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565B - 直液式笔具 - Google Patents
直液式笔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4565B CN101274565B CN2008100971325A CN200810097132A CN101274565B CN 101274565 B CN101274565 B CN 101274565B CN 2008100971325 A CN2008100971325 A CN 2008100971325A CN 200810097132 A CN200810097132 A CN 200810097132A CN 101274565 B CN101274565 B CN 1012745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mentioned
- communicating pipe
- adsorbent
- n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能够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可以简化结构。该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以及连接在该高密度部的靠后的位置上的低密度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连接。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9月14日,申请号为200510099289.8,发明名称为“直液式笔具”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墨水管内直接贮存墨水,在上述墨水管和笔尖之间插入设置墨水吸附体的直液式笔具。而且,在本发明中,“前”是指笔尖侧;“后”是指墨水管侧。
背景技术
过去,在这种直液式笔具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笔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体,在墨水容器的上方开口部具有连接管和穿通孔并填充了吸收性材料;墨水容器,在上方开口部插入上述收容体;笔头,插入于上述吸收性材料中;以及通气管,穿通上述收容体的穿通孔;通过上述连接管连接墨水容器的内部和吸收性材料,通过上述连接管连接墨水容器的内部和大气”。
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为:直液式笔具即使在墨水容器的上方开口部具有连接管和通气管,也能够使通气管与大气始终相连通。因此,若使笔尖保持向下的状态,则大气通过通气管连续地供给到墨水容器内,同时墨水容器内的墨水通过连接管而继续向吸收性材料供给。其结果,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有可能从笔尖侧漏出到外部。
并且,过去,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毛毡笔,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主体;墨水收容室,具备具有可装卸的密闭用盖子的墨水补充口,可配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后侧;墨水供液材料收容室,具有配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前方的第1吸液材料、和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方的第2吸液材料;笔尖,底部被上述第1吸液材料挟持,底部端面与上述第2吸液材料接触;隔板,隔离上述墨水收容室和上述墨水供液材料收容室;以及吸气管,具有与上述第1吸液材料抵接的第1开口部、和配置在上述墨水补充口附近的上述墨水收容室内的第2开口部,并固定在上述隔板上;贮存在上述墨水收容室的墨水经过设在上述隔板上的吸液孔向上述吸液材料进行供液”。
上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笔具具有如下结构:具有2个吸液材料,使供气管的前端面与主体前端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抵接,供液孔与墨水贮存室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相连通,即,供气管的前端开口部和供液孔的前端开口部位于前后分离的位置上。因此,利用从供液孔供给并浸渍在吸液材料的墨水很难堵塞供气管的开口端,(即很难使供气管的开口端处于液密封状态),不能够确实停止从墨水管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其结果,有可能使多余的墨水供给给吸液材料,使墨水从笔尖侧漏出到外部。
再者,上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笔具,在结构上,笔尖穿过主体前端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与墨水贮存室侧的吸液材料相接触,所以,很难将笔尖的纵长尺寸设定得短。因此,笔尖的成本提高,不能够廉价地向用户提供,而且,从笔尖后端到笔尖前端的墨水流出路变长,从笔尖来的墨水流出性降低,容易产生笔迹模糊和笔迹中断。
并且,过去,在专利文献3中公布了“一种毛笔状笔具,具有:墨水管;毛笔体;前轴,具有以同心配置的墨水调整管和墨水导管;转接芯,插入于上述墨水导管中,其后端插入于上述墨水管,其前端与上述毛笔体后端隔着预定间隙配置;多孔质材料的墨水吸收体,在上述墨水调整管和上述墨水导管之间被定义的环状路、及上述毛笔体后端上进行安装;空气通路,形成在上述前轴内面和上述墨水调整管外面之间,与大气相连通;以及墨水通路,形成在上述毛笔体后端,与空气通路连接,上述墨水吸收体的前端的密度比其它部分大”
上述专利文献3的毛笔状笔具的结构为仅用一个墨水导管来连接墨水管和墨水吸附体,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从墨水管向吸液材料内供给墨水时)不能够迅速使空气和墨水交替,到能够书写为止,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上述专利文献3的直液式笔具,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很难向用户廉价地提供。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45-18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56-7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60-7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过去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提供一种直液式笔具,即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能够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再者,可简化结构。
本发明以以下要件为特征。
(方案1)
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
(方案2)
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
(方案3)
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
(方案4)
一种直液式笔具,其结构件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上述笔尖的后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
(方案5)
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
(方案6)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之间,通过上述墨水吸附体而连接成能够使墨水流通。
(方案7)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将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插入到前方,将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由此可以将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设定为比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大。
(方案8)
如方案7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使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成为尖锐形状。
(方案9)
如方案8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由包括其前端开口部的倾斜切割面构成。
(方案10)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到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的距离设定为大于等于上述墨水吸附体整体的轴向长度的3%小于等于50%。
(方案11)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为止的轴向距离设定为相等。
(方案12)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的轴向距离设定为小于等于10mm。
(方案13)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相等。
(方案14)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
(方案15)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在上述各连通管的内部配置了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附体。
(方案16)
如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将上述各连通管的侧壁相互连结。
(方案17)
如方案7所述的直液式笔具,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为70%~95%,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的差大于等于7%。
发明效果
若采用方案1的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能够简化结构。
若采用方案2的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并且,从任一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都能够迅速向笔尖后端供给墨水,能够准确地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能够简化结构。
若采用方案3的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并且,从任一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都能够迅速向笔尖后端供给墨水,确实地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能够简化结构。
若采用方案4的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并且,缩短笔尖的纵长尺寸,抑制笔尖成本,并且,能够使从笔尖的墨水流出性变圆滑,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能够简化结构。
若采用方案5的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能够简化结构。
若采用方案6的直液式笔具,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或笔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不从墨水管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内部的墨水可以充分书写。
若采用方案7的直液式笔具,利用浸渍的墨水能够使各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可靠地液密封,而且,在将连通管与墨水吸附体组装之前,不必预先在墨水吸附体中设置密度差,制造极为容易。
若采用方案8的直液式笔具,能够顺利地将各连通管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扎穿插入进去,容易组装。
若采用方案9的直液式笔具,能够使各连通管更顺利地扎穿插入到墨水吸附体内,并且,增加各连通管前端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能够迅速向墨水吸附体内部供给墨水。
若采用方案10的直液式笔具,在墨水管的内压上升时,墨水不会从墨水吸附体的前端漏出,而且,没有书写字迹中断和字迹模糊,得到充分的来自笔尖前端的墨水流出性。
若采用方案11的直液式笔具,能够提高各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密封性,进一步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若采用方案12的直液式笔具,在开始出墨水时,墨水能够迅速地从各连通管的前端向笔尖的后端供给,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若采用方案13的直液式笔具,在开始出墨水时,来自墨水管的墨水从多个连通管中的任一连通管前端开口部向笔尖后端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无误差地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书写。
若采用方案14的直液式笔具,能够将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供给的墨水,顺利地从上述墨水吸附体内部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向墨水吸附体前端方向移动;并且顺利地从连通管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内部向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方向移动。
若采用方案15的直液式笔具,即使在将各连通管的外径和内径设定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的适当的液密封。
若采用方案16的直液式笔具,能够抑制各连通管的弯曲。
若采用方案17的直液式笔具,通过浸渍墨水,可以将各连通管的前端开口部更加确实地进行液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8是图7的B-B线截面图。
图9是表示其他连通管例的横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其他连通管例的横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的笔尖向下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直液式笔具1,将如下结构(方案1)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8;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3具有高密度部31以及连接在比该高密度部31靠后的部位上的低密度部32,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上述笔尖2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31连接。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功能、以及将外气供给到墨水管7内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被浸渍在上述高密度部31中。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到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由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他剩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中的高密度部31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利用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来自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内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的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的密度设定得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以及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密度设定得低的部分(低密度部分32)。因此,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比低密度部分32优先浸渍在高密度部31。由此,利用浸渍墨水能够使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可靠地进行液密封。其结果,在因温度降低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降低时,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在墨水吸附体3内残留,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通过连通管6而准确地返回到墨水管7内。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相连接,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很容易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吸附体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个)连通管6,所以,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再者,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采用将笔尖2的后端与高密度部31相连接的结构,所以,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和笔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不从墨水管7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来可以充分书写。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液式笔具,将如下结构(方案2)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8;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3具有高密度部31以及连接在比该高密度部31靠后的部位上的低密度部32,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上述笔尖2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31连接。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供给,被浸渍在上述高密度部31。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由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由剩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内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的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密度设定得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以及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密度设定得低的部分(低密度部分32)。因此,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比低密度部分32优先浸渍在高密度部31。由此,利用浸渍墨水,能够使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可靠地进行液密封。其结果,在因温度降低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减少时,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的墨水不会在墨水吸附体3内残留,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通过连通管6而准确地返回到墨水管7内。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相连接,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很容易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吸附体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多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所以,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再者,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采用使笔尖2的后端与高密度部31相连接的结构,所以,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和笔具主体为水平状态等不从墨水管7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的墨水可以充分书写。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采用使上述各连通管6贯穿上述低密度部32的内部的结构,所以不增大收容墨水吸附体3的部分的外径,可设定充分容积的低密度部32。如果各连通管6不贯穿低密度部32的内部而与高密度部31相连接的情况下,收容墨水吸附体3的部分的外径增大,可能难以握持笔具主体,或者低密度部32的容积减小,不能够充分吸收来自墨水管7的多余墨水。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在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插入各连通管6的前端时,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由此在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形成上述高密度部31(方案3)。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3)是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各连通管6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进行按压压缩来形成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差(即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所以,在将连通管6与墨水吸附体3组装之前不需要预先在墨水吸附体3中设置密度差,制造极为容易,并且,能够抑制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高密度部31的连接不良的发生。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上述高密度部31最好是将墨水吸附体3的外侧面向径向内侧按压压缩(方案4)来形成。由此,不必预先在墨水吸附体3中设置密度差,制造极为容易。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上述高密度部31最好是对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向后方按压压缩(方案5)来形成。由此,不需要预先在墨水吸附体3中设置密度差,制造极为容易。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上述墨水吸附体3包括设定为高密度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设定为低密度的第2墨水吸附体,第1墨水吸附体构成上述高密度部31;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上述低密度部32(方案6)。由此,在墨水吸附体3中能够无误差地确实设定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即对墨水吸附体3设定密度差)。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在上述各连通管6的内部配置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附体63,将上述墨水吸附体63的毛细管力设定为比上述高密度部31的毛细管力小(方案7)。
利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7),即使为了控制连通管6的弯曲而将各连通管6的外径设定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适当的液密封。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将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方案8)。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方案8)由于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被设定为互相相等的结构(即各连通管6的前端相互前后不分离),所以更加缩短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各连通管6的前端相互之间的距离;提高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密封性;可进一步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笔尖2后端附近(方案9)。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9),利用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笔尖2后端附近的结构,从任一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墨水,均能够迅速向笔尖2供给墨水。由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通过上述高密度部31,将上述笔尖2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连接为墨水可以流通(方案10)。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0)中,由于上述笔尖2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6的后端未直接连接,所以,至少在笔尖2的后端和各连通管6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浸渍了一定量的墨水。由此,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或笔具主体的水平状态等从墨水管7不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笔尖2后端和各连通管6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所浸渍的墨水,可以充分书写。并且,不会从墨水管7直接向笔尖2上供给过剩的墨水而漏出到外部。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方案1)中,最好是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方案11)。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1),可以使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空气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逸出。由此,将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的墨水可以顺利地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向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方向移动;并且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方向移动。尤其,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在由于温度上升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管7内被挤出的墨水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而向后方移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另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降低时,使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的浸渍墨水,通过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能够从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经过连通管6内而返回到墨水管7内。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中,最好是将上述连通管6的侧壁相互连结(方案12)。由此,能提高各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并抑制各连通管6的弯曲。
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直液式笔具1,将如下结构(方案13)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成互相相等。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黑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被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容易地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方案13)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被设定成互相相等(即各连通管6的前端互相前后不分离),所以,更加缩短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相互间的距离,提高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密封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漏出到外部。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由此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一种直液式笔具,将如下结构(方案14)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8;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笔尖2后端附近。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4)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被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由剩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供给墨水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4)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容易地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漏出到外部。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4)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由此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再者,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4)利用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笔尖2后端附近的结构,从任一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墨水,均能够使墨水迅速供给到笔尖2。由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在短时间内可以确实地书写。
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直液式笔具1,将如下结构(方案15)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笔尖2的后端附近,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成互相相等。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5)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黑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被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5)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内部,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容易地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方案15)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被设定成互相相等(即各连通管6的前端互相前后不分离),因此,更加缩短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连通管6的各自的前端的相互间的距离,提高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密封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漏出到外部。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5)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由此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再者,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5)利用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笔尖2后端附近的结构,从任一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墨水,均能够使墨水迅速供给到笔尖2。由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在短时间内可以确实地书写。
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直液式笔具1,将如下结构(方案16)作为必要条件,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上述笔尖的后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6)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内部前方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由1个以上且(n-1)个以下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由其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内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的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6)的结构为,各上述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以利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浸渍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很容易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6),由于笔尖2的后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能够将笔尖2的整个纵长尺寸设定得很短。其结果,从墨水管7来的充足的墨水经过连通管6,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供给到笔尖2后端以后,迅速供给到上述笔尖2前端,所以没有笔迹中断和笔迹模糊,得到圆滑的从笔尖2的墨水流出性。并且,由于能够将笔尖2整体的纵向尺寸设定得短,所以,也能够廉价地抑制笔尖2的成本。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6)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由此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6),由于温度上升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升高时,从墨水管7内挤出的多余墨水经过上述连通管6而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并且,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而被暂时浸渍。另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降低时,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的墨水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经过连通管6而返回到墨水管7内。
即,利用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内侧的结构,在墨水管7内的压力改变时,能够使墨水管7内的多余墨水适当地暂时吸收到墨水吸附体3中,然后,能够将该多余的墨水适当地返回到墨水管7中。其结果,能够充分防止墨水漏出到外部。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7)的连通管6,其各自具有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以及将大气向墨水管7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管7内的墨水8向黑水吸附体3供给时,若使笔尖2处于向下状态,则由于重力,墨水管7内的墨水8至少通过一个连通管6,供给到墨水吸附体3,被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与此同时,大气通过其他连通管6而进入到墨水管7内。即,在n个连通管6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1个以上且(n-1)个以下的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其余的连通管6进行大气供给。
若浸渍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墨水达到一定量,则吸入了上述大气的其他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由上述浸渍墨水的液密封的状态而暂时关闭,向墨水管7内大气供给停止。与此同时,由进行上述墨水供给的连通管6的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其结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变成液密封状态而暂时关闭,从墨水管7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7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变成停止状态。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7)的结构为,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所以利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的液密封,能够容易地关闭各连通管6的所有前端开口部。其结果,不会从墨水管7向墨水吸附体3供给过剩的墨水,墨水不会从笔尖2侧向外部漏出。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7)具有多个(即大于等于2)连通管6,由此在至少一个连通管6进行墨水供给的情况下,其他连通管6进行空气供给。因此,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向未浸渍墨水的墨水吸附体3供给墨水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
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直液式笔具1,其包括: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的后端;墨水管7,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6,连接上述墨水管7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间。另外,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上述直液式笔具1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6,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通过上述墨水吸附体3,将上述笔尖2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之间连接成墨水可以流通(方案18)。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8)的上述笔尖2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未直接连接,所以,至少在笔尖2的后端和各连通管6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浸渍着一定量的墨水。由此,即使在笔尖向上状态和笔具主体的水平状态等从墨水管7不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仍能够利用上述笔尖2后端各连通管6的前端之间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所浸渍的墨水可以充分书写。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将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对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由此将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设定为比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高(方案18)。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9),墨水吸附体3具有: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的密度设定得高的部分(高密度部31)、以及将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密度设定得低的部分(低密度部32)。因此,能够将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墨水比低密度部分32优先浸渍到高密度部31中。因此,利用浸渍墨水能够使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可靠地进行液密封。其结果,在因温度降低等原因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降低时,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中的墨水不会残留在墨水吸附体3内,而是从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中通过连通管6而准确地返回到墨水管7内。
并且,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9),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向前方插入各连通管6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由此形成墨水吸附体3的密度差(即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和低密度部32),所以,在将连通管6与墨水吸附体3组装之前,不必预先在墨水吸附体3内设置密度差制造极为容易。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9)中,最好是将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形成为尖锐形状(方案20)。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0),由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是尖锐形状,所以,能够很顺利地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扎透插入各连通管6。其结果,不必预先在墨水吸附体3内设置连通管插入用的孔,能够简化组装工序。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0)中,最好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由包含其前端开口部的倾斜切割面61构成(方案21)。
利用包括其前端开口部的倾斜切割面61来构成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尖锐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连通管6向墨水吸附体3扎透插入性,并且,能够增加各连通管6前端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能够迅速进行向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墨水供给。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的距离S1、S2,设定为上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的3%以上50%以下(方案22)。
在墨水管7的内压上升时,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2)不会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漏出墨水,而且,不会出现笔迹中断或笔迹模糊,得到从笔尖2前端的充分的墨水流出性。如果,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位于其后方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距离S1、S2不足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的3%,在墨水管7的内压上升时,墨水可能会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漏出。并且,如果,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位于其后方的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距离S1、S2超过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的50%,从各连通管6的前端起到笔尖2前端止的距离变长,可能妨碍墨水流出性。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距离S1、S2设定为相等(方案23)。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3)进一步缩短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相互间距离,提高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的液密封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漏出到外部。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上述笔尖2的后端的轴向距离T1、T2设定为10mm(毫米)以内(方案24)。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4)在开始出墨水时从各连通管6的前端迅速地向笔尖2的后端供给墨水,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如果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笔尖2的后端的轴向距离T1、T2超过10mm,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笔尖2的后端的距离增大,从各连通管6的前端向笔尖2的后端不能迅速供给墨水,在开始出墨水时,到能够书写为止,可能需要相当的时间。而且,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可以比笔尖2的后端位于前方;或者可以比笔尖2的后端位于后方。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上述笔尖2的后端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相等(方案25)。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5)在开始出墨水时,从墨水管7来的墨水在多个连通管6中从任一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向笔尖的后端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无误地在一定时间能够书写。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方案26)。
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6)可以将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空气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逸出。由此,可以使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供给的墨水顺利地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向墨水吸附体前端方向移动;并且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内部向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方向移动。尤其,由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和大气相连通,所以,当由于温度上升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上升时,从墨水管7中挤出的墨水顺利地从连通管6的前端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而向后方移动,浸渍在墨水吸附体3的后方,防止墨水向外部漏出,另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等而使墨水管7内的压力降低时,将墨水吸附体3后方的浸渍墨水,通过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从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经过连通管6内而能够返回到墨水管7内。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在上述各连通管6的内部配置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附体63(方案27)。
利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7),为了抑制连通管6的弯曲而将各连通管6的外径和内径设定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适当的液密封。
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13~17)中,最好是将上述连通管6的各侧壁相互连结(方案28)。
利用上述直液式笔具1(方案28),提高各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可抑制各连通管6的弯曲。
(连通管)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上述连通管6具有一定的刚性,最好是用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并且,上述连通管6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横截面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椭圆、或3角形、4角形等多角形等的任一种。并且,上述连通管6的数量是多个(即大于等于2)即可,例如,可举出2个、3个、4个、5个或6个等。并且,上述连通管6各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设置,在其各自的内部沿前后方向上贯穿而设置流通路62。并且,上述多个连通管6为在其内部并列形成独立的多个流通路62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举出各连通管6沿径向隔离的结构(参照图1至图6),各连通管6的侧壁互相连结的结构(参照图7至图9),或者在大直径的连通管6a的内部配置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结构(参照图10)等。并且,最好是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按相等间隔位于以笔尖2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并且,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可以在轴向前方开口,也可以在径向外侧开口。此外,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形状可举出例如,倾斜切割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
(墨水吸附体)
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墨水吸附体3由具有可浸渍墨水的连续气孔的部件(即多孔性材料)构成即可,例如,可举出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毛毡树脂加工体、毛毡针冲孔加工体,合成树脂的连续气泡体等。并且,上述墨水吸附体3可以是在其外周面具有由合成树脂薄膜等构成的外皮的结构。并且,所谓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是指墨水吸附体3的前半部的内部。上述墨水吸附体3也可以是单一的部件,也可以是毛细管力不同的多个部件。
(笔尖)
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笔尖2例如可以举出纤维束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管状笔体、尖端有缝隙的钢笔型板状笔体、毛笔笔体、合成树脂的多孔性气泡体、圆珠笔尖、具有轴向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并且,构成上述笔尖2的后端的材料,至少用于能够与墨水吸附体3适当地连接,具有毛细间隙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合成树脂多孔性气泡体等多孔性材料,或者具有轴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
(墨水吸收体)
而且,上述墨水吸收体6是具有毛细间隙的材料即可,例如,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合成树脂多孔性气泡体等多孔性材料,或者具有轴向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上述墨水吸收体63的毛细管力,最好是设定为比墨水吸附体3内部的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部分(高密度部31)的毛细管力小。
(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1至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直液式笔具1。
本实施例的直液式笔具1具有:笔尖2;墨水吸附体3,连接在上述笔尖2后端;吸附体收容部,在前端部保持上述笔尖2并且在内部收容上述墨水吸附体3;墨水管7,安装在上述吸附体收容部的后方,在内部直接贮存墨水8;隔板52,划分上述吸附体收容部和上述墨水管7;以及多个(具体为2个)连通管6,从上述隔板52的前面向前方突出,扎透并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连接。上述吸附体收容部具有:保持上述笔尖2的前端部件4、以及连接上述前端材料4和上述墨水管7的中间部件5。
笔尖
上述笔尖2是通过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的树脂加工而得到的棒状体。上述笔尖2的前端前端被研磨成子弹状。上述笔尖2的后端部外周面进行磨边成为锥体状。上述笔尖2的中间部形成环状沟槽21。
墨水吸附体
上述墨水吸附体3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上被覆有圆筒状的外皮。上述外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乙烯对苯二酸酯制薄膜)构成。笔尖2的后端向上述墨水吸附体3前端面的轴心扎透插入,上述笔尖2的后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
上述前端部件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射模塑成形而得到的筒状体。上述前端部件4包括:保持笔尖2外周面的小直径部41、以及在位于该小直径部41更后方的部位连接设置,保持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的大直径部42。
在止述前端部件4的内面(即从小直径部41的内面起到大直径部42的内面为止)上一体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肋43。上述肋43在上述前端部件4的小直径部41和大直径部42的中间部,形成台阶形状的限制壁部43a。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沿轴向与上述限制壁部43a抵接,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被压接保持在上述大直径部42的内面的肋43上。上述肋43在上述小直径部41内面上形成卡止凸部43b。在上述小直径部41内面上,通过肋43在径向压接保持笔尖2的外周面,并且,笔尖2的外周面的环状沟槽21与上述卡止凸部43b卡止,限制笔尖2前后方向的移动。
利用上述肋43,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和大直径部42的内面之间、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前端部件4的中间部内面之间、以及笔尖2外周面和小直径部41内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路10。上述空气通路10的前方,从前端部件4的前端在外部被开口,并且,上述空气通路10的后方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相连通。即,利用空气通路10使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和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
中间部件
中间部件5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射模塑成形而得到的筒状体,上述中间部件5一体地连续设有:在前方开口的前方筒部51、形成在该前方筒部51的底部上的壁板52、从该隔板52向后方延伸设置,在后方开口的后方筒部53、以及从上述隔板52前面向轴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具体来说2个)连通管6。在本实施例中,隔板52和连通管6连接设置成一体。此外,也可以是固定了用另一部件构成的隔板52和连通管6的结构。
上述前端部件4的大直径部42外周面通过压入而固定在上述前方筒部51的内周面上。在利用上述前方筒部51、隔板52和前端部件4的大直径部42而形成的空间(即吸附体收容部)里收容墨水吸附体3。在上述后方筒部53中,以装卸自如的状态来安装墨水管7的开口部。具体地,在后方筒部53利用螺纹结合以装卸自如的状态来安装墨水管7的开口部。
上述隔板52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在上述隔板52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之间,形成与大气相连通的间隙9。上述间隙9通过上述空气通路10而与大气相连通。
连通管
在上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内部,沿轴向设有流通路62,上述流通路62在上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两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被开口;上述连通管6的各后端在墨水吸附体3后方的墨水管7内被开口。由于上述多个连通管6并列配置在墨水吸附体3和墨水管7之间,在墨水吸附体3及其后方的墨水管7之间,并列设有独立的多个流通路62。
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由一个倾斜切割面61构成,制成尖锐状。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后端向前方扎透插入,最后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的笔尖2后端附近。当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扎透插入到墨水吸附体3时,各连通管6的前端按压压缩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向前方。由此,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设定为比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3的纤维密度高。即,在墨水吸附体3内部形成纤维密度高的高密度部31和纤维密度低的低密度部32。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所以,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形成上述高密度部31;在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方形成上述低密度部32。上述各连通管6从后方向前方贯穿低密度部32,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比低密度部32更靠前方的高密度部31的内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低密度部32的空隙率(气孔率)设定为85%~93%,上述低密度部32的空隙率和上述高密度部31的空隙率的差设定为20%。在本发明中,高密度部31的空隙率最好是70~95%。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低密度部32的空隙率和上述高密度部31的空隙率的差最好是大于等于7%。并且,上述低密度部32的空隙率和上述高密度部31的空隙率的差最好是大于等于10%
上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前端在位于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向径向外方偏离的位置上配置。详细地说,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按照相等的间隔配置在以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6是2个,所以,在相对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形成180度对称的位置上配置上述连通管6。上述笔尖2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上,所以,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不与笔尖2后端直接连接,处于与笔尖2的非接触的状态,通过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高密度部31)而连接成墨水可以流通。并且,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位于比笔尖2后端稍微靠前方的位置上。
上述连通管6的各自的前端的倾斜切割面61形成为包括各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上述倾斜切割面61(即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朝向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方向(即笔尖2后端方向)。由此,能够将墨水迅速地供给到笔尖2后端,并且在笔尖2后端附近适当进行连通管6前端的纤维的按压压缩,很容易将笔尖2后端附近的纤维密度设定得较高。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连通管6的外面和内面的横截面为圆形状,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的外周缘和内周缘利用倾斜切割面61而形成为椭圆形状。
轴向距离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设定为30mm。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距离S1、S2两者均设定为4mm。因此,从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止的轴向距离S1、S2为上述墨水吸附体3整体的轴向长度L的13.3%(即3%~50%的范围内)。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上述笔尖2的后端的轴向距离T1、T2,两者均设定为1mm(即10mm以内)。
墨水管
上述墨水管7是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有底筒状体,它利用合成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或吹塑(blow moulding)成形法来得到。在上述墨水管7内直接贮存墨水8。贮存在上述墨水管7内的墨水8可以是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的任一种。
上述墨水管7的前端开口部安装成与中间部件5装卸自如。在上述墨水管7的墨水8用完而不能够书写的情况下,将上述墨水管7从中间部件5上取下来,在向该墨水管7内部填充墨水8之后,或者,更换成内部已注满墨水8的新的墨水管7之后,将上述内部已填充墨水8的墨水管7安装在中间部件5上。由此,就能够重新书写。
(第2实施例)
图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将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向径向内侧按压压缩,由此在墨水吸附体的3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
形成在前端部件4的大直径部42内面上的多个肋43,其内接圆的直径设定为比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的外径稍大。上述墨水吸附体3,在压入前端部件4之前,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密度分布。并且,若将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压入上述前端部件4的大直径部42,则利用上述肋43,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外周面向径向内侧被按压压缩,由此,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与此同时,上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由于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在径向上不被压缩,所以,形成低密度部32。各连通管6的前端和笔尖2的后端位于上述大直径部42内面的肋43径向内侧,因此,在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和笔尖2的后端附近,可以适当地形成高密度部31。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3实施例)
图4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点在于,通过将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向后方按压压缩,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了高密度部31。
在形成于前端部件4内面上的多个肋43的限制壁部43a上,向后方突出较大的扎入部43c形成为一体。向前端部件4中压入上述墨水吸附体3之前,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密度分布。并且,若将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插入上述前端部件4的大直径部42内,则上述扎入部43c较深地插入到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向后方被按压压缩,由此,在墨水吸附体3的前部形成高密度部31。与此同时,上述高密度部31的后方的墨水吸附体3的外周面不被按压压缩,因此,形成低密度部32。由于上述扎入部43c的后端位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和笔尖2的后端附近,因此,在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和笔尖2的后端附近,能够适当地形成高密度部31。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故省略说明。
(第4实施例)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墨水吸附体3由构成高密度部31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构成低密度部32的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
第1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预先设定得高,并且第2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预先设定为比上述第1墨水吸附体的纤维密度低。配置成上述第1墨水吸附体的后端面和第2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相接触。连通管6的各自在轴向上贯穿上述第2墨水吸附体,各连通管6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向前方扎透而连接。并且,笔尖2的后端从第1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向后方扎透而连接。由此,高密度部3适当地位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附近和笔尖2的后端附近。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说明。
(第5实施例)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在各连通管6的流通路62内收容由纤维加工体构成的墨水吸收体63。上述墨水吸收体63的纤维密度(毛细管力)设定为比墨水吸附体3的高密度部31的纤维密度(毛细管力)小。通过在连通管6中收容上述墨水吸收体63,即使将连通管6的外径和内径设定得比较大,也能够对连通管6的前端开口部适当地进行液密封。其结果,连通管6的外径和内径可以设定得较粗,有利于防止连通管6的弯曲。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故其说明从略。
(第6实施例)
图7和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利用在轴向上延伸的板状肋64来将各连通管6的侧壁互相连结为一体。由此,能够提高各连通管6的弯曲强度,能够向墨水吸附体3稳定地扎透插入。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故省略说明。
图9表示其他连通管6的例子。
这是将连通管6的各侧壁互相连结的另一例子。即,在该例中,利用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分隔板来划分1个筒状体的内部的结构,或者换言之,将横截面半月状的2个连通管6连结为一体,形成横截面圆形状。由此,在筒状体的内部独立地并排设置横截面半月状的2个流通路62。
图10表示另一连通管6的例子。
这是在大直径的连通管6a的内部配置有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结构例。在该例中,在大直径的连通管6a的内周面和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横截面环状的流通路62,在小直径的连通管6b的内部形成横截面圆形状的流通路62。
(第7实施例)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点在于,笔尖2的前端具有凿子形状;连通管6和隔板52由不同部件构成。
在上述隔板52上,沿前后方向穿通设置二个安装孔52a。在上述各安装孔52a中压入固定连通管6。并且,在上述隔板52的前面上一体形成上述安装孔52a在前方被开口的环状凸部52b。上述环状凸部52b和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相抵接,在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和隔板52之间适当地形成与上述环状凸部52b的突出尺寸相对应的间隙9。并且,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面与限制壁部43a抵接,而且,是上述墨水吸附体3的后端面与上述环状凸部52b抵接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墨水吸附体3的前后方向的松动。而且,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说明。
(第8实施例)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笔尖2由圆珠笔尖构成。上述笔尖2具有:支架2,在前端可旋转地挟持球22;以及墨水引导部件24,它插入固定在该支架23内。上述墨水引导部件24由棒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的树脂加工体构成,其后端从墨水吸附体3的前端扎透插入,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前方。并且,在前端部件4的小直径部41侧壁上,穿通设有空气孔44。而且,利用上述空气孔44,大气和前端部件4内的空气通路10相连通。而且,除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故省略说明。
(第9实施例)
图13表示第9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相对于轴线为垂直面,故省略说明。
(第10实施例)
图14表示第10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相对于轴线为垂直面,各连通管6的前端不在轴向前方开口,而是通过多个窗孔65在径向外侧开口。并且,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故省略说明。
(第11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各连通管6的前端相对于轴线为垂直面,在墨水吸附体3的轴心的穿通孔中压入笔尖2的后部,笔尖2的后端位于墨水吸附体3的内部后侧(墨水吸附体3的后半部的内部)。并且,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故省略说明。
Claims (17)
1.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
2.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
3.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
4.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上述笔尖的后端位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前方。
5.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墨水吸附体,上述笔尖的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之间连接成墨水可以流通。
7.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插入到前方,将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由此可以将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设定为比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墨水吸附体的密度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成为尖锐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由包括其前端开口部的倾斜切割面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到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的距离,设定为大于等于上述墨水吸附体整体的轴向长度的3%且小于等于50%。
11.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起到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为止的轴向距离设定为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的轴向距离设定为小于等于10mm。
13.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连通管的内部配置了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附体。
1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连通管的侧壁相互连结。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为70%~95%,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以外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空隙率的差大于等于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67491 | 2004-09-14 | ||
JP267491/2004 | 2004-09-14 | ||
JP2005026769A JP4537864B2 (ja) | 2005-02-02 | 2005-02-02 | 直液式筆記具 |
JP026768/2005 | 2005-02-02 | ||
JP026769/2005 | 2005-02-02 | ||
JP2005026768 | 2005-02-02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92898A Division CN100450790C (zh) | 2004-09-14 | 2005-09-14 | 直液式笔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4565A CN101274565A (zh) | 2008-10-01 |
CN101274565B true CN101274565B (zh) | 2010-04-07 |
Family
ID=3660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971325A Active CN101274565B (zh) | 2004-09-14 | 2005-09-14 | 直液式笔具 |
CNB2005100992898A Active CN100450790C (zh) | 2004-09-14 | 2005-09-14 | 直液式笔具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92898A Active CN100450790C (zh) | 2004-09-14 | 2005-09-14 | 直液式笔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12745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87529B2 (ja) * | 2010-03-26 | 2015-03-18 |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 塗布具 |
JP5700817B2 (ja) * | 2011-05-19 | 2015-04-15 |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 塗布具 |
JP6024325B2 (ja) * | 2012-09-13 | 2016-11-16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筆記具 |
CN103465684B (zh) * | 2013-09-03 | 2016-08-17 | 宁波五云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平衡出墨的直液式书写工具 |
CN204160938U (zh) * | 2014-01-22 | 2015-02-18 | 汇美环球有限公司 | 标记器 |
EP3315313A4 (en) * | 2015-06-26 | 2019-03-13 |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oration) | DIRECT LIQUID TYPE WRITING TOOL |
CN105196735B (zh) | 2015-09-07 | 2017-09-29 | 宁波五云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 |
CN105882206B (zh) * | 2016-04-21 | 2018-02-16 | 宁波五云笔业有限公司 | 耐温差和压差的书写工具 |
CN107791716A (zh) * | 2016-09-01 | 2018-03-13 |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书写工具 |
US10611185B2 (en) | 2017-05-12 | 2020-04-07 | Qingdao Changlong Stationery Co., Ltd. | Liquid ink writing instrument |
TWI621540B (zh) | 2017-05-19 | 2018-04-21 | Sdi Corp | 書寫工具及其輸墨單元 |
CN110001239B (zh) * | 2018-01-04 | 2021-01-29 |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书写工具 |
CN110561946B (zh) * | 2018-06-06 | 2024-07-05 |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涂写工具 |
CN110561943B (zh) * | 2018-06-06 | 2024-07-05 |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孔体 |
CN111109664B (zh) | 2020-01-15 | 2023-12-26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518890Y1 (zh) * | 1966-04-25 | 1970-08-01 | ||
JPS567504Y2 (zh) * | 1978-09-16 | 1981-02-18 | ||
JPS607191Y2 (ja) * | 1979-07-27 | 1985-03-09 |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 毛筆状筆記具 |
TWI260280B (en) * | 2002-05-31 | 2006-08-21 | Pentel Kk | Applicator |
-
2005
- 2005-09-14 CN CN2008100971325A patent/CN101274565B/zh active Active
- 2005-09-14 CN CNB2005100992898A patent/CN100450790C/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9029A (zh) | 2006-03-22 |
CN100450790C (zh) | 2009-01-14 |
CN101274565A (zh) | 2008-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4565B (zh) | 直液式笔具 | |
CN100509438C (zh) | 直液式书写工具 | |
CN102844199B (zh) | 涂敷用具 | |
KR100946428B1 (ko) | 직액식 필기구 | |
KR19990023957A (ko) | 직액식 필기구 | |
US9266380B2 (en) | Writing instrument having an ink balance mechanism | |
JP2008183896A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EP1634724B1 (en) | Ink occluding element in a writing implement | |
CN202641093U (zh) | 涂敷用具以及涂敷液盒 | |
JP5700817B2 (ja) | 塗布具 | |
JP4658259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JP4537864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JP2008023755A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US6659671B1 (en) | Ink introducing tube and writing instrument incorporated with the same | |
JP4750591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JP3917259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CN110561946B (zh) | 一种涂写工具 | |
JP4750590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TW201318886A (zh) | 塗布具 | |
CN110561942B (zh) | 一种多孔体 | |
CN111055610B (zh) | 水性笔 | |
JP2008183895A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CN2290470Y (zh) | 直液式宝珠笔芯 | |
JP2008023877A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
JP5244006B2 (ja) | 直液式筆記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