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600810A -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0810A
CN101600810A CNA2007800464979A CN200780046497A CN101600810A CN 101600810 A CN101600810 A CN 101600810A CN A2007800464979 A CNA2007800464979 A CN A2007800464979A CN 200780046497 A CN200780046497 A CN 200780046497A CN 101600810 A CN101600810 A CN 101600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ion exchange
cobalt
resin
le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64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D·曼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 S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 filed Critical 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
Publication of CN101600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23/00Obtaining nickel or cobalt
    • C22B23/005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e.g. by roasting or by the Krupp-Renn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9/00Cation exchange; Use of material as cation exchangers; Treatment of material for improving the cation exchange properties
    • B01J39/04Processes using organic excha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23/00Obtaining nickel or cobalt
    • C22B23/04Obtaining nickel or cobalt by wet processes
    • C22B23/0453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20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22B3/42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by ion-exchange extra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阶段:(a)通过破碎、洗刷、碾磨、分级和高强度磁力分离对红土矿(O)进行加工(1);(b)对由前面阶段(a)获得的非磁性部分(CN)进行浸取(2);(c)任选地,对来自浸取阶段和/或固液分离(4)的流出物进行中和(3);(d)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除杂的回路和至少一个用于回收镍和钴的回路的离子交换混合系统(5)中对来自阶段(b)或(c)的流出物进行处理;(e)对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6);(f)对镍和钴进行分离、提纯和回收(7)。

Description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包括用于回收存在于矿浆或溶液的形式的浸取流出物中的镍和钴的离子交换方法,所述浸取流出物一般来自于多种形式的镍矿的浸取。更具体地,所述用于回收存在于浸取流出物中的镍和钴的离子交换法,在镍矿加工的湿法冶金方法中,是提纯矿浆和溶液的备选方法。
发明背景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提取红土矿中所含的镍和钴的湿法冶金方法。所述方法的目的是溶解所述金属物质,这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使用无机酸,用于在常压条件和在低于沸点的温度下的槽中或在加压容器中进行堆浸取;然后进行中和(除去Cu、Fe、Cr和Al)和任选的固液分离,然后进行溶液提纯,并最终回收金属形式的或作为中间产物的镍和钴。传统的湿法冶金方法显示在图1中。
选择性地回收存在于浸取流出物中金属是制定经济评估中的重要阶段。在镍和钴的具体情况中,它们有非常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有利于同时回收所述金属的操作,方法是混合硫化物(MSP)或混合氢氧化物(MHP)的沉淀,或在盐酸、氨或硫酸介质中的溶剂萃取,或使用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提取。
使用聚合物树脂来选择性地吸附镍的离子交换技术,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应用:在溶液中使用树脂(resin-in-solution)和在矿浆中使用树脂(resin-in-pulp)。
在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操作选项中,使溶有金属的溶液与所述树脂接触,并通常在固定床上(例如在吸附柱中)进行吸附。
在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操作选项中,通过搅拌系统使所述矿物矿浆或任何其它矿浆与所述树脂直接接触,以使得不需矿浆的前期固液分离而发生金属吸附。然后通过筛选将所述树脂与所述矿浆分开。
在镍红土矿加工的流程中可以采用所述两种选项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操作,需要固液分离,但其中得到的产物已经是溶液的形式的堆浸取情况除外。在该固液分离阶段中,除了巨大的操作成本外,有由于过程低效引起的镍的损失,这是因为很难洗涤固体和回收溶解的物质。相比之下,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涉及通过离子交换剂从浸取矿浆中直接回收溶解的金属,因此消除了固液分离的需要。
虽然与在溶液中使用树脂比较,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应用具有一些优势,但是,在所述应用中具有一些限制和技术上的风险,例如市场上缺乏具有足够高机械强度和抗磨损性能以承受与矿浆接触的多种树脂。因为这个原因,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应用仍常常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
在在溶液中使用树脂或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应用之前,可能需要中和酸性、提高pH值和通过沉淀除去杂质,如在描述传统过程的流程1中所示。
当前用于选择性地回收镍的树脂,其可以以被认为有吸引力的价格商购得到,具有两个明显的局限:
1因为对H+离子的高选择性,所述溶液的pH值必须被增加到大于pH=3的值,以使得大部分树脂变为对镍是选择性的,并且对该金属呈现出高的吸附性能。否则,过量的H+离子(低pH值)将被优先吸附,而对镍吸附过程造成破环。
2来自镍矿石的酸浸取的每一种流出物含有多种被认为是杂质的溶解的金属。因为每种对镍有选择性的树脂,也对溶液中的铁、铜和铝,甚至对更低浓度的这些元素(铁、铜和铝)也是有选择性的,所以之前必须处理溶液以除去这些杂质。
上述问题通常通过采用中和阶段来解决,在该中和阶段中加入石灰、石灰石、苏打或氨。虽然该步骤克服了限制,但它也有缺点,例如镍的大量损失,镍与杂质一起共沉淀,和在在柱中使用树脂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中和后需要繁重的固液分离阶段。
作为上述障碍(主要是中和阶段、之前的除杂、提高pH值和随后的共沉淀的镍的损失)的解决方案,在此提出可以使用在低pH值范围内工作的树脂(例如,含有官能团2-甲代吡啶基胺的树脂),并同时利用如文献BR 0600901-8中所述的混合过程工艺,该混合过程工艺消除树脂阶段之前的除杂需要。这样,从浸取阶段得到的矿浆或溶液形式的流出物,被直接输送到所述离子交换树脂阶段。如文献BR 0600901-8中所述,所述树脂混合过程必须可直接应用于溶液(堆浸取)形式和矿浆(槽浸取)形式的浸取流出物。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对红土矿(O)进行处理(1),接下来常压或加压浸取(2)并包括任选地在现有装置(2)中对由固液分离得到的溶液进行处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它包括一个由阳离子或螯合剂树脂组成的回路,其中使用离子交换树脂(Re)的第一阶段(3)呈现出特殊的选择性条件以除去铁、铜和铝和提高pH值,和使用离子交换树脂(Re)的第二阶段(4)允许镍和钴的回收。
许多文献介绍了应用于镍矿石浸取流出物的树脂的多种使用方式。一些文献涉及应用于流出物溶液的树脂的使用,而其它文献涉及应用于流出物矿浆的树脂的使用。现有技术陈述章节中提到的所有方法,在某些方面或其它方面,要求在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前或接触过程中调节pH值。
文献US 6.350.420中描述了从某种矿石中直接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在该美国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无机酸浸取镍矿石以溶解金属,并因此形成由富含这些金属的溶液和浸取残渣组成的矿浆。该浸取流出物与从该矿浆中选择性地回收镍和钴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优选地,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被加入到中和过的矿浆中。在树脂与矿浆接触过程中,加入中和试剂来调节pH值。这是所述美国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在离子交换提取过程中原位进行pH值控制。
在文献AU699127和US5.571.308中提到了应用于浸取流出物中和和固液分离阶段之后的浸取溶液的树脂的使用。
新技术的发展目的在于创造成本日益降低且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已知的技术通常被限定于某些单元操作,并且不能处理具有一般特性的其它矿型的一些基本操作需要。随着新的发展,需要在此前已有的流程上进行一些改进,以做出目标在于过程的更大成本效率的技术改进。例外,所述方法本身可以被改进并适应更高效的新趋势。
用于从浸取流出物中回收镍和钴的传统离子交换过程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以下事实:所述中和阶段一直是必须的。而且,所述固液分离阶段是任选的,和在固液分离不适合应用时,该方法被称作在矿浆中使用树脂。
用于从浸取流出物中回收镍和钴的传统离子交换过程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以下事实:已经开发的流程通常没为技术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主要由于对现有技术改进缺少优化和新技术发展,单元操作效率受到损害。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其优点如下:
-在浸取阶段前引入矿石处理阶段,以除去低性能的矿石部分;
-开发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允许在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方式中使用液态流出物,该液体流出物在被中和前经过堆浸取,形成矿浆;
-任选地,以逐步方式进行中和,然后进行固液分离,使固相再循环到该系统,由此防止在中和阶段经常发生的镍损失;
-采用所述离子交换混合过程,以有可能消除中和阶段;
-提高该过程的效率;
-产生更高纯度的终端产品;
-开发高性能过程,用于在酸性条件(低pH值)和具有高浓度杂质(例如铜、铝和铁)条件下吸附镍;
-降低过程的资金成本;
发明概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和由此改进性能,开发了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a)通过破碎、洗刷、碾磨、分级和高强度磁力分离对红土矿(O)进行加工(1);
(b)对由前面阶段(a)得到的非磁性部分(CN)进行浸取(2);
(c)任选地:对来自浸取阶段和/或固液分离阶段(4)的流出物进行中和(3);
(d)使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除杂的回路和至少一个用于回收镍和钴的回路的离子交换混合系统(5)对来自阶段(b)或(c)的流出物进行处理;
(e)对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6);
(f)对镍和钴进行分离、提纯和回收(7)。
发明详述
本发明不同于现有的方法,提出了用于从红土矿浸取流出物中回收镍和钴的离子交换方法,指出了多种技术选项,包括在矿浆中使用树脂和在溶液中使用树脂两种模式,并结合了中和和固液分离阶段,如果可用的话。另外,所述中和阶段可以被文献BR0600901-8中所述的树脂混合过程所代替,所述过程同样具有增加pH值和除去杂质Fe、Al和Cu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本方法不必为含镍和钴的溶液保留所述中和(预处理)阶段,而是使用所述离子交换技术作为经济上可行的技术选项,用于浸取流出物的提纯。通过离子交换法,更优选文献BR0600901-8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过程并且确保除去任何杂质而不需要前面的中和阶段)能克服这些挑战。
应当指出,在缺少能够在矿浆中工作的树脂时,所述树脂应该被用在固液分离后的溶液中,在这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是循环和回收含共沉淀镍损失的部分残渣。在堆浸取液体流出物的情况下,被中和后,该相同溶液能被看作矿浆(即便不存在矿石),并且能够使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方法选项。这样,有可能消除中和后繁琐的固液分离阶段。
加工(1):在此阶段,目的在于分离和浓缩对本文提出的方法更灵敏的矿石部分。对于硅型(silicous type)矿石,可以使用洗刷操作,接下是分级,以能排出高二氧化硅含量和低镍含量的低劣部分。仅具有高镍含量的细粒部分继续按所述方法处理。一个其它的选项是使用高强磁力分离阶段。矿石在进料到所述浸取阶段前被适当地制备。该阶段在镍矿石加工流程中具有基础的重要性。
当在槽中和矿堆上应用常压浸取时,会发生铁型镍矿(在晶体结构中镍与针铁矿结合)不能很好对本方法做出响应的现象,因此通常的实践是除去这部分矿石并且在浸取阶段的原料部分中不考虑这部分矿石,由此降低了被处理的矿石的量,和因此减少了浸取容器和槽的尺寸以及矿石在该设备内的停留时间。
因为它在常压浸取和主要是堆浸取中的低效率,所述由针铁矿组成的磁性部分(CM)被从本段分离。在加压浸取的情况下,由于对矿石类型没有限制,所以不应该考虑磁力分离阶段。
在浸取过程前加入磁力分离阶段,从所述方法中除去了低性能矿型(磁性的或CM)。仅所述非磁性部分(CN)保留在回路中。
该阶段使被处理量降低。仅所述非磁性部分(CN)沿回路前进,没有针铁矿的存在,除导致设备尺寸和停留时间降低外,更容易获得高回收率。
浸取(2):根据本发明,浸取可以是酸性浸取(硫酸浸取、盐酸浸取或硝酸浸取)或碱性浸取。浸取可以在常压或加压或二者结合的条件下,以堆浸取(2)或在槽中浸取的形式进行。
·在矿浆形式的流出物的情况下,这些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5b)以回收镍。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前面的中和。
·溶液形式的流出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过程(5a)中以使用所述混合树脂过程回收镍。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前面的中和。
·在涉及中和和固液分离的堆浸取和槽浸取的情况下,一部分沉淀的固体应该被回收、重新溶解并返回所述过程。所述液相通过混合树脂回路(5a)进料到所述离子交换树脂阶段。
·在仅产生液体流出物而不存在固体的堆浸取的情况下,所述液体流出物可以被中和,随后形成矿浆(其不含矿石),使该矿浆与树脂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5b)中接触。
·在其中来自常压或加压浸取的矿浆应该必须被中和以降低树脂中杂质的过载且致使所述固液分离阶段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5b)。
预处理或中和(3):本阶段目的在于从溶液中除去杂质,以降低树脂的过载,并且如前所述,本阶段是任选的。增加所述流出物的pH值也是有必要的,这样提高树脂对于镍和钴的负载性能。所述阶段可以在不同的pH值下分步进行。在第一步中,在更低的pH值下,所述含杂质的沉淀的固体不含共沉淀的镍,因此可以被排掉。在第二步中,在更高pH值下,如果形成镍共沉淀,来自固液分离的残渣应该被重新溶解并返回到所述过程。没有镍流失到所述沉淀物的第一步(pH值<3)产生排放残渣,而第二步(pH值>3)在沉淀物中产生镍的损失,因此其固相被返回到槽中用以重新溶解。一旦重新溶解,它将再次进料到所述中和阶段。
该步骤避免了发生在中和阶段的镍损失。中和阶段接下来是固液分离,如果能应用的话,和包括在柱中使用树脂(5a)的下一阶段。
中和产物能被直接输送到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阶段(5b),不需要固液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指出的是,当中和时,溶液形式的堆浸取流出物产生可以与树脂接触的矿浆形式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用不含矿石的矿浆进行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当使用矿浆工作时,固液分离是不需要的。
所述来自常压或高压浸取的矿浆,当必须经历中和阶段、接下来有或没有固液分离时,应该进料到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回路。这种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操作方式,通过除去原始回路中的大部分杂质和制备了对镍吸附有效的溶液,有利于该溶液的更高提纯。
如果进行固液分离,则对溶液应用所述树脂混合过程,且部分残渣被重新溶解并返回到所述过程,进料到所述中和阶段。
在不进行固液分离时,对矿浆应用所述树脂混合过程。在该阶段中,中和时共沉淀的镍通过浸取-吸附现象而被返回到所述过程,这样使该金属的损失最小。
固液分离(4):在其中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是不理想的或不能被应用的情况下,所述中和的流出物应该经过固液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到的溶液与树脂接触,优选通过包括在柱中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过程(5a)进行接触,其目的在于强化提纯和制备溶液以选择性地吸附镍。一部分沉淀的固体可以被返回到该过程,被重新溶解并进料到所述中和阶段。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系统(5):取决于目标和被处理的矿型,所述混合系统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在浸取阶段获得的含镍和钴的流出物,在矿浆或在溶液中使用树脂(5)。所述混合过程应该包括至少两个分开的用于去除不同金属的回路;例如,一个回路用于除去铜和其它杂质,和另一个用于选择性地吸附镍。该过程消除了为除杂和增加pH值而在前面对流出物进行中和的需要。在除镍回路的情况下,基本重点在于选择具有特殊性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低pH值)性能高和对杂质(例如Cu、Al和Fe)的选择性尽可能低)的树脂。然而,该过程可以与所述中和阶段结合使用,以在选择性地吸附镍前获得更高纯度和对溶液进行洗刷。根据该阶段的原料类型,可以使用在柱中使用树脂(5a)或在矿浆中使用树脂(5b)。
洗脱(6):可以使用不同的试剂进行洗脱,例如硫酸、盐酸和氢氧化铵、硫酸铵或它们的混合物。
分离、提纯和回收方法(7):可以通过沉淀、氢气还原、电解冶金来获得所述产物,以产生金属形式的镍和钴,或产生作为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等形式的中间产物。另外,除了可能的方法以外,也可以使用溶剂提取。
虽然本文描述和举例说明了优选的操作过程,但是应当指出,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变动是可能的和可以实现的。
下面是本发明范围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
这里附上的流程2显示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它开始于仍在所述浸取阶段之前的红土矿(O)加工阶段中的包括碾碎、洗刷、碾磨、分级和磁力分离的处理阶段(1)。这样,产生两个部分:非磁性部分(CN)和磁性部分(CM)。后者含有与针铁矿结合的镍,对所选方法展现不理想的性能,因此应该将其从流程中除去。仅非磁性部分(CN)应该沿该过程前进,因为其特征在于高性能和高品质结果。
浸取(2)在所述磁力分离阶段(1)后。本文提出的矿石浸取阶段(2)可以使用酸或碱形式的浸取剂进行,在一些阶段中,在常压槽或加压容器中进行,或以这些方式的任何结合来进行。
一旦金属已经被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并溶解在水溶液中,得到的产物是矿浆或溶液形式的流出物(E)。
情况1:接下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技术(5),优选使用螯合型树脂,可以被直接应用于所述流出物(E),以回收镍和钴。所述离子交换技术可以使用在柱中使用树脂(5a)或在矿浆中使用树脂(5b)。应当指出,来自常压堆浸取的流出物(E)可以被直接输送到所述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阶段(5a),无需经过先前的中和(3)或甚至固液分离(4),如能实施文献BR0600901-8中所述的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该过程去掉了这些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基本重点在于选择具有特殊性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低pH值)性能高和对杂质(例如铜、铝和铁)选择性低)的树脂。
下面是在所述离子交换混合法中直接应用浸取流出物的实施例。第一阶段,包括两个步骤,目的在于除去下表所示的杂质,主要是铜。第二阶段,它可以包括许多步骤,用于选择性地除去镍。
该流出物的化学组成在下表1中给出:
表1
Figure A20078004649700151
所述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hybrid resin-in-solutionprocess)的第一阶段,包括两个除铜步骤。图1显示了柱1中的累积的提取量,和图2显示了柱2中的提取量。
所述用于除镍的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的第二阶段显示在图3中,它可以包括多个用于选择性提纯的步骤。
情况2: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不适用的情况下,来自任何浸取方式的矿浆或溶液形式的浸取流出物(E)可以经过预处理,例如中和(3),接下来是固液分离(4)。在需要这些阶段来进一步提纯溶液以及来制备所述用于镍吸附的溶液时,使用如文献BR0600901-8中所述的使所述使树脂与液相接触的混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固液分离阶段(4)的部分固相(C)可以被重新溶解并返回到该过程的中和阶段(3),用于回收沉淀的镍。
下面是已经被中和、过滤并通入到所述离子交换混合过程的浸取流出物的实施例。第一阶段包括用于除铜和除杂的两个步骤。第二阶段包括用于除镍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浸取流出物的化学组成在下表2中给出:
表2
Figure A20078004649700152
已经被中和到pH值4.5并被过滤的流出物的化学组成在下表3中给出:
表3
Figure A20078004649700161
所述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两个用于除铜的步骤,这在图4和图5中有反映。
所述用于除镍的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的第二阶段可以包括多个用于选择性提纯的步骤。这在图6中有反映。
情况3:在其中产生液体形式的流出物的堆浸取的情况下,假如所述流出物可以以树脂浆料的形式被处理,前提是已经被中和而未经过随后的固液分离的所述流出物溶液被认为是矿浆。
情况4:在矿浆形式的流出物的情况下,所述流出物可以被中和并通入到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操作(5b)中而不需要前面的固液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其中树脂与矿浆接触的所述混合过程。
图7、8和9举例说明了浸取流出物的实施例,其中所述浸取流出物已经被中和到pH=4并使用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使其与树脂接触。
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的第一阶段,使用选择性树脂来除去例如Fe、Mg、Mn和Cu的杂质。
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的第二阶段,其用于除去镍和钴,包括用于选择性提纯的十个步骤。
然后,来自所述离子交换阶段(5)的负载的树脂(Rc)进入洗脱阶段(6),并且立即经过分离、提纯和回收阶段(7),其中镍和钴被回收。

Claims (26)

1.“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
(a)通过破碎、洗刷、碾磨、分级和高强度磁力分离对红土矿(0)进行加工(1);
(b)对来自前面阶段(a)的非磁性部分(CN)进行浸取(2);
(c)任选地:对来自浸取阶段和/或固液分离(4)的流出物进行中和(3);
(d)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除杂的回路和至少一个用于回收镍和钴的回路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系统(5)中对来自阶段(b)或(c)的流出物进行处理;
(e)对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
(f)对镍和钴进行分离、提纯和回收(7)。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丢弃从磁力分离得到的磁性部分(C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使用酸或碱浸取剂进行浸取(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浸取可以是硫酸浸取、盐酸浸取或硝酸浸取。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使用硫酸进行浸取。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在操作在加压或常压条件或两者结合的槽中进行浸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当使用矿浆形式的流出物时,所述流出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5b)来回收镍,而不需要前面的中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溶液形式的流出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在溶液中使用树脂的过程来使用混合树脂过程(5a)回收镍,而不需要前面的中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浸取在常压槽和加压容器中进行,并进行中和和固液分离,一部分沉淀的固体应该被回收、重新溶解并返回到所述过程,而液相通过混合树脂回路(5a)进料到所述离子交换树脂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当堆浸仅产生液体流出物而不存在固体时,所述液体流出物可以被中和,然后形成矿浆(它不含有矿石),可以使所述矿浆与树脂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过程(5b)中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如果来自常压或加压浸取的所述流出物矿浆需要中和以降低所述树脂中杂质的过载,则所述固液分离阶段不是必需的,并且使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混合过程(5b)。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中和(3)在不同的pH值下分步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中和第一步对应于pH值<3,和第二步对应于pH值>3。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没有镍损失到所述沉淀物的第一步产生排放残渣,而所述第二步产生镍到沉淀物的损失,并由于这个原因,所述固相被返回到槽中用于重新溶解,一旦被重新溶解,它被再次进料到所述中和阶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来自所述固液分离阶段(4)的固相(D)能被重新溶解并再循环到所述中和阶段(5)。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来自所述中和阶段(5)的流出物可以是矿浆形式,和来自所述固液分离阶段(4)的流出物可以是溶液形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酸性条件下(低pH值)具有高性能且对例如铜、铝和铁的杂质选择性低的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阶段的进料类型,在溶液中使用树脂(5a)或在矿浆中使用树脂(5b)。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堆浸流出物是被送去中和的溶液形式,所述离子交换在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阶段(5b)中进行,矿浆被认为是未经过后面的固液分离的中和了的流出物溶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来自槽浸取的矿浆形式的流出物可以被中和并通到所述在矿浆中使用树脂的操作(5b)中而不需要前面的固液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使所述树脂与所述矿浆接触的混合方法。
21.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矿浆或溶液形式的浸取流出物(E),任何浸取类型的产物,可以经过处理,例如中和(3),然后进行固液分离(4),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使所述树脂与所述液相接触的混合方法。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从常压或加压浸取得到的矿浆或溶液形式的浸取流出物(E),可以被直接输送到所述混合离子交换过程而没有前面的中和(3)或固液分离(4)。
23.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洗脱中所使用的试剂属于包括硫酸、盐酸、氢氧化铵、硫酸铵和它们的混合物的组。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在所述洗脱阶段(6)后,所述树脂能被再生和重新使用。
25.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事实:所述镍或钴的提纯(7)可以通过但不限于沉淀、氢气还原、电解冶金、溶剂提取来实现。
26.“含镍或钴的产物”,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到25中描述的方法而获得。
CNA2007800464979A 2006-11-10 2007-11-12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Pending CN101600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PI06123740 2006-11-10
BRPI0612374-0A BRPI0612374B1 (pt) 2006-11-10 2006-11-10 Processo de recuperação de níquel e cobalto a partir de minérios lateríticos empregando resina de troca iônica e produto contendo níquel ou cobalto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810A true CN101600810A (zh) 2009-12-09

Family

ID=3936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64979A Pending CN101600810A (zh) 2006-11-10 2007-11-12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430946B2 (zh)
EP (1) EP2102377B1 (zh)
JP (1) JP5498167B2 (zh)
CN (1) CN101600810A (zh)
AP (1) AP2601A (zh)
AU (1) AU2007317141B2 (zh)
BR (1) BRPI0612374B1 (zh)
CA (1) CA2669147C (zh)
DO (1) DOP2009000104A (zh)
PE (1) PE20081056A1 (zh)
WO (1) WO20080553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5349A1 (fr) * 2007-12-20 2009-06-26 Applexion Procede de separation sequence multicolonnes d'un derive metallique ionique
US8192015B2 (en) * 2009-01-09 2012-06-05 Oakley, Inc. Eyeglass with enhanced ballistic resistance
CN102994778A (zh) * 2012-12-10 2013-03-27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酸浸硫化尾矿的浸出液中分离富集钴的方法
AU2014225297B2 (en) * 2013-03-08 2018-07-12 Innoveco Australia Pty Ltd Metal extraction from fines
US20140262816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Freeport-Mcmora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balt recovery
CN113293293B (zh) * 2021-05-26 2022-09-2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树脂吸附法从红土镍矿回收镍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01811B2 (en) * 1994-10-05 1999-02-04 Billit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B.V. Recovery of nickel
US20010001650A1 (en) * 1999-03-09 2001-05-24 William P.C. Duyvesteyn Recovery of nickel and cobalt from ore
US6350420B1 (en) * 1999-10-15 2002-02-26 Bhp Minerals International, Inc. Resin-in-pulp method for recovery of nickel and cobalt
RU2156315C1 (ru) 2000-01-17 2000-09-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льская горно-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медных никельсодержащих шлаков
AU2000262567A1 (en) * 2000-07-21 2002-02-05 Nichromet Extraction Inc. Method for recovering nickel and cobalt from laterite ores
US7329396B2 (en) * 2003-05-16 2008-02-12 Jaguar Nickel Inc.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value metals from material containing base metal oxides
AU2003903632A0 (en) * 2003-07-14 2003-07-31 Qni Technology Pty Ltd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nickel and cobalt by heap leaching of low grade nickel or cobalt containing material
BRPI0513652A (pt) * 2004-08-02 2008-05-13 Skye Resources Inc processo para lixiviar minérios de laterita contendo limonita e saprolita
KR20070094819A (ko) * 2004-12-30 2007-09-21 비에이치피 빌리톤 에스에스엠 테크놀로지 피티와이 엘티디 수지 용출 스트림으로부터 니켈 및 코발트의 추출
DOP2006000048A (es) * 2005-02-24 2006-08-31 Bhp Billiton Ssm Dev Pty Ltd Production of ferronickel (producción de ferroniquel)
BRPI0505544B1 (pt) * 2005-11-10 2014-02-04 Processo de lixiviação combinada
BRPI0600901B1 (pt) * 2006-02-02 2018-04-03 Vale S.A. Processo híbrido de resinas de troca iônica na recuperação seletiva de níquel e cobalto de efluentes de lixiviação
CA2538962C (en) * 2006-03-17 2013-10-29 Nichromet Extraction Inc. Process for recovering value metal species from laterite-type feedsto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OP2009000104A (es) 2017-09-15
CA2669147A1 (en) 2008-05-15
EP2102377A4 (en) 2011-08-03
EP2102377A1 (en) 2009-09-23
EP2102377B1 (en) 2016-01-27
US20100196190A1 (en) 2010-08-05
WO2008055335A1 (en) 2008-05-15
AP2601A (en) 2013-02-25
AU2007317141B2 (en) 2012-08-02
BRPI0612374B1 (pt) 2015-08-11
JP2010509497A (ja) 2010-03-25
US8430946B2 (en) 2013-04-30
AP2009004885A0 (en) 2009-06-30
CA2669147C (en) 2017-01-24
AU2007317141A1 (en) 2008-05-15
JP5498167B2 (ja) 2014-05-21
BRPI0612374A (pt) 2008-07-01
PE20081056A1 (es) 200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28259B1 (en) Resin-in-pulp method for recovery of nickel and cobalt from oxidic ore leach slurry
EP2195469B1 (en) Resin-in-leach process to recover nickel and/or cobalt in ore leaching pulps
JP2008531842A (ja) ニッケル鉄の生成
CN101680053A (zh) 由高亚铁含量的红土矿中回收镍
CN113293293A (zh) 树脂吸附法从红土镍矿回收镍钴的方法
CN101600810A (zh)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的方法
JP6798078B2 (ja) イオン交換処理方法、スカンジウムの回収方法
US20110030508A1 (en) Process for Metal Seperation Using Resin-in-Pulp or Resin-in-Solution Processes
WO2019163285A1 (ja) イオン交換処理方法、スカンジウムの回収方法
JP2006526491A (ja) 樹脂および非鉄金属の抽出方法
EP3091093B1 (en) Scandium recovery process
WO2014134681A1 (en) Metal extraction from fines
JP6888359B2 (ja) 金属酸化鉱の製錬方法
JP7338283B2 (ja) スカンジウムの回収方法
JP7346962B2 (ja) スカンジウムの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