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037150A -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7150A
CN101037150A CN 200610011495 CN200610011495A CN101037150A CN 101037150 A CN101037150 A CN 101037150A CN 200610011495 CN200610011495 CN 200610011495 CN 200610011495 A CN200610011495 A CN 200610011495A CN 101037150 A CN101037150 A CN 101037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tice beam
frame
lattice
core
kay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114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凤才
陈泓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114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37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7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7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一种格梁框梁,包括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其特征在于: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分别组合为井字方格并以井字方格的方式相互组合;在所述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相互交叉的位置上设有缺口向上的卡口及缺口向下的扣口,所述卡口及扣口相互对应且可以相互扣合。一种格梁框梁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中央小井字方格的核心格梁、形成外框的框箍梁、在上述核心格梁以及框箍梁间形成大井字方格的卡锁格梁,以自四方朝内,依编织原则在各交叉处设以一向上一向下顺序轮流的卡口及扣口,以卡口和对应的扣口扣合的方式整体编卡成具有边框的方格体的格梁框梁。

Description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以核心格梁、卡锁格梁、及框箍梁三种不同卡扣的格梁,依崭新卡扣组合程序,组装成格梁栈台,及框箍梁的架接方法,一般使用于栈板、垫板、台板及各种栈台的边框。
背景技术
一般承载大重量的板或台,均由平台的面板与载重的支撑格梁所构成,以搬运用的栈板、置货用的垫板,或一般平台为例,不论采取的是木材、纸材、塑化材等,由于应对状况的多样化,已从大部份依赖面板的承载力,逐渐改为需充分加强面板下的支撑格梁负载力的诉求,于是各种格梁的创新不一而足。同时为了制作更具弹性,运送更具方便性,格梁的设计多采组合方式,以适应各种承载状况。
不过,由于纵向与横向的格梁,均属有相当厚度与宽度的柱状物,结合方式有限。最常见的方式即是以纵向格梁同时均设向下或向上的嵌卡口,卡合在横向格梁所配合设置的向上或向下的嵌卡口。单纯的卡合,只是为达到组合的效果,并没有增加任何的承载力。因之,若于其上加诸非平均分布的物品,或在其下设置垫脚,或由堆高机插举,或置放的地面不甚平坦时,栈台随时有变形或松脱之虞。且若嵌卡口加工不精确,卡合时也可能需以黏胶补助其卡合力。
至于框梁四角的组合方式,则多数以L型角材固定,或上胶固定,或以钉材固定住相邻梁柱或框梁,以防止相邻梁柱或框箍梁分离或松脱,构造本身并无任何结构上的固着功能或功效,除赘增作业程序与使用工具外,拆解更需大费周章,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不但企图彻底消除栈台格梁的上述缺点,且欲更进一步提升其功能,并期企业界更能大量使用,乃提出一崭新的格梁及框梁的卡扣组合方法。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编织为基本概念,以非常技巧的方法,将粗且硬、呈方格状纵横搭卡的栈台格梁,使其相邻的交叉目以上下不同方向的卡扣,而造成普及全面均匀的强大张力与拉力。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四方位方向组构的方法,而非仅以纵横两向为组装构思。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格梁板台具有锁住效果的框体,使其成为一完整板状台体的卡扣组合方法。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薄片积层胶合的柱状物,除可增大承载力之外,更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具巧思以双卡扣方式接合框箍梁互相间的方法,使框箍梁可以在不使用工具及铆或钉的方式,组成一不松动的框格梁。本发明的附带但极其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栈台,亦即格梁体可以采用如纸类等可回收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
一种格梁框梁,包括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其特征在于: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分别组合为井字方格并以井字方格的方式相互组合;在所述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相互交叉的位置上设有缺口向上的卡口及缺口向下的扣口,所述卡口及扣口相互对应且可以相互扣合。
一种格梁框梁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中央小井字方格的核心格梁、形成外框的框箍梁、在上述核心格梁以及框箍梁间形成大井字方格的卡锁格梁,以自四方朝内,依编织原则在各交叉处设以一向上一向下顺序轮流的卡口及扣口,以卡口和对应的扣口扣合的方式整体编卡成具有边框的方格体的格梁框梁。
一种框箍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框箍梁交接处的卡扣方法,系同时由内外两组不同方向的卡合组卡合的方法,在框箍梁一端的端部半宽外侧的前端,以框箍梁半宽长度设外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并于其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的内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框箍梁的另一端以同前述原理但方向相反设卡扣口,即在其前半宽的前端设外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卡榫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设内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当四支框箍梁以水平方向将交接处卡合时,因各外卡合组与内卡合组的卡扣方式正好相反,而形成卡合牢固的框箍体。
本发明的格梁卡扣组合方法,首先以自四周朝内的方向编织组合观念,将格梁分为:(1)在中央编成小井字方格的四支「核心格梁」,(2)在核心格梁外侧编成大井字方格,并使各格梁达成编织互卡作用的四支「卡锁格梁」,及(3)在栈台四周外围框扣栈台的「框箍梁」共三种。因而,基本型的卡扣方法包括三种不同格梁共计十二支,若以方格结构而言,则为纵格梁六支,横格梁六支,形成二十五方格(即二十五宫格)。如欲扩大栈台面积,可依需要增加卡锁格梁的数量,或仅使用核心格梁与框箍梁于较小面积的台板格梁;亦可以每支格梁的厚度及宽度,增加其支撑力,如欲大大扩张平台面积,可拼组数个格梁体。
本发明主要特点在于:纵横格梁的交叉处,藉一方缺口向上的「卡口」及另一方缺口向下的「扣口」,相互卡扣而成平面交叉目,即其缺口各为格梁的一半厚度。在同一格梁上的卡口(缺口向上)及扣口(缺口向下),由于必须达成编织的上下穿梭的效果,相邻的搭卡口务必卡口、扣口相轮流(即缺口一上一下相轮流),须特别说明者,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两端与框箍梁的搭扣,因前两者的长度不超越后者的边缘,无法形成缺口,只剩无堤的缺口,亦可称为卡榫及扣榫,但为说明的方便,仍以卡口与扣口看待。另者,四支围成四方形的框箍梁,其端部相互间的卡扣方法亦属本发明首创崭新的双(复式)卡扣法,其方法为格梁端部内侧的一半宽度,依搭卡核心格梁及卡锁格梁的卡榫扣榫的原设卡口、扣口的顺序,设卡口或扣口,而其外侧的一半宽度,则另设与上述内卡合组相反方向的卡口、扣口之外卡合组。当两支框箍梁的端部卡合时,因卡口、扣口有内外卡合组的双重嵌合,而使上下稳固不动。
本发明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的卡口与扣口,即如上述,为达成编织的上下交互穿梭的结构,需以核心格梁井字形搭卡的一交叉目为基准,以一卡口一扣口的顺序各自对应设置。由于基准点具有设成卡口或扣口的选择,故可形成两组不同的卡扣组合。
本发明之所以能将粗厚的各种格梁编织成栈台或平台状,其关键在于核心格梁的井字形交叉目的外侧卡扣缺口,必须重复其内的卡口或扣口,以便卡锁格梁顺利编卡,此一安排确属完成本发明的重要关键。设定好卡扣口的核心、卡锁、框箍三种格梁,由于支数及卡扣配置均为双数,故三种格梁的各四支个体,形状构造均相同,成为各使用四件的三种构件,制造相当简易。
本发明的组合方法首先将四支核心格梁对合各卡口及扣口,但暂时不卡合,则将形成四支核心格梁相互交错交叉开口的状态。借此组装的过度机会,将四支卡锁格梁由四周置入核心格梁的交叉口,并先以卡锁格梁与卡锁格梁间自行卡合成大井字形方格(可与下一步骤合并进行),再将核心格梁的井字形及与卡锁格梁交会的八处交会点,同时压装卡扣成平板状方格,实际上,核心格梁上有一卡口或扣口重复排列,即是可以达成此一组装过程的关键手段。最后将各框箍梁上的卡扣口对准其它各梁的卡榫与扣榫依水平方向推入,框箍梁各端双卡扣组同时卡合,而完成完整的栈台。
本发明的格梁因采用编织型上下卡扣方法嵌扣而成,尤其外围又有框箍梁的框束及担负,在结构上的承载力有完美的增长。而格梁的厚度(即高度)及宽度,更可弹性配合载重量的大小而调整,当然所采用的材质也可大大增加其承载力。又由于发明动机之一在于可回收的环保栈台,具有缓冲性的软质栈板格梁,及低成本易加工的格梁。故格梁的材质偏向以纸板、瓦楞纸板、塑料板、塑料瓦楞板及薄木片等积层拼合材料,因而在卡扣口的加工及卡合组合工程上均有极大的助益。实质上本发明的方法不限梁体的材质,也不限薄片的积层物,纵使实心的木材或金属棒材亦可适用。
本发明框箍梁交接处的卡扣方法,既如前已提及系同时由内外两组不同方向的卡合组卡合的方法,其构成为在框箍梁一端的端部半宽外侧的前端,以框箍梁半宽长度设外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并于其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之内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框箍梁的另一端以同前述原理但方向相反设卡扣口,即在其前半宽的前端设外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卡榫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之内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当四支框箍梁以水平方向将交接处卡合时,因各外卡合组与内卡合组的卡扣方式正好相反,而形成卡合牢固的框箍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一
图2为本发明核心格梁的构造及组立图
图3为本发明卡锁格梁的构造及组立图
图4为本发明组合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动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合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动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框箍梁的构造及组合图
附图标记:
  11、12、13、14   核心格梁
  21、22、23、24   卡锁格梁
  31、32、33、34   框箍梁
  113、114、117、123、124、127、133、134、137、143、144、147 核心格梁的扣口
  111、115、116、121、125、126、131、135、136、141、145、146 核心格梁的卡口
  213、215、217、223、225、227、233、235、237、243、245、247 卡锁格梁卡口
  211、214、216、221、224、226、231、234、236、241、244、246 卡锁格梁扣口
  313、315、323、325、333、335、343、345 框箍梁扣口
  314、316、324、326、334、336、344、346 框箍梁卡口
  331、321、311、341   为框箍梁外扣口(扣榫)
  339、329、349、319   为框箍梁内卡口(卡榫)
  317、327、337、347   为框箍梁外卡口(卡榫)
  310、320、330、340   为框箍梁内扣口(扣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精神与技术特征,兹以实施例的图式详述于后: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本发明卡扣方法的组合物,可由透视的图1得知,系由中央的四支核心格梁11、12、13、14,以编织概念卡扣成小井字型的核心基础结构,再由四支卡锁格梁21、22、23、24,亦以上述卡扣方法形成大井字方格,并将编织结构固定,复以四支框箍梁31、32、33、34以水平方向推入,一方面完成编织结构之收尾,一方面构成完整板台形状的框体。
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三种构件,其发挥的功能作用,编织的卡扣方法与组装的顺序方法均截然不同,但由图2、图3、图6可以看出,同一构件格梁的形状构造(由四周方向内正视)则完全相同,实施极为方便,并可使成本降低。
图2为核心格梁的构造及组立图,其中114、115、124、125、134、135、144、145为核心格梁与核心格梁间的卡口及扣口。113、116、143、146等为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间的卡口及扣口。111、117、141、147等为核心格梁与框箍梁间的卡口及扣口,亦即为核心格梁搭卡于框箍梁的卡榫或扣榫。在核心格梁卡口与扣口的安排法,为具有突破性的构思,亦即能够完成本发明方法的关键技巧,其内容在于嵌卡核心格梁的扣口114与卡口115,与其外邻之与卡锁格梁嵌卡口间,不采用编织法的相反方向的缺口,而采用与卡锁格梁的交叉目连续相同扣口113及卡口116,亦即编织的跳目。因为格梁体粗硬,客观上无法相反穿梭。不过本发明仅此卡扣口不按编织原则,别无他例,尤其随后以卡锁格梁及框箍梁的卡扣方法补回卡扣作用,请参照第1图的透视,即可明了。
图3为卡锁格梁的构造及组立图,其搭卡框箍梁的扣口211及卡口217,与卡锁格梁卡扣的卡口213扣口216,与核心格梁卡扣的扣口214及卡口215,共六个卡扣口具有编织型扣合,可使纵向卡锁格梁上下穿梭于横向各格梁之间。所以称之为卡锁格梁,原因为卡锁格梁间,借由213、246,216、223,226、233,236、243的卡合,成为一大井字方格,配合核心格梁形成的中央井字方格,成为非常牢固的方格体。
图6为框箍梁的构造及组合图,框箍梁由于担负边框的任务,四个交角的结构必须作适当的安排。于是提供双卡扣组亦即复式卡口的崭新方法。331、321、311、341为外扣口(扣榫),317、327、337、347为外卡口(卡榫)。而在外卡合组的内侧另设一组内卡合组,339、329、349、319为内卡口(卡榫)。另外310、320、330、340为内扣口(扣榫)。由于内卡合组与外卡合组各以不同卡扣方向卡合,故只可以向后水平进退外,上、下、左、右均无法动弹。卡口与扣口的设定、顺序,应呼应卡锁格梁上的顺序外,以内卡合组连接编织效应,并以外卡合组收尾。
本发明的又一个特点为:框箍梁与核心格梁、卡锁格梁的组合系水平推入,而完成编织结构。原因为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组合方格体己非常牢固,已无法作上下卡扣扳动,且核心、卡锁格梁的末端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卡扣口,于是将卡口、扣口设成卡榫与扣榫,以便穿搭于框箍梁卡、扣口内。
图4、图5为组合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动态示意图,需先将四支核心格梁相互对准对应的卡、扣口,但暂不卡合,则四支核心格梁将交叉开大口,趁此流程中,将卡锁格梁置于开口间,并对准各对应的卡扣口,同时压装卡合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或先将卡锁格梁的216、223,226、233,236、243,246、213卡合成为一大井字型方格,再将核心格梁互相间及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间的卡扣口卡合。
本发明方法的组合物,系由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构成的一方格体,为一相当完整的板台,但亦可加贴薄板材,作外观上的修饰。亦可于方格体下加设条状或块状的垫脚,成为置物台或栈板。为因应台面载重力的大小及分布,可调整全部或部份格梁的厚度、宽度,尤其设置垫脚及供堆高机插举的情况,更可弹性增减承载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显然已经提供一种格梁与框梁的组合方法,及可完全符合上述需求与优点之一种格梁与框梁组合物,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来描述及显示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范性实施例,熟悉此技艺者了解可作出修改及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本发明系涵盖申请范围的范畴内的所有此等变化及修改。

Claims (8)

1.一种格梁框梁,包括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其特征在于: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分别组合为井字方格并以井字方格的方式相互组合;在所述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相互交叉的位置上设有缺口向上的卡口及缺口向下的扣口,所述卡口及扣口相互对应且可以相互扣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梁框梁,其特征在于:分别组合为井字方格的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的各四个交叉点,相邻交叉点的扣合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梁框梁,其特征在于:其中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卡合口,与其内侧核心格梁与其它另一支核心格梁的卡合口连续同为卡口或扣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梁框梁,其特征在于:其中核心格梁及卡锁格梁的两端的卡口或扣口,消除外堤而成卡榫或扣榫状搭卡于框箍梁的卡口或扣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梁框梁,其特征在于:其中框箍梁相互围交的四角落端部,同时设方向相反之内卡合组及外卡合组,而成复式卡合。
6.一种格梁框梁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中央小井字方格的核心格梁、形成外框的框箍梁、在上述核心格梁以及框箍梁间形成大井字方格的卡锁格梁,以自四方朝内,依编织原则在各交叉处设以一向上一向下顺序轮流的卡口及扣口,以卡口和对应的扣口扣合的方式整体编卡成具有边框的方格体的格梁框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梁框梁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卡扣的程序为:
(1)备妥核心格梁、卡锁格梁、框箍梁,
(2)核心格梁相互对准对应的卡扣口,暂不卡合,并令格梁交叉开大口,
(3)将卡锁格梁置于核心格梁的交叉开口处,
(4)将核心格梁及卡锁格梁各对应的卡扣口嵌合,成一各露出端部的方格体,
(5)由四方将框箍梁以其卡扣口对准核心格梁与卡锁格梁的对应卡扣榫,以水平方向推入。
8.一种框箍的卡扣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框箍梁交接处的卡扣方法,系同时由内外两组不同方向的卡合组卡合的方法,在框箍梁一端的端部半宽外侧的前端,以框箍梁半宽长度设外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并于其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的内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框箍梁的另一端以同前述原理但方向相反设卡扣口,即在其前半宽的前端设外卡合组的卡榫(即卡口),而在该卡榫隔邻的半宽内侧的半宽后方,设该框箍梁半宽长度设内卡合组的扣榫(即扣口),当四支框箍梁以水平方向将交接处卡合时,因各外卡合组与内卡合组的卡扣方式正好相反,而形成卡合牢固的框箍体。
CN 200610011495 2006-03-15 2006-03-15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Pending CN101037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11495 CN101037150A (zh) 2006-03-15 2006-03-15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11495 CN101037150A (zh) 2006-03-15 2006-03-15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7150A true CN101037150A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8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11495 Pending CN101037150A (zh) 2006-03-15 2006-03-15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371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994A (zh) * 2014-11-25 2015-04-29 常熟市东方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组合式栈板
CN105026274A (zh) * 2013-01-17 2015-11-04 阿万特派克公司 可拆卸式自装配体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274A (zh) * 2013-01-17 2015-11-04 阿万特派克公司 可拆卸式自装配体结构
CN105026274B (zh) * 2013-01-17 2018-04-24 阿万特派克公司 可拆卸式自装配体结构
CN104554994A (zh) * 2014-11-25 2015-04-29 常熟市东方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组合式栈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8582B2 (en) Plastic pallet structure
CN103764506B (zh) 具有单件垫木配置支撑组件的托板及相关方法
US20070113501A1 (en) Wall system and method
US8769897B2 (en) Remaining formwork for decoration, and wall surface structure of concrete structure
WO2011059796A2 (en) Structural supporting substrate incorporated into a composite and load supporting platform
DE202012104127U1 (de) Vorgefertigtes Element für Böden oder Bodenfussleisten
WO2008098783A1 (de) Verkleidungspaneel
CN101037150A (zh) 一种格梁框梁及其卡扣组合方法
TWI599517B (zh) Composite pallet structure
DE102007024311A1 (de) Schaumstoffelement
CN203186723U (zh) 一种组合式中空塑料托盘
CN202858307U (zh) 加强式组合支架
CN2468920Y (zh) 组合式栈板
CN203806296U (zh) 一种托盘
CN203921481U (zh) 一种复合型材物流托盘
CN105270707B (zh) 组合式栈板
DE10119610C1 (de) Räumlich verstrebtes flächiges Formbauteil
DE102008047456A1 (de) Unterlagsplatte zur Auflage von Erzeugnissen während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zur Lagerung derselben in einem Regal o. dgl.
CN206798043U (zh) 一种模块化物流托盘
CN101665169A (zh) 托盘结构
CN2382661Y (zh) 塑胶栈板组合构造
CN2875795Y (zh) 一种可设堤墙箱之瓦楞栈板
CN213296033U (zh) 叠合板模块及叠合板的栈板模块、箱体模块
CN215662210U (zh) 一种树脂基纤维复合板
CN2853650Y (zh) 栈板的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919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