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036250A -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6250A
CN101036250A CNA2005800339024A CN200580033902A CN101036250A CN 101036250 A CN101036250 A CN 101036250A CN A2005800339024 A CNA2005800339024 A CN A2005800339024A CN 200580033902 A CN200580033902 A CN 200580033902A CN 101036250 A CN101036250 A CN 101036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battery
box structure
retain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39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4070C (zh
Inventor
涩谷健太郎
小坂裕
高坂启词
长谷川孝一
佐藤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6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6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0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0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具有多个蓄电池模块、保持蓄电池模块的一对保持架、和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的收容蓄电池模块和保持架的绝缘体。

Description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蓄电池模块收容在壳体内而成的蓄电池箱构造、和将由蓄电池模块等构成的蓄能器收容在壳体内而成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本申请基于2004年10月8日申请的特愿2004-296578号以及特愿2004-296579号、2005年2月25日申请的特愿2005-51621号以及特愿2005-51622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适用于混合车辆等的蓄电池箱,具有将由保持架一体保持的多个蓄电池模块收容在壳体内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所述蓄电池模块中,各蓄电池模块通过使空气在壳体内流通而进行冷却。
以往,作为在壳体内收容蓄电池模块等蓄能器的电气箱(蓄电池箱)的所述联锁构造,具有如下结构:该结构具备根据电源开关的开闭状态拉动联锁线的主动侧联锁构造和根据所述联锁线的位移进行规定的锁定动作的从动侧联锁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52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06-84434号公报
在上述的蓄电池箱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车辆的适用性,例如,期望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来谋求各模块的接近配置(即,蓄电池箱的小型化),或减少组装工序来降低成本,或防止因蓄电池模块在壳体内摇动而引起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能够使蓄电池箱小型化以及降低成本,并且能够防止蓄电池模块的摇动音。
另外,在如上述的联锁构造中,由于需要两种联锁构造以及连接这两者的联锁线,从而导致零件数量多、构造复杂,由于担心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的增加,故希望对这几点进行改善。另外,也希望其构成在解除所述规定的锁定时能够防止电源开关的误动作。
另外,所述的电气箱是考虑适用到混合车辆等的电气箱,为了提高对这种车辆上的适用性,期望有效布置大型的所述电源开关,同时所述开关的操作性良好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箱的联锁构造,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的降低,同时在解除规定锁定时防止电源开关的误动作。另外,提供一种电气箱构造,能够有效地布置电源开关,同时其操作性良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箱构造,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的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获得绝热性、耐冲击性及绝缘、以及轻量化等效果的同时,防止来自壳体内的摇动音等噪音的漏出,并且容易在壳体内形成蓄电池冷却风的通路。
优选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接线部对置的部位可分割地构成。
根据该构成,可以在壳体内收容蓄电池模块的状态下进行接线作业。
优选所述壳体由相互凹凸嵌合而连结的多个分割体构成。
根据该构成,可以将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的各分割体无间隙紧密地装配。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箱构造,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和配置在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的弹性构件。
根据该构成,来自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施加到由保持架保持的蓄电池模块上,同时,能够弹性地吸收因多个蓄电池模块的叠加而产生的尺寸误差。另外,可以将作为各蓄电池模块之间所需的冷却风通路的间隙的一部分作为弹性构件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
优选所述弹性构件具备板状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多个弹性片。
根据该构成,可以缩小弹性构件的配置空间,并且能够以少的部件数量给予蓄电池模块均匀的弹性负荷。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和配置于所述蓄电池模块和保持架之间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具有主体和相对于所述主体位移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侧的宽度比基端侧的宽度窄。
根据本发明,来自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施加到由保持架保持的蓄电池模块上。在相对于弹性构件的负荷较小时,可通过弹性片的前端侧挠曲而吸收,而在负荷较大时,可通过弹性片的基端侧挠曲而吸收。
优选所述弹性构件具有成对的多个所述弹性片,成对的各弹性片从所述主体相互反向延伸。
根据该构成,在弹性构件吸收负荷时,能够将使弹性构件向与各弹性片的变形行程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力在反向延伸的弹性片之间抵消。
优选成对的所述各弹性片相互对置并延伸到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由于各弹性片的延伸长度增加,所以,能够增加所述弹性片的变形行程量。
优选在所述蓄电池模块和所述弹性构件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根据该构成,能够向蓄电池模块的整个区域均匀地吹出空气,从而能够将蓄电池模块整体冷却。另外,来自弹性构件的弹性力还施加到导风部上。
优选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各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根据该构成,能够向蓄电池模块的整个区域均匀地吹出空气,从而能够将蓄电池模块整体冷却。
优选所述导风部具备形成所述开口的板状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从所述开口附近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突出并具有引导空气的空气引导面的突出部,使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部的所述主体流通,并且所述空气引导面通过使其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靠所述空气的流通方向上游侧而倾斜形成。
根据该构成,沿导风部流通的空气通过各开口流入时,能够沿空气引导面顺畅地吹向蓄电池模块。
优选具备:靠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极侧或负极侧设置的被卡止部、和在所述导风部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被卡止部卡合的卡止部。
根据该构成,在组装蓄电池模块时,能够防止蓄电池模块误装而造成正负极接反。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夹持器以及保持架、和收容所述夹持器以及保持架的壳体,并设有: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外周设置的定位用环状突部、和在所述夹持器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环状突部卡合的环状槽部。
根据本发明,组装蓄电池模块时的蓄电池模块定位变容易。
优选所述蓄电池模块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具有外筒构件,所述蓄电池箱构造设有:所述环状突部和环状槽部卡合时在所述环状槽部附近保持所述外筒构件的保持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通过单电池的外筒构件保持蓄电池模块,所以能够减轻各单电池之间的连接部的负荷。
优选具备:在所述壳体和覆盖所述壳体的外装部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确定多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
根据该构成,容易进行蓄电池模块和外装部件的组装。
优选在所述壳体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具备限制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壳体向脱离方向移动的限制部。
根据该构成,在组装蓄电池箱时,能够一体操作壳体和保持架。
优选在所述壳体上,面对所述保持架设有排放孔。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壳体内使空气流通来冷却蓄电池模块时,也能够抑制冷却空气从排放孔排到壳体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锁构造,具备:蓄能器、收容所述蓄能器的壳体、所述蓄能器的电源遮断部、限制所述蓄能器相关的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拆卸限制部、根据所述电源遮断部的状态限制所述拆卸限制部的动作的动作限制部。
根据本发明,在由电源遮断部遮断蓄能器的电源,解除拆卸限制部的规定锁定时,由动作限制部限制所述拆卸限制部的动作,由此能够限制与拆卸限制部连接的电源遮断部的动作。
优选所述蓄能器是蓄电池、电容器、及燃料电池中的至少之一。
优选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是所述蓄能器或者其一部分,逆变器、下变换器、通电电缆、及接线盒等使用了所述蓄能器的或者用于活用蓄能器的电气设备。
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也可以是覆盖所述电气设备的罩或覆盖所述蓄能器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罩。
优选所述拆卸限制部具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电源遮断部直接连接,通过所述电源遮断部的接通断开操作而移动,限制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电源遮断部和拆卸限制部直接连接,能够减少联锁构造的部件数量。
优选所述连接构件由棒材形成。
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连接构件的占有空间,与从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的相对布置变容易。
优选所述连接构件限制将所述规定部件固定在电气箱上的固定部件的拆卸。
根据该构成,通过限制向紧固螺栓等固定部件的工具接触等的简单的构成,能够限制规定部件从电气箱拆卸。
优选作为所述联锁构造的具体的动作如下构成:将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时,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而能够进行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而将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时,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而限制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
优选所述动作限制部被朝向相对于所述拆卸限制部的动作限制位置施力,在所述动作限制位置,限制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的切换。
根据该构成,在电源遮断部处于断开状态,即,蓄能器的电源被遮断的状态且解除了取决于拆卸限制部的规定锁定的状态时,由于在动作限制部上作用有施加力,故能够自动地限制拆卸限制部的动作,所以,可以自动地限制连接拆卸限制部的电源遮断部的动作。因此,在电源遮断部从该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即连接了蓄能器的电源的状态时,必须使动作限制部进行克服施加力而从动作限制位置退避的动作,因此,防止电源遮断部单独的误动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箱构造,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收容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壳体;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电源遮断部,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可排列所述蓄电池模块的蓄电池配置空间内设置的蓄电池非排列部内。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壳体内的蓄电池非排列部作为电源遮断部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
优选所述各蓄电池模块在与其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成对排列而构成多个蓄电池模块对,各蓄电池模块对在从其轴向观察呈方形状的所述蓄电池配置空间内排列,并且从所述轴向观察所述各蓄电池模块纵横分别成奇数个排列。此时,可以将在壳体内的蓄电池配置空间内必然产生的蓄电池非排列部作为电源遮断部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可有效利用蓄电池配置空间内的空间,从而有效布置电源遮断部。
优选所述电气箱搭载于车辆的后座的后侧,所述电源遮断部与所述后座的后面对置地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从后座侧容易地接触电源遮断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箱构造,通过给壳体附加多种功能,能够使蓄电池箱小型轻量化,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容易进行蓄电池箱的组装以及维修作业,而且能够减少工序数量。
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防止蓄电池冷却风从壳体内的漏出。
能够弹性保持各蓄电池模块,防止它们的摇动音的产生。即使在蓄电池模块之间配置弹性构件,也能够使蓄电池箱小型化、轻量化。
能够弹性而且柔软地保持蓄电池模块,从而能够防止这些摇动音的产生。
能够防止吸收负荷时的弹性构件的位置偏移,从而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
能够通过增加弹性片的变形行程量而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
能够在蓄电池模块的整个区域内均匀地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可以防止产生导风部的摇动音。
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
能够使组装蓄电池箱变得容易,实现工序的削减。
不仅能够减轻向各单电池之间的连接部施加的负荷,而且还能够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
能够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并实现蓄电池箱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可以防止解除取决于拆卸限制部的规定锁定时的电源遮断部的误动作。
能够通过减少联锁构造的部件数量以及构成的简单化,实现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的降低。
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解除取决于拆卸限制部的规定锁定时的电源遮断部的误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电气箱构造,能够有效利用蓄电池配置空间内的空间而高效率地布置电源遮断部。
能够提高电源遮断部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车辆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搭载于上述车辆上的高压电气箱周边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高压电气箱的后视图;
图4是配置在上述高压电气箱内的蓄电池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与上述高压电气箱的左右方向正交的面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高压电气箱的蓄电池模块以及隔板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高压电气箱的保持架以及绝缘体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绝缘体后侧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1是上述高压电气箱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上述弹簧构件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15是上述蓄电池箱的外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上述蓄电池箱的主开关以及联锁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上述主开关、联锁杆以及止动壁的动作的第一作用图;
图18是图17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上述主开关、联锁杆以及止动壁的动作的第二作用图;
图20是图19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上述蓄电池箱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车辆
6  后座
20、120  高压电气箱(电气箱)
21  外装壳体(外装部件)
21a  凸形补强筋(定位部)
22、122、125  蓄电池箱
22a  高压蓄电池(蓄能器)
23  逆变器单元(电气设备)
31  蓄电池模块
32  单电池
32a  外筒构件
34  夹持器(holder)
34d  保持部
35  保持架
36  绝缘体(壳体)
37  母线板(接线部)
39a  端子台罩(规定部件、罩)
39b、124a  固定螺栓(固定部件)
41  绝缘体主体(分割体)
42  上绝缘体(分割体)
43  侧绝缘体(分割体)
47  补强筋(限制部)
48  排放孔
49  凹形补强筋(定位部)
53  环状突部(被卡止部)
54  环状槽部(卡止部)
55  框架侧补强筋(限制部)
61  隔板(导风部)
62  主体
63  开口
64  上游侧突出部(突出部)
64a  空气引导面
65  下游侧突出部(突出部)
65a  空气引导面
71、171  弹簧构件(弹性构件)
72  主体
75  弹性片
81、181  主开关(电源遮断部)
83A  联锁杆组件(拆卸限制部)
83、183  联锁杆(连接构件)
89  止动壁(动作限制部)
123  电气设备
124  保护罩(规定部件、罩)
BT  蓄电池配置空间
NB  蓄电池非排列部
H  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蓄电池箱构造的实施例。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与车辆的方向相同。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
图1所示的车辆1是混合汽车。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通过电动发电机辅助驱动。在车辆减速时等,发动机的运动能量可以通过电动发电机作为电能回收。回收的电能通过电力变换器给蓄能器充电。
在车辆1的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2内,装载串联设置上述发动机以及电动发电机而成的动力单元3。来自上述动力单元3的驱动力向前轮4传递。在发动机室2的后侧设有具有前座5以及后座6的车室7。在车室7的后侧设置通过上述车室7和后座6的座椅靠背6a等隔开的行李室8。在后座6的座椅靠背6a的后侧(行李室8内)配设经由底板9下的电力电缆11与动力单元3连接的高压电气箱20。
如图2、3所示,高压电气箱20具有呈箱型的外装壳体(外装部件)21、收容在外装壳体21内的蓄电池箱22、以及作为上述电力变换器的逆变器单元23等电气部件。在蓄电池箱22内收容作为上述蓄能器的高压蓄电池22a。
外装壳体21具有向座椅靠背6a侧开放的箱型的壳体主体24、分别封闭上述壳体主体24的开口左侧及右侧的左罩25L及右罩25R。在外装壳体21内的左侧收容蓄电池箱22,右侧收容上述逆变器单元23。
后座6的座椅靠背6a以越向上越靠后侧的方式倾斜。沿座椅靠背6a的后面H斜向配置高压电气箱20。座椅靠背6a及高压电气箱20,其下部固定支承在作为车身骨架构件的后横梁12上,上部固定支承在同样作为车身骨架构件的后包裹架(rear parcel)13上。
在高压电气箱20的上部左侧以及右侧分别安装进气管道26以及排气管道27,其中:进气管道26为了冷却蓄电池箱22内的高压蓄电池22a和逆变器单元23等电气部件,而可以将车室7内的空气导入高压电气箱20内;排气管道27可以将电气部件冷却后的空气导出。在排气管道27的中间部分设有用于使空气在进气管道26、高压电气箱20、以及排气管道27内流通的冷却风扇28。
从进气管道26导入高压电气箱20内的空气,在上述高压电气箱20的左侧冷却蓄电池箱22内的高压蓄电池22a,并向下方流动,在高压电气箱20的下端部向右侧移动后,冷却逆变器单元23,并向上方流动。其后,上述空气通过排气管道27导出高压电气箱20之外,排出到行李室8内或者车外。图3中用点划线箭头表示此时的空气流动。
图4是蓄电池箱22的分解立体图。如本图所示,蓄电池箱22,用左右一对夹持器34以及保持架35整体保持多个蓄电池模块31,将它们收容在由发泡绝缘树脂(聚苯乙烯、橡胶、聚氨酯等)构成的绝缘体(壳体)36内。用发泡树脂制造绝缘体36的理由是考虑到各蓄电池模块31的保护以及绝热等,且为了实现轻量化。图中箭头UP’表示沿上述后面H的倾斜的方向(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的方向)的上方,箭头FR’表示与后面H正交的方向(高压电气箱20的厚度方向)的前方。
各蓄电池模块31是将圆柱状的多个(在此是六个)单电池32电气并且机械串联的棒状物。在该实施例中,两个蓄电池模块31以其正负极彼此不同的方式排列,其一端侧连线,同时中间部分的两处用尼龙等绝缘树脂制的连结部件33连结,由此组成的蓄电池模块对31A被整体使用。
各蓄电池模块对31A按照使其长度方向(轴向)沿左右方向、并且将接线侧的端部朝向左侧的状态排列。在左罩25L侧(前方FR’侧,即外装壳体21的开口侧)排列的蓄电池模块对31A按照成对的各蓄电池模块31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排列的方式配置。在后侧(外装壳体21的底壁侧)排列的蓄电池模块对31A按照成对的各蓄电池模块31沿高压电气箱20的厚度方向(与后面H正交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
各蓄电池模块对31A的右侧端部(未接线侧的端部)通过母线板(接线部)37适当接线,由此将全部蓄电池模块31串联连接,构成高压蓄电池22a。高压蓄电池22a的正极侧以及负极侧的输入输出端子38从母线板37导出。上述各输入输出端子38在设置在左罩25L上的输入输出端子台39上和逆变器单元23等连接。
各夹持器34由尼龙等绝缘树脂制成,在高压电气箱20的厚度方向,从外装壳体21的开口侧依次分割为上夹持器34a、中夹持器34b以及下夹持器34c。在上夹持器34a以及中夹持器34b之间,夹着并保持在外装壳体21的开口侧排列的三个蓄电池模块对31A。在中夹持器34b和下夹持器34c之间夹着并保持在外装壳体21的底壁侧排列的七个蓄电池模块对31A。
各下夹持器34c和同样由尼龙等绝缘树脂制成的隔板(导风部)61一体形成。隔板61具有与绝缘主体41的底壁部41b大概重叠而设置的板状主体62,将绝缘体36的内部空间隔开为蓄电池配置空间BT和蓄电池冷却用空气导入通路IN(参照图5)。
各夹持器34按照在左右方向位于与各蓄电池模块对31A的连结部件33相同位置的方式配置,分别卡合在各连结部件33的外形上。通过将形成于蓄电池模块31的外周的环状突部(被卡止部)53和形成于夹持器34内周的环状槽部(卡止部)54卡合,实现各蓄电池模块对31A的左右方向等的定位(参照图6、14)。
绝缘体36作为外装壳体21的内衬构成,覆盖除蓄电池冷却用空气导入口44以及空气导出口45以及输入输出端子台39等以外的高压蓄电池22a的整体。绝缘体36具有绝缘体主体(分割体)41、作为与外装壳体21的开口对应的部位而分体构成的上绝缘体(分割体)42、作为逆变器单元23侧(右侧)的侧壁部而分体构成的侧绝缘体(分割体)43。逆变器单元23侧的侧壁部还作为与作为高压蓄电池22a的接线部的母线板37相对的相对部。
上绝缘体42安装在左罩25L上而被整体使用。绝缘体主体41、上绝缘体42以及侧绝缘部43通过彼此凹凸嵌合而连结,由此提高绝缘体36的刚性,同时抑制导入上述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冷却用空气的泄漏。
各保持架35具有沿绝缘体主体41的内侧跨越绝缘体主体41的上壁部41a、底壁部41b、以及下壁部41c、侧面观察呈大致U字形状延伸,且在其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中央部向绝缘体36内侧突出的截面形状。在各保持架35的两端部,向绝缘体36的外侧弯曲而形成有与左罩25L大致平行的对置部51。
下面,将各保持架35中沿绝缘体主体41的上壁部41a、底壁部41b以及下壁部41c的部位分别作为上边部、底边部和下边部而进行说明。在各保持架35中,将构成从宽度方向中间部突出的上边部以及其两侧边部的部位作为突出部进行说明,将构成两侧边部以及下边部的部位作为两脚部进行说明。
在左罩25L上,按照与各保持架35对应的方式安装有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的一对基架52。在上述各基架52的两端部分别紧固连结相对应的保持架35的两对置部51。各保持架35以及基架52在左右方向配置在与各夹持器34相同的位置。各保持架35以及基架52以与各夹持器34的外形适当卡合的状态保持各蓄电池模块对31A。
在组装这种蓄电池箱22时,首先,在绝缘体主体41的内侧安装各保持架35,通过后面详述的弹簧构件(弹性构件)71将隔板61载置在上述各保持架35的底边部上。然后,在与隔板61一体形成的各下夹持器34c上排列外装壳体21底壁侧的七个蓄电池模块对31A,在这些各蓄电池模块31上安装各中夹持器34b。进而,在各中夹持器34b上排列外装壳体21开口侧的三个蓄电池模块对31A,在这些各蓄电池模块31上安装各上夹持器34a。
接着,在各上夹持器34a上载置预先一体构成的各基架52、上绝缘体36以及左罩25L,紧固连结各基架52和保持架35后,将母线板37在各蓄电池模块对31A上从其右侧安装并接线。最后,通过从上述母线板37的右侧安装侧绝缘体43,从而完成蓄电池箱22的组装。
组装后的蓄电池箱22收容在预先配置在车身规定位置的外装壳体21的内部左侧。各基架52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与外装壳体21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一起分别紧固连结在后包裹架13以及横梁12上。
由此,蓄电池箱22以收容在外装壳体21内的状态支承在车身骨架部件上,外装壳体21的开口左侧由左罩25L封闭。
在绝缘体主体41的上壁部41a上设有用于将蓄电池冷却用的空气导入绝缘体36内的空气导入口44。上述空气导入口44如图5所示,与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侧的空气导入通路IN内连通。导入上述空气导入通路IN内的空气沿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以及隔板61向绝缘体主体41的下壁部41c侧流动,同时从设于上述隔板61上的多个开口63依次流入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冷却各蓄电池模块31。以下,有时将空气导入通路IN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简单地称作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冷却各蓄电池模块31后的空气从绝缘体主体41的下壁部41c和上绝缘体42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出口45向绝缘体36外导出。导出到绝缘体36之外的冷却空气,在绝缘体主体41的下壁部41c和外装壳体21的下壁部的间隙内通过,向高压蓄电池箱20的右侧移动,供给上述逆变器单元23的冷却。绝缘体主体41,通过使其底壁部41b形成为厚壁,由此提高了相对于来自行李室8侧的冲击的缓冲性能。
由于在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和隔板61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通路IN具有从空气导入口44侧到绝缘体主体41的下壁部41c侧狭窄的形状,从而能够确保上述通路下游侧的流速。通过使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的与隔板61对置的面向隔板61侧凸出地平缓弯曲,由此冷却空气很容易向蓄电池配置空间BT侧流入。
从隔板61的各开口63流入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的空气,通过各蓄电池模块31间将它们冷却,并且从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侧向上绝缘体42侧流动,到达在各蓄电池模块31和上绝缘体42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出通路OUT之后,从空气导出口45向绝缘体36之外导出。
空气导出口45的开口面积比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间隙的合计面积,即通过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的空气流路的合计面积小。因此,空气导出口45中的空气流速提高。因为空气导出口45的开口面积在左右方向即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变化,所以,容易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冷却各蓄电池模块31。
隔板61的各开口63,沿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横向设置在各蓄电池组件之间的间隙的正后侧位置。隔板61具有从主体62的各开口63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两缘部向各蓄电池模块31侧突出而引导蓄电池冷却用空气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突出部64、65。
各突出部64、65的空气引导面64a、65a,为了将流入开口63内的空气吹向蓄电池模块31,而按照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靠上游侧的方式倾斜,并且形成与对应的开口63紧旁边的位于上游侧的蓄电池模块31的外形大致同心的圆弧状。流入各开口63内的空气被吹向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的间隙,将它们良好冷却。
如图6、14所示,构成蓄电池模块31的单电池32在其外周具有金属制的外筒构件32a。该外筒构件32a的正极侧端由一体形成的底壁32b封闭,负极侧端由分体的板32c封闭。
在这种各单电池32之间的连接部,在负极侧端部的外周嵌合安装有树脂制的连接环32d,并且保持上述环的金属制的连接环32e通过焊接等与上述板32c接合。
在连接环32e上形成嵌入另一个单电池32的圆筒状的裙部(skirt)32f。该裙部32f和另一个单电池32的外筒构件32a通过焊接等接合,由此,使各单电池32在结构上结合。各单电池32在连接之后,由形成蓄电池模块31外表面的绝缘覆膜32g覆盖。
在各单电池32的连接环32d的外周形成上述环状突部53。环状突部53,为方便将相同构成的各单电池32串联连接,而设置在单电池32的一端部(例如负极侧的端部)。在以蓄电池模块31为单位观察时,各环状突部53在各单电池32的连接部,从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中央靠向任一侧(例如,正极侧)而设置。
各蓄电池模块31,在位于其两端部的单电池32和位于该单电池32的内侧的单电池32的连接部附近,由上述各夹持器34保持。在各夹持器34的与蓄电池模块31外周适合的适合部形成适合于上述环状突部53的环状槽部54。该环状槽部54与环状突部53一样,从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中央靠向任一侧(例如,正极侧)而设置。所以,通过使上述环状槽部54和环状突部53适合而将各蓄电池模块31组装到夹持器34上,由此防止接反各蓄电池模块31的正负极的误装配。
夹持器34的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两侧是保持部34d,该保持部34d通过避开各单电池32之间的连接部而与外筒构件32a接触,由此实际保持蓄电池模块31。夹持器34的上述两保持部34d之间不支承蓄电池模块31,而通过与环状突部53以及连结部件33嵌合,只进行蓄电池模块31的定位。
通过各环状槽部54和环状突部53嵌合,同时各夹持器34与蓄电池模块对31A中的连结部件33嵌合,由此能够进行各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轴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的定位。该状态下,通过各夹持器34的保持部34d和蓄电池模块31中的各单电池32的外筒构件32a抵接,蓄电池模块31被夹持器34保持。由此,来自蓄电池模块31的负荷避开各单电池32之间的连接部而输入外筒构件32a。
邻接的各蓄电池模块31为串联连接而将正负极相互不同配置,因此,邻接的蓄电池模块31彼此的环状突部53相互错开配置。因此,环状凸部53不会增加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的距离,不会导致高压蓄电池22a的大型化。
如图7、8、9所示,在绝缘体主体41上安装各保持架35的部位形成有插入上述各保持架35的两脚部的一对槽部46。上述两槽部46之间的中央部46a进入保持架35的突出部的内侧。
在绝缘体主体41的上下壁部41a、41c的上述中央部46a分别形成向绝缘体主体41内侧突出的补强筋(限制部)47。上述各补强筋47,在各保持架35的上下边部的突出部的前端分别形成适合于沿保持架35的长度方向、截面呈半圆状延伸的上述各补强筋47的框架侧补强筋(限制部)55。
各补强筋47从绝缘体主体41的上下壁部41a、41c的后侧端延伸到向底壁部41b的中途。各框架侧补强筋55延伸到向各保持架35的底边部的中途。将各保持架35安装在绝缘体主体41上之际,使上述绝缘体主体41的上下壁部41a、41c弹性变形各补强筋47的高度量,并且在其内部嵌入各保持架35,使上述各保持架35的两脚部进入两槽部46内,同时使各框架侧补强筋55和补强筋47卡合。
此时,由于绝缘体主体41由发泡树脂形成,故能够采用如上述的使绝缘体主体41弹性变形,同时拆装保持架35的构造(将保持架35从绝缘体主体41上强行拆下的构造)。
这样,通过将绝缘体主体41和保持架35卡合,限制各保持架35从绝缘体主体41向脱离方向的移动,因此,可以一体操作各保持架35和绝缘体主体41。此外,各补强筋47的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侧的端部为使各保持架35的拆装性能提高而平缓倾斜。
各保持架35的突出部前端和绝缘体主体41的内面大致成同一平面地设定。通过将从各保持架35的突出部前端更加突出的各框架侧补强筋55,卡合在各夹持器34的外侧形成的槽部内,由此能够进行各夹持器34进而各蓄电池模块3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定位(参照图8)。
在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下侧的角部形成从槽部46底面贯通到绝缘体主体41外面的排放孔48。上述排放孔48具有用于将绝缘体36内的水分向外部排出的作为排水孔的功能,车载蓄电池箱22时,位于其最下端的位置,同时,在绝缘体主体41上安装保持架35时,被上述保持架35的脚部覆盖。因此,即使不设置堵塞上述排放孔48的塞子等,也能够抑制在绝缘体36内流通的蓄电池冷却用的空气吹出。
如图10所示,在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外侧形成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边部49a、和从其大致中央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向下方延伸的突出边部49b构成的T字形的凹形补强筋(定位部)49(参照图5)。上述凹形补强筋49,其各边部形成截面V字形。适合于如此凹形补强筋49的截面呈山形(V字形)的凸形补强筋(定位部)21a在外装壳体21的底壁部形成(参照图3)。
通过使凸形补强筋21a和凹形补强筋49适合而在外装壳体21内收容绝缘体主体41,由此确定沿左右方向以及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的方向上的绝缘体主体41和外装壳体21的相对位置。通过使凹形补强筋49截面为V字形,并且凸形补强筋21a形成截面山形(V字形),由此,由各截面的倾斜面引导,能够容易地进行绝缘体主体41和外装壳体21的相对定位。在高压电气箱20的厚度方向的相对定位,通过使绝缘体主体41的底壁部41b抵接于外装壳体21的底壁部而进行。
如图11所示,在各保持架35的底边部上分别配置的弹簧构件71是在一块弹簧钢板上实施冲压成形等而形成的跨上述底边部的两端部的长尺构件。各弹簧构件71的主体72具有沿保持架35的突出部前端的上壁部73以及从其两侧缘向下方直立的短突缘74。各短突缘7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与保持架35的突出部的宽度相同,同时,通过使上壁部73的两端部与保持架35的两角部接触,进行弹簧构件71相对于保持架35的定位。
一并参照图12进行说明,各弹簧构件71的上壁部73,在其长度方向分成沿上述长度方向长的四个长方形状,在其每一个区域,一对弹性片75向保持架35侧倾斜切起。各弹性片75将上述一个区域切下一条对角线部分,设定上述区域的一方的短边部分为基端,形成从上述一方的短边侧向另一方的短边侧突出的三角形舌状而切起。
换言之,各弹性片75,其前端侧相对于主体72可动,呈前端侧的宽度比基端侧的宽度窄的三角形舌状。这样的各弹性片75分别以成对的彼此相互对置的方式延伸。
在此,各弹簧构件71,通过上述一个区域内的一对弹性片75的前端部在上壁部73的长度方向(弹性片75的延伸方向)重叠(并排),从而有效利用上述上壁部73的空间,同时使各弹性片75的行程量增加。
通过使各弹性片75的前端部抵接于保持架35的底边部上,各弹簧构件71的上壁部73从保持架35离开,通过隔板61以及夹持器34在上述上壁部73上搭载蓄电池箱22,由此,各蓄电池模块31被弹性地支承。各弹簧构件71具有多个弹性片75,同时实现相对于保持架35的与弹性负荷正交的方向上的定位,由此,施加于各蓄电池模块31的负荷点不会错开,且能够稳定地给予上述负荷。
各弹簧构件71的上壁部73可以与树脂制的隔板61面接触,从而能够抑制由隔板61的蠕变而引起的保持负荷的下降。而且,各弹簧构件71使其两短突缘74适合于保持架35而安装,由此防止使上述各弹簧构件71的里外相反的误组装。
如上说明,上述实施例的蓄电池箱22的构造,是在用一对保持架35保持多个蓄电池模块31的状态下收容在绝缘体36内而成的构造,绝缘体36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
根据该构成,在获得绝热性、耐冲击性、以及绝缘并且轻量化效果的同时,防止来自绝缘体36内的摇动音等的噪音漏出,并且能够很容易在绝缘体36内形成蓄电池冷却风的通路。
这样,通过给绝缘体36附加多种功能,从而能够实现蓄电池箱22的小型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是绝缘体36中的与作为蓄电池模块31的接线部的母线板37对置的部位(侧绝缘体43)可从绝缘体主体41以及上绝缘体42分离而构成的构造。因此,能够进行绝缘体36内收容蓄电池模块31的状态下的接线作业,所以,能够使蓄电池箱22的组装以及维修作业变得容易,能够削减工序数。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作为构成绝缘体36的多个分割体的绝缘体主体41、上绝缘体42、侧绝缘体43彼此凹凸嵌合地连结。即,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的各分割体无间隙地紧密装配,因此,能够容易并且可靠地防止蓄电池冷却风从绝缘体36内漏出。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蓄电池模块31与保持架35之间具备弹簧构件71,上述弹簧构件71具有相对于其板状的主体72位移的多个舌状弹性片75,上述各弹性片75的前端侧的宽度比基端侧的宽度窄。
根据该构成,被保持架35保持的蓄电池模块31承受来自弹簧构件71的弹性力。因此,在来自蓄电池模块31的负荷较小时,通过弹性片75的前端侧挠曲而被吸收,而负荷较大时,通过弹性片75的基端侧挠曲而被吸收。
即,能够弹性并柔软地保持蓄电池模块31,防止产生它们的摇动音。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弹簧构件71的弹性片75,彼此反向延伸的相互之间成对形成,由此,弹簧构件71在吸收负荷时,即使产生使弹簧构件71向和各弹性片75的变形行程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力,也能够在延伸方向为反向的弹性片75之间抵消这种力。
即,能够防止吸收负荷时的弹簧构件71的位置偏移,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31。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在彼此对置延伸的部件相互之间成对形成的各弹性片75延伸到相互错开并排的位置,由此可增大各弹性片75的延伸长度,能够增大上述弹性片75的变形行程量。
即,通过增加弹性片75的变形行程量,能够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31。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由蓄电池模块31和弹簧构件71夹着而设置具有多个开口63的作为导风部的隔板61,从上述隔板61的各开口63将导入绝缘体36内的空气向蓄电池模块31侧吹出。
根据该构成,可向蓄电池模块31的整个区域均匀地吹出空气,进行蓄电池模块31的冷却。隔板61也承受来自弹簧构件71的弹性力。
即,对于蓄电池模块31的冷却性能,能够在其整个区域均匀地提高。并且能够防止隔板61的摇动音的发生。
上述蓄电池箱的构造中,隔板61具有形成各开口63的板状主体62、从上述主体62的各开口63的附近向蓄电池模块31侧突出而引导空气的各突出部64、65,使导入绝缘体36内的空气沿上述隔板61的主体62流通,并且使各突出部64、65的空气引导面64a、65a以其基端侧位于比其前端侧靠近上述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位置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构成,沿隔板61流通的空气在流入各开口63内后,沿空气引导面64a、65a顺畅地吹向蓄电池模块31。
即,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模块31的冷却性能。
上述蓄电池箱构造中,在蓄电池模块31上设置靠其正极侧或负极侧的环状突部53,同时在隔板61上设置卡合环状突部53的环状槽部54,由此,在组装蓄电池箱22时,能够防止将蓄电池模块31的正负极接反的误组装,同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在蓄电池模块31轴向的定位,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池箱22的组装,而且能够削减工序数。
上述蓄电池箱构造中,各蓄电池模块31通过将多个单电池32串联连接而成,在上述环状突部53和环状槽部54卡合时,各单电池32的外筒构件32a由环状槽部54附近的保持部34d保持,由此,单电池32的外筒构件32a承受来自蓄电池模块31的负荷重力,减轻对各单电池32之间连接部的负荷。即,不仅可以减轻各单电池32之间连接部承受的负荷,而且还能够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31。
上述蓄电池箱构造中,在绝缘体36以及覆盖其的外装壳体21上分别设有确定多个方向的相对位置的凹形补强筋49以及凸形补强筋21a,由此,蓄电池箱22和外装壳体21的组装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实现工序数减少而产生的成本降低。
再者,上述蓄电池箱构造中,在绝缘体36以及各保持架35上分别设有限制各保持架35从上述绝缘体36向其脱离方向的移动的补强筋47以及框架侧补强筋55,由此,在组装蓄电池箱22时,能够一体操作绝缘体36和各保持架35,故能够同上述一样实现工序数的减少。
上述蓄电池箱构造中,通过在绝缘体36的保持架35重叠的位置配置排放孔48,由此,在绝缘体36内使空气流通、冷却蓄电池模块31时,也能够抑制冷却空气从排放孔48吹掉,因此,可以提高蓄电池模块31的冷却性能,实现蓄电池箱22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结构的收容高压蓄电池122a的蓄电池箱122。
即,高压蓄电池122a是彼此交错地重叠多个蓄电池模块31的结构,上述高压蓄电池122a代替上述高压蓄电池22a在被保持架35保持的状态下,收容在绝缘体36内。在各蓄电池模块31的两端部外周安装在其长度方向观察呈六角形状的绝缘树脂制的夹持器构件134。通过蜂窝状层叠上述夹持器构件134,从而各蓄电池模块31彼此交错重叠。在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形成用于使冷却风流通的间隙。
在这种蓄电池箱122中,在各夹持器构件134之间(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配置波形板状的弹簧构件(弹性构件)171。该弹簧构件171通过在板状主体上设置多个弹性片75而成,通过上述弹簧构件171的弹性力,各蓄电池模块31在层叠状态下被弹性支承。
根据该构成,由于被保持架35保持的蓄电池模块31直接承受来自弹簧构件171的弹性力,所以,可良好地保持蓄电池模块31,同时,能够弹性地吸收因层叠多个蓄电池模块31而产生的尺寸误差。即,可以弹性地保持各蓄电池模块31,防止这些摇动音的发生。
通过抑制弹簧构件171的行程量,能够使上述弹簧构件171进而蓄电池箱122小型化。因为蓄电池模块31用的夹持器构件均匀化,故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由于能够将作为各蓄电池模块31之间所需的冷却风通路的间隙的一部分作为弹簧构件171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所以,即使在蓄电池模块31之间配置弹簧构件171,也能够实现蓄电池箱22的小型化。
弹簧构件171通过在板状的主体上设置多个弹性片75而成,由此能够缩小上述弹簧构件171的配置空间,而且能够用少量部件数对各蓄电池模块31施加均匀的弹性负荷,因此能够实现蓄电池箱22的小型轻量化。另外,即使在格子状层叠各蓄电池模块31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上述的构成。
高压蓄电池22a也可以使母线板37和上绝缘体42对置而收容在绝缘体36内。该情况下,通过使绝缘体主体41和侧绝缘体43一体化,能够在进一步提高气密性的同时确保接线作业性。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的发明实施例。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2和图4进行说明,在外装壳体21的开口侧排列三个蓄电池模块对31A,在底壁侧排列七个蓄电池模块对31A。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配置空间BT侧面观察呈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的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在上述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在沿高压电气箱20的倾斜的方向(纵向)排列七个电池模块31、在厚度方向(横向)排列三个蓄电池模块31。
外装壳体21开口侧的蓄电池模块对31A从下依次排列。因此,在蓄电池配置空间BT上部的与后座6的后面H对置的部位形成不排列蓄电池模块31的蓄电池非排列部NB。
如图15所示,在左罩25L的上部中央设置使高压蓄电池22a(各蓄电池模块31)和输入输出端子38之间的通电接通断开的主开关(电源遮断部)81。该主开关81还作为允许或限制向覆盖输入输出端子台39的端子台罩39a的固定螺栓39b的工具接触的所谓联锁机构而起作用。
主开关81具有通过左右摆动动作而使上述通电接通断开的操作杆82。上述操作杆82与在左罩25L内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保持的联锁杆组件(拆卸限制部)83A直接连接。
一并参照图16进行说明,联锁杆组件83A具有对棒材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联锁杆(连接构件)83、和安装在上述联锁杆83上的夹持器84、85。联锁杆83随着操作杆82的摆动而滑动,通过使其前端部出没于端子台罩39a的固定螺栓39b上,来允许或者限制向上述固定螺栓39b的工具接触。
主开关81配置在左罩25L的里面侧(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配置空间BT侧)。该主开关81进入蓄电池配置空间BT上部的蓄电池非排列部NB内。
联锁杆83的操作杆82侧的端部经由树脂制的摆动夹持器84以一定游隙嵌入操作杆82的卡合孔。联锁杆83的中间部分同样经由树脂制的滑动夹持器85可滑动地支承在左罩25L的插通部。
主开关81在操作杆82摆动到右侧时,成为接通状态(在高压蓄电池22a和输入输出端子38之间可以通电的状态),操作杆82摆动到左侧时,成为断开状态(遮断高压蓄电池22a和输入输出端子38之间的通电的状态)。
在随着操作杆82向右侧的摆动,联锁杆83向右侧滑动时,上述联锁杆83的前端部在端子台罩39a的固定螺栓39b上进出,限制向上述固定螺栓39b的工具接触。在随着操作杆82向左侧摆动,联锁杆83向左侧滑动时,上述联锁杆83的前端部从端子台罩39a的固定螺栓39b上退避,允许向上述固定螺栓39b的工具接触。
操作杆82按照不从左罩25L的外面突出的方式配置。为了操作该操作杆82,可在左罩25L上形成的开口内安装将它们密封的开关罩86。在上述开关罩86上形成有进入操作杆82的主开关的断开时的位置的凸部86a(参照图17)。通过在主开关接通时安装上述开关罩86,从而可以防止异物向左罩25L开口内侵入,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忘记输入主开关81的接通。
如图17~20所示,在左罩25L中成为联锁杆83的前端部附近的部位,固定具有向联锁杆83施力的弹性片88的弹簧构件87。上述弹簧构件87的弹性片88是与联锁杆83大致平行的板状。在上述弹簧片88的与主开关81相反侧的缘部竖立设置和联锁杆83大致正交的止动壁(动作限制部)89。
这样的弹簧构件87在图17、18所示的主开关81的接通状态下,使止动壁89的上缘与在固定螺栓39b上进出的联锁杆83接触,弹性片88产生弹性变形,由此进行联锁杆83的防振。在主开关接通时,联锁杆83的前端部插通并保持于端子台罩39a上设置的保持部39c内。
另一方面,在图19、20所示的主开关81的断开状态下,联锁杆83设定为其前端退避到位于止动壁89的正左侧。由此,弹性片88的弹性变形仅恢复止动壁89的高度量,在上述弹性片88与联锁杆83接触的同时,止动壁89与联锁杆83的前端右侧邻接配置。
在使主开关81从该状态成为接通状态时,即便使操作杆82单独动作,与上述操作杆82连接的联锁杆83向左侧的滑动也会受到止动壁89的限制。即,主开关断开时的止动壁89处于相对于联锁杆83的动作限制位置。因此,在将主开关81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之际,必须使止动壁89进行克服施加力而从动作限制位置退避的动作。
如以上所说明,上述实施例的联锁构造适用于具备高压蓄电池22a和收容高压蓄电池22a的绝缘体36的高压电气箱20,具备高压蓄电池22a的主开关81、限制覆盖高压蓄电池22a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端子台罩39a的拆卸的联锁杆组件83A、根据主开关81的状态限制上述联锁杆组件83A的动作的止动壁89。
根据该构成,在主开关81遮断高压蓄电池22a的电源,解除取决于联锁杆组件83A的端子台罩39a的拆卸限制时,通过止动壁89限制上述联锁杆组件83A的动作,由此能够限制与联锁杆组件83A连接的主开关81的动作。
即,能够防止解除端子台罩39a的拆卸限制时的主开关81的误操作。
上述联锁构造中,联锁杆组件83A具有与主开关81直接连接的联锁杆83,通过主开关81的接通断开操作来移动联锁杆83,限制端子台罩39a从高压电气箱20上拆卸。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主开关81与联锁杆83直接连接,能够减少联锁构造的部件数量。由于联锁杆83由棒材形成,从而能够抑制其占有空间,容易进行和固定螺栓39b的相对的布置。
即,能够减少联锁构造的部件数量,实现降低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另外,可以实现联锁杆83的布置自由度的提高。
再有,上述联锁构造中,联锁杆83可通过限制在高压电气箱20上固定端子台罩39a的固定螺栓39b的拆卸,具体地说限制向固定螺栓39b的工具接触的简易构造,限制端子台罩39a从高压电气箱20上拆卸,因此,能够简化联锁构造的构成,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
另外,上述联锁构造中,限制联锁杆83的动作的止动壁89被朝向相对于联锁杆83的动作限制位置施力,在该动作限制位置,在将主开关81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时,需要使止动壁89进行克服施加力而从上述动作限制位置退避的其它动作。
根据该构成,在使主开关81处于断开状态即遮断了各蓄电池模块31的电源的状态,而且处于解除了取决于联锁杆83的端子罩39a的拆卸限制的状态时,由于在止动壁89上作用有施加力,所以自动限制联锁杆83的动作,因此,能够自动地限制与联锁杆83连接的主开关81的动作。因此,在将主开关81从该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即切换到连接了各蓄电池模块的电源的状态时,必须使止动壁89进行克服施加力而从动作限制位置退避的动作,因此,能够防止主开关81单独的误动作。
即,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解除取决于联锁杆83的端子罩39a的拆卸限制时的主开关81的误动作。
在上述高压电气箱20的构造中,通过在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设置蓄电池非排列部NB,在上述蓄电池非排列部NB内配置蓄电池模块31(高压蓄电池22a)的主开关81,由此,能够将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非排列部NB作为主开关81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布置主开关81。
在上述电气箱构造中,各蓄电池模块31在和其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成对排列而构成多个蓄电池模块对31A,这些各蓄电池模块对31A在其轴向观察呈方形状的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排列,同时,在上述轴向观察各蓄电池模块31纵横分别成奇数个排列,由此,能够将在绝缘体36内的蓄电池配置空间BT内必然产生的蓄电池非排列部NB作为主开关81的配置空间而有效利用。
在上述电气箱构造中,高压电气箱20搭载于车辆1的后座6的后侧,主开关81与后座6的后面H对置且配置在高压电气箱20的上部,由此,即使在后面冲撞时等导致行李室8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主开关81,容易地从后座6侧进行接触,同时,通过将主开关81配置在高压电气箱20的上部,从而可以用比较便利的姿势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实现主开关81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电气箱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图21所示构成的高压电气箱120。
即,在由外装壳体121覆盖的蓄电池箱125的侧部,一体安装逆变器等电气设备123。在该电气设备123的上部设置主开关181。电气设备123仅露出主开关181而用保护罩124覆盖。为了根据主开关181的状态限制向该保护罩124的固定螺栓124a的工具接触,由棒材形成的联锁杆183直接与主开关181连接。
在该构成中,也能够减少联锁构造的部件数量,实现降低成本、重量、以及故障发生率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上述各联锁构造不仅适用于混合汽车,也可适用于只用来自行驶用电动机的驱动力行驶的电气汽车,还可适用于具备作为向行驶用电动机供给的电力供给源的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汽车等车辆。即,收容于电气箱内的蓄能器不限于蓄电池,只要是蓄电池、电容器以及燃料电池中的至少之一即可。
收容于电气箱内的上述电气设备也可以是逆变器之外的下变换器(downverter)、通电电缆或者接线盒(安装有熔断器、接触器以及电流传感器等的高压配电板)等使用了上述蓄能器、或用于活用蓄能器的设备。
上述各联锁构造,不仅是限制向电气箱固定规定部件的固定部件的拆卸(包含工具接触)的构成,也可以是直接限制上述规定部件从电气箱向脱离方向移动的构成。
由联锁构造限制从电气箱拆卸的部件可以是上述蓄能器或其一部分、或上述电气设备或其一部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构成的添加、省略、置换以及其它的变更。本发明不被上述的说明所限定,仅由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通过给壳体附加多种功能,能够实现蓄电池箱的小型轻量化,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解除取决于拆卸限制部的规定锁定时的电源遮断部的误动作。

Claims (48)

1、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由发泡性绝缘树脂形成的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接线部对置的部位可分割地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相互凹凸嵌合而连结的多个分割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各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具备形成所述各开口的板状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从各开口附近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突出并具有引导空气的空气引导面的突出部,使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部的所述主体流通,并且所述空气引导面通过使其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靠所述空气的流通方向上游侧而倾斜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靠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极侧或负极侧设置的被卡止部、和在所述导风部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被卡止部卡合的卡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壳体和覆盖所述壳体的外装部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确定多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具备限制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壳体向脱离方向移动的限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面对所述保持架设有排放孔。
10、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和配置在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的弹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具备板状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多个弹性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电池模块和所述弹性构件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具备形成所述各开口的板状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从各开口附近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突出并具有引导空气的空气引导面的突出部,使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部的所述主体流通,并且所述空气引导面通过使其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靠所述空气的流通方向上游侧而倾斜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靠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极侧或负极侧设置的被卡止部、和在所述导风部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被卡止部卡合的卡止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各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壳体和覆盖所述壳体的外装部件的至少之一上设置的确定多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以及保持架的至少之一上具备限制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壳体向脱离方向移动的限制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面对所述保持架设有排放孔。
19、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保持架、收容所述保持架的壳体、和配置于所述蓄电池模块和保持架之间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具有主体和相对于所述主体位移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侧的宽度比基端侧的宽度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具有成对的多个所述弹性片,各弹性片从所述主体相互反向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所述各弹性片相互对置并延伸到重叠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电池模块和所述弹性构件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具备形成所述各开口的板状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从各开口附近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突出并具有引导空气的空气引导面的突出部,使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部的所述主体流通,并且所述空气引导面通过使其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靠所述空气的流通方向上游侧而倾斜形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靠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正极侧或负极侧设置的被卡止部、和在所述导风部以及保持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被卡止部卡合的卡止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蓄电池模块之间设有导风部,该导风部具有多个开口,将导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各开口向所述蓄电池模块侧吹出。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壳体和覆盖所述壳体的外装部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确定多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以及保持架中至少之一上具备限制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壳体向脱离方向移动的限制部。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面对所述保持架设有排放孔。
29、一种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电池模块、保持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夹持器以及保持架、和收容所述夹持器以及保持架的壳体,并设有: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外周设置的定位用环状突部、和在所述夹持器以及保持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与所述环状突部卡合的环状槽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模块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具有外筒构件,所述蓄电池箱构造设有:所述环状突部和环状槽部卡合时在所述环状槽部附近保持所述外筒构件的保持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壳体和覆盖所述壳体的外装部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确定多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以及保持架中至少之一上具备限制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壳体向脱离方向移动的限制部。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蓄电池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面对所述保持架设有排放孔。
34、一种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能器、收容所述蓄能器的壳体、所述蓄能器的电源遮断部、限制与所述蓄能器相关的规定部件的拆卸的拆卸限制部、根据所述电源遮断部的状态限制所述拆卸限制部的动作的动作限制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器是蓄电池、电容器、及燃料电池中至少之一。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是所述蓄能器或者其一部分。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是逆变器、下变换器、通电电缆、及接线盒等使用了所述蓄能器或者用于活用所述蓄能器的电气设备。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是覆盖所述电气设备的罩。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气箱拆卸的规定部件是覆盖所述蓄能器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罩。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限制部具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电源遮断部直接连接,通过所述电源遮断部的接通断开操作而移动,限制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由棒材形成。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限制将所述规定部件固定在电气箱上的固定部件的拆卸。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时,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而能够进行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时,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而限制规定部件从所述电气箱的拆卸。
4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箱的联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部被朝向相对于所述拆卸限制部的动作限制位置施力,在所述动作限制位置,限制所述电源遮断部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的切换。
46、一种电气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收容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壳体;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电源遮断部,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可排列所述蓄电池模块的蓄电池配置空间内设置的蓄电池非排列部内。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气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蓄电池模块在与其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成对排列而构成多个蓄电池模块对,各蓄电池模块对在从其轴向观察呈方形状的所述蓄电池配置空间内排列,并且从所述轴向观察所述各蓄电池模块纵横分别成奇数个排列。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气箱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箱搭载于车辆的后座的后侧,所述电源遮断部与所述后座的后面对置地配置。
CNB2005800339024A 2004-10-08 2005-10-07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0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6578 2004-10-08
JP296578/2004 2004-10-08
JP296579/2004 2004-10-08
JP051622/2005 2005-02-25
JP051621/2005 2005-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6250A true CN101036250A (zh) 2007-09-12
CN100544070C CN100544070C (zh) 2009-09-23

Family

ID=3873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39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070C (zh) 2004-10-08 2005-10-07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4070C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3870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03101422A (zh) * 2011-11-14 2013-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
CN103481761A (zh) * 2013-08-09 2014-01-01 王俊 联锁装置
CN104108358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
CN104157804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4157803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4221207A (zh) * 2012-03-29 2014-12-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单元盘的互锁装置
CN104584275A (zh) * 2012-09-05 2015-04-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能存储电池以及用于制造电能存储电池的方法
CN105142985A (zh) * 2013-04-24 2015-12-0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蓄电池壳
CN105723561A (zh) * 2013-09-18 2016-06-29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电池组热调节装置
CN106450517A (zh) * 2016-09-18 2017-02-22 上海吉能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组合系统
CN107534107A (zh) * 2015-04-30 2018-01-02 株式会社Lg 化学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04133A (zh) * 2018-07-26 2018-12-14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9638193A (zh) * 2018-12-21 2019-04-16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卫星用蓄电池结构
CN110065376A (zh) * 2019-06-03 2019-07-30 田歌 一种新能源汽车
CN110112344A (zh) * 2019-05-22 2019-08-09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110120481A (zh) * 2019-05-28 2019-08-13 马闪 一种锂电池金属外壳
CN110651378A (zh) * 2017-06-02 2020-01-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10877154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接合隔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12310525A (zh) * 2019-08-14 2021-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6025A (en) * 1971-11-25 1975-03-05 Varta Ag Self-supporting case for accumulators or storage batteries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3870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US8790813B2 (en) 2009-08-21 2014-07-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CN103101422A (zh) * 2011-11-14 2013-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
CN103101422B (zh) * 2011-11-14 2015-07-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
CN104221207A (zh) * 2012-03-29 2014-12-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单元盘的互锁装置
CN104584275A (zh) * 2012-09-05 2015-04-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能存储电池以及用于制造电能存储电池的方法
CN104108358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
CN104108358B (zh) * 2013-04-17 2019-01-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
CN105142985A (zh) * 2013-04-24 2015-12-0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蓄电池壳
CN105142985B (zh) * 2013-04-24 2018-09-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蓄电池壳
CN104157803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4157804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4157804B (zh) * 2013-05-14 2016-09-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4157803B (zh) * 2013-05-14 2016-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装置
CN103481761B (zh) * 2013-08-09 2016-08-17 王俊 联锁装置
CN103481761A (zh) * 2013-08-09 2014-01-01 王俊 联锁装置
CN105723561B (zh) * 2013-09-18 2018-11-23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电池组热调节装置
CN105723561A (zh) * 2013-09-18 2016-06-29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电池组热调节装置
CN107534107A (zh) * 2015-04-30 2018-01-02 株式会社Lg 化学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50517A (zh) * 2016-09-18 2017-02-22 上海吉能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组合系统
CN106450517B (zh) * 2016-09-18 2018-11-23 上海吉能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组合系统
CN110651378A (zh) * 2017-06-02 2020-01-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004133B (zh) * 2018-07-26 2021-10-15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9004133A (zh) * 2018-07-26 2018-12-14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0877154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接合隔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9638193A (zh) * 2018-12-21 2019-04-16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卫星用蓄电池结构
CN110112344B (zh) * 2019-05-22 2022-03-11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110112344A (zh) * 2019-05-22 2019-08-09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110120481A (zh) * 2019-05-28 2019-08-13 马闪 一种锂电池金属外壳
CN110120481B (zh) * 2019-05-28 2021-10-12 颍上东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金属外壳
CN110065376A (zh) * 2019-06-03 2019-07-30 田歌 一种新能源汽车
CN110065376B (zh) * 2019-06-03 2024-03-26 田歌 一种新能源汽车
CN112310525A (zh) * 2019-08-14 2021-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
US11909059B2 (en) 2019-08-14 2024-02-2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box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4070C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6250A (zh)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214940C (zh) 车辆翼子板结构
CN1096989C (zh) 塑料瓶提手及手提式塑料瓶
CN1211223C (zh) 车辆的燃料箱构造
CN1211092A (zh) 联接器
CN1470445A (zh) 输送车、制造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961491A (zh)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CN101049813A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101043114A (zh) 复合电连接器、用于其的保持台、荧光管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894921A (zh) 发送台、接收台、通信方法、通信程序和记录了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290707A (zh) 核苷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
CN1375113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239982C (zh) 数据处理系统
CN1402356A (zh) 纵向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CN100352093C (zh) 燃料电池
CN1255911C (zh) 端子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147867C (zh) 燃料组件
CN101043106A (zh) 复合接触件
CN1064767A (zh) 用于电子电路组件的壳体
CN1993843A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以及电池模块制造方法
CN1873625A (zh) 一种基于功能覆盖率的随机激励的自动产生方法
CN1934698A (zh) 半导体器件
CN1891578A (zh) 包装装置和定位物品的方法
CN1110099C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