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634501A -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501A
CN101634501A CN200910098008A CN200910098008A CN101634501A CN 101634501 A CN101634501 A CN 101634501A CN 200910098008 A CN200910098008 A CN 200910098008A CN 200910098008 A CN200910098008 A CN 200910098008A CN 101634501 A CN101634501 A CN 101634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regenerator
pump
heat
chec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8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501B (zh
Inventor
陈光明
刘利华
唐黎明
袁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09100980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4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4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5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作热泵循环,能从环境空气吸热,并能避免结霜现象。它利用了类似盐溶液的吸收/解吸特性,通过冷却塔向周围环境吸热。系统由热泵子循环循环、溶液吸热子循环和溶液再生子循环三部分组成。溶液再生子循环由溶液回热器、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第二再生器和再生热吸收器组成,环境空气经第一再生器预热后进入第二再生器,吸收再生溶液中水分后再从溶液/空气预热器中流出,流出空气用来预热进入溶液/空气预热器的部分低温稀溶液。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结霜状况出现;提高了设备和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和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系统目前正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广泛使用。但长江以南地区,冬季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在75%以上,若环境温度在0℃左右,则热泵极易结霜。冬季蒸发器结霜问题是影响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和广泛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冷冷水机组在夏季很多的工业或民用建筑中也广泛使用,但其冬季往往处于闲置状态,代之以单独锅炉来供暖,造成了设备利用率低和能量浪费高的双层弊端。如果能利用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塔冬季从室外空气环境中吸热,则既可避免原机组的闲置,又避免了常规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结霜问题,实现设备利用率高和降低能耗的双赢。传统冷却塔内的冷却介质通常为水,水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要结冰,此外,水还可能蒸发扩散到空气中,不仅不能从空气中吸热,而且还要向空气中放热,因此,要实现双赢,首先要取代冷却介质。如果采用类似盐类溶液做冷却介质,不仅可以避免结冰问题,同时,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实现空气中水蒸气潜热的吸收。但是,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要解决冷却介质的再生问题。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再生热吸收器、第二再生器、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液体泵和第三液体泵,第一调节阀出口与溶液回热器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第二液体泵、再生热吸收器、第二再生器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出口与第三液体泵进口、溶液回热器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和第一液体泵,第一液体泵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第二调节阀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第一液体泵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和第一液体泵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与再生热吸收器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的介质可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
另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再生热吸收器、第二再生器、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液体泵,第一调节阀出口与溶液回热器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第二液体泵、再生热吸收器、第二再生器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出口与溶液回热器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第一液体泵和引射器,第一液体泵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引射器进口相连,引射器的引射回路与第二调节阀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引射器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第一液体泵和引射器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与再生热吸收器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的介质可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
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过冷器;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三单向阀正向进入,第三单向阀出口与过冷器的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进口和第二单向阀正向进口依次相连,过冷器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再生热吸收器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出口与过冷器另一端口、第二节流装置进口和第四单向阀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一节流装置、过冷器;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二单向阀正向进入,第二单向阀出口与过冷器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进口和第四单向阀正向进口依次相连,再生热吸收器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出口与过冷器另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进口和第三单向阀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包括过冷器和第一节流装置;热泵机组为制冷循环,制冷剂从过冷器一端口进入,过冷器的另一端口与第一节流装置进口相连,再生热吸收器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的溶液/空气预热器包括第一喷淋装置、气/液热交换器和挡风淋液器,喷淋装置在气/液热交换器的上方,气/液热交换器在挡风淋液器的上方;第一再生器包括第一再生器填料和第一再生储液器,第一再生器填料位于第一再生储液器的上方,挡风淋液器是连接溶液/空气预热器和第一再生器的连接部件;溶液/空气预热器和第一再生器的同侧侧壁面与第二再生器的一侧侧壁面共用;第二再生器包括第二喷淋装置、第二再生器填料、第二再生储液器和引风机,第二喷淋装置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的上方,第二再生器填料位于第二再生储液器的上方,引风机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和第二再生储液器之间,且靠近第二再生器与第一再生器的公共壁面处。
所述的吸热和再生所用介质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冰点低于所在环境温度20℃~40℃。从冷却塔流入溶液回热器中的流体质量流量与从溶液回热器流出的流体质量流量应基本相等,流入溶液再生子系统的流体质量由冷却塔处理的风量和室外环境的含湿量综合确定。
所述的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在夏季工况下都关闭,冬季工况下都打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用类似盐溶液代替水,通过冷却塔从环境中吸取热量,类似盐溶液的冰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20℃~40℃,从环境中吸热时能避免溶液结冰,且能充分吸取环境中空气的显热和潜热;
2)溶液再生子系统中采用了溶液/空气预热器,充分回收了用于冷却浓缩再生溶液后的热湿空气热量。再生热源可采用热泵自身冷凝废热、太阳能或废热等低品位能源,提高了再生热源的有效利用率;
3)让流入溶液/空气预热器中的再生流体经溶液回热器后温度高于0℃,且通过调整空气循环量控制流出溶液/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露点温度,使其高于0℃,避免空气经过溶液/空气预热器中可能发生的热湿空气结霜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泵机组制冷剂切换的液体泵驱动溶液再生子系统流程图;
图2是热泵机组制冷剂切换的引射器引射溶液再生子系统流程图;
图3(a)是热泵C、D端口带过冷器的I型单向节流转向开关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热泵C、D端口带过冷器的II型单向节流转向开关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c)是热泵C、D端口带过冷器的III型节流装置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d)是热泵C、D端口不带过冷器的IV型单向节流转向开关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e)是热泵C、D端口不带过冷器的V型单向节流转向开关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f)是热泵C、D端口不带过冷器的VI型节流装置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a)再生热吸收器中G、H端口太阳能集热器与再生溶液管道直接接触的连接示意图;
图4(b)再生热吸收器中G、H端口太阳能集热器与再生溶液管道间接接触的连接示意图;
图4(c)再生热吸收器中G、H端口废热热源与再生溶液管道直接接触的连接示意图;
图5溶液/空气预热器、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的组成结构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6是热泵机组换热流体切换的液体泵驱动溶液再生子系统流程图;
图7是热泵机组换热流体切换的引射器引射溶液再生子系统流程图;
图中:冷却塔1、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喷淋装置31、气/液换热器32、挡风淋液器33、第一再生器4、第一再生器填料41、第一再生储液器42、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第二喷淋装置61、第二再生器填料62、第二再生储液器63、引风机64、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第一液体泵9、第二液体泵10、第三液体泵11、过冷器12;、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第二节流装置126、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14、太阳能集热器15、废热热源15’、液液换热器16、第四液体泵17、第三调节阀18、第四调节阀19、第五调节阀20、第六调节阀21、第七调节阀22、第八调节阀23、第九调节阀24、第十调节阀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第二液体泵10和第三液体泵11,第一调节阀7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第二液体泵10、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6出口与第三液体泵11进口、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8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1和第一液体泵9,第一液体泵9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7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第二调节阀8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第一液体泵9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1和第一液体泵9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其与再生热吸收器5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14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
如图2所示,另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第二液体泵10,第一调节阀7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第二液体泵10、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6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8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1、第一液体泵9和引射器11’,第一液体泵9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7的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引射器11’的主干路相连,引射器11’的引射回路与与第二调节阀8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引射器11’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1、第一液体泵9和引射器11’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与再生热吸收器5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14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
如图3(a)所示,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第二节流装置126、过冷器12;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入,第三单向阀123出口与过冷器12的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口依次相连,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再生热吸收器5中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过冷器12另一端口、第二节流装置126进口和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如图3(b)所示,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过冷器12;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入,第二单向阀122出口与过冷器12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再生热吸收器5中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过冷器12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如图3(c)所示,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过冷器12和第一节流装置125;热泵机组为制冷循环,制冷剂从过冷器12一端口进入,过冷器12的另一端口与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相连,再生热吸收器5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
如图5所示,溶液/空气预热器3包括第一喷淋装置31、气/液热交换器32和挡风淋液器33;第一再生器4包括第一再生器填料41和第一再生储液器42,挡风淋液器33是连接溶液/空气预热器3和第一再生器4的连接部件;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的同侧侧壁面与第二再生器6的一侧侧壁面共用;第二再生器6包括第二喷淋装置61、第二再生器填料62、第二再生储液器63和引风机64,第二喷淋装置61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62的上方,第二再生器填料62位于第二再生储液器63的上方,引风机64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62和第二再生储液器63之间,且靠近第二再生器6与第一再生器4的公共壁面处。
如图6所示,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和溶液吸热子系统与图1同,热泵机组只有制冷循环,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第五调节阀20和第四调节阀19分别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第六调节阀21和第三调节阀18分别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其与再生热吸收器5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14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E端口进口与第七调节阀22和第九调节阀24分别相连,热泵机组F端口出口与第八调节阀23和第十调节阀25分别相连。夏季工况下,第三调节阀18、第四调节阀19、第九调节阀24、第十调节阀25均关闭,第五调节阀20、第六调节阀21、第七调节阀22、第八调节阀23全部打开。冬季工况下,第三调节阀18、第四调节阀19、第九调节阀24、第十调节阀25均打开,第五调节阀20、第六调节阀21、第七调节阀22、第八调节阀23全部关闭。
如图7所示,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和溶液吸热子系统与图2同,热泵机组只有制冷循环,换热流体具体连接形式与图6相同。
实施方案可以分两类,第一类热泵子系统为制冷剂切换,包括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两种形式,而热泵机组室内外换热器换热流体不作切换。具体有如下几种实施方式:
第1-1种实施方案,即再生热源为热泵子系统的过冷器12,再生后流体由第三液体泵11驱动。
具体实施过程为:溶液吸热子系统中溶液吸热循环为,浓度较高的溶液进入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与室外换热器13发生热量交换后,溶液温度降低而浓度不变,进入冷却塔吸收环境空气的显热和部分潜热后,溶液温度升高浓度降低,从第一液体泵9流出的稀溶液,一部分经第一调节阀7进口进入再生子系统,再生后的浓溶液从第二调节阀8出口流出,与另一部分稀溶液混合后再次进入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中。
溶液再生子系统中溶液再生循环为,需要再生的稀溶液经第一调节阀7,依次流入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在第一种再生热吸收器5(如图3(a))或第二种再生热吸收器5(如图3(b))中吸收过冷器12的热量后,进入第二再生器6中,溶液被空气浓缩冷却后依次进入第三液体泵11和溶液回热器2的浓溶液进口,最后从第二调节阀8中流出。
溶液再生子系统中空气的流程为,室外环境空气先进入第一再生填料区41,与从挡风淋液器33下来的溶液进行换热,经引风机64进入第二再生填料区63中,与流入第二再生器6的高温稀溶液热质交换后,变成湿热空气,进入气/液换热器32中,与气/液换热器32外侧再生溶液换热后,变成温度略高于0℃的湿冷空气流出。
第1-2种实施方案,即再生热源为热泵子系统的过冷器12,再生后流体由引射器11’驱动。
具体实施过程为:溶液吸热子系统中溶液吸热循环为,浓度较高的溶液进入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与室外换热器13发生热量交换后,溶液温度降低而浓度不变,进入冷却塔吸收环境空气的显热和部分潜热后,溶液温度升高浓度降低,从第一液体泵9流出的稀溶液,一部分经第一调节阀7进口进入再生子系统,再生后的浓溶液从第二调节阀8出口流出,通过引射器11’的引射回路与另一部分稀溶液混合后再次进入室外换热器13中。
溶液再生子系统中溶液再生循环为,需要再生的溶液经第一调节阀7,依次流入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在第一种再生热吸收器5(如图3(a))或第二种再生热吸收器5(如图3(b))中吸收过冷器12的热量后,进入第二再生器6中,溶液被空气浓缩冷却后经溶液回热器2的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8进口,由引射器11’的引射回路流出。
溶液再生子系统中空气的流程与实施方案一同。
第1-3、第1-4、第1-5、第1-6种实施方案,再生热源为太阳能集热器15,再生后流体由第三液体泵11驱动。
第1-3实施方案中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第二节流装置126和太阳能集热器15(如图3(c)和图4(a));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入,第三单向阀123出口与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口依次相连,再生热吸收器G、H端口的溶液与太阳能集热器15直接接触;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第二节流装置126进口和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第1-4实施方案中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和太阳能集热器15(如图3(d)和图4(a));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入,第二单向阀122出口与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再生热吸收器G、H端口的溶液与太阳能集热器15直接接触;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第1-5实施方案中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第二节流装置126、太阳能集热器15、液液换热器16、第四液体泵17(如图3(c)和4(b));制冷剂流程与第三实施方案同。
第1-6实施方案中再生热吸收器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太阳能集热器15、液液换热器16、第四液体泵17(如图3(d)和4(b));制冷剂流程与第四实施方案同。
第1-3、第1-4、第1-5、第1-6种实施方案的其余循环均与第1-1种实施方案同。
类似实施方案有再生热源为太阳能集热器15,再生后流体由引射器11’驱动;或再生热源为废热热源15’(如图3(c)和4(c))或(如图3(d)和4(c)),再生后流体由引射器11’驱动,再生吸热器5的组成类似第1-3、第1-4、第1-5、第1-6方案,而其余循环与第1-2实施方案同,在此不赘述。
实施方案的第二类热泵子系统为换热流体切换,热泵子系统只有制冷循环,制冷剂不切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或如图7,再生溶液的驱动动力为第三液体泵11或引射器11’,再生热源可以是过冷器12(如图3(c)),也可以太阳能集热器15或废热热源15’,热泵机组C、D端口连接形式为图3(f)。

Claims (8)

1.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第二液体泵(10)和第三液体泵(11),第一调节阀(7)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第二液体泵(10)、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6)出口与第三液体泵(11)进口、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8)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1)和第一液体泵(9),第一液体泵(9)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7)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第二调节阀(8)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第一液体泵(9)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1)和第一液体泵(9)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与再生热吸收器(5)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14)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的介质可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
2.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热泵机组、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三部分;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溶液回热器(2)、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第二液体泵(10),第一调节阀(7)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稀溶液进口、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第二液体泵(10)、再生热吸收器(5)、第二再生器(6)进口依次连接,第二再生器(6)出口与溶液回热器(2)的再生浓溶液进口、第二调节阀(8)进口依次连接;溶液吸热子系统包括冷却塔(1)、第一液体泵(9)和引射器(11’),第一液体泵(9)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为再生稀溶液,与第一调节阀(7)进口相连,另一路为混合用稀溶液,与引射器(11’)进口相连,引射器(11’)的引射回路与第二调节阀(8)出口相连;热泵机组包括A、B、C、D、E、F六个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B端口是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13)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热泵机组A端口进口与引射器(11’)出口相连,热泵机组B端口出口与冷却塔(1)、第一液体泵(9)、引射器(11’)的进口依次相连;热泵机组C、D端口是热泵机组高压侧与低压侧制冷剂管道的连接端口,与再生热吸收器(5)相连,热泵机组E、F端口是热泵室内换热器(14)换热流体的连接端口;溶液吸热子系统和溶液再生子系统的介质可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第二节流装置(126)、过冷器(12);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入,第三单向阀(123)出口与过冷器(12)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口依次相连,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再生热吸收器(5)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过冷器(12)另一端口、第二节流装置(126)进口和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节流装置(125)、过冷器(12);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二单向阀(122)正向进入,第二单向阀(122)出口与过冷器(12)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四单向阀(124)正向进口依次相连,再生热吸收器(5)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热泵机组制冷工况下,制冷剂从第一单向阀(121)正向进入,第一单向阀(121)出口与过冷器(12)一端口、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和第三单向阀(123)正向进口依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热吸收器(5)包括过冷器(12)和第一节流装置(125);热泵机组为制冷循环,制冷剂从过冷器(12)一端口进入,过冷器(12)的另一端口与第一节流装置(125)进口相连,再生热吸收器(5)G、H端口的溶液流动方向与过冷器(1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空气预热器(3)包括第一喷淋装置(31)、气/液热交换器(32)和挡风淋液器(33),第一喷淋装置(31)在气/液热交换器(32)的上方,气/液热交换器(32)在挡风淋液器(33)的上方;第一再生器(4)包括第一再生器填料(41)和第一再生储液器(42),第一再生器填料(41)位于第一再生储液器(42)的上方,挡风淋液器(33)是连接溶液/空气预热器(3)和第一再生器(4)的连接部件;溶液/空气预热器(3)、第一再生器(4)的同侧侧壁面与第二再生器(6)的一侧侧壁面共用;第二再生器(6)包括第二喷淋装置(61)、第二再生器填料(62)、第二再生储液器(63)和引风机(64),第二喷淋装置(61)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62)的上方,第二再生器填料(62)位于第二再生储液器(63)的上方,引风机(64)位于第二再生器填料(62)和第二再生储液器(63)之间,且靠近第二再生器(6)与第一再生器(4)的公共壁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和再生所用介质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冰点低于所在环境温度2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8)在夏季工况下都关闭,冬季工况下都打开。
CN2009100980085A 2009-04-23 2009-04-23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80085A CN101634501B (zh) 2009-04-23 2009-04-23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80085A CN101634501B (zh) 2009-04-23 2009-04-23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501A true CN101634501A (zh) 2010-01-27
CN101634501B CN101634501B (zh) 2011-05-18

Family

ID=4159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80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501B (zh) 2009-04-23 2009-04-23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450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53A (zh) * 2010-02-10 2010-07-14 东南大学 基于冷却塔的溶液型冷热水机组
CN102155815A (zh) * 2011-03-30 2011-08-17 浙江大学 基于双流体的蒸汽喷射制冷系统
CN103216981A (zh) * 2013-04-28 2013-07-24 宁波沃弗圣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无霜空气处理机组及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
CN103486680A (zh) * 2013-09-23 2014-01-01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无霜空气源空调热泵系统
CN106765451A (zh) * 2016-12-01 2017-05-31 南昌大学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108120190A (zh) * 2017-11-10 2018-06-05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机组换热器表面延缓结霜的方法
CN110319617A (zh) * 2019-07-01 2019-10-11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热源塔的燃气热泵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53A (zh) * 2010-02-10 2010-07-14 东南大学 基于冷却塔的溶液型冷热水机组
CN102155815A (zh) * 2011-03-30 2011-08-17 浙江大学 基于双流体的蒸汽喷射制冷系统
CN103216981A (zh) * 2013-04-28 2013-07-24 宁波沃弗圣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无霜空气处理机组及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
CN103486680A (zh) * 2013-09-23 2014-01-01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无霜空气源空调热泵系统
CN103486680B (zh) * 2013-09-23 2016-04-20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无霜空气源空调热泵系统
CN106765451A (zh) * 2016-12-01 2017-05-31 南昌大学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108120190A (zh) * 2017-11-10 2018-06-05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机组换热器表面延缓结霜的方法
CN110319617A (zh) * 2019-07-01 2019-10-11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热源塔的燃气热泵装置
CN110319617B (zh) * 2019-07-01 2021-04-30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热源塔的燃气热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501B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501B (zh) 无霜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3292513B (zh) 太阳能驱动单双效耦合型溴化锂制冷机
CN101571330B (zh) 一种无霜型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CN101839585A (zh)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CN203572174U (zh) 一种热回收自动除湿的高温热泵烘干机组
CN201764752U (zh) 太阳能空调和地源热泵耦合冷热联供系统
CN203518318U (zh) 一种喷淋型空气源吸收式热泵
CN105222404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系统
CN201311130Y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热泵中央空调
CN105276861A (zh) 一种补偿式双源热泵冷热风空调机组
CN203395975U (zh) 太阳能跨季蓄能采暖联合制冷系统
CN111780303B (zh) 一种用于南方地区的高效热源塔热泵系统
CN203068863U (zh)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10887138A (zh) 一种基于能源塔的高效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23623B (zh) 一种低温热源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
CN210089025U (zh) 一种基于能源塔的高效能源站
CN105716324B (zh) 基于压缩‑喷射复合的双热源高效空调系统及应用
CN201318799Y (zh) 一种空气热源热水器
CN102853576B (zh)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201926190U (zh) 低温热水复合能源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CN203687444U (zh) 一种三用型地源吸收式热泵系统
CN207751180U (zh) 一种复叠式制冷除霜热水器
CN207527875U (zh) 一种矿井回风余热直接回收利用的系统
CN105135743A (zh) 一种空气盐溶液冷水机组
CN105003952A (zh) 三热源无霜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