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161023B -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 Google Patents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1023B
CN101161023B CN2006800124116A CN200680012411A CN101161023B CN 101161023 B CN101161023 B CN 101161023B CN 2006800124116 A CN2006800124116 A CN 2006800124116A CN 200680012411 A CN200680012411 A CN 200680012411A CN 101161023 B CN101161023 B CN 101161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terminal
message
gatewa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24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1023A (zh
Inventor
徐杰
刘文宇
尤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800124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61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1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1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0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0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 and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模终端的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相关注册系统和注册方法,使得用户可以在电路域和分组域同时保持注册状态和使用业务。本发明中,利用了跨域的IWGW,双模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要分别向IWGW注册,GMSC或CSCF在收到对该终端的呼叫时触发到IWGW,由IWGW根据登录状态和预置策略决策路由,GMSC或CSCF根据决策结果继续呼叫。一种实用的策略是路由到该终端最近登录的域。还在HLR和VLR之间增加了SFF,用于将VLR和HLR之间的交互信令复制并转发给IWGW,以便IWGW及时获知终端在电路域的注册情况。本发明还公开了互操作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Description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模终端的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相关注册系统和注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ndGeneration,2G)是以传送语音和数据为主的数字通信系统,除提供语音通信服务之外,也可提供低速数据服务和短消息服务。2G典型的系统有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方式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等。
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能够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其可能的增值服务将包括图像、音乐、网页浏览、视频会议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服务,但是,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多且复杂,要从目前的2G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介于2G和3G之间的2.5G。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的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2.5G典型的系统有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20001X。
可以说,目前网络覆盖最为广泛的就是2G或2.5G的电路网络。
此外,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也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日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典型的宽带无线网络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简称“WLAN”)和高速分组数据(High Rate Packet Data,简称“HRPD”),也称为CDMA 2000 EVDO(Evolution Data Only,仅用于数据的改进版本)。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CDMA 2000 EVDO。
“DO即Data Only”,表示该技术只支持数据而不支持话音业务,主要目标是提高无线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EVDO在空中接口上采用了新的调制技术并增加了数据速率控制、调度优化以及时分复用等方法,使得空中接口上的数据传输速率有了很大提高。与CDMA 20001x相比,CDMA 2000EVDO具有两大优点:峰值速率高;容量大,可支持的用户多。CDMA 2000EVDO可广泛应用于可视电话、流媒体业务以及数据广播业务中。
目前,运营商为了向部分高要求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即更宽的带宽、更高的接入速度,会在部分热点地区,在上述2G和2.5G网络上叠加一个无线宽带网络,而在这些宽带业务背后,一般都由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部分诸如双模手机之类的双模终端。双模终端最重要的功能是选择服务网络,即选择接入模式。比如能够从2.5G的CDMA20001X网络转到无线宽带网络的CDMA 2000 EVDO网络。也就是说,既能够在热点地区接入无线宽带网络,也能够在没有无线宽带网络的地方通过诸如CDMA20001X或GSM之类的传统无线蜂窝的电路域网络进行普通话音业务。
在叠加有无线宽带网络的2G和2.5G网络中,由于用户有可能在其中任意一个网络接入,因此当有一个呼叫需要接续到用户时,需要解决网络如何决策从哪个网络寻呼用户的问题。同时需要考虑的是,目前的终端不能同时接入到宽带无线网络以及2G或2.5G网络,例如CDMA 2000 EVDO和CDMA 2000 1X、WLAN和CDMA 2000 1X。
目前已经提出的一种方案是,采用一个设置在IMS域和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简称“CS”)域之间的新增网络实体DRF(Domain RoutingFunction,域路由功能),模拟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的功能。
请参阅图1,当用户在IMS域注册时(步骤101),网络实体DRF会代替IMS域向CS域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发起位置登记流程(步骤110)。
请参阅图2,当用户漫游到CS域后,HLR也会向这个模拟VLR功能的DRF发送位置取消消息(步骤203),DRF就可以到IMS域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中将用户注销(步骤206至步骤209)。
上述方案的问题在于,用户在同一时刻只能在其中一个网络保持注册状态,用户在另外一个网络是注销状态。也就是说,用户同一时刻无法在两个网络保持注册状态,从而限制用户的业务使用范围。
然而,某些无线接入技术是允许用户同时接入到两个不同网络的,例如WLAN和WCDMA、WCDMA的分组域和电路域等等。此外,还有可能要求终端同时接入到宽带无线网络以及2G或2.5G网络,例如CDMA 2000EVDO和CDMA 2000 1X、WLAN和CDMA 2000 1X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被限制在某个单独的网络内,将无法享受另外一个域的很多业务。
举例来说,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只在IMS下注册时,从CS域发送来一条短消息这条短消息必须通过短消息网关转换为IMS域的格式来从IMS域发送给用户,复杂的处理造成网络的较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使得用户可以在电路域和分组域同时保持注册状态和使用业务。
本发明还提供与所述跨域路由方法相应的注册系统、注册方法、互操作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互操作网关获得注册信息;
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在收到对所述终端的呼叫时,触发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根据所述终端的注册情况和预先设置的策略进行路由决策;
所述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根据来自所述互操作网关的决策结果继续呼叫;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电路域而所述呼叫来自分组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触发后向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终端的漫游号码;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重新发起请求,其中请求地址是所述终端的漫游号码。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分组域而所述呼叫来自电路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触发后将该呼叫的被叫号码修改为自身的接入号码后返回给该网关移动交换中心继续呼叫;
所述继续呼叫包含以下子步骤:
当所述呼叫被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到所述互操作网关时,该互操作网关将该呼叫关联到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所触发的呼叫,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向所述终端发起新的请求。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互操作网关通过呼叫的主叫号码字段或呼叫消息中预先指定的字段来实现关联。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电路域而所述呼叫来自电路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触发后返回继续在CS域接续的指示。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继续呼叫包括:
所述网关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所述继续在CS域接续的指示后,通过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到用户终端所在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分配的漫游号码,并将呼叫接续到所述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由所述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在电路域接续用户。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分组域是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预先设置的策略是运营商策略、或用户策略、或运营商策略和用户策略的组合。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用户策略或运营商策略是:将呼叫路由到终端最近注册的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所述互操作网关获取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传输的消息,在该消息中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或者
所述互操作网关获取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传输的消息中包含的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并记录。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将收到的消息复制后转发给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终端的消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在收到的消息中选出含有用户注册相关信息的消息,复制后转发给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终端的消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在收到的消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用户注册信息时,记录用户注册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互操作网关,包括:
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获得注册信息;
路由决策单元,用于在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将对所述终端的呼叫触发到互操作网关时,进行与所述终端的注册情况和预先设置的策略对应的路由决策。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处理单元包括:
电路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归属位置寄存器、拜访位置寄存器或者连接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复制转发器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分组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了跨域的互操作网关IWGW,双模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要分别向IWGW注册,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或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在收到对该终端的呼叫时触发到IWGW,由IWGW根据登录状态和预置策略决策路由,GMSC或CSCF根据决策结果继续呼叫。
一种实用的策略是路由到该终端最近登录的域。
在HLR和VLR之间增加了SFF,用于将VLR和HLR之间的交互信令复制并转发给IWGW。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允许终端同时在两个不同的网络同时保持注册状态,当呼叫需要接续到终端时,网络可以根据终端在两个网络注册的先后顺序,得知终端当前所属的具体网络,再根据运营商和用户的定制策略,决定呼叫的最终路由。
因为增加了SFF,使得IWGW可以在双模终端注册到电路域时及时获得注册信息,重要的是不需要对现有的设备作任何改造,只要增加一个设备连接在HLR和VLR之间的链路上就可以了,对HLR、VLR和其它现有设备来说SFF是“透明”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模拟VLR注册模型中,多模终端在分组域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模拟VLR注册模型中,多模终端在电路域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IWGW与电路域、分组域中其它设备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在IMS域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在CS域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最近在IMS域注册而呼叫来自CS域时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最近在CS域注册而呼叫来自IMS域时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网络组网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最近在CS域注册而呼叫来自CS域时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0510078750.1,发明名称为《实现双网互操作的一种方法》的专利申请中揭示的互操作网关(Interwork Gateway,简称“IWGW”),并对其进行功能上的改进。本说明书对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予以全文引用。
如图3所示,网络中包括IWGW 310,分别连接到电路域的电路域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320和分组域的S/I/P-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330。
在电路域中,IWGW 310相当于双模用户签约的业务控制点(ServiceControl Point,简称“SCP”),用户在电路域进行的所有主、被叫都需要触发到IWGW 310。因此IWGW 310可以保持在呼叫的信令路径中起到呼叫控制的作用。
此外,该IWGW 310通过感知从MSC 320发向HLR(图未示)的用户注册消息,从而获取用户在电路域注册的事件以及发生注册事件的具体时间。
在分组域中,IWGW 310相当于双模用户签约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简称“AS”)。用户在IMS域发生的注册消息都可以上报到IWGW310,因此IWGW 310可以知道用户在IMS域的注册状态和注册时间;同时用户在IMS域进行的所有主被叫都需要触发到IWGW 310,因此IWGW 310可以保持在呼叫的信令路径中起到呼叫控制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在双网都是注册状态,那么IWGW 310比较用户在电路域HLR和IMS域HSS(图未示)进行注册的时间先后,所确定的最近一次发起注册流程所在的域就是用户当前所在的域。
另一方面,当用户从某个网络向双模用户发起呼叫时,呼叫会被触发到IWGW 310去,IWGW 310会根据多种决策因素来决定路由方向。如运营商策略、用户策略、用户具体注册状态等。下面以根据用户具体注册状态来决定路由策略进行示例。如果用户仅在某一个网络是注册状态,则呼叫将被接续到该网络去;如果用户在两个网络都是注册状态,则需要进一步判断用户在两个网络进行注册的最后时间,确定最近的注册发生在哪个网络。呼叫首先被考虑接续到最近的呼叫所发生的网络。如果在该网络呼叫不到用户,IWGW 310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或者用户预先设定的策略来决定是否继续把呼叫接续到另外一个网络去来试图呼叫到用户。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网络组网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在电路域注册的消息能够发送到IWGW 810,增加布设在VLR 821和HLR 822之间的信令链路上的网络实体:信令复制转发器(SignallingForking Function,简称“SFF”)823,用于将所有在VLR 821和HLR 822间传递的消息复制一份转发到IWGW 810,由IWGW 810对收到的消息进行分拣,提取出用于获取用户在电路域注册的事件以及发生注册事件的具体时间的从电路域MSC发向HLR的用户注册消息。当然,也可以由SFF 823事先进行分拣,挑选出IWGW 810需要用到的消息进行转发,或者用另外的消息进行通知,如SIP信令中的INFO或者NOTIFY等。SFF823也可以和IWGW 810合设。此外,在分组域,IWGW 810连接到S-CSCF 831。
下面参照图4至图7,以CS域和IMS域为例,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IMS域的注册过程包括:
在步骤401,终端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A在IMS域向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发起注册消息“REGISTER”。此后,在步骤402,CSCF收到注册消息后,通知HSS,并且向HSS索取用户数据。在步骤403,HSS记录用户注册信息并且向CSCF返回其索取的用户数据。在步骤404,CSCF发送“200 OK”消息,通知用户MS-A注册成功。此后,在步骤405,CSCF向IWGW发送“REGISTER”消息。在步骤406,IWGW向CSCF发送“200 OK”消息。
本流程的关键在于在正常的注册流程(步骤401到步骤404)成功完成之后,由CSCF向IWGW发起第三方注册,通知IWGW双模终端的注册情况。
下面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CS域的注册过程包括:
在步骤501,终端MS-A在CS域向MSC发送A接口消息“LocationUpdate Request”,发起注册。在步骤502,MSC收到A接口消息“LocationUpdate Request”后,向VLR发送“REGNOT”消息通知注册事件。在步骤503,VLR向SFF发送“REGNOT”消息通知注册事件。步骤504,SFF向HLR发送“REGNOT”消息,并向HLR索取用户数据。步骤505,SFF将消息复制一份转发给IWGW,IWGW记录下用户注册事件及时间;步骤506,HLR接受“REGNOT”消息,并向SFF返回其索取的用户数据。在步骤507,SFF在信令链路中收到来自HLR的“REGNOT”消息后,继续发送给VLR,同时,在步骤508,SFF将响应消息复制一份转发给IWGW,IWGW记录下用户注册结果。在步骤509,VLR对MSC在步骤502中的的注册消息进行响应。步骤510,MSC向用户MS-A发送“Location Update Accept”消息,通知用户注册被接受。
本流程的关键在于由SFF“监听”VLR与HLR之间的交互消息,SFF将截获的消息复制并发送给IWGW,从而使IWGW及时获知双模终端在CS域中的注册情况。SFF的引入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对现有的设备作任何改造,只要增加一个设备连接在HLR和VLR之间的链路上就可以了,对HLR、VLR和其它现有设备来说SFF是“透明”的。
需要说明的是,SFF也并非必须,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对HLR或VLR进行改动,在收到与用户注册相关的消息时向IWGW上报,这样IWGW也可以及时知道用户的注册情况。
下面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IMS域注册的情况下,对来自CS域的呼叫处理过程包括:
在步骤601,呼叫来到CS域关口局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ateway MobileSwitching Centre,简称“GMSC”)。在步骤602,GMSC向HLR索取用户智能业务数据。在步骤603,HLR返回智能业务触发器。在步骤604,GMSC将呼叫触发到IWGW。在步骤605,IWGW分析用户的注册状态,如果用户最近一次在IMS域注册,则把被叫号码修改为IWGW的接入号码后返回。在步骤606,MSC将呼叫路由到MGCF。在步骤607,MGCF发起“INVITE”消息给I-CSCF。在步骤608,I-CSCF到HSS查询用户关联S-CSCF。在步骤609,HSS向I-CSCF发送“LIA”消息。HSS中会保存有一个虚拟用户,用户的号码为IWGW接入号码,此用户不用注册,但是签约了未注册状态下的业务和关联的S-CSCF;HSS此时就返回这个关联的S-CSCF。在步骤610,I-CSCF将呼叫转发至S-CSCF。在步骤611,S-CSCF将呼叫触发到IWGW,IWGW需要将这个呼叫关联到之前在电路域触发的呼叫,可以根据呼叫的主叫号码字段来进行关联,也可以根据呼叫消息中的某个特定字段来进行标识。在步骤612,IWGW作为B2BUA(Back to Back User Agent,背靠背用户代理),发起一个新的INVITE请求给双模终端。在步骤613,S-CSCF将呼叫转发至I-CSCF。在步骤614,I-CSCF到HSS去查询关联S-CSCF。在步骤615,HSS返回用户的关联S-CSCF。在步骤616,I-CSCF将呼叫转发至关联S-CSCF。在步骤617,S-CSCF呼叫用户。
本流程的关键在于IWGW被GMSC触发后,如果发现终端最近在IMS域注册而呼叫来自CS域,则将呼叫的被叫号码改成IWGW自身的接入号码后返回给GMSC,因为被叫号码被改成IWGW的接入号码,所以CSCF会再次触发到IWGW,此时IWGW再作为B2BUA在IMS域中向终端发起呼叫,从而完成将CS域的呼叫路由到IMS域的终端的过程。
下面参照图7,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CS域注册,对来自IMS域的呼叫处理过程。
在步骤701,呼叫来到IMS域的接入点I-CSCF;步骤702,I-CSCF向HSS索取用户归属的S-CSCF。步骤703,HSS返回用户归属的S-CSCF信息;步骤704,I-CSCF将呼叫转发至S-CSCF。步骤705,S-CSCF根据用户签约的触发器将呼叫触发至IWGW。在步骤706,IWGW判断用户的注册状态,如果决定要在CS域接续用户,则IWGW向CS域HLR发送LOCREQ消息索取用户在CS域的位置。步骤707,HLR发送ROUTREQ消息到VMSC索取用户漫游号码。步骤708,VMSC分配漫游号码并返回给HLR。步骤709,HLR将漫游号码返回给IWGW。步骤710,IWGW作为B2BUA重新发起一个会话到S-CSCF,会话中被叫地址为用户漫游号码。步骤711,S-CSCF根据用户漫游号码判断到需要将会话路由到CS域,则将会话发送到BGCF/MGCF。步骤712,BGCF/MGCF使用漫游号码作为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VMSC。步骤713,VMSC开始接续用户,后续就是普通的CS域被叫接续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本流程的关键在于步骤706,IWGW判断到本次呼叫需要在CS域接续后,直接向CS域索取漫游号码,并使用获得的漫游号码发起新的IMS会话,这样后续实体就可以使用漫游号码将呼叫路由到CS域。
请参阅图9,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CS域注册,对来自CS域的呼叫处理过程。
在步骤901,呼叫来到CS域关口局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ateway MobileSwitching Centre,简称“GMSC”)。在步骤902,GMSC向HLR索取用户智能业务数据。在步骤903,HLR返回智能业务触发器。在步骤904,GMSC将呼叫触发到IWGW。在步骤905,IWGW分析用户的注册状态,如果用户最近一次在CS域注册,则直接返回继续在CS域接续的指示。在步骤906,GMSC向HLR索取用户所在位置。在步骤907,HLR向拜访MSC(VisitedMSC,简称VMSC)索取用户漫游号码(Temporary Local Directory Number,简称TLDN)。在步骤908,VMSC分配漫游号码后返回给HLR。在步骤909,HLR将漫游号码返回给GMSC。在步骤910,GMSC通过漫游号码将呼叫路由到VMSC。在步骤911,VMSC和双模终端之间开始进行接续。在步骤912,当用户接续成功后,VMSC返回ANM消息表示呼叫接通。在步骤913,GMSC发送ANM消息给主叫侧网络。
本流程的关键在于,在步骤905中如果IWGW判断到需要在CS域接续被叫用户,则返回继续在CS接续的指示(可以不返回任何参数即表达此指示),然后后续就完全是一个普通的CS域被叫接续过程了。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互操作网关IWGW包括:
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获得注册信息;
路由决策单元,用于在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将对述终端的呼叫触发到互操作网关时,进行与所述终端的注册情况和预先设置的策略对应的路由决策。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处理单元包括:
电路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归属位置寄存器、拜访位置寄存器或者连接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复制转发器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分组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本发明的信令复制转发器SFF包括:
第一消息截获单元,用于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将该消息透传给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第三方设备;
第二消息截获单元,用于截获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将该消息透传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第三方设备。
或者,信令复制转发器包括:
第一注册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时,将该消息透传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第三方设备;
第二注册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截获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时,将该消息透传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第三方设备。
或者,信令复制转发器包括:
第一注册消息解析单元,用于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时,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第三方设备;
第二注册消息解析单元,用于截获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时,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第三方设备。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互操作网关获得注册信息;
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在收到对所述终端的呼叫时,触发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进行与所述终端的注册情况和预先设置的策略对应的路由决策;
所述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收到来自所述互操作网关的决策结果后,继续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电路域而所述呼叫来自分组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触发后向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终端的漫游号码;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重新发起请求,其中请求地址是所述终端的漫游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分组域而所述呼叫来自电路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触发后将该呼叫的被叫号码修改为自身的接入号码后返回给该网关移动交换中心;
所述继续呼叫包括:
当所述呼叫被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到所述互操作网关时,该互操作网关将该呼叫关联到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所触发的呼叫,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向所述终端发起新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操作网关通过呼叫的主叫号码字段或呼叫消息中预先指定的字段来实现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决策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最近注册在电路域而所述呼叫来自电路域,则所述互操作网关在被网关移动交换中心触发后返回继续在CS域接续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呼叫包括:
所述网关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所述继续在CS域接续的指示后,通过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到用户终端所在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分配的漫游号码,并将呼叫接续到所述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由所述拜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在电路域接续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域是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策略是运营商策略、或用户策略、或运营商策略和用户策略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策略或运营商策略是:将呼叫路由到终端最近注册的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所述互操作网关获取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传输的消息,在该消息中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或者
所述互操作网关获取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传输的消息中包含的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并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将收到的消息复制后转发给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终端的消息时,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在收到的消息中选出含有用户注册相关信息的消息,复制后转发给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将该消息复制后转发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终端的消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记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在电路域和分组域间跨域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中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增加信令复制转发器,用于在收到消息时解析出其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终端在电路域注册时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拜访位置寄存器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在注册流程中,如果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截获归属位置寄存器发给拜访位置寄存器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继续发送给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包含与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如果是则从中解析出用户注册信息并将解析结果通知所述互操作网关;
所述互操作网关收到来自所述信令复制转发器的用户注册信息时,记录用户注册结果。
14.一种互操作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终端在电路域或分组域登录时,获得注册信息;
路由决策单元,用于在电路域或分组域中的设备将对所述终端的呼叫触发到互操作网关时,进行与所述终端的注册情况和预先设置的策略对应的路由决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互操作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处理单元包括:
电路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归属位置寄存器、拜访位置寄存器或者连接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复制转发器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分组域注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从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获得终端的注册信息。
CN2006800124116A 2005-07-19 2006-07-07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800124116A CN101161023B (zh) 2005-07-19 2006-07-07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27891.0 2005-07-19
CNB2005100278910A CN100442865C (zh) 2005-07-19 2005-07-19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相关注册系统和注册方法
PCT/CN2006/001612 WO2007009348A1 (fr) 2005-07-19 2006-07-07 Méthode de routage de domaines se recouvrant pour terminal bi-mode, système et méthode d’inscription, passerelle et émetteur de copie de signalisations
CN2006800124116A CN101161023B (zh) 2005-07-19 2006-07-07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023A CN101161023A (zh) 2008-04-09
CN101161023B true CN101161023B (zh) 2010-10-27

Family

ID=375980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789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865C (zh) 2005-07-19 2005-07-19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相关注册系统和注册方法
CN2006800124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023B (zh) 2005-07-19 2006-07-07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789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865C (zh) 2005-07-19 2005-07-19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相关注册系统和注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71893A1 (zh)
CN (2) CN100442865C (zh)
WO (1) WO2007009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5996B2 (en) * 2005-06-21 2016-1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 terminal, network entit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ystem selection in a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54612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Voice Signal Technologies, Inc. Local storage and use of search results for voice-enabl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8570935B2 (en) * 2007-02-20 2013-10-2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
US9055517B2 (en) * 2007-02-26 2015-06-0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directed dynamic domain selection
US7995562B2 (en) 2007-02-26 2011-08-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trigger a mobile device in different domains based on unsuccessful initialization or handover
CN101179852B (zh) * 2007-06-2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用接入网络中同步终端状态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55472B (zh) * 2007-07-27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设备登记到个人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94340B (zh) * 2007-09-19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US8521155B2 (en) * 2007-12-21 2013-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resence-based call switching
CN101483839B (zh) * 2007-12-25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消息业务互通的方法、系统及消息业务互通模块
CN101291461A (zh) * 2008-06-06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终呼方法及系统
US8422362B2 (en) * 2008-08-05 2013-04-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liability as an interdomain service
WO2010041757A2 (en) * 2008-10-06 2010-04-15 Nec Corporation Protection against unsolicited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US8107956B2 (en) * 2008-12-30 2012-01-31 Motorola Mobility, Inc. Providing over-the-top services on femto cells of an IP edge convergence server system
CN101772187B (zh) * 2008-12-30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945463B (zh) * 2009-07-08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令转发功能实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20110319089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Alok Sharma Universal mobile manager interworking to support global roaming
CN102014484B (zh) * 2010-12-01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双卡双待终端的呼叫和注册的方法及双卡双待终端
CN102917439A (zh) 2011-08-03 2013-02-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单卡双待终端及数据业务连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8370A (en) * 1994-12-28 1997-06-10 Intel Corporation Status bit controlled HDLC accelerator
EP0883318A1 (en) * 1997-06-05 1998-12-09 ICO Services Ltd.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roaming betwe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421084A (zh) * 2000-03-31 2003-05-28 摩托罗拉公司 使移动站能够接收电路交换寻呼的方法
CN1604555A (zh) * 2003-09-30 2005-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局域网与gsm/gprs系统互通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845B1 (en) * 1998-02-23 2001-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rocessing packet-switched voice calls directed to a mobile unit operating in circuit-switched mode
AU1102901A (en) * 1999-10-28 2001-05-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ual mode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remote assets
US6385179B1 (en) * 1999-11-24 2002-05-07 Motorola, Inc. Packet and circui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466928B1 (ko) * 2001-12-29 2005-01-2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듀얼 스텍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US7477734B1 (en) * 2003-11-04 2009-01-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acket switching dialing plan interface to/from PSTN networks
US20060105766A1 (en) * 2004-10-26 2006-05-18 Azada Maria R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call to a dual-mode mobile unit using a single number
US20060286980A1 (en) * 2005-06-15 2006-12-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multiple registration and incoming call routing for mobile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IMS networks
US20070049281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mode mobile station call deliver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8370A (en) * 1994-12-28 1997-06-10 Intel Corporation Status bit controlled HDLC accelerator
EP0883318A1 (en) * 1997-06-05 1998-12-09 ICO Services Ltd.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roaming betwe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421084A (zh) * 2000-03-31 2003-05-28 摩托罗拉公司 使移动站能够接收电路交换寻呼的方法
CN1604555A (zh) * 2003-09-30 2005-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局域网与gsm/gprs系统互通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2865C (zh) 2008-12-10
CN101161023A (zh) 2008-04-09
CN1893683A (zh) 2007-01-10
WO2007009348A1 (fr) 2007-01-25
US20070171893A1 (en) 200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1023B (zh) 双模终端跨域路由方法及注册系统和方法、网关和信令复制转发器
US81705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omain selection for routing control
RU2389142C1 (ru)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касающейся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сети
CN100474854C (zh) 一种选择被叫接续网络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US97564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t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ith roaming mobile devices
EP1770949A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ircuit switch users acces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7522921B2 (en)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registration of VoIP network for dual mode mobile telephone stations
EP20734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continuity
CN100493255C (zh) 一种基于话音业务连续性的实现呼叫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JP2013528993A (ja) 端末、hss、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エレメントによる端末能力の取得方法とシステム
ES2353907T3 (es) Sistema de terminación de llamada de dominio cs,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red.
WO2007036147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d'etablissement d'un appel initial dans le service de la continuite de service vocal
CN101090562B (zh) 在ip多媒体子系统中传递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55A1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555994C (zh) 将电路域呼叫路由至分组域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06803B (zh) 在相互独立的网络间切换并保持呼叫连续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82058A (zh) 一种路由短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42918C (zh) 一种实现路由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93214C (zh) 实现呼叫失败前转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7577A (zh) 实现呼叫接续以及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1055644B1 (ko) Vcc 가입자의 등록상태 관리방법
CN102348260B (zh) 单无线信道接入用户设备终呼网络选择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6685890B (zh) 一种呼叫VoLTE用户的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913504B (zh) 一种路由路径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KR101529972B1 (ko) 호 재처리 방법 및 장치와 호 재처리 시 통화 연결 음원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