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9B - 涡旋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259B CN1016259B CN88101361A CN88101361A CN1016259B CN 1016259 B CN1016259 B CN 1016259B CN 88101361 A CN88101361 A CN 88101361A CN 88101361 A CN88101361 A CN 88101361A CN 1016259 B CN1016259 B CN 10162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bearing
- oil
- vortex
- scroll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63—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with coaxially-mounted members having continuously-changing circumferential spacing between th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8/00—Rotary expansible chamber devices
- Y10S418/01—Non-working fluid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空调机、冰箱等用的涡旋压缩机,是把曲轴以夹住的方式设置由环状体内周面,回转涡旋部件端板背面,轴承部件轴承面,推力轴承外周面围成的,随环状体往复移动交替伸缩的伸缩空间,在推力轴承的上轴承面上设置将其分割成多个的推力轴承油槽,在回转涡旋部件端板背面上设置按回转涡旋部件回转运动主要在伸缩空间缩小过程中和推力轴承油槽连通,在伸缩空间扩大过程中和伸缩空间连通的继续给油通路。
Description
本发明有关作为空调、冰箱等冷冻机用的涡旋式压缩机,特别有关使吸入压力在润滑油积存部起作用的所谓低压形涡旋式压缩机的润滑机构的改进。
后述的图8为表示典型传统压缩机的例子。
在密闭容器101内设置电动机的定子102和转子103,将涡旋式压缩机构104设置在电动机的上方,使其驱动轴曲轴105和转子103相结合。
本密闭容器101的侧面,设置着电动机用的密封的端子106。致冷介质从吸入管107进入密闭容器101内,其中一部分如图中粗箭头表示那样从吸入口108进入压缩机构104内,一部份受密闭容器101内的流体流动影响而飞溅,并在密闭容器101内散开。109是涡旋压缩机的固定部件,110是其涡旋叶片,111是其端板。112是涡旋回转部件,113、114分别是其涡旋叶片和端板。使涡旋叶片110和113相互组合,构成起压缩作用的压缩室115,当使其从外周向着中心移动的同时,使此容积缩小而起压缩作用。从压缩机的固定部份109的中心部的喷出口116喷出的致冷介质经喷出室117被引向压缩机的喷出管118。
涡旋回转部件112因压缩室115的压力而向压缩室115的相反侧推压,由固定在轴承部件119上的推力轴承120来承受。曲轴105的第一主轴121,第二主轴122被支承在轴承部件119上。
在第一主轴121的内侧,从主轴的轴心偏心地设置回转驱动轴承123,使设置在涡旋回转部件112的端板114上的回转驱动轴124
嵌合在此回转驱动轴承123上。
在推力轴承120的外周上配置圆形环状体125,在其两边设置为了约束上述涡旋回转部件112自转的自转约束部件126,127。
在密闭容器101的下部设置着润滑油积存部128,润滑油用给油泵130,从曲轴105的给油口129向各滑动部份供油。
现就上述用润滑油对各滑动部进行的润滑再少许作详细说明。
随着电动机的回转,因给油泵130的作用,使润滑油积存部128的润滑油如细箭头表示的那样流入曲轴105的给油口129,且通过曲轴105的油通路131,对压缩机构104的回转驱动轴承123,推力轴承120的内周,第一主轴121的外周的各滑动部进行润滑后,再供给轴承部件119下部的副轴承132,其后从电动机的上部流出,经定子102外缘的缺口部133返回到润滑油积存部128。
但是如上述那样,在密闭容器101内吸入压力起作用的低压型涡旋压缩机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这就是,密闭容器101内,由于用压缩机构104把吸入压力空间和喷出压力空间分隔开,在压缩机构混入致冷剂后又从致冷介质中放出的润滑油,如果不经过冷冻循环一圈,不会返回到压缩机中来。
另一方面,因在密闭容器101内,在以压缩机构104为中心的部位设置多个滑动部件,需要充足的润滑油才能正常进行。
因而在润滑油需经过一次冷冻循环后返回的低压型涡旋压缩机中,存在下列问题:
(1)当混入而后又从致冷剂中放出的润滑油增多,则在冷冻循环的热交换器内形成油膜,从而使冷冻循环的热交换性能下降。
(2)考虑上述点(1),当减少向压缩机构104的供油量时,就会因压缩机构104的烧伤事故,或油膜不足而使密封性下降,从而使性能下降。
此外,近年来作为压缩机的容量变换方式,众所周知采用按所需要的能力增加或减少压缩机(电动机)的转速的所谓逆变换驱动(inverter)控制。
而在低压型涡旋压缩机中,采用这种逆变换驱动控制的场合,上述问题(1),(2)更为突出。
也就是,为压缩机构104运行所需要的润滑油,随回转数的增加按比例地增加,然而在单纯依靠从与推力轴承120相对滑动部位泄漏的润滑油流向压缩机构104的润滑机构中,就不能确保在高速回转时需要的充份的润滑油量。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例如可以考虑使环状体125的材料厚度变薄,或者在其一部份上设置沟槽,以使一部份润滑油顺利地向压缩机构104流入,然而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不能满足从低速到高速全范围内运转需要的润滑油量。
此情况已通过实验得到确认。
可考虑有以下这些理由。
这就是,在低压形涡旋压缩机的密闭容器101内,由于沿着电动机的回转方向产生气流,这样使从吸入管107返回的致冷剂,被此气流挟着再次进入吸入口108,在压缩机构104内被压缩和喷出。此时,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润滑油也就这样在此吸入空间内在没有充份分离的情况下从吸入口108被吸入,成为反复进入致冷剂的循环。
在此现象中,当电动机的回转数进一步增加,则用给油泵130吸上的润滑油量也增加,从而使得供给的润滑油量比从返回的致冷剂中回收的润滑油量增加,其结果是润滑油积存部128的油量不足,从而造成在滑动部产生烧伤,以及使在密闭容器101外的致冷剂循环回路(图中未表示)中循环的润滑油增加,从而使热交换性能下降了的问题。
图7是表示在进行回转数控制的低压形涡旋压缩机中,其回转数N(r.p.m.)和润滑油的排出量V(cc/min)的关系特性图。
上述的内容,如该图上用虚线表示的特性所示。
此外,在低压形涡旋压缩机中,在吸入口108所处的空间内,由于在和电动机的回转方向相同方向上产生气流,使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润滑油容易从吸入口108被吸入,因而也存在难以回收此润滑油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上所述,随着压缩机转数的增加,使困难进一步增加。
此外,低压形涡旋压缩机,由于密闭容器101内被低温低压的致冷剂所充满,故成为使密闭容器101被冷却,从而使密闭容器101的外周处于容易结露的条件。
这个问题,可用绝热材料覆盖密闭容器101等的手段来解决,但对于成为电动机电源取入口的密封端子106来说,使其绝热比较困难。特别是由于在此端子106上加有电压,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止随着结露而产生漏电和短路的问题。
就是在高转速时,曲轴105的回转数变大,因离心力增大而使润滑油的供油能力变大。因此,从油槽134飞溅出,向着轴承部件119和电动机的空间排放出的润滑油变多。进而,由于从吸入口108吸入的气体致冷剂的速度也增加,故使大量的润滑油从吸入口108被吸进,它经压缩机构104,排放管118向密闭容器101外放出,再从吸入管107返回。因此,使从吸入管107返回来的润滑油,和润滑及冷却了各轴承部件和滑动部件后,从转子103的上部排出的润滑油合在一起进入吸入口108,故其油放出油量,就如图7的虚线所示那样按指数增长,这将导致使油积存部128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
因此,特别在进行回转数控制的低压形涡旋压缩机中,有必要在转速增减时,把向压缩机构104供给的润滑油量控制在适量的范围,此外,还要可靠回收润滑油,使其返回到润滑油积存部128中
去。
欧洲专利E.P.No.0157390揭示了一种类似的涡旋式流体压缩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压缩单元,位于壳体低部的润滑油积存部,压缩单元包括涡旋回转部件的自转约束机构,主轴以及主润滑油路,在这种流体压缩机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向压缩单元供润滑油不足和不能抑制向致冷剂系统带走过多润滑油的问题。
本发明的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润滑机构的改进,提高涡旋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具体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法在低压形涡旋压缩机中,确保向压缩机构供给适量的润滑油,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通过利用在压缩机构件上形成所述润滑油机构,从而使向压缩机供给润滑油的装置简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通过润滑油机构的改进,即通过在密闭容器的吸入空间,设置致冷剂的遮挡板,使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润滑油的分离效率提高,从而确保存留在密闭容器内的润滑油量。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在于通过把上述遮挡板安装在构成压缩单元的轴承部件上,这样通过组件单元化可达到使安装作业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上述遮挡板,防止返回致冷剂中的液体成份留在密封端子上,以防止密封端子因受冷却而形成结露,此外还通过使在支承曲轴的轴承部件上积存的油从油喷出口向密封端子一侧喷洒的结构,并用这个油的温度提高密封端子外围的温度来防止在密封端子上结露,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把油喷出口设置成在电动机回转方向上从吸入口错开的位置,以使从油喷出口喷出的润滑油向润滑油积存部流出不受吸入口的吸入压力影响,从而抑制向冷冻循环中喷出的润滑油量,以图谋达到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包括位于密闭容器内的
涡旋压缩单元,通过区分为主轴部和曲轴部的曲轴来驱动此压缩单元的驱动电动机,以及位于此密闭容器内最低部位的润滑油积存部,用上述压缩单元将密闭容器区分成让压缩单元的喷出压力起作用的喷出空间和让从冷冻循环中返回的致冷剂流入,且和压缩单元的吸入口连通的吸入空间,上述压缩单元是由如下部份构成,即用来把上述密闭容器分隔成喷出空间和吸入空间的分隔板;和上述分隔板相固定或连成一体,在端板的一面上设置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固定部件;在端板的一面上设置了和上述涡旋固定部件的叶片相啮合,形成多个各不相同容积的密闭压缩空间的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回转部件;被连接到上述电动机的转子上,用来旋转驱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曲轴;支承此曲轴的主轴部份的轴承部件;和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中的端板上的叶片成相反一侧的面(背面)相接触,而且被支承在上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用来承受因压缩压力而加到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上的回转轴方向的力的推力轴承;以及用来约束上述涡旋回转部件自转的自转约束机构,进而,上述自转约束机构由如下部份构成,即环状体,它被配置在上述推力轴承的外周上,而且,在它的一面上具有以18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在其另一面上分别具有180°的位置关系,且和上述的键或键槽成9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设置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的背面和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而且使上述键或键槽能自由往复地相互嵌合的键或键槽,此外,设置伸缩空间,为把曲轴的曲轴部夹住,此伸缩空间是用上述环状体的内周面,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以及推力轴承的外周面围成,且此空间随着环状体的往复移动而交替伸缩;进而在上述曲轴的内部,设置从主轴部的下端直到曲轴部的顶端贯穿的主润滑油通路;在上述推力轴承的上轴承面上,设置分割成多条推力轴承油槽,在上述主轴部的下部设置油泵,它把上述润滑油积存部的润滑油抽到主润滑油通路上来;进
而还形成和从上述曲轴部的顶端到推力轴承的推力油槽相连通,而和上述伸缩空间不连通的内侧给油回路;此外设置使上述环状体的外侧空间和上述涡旋固定叶片及涡旋回转叶片的外侧空间(吸入口侧)相连通,进而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的背面形成断续给油通路,按照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回转运动,主要地在上述伸缩空间缩小的过程中使其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在上述伸缩空间扩大过程中使其和此伸缩空间相连通。
此外,本发明涡旋压缩机可以是如下的装置,即它包括在密闭容器内部涡旋压缩单元;通过由主轴部和曲轴部组成的曲轴来驱动此压缩单元的电动机;和位于最低部位的润滑油积存部,进而用上述的压缩单元将密闭容器分隔成由压缩单元的喷出压力起作用的喷出空间和让从冷冻循环返回的致冷剂流入,且和压缩单元的吸入口连通的吸入空间,又在上述密闭容器上,设有和上述喷出空间连通的喷出管,和上述吸入空间连通,且靠近上述压缩单元吸入口而开口的吸入管,位于上述吸入空间另一侧且成为上述电动机电源线路引入口的密封端子,上述压缩单元是由如下部份构成,即由分隔板,它把上述密闭容器分隔成喷出空间和吸入空间;涡旋固定部件,它和上述分隔板相固定或形成一体,且在其端板的一面上设置螺旋状叶片;涡旋回转部件,它由设置在上述端板一面上与上述涡旋固定部件的叶片相啮合,形成多个不同容积的密闭压缩空间的螺旋状叶片组成;曲轴,它和上述电动机的转子连结,用来回转驱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支承此曲轴的主轴部份的轴承部件;推力轴承,它和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中的端板板上的叶片成相反一侧的面(背面)相接触,且支承在上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用来承受因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上受的压缩压力而产生在回转轴方向上的力;以及约束上述回转涡旋部件的自转的自转约束机构,上述自转约束机构是由配置在上述推力轴承的外周上,其一面上具有以180°的位置关系配
置的键或键槽,在其另一面上配置分别具有180°的位置关系,且和上述的键或键槽成9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的环状体,设置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的背面和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且使上述的键或键槽能自由往复地嵌合的键或键槽所构成,此外设置要把曲轴的曲轴部夹住的伸缩空间,此伸缩空间由上述环状体的内周面,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轴承部件的轴承面和推力轴承的外周面围成,且随着环状体的往复运动而交替地伸缩,进而在上述曲轴的内部设置从主轴部的下端直到曲轴顶端贯穿的主润滑油通路,还在上述推力轴承的上轴承面上设置多条分割推力轴承油槽,在上述主轴部的下端设置,能把上述润滑油积存部的润滑油抽吸到主润滑油路上来的油泵,进而形成从上述曲轴部顶端到推力轴承的推力轴承油槽相连通,但和上述伸缩空间不连通的内侧给油回路,此外设置能使上述环状体外侧空间和上述涡旋固定部件叶片,涡旋回转叶片的外侧空间(吸入口侧)相连通,进而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形成断续给油通路,按照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回转运动,在上述伸缩空间缩小过程中使其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在上述伸缩空间扩大的过程中使其和此伸缩空间连通,进而在上述压缩单元的吸入空间一侧设置遮挡板,用来遮蔽从上述吸入管流出,而向着上述电动机(转子)的回转方向流动的致冷剂流。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是如下的装置,即它包括在密闭容器内设置涡旋压缩单元;通过由主轴部和曲轴部组成的曲轴驱动此压缩单元的电动机;位于最低部位的润滑油积存部;进而用上述压缩单元将密闭容器分隔成由压缩单元的喷出压力起作用的喷出空间和让从冷冻循环返回的致冷剂流入,且和压缩单元的吸入口连通的吸入空间;以及在上述密闭容器上,设置了和上述喷出空间连通的喷出管;和上述吸入空间连通,且在靠近上述压缩单元的吸入口开口的吸入管;位于上述吸入空间一侧,且成为上述电动机电源传路取入
口的密封端子的涡旋压缩机,上述压缩单元是由如下部份构成,即由分隔板,它把上述密闭容器内分隔成喷出空间和吸入空间;和上述分隔板相固定或形成一体化,且在其端板的一面上设置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固定部件;设置在端板的一面上,与上述涡旋固定部件的叶片相啮合而形成多个不同容积的密闭空间的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回转部件;和上述电动机的转子相连结,回转驱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曲轴;支承此曲轴的主轴部份和曲轴部份的轴承部件;推力轴承,它和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中的端板的叶片的相反一侧的面(背面)相接触,且支承在上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用来承受因加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上的压缩压力而产生的回转轴方向的力,以及约束上述涡旋回转部件自转的自转约束机构所构成;上述自转约束机构由配置在上述推力轴承的外周上,在其一个面上具有以18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在其另一个面上具有各自的位置关系为180°,且以和上述键或键槽成9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的环状体,和被设置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和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且和上述键或键槽能往复自由地相嵌合的键或键槽构成;设置要把曲轴的曲轴部份夹住的由上述环状体的内周面,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轴承部件的轴承面,推力轴承的外周面围成,且随着环状体的往复运动而交替伸缩的伸缩空间;进而在上述曲轴内部设置从主轴部的下端贯穿直到曲轴部顶端的主润滑油通路,还在上述推力轴承的上轴承面上设置多条分割的推力轴承油槽,在上述主轴部的下端设置把上述润滑油积存部的润滑油抽吸到主润滑油通路上来的油泵;进而形成连通从上述曲轴部的顶端到推力轴承油槽,但和上述伸缩空间不连通的内侧给油回路,进而在上述曲轴的曲轴部和支承此曲轴部的轴承部件的曲轴轴承部之间设置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的返回给油回路,在上述轴承部件的曲轴轴承部上设置使此返回给油回路内的润滑油喷出的油喷出口,此外,设置使上述
环状体外侧的空间和上述涡旋固定叶片,涡旋回转叶片的外侧空间(吸入口侧)相连通,进而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的背面上,设置断续给油通路,根据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回转运动,在上述伸缩空间的缩小过程中使其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在上述伸缩空间的扩大过程中使其和此伸缩空间连通的断续给油通路,进而将上述油喷出口设置在和上述密封端子相面对面的位置上,以使从上述油喷出口喷出的润滑油喷撒在密封端子上。
采用本发明能取得以下的效果。
(1)通过使向压缩机单元2的润滑油供给为断续供给,能在不存在过多给油和不足给油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润滑油供给。
(2)这种断续给油,由于成为和压缩机(电动机9)的回转数成比例的润滑油供给,即使对广范围内进行回转数控制的压缩机,也能进行确实的适量给油,能达到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3)这种断续给油,由于是利用压缩机单元2的涡旋回转部件15的运动来进行的,因而机构简单。因此可靠性高,也容易实施。
(4)通过在吸入侧空间4内设置遮挡板27,使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润滑油的分离效率提高。其结果使润滑油的回收率提高,能可靠的确保密闭容器1内的润滑油量。
(5)通过这样的遮挡板27,能防止随着液态致冷剂的流入而使密封端子11遭到冷却,因此能抑制随着端子11的被冷却而产生的结露。因此能避免结露。
(6)这样的遮挡板27,由于是安装在轴承部件14上,即使在压缩机单元2的组装时,能够预先将其安装在轴承部件14上,使组装作业性好。
(7)由于从设置在曲轴支承部14b上的油喷出口14h将高温的润滑油向密封端子11一侧上喷出来加温密封端子11,从而阻碍低温、低压致冷剂的冷却作用,因此,可进一步防止端子11的结露,
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8)由于使油喷出口14h的位置在压缩机(电动机9)的回转方向上与吸入口14g错开,因而喷出的润滑油的方向也不会受吸入压力的影响。因此,可更加确保对端子11的加温,使润滑油被引向润滑油积存部24成为可能,能达到使可靠性、安全性更加提高。
现对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低压型涡旋压缩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同压缩机的涡旋回转部件的从底侧看过去的轴侧图,图3是同压缩机的压缩单元的分解轴侧图,图4是同压缩机的除去涡旋固定部件,分隔板,回转涡旋回转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按图1上的V-V线地剖面图,图6是同压缩机的遮挡板的正视图,图7是表示压缩机的回转数和润滑油喷出量关系的特性图,图8是表示传统实例的低压型涡旋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实施例。
在图1中,1为密闭容器,内部由压缩单元分隔成喷出侧空间3和吸入侧空间4,在密闭容器1的喷出侧空间3上设有开口的喷出管5,在吸入侧空间4上通过除尘用金属丝纲6a设有开口的吸入管6。进而在上述吸入空间4的内部设置由压入的定子7和转子8组成的电动机9,和把此电动机9的动力向上述压缩机单元2传送的曲轴10,还在密闭容器1的侧壁上安装着向上述电动机9接入电源的密封端子(以下简称端子)11。把此端子11设置在以曲轴10为中心与上述吸入管成180°的位置关系上。
以下参照图1,图2和图3,对压缩机单元2的构成进行说明。
压缩机单元2可大致由分隔板12,它安装成把上述密闭容器1内分成喷出空间3和吸入侧空间4;其上挟持固定着分隔板12的涡旋固定部件13;支承上述曲轴10的轴承部件14;和上述涡旋固定部件13相配合,进行致冷剂的压缩作用的涡旋回转部件15;阻止
上述涡旋回转部件15自转的自转约束机构16构成。此外,上述分隔板12,涡旋固定部件13,轴承部件14用多个螺栓17进行连接固定。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把分隔板12和固定涡旋部件13构成一体。
接下来对各部件作详细说明。
涡旋固定部件13包含端板13a,在此端板13a上形成螺旋形叶片,此外,在端板13a的大致中心部位,设置向着喷出侧空间3开口的喷出口13c,进而在此喷出口13c上设置关闭此喷出口的喷出阀18a以及控制此喷出阀18a的开度的阀件18b。
涡旋回转部件15由端板15a,在此端板15a的一面上形成螺旋形叶片15b,在上述端板15a的另一面上形成回转驱动轴15c组成。将此涡旋回转部件15进行组装后,用上述叶片15b和叶片13b形成多个容积依次变小的空间。
曲轴10是由笔直延伸的主轴部份10a,和在其顶端上形成的曲轴部10b构成。上述曲轴部10b,其直径比主轴部10a的直径大,且形成空腔状态。并且在此空腔内配置有旋转轴承19,它可旋转地支承着上述涡旋回转部件15的回转驱动轴15c,该旋转轴承19可在此空腔内往复移动,还配置着弹簧20,它使此回转轴承19经常推向一侧。在图4上表示着这个细节。
轴承部件14是由以下诸部份构成,即推力轴承部份14c,它通过下部轴承21把上述曲轴10的主轴部份10a支承住;曲轴支承部14b,它通过下部轴承22把上述曲轴10的曲轴部份支承住;推力轴承部14c,是用来把将在以后叙述的推力轴承23支承住;以及为了对此推力轴承部14c增强,而从曲轴支承部份14b呈放射状地突出的增强肋14d。
自转约束机构16如图4上详细表示那样,是由以下各部份构成,即由弯曲部份和直线部份构成的环状体16a的面对面地设置在
环状体16a的直线部份的上面一对键16b;面对面地设置在环状体16a的弯曲部份的下面的一对键16c。在这里,键16b可往复运动地和设置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15的端板15a的背面上的键槽相嵌合。另外,键16c可往复运动地和设置在上述轴承部件14的推力轴承部份14c的轴承面上的键槽14e可相嵌合。此外,上述各键16b,16c的位置是这样设定的,即各自以180°相面对面,且分别开在上下面上,而连结各一对的键16b,16c的连结线以90°交叉。
推力轴承23和推力轴承部份14c以及和涡旋回转部件15的端板15a接触,从而阻止涡旋回转部件15从涡旋固定部件13脱离。而且在其和端板15a接触的面上,如同在图4上详细所表示的那样,具有一对成对称分开的推力轴承油路23a,在此推力轴承油路23a的两端上设置贯穿到背面的贯穿孔23b。此外,此推力轴承23,具有能和设置在上述轴承部件14的推力轴承部份14c上的固定销14f嵌合的嵌合孔23c,使其固定不能回转。
接着对关于向轴承部件14以及压缩单元2供给润滑油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设置着润滑油积存部24。在曲轴10的下部设置将上述润滑油积存部24内的润滑油抽吸上来的给油泵25。此外,在曲轴10的中心贯通设置主给油通路10c,它的一端和上述给油泵25连通,其另一端开口开在曲轴部10b的空腔底部上。此外还在主给油通路10c的中途设置润滑下部轴承21的分支油路10d。
从上述主给油通路10c的上端,通过包含回转轴承19的空腔部份,和由推力轴承23的内周包围的空间连通。
在上述推力轴承23的外周,形成由上述环状体16a,涡旋回转部件15的端板15a的背面,轴承部件14的推力轴承部份14c形成的伸缩空间26。此伸缩空间26,要象夹住推力轴承23那样形成在在空间的相对应的位置上,环状体16a则随涡旋回转部件15的回
转作往复移动随着环状体16a的移动,与一边的伸缩空间26的容积缩小的同时,另一边的伸缩空间26的容积增加,以后此缩小和增加将反复交替进行。
还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15的端板15a的背面上设置油池15e,将它设置成以回转驱动轴15c为中心成对称的位置上。此油池15e,当上述一边的伸缩空间26的容积减少到最小时使一边的油池15e和推力轴承23的一边的推力轴承油路23a重叠,使另一边的油池15e向着容积增加了的另一边的伸缩空间26上开口。此油池15e和推力轴承油路23a以及和伸缩空间26的连通是交替进行的。
此外,在上述轴承部件14的推力轴承部份14c上设置着压缩机单元2的吸入口14g。将此吸入口14g设置在和吸入管6大约成面对面的位置上。
还在上述轴承部件14的曲轴支承部件14b上设置油喷出口14h,它位于上部轴承22的下方。此油喷出口14h在对着上述端子11的位置上开口,使完成了各滑动部份润滑的会合的润滑油就从此油喷出口14h喷出。
进而在上述轴承部件14的加强肋14d的一个上面设置着如图6所示形状的遮蔽板27。具体地说,在如图5的箭头所示的电动机的回转方向上,用螺栓28将其固定在加强肋14d的一个肋上,螺栓28位于比吸入口14g更后方,并穿过孔27a。
现对在上述构造中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关于和压缩机的喷出管5,吸入管6相连接的冷冻循环已为大家熟知。故省略对它的说明。
当电动机9被驱动回转,涡旋回转部件15作回转运动,接着,使由涡旋固定部件13的叶片13b和涡旋回转部件15b形成的多个空间的致冷剂,因已知的原理,随着其容积的缩小,一面缓慢被压缩的同时向中心部移动,不久即从喷出口13c冲出阀门18a向上推
从喷出口13c喷出。并且从喷出管5在冷冻循环内转一圈,再从吸入管6返回吸入侧空间4。返回吸入侧空间4的致冷剂从吸入口14g被吸入,再次被压缩,以后便重复上述的工序。
一方面,积存在润滑油积存部24内的润滑油,如细箭头方向所示那样由给油泵25吸上来,通过主供给油路10c向回转轴承19的下端供油。而且,有一部份润滑油在中途流向分支油路10d,进行下部轴承21的润滑。到达回转轴承19的润滑油,使回转轴承19的滑动部润滑后,积存在推力轴承23的内周空间内。此后,润滑油流经推力轴承23的表面的油路23a,对推力轴承23的表面进行润滑。润滑油从油路23a经贯穿孔23b,向推力轴承23的背面流出,而且在从上方向下方使上部轴承22受到润滑后,从设置在曲轴支承部份14b上的油喷出口14h向吸入侧空间4内喷出。
另一方面,设置在涡旋回转部件15的端板15a的背面上的油池15e,一面回转一面在规定的处所和推力轴承23的油路23a相重叠,随着回转的进行,还要反复地进行此错开的动作。
在此反复动作中,流经推力轴承油路23a的润滑油,因上述油池15e而断续地被吸出,并向轴承部件14的推力轴承部份14c的上面飞溅。
飞散在推力轴承部份14c的上面的润滑油,混在经吸入口14g进入压缩机单元2的致冷剂气流上而被吸入压缩机单元2内。被吸入压缩机单元2的润滑油,由于涡旋回转部件15和涡旋固定部件13所引起压缩作用,进行着各滑动部份的润滑和间隙的密封。
因此,向压缩机单元2供给的润滑油,是依靠油池15e而断续地供给,而且由于一次的供给量最高为油池15e的容积,不存在过多的供给。进而,即使压缩机的回转数增加,由于每转的供给量大致一定,即使回转数增加,也不存在过多的润滑油的供给。
采用以上供给状况,就成为图7上用实线表示的特性那样,即
使在高速回转范围,所谓过多的润滑油的供给现象也不会发生,这已由实验确认。
此外,从轴承部件14的油喷出口14h喷出的润滑油,由于因各滑动部份的摩擦热而被加热,从而使端子11近旁的温度比较高。因为这个缘固,使端子11因这个气氛温度而受到加热,因此即使有吸入的低温致冷剂充满吸入侧空间,端子11也不会被冷却。因此在端子11上结露的现象也不发生,从而也就能防止随着结露而出现的漏电,可确保安全性。
此外,由于油喷出口14h是大约在和吸入口14g成180°的位置上开口,也能消除喷出的润滑油混在沿电动机9的回转方向上产生的气流中而被吸向吸入口14g的不适当的情况。
这里,如从防止从油喷出口14h喷出的润滑油吸向吸入口14g的观点考虑,上述油喷出口14h的位置也不限于与吸入口14g大约成180°的位置。就是只要比吸入口14g更朝压缩机的回转方向错开一些即可。
而且,从油喷出口14h喷出的润滑油使端子11的气氛温度上升后,便从在定子7的外周上形成的下流油路7a流向润滑油积存部24内。
此外,在密闭容器1的吸入侧空间4内,因电动机9的回转,而在此方向产生着气流,但由于本发明设置了遮挡板27,使此气流受到此遮挡板27的阻挡。其结果使此气流的气势得到缓和,但它对从上述油喷出口14h喷出的油的方向并没有妨碍。
下面对从吸入管6来的致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吸入管6来的致冷剂,如图1中粗箭头表示的那样,其一部份从吸入口14g被吸入而剩余的则附在沿回转方向产生的气流上与遮挡板27碰撞。不用说有极少的一部份致冷剂没有碰撞到遮挡板27,且混在上述气流在吸入侧的空间4内盘旋。
如上所述,碰到遮挡板27的致冷剂,以其势力和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且混和在气流中继续在吸入侧的空间4内盘旋,并从吸入口14g被吸入。
此外,被分离的润滑油,变成油滴而落下,并经定子7的下流油路7a积存在润滑油积存部24内。
并且,遮挡板27不仅能将致冷剂和润滑油分离,而且在返回的致冷剂为液态致冷剂的场合,它也具有防止这种弊病的功能。
就是对于不设上述遮挡板27的场合,液态致冷剂混在气流上而撒落在端子11上,而造成使端子11受到冷却。这就是成为在端子11上产生结露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述这将在安全性方面成为问题。
然而,本发明由于是用此遮挡板27来防止液态致冷剂的盘旋,因而能消除如上所述的弊病。
本发明是由以上的构成所形成,润滑油的供给状况已由实验得到确认,取得的结果如图7上的实线所表示的那样,使润滑油过多供给的问题得到解决。
Claims (13)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一密闭容器1,在此密闭容器内部包含涡旋压缩单元;驱动此压缩单元的包含主轴部和曲轴部的电动机;位于密闭容器最低部的润滑油积存部24;用上述压缩单元把密闭容器分隔成喷出空间3和吸入空间4,此外在上述密闭容器上,设置和上述喷出空间3连通的喷出管5,和上述吸入空间4连通,且靠近上述压缩单元吸入口14g开口的吸入管6,以及位于上述吸入空间4一侧,成为上述电动机电源取入口的密封端子11,
上述压缩单元包含,将上述密闭容器分成喷出空间和吸入空间的分隔板12;与上述分隔板相固定或形成一体,且在其端板的一面上设置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固定部件13;在其端板的一面上设有与上述涡旋固定部件的叶片啮合,形成多个不同容积的密闭压缩空间的螺旋状叶片的涡旋回转部件15;和上述电动机转子8相连结,回转驱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曲轴10;支承此曲轴的主轴部份的轴承部件14c;与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的形成叶片的一面成相反一侧的面(背面)相接触,且被支承在上述轴承部件14c的轴承面上,用来承受因作用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上的压缩压力而产生的沿回转轴方向的力的推力轴承23;约束上述涡旋回转部件自转的自转约束机构16,
上述自转约束机构16包含环状体16a,它被配置在上述推力轴承23的外周,在其一面上具有以18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16b,在其另一面上具有按各自的位置关系为180°,且和上述键或键槽16b成90°的位置关系配置的键或键槽16c;它们分别能往复自由地正好嵌入设置在上述回转涡旋部件的端板背面和轴承部件的轴承面上的键或键槽内,
将曲轴的曲轴部份象被夹住那样设置在由上述环状体16a的内周面,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15a的背面,轴承部件的轴承面,推力轴承23的外周面围成的,且随着环状体16a的往复移动交替伸缩的伸缩空间26内,
在上述曲轴10的内部,设置从主轴部的下端贯穿至到曲轴部份顶端的主润滑油通路10c,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力轴承23的上轴承面上设置成多条分割的推力轴承油槽,在上述主轴的下端设置把上述润滑油从积存部24吸引到主润滑油通路上来的油泵25,从而形成从上述曲轴部份10b顶端和推力轴承23的油槽相连通,而和上述伸缩空间26不相连通的内侧给油回路,
使上述环状体16a的外侧空间和上述涡旋固定叶片,涡旋回转叶片的外侧空间(吸入口侧)相连通,而在上述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形成断续给油通路,按照上述回转涡旋部件的回转运动,在上述伸缩空间缩小过程中使其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而在上述伸缩空间扩大过程中使其和此伸缩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镜面板背面上设置给油池形成上述断续给油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镜面板背面上设置以回转轴为中心成对称配置的多个给油池,形成上述断续给油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压缩单元的吸入空间4的一侧设置遮挡板27,用来遮挡从上述吸入管6流出而朝上述电动机(转子)的回转方向流动的致冷剂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将下述位置作为压缩机单元的吸入口14g的位置,就是使该位置和吸入管6的开口位置相同或者从吸入管6的开口位置沿电动机的回转方向错开一些,而将遮挡板27设置在更进一步朝回转方向错开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镜面板背面上设置给油池构成上述断续给油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镜面板背面上的以回转轴作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给油池构成上述断续给油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轴承部件上设置支撑此轴承部件的轴承面部的肋,将遮挡板27固定在此肋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曲轴部份和支承此曲轴部份的轴承部件之间,设置和上述推力轴承油槽连通的返回给油回路,在上述轴承部件的曲轴轴承部份上设置使此返回给油回路内的润滑油喷出的油喷出口14h,将上述油喷出口14h设置在和上述密封端子11成对面的位置上,要使从上述油喷出口14h喷出的润滑油喷撒在密封端子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闭容器内还包含沿上述电动机的回转方向设置在吸入口14g和油喷出口14h间的遮挡板27,该遮挡板是用来在压缩机单元的吸入空间中遮挡从吸入管流出,向电动机的回转方向流动的致冷剂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将吸入管6和油喷出口14h设置成使吸入管6和油喷出口14h成180°的位置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上设置给油池构成上述断续给油通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涡旋回转部件的端板背面上以回转轴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给油池,构成上述继续给油通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57133/87 | 1987-03-12 | ||
JP62057133A JPS63223374A (ja) | 1987-03-12 | 1987-03-12 | 電動圧縮機 |
JP66315/87 | 1987-03-20 | ||
JP6631587A JPH0633785B2 (ja) | 1987-03-20 | 1987-03-20 | 圧縮機 |
JP106668/87 | 1987-04-20 | ||
JP62106668A JPS63272984A (ja) | 1987-04-30 | 1987-04-30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8101361A CN88101361A (zh) | 1988-09-28 |
CN1016259B true CN1016259B (zh) | 1992-04-15 |
Family
ID=2729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88101361A Expired CN1016259B (zh) | 1987-03-12 | 1988-03-12 | 涡旋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4886435A (zh) |
KR (1) | KR910002405B1 (zh) |
CN (1) | CN1016259B (zh) |
GB (1) | GB2202905B (zh) |
MY (1) | MY10429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5908B (zh) * | 2006-12-20 | 2011-09-07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涡旋压缩机的轴承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853B2 (ja) * | 1988-10-31 | 1996-03-21 | 株式会社東芝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の構造および製造方法 |
US4938669A (en) * | 1989-01-23 | 1990-07-03 | Carrier Corporation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axial compliancy |
US4993929A (en) * | 1989-10-04 | 1991-02-19 | Copeland Corporation | Scroll machine with lubricated thrust surfaces |
US5240391A (en) * | 1992-05-21 | 1993-08-31 | Carrier Corporation | Compressor suction inlet duct |
US5370513A (en) * | 1993-11-03 | 1994-12-06 | Copeland Corporation | Scroll compressor oil circulation system |
US5496157A (en) * | 1994-12-21 | 1996-03-05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verse rotation prevention for scroll compressors |
US5533875A (en) * | 1995-04-07 | 1996-07-09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frame and open sleeve for controlling gas and lubricant flow |
US6000917A (en) * | 1997-11-06 | 1999-12-14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Control of suction gas and lubricant flow in a scroll compressor |
US6315528B1 (en) * | 1999-05-27 | 2001-11-13 | Scroll Technologies | Terminal connection in small area of scroll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same |
US6328545B1 (en) * | 2000-06-01 | 2001-12-11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Oiless rotary scroll air compressor crankshaft assembly |
US20040047754A1 (en) * | 2002-09-05 | 2004-03-11 | Anil Gopinathan | Oil shield as part of crankcase for a scroll compressor |
US6896496B2 (en) * | 2002-09-23 | 2005-05-24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crankcase |
US7018184B2 (en) * | 2002-09-23 | 2006-03-28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baffle |
KR100547331B1 (ko) | 2004-01-09 | 2006-01-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DE102007032157A1 (de) * | 2007-07-03 | 2009-01-08 | Bitzer Kühlmaschinenbau Gmbh | Kompressor |
JP2009121316A (ja) * | 2007-11-14 | 2009-06-04 | Daikin Ind Ltd | 密閉型圧縮機 |
JP5491420B2 (ja) * | 2009-01-30 | 2014-05-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BRPI0902430A2 (pt) * | 2009-07-24 | 2011-04-05 | Whirlpool Sa | compressor hermético |
CN102102671B (zh) * | 2009-12-17 | 2012-11-07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其应用 |
US8920139B2 (en) * | 2012-03-23 | 2014-12-30 |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 Suction duct with stabilizing ribs |
US9441631B2 (en) * | 2012-03-23 | 2016-09-13 |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 Suction duct with heat-staked screen |
US9574606B2 (en) * | 2013-08-07 | 2017-02-21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Thrust bearing for HVAC compressor |
JP6766666B2 (ja) | 2017-01-27 | 2020-10-1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FR3120662B1 (fr) | 2021-03-10 | 2023-03-03 |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 Compresseur à spirales pourvu d'un agencement de palier inférieur hydrostatiqu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5279A (en) * | 1976-09-13 | 1977-12-27 | Arthur D. Little, Inc. | Scroll-type apparatus with hydrodynamic thrust bearing |
US4332535A (en) * | 1978-12-16 | 1982-06-01 | Sankyo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 Scroll type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separator and oil sump in the suction chamber |
US4637786A (en) * | 1984-06-20 | 1987-01-2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Scroll type fluid apparatus with lubrication of rotation preventing mechanism and thrust bearing |
JPS60116893A (ja) * | 1984-09-21 | 1985-06-24 | Hitachi Ltd | 密閉形スクロ−ル圧縮機 |
JPS61265375A (ja) * | 1985-05-16 | 1986-11-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JPS61291793A (ja) * | 1985-05-22 | 1986-1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JP3338716B2 (ja) * | 1992-10-27 | 2002-10-28 | 日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チップの選別装置 |
-
1988
- 1988-03-11 MY MYPI88000253A patent/MY104296A/en unknown
- 1988-03-11 GB GB8805850A patent/GB2202905B/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8-03-11 KR KR1019880002522A patent/KR91000240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88-03-12 CN CN88101361A patent/CN10162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1988-03-14 US US07/167,844 patent/US488643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5908B (zh) * | 2006-12-20 | 2011-09-07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涡旋压缩机的轴承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202905B (en) | 1991-07-24 |
KR880011476A (ko) | 1988-10-28 |
GB8805850D0 (en) | 1988-04-13 |
GB2202905A (en) | 1988-10-05 |
US4886435A (en) | 1989-12-12 |
KR910002405B1 (ko) | 1991-04-22 |
MY104296A (en) | 1994-03-31 |
CN88101361A (zh) | 1988-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59B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US5591018A (en) | Hermetic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pumped fluid motor cooling means and an oil collection pan | |
CN1050879C (zh) | 涡壳压缩机 | |
CN100575706C (zh) | 螺旋冷却压缩机 | |
CN1243915C (zh) | 注水式螺杆压缩机 | |
EP0819220B1 (en) | Gas flow and lubrication of a scroll compressor | |
US5087170A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KR0126627Y1 (ko) | 오일 실드 | |
CN1671966A (zh) | 卧式旋转压缩机 | |
CN1097243A (zh) | 卧式旋转压缩机 | |
US7018185B2 (en) | Liquid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ression mechanism | |
US11971036B2 (en) |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an oil return channel having a first relative distance to an inner-side wall | |
EP1673538B1 (en) | Hermetic-type compressor | |
JP4127108B2 (ja) | 密閉型圧縮機 | |
CN1091492C (zh) | 旋转压缩机 | |
CN108087276B (zh) | 低背压压缩机 | |
CN215109482U (zh) | 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全封卧式涡旋压缩机 | |
CN221299495U (zh) | 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
CN1237313C (zh) | 密闭型转动式压缩机 | |
JP2006348928A (ja) | 圧縮機 | |
CN215830724U (zh) | 一种油气分离结构以及涡旋压缩机 | |
JP3616123B2 (ja) |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
JPH07189964A (ja) |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
CN117450080A (zh) | 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
CN102493942B (zh) | 用于空调压缩机的油气分离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