漏检率,提高疲劳驾驶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率,适合于实时性强的驾驶疲劳精确检测场合。
(3)利用减法聚类确定TS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初始网络参数,包括TS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规则个数以及隶属函数的中心和宽度的初始值,从而优化了TS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简化了计算过程。
(4)采用遗传算法训练TS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网络参数,进而确定网络参数的最佳值。避免了传统方法训练TS模糊神经网络参数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弊端,使得TS模糊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和检测精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检测流程图;
图2是疲劳度的量化流程图;
图3是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图;
图4是减法聚类的流程图;
图5是遗传算法的流程图;
图6是基于软计算的模糊神经网络训练效果图;
图7是疲劳特征参数计算及驾驶行为分类输出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可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一是离线训练阶段,二是在线检测阶段。该方法的检测流程图如图1所示。
1、通过对数据样本进行离线训练确定最佳网络结构及网络参数
最佳网络结构及网络参数可通过六步完成:
(1)数据采集
在实验车上安装两个CCD摄像头C1和C2,C1负责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的采集,C2负责车辆前方车道标志线信号的采集,另外在方向盘上安装光电式转角传感器负责对方向盘转动信号的采集。
(2)特征参数计算
对被测驾驶员的疲劳特征参数xi进行采集,i=1、2、3或4,所采集的疲劳特征参数包括: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车辆前方车道标志线信号、方向盘转动信号,其中,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包括驾驶员眨眼信号及打哈欠信号,并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眨眼频率x1、打哈欠频率x2、车辆异常偏离车道的频率x3及方向盘转动异常频率x4,其中,x1=n1/N1,N1为Δt1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1为其中眼睛闭合的图片帧数,x2=n2/N2,N2为Δt2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2为其中打呵欠的图片帧数,x3=n3/N3,N3为Δt3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3为其中异常偏离车道的图片帧数,x4=t/10,t为每10秒内方向盘持续不动的时间,单位为秒;
(3)疲劳度的量化
首先对6名男性和4名女性共10名驾驶员进行疲劳度量化实验,选择200组包含疲劳特征参数x1,x2,x3,x4及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的数据作为实验样本,为保证样本的时效性和完备性,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实验应在疲劳特征参数采集之后1分钟内开始,同时样本应尽量全面地包含驾驶员的各种疲劳程度,如不疲劳、轻微疲劳、中等疲劳,重度疲劳,其中,x1=n1/N1,N1为Δt1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1为其中眼睛闭合的图片帧数,x2=n2/N2,N2为Δt2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2为其中打呵欠的图片帧数,x3=n3/N3,N3为Δt3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3为其中异常偏离车道的图片帧数,x4=t/10,t为每10秒内方向盘持续不动的时间,单位为秒,疲劳度量化值 Y = Σ b = 1 100 1 · δ b 100 , δb为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志图片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092
tb为疲劳度量化时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识图片进行识别和响应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上述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采用编制的测试程序进行计算,实验前先让驾驶员对4张配有文字说明的交通标志图片进行学习,编程时每张图片被用一个图片标识符进行定义,与其相对应的文字说明按钮也被定义一个跟图片标识符相同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实验时,程序界面每隔2秒随机弹出4张交通标志图片中的任一张,此时驾驶员须在限定的1秒时间内对图片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识别和响应,并用鼠标迅速点击相应的文字说明按钮,根据每次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是否相同来判断每次识别是否正确,当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相同时,此次识别正确,否则识别错误,同时计算从图片出现到鼠标击中文字说明按钮之间的响应时间,用tb表示,根据识别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响应时间的长短确定每次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δb;每次实验图片共随机出现100次,实验结束时程序会自动计算本次实验图片识别的错误率并将其作为疲劳程度的量化值在程序界面上进行显示,疲劳度的量化流程如图2所示。
(4)构建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疲劳特征进行融合检测,该模型由前件网络和后件网络组成,具有收敛速度快,样本需要量少的优点,其网络结构图如图3所示。
前件网络由四层组成,各层的功能及运算如下:
1)输入层:节点数为4,对应4个输入疲劳特征参数x1、x2、x3和x4
2)模糊化层:对每一个节点利用高斯隶属函数计算其隶属度μi j,其运算为: μ i j = exp [ - ( x i - ω ij ) 2 / σ ij 2 ] , i=1,2,3或4,j为正整数,j=1,2,3,…,(cR-1)
或cR,cR为模糊规则个数,式中,ωij、σij分别表示疲劳特征参数xi的第j个模糊规则的隶属函数的中心、宽度;
3)规则层:该层用来计算每条规则的激励强度αj α j = Π μ i j ;
4)归一化层:该层用来计算规则的归一化激励强度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03
α ‾ j = α j / Σ j = 1 C R α j ;
以下是后件网络各层的功能与计算:
1)输入层:比前件网络的输入层多一个节点输入x0=1,用来补偿模糊规则后件中的常数项;
2)函数层:计算每一条规则的后件加权值yj,节点间的权值系数为后件参数。该层的输出为输入的线性组合,即: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1
其中ρd j为权值系数,d=0,1,2,3或4;
3)结合层:用来归一化后件加权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2
y ‾ j = α ‾ j · y j ;
4)输出层:该层有唯一节点,它将输入信号求和,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4
即: Y ^ = Σ j = 1 C R y ‾ j .
(5)减法聚类确定网络结构
利用减法聚类确定模糊规则个数cR,以及ωij和σij的初始值,减法聚类的步骤为:
(1)计算第k个样本Xk中xi和Y的归一化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6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7
(j′=1,2,3或4), Y ‾ k = ( Y k - Y min ) ( Y max - Y min ) , 其中,对每一个样本值Xk,Xk={xk,1,xk,2,xk,3,xk,4,Yk},k=1,2,…,200,前4项为第k个样本对应的四个疲劳特征参数值x1,x2,x3和x4,第5项为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归一化样本值经比较确定: x max , j ′ = max 1 ≤ k ≤ 200 ( x k , j ′ ) , x min , j ′ = min 1 ≤ k ≤ 200 ( x k , j ′ ) , Y min = min 1 ≤ k ≤ 200 ( Y k ) , Y max = max 1 ≤ k ≤ 200 ( Y k ) ;
2)计算每一个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15
对应的密度值PkRa=0.4,然后经统计比较得到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117
定义 P ~ = P k max , 并初始化聚类个数cN=0;
3)令 R p = P k max P ~ ;
4)如果Rp>εA,执行6),其中,接收率εA=0.8;
5)如果Rp<εR,输出聚类中心Ci″及聚类个数cN,并将聚类个数作为模糊规则个数cR的值,即cR=cN,程序结束,其中,拒绝率εR=0.15;否则,统计计算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
跟已求得的聚类中心Ci″之间的最小距离dmin d min = min | | X ‾ k * - C i ′ ′ | | , i″为正整数,1≤i″≤cN,C表示由聚类中心组成的聚类中心集合,C={Ci″},Ci″表示第i″个聚类中心,如果 d min 0.8 + R p ≤ 1 , 拒绝成为聚类中心,并令其密度值Pk=0,
重新进行统计比较,选择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作为新的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5
转至3),否则转至6);
6)令 C i ′ ′ = X ‾ k * , 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依次添加到集合C中,并令cN=cN+1,接着根据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8
对其余未聚类的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9
的密度值Pk进行更新,即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0
其中,Rb=1.5Ra,以避免出现距离相近的聚类中心;
7)统计并找到新的具有最高密度值Pk max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1
返回步骤3)继续运行程序;减法聚类的流程如图4所示,减法聚类完成后,将聚类中心集合C中的cR个聚类中心Cj进行转换求得归一化前的聚类中心Cj′,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2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5
再将xi,j *作为隶属函数μi j中相应ωij的初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6
ω ~ ij = x i , j * , 在集合C中统计计算跟第一个聚类中心C1′的欧氏距离最近的另一个聚类中心Cs′,s=2,3,…,(cR-1)或cR,σij的初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18
被确定为: σ ~ ij = 1 2 | x i , 1 * - x i , s * | , 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20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21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222
(6)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参数
根据遗传算法,将TS模糊神经网络需要优化的ωij、σij和ρd j按实数编码格式连接起来构成一条染色体,共随机产生100条染色体,组成群体Z,Z={z1,z2,…,z100},其中,每条染色体的基因值由ωij′、σij′和ρdj组成,第h条染色体zh可表示为: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1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2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4
h为正整数,且h=1,2,…,或100,其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5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6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7
ρ d ′ j = rand ( 0,1 ) ;
按如图5所示的遗传算法计算流程计算网络在训练集上产生的均方误差ferr(Z),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9
式中,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10
为代入第k个样本的疲劳特征参数xi和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后TS模糊神经网络计算出的网络实际输出值,并根据ferr(Z)构造适应度函数,计算每条染色体的适应度ffit(Z), f fit ( Z ) = 1 1 + f err ( Z ) , 通过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对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进行优化,将在最大进化代数范围内满足最小均方误差的染色体z*作为最佳染色体,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1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14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315
根据最佳染色体z*,令 ω ij = ω ij * , σ ij = σ ij * , ρ d j = ρ d * j , 从而确定ωij,σij和ρd j并将其作为最佳网络参数;
选择操作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优质个体,交叉运算时利用公式(1)以线性交叉的方式产生子代ZA e+1,ZB e+1
ZA e、ZB e为待交叉的两个染色体,η为(0,1)区间产生的随机数,e为交叉运算的代数,
变异操作采用非均匀变异,根据公式(2)和(3),对原有的基因值做一随机扰动,以扰动后的结果做为变异后的新基因值d′(Zm),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41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42
式中κ=gc/gm,γ为随机数,γ=rand(0,1),g为形状参数,g=3,al和ar分别为染色体中各基因位取值区域的左右边界、gc为当前进化代数、gm为最大进化代数,sign为随机数,取值为0或1,Zm为第m个染色体,
在交叉和变异操作过程中,交叉率pc和变异率pm采用一种自适应的方法获得,其表达式为: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43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44
式中fmax、favg分别表示群体中的最大适应度和平均适应度,f′表示两个待交叉个体中较大的适应度,pc1、pc2、pm1、pm2为小于1的常数,其中,交叉率pc1=0.9,pc2=0.6,变异率pm1=0.1,pm2=0.001;
选择200个实验样本,利用减法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最终确定的模糊规则个数cR=5,遗传算法中设定的最小均方误差 f ^ err ( Z ) = 0.001 , 最大进化代数Ne=1000次,网络训练过程中获得的均方误差曲线如图6所示;
2、将离线训练阶段获得的最佳网络参数ωij,σij和ρd j代入TS模糊神经网络中,根据实时采集和计算的疲劳特征参数对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进行在线检测。
(1)将离线训练阶段获得的最佳网络参数ωij,σij和ρd j代入TS模糊神经网络中;
(2)数据采集
在线检测阶段的数据采集跟离线训练阶段的数据采集方式相同;
(3)特征参数计算
在线检测阶段的特征参数计算跟离线训练阶段的特征参数计算方法相同;
(4)疲劳度分类输出
将最佳网络参数ωij、σij和ρd j以及实时计算的疲劳特征参数xi代入到TS模糊神经网络中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51
依据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52
的大小,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划分为四种状态:最后根据
Figure G201010017144XD00154
的大小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并对疲劳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分类,疲劳特征参数计算及驾驶行为分类输出框图如图7所示。

Claims (1)

1.一种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被测驾驶员疲劳特征参数xi的计算:对被测驾驶员的疲劳特征参数xi进行采集,i=1、2、3或4,所采集的疲劳特征参数包括: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车辆前方车道标志线信号、方向盘转动信号,其中,驾驶员面部图像特征信号包括驾驶员眨眼信号及打哈欠信号,并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计算眨眼频率x1、打哈欠频率x2、车辆异常偏离车道的频率x3及方向盘转动异常频率x4
步骤2将眨眼频率x1、打哈欠频率x2、车辆异常偏离车道频率x3及方向盘转动异常频率x4代入高斯隶属函数 μ i j , μ i j = exp [ - ( x i - ω ij ) 2 / σ ij 2 ] , i=1,2,3或4,j为正整数,j=1,2,3,…,(cR-1)或cR,cR为模糊规则个数,式中,ωij、σij和μi j分别表示疲劳特征参数xi的第j个模糊规则的隶属函数的中心、宽度和隶属度;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隶属度μi j计算激励强度αj,即: α j = Π μ i j , i=1,2,3或4,再计算归一化激励强度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13
即: α ‾ j = α j / Σ j = 1 c R α j , 然后计算第j个模糊规则的后件加权值yj,即: y i = ρ 0 j + ρ 1 j x 1 + ρ 2 j x 2 + ρ 3 j + ρ 4 j x 4 , 其中ρd j为权值系数,d=0,1,2,3或4,再计算归一化后件加权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16
即: y ‾ j = α ‾ j · y i , 最后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18
即: Y ^ = Σ j = 1 c R y ‾ j ;
得到所述cR、ωij、σij和ρd j的方法是:首先对6名男性和4名女性共10名驾驶员进行疲劳度量化实验,选择200组包含疲劳特征参数x1,x2,x3,x4及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的数据作为实验样本,为保证样本的时效性和完备性,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实验应在疲劳特征参数采集之后1分钟内开始,同时样本应尽量全面地包含驾驶员的各种疲劳程度,如不疲劳、轻微疲劳、中等疲劳,重度疲劳,其中,x1=n1/N1,N1为Δt1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1为其中眼睛闭合的图片帧数,x2=n2/N2,N2为Δt2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2为其中打呵欠的图片帧数,x3=n3/N3,N3为Δt3时间内采集的图片帧数,n3为其中异常偏离车道的图片帧数,x4=t/10,t为每10秒内方向盘持续不动的时间,单位为秒,疲劳度量化值 Y = Σ b = 1 100 1 · δ b 100 , δb为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志图片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22
tb为疲劳度量化时对第b次弹出的交通标识图片进行识别和响应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上述疲劳度量化值Y的量化采用编制的测试程序进行计算,实验前先让驾驶员对4张配有文字说明的交通标志图片进行学习,编程时每张图片被用一个图片标识符进行定义,与其相对应的文字说明按钮也被定义一个跟图片标识符相同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实验时,程序界面每隔2秒随机弹出4张交通标志图片中的任一张,此时驾驶员须在限定的1秒时间内对图片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识别和响应,并用鼠标迅速点击相应的文字说明按钮,根据每次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符是否相同来判断每次识别是否正确,当出现的图片的图片标识符跟鼠标点击的文字说明按钮标识相同时,此次识别正确,否则识别错误,同时计算从图片出现到鼠标击中文字说明按钮之间的响应时间,用tb表示,根据识别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响应时间的长短确定每次识别错误的当量系数δb;每次实验图片共随机出现100次,实验结束时程序会自动计算本次实验图片识别的错误率并将其作为疲劳程度的量化值在程序界面上进行显示;
然后利用减法聚类确定模糊规则个数cR,以及ωij和σij的初始值,减法聚类的步骤为:
(1)计算第k个样本Xk中xi和Y的归一化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23
Y ‾ k , x ‾ k , j ′ = ( x k , j ′ - x min , j ′ ) ( x max , j ′ - x min , j ′ ) , (j′=1,2,3或4), Y ‾ k = ( Y k - Y min ) ( Y max - Y min ) , 其中,对每一个样本值Xk,Xk={xk,1,xk,2,xk,3,xk,4,Yk},k=1,2,…,200,前4项为第k个样本对应的四个疲劳特征参数值x1,x2,x3和x4,第5项为相应的疲劳度量化值Y,归一化样本值 X ‾ k = { x ‾ k , 1 , x ‾ k , 2 , x ‾ k , 3 , x ‾ k , 4 , Y ‾ k } , 经比较确定: x max , j ′ = max 1 ≤ k ≤ 200 ( x k , j ′ ) , x min , j ′ = min 1 ≤ k ≤ 200 ( x k , j ′ ) , Y min = min 1 ≤ k ≤ 200 ( Y k ) , Y max = max 1 ≤ k ≤ 200 ( Y k ) ,
(2)计算每一个对应的密度值Pk P k = Σ j ′ ′ = 1 200 exp ( - | | X ‾ k - X ‾ j ′ ′ | | 2 ( R a / 2 ) 2 ) , Ra=0.4,然后经统计比较得到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8
定义 P ~ = P k max , 并初始化聚类个数cN=0,
(3)令 R p = P k max P ~ ,
(4)如果Rp>εA,执行(6),其中,接收率εA=0.8,
(5)如果Rp<εR,输出聚类中心Ci″及聚类个数cN,并将聚类个数作为模糊规则个数cR的值,即cR=cN,程序结束,其中,拒绝率εR=0.15,否则,统计计算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11
跟已求得的聚类中心Ci″之间的最小距离dmin d min = min | | X ‾ k * - C i ′ ′ | | , i″为正整数,1≤i″≤cN,C表示由聚类中心组成的聚类中心集合,C={Ci″},Ci″表示第i″个聚类中心,如果 d min 0.8 + R p ≤ 1 , 拒绝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14
成为聚类中心,并令其密度值Pk=0,重新进行统计比较,选择具有最大密度值Pk max的数据点作为新的转至(3),否则转至(6),
(6)令 C i ′ ′ = X ‾ k * ,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17
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依次添加到集合C中,并令cN=cN+1,接着根据对其余未聚类的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19
的密度值Pk进行更新,即 P k = P k - P k max · exp ( - | | X ‾ k - X ‾ k * | | 2 ( R b / 2 ) 2 ) , 其中,Rb=1.5Ra,以避免出现距离相近的聚类中心,
(7)统计并找到新的具有最高密度值Pk max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321
返回步骤(3)继续运行程序,
减法聚类完成后,将聚类中心集合C中的cR个聚类中心Cj进行转换求得归一化前的聚类中心Cj′,其中, C j = { x ‾ 1 , j * , x ‾ 2 , j * , x ‾ 3 , j * , x ‾ 4 , j * , Y ‾ j * } , C j ′ = { x 1 , j * , x 2 , j * , x 3 , j * , x 4 , j * , Y j * } , x i , j * = x ‾ i , j * · ( x max , j ′ - x min , j ′ ) + x min , j ′ , 再将xi,j *作为隶属函数μi j中相应ωij的初始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45
ω ~ ij = x i , j * , 在集合C中统计计算跟第一个聚类中心C1′的欧氏距离最近的另一个聚类中心Cs′,s=2,3,…,(cR-1)或cR,σij的初始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47
被确定为: σ ~ ij = 1 2 | x i , 1 * - x i , s * | , 其中, C 1 ′ = { x 1,1 * , x 2,1 * , x 3,1 * , x 4,1 * , Y 1 * } , C s ′ = { x 1 , s * , x 2 , s * , x 3 , s * , x 4 , s * , Y s * } ;
根据遗传算法,将TS模糊神经网络需要优化的ωij、σij和ρd j按实数编码格式连接起来构成一条染色体,共随机产生100条染色体,组成群体Z,Z={z1,z2,…,z100},其中,每条染色体的基因值由ωij′、σij′和ρdj组成,第h条染色体zh可表示为:
z h = [ ω 11 ′ , ω 21 ′ , ω 31 ′ , ω 41 ′ , σ 11 ′ , σ 21 ′ , σ 31 ′ , σ 41 ′ , ρ 0 ′ 1 , ρ 1 ′ 1 , ρ 2 ′ 1 , ρ 3 ′ 1 , ρ 4 ′ 1 , ω 12 ′ , ω 22 ′ , ω 32 ′ , ω 42 ′ , σ 12 ′ , σ 22 ′
, σ 32 ′ , σ 42 ′ , ρ 0 ′ 2 , ρ 1 ′ 2 , ρ 2 ′ 2 , ρ 3 ′ 2 , ρ 4 ′ 2 , · · · , ω 1 ( c R - 1 ) ′ , ω 2 ( c R - 1 ) ′ , ω 3 ( c R - 1 ) ′ , ω 4 ( c R - 1 ) ′ , σ 1 ( c R - 1 ) ′ , σ 2 ( c R - 1 ) ′ ,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414
h为正整数,且h=1,2,…,或100,其中, ω ij ′ = rand ( ω ~ ij - 0.5 , ω ~ ij + 0.5 ) , σ ij ′ = rand ( σ ~ ij - 0.5 , σ ~ ij + 0.5 ) , ρ d ′ j = rand ( 0,1 ) ,
计算网络在训练集上产生的均方误差ferr(Z), f err ( Z ) = 1 200 Σ k = 1 200 ( Y ~ k ( Z ) - Y k ) 2 , 式中,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421
为代入第k个样本的疲劳特征参数xi和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后TS模糊神经网络计算出的网络实际输出值,并根据ferr(Z)构造适应度函数,计算每条染色体的适应度ffit(Z), f fit ( Z ) = 1 1 + f err ( Z ) , 通过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对染色体中的ωij′,σij′和ρdj进行优化,将在最大进化代数范围内满足最小均方误差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51
的染色体z*作为最佳染色体,
z * = [ ω 11 * , ω 21 * , ω 31 * , ω 41 * , σ 11 * , σ 21 * , σ 31 * , σ 41 * , ρ 0 * 1 , ρ 1 * 1 , ρ 2 * 1 , ρ 3 * 1 , ρ 4 * 1 , ω 12 * , ω 22 * , ω 32 * , ω 42 * , σ 12 * ,
σ 22 * , σ 32 * , σ 42 * , ρ 0 * 2 , ρ 1 * 2 , ρ 2 * 2 , ρ 3 * 2 , ρ 4 * 2 , · · · , ω 1 ( c R - 1 ) * , ω 2 ( c R - 1 ) * , ω 3 ( c R - 1 ) * , ω 4 ( c R - 1 ) * , σ 1 ( c R - 1 ) * , σ 2 ( c R - 1 ) * ,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54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55
根据最佳染色体z*,令 ω ij = ω ij * , σ ij = σ ij * , ρ d i = ρ d * j , 并将ωij,σij和ρd j作为最佳网络参数,其中,遗传算法中设定的最小均方误差 f ^ err ( Z ) = 0.001 , 最大进化代数为Ne=1000次,
选择操作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优质个体,交叉运算时利用公式(1)以线性交叉的方式产生子代ZA e+1,ZR e+1
Z A e + 1 = ηZ A e + ( 1 - η ) Z B e Z B e + 1 = ( 1 - η ) Z A e + η Z B e - - - ( 1 )
ZA e、ZB e为待交叉的两个染色体,η为(0,1)区间产生的随机数,e为交叉运算的代数,
变异操作采用非均匀变异,根据公式(2)和(3),对原有的基因值做一随机扰动,以扰动后的结果做为变异后的新基因值d′(Zm),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511
式中κ=gc/gm,γ为随机数,γ=rand(0,1),g为形状参数,g=3,al和ar分别为染色体中各基因位取值区域的左右边界、gc为当前进化代数、gm为最大进化代数,sign为随机数,取值为0或1,Zm为第m个染色体,
在交叉和变异操作过程中,交叉率pc和变异率pm采用一种自适应的方法获得,其表达式为:
p c = p c 1 - ( p c 1 - p c 2 ) ( f &prime; - f avg ) f max - f avg ( f &prime; &GreaterEqual; favg ) p c 1 ( f &prime; < favg ) - - - ( 4 )
p m = p m 1 - ( p m 1 - p m 2 ) ( f &prime; - f avg ) f max - f avg ( f &prime; &GreaterEqual; f avg ) p m 1 ( f &prime; < f avg ) - - - ( 5 )
式中fmax、favg分别表示群体中的最大适应度和平均适应度,f′表示两个待交叉个体中较大的适应度,pc1、pc2、pm1、pm2为小于1的常数,其中,交叉率pc1=0.9,pc2=0.6,变异率pm1=0.1,pm2=0.001;
步骤4将最佳网络参数ωij、σij和ρd j以及实时计算的疲劳特征参数xi代入到TS模糊神经网络中计算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63
依据疲劳度检测值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64
的大小,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划分为四种状态: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65
最后根据
Figure F201010017144XC00066
的大小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并对疲劳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分类。
CN 201010017144 2010-01-08 2010-01-08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6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17144 CN101746269B (zh) 2010-01-08 2010-01-08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17144 CN101746269B (zh) 2010-01-08 2010-01-08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269A true CN101746269A (zh) 2010-06-23
CN101746269B CN101746269B (zh) 2013-04-03

Family

ID=4247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0171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6269B (zh) 2010-01-08 2010-01-08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6269B (zh)

Cited B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418A (zh) * 2011-10-11 2012-06-20 东华大学 一种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评估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2722989A (zh) * 2012-06-29 2012-10-10 山东交通学院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微气象交通预警方法
CN102881116A (zh) * 2011-07-13 2013-01-16 上海库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3258409A (zh) * 2010-07-29 2013-08-2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担调度驾驶员接口任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73882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系统
CN103344530A (zh) * 2013-04-18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球磨机水泥生料粉磨粒度软测量方法
CN103473890A (zh) * 2013-09-12 2013-12-25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多信息的驾驶员疲劳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534739A (zh) * 2011-05-26 2014-01-22 费利切·欧金尼奥·阿格罗 防睡眠眼镜
CN103605285A (zh) * 2013-11-21 2014-02-26 南京理工大学 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03661095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驾驶状态的侦测系统
CN104269026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同济大学 基于Android平台的疲劳驾驶实时监控与预警方法
CN104537806A (zh) * 2014-11-11 2015-04-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疲劳驾驶实时检测系统
CN104599443A (zh) * 2015-01-12 2015-05-0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预警车载终端及其预警方法
CN104635494A (zh) * 2015-02-06 2015-05-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车辆追尾碰撞模糊控制方法
CN104724123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负荷状态的方法
CN10483531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酒驾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39070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疲劳驾驶评价方法
CN105151049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嘉兴艾特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驾驶员脸部特征和车道偏离检测的预警系统
CN105303771A (zh) * 2015-09-15 2016-02-03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疲劳判断系统及方法
US9351019B2 (en) 2012-12-27 2016-05-24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 System for detecting vehicle driving state
CN105741494A (zh) * 2016-03-29 2016-07-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下数据匹配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方法
CN105828026A (zh) * 2016-02-23 2016-08-03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看书疲劳智能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6491156A (zh) * 2016-10-13 2017-03-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汽车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CN106585635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评分方法和装置
CN106740860A (zh) * 2015-11-24 2017-05-3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方法及车用安全系统
CN107153916A (zh) * 2017-04-30 2017-09-12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cm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驾驶行为评价方法
CN107198526A (zh) * 2016-06-20 2017-09-26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23752A (zh) * 2017-06-12 2017-12-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图片的大小超标检测方法及装置、检测服务器
WO2018120932A1 (en) * 2016-02-26 2018-07-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can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rajectory
CN108382396A (zh) * 2018-02-02 2018-08-10 辽宁友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驾驶员驾驶状态识别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8407816A (zh) * 2018-01-19 2018-08-17 杭州砺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员驾驶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8545080A (zh) * 2018-03-20 2018-09-18 北京理工大学 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670278A (zh) * 2018-05-30 2018-10-1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驾驶员疲劳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711204A (zh) * 2018-05-18 2018-10-26 长安大学 一种综合人-车-路多源信息的行车异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875674A (zh) * 2018-06-29 2018-11-2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列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方法
CN105857075B (zh) * 2016-05-11 2018-12-28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疲劳驾驶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9191789A (zh) * 2018-10-18 2019-01-11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815937A (zh) * 2019-02-25 2019-05-28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疲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23345A (zh) * 2019-04-03 2019-05-3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生理信息的安全驾驶系统
CN110254437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世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不当偏离车道判断方法、车辆不当偏离判断模块与系统
CN110286586A (zh) * 2019-05-09 2019-09-27 江苏大学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混合建模方法
CN110651313A (zh) * 2017-05-15 2020-01-03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0751054A (zh) * 2019-09-26 2020-02-04 江苏大学 一种异常驾驶行为的检测系统
CN11085829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1385A (zh) * 2019-12-31 2020-03-24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驾驶员疲劳状态的主动限速方法
CN110992709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驾驶员疲劳状态的主动限速系统
CN112052905A (zh) * 2020-09-11 2020-12-0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驾驶人多操作疲劳特征提取方法
CN114179811A (zh) * 2022-02-17 2022-03-15 北京心驰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驾驶状态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US11567496B2 (en) 2016-12-26 2023-01-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can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rajectory
CN11797566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dms驾驶员疲劳等级识别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389A (zh) * 2006-04-21 2006-09-13 太原理工大学 疲劳驾驶状态监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409A (zh) * 2010-07-29 2013-08-2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担调度驾驶员接口任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34739A (zh) * 2011-05-26 2014-01-22 费利切·欧金尼奥·阿格罗 防睡眠眼镜
CN102881116A (zh) * 2011-07-13 2013-01-16 上海库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2509418A (zh) * 2011-10-11 2012-06-20 东华大学 一种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评估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2722989A (zh) * 2012-06-29 2012-10-10 山东交通学院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微气象交通预警方法
CN102722989B (zh) * 2012-06-29 2014-05-07 山东交通学院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微气象交通预警方法
CN103661095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驾驶状态的侦测系统
CN103661095B (zh) * 2012-09-11 2015-12-02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驾驶状态的侦测系统
US9351019B2 (en) 2012-12-27 2016-05-24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 System for detecting vehicle driving state
CN103344530A (zh) * 2013-04-18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球磨机水泥生料粉磨粒度软测量方法
CN103273882B (zh) * 2013-06-08 2015-05-27 南通市电梯部件业商会 汽车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系统
CN103273882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系统
CN103473890A (zh) * 2013-09-12 2013-12-25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多信息的驾驶员疲劳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605285A (zh) * 2013-11-21 2014-02-26 南京理工大学 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04724123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负荷状态的方法
CN104835317B (zh) * 2014-02-12 2018-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酒驾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531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酒驾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69026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同济大学 基于Android平台的疲劳驾驶实时监控与预警方法
CN104537806A (zh) * 2014-11-11 2015-04-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疲劳驾驶实时检测系统
CN104599443A (zh) * 2015-01-12 2015-05-0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预警车载终端及其预警方法
CN104599443B (zh) * 2015-01-12 2017-05-31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预警车载终端及其预警方法
CN104635494A (zh) * 2015-02-06 2015-05-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车辆追尾碰撞模糊控制方法
CN104635494B (zh) * 2015-02-06 2018-01-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车辆追尾碰撞模糊控制方法
CN105139070B (zh) * 2015-08-27 2018-02-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疲劳驾驶评价方法
CN105139070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疲劳驾驶评价方法
CN105151049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嘉兴艾特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驾驶员脸部特征和车道偏离检测的预警系统
CN105303771A (zh) * 2015-09-15 2016-02-03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疲劳判断系统及方法
CN106740860A (zh) * 2015-11-24 2017-05-3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方法及车用安全系统
CN105828026A (zh) * 2016-02-23 2016-08-03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看书疲劳智能检测系统与方法
WO2018120932A1 (en) * 2016-02-26 2018-07-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can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rajectory
CN105741494A (zh) * 2016-03-29 2016-07-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下数据匹配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方法
CN105741494B (zh) * 2016-03-29 2018-06-1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下数据匹配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方法
CN105857075B (zh) * 2016-05-11 2018-12-28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疲劳驾驶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7198526A (zh) * 2016-06-20 2017-09-26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91156A (zh) * 2016-10-13 2017-03-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汽车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CN106585635A (zh) * 2016-11-25 2017-04-26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评分方法和装置
CN106585635B (zh) * 2016-11-25 2019-05-1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评分方法和装置
US11567496B2 (en) 2016-12-26 2023-01-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can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rajectory
CN107153916A (zh) * 2017-04-30 2017-09-12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cm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驾驶行为评价方法
CN110651313A (zh) * 2017-05-15 2020-01-03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11390276B2 (en) 2017-05-15 2022-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7423752A (zh) * 2017-06-12 2017-12-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图片的大小超标检测方法及装置、检测服务器
CN108407816A (zh) * 2018-01-19 2018-08-17 杭州砺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员驾驶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8382396A (zh) * 2018-02-02 2018-08-10 辽宁友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驾驶员驾驶状态识别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8382396B (zh) * 2018-02-02 2020-08-07 上海灏领科技有限公司 驾驶员驾驶状态识别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0254437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世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不当偏离车道判断方法、车辆不当偏离判断模块与系统
CN108545080A (zh) * 2018-03-20 2018-09-18 北京理工大学 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711204A (zh) * 2018-05-18 2018-10-26 长安大学 一种综合人-车-路多源信息的行车异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670278A (zh) * 2018-05-30 2018-10-1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驾驶员疲劳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875674A (zh) * 2018-06-29 2018-11-2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列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方法
CN110858290B (zh) * 2018-08-24 2023-10-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829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91789A (zh) * 2018-10-18 2019-01-11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815937A (zh) * 2019-02-25 2019-05-28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疲劳状态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23345A (zh) * 2019-04-03 2019-05-3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生理信息的安全驾驶系统
CN110286586A (zh) * 2019-05-09 2019-09-27 江苏大学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混合建模方法
CN110751054B (zh) * 2019-09-26 2023-06-16 江苏大学 一种异常驾驶行为的检测系统
CN110751054A (zh) * 2019-09-26 2020-02-04 江苏大学 一种异常驾驶行为的检测系统
CN110901385A (zh) * 2019-12-31 2020-03-24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驾驶员疲劳状态的主动限速方法
CN110992709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驾驶员疲劳状态的主动限速系统
CN112052905A (zh) * 2020-09-11 2020-12-0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驾驶人多操作疲劳特征提取方法
CN112052905B (zh) * 2020-09-11 2023-02-03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驾驶人多操作疲劳特征提取方法
CN114179811A (zh) * 2022-02-17 2022-03-15 北京心驰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驾驶状态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4179811B (zh) * 2022-02-17 2022-06-10 北京心驰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驾驶状态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797566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dms驾驶员疲劳等级识别系统
CN117975665B (zh) * 2024-03-28 2024-07-02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dms驾驶员疲劳等级识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269B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269B (zh) 基于软计算的疲劳驾驶融合检测方法
CN105139070B (zh)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疲劳驾驶评价方法
CN110084151B (zh) 基于非局部网络深度学习的视频异常行为判别方法
Dogan et al. Autonomous driving: A comparison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by means of the prediction of lane change behavior
Abou Elassad et al. A proac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redicting traffic crash event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mbalanced class distribution
Das et al. Differentiating alcohol-induced driving behavior using steering wheel signals
CN105034986B (zh) 一种驾驶员转向特性在线辨识方法及装置
CN113743471B (zh) 一种驾驶评估方法及其系统
CN111738337B (zh) 一种混行交通环境下的驾驶人分心状态检测识别方法
Chandra et al. Cmetric: A driving behavior measure using centrality functions
CN112215487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车辆行驶风险预测方法
CN106371427A (zh)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融合的工业过程故障分类方法
CN104598993B (zh) 基于眨眼次数的驾驶员疲劳驾驶预测方法
CN108921604A (zh) 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分类器集成的广告点击率预测方法
CN107944473A (zh) 一种基于多分类器主客观融合的生理信号情感识别方法
CN111274886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699793A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疲劳驾驶检测优化识别方法
CN108091132A (zh) 一种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74483A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15859077A (zh) 一种变工况下多特征融合的电机小样本故障诊断方法
CN110334756A (zh) 电网监控告警事件识别的方法、终端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363712A (zh) 一种基于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的掌纹掌静脉识别方法
CN114742564B (zh) 一种融合复杂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群体检测方法
Dogan et al. Towards a driver model: Preliminary study of lane change behavior
CN113450562B (zh) 一种基于聚类和图卷积网络的路网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