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3090A -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3090A CN101653090A CN200910113251A CN200910113251A CN101653090A CN 101653090 A CN101653090 A CN 101653090A CN 200910113251 A CN200910113251 A CN 200910113251A CN 200910113251 A CN200910113251 A CN 200910113251A CN 101653090 A CN101653090 A CN 1016530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e
- control
- preventing
- leafhoppers
- ins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通过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1或2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300块~450块;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1~2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在秋季施腐熟有机肥2~3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2~3次,提高植株抗性,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生态防治集成方法进行综合生态防治,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之下。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防治领域,具体说,涉及到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一个世界性生产与消费的果品,世界有89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葡萄。中国葡萄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面积与产量正逐年递增,目前,葡萄产业是在传统栽培和加工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发展问题较多,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发生量不断加重。特别是斑叶蝉的大面积危害,使新疆鲜食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Nawa)属同翅目叶蝉科,繁殖能力强,传播快,防治难度大。葡萄斑叶蝉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分布广泛,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自1998年葡萄斑叶蝉在鄯善县开始发生以来,该害虫危害日趋严重(张学祖,1986;王惠卿等,2004)。2000年扩展到吐鲁番市,2002年扩展到库尔勒、喀什等地,目前除以上区域外,在哈密、昌吉、玛纳斯等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威胁新疆葡萄生产的重要害虫。葡萄斑叶蝉危害严重,其分泌物污染果面使葡萄失去商品价值,其成虫、若虫刺吸葡萄汁液,使树势迅速衰败,果实干瘪,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传播多种病毒。
葡萄斑叶蝉防治中多以药剂防治为主,尚没有系统的防治方法,立足于新疆干旱绿洲的独特性、葡萄种植区生态环境,根据葡萄斑叶蝉在新疆的发生规律以及新疆葡萄园的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一整套生态防治技术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葡萄斑叶蝉防治中多以药剂防治为主,尚没有系统的防治方法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该集成方法根据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进行科学生态防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该集成方法立足于干旱绿洲的独特性、葡萄种植区生态环境,根据葡萄斑叶蝉的发生规律以及葡萄园的生态环境特点,集成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提供了一整套生态防治集成方法进行综合生态防治。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依据整体观点和经济生态学原则,对防治葡萄斑叶蝉的各种防治技术,按照各技术的作用和特点,依据葡萄斑叶蝉发生的规律,进行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技术体系,根据葡萄斑叶蝉发生阶段和阈值,确定生态防治技术体系中单一或组合措施,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之下。
本发明研究表明,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成虫淡黄白色,头顶上2个圆形黑斑,一般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葡萄墩下部和葡萄树皮下,杨树、桑树、榆树、杏树等的树缝内及树木周围的枯枝落叶下、石缝中,墙壁的墙缝、砖缝内越冬。
每年春季,早于葡萄发芽前开始活动,4月中旬前后越冬代成虫迁移到葡萄上为害,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能为害;5月10日前后一代若虫开始孵化,孵化高峰期为5月14日至24日;一代成虫出现期为5月20日;二代若虫出现期为6月22日,高峰期为6月28日至7月1日;三代若虫出现期为7月11日,高峰期为8月3日至9日;四代若虫出现时期为9月1日,高峰期为9月14日至23日。目前尚未发现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有草岭、瓢虫、蓟马、螨、蜘蛛等。
葡萄斑叶蝉夜晚喜欢在湿度较高的地面上休息,阴天温度低的时候活动能力弱,下雨后,活动能力减弱,天气热干旱时活动能力强,不交配;喜欢活动在没有修剪、不通风、湿度高的葡萄地、靠近树林、靠近墙的葡萄地;产卵在葡萄叶片叶脉两侧,喜欢产卵和取食在成熟营养丰富的叶片上,不喜欢产卵和为害幼叶和老叶上。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1或2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300块~450块,防治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上旬;
2.结合预测预报结果,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防治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
3.进行秋剪和夏剪,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1~2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其中秋剪按正常产量指标,确定留芽量和修剪长度;夏剪在春季萌芽后,见果穗时及时抹芽,抹除无头芽、三芽、弱芽,双芽;开花前留4~6片叶摘心,果实膨大期摘心2~4次;
4.秋季施腐熟有机肥2~3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2~3次,提高植株抗性;
5.秋季防治,按照每年8月中旬~9月初,压低越冬基数,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00倍~100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6.交替轮换用药,同一类型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只使用一次,防治3次;
7.在斑叶蝉发生较重的区域,新建园选用珍珠无核等耐虫性较好的品种;
8.清洁果园,销毁落叶,并在葡萄埋土后对周围树林喷药一次,选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指标,实现本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集成方法是针对因大山、丘陵、沙地,尤其是绿洲农业较为封闭,有较强的独立性,葡萄斑叶蝉种群与其他葡萄区域交流的可能性小,自然生态对害虫的调控能力较强,因此,利用生态防治技术体系,来控制葡萄斑叶蝉的危害。依据葡萄斑叶蝉发生的规律,进行技术的有效集成,并根据葡萄斑叶蝉发生阶段和阈值,确定生态防治集成方法中单一或组合措施,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
采用本发明的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防治效果明显。根据吐鲁番地区近年来春季越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树缝平均越冬基数164.38头/m2;墙缝调查33个样点,调查面积1.6m2,墙缝平均越冬基数218.13头/m2。全地区平均越冬基数为191头/m2。比树缝中的越冬基数高出84.38%,墙缝中的越冬基数高出99.83%,越冬死亡率较去年低39%,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平均百叶成虫为8.5头,百叶若虫为7.3头(一代4-5龄若虫)。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另外,在下述的说明中,如无特别说明,则%皆指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一: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方法
1.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1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300块块,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
2.结合预测预报结果,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防治时间在5月下旬,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等;
3.进行秋剪和夏剪,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1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其中秋剪按正常产量指标,确定留芽量和修剪长度;夏剪在春季萌芽后,可见果穗时及时抹芽,抹除无头芽、三芽、弱芽,双芽;开花前留4片叶摘心,果实膨大期摘心2次;
4.秋季施腐熟有机肥2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2次,提高植株抗性;
5.秋季防治,按照每年8月中旬,压低越冬基数,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6.交替轮换用药,同一类型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只使用一次,一般防治3次。
7.在斑叶蝉发生较重的区域,新建园可选用珍珠无核等耐虫性较好的品种。
8.清洁果园,销毁落叶,并在葡萄埋土后对周围树林喷药一次,可选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根据吐鲁番地区春季越冬情况调查表明,树缝平均越冬基数164.38头/m2;墙缝调查33个样点,调查面积1.6m2,墙缝平均越冬基数218.13头/m2。全地区平均越冬基数为191头/m2。比树缝中的越冬基数高出84.38%,墙缝中的越冬基数高出99.83%,越冬死亡率较去年低39%。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采取了在葡萄沟旅游区挂黄板、狠抓越冬代成虫、第一代若虫的防治工作,防治总面积达35.80万亩次,使今年斑叶蝉得到了有效控制,平均百叶成虫为8.5头,百叶若虫为7.3头(一代4-5龄若虫)。
实施例二: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方法
1.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2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450块,防治时间为5月上旬;
2.结合预测预报结果,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防治时间在6月上旬,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等;
3.进行秋剪和夏剪,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2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其中秋剪按正常产量指标,确定留芽量和修剪长度;夏剪在春季萌芽后,可见果穗时及时抹芽,抹除无头芽、三芽、弱芽,双芽;开花前留6片叶摘心,果实膨大期摘心4次;
4.秋季施腐熟有机肥3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3次,提高植株抗性;
5.秋季防治,按照每年9月初,压低越冬基数,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00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6.交替轮换用药,同一类型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只使用一次,一般防治3次。
7.在斑叶蝉发生较重的区域,新建园可选用珍珠无核等耐虫性较好的品种。
8.清洁果园,销毁落叶,并在葡萄埋土后对周围树林喷药一次,可选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采用本发明的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2008年防治效果明显:全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面积49.1万亩,其中吐鲁番市25万亩、鄯善县19.8万亩、托克逊4.3万亩,发生程度4级。根据葡萄斑叶蝉的发生特点全地区城乡联合,在葡萄沟旅游区挂黄板,对越冬代、第一代及第四代进行了3次统防统治,防治面积34.72万亩次,其中吐鲁番市21万亩次、鄯善县10.6万亩次、托克逊县3.1万亩次。使斑叶蝉得到了有效控制,平均百叶成虫为10.5头,百叶若虫为11.6头(一代4-5龄若虫)。
实施例三: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方法
1.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1或2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400块,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
2.结合预测预报结果,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防治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等;
3.进行秋剪和夏剪,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1~2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其中秋剪按正常产量指标,确定留芽量和修剪长度;夏剪在春季萌芽后,可见果穗时及时抹芽,抹除无头芽、三芽、弱芽,双芽;开花前留5片叶摘心,果实膨大期摘心3次;
4.秋季施腐熟有机肥2.5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2~3次,提高植株抗性;
5.秋季防治,按照每年8月中旬~9月初,压低越冬基数,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90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6.交替轮换用药,同一类型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只使用一次,一般防治3次。
7.在斑叶蝉发生较重的区域,新建园可选用珍珠无核等耐虫性较好的品种。
8.清洁果园,销毁落叶,并在葡萄埋土后对周围树林喷药一次,可选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针对因大山、丘陵、沙地,尤其是绿洲农业较为封闭,有较强的独立性,葡萄斑叶蝉种群与其他葡萄区域交流的可能性小,自然生态对害虫的调控能力较强,因此,利用生态防治技术体系,来控制葡萄斑叶蝉的危害。依据葡萄斑叶蝉发生的规律,进行技术的有效集成,并根据葡萄斑叶蝉发生阶段和阈值,确定生态防治集成方法中单一或组合措施,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
实施例四: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技术要素
(一)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
黄板对越冬代葡萄斑叶蝉成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不仅可以用于葡萄斑叶蝉的防治,同样可用于葡萄斑叶蝉的测报调查监测。
1佳多黄板诱杀效果
从3月31日悬挂黄板到5月9日调查结束,共计37d,5块涂胶黄板诱杀越冬代葡萄斑叶蝉成虫总量达7235头,平均每块黄板诱杀37.10头/天,单块黄板诱杀量最高可达116头/天。
2不同粘着剂的诱杀效果
涂抹黄油的黄板共调查23d,共诱杀越冬代葡萄斑叶蝉成虫639头,平均每块诱杀13.89头/天,明显低于粘虫胶的平均每块的诱杀数量37.10头/天,这可能与黄油粘性较小,部分诱杀的成虫若粘得不牢,仍可逃脱有关。
3不同时间黄板诱虫量
将试验的诱虫量以每3d为1个单位求出每块黄板的平均值,在同一试验中黄板的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第1次的诱虫量是最末次的10余倍。这说明采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虫口数量下降较快,这也与越冬代成虫的活动习性有关。
4黄板的不同位置诱虫量
通过黄板两面分别调查结果表明,阳面即靠近葡萄根部的一面诱杀虫量为2.6~53头/天,而阴面即靠近葡萄茎稍部的一面诱杀虫量为2.1~52.8头/天。阳面稍高于阴面。
5黄板对天敌的影响
涂粘虫胶的黄板39d共诱杀天敌4种,其中草蛉77头,瓢虫1头、食蚜蝇1头、蜘蛛1头。说明涂粘虫胶黄板对天敌昆虫草蛉有一定的影响。
(二)斑叶蝉第一代的防治
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和2000倍液在第3、7天防效均达到了85%以上(见表1),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1、3、7天防效均达到了95%以上,效果极显著,尤其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第3天防效高达99.45%。因此防治葡萄斑叶蝉可用生物农药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来防治。但应注意在早晨或阴天喷雾,喷洒绿晶0.3%印楝素乳油时在叶片上要均匀,尤其叶背面。
表1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效果
处理1: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处理2:绿晶0.3%印楝素乳油1000倍;处理3:绿晶0.3%印楝素乳油2000倍;处理4:一遍净1500倍(苏州花园农用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三)斑叶蝉的越冬代防治
1.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药效1d、7d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药后1d,各处理药剂的防效不高,在4.44%-12.08%之间且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药后3d防效提高,但4个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一遍净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阿维菌素的防效为57.48%、菜喜和阿克泰的防效分别是42.97%和41.27%,均高于对照药剂一遍净的防效(31.76%)。相比之下,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类农药灭幼脲3号的防治效果较低,仅为8.52%。试验表明: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菜喜、和阿克泰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表现速效。
药后7d试验结果表明,除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类农药灭幼脲3号的防治效果较低外,各试验药剂防治效果有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达71.42%~87.16%,其中阿维菌素提高幅度最大为87.16%,但各试验药剂处理之间显著差异3d和7d后防效基本接近,没有显著改变。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类农药灭幼脲3号的防治效果3d和7d的提高幅度不大,仅为47.89%。
表2田间几种药剂防治葡萄斑叶蝉的1d、7d试验结果
药剂名称 | 稀释倍数 | 药前虫口基数(头/叶) | 1d虫口数(头/叶) | 防效(%) | 3d虫口数(头/叶) | 防效(%) | 7d虫口数(头/叶) | 防效(%) |
阿维菌素Abamectin | 3000 | 6.5 | 6.3 | 7.38 | 1.8 | 57.48 | 1.8 | 57.48 |
菜喜Spinosad | 1500 | 3.5 | 3.3 | 9.89 | 1.3 | 42.97 | 1.3 | 42.97 |
灭幼脲3号Chlorbenzuron | 2000 | 7.5 | 7.5 | 4.44 | 5.3 | 8.52 | 5.3 | 8.52 |
阿克泰thiamethoxam | 5000 | 2.5 | 2.3 | 12.08 | 2.1 | 41.27 | 2.0 | 42.27 |
一遍净Imidacloprid | 2500 | 4.5 | 4.3 | 8.68 | 2.0 | 31.76 | 2.0 | 31.76 |
空白对照ck | - | 4.3 | 4.5 | 0.00 | 2.8 | 0.00 | 2.8 | 0.00 |
2.田间防治葡萄斑叶蝉药后14d、21d结果
对照药剂一遍净的防治效果已下降到32.07%,与各试验药剂比较表现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种试验药剂施药14d后,阿克泰、阿维菌素、菜喜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仅灭幼脲3号稍低近75%,供试各药剂均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见表3
表3田间几种药剂防治葡萄斑叶蝉的14d试验效果
药剂名称 | 稀释倍数 | 药前虫口基数(头/叶) | 14d虫口数(头/叶) | 防效(%) | 差异性(0.05) | 差异性(0.01) |
阿克泰thiamethoxam | 5000 | 2.5 | 0.1 | 88.60 | A | a |
阿维菌素Abamectin | 3000 | 6.5 | 0.3 | 86.84 | A | a |
菜喜Spinosad | 1500 | 3.5 | 0.2 | 82.23 | A | b |
灭幼脲3号Chlorbenzuron | 2000 | 7.5 | 0.6 | 74.44 | B | c |
一遍净Imidacloprid | 2500 | 4.5 | 1.0 | 32.07 | C | d |
空白对照ck | - | 4.3 | 1.4 | 0.00 | D | e |
但从表3可以看出,药后21d的各处理药剂防效变化较大。菜喜和灭幼脲3号对葡萄斑叶蝉仍保持在70%以上,尤其菜喜防治效率高达83.39%,具有很好的持效性,而阿维菌素、阿克泰的防效均有大幅度下降,低于对照药剂一遍净的21d的防治效果(69.00%)。
实施例五:不同葡萄品种对斑叶蝉的耐虫性防治方法
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不同品种葡萄斑叶蝉虫口密度和被害程度差异明显,同时表明虫口密度与被害程度是一致的,即虫口密度越大,被害指数越高。大粒无核和里扎马特虫口密度和被害指数最大,其次是京秀和全球红,珍珠无核被害最轻。对第二次调查的不同品种虫口密度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虫口密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Df=4,F=694.22,PR>F,P=0.00<0.01),大粒无核的虫口密度为19.367头/叶,里扎马特12.633头/叶,京秀和全球红的虫口密度分别为6.633头/叶、5.13头/叶;珍珠无核的虫口密度为2.133头/叶。
Claims (1)
1、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步骤包括:
(1)、采用黄板诱杀越冬代成虫,在葡萄开墩后使用,将黄板悬挂于架面靠近根部的第1或2道铁丝上,与铁丝方向平行,每公顷用量300块~450块,防治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上旬;
(2)、结合预测预报结果,当虫口密度达12/百网时进行第一代若虫的防治,防治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菜喜1500倍或灭幼脲;
(3)、进行秋剪和夏剪,开花前后营养枝根据品种特性,500g以下的小果穗品种留有营养枝;500g以上的大果穗品种每个果穗留1~2个营养枝,以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减少斑叶蝉为害;其中秋剪按正常产量指标,确定留芽量和修剪长度;夏剪在春季萌芽后,见果穗时及时抹芽,抹除无头芽、三芽、弱芽,双芽;开花前留4~6片叶摘心,果实膨大期摘心2~4次;
(4)、秋季施腐熟有机肥2~3吨/667m2,整个生育期施化肥2~3次,提高植株抗性;
(5)、秋季防治,按照每年8月中旬~9月初,压低越冬基数,采用药剂防治,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00倍~100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6)、交替轮换用药,同一类型药剂在一个生长期只使用一次,防治3次;
(7)、在斑叶蝉发生较重的区域,新建园选用珍珠无核等耐虫性较好的品种;
(8)、清洁果园,销毁落叶,并在葡萄埋土后对周围树林喷药一次,选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13251A CN101653090A (zh) | 2009-03-12 | 2009-03-12 |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13251A CN101653090A (zh) | 2009-03-12 | 2009-03-12 |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3090A true CN101653090A (zh) | 2010-02-24 |
Family
ID=4170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13251A Pending CN101653090A (zh) | 2009-03-12 | 2009-03-12 |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309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7984A (zh) * | 2011-04-29 | 2011-11-02 | 上海交通大学 | 扁豆豆野螟的防治方法 |
CN103734117A (zh) * | 2014-01-07 | 2014-04-23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有机生态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的方法 |
CN104335846A (zh) * | 2014-09-24 | 2015-02-11 | 陈辉 | 一种葡萄金龟子类的虫害防治方法 |
CN104996208A (zh) * | 2015-06-30 | 2015-10-28 | 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方法 |
CN111109276A (zh) * | 2019-12-17 | 2020-05-08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针对烟粉虱的杀虫剂组合物 |
-
2009
- 2009-03-12 CN CN200910113251A patent/CN1016530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7984A (zh) * | 2011-04-29 | 2011-11-02 | 上海交通大学 | 扁豆豆野螟的防治方法 |
CN102227984B (zh) * | 2011-04-29 | 2012-09-19 | 上海交通大学 | 扁豆豆野螟的防治方法 |
CN103734117A (zh) * | 2014-01-07 | 2014-04-23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有机生态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的方法 |
CN103734117B (zh) * | 2014-01-07 | 2015-09-09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有机生态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的方法 |
CN104335846A (zh) * | 2014-09-24 | 2015-02-11 | 陈辉 | 一种葡萄金龟子类的虫害防治方法 |
CN104996208A (zh) * | 2015-06-30 | 2015-10-28 | 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斑叶蝉的防治方法 |
CN111109276A (zh) * | 2019-12-17 | 2020-05-08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针对烟粉虱的杀虫剂组合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Van Der Hoek et al. | Alternate wet/dry irrigation in rice cultivation: a practical way to save water and control malaria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 |
CN102630454B (zh) | 盆栽榕树优势蓟马的综合防控方法 | |
Van Jaarsveld | Waterwise gardening in South Africa and Namibia | |
Banik | Bamboo silviculture | |
CN107006258B (zh) | 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 |
CN107114191A (zh) | 一种桃树主干形密植栽培方法 | |
CN106105754A (zh) | 一种美国薄壳山核桃套种杭白菊的方法 | |
CN107980443A (zh) |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 |
DeLoach | Prospect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saltcedar (Tamarix spp.) in riparian habitats of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 |
CN104719049A (zh) | 虎耳草大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
CN101653090A (zh) | 一种生态防治葡萄斑叶蝉的集成方法 | |
Barney | Currants, gooseberries, and jostaberries | |
Hazir et al. | Phoenix spp. and other ornamental palms in Turkey: The threat from red palm weevil and red palm scale insects | |
Elevitch et al. | Gliricidia sepium (gliricidia) | |
CN105724162A (zh) | 毛尖茶的生态种植方法 | |
Wright et al. | Control of bacterial soft rot of calla (Zantedeschia spp.) by pathogen exclusion, elimination and removal | |
Manner et al. | Cananga odorata (ylang-ylang) | |
CN106258648A (zh) | 一种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控方法 | |
CN108718892A (zh) | 提高高原酿酒葡萄中花色苷和总酚类含量的种植方法 | |
Sein et al. | Acacia hybrid: Ecology and silviculture in Vietnam | |
Abul-Soad | Date palm in Pakistan,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ive | |
CN106105988B (zh) | 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 | |
Pauku | Inocarpus fagifer (Tahitian chestnut) | |
Bosu et al. | 19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ropical Africa’s Forest Invaders | |
CN107006305A (zh) |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