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3454B - 风扇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扇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3454B CN101363454B CN2008101449258A CN200810144925A CN101363454B CN 101363454 B CN101363454 B CN 101363454B CN 2008101449258 A CN2008101449258 A CN 2008101449258A CN 200810144925 A CN200810144925 A CN 200810144925A CN 101363454 B CN101363454 B CN 1013634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onduit part
- cut
- attachment
- cond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7—Axial-flow pumps multistag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 F04D29/64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46—Mounting or removal of f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设备,该风扇设备包括:风扇部,该风扇部具有带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外壳;以及中空的导管部,该导管部布置在所述风扇部的出口侧。所述外壳和所述导管部通过接合部件相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设备。
背景技术
服务器端计算机具有向客户端计算机传输信息的功能。这种服务器端计算机例如可包括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
通常,刀片式服务器设有多个板状刀片、壳体和支架。各刀片均包括安装在其上的MPU(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这些刀片利用高密度布置而容纳在壳体中,并附接于支架以连同壳体一起进行储存。通常,布置在一个壳体中的多个刀片共用用于向刀片式服务器供电的电源和用于冷却刀片式服务器的冷却装置。
如上所述,冷却装置布置在壳体内。在壳体中,以高密度布置设置有多个刀片。为此,由布置在各刀片中的电子元件(例如,MPU、存储器等)产生的热可能会不理想地留在壳体内。因此,布置在壳体中的冷却装置需要有效地冷却电子元件并使壳体内部通风。
通常,使用风扇作为冷却装置。另外,风扇附接有导管。该导管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壳体中的任意位置。但是,风扇与导管之间的空气通道部的形状、流道面积等因导管和风扇的接合结构而异。这种差异会影响某些特性,例如由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空气量和静压。因而,有必要确保风扇和导管的接合结构不会干扰风扇特性,例如气流的空气量和静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包括:风扇部,该风扇部具有带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外壳部件;以及中空的导管部,该导管部布置在所述风扇部的出口侧。所述风扇部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导管部优选通过接合部件相接合。因而,所述风扇部和所述导管部牢固地接合和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要素、优点和特性。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导管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6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中央轴线的平面剖取的第二轴流风扇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在从其出口侧看时的仰视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设备的侧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管部和第二外壳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件和导管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风扇设备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导管部的仰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的箭头A-A表示的线剖取的导管部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修改例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与第一外壳之间的边界部分中截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的入口侧的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接合部的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第一接合部件和第一外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22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注意,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将不同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取向描述为上/下或左/右时,是指图中的最终位置关系和取向,而不是指一旦组装成实际装置时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取向。在下面描述中,轴向是指基本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基本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的立体图。在图1中,风扇设备1的内部结构用虚线表示。
风扇设备1包括轴流风扇部2、导管部5和接合部6。风扇设备1例如用于使服务器端计算机的内部通风,或者用于对安装在服务器端计算机上的电子元件进行冷却。
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扇设备1从图1的上侧吸入空气,向图1的下侧排出空气。在下面描述中,在风扇设备1中,将吸入空气的那一侧称为“入口侧”或“上侧”,将排出空气的那一侧称为“出口侧”或“下侧”。表述“上侧”和“下侧”并不必须表示重力方向。
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部2包括中央轴线J1、第一轴流风扇3和第二轴流风扇4。第二轴流风扇4串联连接到第一轴流风扇3的出口侧端部。当轴流风扇部2被驱动时,空气从上侧被吸入第一轴流风扇3中,并且沿着中央轴线J1朝向下侧排出。从第一轴流风扇3排出的空气被吸入第二轴流风扇4,并且沿着中央轴线J1朝向第二轴流风扇4的出口侧排出。因而,由轴流风扇部2产生静压高且空气量大的气流。
如图1所示,沿着中央轴线J1在轴流风扇部2的出口侧端部(即,第二轴流风扇4的出口)附近布置有优选由树脂或塑料制成的导管部5。导管部5将从轴流风扇部2排出的空气向电子装置内引导。
如图1所示,接合部6包括第一接合部分61和第二接合部分62。第一接合部分61和第二接合部分62优选为薄金属板,并且其两侧部(在基本上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的两侧部)弯曲。第一接合部分61和第二接合部分62在其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覆盖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
下面将对轴流风扇部2的结构进行描述。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2的剖视图。在图2中,图1的轴流风扇部2的剖视图沿包含中央轴线J1的平面剖取。
如图2所示,第一轴流风扇3优选包括第一马达部分31、第一叶轮32、第一外壳33和多个第一支撑肋34。
第一外壳33是中空部件。第一马达部分31、第一叶轮32和第一支撑肋34布置在第一外壳33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叶轮32包括呈有盖筒形形状的第一杯形部分320以及多个第一叶片321(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七个第一叶片)。第一杯形部分320和第一叶片321优选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一体形成。在第一杯形部分320内,通过压配合等附接呈有盖筒形形状的第一轭3201。在第一杯形部分320的外周表面上,第一叶片321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以规则的间隔布置。
第一马达部分31包括第一转子部分311和第一定子部分312。
第一转子部分311位于上侧并位于第一定子部分312上方。第一转子部分311包括第一场磁体3111和第一轴3112。第一场磁体3111基本为环形,并固定于第一叶轮32的第一轭3201的内周表面。第一轴3112基本为柱形。轴3112的在轴向上侧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叶轮32的中央部分。
第一定子部分312包括第一电枢3121、滚珠轴承3122和3123以及第一基部3124。第一电枢3121与第一转子部分311的第一场磁体3111径向相对。滚珠轴承3122和3123分别支撑第一轴3112的上部和下部。第一基部3124支撑第一定子部分312的相应部分。
当从外部电源(未示出)向第一电枢3121供应驱动电流时,产生磁场。在由第一电枢3121产生的磁场与第一场磁体3111之间产生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的转矩。响应于该转矩,第一转子部分311以相对于第一定子部分312的方式被驱动并旋转。
如图2所示,第一基部3124为基本盘形部件,并支撑第一定子部分312的相应部分。多个第一支撑肋34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以规则的间隔布置在第一基部3124的外周表面上。第一支撑肋34将第一基部3124的外周表面与第一外壳33的内周表面相接合。另外,第一基部3124、第一外壳33和第一支撑肋34优选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形成为单个部件。
如图2所示,第二轴流风扇4具有与第一轴流风扇3基本相同的结构。第二轴流风扇4相对于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竖直倒置。第二轴流风扇4优选包括第二马达部分41、第二叶轮42、第二外壳43和第二支撑肋44。第二外壳43为中空部件。第二马达部分41、第二叶轮42和第二支撑肋44布置在第二外壳43内。
第二叶轮42包括呈有盖筒形形状的第二杯形部分420以及多个第二叶片421(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七个第二叶片)。第二杯形部分420和第二叶片421优选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一体形成。在第二杯形部分420内,通过压配合等附接呈有盖筒形形状的第二轭4201。在第二杯形部分420的外周表面上,第二叶片421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以规则的间隔周向布置。
第二马达部分41包括第二转子部分411和第二定子部分412。
第二转子部分411定位成低于第二定子部分412。第二转子部分411包括第二场磁体4111和第二轴4112。第二场磁体4111基本为环形,并固定于第二叶轮42的第二轭4201的内周表面。第二轴4112基本为柱形。第二轴4112的在轴向下侧的一端部固定于第二叶轮42的中央部分。
第二定子部分412包括第二电枢4121、滚珠轴承4122和4123以及第二基部4124。第二电枢4121与第二转子部分411的第二场磁体4111径向相对。滚珠轴承4122和4123分别支撑第二轴4112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基部4124支撑第二定子部分412的相应部分。
当从外部电源(未示出)向第二电枢4121供应驱动电流时,由第二电枢4121产生磁场。在由第二电枢4121产生的磁场与第二场磁体4111之间产生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的转矩。响应于该转矩,第二转子部分411以相对于第二定子部分412的方式被驱动并旋转。
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轴流风扇部2是所谓的对旋式轴流风扇。即,第二转子部分411围绕中央轴线J1的旋转方向与第一转子部分311围绕中央轴线J1的旋转方向相反。
如图2所示,第二基部4124为基本盘形部件。第二基部4124支撑第二定子部分412的相应部分,并与第一基部3124轴向相对。第二支撑肋44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沿周向以规则的间隔布置在第二基部4124的外周表面上。另外,第二支撑肋44将第二基部4124的外周表面与第二外壳43的内周表面相接合。第二基部4124、第二外壳43和第二支撑肋44优选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形成为单个部件。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2的立体图。在俯视图中,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上的端部分别为基本方形凸缘。
如图3所示,通过将第一外壳3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相连而限定的外部形状优选为基本方形板。在图3中,将第一外壳33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两端部相连的线、以及将一长方体的角部相连的线用双点划线表示,该长方体包围第一外壳3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两端部并外部邻近第一外壳33的侧面。
同样的是,在图3中,通过将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相连而限定的外部形状优选为基本方形板。在图3中,将第二外壳43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两端部相连的线、以及将一长方体的角部相连的线用双点划线表示,该长方体包围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两端部并外部邻近实际第二外壳43的侧面。
在图3中,轴流风扇部2在右侧和左侧的两外侧表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其在图3中在前侧和后侧的两外表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另外,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尺寸优选相同。
在下面描述中,将包括如下线的外部形状统一限定为外部形状811,这些线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的端部虚拟相连。将外部邻近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811的虚拟长方体限定为外邻方形板812。在下面描述中,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是指外邻方形板812的侧面。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为以中央轴线J1为中心的基本筒形。在内侧面331和431的轴向上侧和下侧分别限定有入口和出口。如上所述,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优选为基本方形。因而,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中,内侧面331与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即,厚度)最小。在各外侧面中,第一区域71沿着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第一区域71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一外壳33(或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在径向上最靠近内侧面331(或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
如图3所示,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中,各前侧和后侧的外侧面的宽度(在图3中,第一外壳33(或第二外壳43)的右端部和左端部之间的尺寸)比各右侧和左侧的外侧面的宽度(在图3中,第一外壳33(或第二外壳4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尺寸)略大。
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外壳33的内侧面33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的角部处,中央轴线J1与内侧面331之间的径向距离增大。换言之,在第一外壳33的入口和出口中,限定有相对于中央轴线J1倾斜的表面(即,文丘里表面)。
如图2所示,在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的角部处,中央轴线J1与内侧面431之间的径向距离增大。换言之,在第二外壳43的入口和出口,限定有相对于中央轴线J1倾斜的表面(即,文丘里表面)。
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入口和出口,因为分别设有倾斜表面,所以当轴流风扇部2被驱动时,通过第一外壳33的入口顺畅地吸入空气,并且从第二外壳43的出口顺畅地排出空气。结果,在轴流风扇部2中,当吸入或排出空气时,可以减少由与第一外壳33(或第二外壳43)的入口和出口接触的空气产生的噪音。
如图3的左侧所示,在第一外壳33外部形状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中,位于宽度方向两侧(即,在第一区域71外部形状的两侧的角部附近)的部分332和333从位于最左侧的外邻方形板812的外侧面略微凹入。换言之,部分332和333在图3中左侧的端部与位于图3左侧的外邻方形板812的外侧面并不共面。部分332和333的端部位于图3中的右侧。
同样的是,在图3的左侧,在第二外壳43外部形状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中,位于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432和433从位于左侧的外邻方形板812的外侧面略微凹入。换言之,部分432和433的左侧端部与位于图3左侧的外邻方形板812的外侧面并不共面。部分432和433的左侧端部位于图3中的右侧。
如图3所示,部分332、333、432和433沿着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布置。在外部形状811中,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将部分332、333、432和433相连的角部可以理解为从外邻方形板812浅切出。在下面描述中,将外部形状与外邻方形板812之间的空间称为外壳切除部分72。实际上,部分332、333、432和433优选并不通过切除等形成。优选地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优选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一体形成时,同时形成部分332、333、432和433。在图3中,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的右侧,与左侧类似地限定有外壳切除部分72。
另外,如图3的左侧所示,在外部形状811中,在第二外壳43的出口侧端部(即,在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2的出口侧端部)分别设有两个伸出部分434。各伸出部分434优选具有从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伸出的基本半圆柱形。伸出部分434的弦指向出口侧,并位于包含第二外壳43的出口侧端面的平面内。
另一方面,如图3的左侧所示,在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端部,设有两个伸出部分435。各伸出部分435也具有从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伸出的基本半圆柱形。伸出部分435的弦指向入口侧,并位于包含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端面的平面内。
如图3的左侧所示,在第一外壳33中,在第一外壳33的出口侧端部限定有两个伸出部分334。各伸出部分334具有从第一外壳33的外侧面伸出的基本半圆柱形。
如图3的左侧所示,当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相结合时,伸出部分334和伸出部分435彼此相对,并且伸出部分334的弦与伸出部分435的弦接触。因而,形成由伸出部分334和伸出部分435限定的基本柱形突起。
同样的是,在图3的右侧,在外壳切除部分72中在第二外壳43的出口侧和入口侧端部设有伸出部分434和435。另外,在第一外壳33中,在出口侧端部限定有伸出部分334。当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相结合时,伸出部分334的弦和伸出部分435的弦相结合,从而限定基本柱形的突起。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导管部5的形状。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导管部5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导管部5由树脂或塑料制成,并且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51优选为基本方形板形状。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51在俯视图中的面积基本等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在俯视图中的面积。
在下面描述中,将外部邻近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51的虚拟长方体称为导管部5的外邻方形板813。在下面描述中,外邻方形板813的侧面与导管部5的外侧面表示同一侧面。
如图4所示,在导管部5中,图4中外部形状51的左右外侧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图4中外部形状51的前后外侧面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4所示,导管部5的内侧面52基本为筒形。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内径基本等于在第二轴流风扇4的出口侧端面中的内侧面431(参见图2)的内径。即,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51所具有的形状是通过使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沿轴向延伸而获得的。另外,导管部5的内侧面52所具有的形状是通过使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的出口沿轴向向下延伸而获得的。
在图4中,图4中导管部5的前后侧的外侧面的宽度(即,沿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并基本平行于外侧面的方向的宽度)略大于图4中导管部5的左右侧的外侧面的宽度。
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表面粗糙度与外侧面相比较小。因而,可以减小导管部5的内侧面52对于从轴流风扇部2排出的空气的流道阻力。结果,空气可以顺畅地流过导管部5的内侧面52,从而可以使气流的静压降最小。
如图4所示,在导管部5的四个外侧面上设有区域511,在区域511中,导管部5的径向厚度最小(以下将其称为第一区域511)。在第一区域511中,导管部5的外侧面和内侧面52彼此径向最靠近。第一区域511在相应外侧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在沿着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4的左侧所示,在导管部5的外侧面中,在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两侧限定有两个区域5121,区域5121在沿着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区域5121相对于外邻方形板813的左侧面略微凹入。即,在图4中,区域5121位于外邻方形板813的右侧。区域5121与外邻方形板813之间的空间可以视为外邻方形板813沿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方向的浅切除部分。因而,在下面描述中,将区域5121与外邻方形板813之间的空间称为导管切除部分512。
导管切除部分512的宽度和深度基本等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壳切除部分72(参见图3)的宽度和深度。优选在优选通过注射成型形成导管部5时,同时形成导管切除部分512。
如图4的左侧所示,在导管部5的导管切除部分512的入口侧端部分别设有两个伸出部分53。伸出部分53为从外部形状51延伸的基本半圆柱形部分。伸出部分53的弦指向入口侧,并位于包含导管部5的入口侧端面的平面内。伸出部分53和布置在第二外壳43(参见图3)的出口侧端部处的伸出部分434彼此相对。当将导管部5和第二外壳43相结合时,伸出部分53与伸出部分434接触,从而形成基本柱形突起。在图4的右侧,在导管切除部分512的入口侧端部分别设有伸出部分53。
下面将描述接合部6。图5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6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接合部6包括第一接合部件61和第二接合部件62。
如图5所示,第一接合部件61优选通过压制基本矩形的单个薄板而形成。第一接合部件61包括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平板部分611以及两个第一弯曲部分612。在图5中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左右端部处,第一弯曲部分612从图5的前侧向后侧弯曲。换言之,第一弯曲部分612在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宽度方向(即,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并基本平行于第一平板部分611的方向)两端部处向第二接合部件62侧弯曲,使得第一弯曲部分612基本垂直于第一平板部分611。
同样的是,在图5中,第二接合部件62优选通过压制基本矩形的单个薄板而形成。第二接合部件62包括在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平板部分621以及两个第二弯曲部分622。在图5中第二平板部分621的左右端部处,第二弯曲部分622从图5的后侧向前侧弯曲。换言之,第二弯曲部分622在第二平板部分62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处向第一接合部件61侧弯曲,使得第二弯曲部分622基本垂直于第二平板部分621。
如上所述,接合部6的第一接合部件61和第二接合部件62均优选通过压制等使单个薄板弯曲而形成。因此,可以低成本容易地生产接合部6。
图6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平面剖取的第二轴流风扇4的剖视图。更详细地说,图6是沿与垂直于中央轴线J1(参见图1)的XY平面平行的平面剖取并且从下侧(从出口侧)看时第二轴流风扇4的出口侧端部的剖视图。图7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从出口侧看时风扇设备1的仰视图。
在图6和图7中,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通过接合部6相接合(参见图5)。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中上侧,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平板部分611抵靠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外侧面。同样的是,在图6和图7中,在图中下侧,第二接合部件62的第二平板部分621抵靠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表面。
图8是图1所示的风扇设备1的侧视图。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平板部分611抵靠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因而,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入口侧部分6121沿着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附接于外壳切除部分72。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出口侧部分6122沿着导管部5的外侧面附接于导管切除部分512。换言之,如图6和图7所示,位于第一接合部件6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弯曲部分612朝向布置在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相对两外侧面上的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2和两个导管切除部分512沿着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角部弯曲。
同样的是,第二接合部件62的第二平板部分621抵靠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因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入口侧部分6221沿着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附接于导管切除部分512。换言之,如图6和图7所示,位于第二接合部件6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弯曲部分622朝向布置在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彼此相对的两外侧面上的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2和两个导管切除部分512沿着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角部弯曲。
如图5所示,在第一接合部件61的位于图中左侧的其中一个第一弯曲部分612中设有两个基本圆形孔部分6131和6132。同样的是,在另一侧(图中右侧)的第一弯曲部分612中设有孔部分6131和6132。
如图5所示,在第二接合部件62的位于图中左侧的其中一个第二弯曲部分622中也设有两个基本圆形孔部分6231和6232。同样的是,在另一侧(图中右侧)的第二弯曲部分622中限定有孔部分6231和6232。
如图8所示,将通过使第一轴流风扇3的伸出部分334和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5相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分别放入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孔部分6131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孔部分6231中。同样的是,将通过使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4与导管部5的伸出部分53相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分别放入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孔部分613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孔部分6232中。因而,将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分别附接于外壳切除部分72和导管切除部分512。结果,通过接合部6将轴流风扇部2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以及导管部5牢固地接合。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接合部6中,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接合部件62的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内侧面的宽度基本等于外壳切除部分72的宽度和导管切除部分512的宽度。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厚度基本等于外壳切除部分72的深度和导管切除部分512的深度。通过这种构造,当将接合部件6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相结合时,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外侧面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参见图3)的外邻方形板812的外侧面以及导管部5(参见图4)的外邻方形板813相对应。即,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外侧面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的表面以及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的表面基本共面。结果,可以保持整个风扇设备1的外部形状较小。
图9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管部5和第二外壳4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更详细地说,图9示出了在图6左侧的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与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弯曲部分612之间的部分。
如图9所示,在轴流风扇部2(参见图3)中外壳切除部分72与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之间的距离(即,厚度)W1优选地大于等于第一区域71中第二外壳43的厚度W2。厚度W2理想上例如大于等于约0.7mm,这个值例如为通过注射成型由树脂或塑料限定的最小可能厚度。另外,厚度W2可以例如小于等于约2.5mm,这样不会过厚。同样的是,另一个外壳切除部分72与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之间的厚度W1优选大于等于第二外壳43的另一个第一区域71的厚度。
如上所述,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参见图3)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基本相同的形状。因而,与第二外壳43相似,在第一外壳33(参见图2)的内侧面331与外壳切除部分72之间的距离(即,厚度)大于等于第一外壳33的第一区域71的厚度。如图9所示,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中,内侧面331和431可以比外壳切除部分72的内侧面(底面)更靠近外侧面。
如图6所示,在第二外壳43的四个外侧面当中,在未限定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两个外侧面中(即,在图3所示的前侧和后侧的外侧面中),第二外壳43的厚度基本等于设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外侧面(图3所示的左右外侧面)的第一区域71的厚度。通过该构造,当成型第二外壳43时,可以使凹痕(在树脂或塑料成型品中的凹陷)的出现最小化。在第一外壳33的四个外侧面当中,在未限定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两个外侧面中,第一外壳33的厚度基本等于设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外侧面中的第一区域71的厚度。结果,当成型第一外壳33时,可以使凹痕的出现最小化。
图10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件61和导管部5的一部分的放大图。更详细地说,图10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了左侧的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一接合部件61的第一弯曲部分612之间的部分。
如图10所示,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和导管切除部分512的截面形状与图9所示的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和外壳切除部分72的截面形状类似。导管部5的导管切除部分512与导管部5的内侧面52之间的距离(即,厚度)大于等于导管部5中第一区域511的厚度W4。同样的是,在另一个导管切除部分512与导管部5的内侧面52之间的厚度W3大于等于导管部5的另一个第一区域511的厚度。如图10所示,在导管部5中,内侧面52可以比导管切除部分512的内侧面(底面)更靠近外侧面。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风扇设备1,可以在不降低从轴流风扇部2排出的空气的空气流和静压的情况下,进行电子装置内部的通风、电子元件的冷却等。
另外,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接合部6附接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壳切除部分72以及导管部5的导管切除部分512(除了第一区域71和第一区域511之外)。因而,在不受接合部6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第一外壳33的内侧面331、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和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内径。为此,在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中增加了气流流道面积。结果,可以提高风扇设备1的静压和空气流。
当通过第一接合部件61的两个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接合部件62的两个第二弯曲部分622将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相接合时,第一外壳33的出口侧的四个角部、第二外壳43的进口侧和出口侧的四个角部以及导管部5的入口侧的四个角部被固定。因而,可以获得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强接合。
此外,接合部6在其沿轴向的整个长度上与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相对。接合部6基本上覆盖整个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接合部6的附接可以提高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的刚度。
可以通过使轴流风扇部2的外部形状811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而获得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51。另外,接合部6沿着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外侧面布置。因而,风扇设备1优选整体上具有基本方形管状结构。结果,风扇设备1可以容易地附接于电子装置等,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风扇设备1的安装。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修改例。图1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接合部6a的立体图。图1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风扇设备1a的立体图。在图12中,风扇设备1a包括图11所示的接合部6a。在图12中,风扇设备1a的内部结构用虚线表示。
如图11所示,接合部6a具有如下形状,即:图5所示的接合部6的第一接合部件61和第二接合部件62在出口侧端部相接合。在下面描述中,将与第一接合部件61和第二接合部件62相对应的部分分别称为第一接合元件61和第二接合元件62。除了接合部6a之外,风扇设备1a的构造与图1所示的风扇设备1的构造相同。在下面描述中,与风扇设备1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1所示,接合部6a包括第一接合元件61、第二接合元件62和端部63。如图11所示,端部63为基本环形,并位于接合部6a的出口侧。端部63具有第一平板部分611、两个第一弯曲部分612、第二平板部分621和两个第二弯曲部分622。
第一平板部分611和第二平板部分621分别是第一接合元件61和第二接合元件62中在沿着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在第一平板部分611和第二平板部分6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分别朝向第二接合元件62和第一接合元件61延伸。另外,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在图中的下侧彼此连接。因而,在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之间从入口侧端部至端部63的上部限定有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延伸的间隙64。
优选通过压制等切割并弯曲单个薄板,然后将端部相连,从而形成接合部6a。因而,可以低成本容易地生产接合部6a。
如图12所示,当通过接合部6a将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接合时,第一接合元件61的第一平板部分611抵靠图中前侧的外侧面。具体而言,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中布置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两个外侧面之间,以及在导管部5中布置有导管切除部分512的两个外侧面之间,第一平板部分611抵靠外侧面。同样,第二接合元件62的第二平板部分621抵靠图12中后侧的外侧面。具体而言,在布置有外壳切除部分72的两个外侧面之间,以及在布置有导管切除部分512的两个外侧面之间,第二平板部分621抵靠另一个外侧面。
如图12所示,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入口侧部分沿着外壳切除部分72(参见图3)布置(除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之外)。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出口侧部分沿着导管切除部分512(参见图4)布置(除了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之外)。接合部6a的端部63与导管部5的下端部相比位于下侧(即,位于更靠近出口的一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相应的第一弯曲部分612中,设有基本圆形的两个孔部分6131和6132。而且,在相应的第二弯曲部分622中,设有基本圆形的两个孔部分6231和6232。当将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接合部6a相结合时,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孔部分6131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孔部分6231与通过将图3所示的第一轴流风扇3的伸出部分334和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5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相接合。同样的是,第一弯曲部分612的孔部分613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孔部分6232与通过将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4和导管部5的伸出部分53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相接合。通过该构造,如图12所示,轴流风扇部2中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以及导管部5通过接合部6a而牢固地接合。
如图12所示,当将接合部6a与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结合时,第一弯曲部分61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的外侧面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的表面以及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的表面位于基本相同的平面内。结果,可以使整个风扇设备1的外部形状较小。
如图12所示,在风扇设备1a中,与图9类似,轴流风扇部2的外壳切除部分72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331和431之间的距离(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的厚度。在风扇设备1a中,导管部5的导管切除部分512与内侧面52之间的距离(宽度)也大于等于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的最小厚度。通过该构造,可以在不受接合部6a影响的情况下,增大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331和431的内径以及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内径。因而,可以增加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中的空气流道面积。结果,可以增加从风扇设备1a排出的空气的空气流和静压。
如图12所示,在风扇设备1a中,第一外壳33的出口侧端部、第二外壳4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端部以及导管部5的入口侧端部分别在四个角部处被固定。因而,可以获得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强接合。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风扇设备1a的出口侧布置有环形端部63,从而通过接合部6a牢固地保持导管部5。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修改例。图1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导管部5a的仰视图。图14是沿图13中的箭头A-A表示的线剖取的导管部5a的剖视图。在图14中,上侧是导管部5a的入口侧,下侧是其出口侧。优选使用图14中所示的导管部5a,代替图1中所示的风扇设备1的导管部5。
如图13所示,导管部5a的内侧面52a的入口侧在平面中为基本圆形。导管部5a的内侧面52a在入口侧的内径基本等于第二外壳43(参见图3)的内侧面431在出口侧的开口的内径。
如图14所示,在导管部5a的角部,导管部5a的内侧面52a与中央轴线J1之间的距离(即,内侧面52a的内径)沿轴向朝向出口侧逐渐增大。换言之,导管部5a的内侧面52a是这样的表面,该表面从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的出口侧开口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导管部5a的角部附近朝向出口侧径向向外逐渐扩大。在导管部5a中,导管切除部分512不包括导管部5a的第一区域511在内。
通过上述构造,空气可以在导管部5a内顺畅地流动。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b的剖视图。与图6类似,图15示出了在第二轴流风扇的出口侧端部附近剖取的风扇设备1b的剖视图。在下面描述中,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第二轴流风扇4的第二外壳43所具有的外部形状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看时为基本方形。在第二外壳43的四个角部,设有外壳切除部分73。相应的外壳切除部分73沿轴向的两个相对外侧面布置在适当位置,除了第一区域71之外。在图15中,各外壳切除部分73在沿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平面剖取时具有基本L形截面。
在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33的外部形状与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相同。导管部5的外部形状是这样的形状,通过使第二外壳43的外部形状在沿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延伸而获得该形状。在第一外壳33和导管部5中,分别在四个角部设有基本L形的外壳切除部分73和导管切除部分512。
如图15所示,接合部6b例如优选具有四个接合部件61b。各接合部件61b在其轴向的整个长度上,具有沿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的基本L形截面。另外,接合部件61b以在其整个轴向长度上相对的方式沿着外壳切除部分73和导管切除部分512附接于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
如图15所示,在第二外壳43中,接合部件61b的厚度基本等于外壳切除部分73的深度。因而,当附接接合部件61b时,接合部件61b的外表面与第一区域71的表面基本共面。结果,接合部件61b不会从外部邻近第二外壳43的外邻方形板812(用双点划线表示)径向向外伸出。第一外壳33的外壳切除部分73的深度和导管部5的导管切除部分512的深度也基本等于接合部件61b的厚度。通过该构造,接合部件61b的外表面与第一区域71的表面共面。结果,防止接合部件61b从外部邻近第一外壳33的外邻方形板812伸出。
在风扇设备1b中,接合部件61b、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优选地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优选的是,使用头部不会从第一区域71伸出的螺钉(即,平头机器螺钉)。可选的是,接合部件61b、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可以通过其它合适的固定装置、接合结构或接合方法进行固定。
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风扇设备1b中,接合部件61b附接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除了第一区域71之外)。因而,可以在不受接合部件61b影响的情况下,增大第一外壳33的内侧面331的内径、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的内径和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内径。结果,增加了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空气流道面积。结果,可以增大从风扇设备1b排出的空气的空气流和静压。
接合部6b将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相接合,以包围四个角部。因而,接合部6b、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彼此牢固地接合。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修改例。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b的修改例的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在风扇设备1b的第二外壳43中,外壳切除部分73仅布置在两个对角位置的角部处(即,位于图中的左上部和右下部)。同样的是,在第一外壳33和导管部5中,外壳切除部分73和导管切除部分512仅设置在对角位置的两个角部处。
如图16所示,两个接合部件61b以在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整个长度上相对的方式附接于外壳切除部分73和导管切除部分512。如图16所示,接合部件61b在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上具有基本L形截面。
如图16所示,在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3沿对角方向布置的情况下,外壳切除部分73和导管切除部分512限定在除了第一区域71和511之外的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中。结果,与其它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类似,可以通过两个接合部件61b牢固地接合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c的剖视图。图17是在第二轴流风扇4的出口侧端部附近剖取的风扇设备1c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风扇设备1c包括接合部6c。接合部6c与其它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中的接合部(例如,图4所示的接合部6等)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合部6c仅包括四个薄板接合部件61c。具体而言,在接合部6c中,分别从第一接合部件61和第二接合部件62省略了第一平板部分611和第二平板部分621。
如图17所示,在第二外壳43的位于图17的上侧和下侧的外侧面中,分别设有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4。外壳切除部分74位于第二外壳43外侧面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除了第一区域71之外),并且外壳切除部分74沿着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延伸。同样的是,在第一外壳33和导管部5中,在与第二外壳43的外壳切除部分74相对应的部分中,分别设有外壳切除部分74和导管切除部分512。
在图17中,接合部件61c在其整个长度上与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相对,并且接合部件61c沿着外壳切除部分74和导管切除部分512附接于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
如图17所示,接合部件61c的厚度基本等于外壳切除部分74的深度。通过该构造,当接合部件61c附接于外壳切除部分74时,接合部件61c的外表面和第一区域71的表面共面。结果,可以防止接合部件61c从外部邻近第二外壳43的外邻方形板812伸出。同样的是,接合部件61c的厚度优选等于导管切除部分512的深度。通过该构造,当将接合部件61c附接于导管切除部分512时,接合部件61c的外表面和第一区域511的表面共面。结果,接合部件61c不会从外邻方形板812伸出。与其它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相似,在风扇设备1c中,接合部件61c、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例如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与其它优选实施方式相似,除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的第一区域71以及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之外,限定外壳切除部分74和导管切除部分512。因而,在不受接合部件61c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第一外壳33的内侧面331的内径、第二外壳43的内侧面431的内径和导管部5的内侧面52的内径。因而,可以增加第一外壳33、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空气流道面积。结果,可以增加风扇设备1c的空气流和静压。
接合部件61c在四个角部将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相接合。因而,轴流风扇部2、导管部5和接合部件61c彼此牢固地接合。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图18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6d的立体图。在图18中,附接有接合部6d的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的大体形状用双点化线表示。
如图18所示,接合部6d包括第一接合部件61d和第二接合部件62d。
第一接合部件61d包括第一平板部分611和四个第一弯曲部分612d。第一平板部分611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第一弯曲部分612d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并位于第一平板部分611的沿基本垂直于中央轴线J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即,图中的左侧和右侧)。另外,相应的第一弯曲部分612d从第一平板部分611以基本直角朝向第二接合部件62d弯曲。
另一方面,第二接合部件62d包括第二平板部分621,以及优选四个第二弯曲部分622d。第二平板部分621定位成基本平行于沿着中央轴线J1的方向,并隔着中央轴线J1与第一接合部件61d的第一平板部分611相对。第二弯曲部分622d分别限定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并位于第二平板部分621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即,图中的左侧和右侧)。第二弯曲部分622d朝向第一弯曲部分612d相对于第二平板部分621以基本直角弯曲。
如图18的左侧所示,在两个第一弯曲部分612d中,分别设有基本圆形孔部分6131和6132。同样的是,在两个第二弯曲部分622d中,分别设有基本圆形孔部分6231和6232。
第一弯曲部分612d中的孔部分6131和第二弯曲部分622d中的孔部分6231分别与通过将第一轴流风扇3的伸出部分334和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5相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接合。同样的是,第一弯曲部分612d的孔部分6132和第二弯曲部分622d的孔部分6232分别与通过将第二轴流风扇4的伸出部分434和导管部5的伸出部分53相结合而限定的基本圆形突起接合。通过该构造,通过接合部6d将轴流风扇部2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以及导管部5牢固地接合。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61d与第一外壳33之间的边界部分中截面的一部分的图。更详细地说,图19示出了沿着基本平行于图18中的Z-X平面并包括孔部分6131的平面剖取的、在第一接合部件61d的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入口侧部分与第一轴流风扇3的第一外壳3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61d的入口侧的第一弯曲部分612d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剖视图。更详细地说,图20示出了沿着基本平行于图18中的Y-Z平面并包括孔部分6131的平面剖取的、在图18所示的第一接合部件61d的上侧的第一弯曲部分612d与第一和第二轴流风扇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在图20中,在轴流风扇部2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中,在轴向布置的两个第一弯曲部分612d之间的一部分中存在树脂或塑料(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一部分)。如图19所示,在第一外壳33中,设有容积与通过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宽度和厚度获得的容积相同的切除部分。通过该构造,第一外壳33的表面和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外表面基本共面。在导管部5的外侧面中,也设有容积与通过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宽度和厚度获得的容积相同的切除部分。通过该构造,导管部5的表面和第一平板部分611的外表面也基本共面。第二平板部分621与第一外壳33和导管部5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关系。
如上所述,在图20中,在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外侧面中,切除对应于第一弯曲部分612的部分。由此,第一弯曲部分612d附接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此时,第一弯曲部分612d的外表面与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表面基本共面。在图18中,在下侧的第一弯曲部分612d、以及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中,第一弯曲部分612d的表面与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表面基本共面。第二接合部件62d与外壳33和43及导管部5具有相同的关系。
如上所述,与图5所示的接合部件6相比,接合部件6d仅包括接合所需最小的部分。因而,在图18所示的接合部件6d中,可以在除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以及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之外附接接合部件6d。结果,与其它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类似,可以确保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的空气流道面积较宽。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方式。图21是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d的接合部6e的图。在图21中,通过接合部6e相接合的第一轴流风扇3和第二轴流风扇4(即,轴流风扇部2)以及导管部5的大体形状用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21所示,接合部6e包括第一接合部件61e和第二接合部件62e。第一接合部件61e和第二接合部件62e是薄板,并沿着图21中的Z方向(基本平行于中央轴线J1的方向)布置。第一接合部件61e和第二接合部件62e也以相同的方式布置在与图21所示外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面上。
第一接合部件61e例如通过两个螺钉631将第一轴流风扇3的第一外壳33和第二轴流风扇4的第二外壳43相接合。同样的是,第二接合部件62e例如通过两个螺钉632将第二轴流风扇4的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相接合。对于螺钉631和632,期望的是,其头部不会从接合部6e伸出。通过接合部件61e对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接合、以及通过第二接合部件62e对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接合并不是必须通过螺钉进行。可选的是,可以使用其它固定装置或接合结构。
图22是图21所示的第一接合部件61e和第一外壳33的剖视图。图22是沿平行于图21中的X-Y平面但不包括螺钉部分的平面剖取的、第一接合部件61e和图21所示的第一轴流风扇3的第一外壳33的剖视图。
如图22所示,在第一外壳33中,在对应于第一接合部件61e的位置布置有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5。两个第一接合部件61e和两个外壳切除部分75分别位于第一外壳33中对角定位的两个角部附近。
如图22所示,外壳切除部分75的深度基本等于第一接合部件61e的厚度。当将第一接合部件61e附接于外壳切除部分75时,第一接合部件61e的外表面和第一外壳33的表面基本共面。
在第二轴流风扇4(参见图21)的第二外壳43中,在对应于第一接合部件61e的位置布置有外壳切除部分75。在第二接合部件62e与第二外壳43之间以及在第二接合部件62e与导管部5之间,分别设有外壳切除部分75和导管切除部分512。第二接合部件62e被附接成使得第二接合部件62e的表面与第二外壳43和导管部5的表面基本共面。
在图21所示的接合部6e中,可以在除了第一外壳33和第二外壳43的第一区域71以及导管部5的第一区域511之外接合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因而,可以在不受接合部6e影响的情况下,确保轴流风扇部2和导管部5的空气流道面积较宽。
如上所述,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件61e和第二接合部件62e分别布置在对角方向的两个角部。因而,用于将第一轴流风扇3和第二轴流风扇4以及导管部5相接合的结构可以包括获得稳定接合所需的最少元件。
上面通过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而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图16和图22所示的结构中,附接有接合部的外壳切除部分和导管切除部分优选至少布置在沿对角定位的两个角部附近。通过该构造,可以稳定地接合第一轴流风扇3和第二轴流风扇4以及导管部5。可选的是,限定有切除部分的位置可以位于三个角部附近,并且对这些位置并不具体限制。
在图6和图17所示的结构中,外壳切除部分沿着两个外侧面布置。在图15中,外壳切除部分沿着四个外侧面布置。可选的是,外壳切除部分可以仅限定在第一区域的厚度最小的一个外侧面中。即,外壳切除部分可以至少仅布置在四个外表面当中的、第一区域的厚度最小的一个外表面中。同样的是,导管切除部分可以至少限定在导管部的四个外侧面当中的、第一区域的最小厚度最小的一个外侧面中。
在接合部的一部分附接于轴流风扇部2并且接合部的其它部分附接于导管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形状的外壳切除部分和导管切除部分,对所述形状并不具体限制。例如,外壳切除部分和导管切除部分可以布置成大于接合部。可选的是,切除部分可以限定得更深,并且接合部件的厚度可以远大于外壳和导管部的第一区域的厚度。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和修改例中,轴流风扇部2中的第二轴流风扇4所具有的结构与第一轴流风扇3的结构竖直倒置。但是,第一轴流风扇3和第二轴流风扇4中的转子部分和定子部分之间的垂直关系可以相同。可选的是,第二叶轮42可以沿着与第一叶轮32相同的方向绕中央轴线J1旋转。此外,轴流风扇部2可以是单个轴流风扇。在这种情况下,外壳切除部分至少布置在外壳的出口侧端部中。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可以应用于冷却电子元件,或者可用作用于其它目的的风扇设备,例如用于向除了电子装置之外的物体传送空气的风扇设备。根据本发明的风扇设备的应用并不具体限制。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变动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8)
1.一种风扇设备,该风扇设备包括:
风扇部,该风扇部具有带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外壳;
中空的导管部,该导管部与所述风扇部的所述出口相连;以及
接合部,该接合部布置成将所述风扇部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导管部相接合,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区域,在该第一区域,与其它区域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比,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之间的厚度最小,
该风扇设备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中的多个外壳切除部分,并且所述接合部借由所述外壳切除部分来接合所述导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基本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壳切除部分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切除部分彼此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切除部分以隔着所述第一区域彼此相对的方式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基本方形管状的外部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外壳由树脂或塑料制成,并且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在0.7mm和2.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部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外部形状基本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部的内表面基本为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部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所述导管部的内表面的内径从所述入口朝向所述出口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部具有第一区域,在该第一区域,与其它区域处所述导管部的内表面和所述导管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比,所述导管部的内表面和所述导管部的外表面之间的厚度最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设备,该风扇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导管部的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中的导管切除部分,并且所述接合部借由所述导管部的所述导管切除部分将所述外壳和所述接合部相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导管部的外表面基本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部的所述导管切除部分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导管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为板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具有第一接合部件和第二接合部件,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导管部相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件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件彼此相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设备,其中,所述风扇部包括多个轴流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08881A JP5163937B2 (ja) | 2007-08-10 | 2007-08-10 | 送風装置 |
JP2007208881 | 2007-08-10 | ||
JP2007-208881 | 2007-08-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3454A CN101363454A (zh) | 2009-02-11 |
CN101363454B true CN101363454B (zh) | 2011-10-26 |
Family
ID=4034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49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3454B (zh) | 2007-08-10 | 2008-08-07 | 风扇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47803B2 (zh) |
JP (1) | JP5163937B2 (zh) |
CN (1) | CN101363454B (zh) |
TW (1) | TW20092208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85883A1 (en) * | 2010-10-12 | 2012-04-12 | Giga-Byte Technology Co.,Ltd. | Fan holder and fan holder module |
CN103365381A (zh) * | 2012-04-03 | 2013-10-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风扇固定装置 |
CN104747477B (zh) * | 2013-12-27 | 2017-09-08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串接式风扇的歧异材质框体结构 |
US20150233391A1 (en) * | 2014-02-18 | 2015-08-20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hina) Co., Ltd. | Fan seri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CN105208826A (zh) * | 2014-06-26 | 2015-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通信设备及散热方法 |
US9622374B2 (en) * | 2014-08-08 | 2017-04-1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CN204984999U (zh) * | 2014-10-07 | 2016-01-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风扇 |
CN204942101U (zh) * | 2014-10-07 | 2016-01-06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风扇 |
US10061364B2 (en) * | 2014-10-28 | 2018-08-28 | Hitachi, Ltd. | Method for cooling storage device |
ES2767549T3 (es) * | 2016-06-14 | 2020-06-17 | Haute Ecole Du Paysage Dingenierie Et Darchitecture De Geneve | Medios de generación de viento e instalación de pruebas de viento que comprende los mismos |
US10184477B2 (en) * | 2016-12-05 | 2019-01-22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Series fan inclination structure |
US10697466B2 (en) | 2017-01-12 | 2020-06-30 | Nidec Corporation | Serial axial flow fan |
CN107218241A (zh) * | 2017-07-24 | 2017-09-29 | 温州北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风扇总成 |
US10837448B2 (en) * | 2018-03-30 | 2020-11-17 | Nidec Servo Corporation |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
JP7119635B2 (ja) * | 2018-06-22 | 2022-08-17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軸流ファン |
JP2020043290A (ja) * | 2018-09-13 | 2020-03-19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7187996B2 (ja) * | 2018-11-08 | 2022-12-13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
JP7192419B2 (ja) * | 2018-11-08 | 2022-12-2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
US11603846B2 (en) * | 2019-07-25 | 2023-03-14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Pump mechanism, pump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ump mechanism |
CN112241139B (zh) * | 2020-08-14 | 2022-02-18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风扇安装方向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4673670B (zh) * | 2020-12-24 | 2024-04-05 |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 具有纵列风扇封装的信息处理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8695A (ja) * | 2002-03-25 | 2003-10-02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流型ファン装置 |
CN1955879A (zh) * | 2005-10-24 | 2007-05-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分流式导风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15760U (zh) * | 1971-07-05 | 1973-02-22 | ||
JP3273839B2 (ja) * | 1993-09-24 | 2002-04-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 |
JPH08165670A (ja) * | 1994-12-14 | 1996-06-25 | Asahi Concrete Works Co Ltd | ケーブル共同溝 |
US5546272A (en) * | 1995-01-18 | 1996-08-13 | Dell Usa, L.P. | Serial fan cooling subsystem for computer systems |
JP3083969U (ja) * | 2001-08-08 | 2002-02-22 | 建準電機工業股▲分▼有限公司 | ファンの増圧構造 |
US6920049B2 (en) | 2003-02-05 | 2005-07-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Bladed servers |
CA2588508A1 (en) * | 2003-11-18 | 2005-06-02 | Distributed Thermal Systems Ltd. | Series fans with flow modification element |
JP4033843B2 (ja) | 2004-02-26 | 2008-01-1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軸流送風機 |
US20060023419A1 (en) * | 2004-07-28 | 2006-02-02 | Min-Che Kao | Adjusting air duct |
JP2006301763A (ja) | 2005-04-18 | 2006-11-02 |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 コンピュータ用低騒音放熱装置及び放熱方法 |
TWI281849B (en) * | 2005-04-22 | 2007-05-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Fan module and fan duct thereof |
US7548421B2 (en) | 2005-10-25 | 2009-06-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pingement cooling of components in an electronic system |
JP4839901B2 (ja) | 2006-03-15 | 2011-12-21 |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 ジェットファン |
JP5286689B2 (ja) * | 2007-04-17 | 2013-09-1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冷却ファンユニット |
-
2007
- 2007-08-10 JP JP2007208881A patent/JP51639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8-05 US US12/186,041 patent/US804780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8-06 TW TW097129821A patent/TW200922084A/zh unknown
- 2008-08-07 CN CN2008101449258A patent/CN1013634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8695A (ja) * | 2002-03-25 | 2003-10-02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流型ファン装置 |
CN1955879A (zh) * | 2005-10-24 | 2007-05-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分流式导风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163937B2 (ja) | 2013-03-13 |
US20090040714A1 (en) | 2009-02-12 |
CN101363454A (zh) | 2009-02-11 |
TW200922084A (en) | 2009-05-16 |
US8047803B2 (en) | 2011-11-01 |
JP2009041498A (ja) | 2009-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3454B (zh) | 风扇设备 | |
US8147203B2 (en) | Fan | |
US20090324403A1 (en) | Impeller with Hybrid Blades for Blowers | |
US9022751B2 (en) | Advection fan and an impeller thereof | |
US7329100B2 (en) | Centrifugal fan impeller | |
US6179561B1 (en) | Fan wheel structures | |
US20070098571A1 (en) | Centrifugal fan | |
US7300262B2 (en) | Heat dissipation fan | |
US9568015B2 (en) | Centrifugal fan | |
JP2007182880A (ja) | 熱放散ファン | |
US20080031723A1 (en) | Axial fan unit | |
US20100073873A1 (en) | Inner-Rotor-Type Heat Dissipating Fan | |
JPH07111302A (ja) |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 |
US7241110B2 (en) | Centrifugal fan with stator blades | |
US20140062232A1 (en) | Fan and electric machine assembly and methods therefor | |
JP2008261280A (ja) | 軸流ファン | |
US12025143B2 (en) | Mixed flow fan with enhanced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 |
US20080095623A1 (en) | Counter-rotating fan | |
US11053946B2 (en) | Mixed-flow fan | |
JP2009144519A (ja) |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 |
US20200124051A1 (en) | Fan | |
US7282823B2 (en) | Self-cooling electric machine | |
US10982681B2 (en) | Fan blade structure and centrifugal fan | |
US9447789B2 (en) | Fan assembly | |
US11765857B2 (en) | Fa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