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3117A - 便携无线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无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3117A CN101053117A CNA2005800376201A CN200580037620A CN101053117A CN 101053117 A CN101053117 A CN 101053117A CN A2005800376201 A CNA2005800376201 A CN A2005800376201A CN 200580037620 A CN200580037620 A CN 200580037620A CN 101053117 A CN101053117 A CN 1010531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ntenna element
- antenna
- wireless unit
- portable wire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无线机,具备:第一壳体(1),其具有第一天线元件(10)、第二天线元件(7)和第二供电部(12);第二壳体(2),其具备第三天线元件(8)、第三供电部(13)和具有接地图案的电路基板;以及由电连接的、导电性的第一和第二联结要素构成的联结部,其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拉伸收纳自如地联结,将第二联结要素与第一天线元件(10)电连接而设置在第一壳体(1),将第一联结要素与第一供电部(12)电连接而设置在第二壳体(2),使第一天线元件(10)、联结部及接地图案作为偶极天线动作,可以提供具有较高的天线性能的便携无线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具有滑动式(slide)构造的便携无线机中,特别是用于与使用状态一致地确保稳定通信品质的无线机内部的天线构成和配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由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和联结部构成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天线设置在下部壳体的联结部附近,在打开壳体时,通过拉伸壳体的动作来拉伸天线,在收纳壳体的时候,随着收纳壳体的动作而收纳天线。通过这样的结构,不花费工夫去伸缩天线,另外在使用时因为必须拉伸天线,所以即使不设置突出部分也可以确保通话,实现薄形化(特开2003-298695号公报)。
但是,在特开2003-298695号公报所记载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可以实现小型化和操作性,但是在壳体的拉伸状态和收纳状态的任一情况下为了确保高品质的天线性能,天线的构成和配置中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便携电话的使用状态,可维持稳定的通信品质的高性能便携无线机。
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备:联结部,其拉伸和收纳自如地联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第三天线元件;电路基板,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并且具有接地图案;第一供电部,其对与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部连接的第一天线元件供电;第二供电部,其对第二天线元件供电;和第三供电部,其对第三天线元件供电。这里联结部由电连接的导电性的第一联结要素和第二联结要素构成,第二联结要素设置在第一壳体,并且与第一天线元件的端部电连接,第一联结要素设置在第二壳体,并且与第一供电部电连接,第一天线元件、联结部以及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案作为偶极天线动作。
通过上述构成,根据无线机的使用方式切换三个天线元件,在拉伸状态、收纳状态的任一个状态下均可确保较高的天线性能。进而,通过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的天线元件的配置,在用手握持的状态下也能得到比较高的天线增益,因此有助于制成确保稳定通信品质的便携电话机。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还具备:检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的状态检测部;和天线切换部,其对按照状态检测部使之动作的天线元件进行切换,按照由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状态,对天线切换部进行控制。
根据该构成,因为可以根据无线机的使用方式切换三个天线元件,所以在拉伸状态、收纳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下均可以确保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还具备:状态检测部,其检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天线切换部,其对按照状态检测部使之动作的天线元件进行切换;在无线电路的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和控制部,其按照由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接收信号电平,对天线切换部进行控制。
通过该构成,根据无线机的使用方式还有接收信号电平切换三个天线元件,所以可以确保稳定且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拉伸状态的检测时,由天线切换部将配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切换到动作状态,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收纳状态的检测时,将配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二天线元件和配置在第二壳体的第三天线元件切换到动作状态,在各种情况下,按照由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结果,选择某一个天线元件。
通过该构成,根据无线机的使用方式以及接收信号电平切换三个天线元件,因此可以确保稳定且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第一天线元件由构成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导电性框构成。
通过该构成,天线元件不必设置在内部,因此可以使壳体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第二天线元件沿着第一壳体的短边方向配置在与联结部相反侧端部;第三天线元件沿着第二壳体的短边方向配置在与联结部相反侧端部。
通过该构成,在使用无线机时,天线元件位置处于远离由手握持的位置,所以在由手握持的状态下也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天线增益。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构成为: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相对于另一方壳体的面成为凸部。
通过该构成,在收纳状态下,各个天线元件成为另一方壳体的限位器,因为未覆盖另一方的壳体,所以在收纳状态下,也能得到稳定的天线性能和无线性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除了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天线元件之外,还在第一壳体内部和第二壳体内部具备第二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根据无线机的使用方式切换三个天线元件,在拉伸状态、收纳状态中任一个状态下均可以确保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伸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天线元件或第二天线元件中的任一方和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第三天线元件作为偶极天线动作,进而通过分集,确保稳定的天线性能。
进而,在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的天线元件的配置中,在由手握持的状态下也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天线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收纳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中的无线电路部的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5B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时联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收纳时的概略构成侧视图。
图6B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收纳时的第二天线元件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C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从收纳状态变换为拉伸状态时的第二天线元件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后视图。
在图1中,第一壳体1,具有用于拍摄使用者自身的自拍用相机3、受话器4和显示部5,第二壳体2具备麦克风6和操作部14。另外,图中未示,但是在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天线元件。
在图2中,第一壳体1具备设置在沿壳体的短边方向的壳体端部的第二天线元件7和用以拍摄使用者以外的被摄体的拍摄对方用相机15。
图3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收纳状态的主视图。在图3中,第二壳体2在沿着壳体短边的壳体端部具备第三天线元件8。另外图中未示,在第二壳体2内部备有包括接地图案的电路基板。如图2和图3所示,除了第一天线元件之外,在第一壳体1配置第二天线元件7,在第二壳体2配置第三天线元件8。另外,通过将各个天线元件配置在沿壳体短边方向的壳体端部,在通话等状态下,因为天线元件远离由使用者的手握持的位置,所以可以确保天线增益。
另外,将拍摄对方用相机15配置在与第三天线元件3、拍摄对方用相机15不同的壳体,从而制成不易受到由拍用相机3或拍摄对方用相机15所产生的摄像时钟等噪声(高频波)干扰的构成。
图4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中的无线电路部的框图。在图4中,对于与本发明不相关的功能框省略其说明。
在图4中,状态检测部16检测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拉伸或收纳的动作状态,对天线切换开关17进行切换。另外在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24检测各天线元件的接收信号电平,天线切换控制部25对天线切换开关17进行控制以选择接收信号电平大的天线。
通过该构成,即使滑动式便携无线机在拉伸的打开状态、或重合的收纳状态等使用状态上发生变化,也能够按照各天线的接收状态或便携无线机的使用方式切换天线元件确保稳定的通信品质。
图5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后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5B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后的状态的联结部分放大后的侧视图。
在图5A中,在第一壳体1具备:第一天线元件10;和第一供电部9,其与第二壳体2内部的基板上的无线电路连接、并且对第一天线元件10进行供电,还具备:第二天线元件7;和第二供电部12,其与基板上的无线电路连接、并且对第二天线元件7进行供电。
在第二壳体2具备:具有接地图案的电路基板11;第三天线元件8;和第三供电部13,其与基板上的无线电路连接、并且对第三天线元件8进行供电。在图15B中,联结部由导电性金属构成也就是由电连接的第一联结要素30和第二联结要素31构成。配置在第一壳体1的第二联结要素31和配置在第二壳体2的第一联结要素30将两个壳体可伸缩地连接。
如图5A所示,在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拉伸后的状态下,第一天线元件10、联结部、第一联结要素和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基板11的接地图案作为偶极天线动作。进而,在该拉伸状态的检测时,第二天线元件7也从第二供电部12得到供电而处于动作状态,由接收电平检测电路检测接收电场强度大的一方,由天线切换开关17选择某一方。通过该构成,实现稳定的天线性能和无线性能。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内置在第一壳体1内的第二天线元件7接近自拍用相机3和拍摄对方用相机15而配置,但是如图5A、B所示,因为在第2壳体内部构成自拍用相机3和隔着基板在相反侧构成天线元件7,所以可以充分保证与相机的距离。
图6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收纳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6B是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滑动式便携无线机收纳时的第二天线元件部分放大侧视图,图6C是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滑动式便携无线机从收纳状态变为拉伸状态时的第二天线元件部分放大侧视图。在图6A、B、C中,对于与图5A、B同样的构成要素省略其说明。
如图6A、B、C所示,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重叠收纳的情况下,在检测该收纳状态时,将内置在上壳体1中的第二天线元件7和内置在下壳体2内的第三天线元件8设为动作状态,由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24检测接收电平,由天线切换开关17选择接收电平高的一方。通过该构成,在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收纳状态下也可以确保无线性能。
另外,如图6A、B、C所示,第二壳体2所备有的第三天线元件8构成为面相对于另一方壳体成为凸部。在滑动式便携无线机的收纳时,第二天线元件7和第第三天线元件8分别成为另一方壳体的的限位器,构成为不覆盖另一方壳体。通过该构成,即使在收纳状态下,也能得到稳定天线性能和无线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中,自拍用相机3或拍摄对方用相机15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接近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的第二天线元件7而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图5A所示的第一天线元件10,在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镁之类的导电性物质形成的导电性框构成第一天线元件10。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滑动式便携无线机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在水平方向旋转的旋转型的旋转器(revolver)类型的便携无线机。在旋转器类型的便携无线机的情况下,可以与滑动式便携无线机同样进行天线配置,因此如果应用了本发明的话可以得到适用于滑动式时同样的效果。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除了设置在便携无线机的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天线元件之外,在第一壳体内部和第二壳体内部还具备第二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根据无线机的使用状态切换三个天线元件,由此即使在拉伸状态、收纳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均能确保较高的天线性能。进而,在本发明的便携无线机的天线元件的配置中,因为在用手握持便携无线机的状态下也能得到高天线增益,所以有助于制成确保稳定的通信品质的便携无线机。
Claims (7)
1、一种便携无线机,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上述便携无线机具备:
联结部,其拉伸和收纳自如地联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
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天线元件;
电路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并且具有接地图案;
第一供电部,其对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供电;
第二供电部,其对所述第二天线元件供电;和
第三供电部,其对所述第三天线元件供电,
所述联结部由电连接的导电性的第一联结要素和第二联结要素构成,所述第二联结要素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联结要素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并且与所述第一供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所述联结部以及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案作为偶极天线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检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的状态检测部;和
天线切换部,其对按照所述状态检测部使之动作的天线元件进行切换,
按照由所述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状态,对所述天线切换部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状态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天线切换部,其对按照所述状态检测部使之动作的天线元件进行切换;
在所述无线电路的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和
控制部,其按照由所述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接收信号电平,对所述天线切换部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拉伸状态的检测时,由所述天线切换部将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切换到动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收纳状态的检测时,将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和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切换到动作状态,在各种情况下,按照由所述接收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结果,选择某一个天线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是构成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导电性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天线元件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短边方向配置在与联结部相反侧端部;所述第三天线元件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短边方向配置在与联结部相反侧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无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相对于另一方壳体的面成为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3379/2004 | 2004-11-08 | ||
JP2004323379 | 2004-11-08 | ||
PCT/JP2005/020771 WO2006049342A1 (ja) | 2004-11-08 | 2005-11-08 | 携帯無線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3117A true CN101053117A (zh) | 2007-10-10 |
CN101053117B CN101053117B (zh) | 2012-01-25 |
Family
ID=3631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376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3117B (zh) | 2004-11-08 | 2005-11-08 | 便携无线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09212B2 (zh) |
JP (1) | JP4321588B2 (zh) |
CN (1) | CN101053117B (zh) |
WO (1) | WO2006049342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9929A (zh) * | 2009-12-04 | 2012-05-23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手持式无线内窥镜 |
CN102473999A (zh) * | 2009-07-16 | 2012-05-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CN103187986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3368594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1828378B (zh) * | 2007-10-18 | 2014-03-1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式通信装置 |
CN109120324A (zh) * | 2018-11-01 | 2019-01-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
CN110323546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323537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323530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及电子装置 |
CN112382843A (zh) * | 2020-11-03 | 2021-02-19 |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86247B2 (ja) * | 2005-09-29 | 2009-06-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放送受信装置 |
US8060162B2 (en) * | 2007-06-27 | 2011-11-15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Slider grounding to mitigate unwanted coupling and lossy antenna resonance |
KR101420797B1 (ko) * | 2007-08-31 | 2014-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적 신호 연결 유니트,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CN101809878B (zh) * | 2008-07-15 | 2013-02-06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电设备 |
JP2010157833A (ja) * | 2008-12-26 | 2010-07-15 | Panasonic Corp | 携帯無線機 |
WO2010089935A1 (ja) * | 2009-02-09 | 2010-08-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携帯型無線装置 |
CN102316180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天线系统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JP5659862B2 (ja) * | 2011-02-28 | 2015-01-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携帯通信装置 |
TWI560944B (en) * | 2012-02-16 | 2016-12-01 | Fih Hong Kong Ltd |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
CN110416688B (zh) * | 2018-04-28 | 2021-03-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WO2022080824A1 (ko) * | 2020-10-12 | 2022-04-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 효율을 높이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EP4148908A4 (en) | 2020-10-12 | 2023-11-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CREASE ANTENNA EFFICIENCY |
EP4191372B1 (en) * | 2020-11-06 | 2024-10-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antenn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9306A (en) * | 1994-09-16 | 1997-07-15 | Motorola, Inc. | Portable radio housing incorporating diversity antenna structure |
JPH09205476A (ja) | 1996-01-29 | 1997-08-05 | Hitachi Ltd | スライド式携帯端末機 |
JPH10271192A (ja) | 1997-03-26 | 1998-10-09 | Sony Corp | 携帯電話端末 |
US6208874B1 (en) * | 1998-11-02 | 2001-03-27 | Ericsson Inc. | Telephone assembly with automatic antenna adjustment |
JP4598267B2 (ja) * | 2000-12-26 | 2010-12-15 | レノボ シンガポール プライヴェート リミテッド | 伝送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開閉構造体 |
JP2003298695A (ja) | 2002-03-29 | 2003-10-17 | Nec Saitama Ltd | スライド式携帯電話機 |
JP2004179995A (ja) | 2002-11-27 | 2004-06-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 |
JP2004242005A (ja) | 2003-02-05 | 2004-08-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携帯無線機 |
US7167726B2 (en) * | 2003-02-14 | 2007-01-23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mode antenna syste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EP1643588B1 (en) * | 2003-07-08 | 2008-02-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ortable radio |
-
2005
- 2005-11-08 WO PCT/JP2005/020771 patent/WO20060493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1-08 US US11/718,165 patent/US76092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08 JP JP2006542485A patent/JP432158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08 CN CN2005800376201A patent/CN10105311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8378B (zh) * | 2007-10-18 | 2014-03-1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式通信装置 |
CN102473999A (zh) * | 2009-07-16 | 2012-05-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CN102469929B (zh) * | 2009-12-04 | 2014-12-10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手持式无线内窥镜 |
CN102469929A (zh) * | 2009-12-04 | 2012-05-23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手持式无线内窥镜 |
CN103187986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3368594B (zh) * | 2012-03-28 | 2017-02-08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3368594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10323546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323537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323530A (zh) * | 2018-03-31 | 2019-10-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及电子装置 |
CN110323530B (zh) * | 2018-03-31 | 2021-04-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及电子装置 |
CN109120324A (zh) * | 2018-11-01 | 2019-01-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
CN112382843A (zh) * | 2020-11-03 | 2021-02-19 |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609212B2 (en) | 2009-10-27 |
JP4321588B2 (ja) | 2009-08-26 |
WO2006049342A1 (ja) | 2006-05-11 |
JPWO2006049342A1 (ja) | 2008-05-29 |
US20090066585A1 (en) | 2009-03-12 |
CN101053117B (zh) | 2012-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3117A (zh) | 便携无线机 | |
CN1252939C (zh) | 可折叠便携电话机 | |
CN209787206U (zh) |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US10404841B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8885333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236643C (zh) | 便携式通信设备 | |
CN1306784C (zh) | 便携式终端 | |
KR100592611B1 (ko) | 폴더식 휴대 전화 장치 | |
US7298337B2 (en) | Antenna device for a mobile phone | |
CN108270088B (zh) |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 |
CN1571430A (zh) | 便携式通信终端设备 | |
EP1885102A1 (en)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CN1577961A (zh) | 包括两个天线元件的移动无线电终端 | |
CN1299487C (zh) | 便携式终端设备 | |
CN1951018A (zh) | 具有广播接收机的便携式电话 | |
CN1790807A (zh)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设备 | |
US9325079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658430A (zh) | 用于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天线设备 | |
CN1229959C (zh) | 笔式手机 | |
JP5210217B2 (ja) | 携帯端末 | |
CN1606314A (zh) | 便携式装置 | |
CN1881985A (zh) | 一种具备可移动受话部的移动通信终端 | |
JP2004228913A (ja) | 携帯端末機器 | |
JP2007049215A (ja) | 携帯無線装置 | |
JP4424251B2 (ja) | 無線通信端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