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9005B - 电梯的门卡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门卡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9005B CN101679005B CN2007800529846A CN200780052984A CN101679005B CN 101679005 B CN101679005 B CN 101679005B CN 2007800529846 A CN2007800529846 A CN 2007800529846A CN 200780052984 A CN200780052984 A CN 200780052984A CN 101679005 B CN101679005 B CN 1016790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ngaging parts
- connecting portion
- door
- down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2—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simultaneous opening or closing of cage and landing do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在电梯的门卡合装置中,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经多个联动连杆机构设置在轿厢门上。联动连杆机构通过使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联动地移位来改变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通过用于开闭轿厢门的驱动电动机,动力传递体向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运动。在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体连接的传递体连接部。通过动力传递体的运动,联动连杆机构使第一卡合部件与轿厢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电梯的轿厢门和层站门同步驱动的门卡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中,第一和第二滑橇件(runner)通过一对连杆机构而联动,从而与层站门的卡合滚轮卡合以及解除卡合。各连杆机构具有:调节构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轿厢门上;以及关节部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调节构件的一端部连接。关节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滑橇件连接。调节构件的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滑橇件连接。调节构件与通过驱动电动机而循环的驱动带连接。并且,通过驱动带的循环,调节构件转动,从而第一和第二滑橇件进行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0680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门卡合装置中,由于驱动带与调节构件连接,当驱动带循环时,调节构件转动,所以驱动带的与调节构件连接的连接部通过调节构件的转动而从理想的直线轨道被下压,由此驱动带的张力变大。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滑橇件在开闭的同时还在上下方向移位,所以需要在第一和第二滑橇件的上下方确保有退避空间。另外,由于驱动带的动作经调节构件传递至第一和第二滑橇件,所以驱动带与第一和第二滑橇件的运动不一致,难以对第一和第二滑橇件的开闭速度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电梯的门卡合装置,该门卡合装置能够进一步使动力传递体进行直线移动,能够减小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量,能够使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的运动与动力传递体的运动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包括: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它们设置于轿厢门,该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通过改变在轿厢门的开闭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间隔来与设置于层站门的层站门侧卡合部卡合;以及多个联动连杆机构,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轿厢门,该多个联动连杆机构支撑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并且通过使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联动地移位来改变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在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体连接的传递体连接部,该动力传递体通过用于开闭轿厢门的驱动电动机而向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运动,通过动力传递体的运动,联动连杆机构使第一卡合部件与轿厢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各上述联动连杆机构具有:
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以及
转动支撑臂,其包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的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的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上述转动支撑臂支撑于上述轿厢门,并能够以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
本发明的另一种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包括: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它们设置于轿厢门,该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通过改变在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间隔来与设置于层站门的层站门侧卡合部卡合;以及多个联动连杆机构,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该多个联动连杆机构支撑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并且通过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联动地移位来改变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体连接的传递体连接部,上述动力传递体通过用于开闭上述轿厢门的驱动电动机而向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运动,通过上述动力传递体的运动,上述联动连杆机构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各上述联动连杆机构具有:
第一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
第二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以及
转动支撑臂,其包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的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的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上述转动支撑臂支撑于上述轿厢门,并能够以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缩小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在轿厢门1的上部固定有基板2。在基板2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件(驱动侧卡合翼片)3以及第二卡合部件(从动侧卡合翼片)4。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平行。
此外,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在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可以变化。当轿厢移动至门区域内时,设置在层站门(未图示)上的作为层站门侧卡合部的卡合滚轮5位于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在该状态下,通过改变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卡合。
在该示例中,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缩小,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卡合、即夹持卡合滚轮5。由此,轿厢门1和层站门成为一体地移动的状态。此外,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扩大,如图1所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在第一卡合部件3的上部,固定有作为传递体连接部的结合配件6。结合配件6的上端部与作为动力传递体的驱动带7连接。驱动带7通过驱动电动机(未图示)而循环,该驱动电动机是用于开闭轿厢门1的驱动源。由此,驱动带7的与结合配件6连接的连接部沿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运动。即、驱动带7的动作经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的动作传递至轿厢门1。
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经上部联动连杆机构8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9支撑在基板2上。联动连杆机构8、9在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安装在基板2上。
此外,联动连杆机构8、9通过使第一卡合部件3和第二卡合部件4联动地移位,来改变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另外,联动连杆机构8、9通过驱动带7的运动而使第一卡合部件3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上部联动连杆机构8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9具有相同的结构。各联动连杆机构8、9具有浮动支撑臂10和转动支撑臂11。浮动支撑臂10具有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卡合部件3连接。转动支撑臂11具有: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浮动支撑臂10连接;以及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11b,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卡合部件4连接。
此外,转动支撑臂11支撑于轿厢门1,并能够以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和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11b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即、转动支撑臂11的中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固定在基板2上的固定轴12连接。
转动支撑臂11的转动中心即固定轴12、和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等位置。无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何变化,固定轴12、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以及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都构成以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在基板2和第一卡合部件3之间设置有引导机构13,该引导机构13将第一卡合部件3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引导机构13具有如下结构:在设置于基板2的狭缝2a中配合有引导销14,该引导销14固定在第一卡合部件3上。狭缝2a设置成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
此外,引导机构13支撑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并且支撑因第二卡合部件4的自重而从转动支撑臂11传递来的、欲将第一卡合部件3抬高的力,从而防止了驱动带7弯曲而导致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和固定轴12之间的上下方向位置关系发生偏移。
在转动支撑臂11的中间部设置有凸轮部11c。在凸轮部11c的端部设置有锁定部(阶梯部)11d。在基板2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闩锁15,该闩锁15与上部联动连杆机构8的凸轮部11c卡合。此外,在基板2与闩锁15之间,设置有将闩锁15压靠向凸轮部11c的按压弹簧16。
当第一卡合部件3向开门方向移位、转动支撑臂11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2所示闩锁15与锁定部11d卡合。由此,转动支撑臂11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被限制,即使驱动带7向关门方向运动,也会维持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之间的卡合状态。
在轿厢上,设置有对闩锁15与锁定部11d之间的卡合进行解除的锁定解除杆17。当轿厢门1从图2的状态向关门方向移动时,闩锁15的端部与锁定解除杆17抵接。然后,当轿厢门1进一步向关门方向移动时,转动支撑臂11对抗按压弹簧16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闩锁15与锁定部11d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当驱动电动机从图1中的门关闭状态向开门方向旋转时,经滑轮(未图示)而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驱动带7向开门方向运动,第一卡合部件3也向开门方向运动。由此,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被顶起,并且转动支撑臂11以固定轴12为中心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第二卡合部件4向关门方向推出。
通过这样的运动,在开门时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伴随着驱动电动机的旋转而缩小,从而如图2所示卡合滚轮5被约束在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当驱动带7从图2中的状态向开门方向进一步运动时,驱动带7的力传递至轿厢门1,轿厢门1和层站门开始打开。
在轿厢门1的打开动作过程中,由于闩锁15与锁定部11d卡合,所以即使因外界干扰而向关门方向施力,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也不会打开,从而轿厢门1的运动与层站门的运动稳定地保持一致。
在关门时,驱动带7通过驱动电动机的旋转而向关门方向运动。此时,由于闩锁15与锁定部11d卡合,并且卡合滚轮5被夹持在第一和第二卡合部3、4之间,所以驱动带7的运动直接传递至轿厢门1和层站门,从而轿厢门1和层站门向关门方向运动。
此后,当轿厢门1移动至门完全关闭位置近前时,闩锁15与锁定部11d之间的卡合通过锁定解除杆17而被解除。因此,层站门失去由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产生的约束力,从而失去来自驱动带7的朝向关门方向的力。但是,层站门通过门关闭器(未图示)而始终被向关门方向施力。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之间的卡合解除后,层站门通过门关闭器的作用而完全关闭。
另一方面,由于惯性,轿厢门1跟随第一卡合部件3的运动而完全关闭。在轿厢门1完全关闭而不动之后,驱动带7仍向关门方向运动直到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通过与开门时相反的运动而返回到图1中的状态为止,从而关门动作完成。
在这样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中,由于与驱动带7连接的结合配件6设置在第一卡合部件3上,并且联动连杆机构8、9通过驱动带7的运动而使第一卡合部件3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所以能够进一步使驱动带7进行直线移动,从而能够抑制驱动带7的张力的变动。
此外,能够减小第一卡合部件3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量,从而能够缩小第一卡合部件3的设置空间,能够节省空间。另外,能够使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的运动与驱动带7的运动一致,能够容易地控制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的开闭速度以及轿厢门1的开闭速度。
另外,由于各联动连杆机构8、9由浮动支撑臂10和转动支撑臂11构成,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联动。
此外,由于固定轴12和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相等的位置,并且固定轴12、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以及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构成以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卡合部件3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另外,由于通过引导机构13将第一卡合部件3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由于第一卡合部件3或第二卡合部件4的自重而在上下方向运动。
另外,固定轴12与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之间的距离、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与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在固定轴12与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之间的距离、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11a与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10a之间的距离不相等的情况下,虽然第一卡合部件3能够水平移动的范围变窄,但是只要设计成能够在该移动范围内完成卡合即可。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图3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在基板2与第一卡合部件3之间设置有引导机构18,该引导机构18将第一卡合部件3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引导机构18具有:引导板19,其设置在基板2上;以及引导滚轮20,其设置于第一卡合部件3,并沿着引导板19的上表面滚动。引导板19的上表面设置成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第二卡合部件4的自重相对于驱动带7的刚性足够轻、驱动带7几乎不会因第二卡合部件4的自重而弯曲、第一卡合部件3的位置上升的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仅对第一卡合部件3的向下方的移位进行限制的引导机构18。该情况下,无需如实施方式1那样将引导销14嵌入狭缝2a中,不需要对狭缝2a与引导销1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使部件的制造以及组装时的位置调整简化。
另外,在包含结合配件6的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相对于驱动带7的刚性足够轻、驱动带7几乎不会因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而弯曲、第一卡合部件3的位置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将图3中的引导机构18上下颠倒而得到的引导机构。该情况下,引导滚轮20沿引导板19的下表面滚动,通过引导机构18仅限制了第一卡合部件3向上方的移位。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4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实施方式3中,省略了实施方式1中的引导机构13。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包含结合配件6的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以及第二卡合部件4的自重相对于驱动带7的刚性足够轻、第一卡合部件3的位置上下变化的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4所示省略引导机构13、18。该情况下,能够以驱动带7自身作为引导件来使第一卡合部件3水平地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简化和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图5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经上部联动连杆机构21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22支撑在基板2上。联动连杆机构21、2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安装在基板2上。
此外,联动连杆机构21、22通过使第一卡合部件3和第二卡合部件4联动地移位,来改变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另外,联动连杆机构21、22通过驱动带7的运动而使第一卡合部件3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上部联动连杆机构21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22具有相同的结构。各联动连杆机构21、22具有:第一和第二浮动支撑臂23、24;以及连接在第一和第二浮动支撑臂23、24之间的转动支撑臂25。
第一浮动支撑臂23具有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23a,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2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卡合部件3连接。第二浮动支撑臂24具有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24a,该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24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卡合部件4连接。
转动支撑臂25具有: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a,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浮动支撑臂23连接;以及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b,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浮动支撑臂24连接。
此外,转动支撑臂25支撑于轿厢门1,并能够以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a和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b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即、转动支撑臂25的中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固定在基板2上的固定轴12连接。
转动支撑臂25的转动中心即固定轴12、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23a以及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24a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等位置。无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何变化,固定轴12、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a以及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23a都构成以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此外,无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何变化,固定轴12、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b以及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24a都构成以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25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在上部联动连杆机构21的转动支撑臂25的中间部设置有凸轮部25c。在凸轮部25c的端部设置有锁定部(阶梯部)25d。在基板2和第一卡合部件3之间设置有引导机构13,该引导机构13将第一卡合部件3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在基板2和第二卡合部件4之间也设置有引导机构13。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但第一卡合部件3水平地运动,而且第二卡合部件4也水平地运动,从而还能够缩小第二卡合部件4的设置空间,能够进一步节省空间。
另外,在包含结合配件6的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相对于驱动带7的刚性足够轻、第一卡合部件3的位置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一卡合部件3的引导机构13。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图6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经上部联动连杆机构31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32支撑于基板2。联动连杆机构31、3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安装在基板2上。
此外,联动连杆机构31、32通过使第一卡合部件3和第二卡合部件4联动地移位,来改变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另外,联动连杆机构31、32通过驱动带7的运动而使第一卡合部件3与轿厢门1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上部联动连杆机构31和下部联动连杆机构32具有相同的缩放结构。各联动连杆机构31、32具有一对第一浮动支撑臂33、一对第二浮动支撑臂34以及一对转动支撑臂35。
第一浮动支撑臂33分别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卡合部件3连接的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33a,并且这些第一浮动支撑臂33在相同位置与第一卡合部件3连接。第二浮动支撑臂34分别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卡合部件4连接的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34a,并且这些第二浮动支撑臂34在相同位置与第二卡合部件4连接。
转动支撑臂35相互交叉。各转动支撑臂35具有: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a,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浮动支撑臂33连接;以及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b,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浮动支撑臂34连接。此外,转动支撑臂35支撑于轿厢门1,并能够以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a和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b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即、转动支撑臂35的中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固定在基板2上的固定轴12连接。
转动支撑臂35的转动中心即固定轴12、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33a以及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34a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等位置。无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何变化,固定轴12、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a以及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33a都构成以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此外,无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何变化,固定轴12、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b以及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34a都构成以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35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在上部联动连杆机构31的转动支撑臂35的中间部设置有凸轮部35c。在凸轮部35c上设置有锁定部(阶梯部)35d。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但第一卡合部件3水平地运动,而且第二卡合部件4也水平地运动,从而还能够缩小第二卡合部件4的设置空间,能够进一步节省空间。此外,可以将引导机构13仅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中的一方上。
另外,在包含结合配件6的第一卡合部件3的自重相对于驱动带7的刚性足够轻、第一卡合部件3的位置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引导机构13。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图7是从层站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的主视图。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缩小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卡合。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6中,通过扩大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作为层站门侧卡合部的一对卡合滚轮5a、5b卡合。并且,通过缩小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之间的间隔,如图7所示,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与卡合滚轮5a、5b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即使是这种类型的门卡合装置,只要相对于图1~图6构成为左右对称配置的装置结构,就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通过上部联动连杆机构8、21、31以及下部联动连杆机构9、22、32来支撑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但是也可以通过3组以上的联动连杆机构来支撑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
此外,关于层站门侧卡合部,只要是能够与第一和第二卡合部件3、4卡合的部件即可,并不限定于卡合滚轮5、5a、5b。
另外,动力传递体并不限定驱动带。
另外,本发明既可以应用于单开式的门装置,也可以应用于中央对开式的门装置。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结合配件6连接在第一卡合部件3上,但第一卡合部件3与结合配件6也可以是一体的。
Claims (6)
1.一种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包括:
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它们设置于轿厢门,该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通过改变在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间隔来与设置于层站门的层站门侧卡合部卡合;以及
多个联动连杆机构,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该多个联动连杆机构支撑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并且通过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联动地移位来改变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
在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体连接的传递体连接部,上述动力传递体通过用于开闭上述轿厢门的驱动电动机而向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运动,
通过上述动力传递体的运动,上述联动连杆机构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各上述联动连杆机构具有:
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以及
转动支撑臂,其包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的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的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上述转动支撑臂支撑于上述轿厢门,并能够以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支撑臂的转动中心和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等位置,
上述转动支撑臂的转动中心、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构成以上述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门卡合装置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将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
4.一种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包括:
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它们设置于轿厢门,该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通过改变在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间隔来与设置于层站门的层站门侧卡合部卡合;以及
多个联动连杆机构,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上述轿厢门,该多个联动连杆机构支撑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并且通过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联动地移位来改变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间隔,
在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体连接的传递体连接部,上述动力传递体通过用于开闭上述轿厢门的驱动电动机而向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运动,
通过上述动力传递体的运动,上述联动连杆机构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与上述轿厢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地移位,
各上述联动连杆机构具有:
第一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
第二浮动支撑臂,其包含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该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以及
转动支撑臂,其包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的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的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上述转动支撑臂支撑于上述轿厢门,并能够以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和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支撑臂的转动中心、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等位置,
上述转动支撑臂的转动中心、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一卡合部件连接部构成以上述第一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转动支撑臂的转动中心、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卡合部件连接部构成以上述第二浮动支撑臂连接部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门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门卡合装置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将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上述第二卡合部件的运动限定于水平方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7/064163 WO2009011044A1 (ja) | 2007-07-18 | 2007-07-18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係合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9005A CN101679005A (zh) | 2010-03-24 |
CN101679005B true CN101679005B (zh) | 2012-02-22 |
Family
ID=4025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529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9005B (zh) | 2007-07-18 | 2007-07-18 | 电梯的门卡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168902A4 (zh) |
JP (1) | JP5072966B2 (zh) |
KR (1) | KR101165505B1 (zh) |
CN (1) | CN101679005B (zh) |
WO (1) | WO20090110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63940A1 (de) * | 2011-05-31 | 2012-12-06 | Inventio Ag | Variierbare kabinentür-schachttür-kupplung |
FR2981384B1 (fr) * | 2011-10-17 | 2013-12-27 | Prudhomme Sa | Came de deverrouillage de porte paliere d'ascenseur et son utilisation |
CN102701054A (zh) * | 2012-06-21 | 2012-10-03 | 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弹性拉伸组件的电梯门刀装置 |
CN102923554A (zh) * | 2012-10-26 | 2013-02-13 | 昆山集智成模具有限公司 | 一体式轿门锁门刀 |
CN103552900B (zh) * | 2013-11-18 | 2015-06-17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轿门锁开启辅助装置、电梯 |
JP6556028B2 (ja) * | 2015-01-21 | 2019-08-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
JP6092350B1 (ja) * | 2015-11-13 | 2017-03-08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
WO2017145501A1 (ja) * | 2016-02-26 | 2017-08-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
JP6880317B2 (ja) * | 2018-05-01 | 2021-06-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装置 |
US11254542B2 (en) | 2018-08-20 | 2022-02-2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ar door interlock |
US11247872B2 (en) * | 2018-10-17 | 2022-02-1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door interlock |
DE102021134388A1 (de) * | 2021-12-22 | 2023-06-22 | Meiller Aufzugtüren GmbH | Mitnehmer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89A (zh) * | 1988-03-18 | 1989-11-29 |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 带有闭锁机构的电梯门驱动装置 |
CN1397481A (zh) * | 2001-07-12 | 2003-02-19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使用独立于驱动门驱动电机的电动机驱动的电梯轿厢门与井道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9802281U1 (de) * | 1998-02-11 | 1998-09-17 | Hans Riedl Aufzugbau GmbH & Co. KG, 85622 Feldkirchen | Horizontal bewegliches Mitnehmerschwert für Aufzugsschiebetüren |
JP3846372B2 (ja) * | 2002-06-25 | 2006-11-15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扉の開閉装置 |
JP4879477B2 (ja) * | 2003-12-08 | 2012-02-22 |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エレベータドア駆動装置 |
JP4708005B2 (ja) | 2003-12-08 | 2011-06-22 |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ケージドアリーフを昇降路ドアリーフに一時的に連結し、かつケージドアロック解除手段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における装置 |
EP2157040B1 (en) * | 2007-06-08 | 2015-01-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vator door device |
-
2007
- 2007-07-18 JP JP2009523482A patent/JP50729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8 CN CN2007800529846A patent/CN1016790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8 WO PCT/JP2007/064163 patent/WO20090110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7-18 EP EP07790918.2A patent/EP216890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7-18 KR KR1020097023457A patent/KR10116550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89A (zh) * | 1988-03-18 | 1989-11-29 |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 带有闭锁机构的电梯门驱动装置 |
CN1397481A (zh) * | 2001-07-12 | 2003-02-19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使用独立于驱动门驱动电机的电动机驱动的电梯轿厢门与井道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11044A1 (ja) | 2009-01-22 |
JPWO2009011044A1 (ja) | 2010-09-09 |
KR20100005118A (ko) | 2010-01-13 |
CN101679005A (zh) | 2010-03-24 |
KR101165505B1 (ko) | 2012-07-13 |
EP2168902A4 (en) | 2013-11-13 |
JP5072966B2 (ja) | 2012-11-14 |
EP2168902A1 (en) | 201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9005B (zh) | 电梯的门卡合装置 | |
CN100520105C (zh) | 铁道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 |
JP4967717B2 (ja) | スライドフォーク装置 | |
JP2013184648A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2009090966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CN101119887B (zh) | 自行车变速箱 | |
CN101566220B (zh) | 包括可移位张紧滑轨的张紧器组件 | |
CN107405913B (zh) | 喷墨式记录装置 | |
CN102686499A (zh) | 电梯的门卡合装置 | |
US7596907B2 (en) |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 window lifter and motor vehicle door with a window lifter | |
RU2544431C2 (ru) | Настро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юстировки ступенчатой коробки передач | |
CN116079471B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链式刀库侧向倒刀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10510021B (zh) | 可变式履带底盘 | |
CN103968059A (zh) | 档杆机构和车辆 | |
CN1834496B (zh) | 柔性丝杠自动啮合快速调距机构 | |
CN106628093A (zh) | 手动、自动双模式方向盘 | |
CN102976192A (zh) | 电梯门卡合装置 | |
CN104070971A (zh) | 用于车辆的滑动车门装置 | |
CN101954576B (zh) | 一种涨断连杆的拆卸装置 | |
CN104565338A (zh) | 用于自动变速车辆的换档杆组件 | |
KR100661726B1 (ko) | 차량용 자동변속장치 | |
KR20080114487A (ko) | 작업차 | |
CN103089982B (zh) | 提供机械和电子促动至车辆的变速器的换挡器组件以及操作该换挡器组件的方法 | |
US20160290504A1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WO2012096587A2 (en) | Ejectable and travelling stand for a tv screen or a moni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