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0482634C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2634C
CN100482634C CN 200510084528 CN200510084528A CN100482634C CN 100482634 C CN100482634 C CN 100482634C CN 200510084528 CN200510084528 CN 200510084528 CN 200510084528 A CN200510084528 A CN 200510084528A CN 100482634 C CN100482634 C CN 1004826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ram
milliliters
organic
mm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45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1499A (zh
Inventor
细川地潮
舟桥正和
川村久幸
新井宏昌
古贺英俊
池田秀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1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6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6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1/00Dyes with anthracene nucleus not condensed with any other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3/00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 C09B23/14Styryl dyes
    • C09B23/148Stilbene dyes containing the moiety -C6H5-CH=CH-C6H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09B57/001Pyrene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09B57/008Triarylamine dyes containing no other chromopho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发光效率、寿命长且耐热性优异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和生产该材料的方法。该材料由以下通式(1)表示。在该通式中,A表示可任选被取代的C22-60亚芳基;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任选被取代的C6-30亚芳基;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以及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在通式(2)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任选被取代的烷基或芳基、或氰基,或者通过R1和R2或R3和R4的键连而形成三键,Z表示可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且n表示0或1。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99803419.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申请日为1999年12月28日,最早的优先权日为1998年12月28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光源如电视机平面发光元件和显示器背照光、具有高发光效率、耐热性优异且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使用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新型化合物、以及生产用于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有机化合物的电致发光(EL)装置预期可用于能够大面积显示的便宜的固体发光型全色显示装置,因此已积极地开展了对其的开发工作。一般来说,EL装置由发光层以及一对位于该发光层两侧的相对电极组成。如果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子就在阴极侧注入且空穴在阳极侧注入。电子与空穴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发态。如果该激发态返回到常态,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迄今为止,有机EL装置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而且与无机装置相比,发光亮度低且发光效率差。此外,有机EL装置的性能下降非常迅速。因此,有机EL装置迄今尚未实际使用。尽管有机EL装置的性能已得到提高,但尚未得到具有高效发光且具有足够耐热性和寿命的有机EL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sei 8(1996)-12600公开了一种可用于EL装置的苯基蒽衍生物。但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低至约2-4cd/A,因此需要提高效率。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sei 8(1996)-199162中,公开了一种EL装置,它具有包含胺或二胺衍生物作为荧光掺杂剂的发光层。但这种EL装置在300cd/m2起始亮度下的寿命短至700小时,尽管其发光效率为4-6dc/A,因此需要提高寿命。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sei 9(1997)-268284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苯基蒽基团的用于EL装置的材料。如果该材料在高温下长期使用,它会明显降低发光亮度,因此其耐热性不足。此外,这些装置不能发出橙色至红色区内的光。由于发出红色是EL装置进行全色显示时不可缺少的,因此要求装置能够在橙色至红色区发光.如果这些材料用作主体材料且其它化合物用作掺杂材料,不能实现长寿命.实际应用要求能够产生10000d/m2或更高的起始亮度。但该值尚未实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sei 11(1999)-152253中,公开了这样一个例子,其中将具有二萘结构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加入能够传递电子的发光层,例如一层铝配合物或类似物中.但在该例子中,铝配合物或类似物发光,而用于有机EL装置的该材料则并不起发光中心的作用,因为铝配合物或类似物发光层的能隙小于用于有机EL装置的该材料的能隙。
用作有机EL装置材料的芳基胺已通过Ullmann反应,利用胺和碘代苯进行合成。例如,《化学通讯》(Chem.Lett.)第1145页-1148页,1989、美国专利4764625以及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sei 8(1996)-48974的说明书中,作为典型例子描述了在惰性烃溶剂如十氢萘中,在150℃或更高的温度下,在一当量或更多铜粉以及氢氧化钾之类碱的存在下,通过相应碘代苯与二芳基胺的反应而得到三芳基胺.
但利用Ullmann反应的方法的缺陷在于,必须使用昂贵的碘化物作为反应试剂,该反应不能应用于许多类型的化合物,反应产率不够高,反应需要温度高至150℃且时间长,而且由于大量使用铜粉而产生包含大量铜的废液,因此出现环境问题。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本发明已克服了以上问题,因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能够高效发光并具有长寿命和优异耐热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新型化合物、以及生产这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的方法。
为了开发出具有上述有利性能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以及使用该材料的有机EL装置,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后发现,该目的可通过使用由以下给出的通式[1]和[3]-[10]表示的化合物而实现.本发明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得以完成。
本发明人还发现,以上目的可通过使用由通式[11]和[1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掺杂材料或发光中心而实现.
本发明人进一步发现,作为有机EL装置材料的叔芳基胺可在包含膦化合物和钯化合物的催化剂以及碱的存在下,通过胺与芳基卤的反应而高活性地合成。本发明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得以完成。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称作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是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其中A表示具有22-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由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而且当A所示亚芳基具有26或更少碳原子时,a+b+c+d>0且该亚芳基不含两个或多个蒽核;
通式[2]为:
通式[2]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12
其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或通过R1和R2或R3和R4的键连而形成三键;Z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且n表示0或1。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3]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1
其中B表示具有6-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由上述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且至少一个由B、X1、X2、X3和X4表示的基团具有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083125QIETU
核.
通式[3]优选指以下通式[4]、通式[5]或通式[6]。
通式[4]: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2
其中X1-X4、Y1-Y4和a-d分别独立地与通式[3]中的相同。
通式[5]:
其中B、X1、X2、Y1、Y2、a和b分别独立地与通式[3]中的相同。
通式[6]: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31
其中B、X1、X2、Y1、Y2、a和b分别独立地与通式[3]中的相同。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7]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32
其中D表示具有并四苯核或并五苯核的二价基团,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包含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且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
通式[7]优选指以下通式[8]。
通式[8]: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33
其中X1-X4、Y1-Y4和a-d分别独立地与通式[7]中的相同,R51-R6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且R51-R60所示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从而形成饱和或不饱和且取代或未取代的碳环.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9]
其中E表示包含被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核的二价基团,X5-X8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5和X6可相互键连,X7和X8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而且当E所示基团为未取代基团;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42
时,X5-X8中的至少两个包含取代或未取代基团: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43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44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通式[10]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0]
其中Ar1和Ar3分别独立地表示二价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1,3-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1,8-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亚联苯基,Ar2表示二价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蒽核、取代或未取代芘核、取代或未取代菲核、取代或未取代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5170726QIETU
核、取代或未取代并五苯核、取代或未取代并四苯核、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芴核,X5-X8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5和X6可相互键连,X7和X8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a+b+c+d≤2,e表示0或1,f表示1或2,当Ar2表示蒽核时,排除a=b=b=d且Ar1和Ar3同时表示对-亚苯基的情形.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还可以是由以下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52
其中F表示具有6-21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a+b+c+d>0.
在通式[11]中,由F表示的基团优选为由以下通式[12]、通式[13]或通式[14]表示的基团:
通式[12]
通式[13]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62
其中R5’-R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而且由R5’-R24’表示的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碳环;
通式[14]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63
其中R25’-R3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而且由R5’-R24’表示的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碳环。
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本发明材料还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EL)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括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至少一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包含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
优选在以上有机EL装置中,包含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作为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和掺杂材料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层位于该电极对之间。
优选在以上有机EL装置中,发光层包含0.1-20%重量的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有机EL装置材料.
优选在以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和掺杂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各自独立地包含0.1-20%重量的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有机EL装置材料。
优选在以上有机EL装置中,发光层是包含茋衍生物和由任一通式[1]、[3]-[11]和[11’]表示的有机EL装置材料的层.
在以上有机EL装置中,包含芳族叔胺衍生物和/或酞菁衍生物的层位于发光层与阳极之间。
优选在以上有机EL装置中,由通式[11]表示的有机EL装置材料的能隙比主体材料能隙小0.07ev或更多.
本发明的新型化合物由以下通式[11’]表示:
通式[1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71
其中F表示通式[14]所示基团,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且a+b+c+d>0;
通式[14]为:
通式[14]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81
其中R25’-R3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而且由R5’-R24’表示的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碳环。
生产本发明有机EL装置材料的方法包括:在包含膦化合物和钯化合物的催化剂以及碱的存在下,将以下通式[15]所示的伯胺或仲胺:
R(NR’H)k   [15]
其中k表示1-3的整数;当k表示1时,R和R’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且当k表示2或3时,R表示亚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且R’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与以下通式[16]所示的芳基卤进行反应:
Ar(X)m   [16]
其中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X表示F、Cl、Br或I,且m表示1-3的整数,从而生产出包含芳基胺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
上述芳基胺优选为由以下通式[17]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82
其中F表示具有6-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X1和X2可相互键连,X3和X4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且a+b+c+d>0.
所述膦化合物优选为三烷基膦化合物、三芳基膦化合物或二膦化合物。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给出了按照本发明方法合成的化合物a的1H NMR图。
图2给出了按照本发明方法合成的化合物b的1H NMR图。
图3给出了按照本发明方法合成的化合物e的1H NMR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发明的通式[1]中,A表示具有22-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亚芳基的例子包括由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芘、芴、噻吩、蔻和荧蒽形成的二价基团、以及通过将多个这些基团相互键连而形成的二价基团。通式[1]中的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由X1-X4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含有苯基、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芘、芴、噻吩、蔻和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083125QIETU
骨架结构的一价或二价基团.X1和X2可相互键连且X3和X4可相互键连.
用作X1-X4所示基团的取代基的基团分别独立地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将芳氧基、芳基硫基、芳基烷基和芳基酮基团从以上取代基中排除,因为具有以上排除基团的化合物往往在汽相沉积时受热分解,因此所得装置的寿命短.
在通式[1]中,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但如果由A表示的基团具有26或更少碳原子时,那么a+b+c+d>0且由A表示的基团不包含2个或更多蒽核.
在本发明的通式[2]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由R1-R4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硬脂基、2-苯基异丙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苄基、α-苯氧基苄基、α,α-二甲基苄基、α,α-甲基苯基苄基、α,α-二(三氟甲基)苄基、三苯甲基和α-苄氧基苄基;和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如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联苯基、4-甲基联苯基、4-乙基联苯基、4-环己基联苯基、三联苯基、3,5-二氯苯基、萘基、5-甲基萘基、蒽基和芘基。
在本发明的通式[2]中,Z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由Z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芳基如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芘基和噻吩基.以上芳基可具有取代基.取代基的例子包括以上在作为R1-R4所示基团的例子时描述的烷基和芳基、烷氧基、氨基、氰基、羟基、羧酸、醚基和酯基.在通式[2]中,n表示0或1.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通式[1]所示化合物具有位于中心部分的二胺结构和位于端部的苯乙烯基胺结构,电离能为5.6ev或更低,因此容易注入空穴。空穴的迁移率为10-4m2/V·s或更高.因此,该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递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由于中心的多苯基结构,电子亲和势为2.5ev或更高,因此容易注入电子.
此外,由于A所示结构具有22个或更多碳原子,因此容易形成无定形薄膜。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至100℃或更高,因此耐热性得到提高。如果A所示结构中包含两个或多个蒽基,那么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可能会热分解.
在其结构中X1和X2或X3和X4通过单键或碳环键相互键连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耐热性较高.
在本发明通式[3]-[6]所示化合物中,B表示具有6-6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由B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由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芘、芴、噻吩、蔻和荧蒽形成的二价基团、以及通过将多个这些基团相互键连而形成的二价基团.X1-X4、Y1-Y4和a-d与通式[1]中所述的相同,其中由B、X1、X2、X3和X4表示的至少一个基团具有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083125QIETU
核。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通式[3]-[6]所示化合物具有位于中心部分的二胺结构和位于端部的苯乙烯基胺结构,电离能为5.6ev或更低,因此容易注入空穴.空穴的迁移率为10-4m2/V·s或更高.因此,该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递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由于由B、X1、X2、X3和X4表示的至少一个基团中包含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083125QIETU
核,因此耐久性和耐热性可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长期驱动并可得到能够在高温下储存或驱动的有机EL装置。
此外,有机EL装置的寿命可通过使用通式[3]-[6]所示化合物作为掺杂材料而延长,且发光效率可通过使用所述化合物作为发光层的材料而提高。
在由本发明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中,D表示包含取代或未取代并四苯核或并五苯核的二价基团。由D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通过连接多个选自联苯、萘、蒽、菲、芴和噻吩的至少一个基团以及并四苯核或并五苯核而形成的二价基团。X1-X4、Y1-Y4和a-d与通式[1]中所述的相同,其中X1和X2可相互键连且X3和X4可相互键连.
在由本发明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X1-X4、Y1-Y4和a-d分别独立地表示与以上在通式[1]中所述相同的原子和基团。R51-R6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而且由R51-R60表示的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且取代或未取代的碳环.
在通式[7]和[8]中用作取代基的基团分别独立地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将芳氧基、芳硫基、芳烷基和芳基酮基团从以上取代基中排除,因为具有以上排除基团的化合物往往在汽相沉积时受热分解,因此所得装置的寿命短.
如上所述,由本发明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由于并四苯或并五苯结构而在橙色至红色区具有强荧光.空穴由于二胺结构而容易注入。如果该化合物包含在发光层中,空穴就容易被俘获,这促进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因此,可得到能够高效发出黄色、橙色和红色光的发光装置。
尤其是,如果将由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用作掺杂材料,那么所得发光装置就寿命长且比起任何常规装置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
在由本发明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中,E表示包含被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蒽核的二价基团.X5-X8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由X5-X8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含有亚苯基、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芴和噻吩骨架结构的一价和二价基团。X5和X6可相互键连且X7和X8可相互键连。Y1-Y4和a-d与通式[1]中所述的相同。
但如果E表示未取代基团:
Figure C200510084528D00221
那么X5-X8中的至少两个包含取代或未取代基团;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通式[9]所示化合物具有二胺结构,电离能为5.6ev或更低,因此容易注入空穴.空穴的迁移率为10-4m2/V·s或更高。因此,该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递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由于中心的取代或未取代蒽核,容易注入电子.
如果由E表示的蒽核未被取代,那么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至100℃或更低.该玻璃化转变温度可通过将至少两个取代基,优选2-4个取代基键连到上述核上而提高.上述的特定联苯结构提高了通式[9]所示化合物的溶解性,这有助于纯化.如果苯基在非以上位置的位置上,即在对位上键连,那么杂质的含量会由于难以纯化而增加,因此所得有机EL装置性能下降。通过上述芳基的取代,抑制通过缔合作用形成分子对,因此提高了荧光发射的量子效率。这样就提高了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
在由本发明通式[10]表示的化合物中,Ar1和Ar3分别独立地表示二价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1,3-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1,8-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和取代或未取代联苯基,Ar2表示二价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蒽核、取代或未取代芘核、取代或未取代菲核、取代或未取代
Figure C200510084528D0012083125QIETU
核、取代或未取代并五苯核、取代或未取代并四苯核以及取代或未取代芴核.
所述二价基团的例子包括:
Figure C200510084528D0024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251
X5-X8和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与通式[9]中所述相同的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a+b+c+d≤2,e表示0或1,且f表示1或2,其中:当Ar2表示蒽核时,排除a=b=b=d且Ar1和Ar3同时表示对-亚苯基的情形。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通式[10]所示化合物具有二胺结构,电离能为5.6ev或更低,因此容易注入空穴.空穴的迁移率为10-4m2/V·s或更高。因此,该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递材料,尤其是作为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由于在中心具有稠环的化合物的多苯基结构,容易注入电子。
由于该化合物同时具有多苯基结构和二胺结构,因此可形成稳定的无定形薄膜,而且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或更高而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如果该化合物包含两个或多个由通式[2]表示的结构,需要满足条件a+b+c+d≤2,因为该化合物在汽相沉积形成薄膜时受热分解.如果Ar2表示蒽核,可通过Ar1和Ar3的上述特定结构来防止在汽相沉积时受热分解和氧化。
在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和用于本发明有机EL装置的新型化合物中,在由通式[11]和[11’]表示的化合物中,F表示具有6-21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亚芳基。由F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由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芘、芴、噻吩、和荧蒽形成的二价基团。
在通式[11]和[11’]中,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其中a+b+c+d>0。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通式[11]和[11’]所示化合物具有位于中心的二胺结构和位于端部的苯乙烯基胺结构,电离能为5.6ev或更低.因此,空穴注入到发光层的性能通过将该化合物加入发光层中而提高。此外,电子与空穴在发光层中的平衡可通过捕获空穴来改进,因此提高了发光效率和寿命。发光效率和寿命与以下情形相比得到提高,其中:发光层仅由以上通式[11]和[11’]所示化合物组成,作为用于有机EL材料的唯一材料.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较高的耐热性,其中通过单键或通过碳环键,X1和X2相互键连且X3和X4相互键连.
在由本发明通式[12]-[14]所示的基团中,其中R5’-R3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氰基,而且由R5’-R24’表示的基团中的相邻基团可相互键连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碳环.由R5’-R34’表示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硬脂基、2-苯基异丙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苄基、α-苯氧基苄基、α,α-二甲基苄基、α,α-甲基苯基苄基、α,α-二(三氟甲基)苄基、三苯甲基和α-苄氧基苄基;和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如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联苯基、4-甲基联苯基、4-乙基联苯基、4-环己基联苯基、三联苯基、3,5-二氯苯基、萘基、5-甲基萘基、蒽基和芘基。
以下给出了作为通式[1]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1)-(28)、作为通式[3]-[6]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29)-(56)、作为通式[7]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57)-(74)、作为通式[8]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75)-(86)、作为通式[9]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87)-(104)、作为通式[10]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105)-(126)以及作为通式[11]和[11’]所示化合物典型例子的化合物(127)-(141)。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典型例子。
Figure C200510084528D0028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29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1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2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3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4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5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6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7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39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0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1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3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4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6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7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8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49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2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3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4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5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6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7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8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59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0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11
化合物  b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12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31
化合物 f
由本发明通式[1]、[3]-[10]表示的化合物在固态时具有强荧光,在电场中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而且具有0.3或更高的荧光发射量子效率,因为由A或B表示的多苯基结构和胺结构在化合物的中心相互连接。由通式[7]和[8]表示的化合物在固态或分散态时在黄色、橙色或红色荧光区具有强荧光,且在电场中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因为包含并四苯核或并五苯核的结构和胺结构相互连接。
由本发明通式[1]、[3]-[10]表示的化合物可有效地用作发光材料,而且还可用作空穴传递材料、电子传递材料和掺杂材料,因为这些化合物具有所有的来自金属电极或有机薄膜层的空穴注入性能、空穴传递性能、来自金属电极或有机薄膜层的电子注入性能以及电子传递性能。尤其是,如果由通式[7]和[8]表示的化合物用作掺杂材料,可实现高效红光发射,因为这些化合物用作电子与空穴复合时的中心.
由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性能,因为芳基胺和并四苯在特定位置上键连。
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是这样一种装置:其中一层或多层有机薄膜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如果该装置是单层,发光层就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发光层包含发光材料,而且还可包含空穴注入材料或电子注入材料以将在阳极注入的空穴或在阴极注入的电子传递到发光材料。但发光层可以仅由本发明发光材料形成,因为本发明的发光材料具有非常高的荧光发射量子效率、优异的传递空穴能力和优异的传递电子能力,而且可形成均匀的薄膜.具有多层结构的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具有叠层结构,例如:(阳极/空穴注入层/发光层/阴极)、(阳极/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和(阳极/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由于通式[1]、[3]-[11]、[11’]和[17]所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以及优异的空穴注入性能、空穴传递性能、电子注入性能和电子传递性能,这些化合物可作为发光材料用于发光层。
在发光层中,如果需要,除了通式[1]、[3]-[11]、[11’]和[17]所示化合物外,还可以使用常规的发光材料、掺杂材料、空穴注入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可通过所述有机EL的多层结构来防止由于猝灭导致的亮度和寿命的降低.如果需要,可结合使用发光材料、掺杂材料、空穴注入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通过使用掺杂材料,可提高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而且可发射蓝光和红光。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可分别为具有两层或多层的多层结构.如果空穴注入层具有多层结构,那么空穴由电极注入的层称作空穴注入层,且由空穴注入层接受空穴并将空穴由空穴注入层传递到发光层的层称作空穴传递层。如果电子注入层具有多层结构,那么电子由电极注入的层称作电子注入层,且由电子注入层接受电子并将电子由电子注入层传递到发光层的层称作电子传递层。这些层分别根据材料的能隙水平和耐热性以及与有机层或金属电极的粘附性来选择使用。
可与通式[1]、[3]-[11]、[11’]和[17]所示化合物一起作为发光材料或掺杂材料用于发光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蒽、萘、菲、芘、并四苯、蔻、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4084202QIETU
、荧光素、苝、酞并苝(phthaloperylene)、萘并苝(naphthaloperylene)、萘环酮(perynone)、酞并萘环酮(phthaloperynone)、萘并萘环酮(naphthaloperynone)、二苯基丁二烯、四苯基丁二烯、香豆素、噁二唑、醛连氮、二苯并噁唑啉、联苯乙烯、吡嗪、环戊二烯、喹啉的金属配合物、氨基喹啉的金属配合物、苯并喹啉的金属配合物、亚胺、二苯基乙烯、乙烯基蒽、二氨基咔唑、吡喃、噻喃、聚甲炔(polymethine)、部花青、与咪唑螯合的羟基喹啉类(oxinoid)化合物、喹吖啶酮、红荧烯、茋衍生物和荧光染料.但以上材料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以上化合物。
尤其是,喹啉的金属配合物和茋衍生物可在发光层中与通式[7]和[8]所示化合物结合用作发光材料或掺杂材料.
重要的是,发光层中的掺杂材料的含量要大于通式[11]或[11’]所示化合物的含量.该含量优选为80-99.9%重量。
作为空穴注材料,优选这样一种化合物,它能够传递空穴,具有优异的由阳极注入空穴的作用、和优异的将空穴注入到发光层或发光材料的作用,能够防止在发光层形成的激发组分传递到电子注入层或电子注入材料中,而且具有优异的形成薄膜的能力.这种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酞菁衍生物、萘菁(naphthalocyanine)衍生物、卟啉衍生物、噁唑(oxaozole)、噁二唑、三唑、咪唑、咪唑啉酮、咪唑硫酮、吡唑啉、吡唑啉酮、四氢咪唑、噁唑、噁二唑、腙、酰基腙、多芳基烷烃、茋、丁二烯、联苯胺-型三苯基胺、苯乙烯基胺型三苯基胺、二胺型三苯基胺、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及大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基咔唑、聚硅烷和导电大分子。但这些化合物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化合物.
在可用于本发明有机EL装置的空穴注入材料中,更有效的空穴注入材料是芳族叔胺衍生物和酞菁衍生物.
芳族叔胺衍生物的例子包括三苯基胺、三甲苯基胺、甲苯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N,N’-(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N,N’,N’-(4-甲基苯基)-1,1’-苯基-4,4’-二胺、N,N,N’,N’-(4-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N’-二苯基-N,N’-二萘基-1,1’-联苯基-4,4’-二胺、N,N’-(甲基苯基)-N,N’-(4-正丁基苯基)菲-9,10-二胺、N,N-双(4-二-4-甲苯基氨基苯基)-4-苯基环己烷、以及具有这些芳族叔胺骨架结构的低聚物和聚合物。但芳族叔胺衍生物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化合物。
酞菁(PC)衍生物的例子包括H2Pc、CuPc、CoPC、NiPc、ZnPc、PdPc、FePc、MnPc、ClAlPc、ClGaPc、ClInPc、ClSnPc、Cl2SiPc、(HO)AlPc、(HO)GaPc、VOPc、TiOPc、MoOPc、GaPc-O-GaPc和萘菁的相应衍生物。但酞菁和萘菁的衍生物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化合物.
作为电子注入材料,优选这样一种化合物,它能够传递电子,具有优异的由阴极注入电子的作用、以及优异的将电子注入到发光层或发光材料的作用,能够防止在发光层形成的激发组分传递到空穴注入层或空穴注入材料,而且具有优异的形成薄膜的能力。这种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芴酮、蒽醌二甲烷、二苯醌、噻喃二氧化物、噁唑、噁二唑、三唑、咪唑、苝四甲酸、亚芴基甲烷、蒽醌二甲烷、蒽酮及其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但这种化合物并不局限于上述化合物.电子注入性能可通过将电子接受材料加入空穴注入材料或将电子给予材料加入电子注入材料来提高。
在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中,更有效的电子注入材料是金属配合物以及含氮的五元衍生物。
金属配合物的例子包括8-羟基喹啉根合锂、二(8-羟基喹啉根)合锌、二(8-羟基喹啉根)合铜、二(8-羟基喹啉根)合锰、三(8-羟基喹啉根)合铝、三(2-甲基-8-羟基喹啉根)合铝、三(8-羟基喹啉根)合镓、二(10-羟基苯并[h]喹啉根)合铍、二(10-羟基苯并[h]喹啉根)合锌、氯二(2-甲基-8-喹啉根)合镓、二(2-甲基-8-喹啉酚根)(邻-甲酚根)合镓、二(2-甲基-8-喹啉根)(2-萘酚根)合铝和二(2-甲基-8-喹啉酚根)(2-萘酚根)合镓。但金属配合物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以上化合物。
含氮的五元衍生物的优选例子包括噁唑、噻唑、噻二唑和三唑的衍生物。具体例子包括2,5-二(1-苯基)-1,3,4-噁唑、二甲基POPOP、2,5-二(1-苯基)-1,3,4-噻唑、2,5-二(1-苯基)-1,3,4-噁二唑、2-(4’-叔丁基苯基)-5-(4”-联萘基)-1,3,4-噁二唑、2,5-二(1-萘基)-1,3,4-噁二唑、1,4-二[2-(5-苯基噁二唑基)]苯、1,4-二[2-(5-苯基噁二唑基)-4-叔丁基苯]、2-(4’-叔丁基苯基)-5-(4”-联苯基)-1,3,4-噻二唑、2,5-二(1-萘基)-1,3,4-噻二唑、1,4-二[2-(5-苯基噻二唑基)]苯、2-(4’-叔丁基苯基)-5-(4”-联苯基)-1,3,4-三唑、2,5-二(1-萘基)-1,3,4-三唑和1,4-二[2-(5-苯基三唑基)]苯。但含氮五元衍生物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以上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中,除了由通式[1]和[3]-[8]表示的化合物,至少一种发光材料、掺杂材料、空穴注入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可包含在同一发光层中。为了提高本发明有机EL装置对温度、湿度和氧的稳定性,可在该装置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保护层,或可用硅油或树脂保护整个装置。
作为用作有机EL装置的阳极的导电材料,逸出功为4ev或更高的材料是合适的。这种材料的例子包括碳、铝、钒、铁、钴、镍、钨、银、金、铂、钯、这些金属的合金、用于ITO基片(Substrate)和NESA基片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锡和氧化铟、以及有机导电树脂如聚噻吩和聚吡咯。作为用于阴极的导电材料,逸出功小于4ev的材料是合适的.这种材料的例子包括镁、钙、锡、铅、钛、钇、锂、钌、锰、铝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但用于阴极和阳极的材料的例子并不局限于以上例子。通常,合金的例子包括镁与银的合金、镁与铟的合金以及锂与铝的合金。但合金的例子并不局限于这些合金.合金的组成由汽相沉积源的温度、气氛和真空度决定,然后选择合适的组成。阳极和阴极可根据需要为具有两层或多层的多层结构。
在有机EL装置中,优选的是,该装置的至少一面在发光波长区足够透明以实现有效发光.该基片优选也是透明的.在制备透明电极时,使用以上的导电材料并进行汽相沉积或溅射,这样可得到规定的透明度。优选的是,放置在发光面上的电极具有10%或更高的透光率。该基片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该基片具有机械强度和高温强度而且透明。可以使用玻璃基片或透明树脂膜.透明树脂膜的例子包括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聚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和聚丙烯的膜。
本发明有机EL装置的每层可合适地按照成膜干法如真空汽相沉积、溅射和等离子体和离子镀覆、或成膜湿法如旋涂、浸涂和流涂来生产.膜的厚度并不特别限定。但该厚度必须设定为合适值.如果厚度大于该合适值,必须施加较高电压才能达到规定的光输出而且效率下降.如果厚度低于该合适值,会形成针孔,而且即使施加电场也不能得到足够的亮度。一般来说,厚度的合适值为5纳米至10μm.优选厚度为10纳米至0.2μm。
如果按照湿法来生产该装置,将形成每层的材料溶解或分散在合适溶剂如乙醇、氯仿、四氢呋喃和二噁烷中,然后由该溶液或悬浮液形成膜。溶剂并不特别限定。在任何有机薄层中,可以使用合适的树脂和添加剂以提高成膜性能并防止形成针孔.可以使用的这种树脂的例子包括绝缘性树脂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芳酯(polyarylates)、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和纤维素、衍生自这些树脂的共聚物、光导电树脂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硅烷以及导电树脂如聚噻吩和聚吡咯.添加剂的例子包括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
如上所述,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有机EL装置的发光层,可在施加低压时产生实际足够的亮度。因此,可得到具有高效发光效率且具有长寿命(由于抑制降解)和耐热性的有机EL装置.
本发明有机EL装置可用于平面发光元件如壁挂电视机的平板显示器;复印机、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器的背照光;仪器、显示板和标记灯的光源.
本发明材料不仅可用于有机EL装置,而且还可用于电子光敏材料、光电转换装置、太阳能电池和图像传感器领域中。
在生产本发明有机EL装置材料的方法中所用的通式[15]所示伯胺的例子包括伯烷基胺如甲胺、乙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异丁胺、仲丁胺、叔丁胺、正戊胺、异戊胺、叔戊胺、环己胺、正己胺、庚胺、2-氨基庚烷、3-氨基庚烷、辛胺、壬胺、癸胺、十一烷基胺、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1-十四烷基胺、十五烷基胺、1-十六烷基胺和十八烷基胺;伯烷基二胺如乙二胺、1,2-二氨基丙烷、1,3-二氨基丙烷和1,4-二氨基丁烷;芳基胺如苯胺、邻-氟苯胺、间-氟苯胺、对-氟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间-茴香胺、对-茴香胺、1-萘胺、2-萘胺、1-氨基蒽、2-氨基蒽、2-氨基联苯、4-氨基联苯、9-氨基菲、2-三氟甲基甲苯胺、3-三氟甲基甲苯胺和4-三氟甲基甲苯胺;芳基二胺如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芴二胺和1,8-萘二胺;以及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91
由通式[15]表示的仲胺的例子包括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01
由通式[16]表示的芳基卤并不特别限定。由Ar表示的基团一般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22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芳环可具有取代基。在本发明中,芳族基团包括具有稠环的烃基。
芳基卤的例子包括芳基溴如溴苯、邻-溴茴香醚、间-溴茴香醚、对-溴茴香醚、邻-溴甲苯、间-溴甲苯、对-溴甲苯、邻-溴苯酚、间-溴苯酚、对-溴苯酚、2-溴三氟甲苯、3-溴三氟甲苯、4-溴三氟甲苯、1-溴-2,4-二甲氧基苯、1-溴-2,5-二甲氧基苯、2-溴乙氧苯基醇、3-溴乙氧苯基醇、4-溴乙氧苯基醇、5-溴-1,2,4-三甲基苯、2-溴-间-二甲苯、2-溴-对-二甲苯、3-溴-邻-二甲苯、4-溴-邻-二甲苯、4-溴-间-二甲苯、5-溴-间-二甲苯、1-溴-3-(三氟甲氧基)苯、1-溴-4-(三氟甲氧基)苯、2-溴联苯、3-溴联苯、4-溴联苯、4-溴-1,2-(亚甲基二氧基)苯、1-溴-萘、2-溴萘、1-溴-2-甲基萘和1-溴-4-甲基萘;芳基氯如氯苯、邻-氯茴香醚、间-氯茴香醚、对-氯茴香醚、邻-氯甲苯、间-氯甲苯、对-氯甲苯、邻-氯苯酚、间-氯苯酚、对-氯苯酚、2-氯三氟甲苯、3-氯三氟甲苯、4-氯三氟甲苯、1-氯-2,4-二甲氧基苯、1-氯-2,5-二甲氧基苯、2-氯乙氧苯基醇、3-氯乙氧苯基醇、4-氯乙氧苯基醇、5-氯-1,2,4-三甲基苯、2-氯-间-二甲苯、2-氯-对-二甲苯、3-氯-邻-二甲苯、4-氯-邻-二甲苯、4-氯-间-二甲苯、5-氯-间-二甲苯、1-氯-3-(三氟甲氧基)苯、1-氯-4-(三氟甲氧基)苯、2-氯联苯、3-氯联苯、4-氯联苯、1-氯-萘、2-氯萘、1-氯-2-甲基萘和1-氯-4-甲基萘;芳基碘如碘苯、邻-碘茴香醚、间-碘茴香醚、对-碘茴香醚、邻-碘甲苯、间-碘甲苯、对-碘甲苯、邻-碘苯酚、间-碘苯酚、对-碘苯酚、2-碘三氟甲苯、3-碘三氟甲苯、4-碘三氟甲苯、1-碘-2,4-二甲氧基苯、1-碘-2,5-二甲氧基苯、2-碘乙氧苯基醇、3-碘乙氧苯基醇、4-碘乙氧苯基醇、5-碘-1,2,4-三甲基苯、2-碘-间-二甲苯、2-碘-对-二甲苯、3-碘-邻-二甲苯、4-碘-邻-二甲苯、4-碘-间-二甲苯、5-碘-间-二甲苯、1-碘-3-(三氟甲氧基)苯、1-碘-4-(三氟甲氧基)苯、2-碘联苯、3-碘联苯、4-碘联苯、1-碘-萘、2-碘萘、1-碘-2-甲基萘和1-碘-4-甲基萘;芳基氟如氟苯、邻-氟茴香醚、间-氟茴香醚、对-氟茴香醚、邻-氟甲苯、间-氟甲苯、对-氟甲苯、邻-氟苯酚、间-氟苯酚、对-氟苯酚、2-氟三氟甲苯、3-氟三氟甲苯、4-氟三氟甲苯、1-氟-2,4-二甲氧基苯、1-氟-2,5-二甲氧基苯、2-氟乙氧苯基醇、3-氟乙氧苯基醇、4-氟乙氧苯基醇、5-氟-1,2,4-三甲基苯、2-氟-间-二甲苯、2-氟-对-二甲苯、3-氟-邻-二甲苯、4-氟-邻-二甲苯、4-氟-间-二甲苯、5-氟-间-二甲苯、1-氟-3-(三氟甲氧基)苯、1-氟-4-(三氟甲氧基)苯、2-氟联苯、3-氟联苯、4-氟联苯、4-氟-1,2-(亚甲基二氧基)苯、1-氟萘、2-氟萘、1-氟-2-甲基萘和1-氟-4-甲基萘;以及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21
也可使用具有2个或更多卤素原子,优选2或3个卤素原子的芳基卤,只要本发明的目的不受不利影响。具有2个或更多卤素原子的芳基卤的例子包括1,2-二溴苯、1,3-二溴苯、1,4-二溴苯、9,10-二溴蒽、9,10-二氯蒽、4,4’-二溴联苯、4,4’-二氯联苯、4,4’-二碘联苯、1-溴-2-氟苯、1-溴-3-氟苯、1-溴-4-氟苯、2-溴氯苯、3-溴氯苯、4-溴氯苯、2-溴-5-氯甲苯、3-溴-4-氯三氟甲苯、5-溴-2-氯三氟甲苯、1-溴-2,3-二氯苯、1-溴-2,6-二氯苯、1-溴-3,5-二氯苯、2-溴-4-氟甲苯、2-溴-5-氟甲苯、3-溴-4-氟甲苯、4-溴-2-氟甲苯、4-溴-3-氟甲苯、三(4-溴苯基)胺、1,3,5-三溴苯和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31
在生产用于本发明有机EL装置的材料的方法中,并不特别限定加入芳基卤的方法.例如,可在反应开始之前将两种不同的芳基卤与伯胺进行混合,然后使用所得混合物进行反应。另外,可将伯胺与两种芳基卤之一进行反应。然后,将所得仲胺加入另一芳基卤中并进行反应。其中顺序加入不同芳基卤的后一方法是优选的,因为可更加选择性地生产出叔胺。
芳基卤的加入量并不特别限定。如果将两种芳基卤同时加入伯胺,那么芳基卤的合适量为0.5-10摩尔/1摩尔伯胺.考虑到经济因素并更易于进行反应后处理如分离出未反应的芳基卤,芳基卤的量优选为0.75-5摩尔/1摩尔伯胺。如果两种芳基卤顺序加入伯胺,首先加入反应体系的芳基卤的量为0.5-1.5摩尔/1摩尔伯胺中的氨基。为了提高目标化合物叔胺的选择性,加入反应体系的以上芳基卤的量优选为0.9-1.1摩尔/1摩尔伯胺中的氨基。
在制备出仲胺之后加入的芳基卤的量为0.1-10摩尔/1摩尔用作起始原料的伯胺的氨基。为了避免在反应之后分离未反应芳基卤和未反应仲胺时的复杂操作,该芳基卤的加入量优选为0.9-5摩尔/1摩尔用作起始原料的伯胺的氨基.
在本发明中用作催化剂组分的钯催化剂并不特别限定,只要它是一种钯化合物.钯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四价钯如四水合六氯钯(IV)酸钠(sodium hexachloropalladate)和六氯钯(IV)酸钾;二价钯的化合物如氯化钯(II)、溴化钯(II)、乙酸钯(II)、乙酰丙酮钯(II)、二氯二(苯甲腈)合钯(II)、二氯二(乙腈)合钯(II)、二氯(双(二苯基膦基)乙烷)合钯(II)、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II)、二氯四胺合钯(II)、二氯(环辛-1,5-二烯)合钯(II)和三氟乙酸钯(II);以及零价钯的化合物如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Pd2(dba)3)(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O)的氯仿配合物、四(三苯基膦)合钯(O)和二(双(二苯基膦基)乙烷)合钯(O).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钯化合物的量并不特别限定。钯化合物的量为0.00001-20.0%摩尔钯/1摩尔伯胺。如果钯化合物的量在以上范围内,叔胺可高选择性地合成。由于钯化合物昂贵,钯化合物的量优选为0.001-5.0摩尔钯/1摩尔伯胺.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用作催化剂组分的三烷基膦化合物并不特别限定。三烷基膦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三乙基膦、三环己基膦、三异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异丁基膦、三仲丁基膦和三叔丁基膦。在这些化合物中,三叔丁基膦由于高反应活性而优选。三芳基膦化合物并不特别限定。三芳基膦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三苯基膦、苄基二苯基膦、三-邻-甲苯基膦、三-间-甲苯基膦和三-对-甲苯基膦.在这些化合物中,三苯基膦和三-邻-甲苯基膦是优选的。二膦化合物并不特别限定。二膦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双(二甲基膦基)甲烷、双(二甲基膦基)乙烷、双(二环己基膦基)甲烷、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双(二苯基膦基)乙烷、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1,4-双(二苯基膦基)丁烷、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R)-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R)-BINAP)、(S)-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S)-BINAP)、(R)-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BINAP)、2S,3S-双(二苯基膦基)丁烷((S,S)-CHIRAPHOS)、2R,3R-双(二苯基膦基)丁烷((R,R)-CHIRAPHOS)、2,3-双(二苯基膦基)丁烷((±)-CHIRAPHOS)、(R)-2,2’-双(二-对-甲苯基膦基)-1,1-联萘((R)-Tol-BINAP)、(S)-2,2’-双(二-对-甲苯基膦基)-1,1’-联萘((S)-Tol-BINAP)、2,2’-双(二-对-甲苯基膦基)-1,1’-联萘((±)-Tol-BINAP)、4R,5R-双(二苯基膦基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dioxorane)((S,S)-DIOP)、4,5-双(二苯基膦基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DIOP)、N,N’-二甲基-(S)-1-[(R)-1’,2-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胺((S),(R)-BPPFA)、N,N’-二甲基-(R)-1-[(S)-1’,2-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胺((R),(S)-BPPFA)和N,N’-二甲基-1-[1’,2-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胺((±)-BPPFA).在这些化合物中,双(二苯基膦基)乙烷、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和各种BINAP是优选的。所述BINAP可以是光学活性化合物或外消旋化合物.
三烷基膦化合物、三苯基膦化合物和二膦化合物的量为0.01-10000摩尔/1摩尔钯化合物。只要量在该范围内,芳基胺的选择性就不会改变。但该量优选为0.1-10摩尔/1摩尔钯化合物,因为膦化合物昂贵.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钯化合物和膦化合物是催化剂的基本组分。加入这些组分的组合物作为催化剂。作为加入这些组分的方法,可将两种组分分开或以事先制成的配合物形式加入反应体系中.
可用于本发明反应的碱并不特别限定,因此可选自无机碱如碳酸钠和碳酸钾以及碱金属醇盐、和有机碱如叔胺.碱的优选例子包括碱金属醇盐如甲醇钠、乙醇钠、甲醇钾、乙醇钾、叔丁醇锂、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和碳酸铯(Cs2CO3)。碱可加入反应区而无需任何处理.另外,碱可由碱金属、氢化碱金属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和醇在反应场所制成并用于反应区。
碱的量并不特别限定。该量优选为每1摩尔加入该反应体系的两种不同芳基卤中的卤素原子,0.5摩尔或更高.如果碱的量低于0.5摩尔,反应活性下降且芳基胺产率降低.因此,这种量是不优选的.如果大量过量加入碱,芳基胺的产率并不改变,但另一方面,反应后处理变得复杂.因此,所述的量更优选为每1摩尔卤素原子,1.0摩尔或更高且低于5摩尔.
本发明方法中的反应一般是在惰性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溶剂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该溶剂不会对反应产生过多不利影响.溶剂的例子包括芳烃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醚溶剂如二乙醚、四氢呋喃和二噁烷、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和六甲基磷酰三胺。芳烃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优选的。
本发明方法优选在惰性气体如氮气和氩气的气氛下,在常压下进行。该方法也可在加压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反应温度可选择在20-300℃,优选50-200℃。反应时间可选择在几分钟至72小时。
合成实施例12、13、14、17和20具体描述了本发明方法,其中芳基胺化合物在包含膦化合物和钯化合物的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而得到的。
本发明通过参考以下实施例更具体地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合成实施例1(化合物(2))
中间体化合物A的合成
在2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0.38克(2.04毫摩尔)4-溴苯甲醛和0.98克(4.29毫摩尔)苄基膦酸乙酯溶解在40毫升二甲亚砜中。在室温下,向其中分批少量加入0.5克(4.49毫摩尔)叔丁醇钾,然后搅拌所得混合物18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倒入500毫升水中,过滤出固体,得到一种黄色固体(0.5克)。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晶体、2.0克(12.0毫摩尔)碘化钾和11.4克(6.0毫摩尔)碘化铜溶解在10毫升六甲基磷酰胺中,然后在150℃加热条件下搅拌所得混合物6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10毫升1N氢氯酸水溶液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用甲苯萃取有机层.将萃取液浓缩之后,通过在乙醚与甲醇的混合物中进行重结晶来纯化该反应产物,得到0.28克(产率:45%)的以下中间体化合物A: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71
(中间体化合物A)
中间体化合物B的合成
在5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3克(17.4毫摩尔)对-溴苯胺悬浮在10毫升6N氢氯酸中并冷却.在4℃内温下,向该冷却的悬浮液中,慢慢滴加通过将1.25克(18.1毫摩尔)亚硫酸钠溶解在5.3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然后得到重氮化合物的水溶液。
另外,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0.3克(1.7毫摩尔)蒽溶解在5毫升丙酮中.向其中加入一种通过将0.46克二水合氯化铜(II)溶解在5.7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然后将该混合物冷却至4℃.向该冷却混合物中,在同一温度下加入以上得到的重氮化合物的水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并干燥,得到0.2克(产率:24%)的以下中间体化合物B: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72
(中间体化合物B)
化合物(2)的合成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0.018克(0.2毫摩尔)苯胺溶解在5毫升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0.05克(0.5毫摩尔)乙酸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向该油状化合物中加入0.56克(1.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A、5克碳酸钾、0.3克铜粉和20毫升硝基苯,然后在210℃下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然后,蒸馏去除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110℃下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分离出有机层.蒸馏去除溶剂之后,得到粗晶体。
随后,向100毫升圆底烧瓶中,装入以上得到的粗晶体、0.05克(0.1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B、5克碳酸钾、0.3克铜粉和20毫升硝基苯,然后在220℃下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并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0.017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NMR、IR和FD-MS(场解吸质谱)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2)(产率:20%).
合成实施例2(化合物(9))
中间体化合物C的合成
在2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51.2克(0.3摩尔)二苯基胺、71.4克(0.3摩尔)1,4-二溴苯、34.6克(0.36摩尔)叔丁醇钾、4.2克(5.9毫摩尔)PdCl2(PPh3)2和1.2升二甲苯进行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130℃下搅拌一夜。
反应完成之后,将有机层浓缩,得到约100克的棕色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0/1)法纯化该晶体,得到28克(产率:29%)的以下中间体化合物C:
(中间体化合物C)
化合物(9)的合成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0.48克(1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B溶解在10毫升乙醚中,然后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向该冷却混合物中加入2毫升(1.5M,3毫摩尔)正丁基锂,然后搅拌所得混合物1小时.然后向该混合物中滴加通过将0.3g(3毫摩尔)硼酸三甲酯溶解在5毫升乙醚中而得到的溶液.加料完成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在-78℃下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加入10毫升1N氢氯酸水溶液.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粗晶体、0.97克(3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C、12毫克Pd(PPh3)4和0.32克(1.5毫摩尔)磷酸钾溶解在1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在100℃下搅拌所得混合物4小时。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苯/乙酸乙酯=50/1)法纯化该晶体,得到0.13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9)(产率:14%).
合成实施例3(化合物(18))
中间体化合物D的合成
将镁和乙醚加入0.48克(2.0毫摩尔)1,4-二溴苯中,制备出格氏试剂。另外,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5.7克(20.0毫摩尔)1,4-二溴萘和10毫克NiCl2(dppp)溶解在20毫升乙醚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向该冷却混合物中加入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加入10毫升1N氢氯酸水溶液。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0.30克(产率:30%)的以下化合物D:
Figure C200510084528D00791
(中间体化合物D)
化合物(18)的合成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0.09克(1.0毫摩尔)苯胺和0.25克(2.5毫摩尔)乙酸酐溶解在5毫升二氯甲烷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向其中加入0.4克(4.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A、5克碳酸钾、0.3克铜粉和20毫升硝基苯,然后在210℃下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然后,蒸馏去除溶剂,之后加入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110℃下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在分离出有机层之后,除去溶剂之后,得到粗晶体。
随后,向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粗晶体、0.5克(1.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D、5克碳酸钾和0.3克铜粉溶解在20毫升硝基苯中,然后在220℃下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并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0.1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8)(产率:10%).
实施例1
按照旋涂法,将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涂以包含重量比为5:3:2的作为发光材料的以上所得化合物(2)、2,5-双(1-萘基)-1,3,4-噁二唑和聚碳酸酯树脂(由TEIJIN KASEI Co.,Ltd.制造;PANLITEK-1300)并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组合物,得到厚度为100纳米的发光层。在所得发光层上,使用合金制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200(cd/m2),最大亮度为14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2.1(1m/W)。
实施例2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上得到的化合物(9)真空汽相沉积成发光材料,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发光层。在以上形成的层上,使用合金制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发光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约110(cd/m2),最大亮度为20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2.1(lm/W).
实施例3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上得到的化合物(2)真空汽相沉积成发光材料,形成厚度50纳米的发光层.然后,通过汽相沉积以下化合物(Alq),形成厚度10纳米的电子注入层:
在以上形成的层上,使用合金制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发出蓝绿光,发光亮度为约600(cd/m2),最大亮度为30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3.0(lm/W).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6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那么其半寿命长至2000小时.
实施例4-16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表1所示发光材料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80纳米的发光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真空汽相沉积成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电子注入层.在以上形成的层上,使用合金制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所得装置的发光性能在表1中给出。所有这些实施例中的有机EL装置具有优异的亮度,例如最大亮度为10000(cd/m2)或更高.
表1
Figure C200510084528D00821
实施例17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下化合物(TPD74):
Figure C200510084528D00822
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60纳米的膜。然后,将以下化合物(NPD):
在以上形成的膜上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膜。然后,将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和以上得到的化合物(3)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化合物(3)含量为5%重量且厚度为40纳米的层。化合物(3)用作荧光掺杂剂.随后,将化合物(Alq)汽相沉积成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然后,将LiF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0.5纳米的层.在以上层上通过汽相沉积铝而形成电极,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层。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高至约750(cd/m2)。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3000小时。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所进行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对比例1的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832
(对比例1的化合物)
作为发光材料。所得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60(cd/m2)且发光效率为0.34(lm/W)。不能达到足够的性能.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3所进行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对比例2的以下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D00841
(对比例2的化合物)
作为发光材料.所得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200(cd/m2)且发光效率为1.2(lm/W).但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那么半寿命短至600小时。
耐热性测试
将实施例2和3以及对比例1和2中制成的用于测量发光亮度的有机EL装置放在保持恒温100℃的腔中。500小时之后,再次测量发光亮度。比较该装置在放置于该腔之前和之后的亮度值,然后计算亮度保持率.
在实施例2和3以及对比例1和2中制成的有机EL装置的如此所得亮度保持率分别为85%、95%、25%和30%.该结果表明,在对比例1和2中用作发光材料的化合物不能保持亮度,因为这些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0℃.相反,在实施例2和3中用作发光材料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且能长期保持亮度,因为这些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10℃。
合成实施例4(化合物(30))
中间体化合物E(6,12-二碘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4084202QIETU
)的合成
在3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5克(22毫摩尔)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4084202QIETU
溶解在100毫升四氯化碳中。在室温下,向其中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氯化碳中的16克(64毫摩尔)碘。将所得混合物在加热下搅拌5小时,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四氯化碳洗涤该晶体.将粗晶体从200毫升甲苯中重结晶,得到中间体化合物E(产率:35%).
化合物(30)的合成
在100毫升2颈烧瓶中,将2克(10毫摩尔)4-氨基茋溶解在20毫升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2.5克(25毫摩尔)乙酸酐.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在300毫升两颈圆底烧瓶中,将4.1克(20毫摩尔)碘代苯、3克(30毫摩尔)碳酸钾、0.06克(1毫摩尔)铜粉和100毫升硝基苯加入所得油状化合物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20℃加热下搅拌2天。然后,蒸馏去除溶剂,将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0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加入残余物中。反应在110℃下进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
随后,在300毫升2颈烧瓶中,将以上的粗晶体、2.4克(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E、3克(20毫摩尔)碳酸钾和0.06克(1毫摩尔)铜粉溶解在100毫升硝基苯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30℃加热下搅拌2天.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1.0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30)(产率:25%)。
合成实施例5(化合物(36))
化合物(36)的合成
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3.4克(20毫摩尔)二苯基胺、4.8克(1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E、3克(30毫摩尔)碳酸钾和0.06克(1毫摩尔)铜粉溶解在100毫升硝基苯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10℃加热下搅拌2天。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2.8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36)(产率:50%).
合成实施例6(化合物(38))
化合物(38)的合成
在氩气氛下,将1.0克(41毫摩尔)镁、1毫升四氢呋喃和小片碘加入到100毫升4颈烧瓶中。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慢慢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9.7克(30毫摩尔)4-溴三苯基胺.加料完成之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300毫升4颈烧瓶中,将4.8克(1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E、0.28克(0.4毫摩尔)PdCl2(PPh3)2和1.0毫升(1毫摩尔)1.0M的AlH(iso-Bu)2甲苯溶液在氩气氛下溶解在50毫升四氢呋喃中。在室温下,向其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将温度升高,然后在回流下加热该反应混合物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该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丙酮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100毫升丙酮中重结晶,得到4.3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38)(产率:60%)。
合成实施例7(化合物(47))
化合物(47)的合成
在100毫升2颈烧瓶中,将2.4克(10毫摩尔)6-氨基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4084202QIETU
溶解在20毫升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2.5克(25毫摩尔)乙酸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在300毫升2颈烧瓶中,将4.1克(20毫摩尔)碘代苯、3克(30毫摩尔)碳酸钾和0.06克(1毫摩尔)铜粉溶解在100毫升硝基苯中。向其中加入所述油状化合物,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20℃下加热搅拌2天。然后,蒸馏去除溶剂,然后把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0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加入残余物中.反应在110℃下进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
随后,在300毫升2颈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粗晶体、2克(5毫摩尔)4,4’-二碘联苯、3克(30毫摩尔)碳酸钾和0.06克(1毫摩尔)铜粉溶解在100毫升硝基苯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30℃下加热搅拌2天。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3)法进行纯化,得到0.8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47)(产率:30%)。)
实施例18
按照旋涂法,将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涂以包含重量比为5:3:2的作为发光材料的以上所得化合物(30)、2,5-双(1-萘基)-1,3,4-噁二唑和聚碳酸酯树脂(由TEIJIN KASEI Co.,Ltd.制造;PANLITE K-1300)并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组合物,得到厚度为100纳米的发光层。在所得发光层上,使用合金制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320(cd/m2),最大亮度为14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2.5(lm/W).
实施例19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上所得化合物(37)真空汽相沉积成发光材料,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发光层。在所形成的层上,使用氟化锂形成膜厚0.3纳米的无机电子注入层。然后,用铝形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发光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约110(cd/m2),最大亮度为20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1.2(lm/W)。
实施例20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CuPc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40纳米的空穴注入层.然后,使用以上得到的化合物(47)作为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空穴传递层,然后通过将上述化合物(Alq)进行真空汽相沉积而形成厚度60纳米的发光层。将4%重量的红荧烯加入发光层中。在所形成的层上,使用合金形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约700(cd/m2),最大亮度为80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6.0(lm/W)。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6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半寿命长至4000小时.
实施例21-23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通过真空汽相沉积表2所示的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空穴注入层.通过将上述化合物(Alq)作为发光材料进行真空汽相沉积而形成厚度60纳米的发光层,然后将4%重量的红荧烯加入发光层中.在所形成的层上,使用合金形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表2给出了所得装置的发光性能。所有这些实施例的有机EL装置都具有优异的亮度,例如最大亮度为10000(cd/m2)或更高.
表2
实施例34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上述化合物(TPD74)作为空穴注入材料而真空汽相沉积,形成厚度60纳米的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NPD)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
将作为发光材料的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蒽(DPVDPAN)和作为掺杂剂的上述化合物(36)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化合物(36)含量为2%重量且厚度为40纳米的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汽相沉积成电荷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在沉积氟化锂并形成厚度0.5纳米的层之后,将铝进行汽相沉积,形成100纳米厚的电极.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8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高至500(cd/m2),且发光是纯度优异的蓝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1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半寿命长至7000小时.
测定该装置的发出的光谱,结果发现,该光谱与使用DPVBi的装置的相同.这表明,化合物(36)并不影响发光,但能够延长该装置的寿命。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34的相同方法制备出有机EL装置,只是没有加入上述化合物(36)作为掺杂剂。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1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半寿命比实施例34的短,即4000小时。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0的相同方法制备出有机EL装置,只是没有使用上述对比例2的化合物作为空穴传递材料.
所得有机EL装置的发光亮度为3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4.2(lm/W).但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半寿命短至300小时。
耐热性测试
将实施例20和27以及对比例4中制成的用于测量发光亮度的有机EL装置放在保持恒温105℃的腔中。500小时之后,再次测量发光亮度.比较该装置在放置于该腔之前和之后的亮度值,然后计算亮度保持率。
在实施例20和27以及对比例4中制成的有机EL装置的如此所得亮度保持率分别为87%、90%和25%.该结果表明,在对比例4中用作发光材料的化合物不能保持亮度,因为这些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5℃。相反,在实施例20和27中用作发光材料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且能长期保持亮度,因为这些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10℃。
合成实施例8(化合物(58))
中间体化合物F(5,11-二碘并四苯)的合成
在2升圆底烧瓶中,装入50克(0.19毫摩尔)5,12-并四苯、108克(0.57毫摩尔)氯化锡(IV)、500毫升乙酸和200毫升浓盐酸.将所得化合物搅拌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水洗,并在真空干燥腔中进行干燥,得到48克粗晶体.
随后,在2升四颈烧瓶中,将以上的粗晶体和50克(0.19毫摩尔)三苯基膦在氩气氛下溶解在3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溶解在2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64克(0.4毫摩尔)溴,然后在环境温度下搅拌所得混合物.加料完成之后,将该混合物在200℃下加热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通过真空蒸馏去除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将200毫升水加入残余物中。用甲苯萃取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萃取液,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纯化该油状化合物,得到30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中间体化合物F(产率:40%)。
化合物(58)的合成
在100毫升2颈烧瓶中,将2克(10毫摩尔)4-氨基茋溶解在20毫升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2.5克(25毫摩尔)乙酸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在300毫升2颈烧瓶中,向该油状化合物中加入4.1克(20毫摩尔)碘代苯、3克(30毫摩尔)碳酸钾、0.06克(1毫摩尔)铜粉和100毫升硝基苯,然后在220℃下加热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然后,蒸馏去除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0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反应在110℃下进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层之后,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
随后,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粗晶体、1.9克(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F、1.3克(12毫摩尔)叔丁醇钾和40毫克(5%摩尔)PdCl2(PPh3)2在氩气氛下溶解在30毫升二甲苯中。在130℃加热下搅拌所得混合物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并按照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0.9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58)(产率:25%)。
合成实施例9
化合物(59)的合成
在300毫升四颈烧瓶中,在氢气流下,将2克(10毫摩尔)4-羟基茋和5.2克(20毫摩尔)三苯基膦溶解在5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慢慢滴加溶解在5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5克(20毫摩尔)碘,然后进行反应。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00℃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真空蒸馏去除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将200毫升水加入残余物中。用甲苯萃取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萃取液,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按照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纯化该油状化合物,得到2.5克黄色粉末。
另外,在100毫升2颈烧瓶中,将2克(10毫摩尔)4-氨基茋溶解在20毫升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2.5克(25毫摩尔)乙酸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蒸馏去除反应溶剂,得到一种油状化合物。
在300毫升2颈烧瓶中,向该油状化合物中加入2.5克以上得到的黄色粉末、3克(30毫摩尔)碳酸钾、0.06克(1毫摩尔)铜粉和100毫升硝基苯。在220℃加热下搅拌所得混合物2天。向通过从以上混合物中蒸馏去除溶剂而得到的残余物中,加入10毫升二甘醇和通过将30克氢氧化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而得到的溶液.反应在110℃下进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将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物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层之后,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晶体.
随后,在300毫升2颈圆底烧瓶中,将以上得到的粗晶体、2.4克(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F、1.3克(12毫摩尔)叔丁醇钾和40毫克(5%摩尔)PdCl2(PPh3)2在氢气流下溶解于30毫升二甲苯中。在130℃加热下搅拌所得混合物,然后反应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干燥并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1/1)法进行纯化,得到0.2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59)(产率:5%)。
合成实施例10(化合物(61))
化合物(61)的合成
在300毫升四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9.7克(30毫摩尔)4-溴三苯基胺、50毫升甲苯和50毫升乙醚,然后用冰水冷却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向该冷却混合物中慢慢滴加22毫升(33毫摩尔)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1.52摩尔/升)和100毫升四氢呋喃的混合物,然后搅拌所得混合物。在将4.3克(10毫摩尔)6,13-二溴并五苯(penthacene)加入反应混合物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将500毫升水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用乙醚萃取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萃取液,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得到7.4克油状化合物。
在300毫升4颈烧瓶中,装入以上化合物、6.6克(40毫摩尔)碘化钾和100毫升乙酸,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水和丙酮洗涤所得晶体,得到2.7克橙色固体.该橙色固体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61)(产率:35%).
合成实施例10(化合物(62))
中间体化合物G(5,11-二碘并四苯)的合成
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装入50克(0.22毫摩尔)并四苯和200毫升四氯乙烷。在室温下,向其中慢慢滴加溶解在200毫升四氯化碳中的160克(0.64摩尔)碘,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加热下搅拌5小时。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200毫升甲苯中重结晶,得到34克中间体化合物G(产率:40%)。
化合物(62)的合成
在100毫升四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0克(41毫摩尔)镁、1毫升四氢呋喃和小片的碘。室温下,向其中慢慢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9.7克(30毫摩尔)4-溴三苯基胺。加料完成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300毫升4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将4.8克(1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G、0.28克(0.4毫摩尔)PdCl2(PPh3)2和1.0毫升(1毫摩尔)1.0M的AlH(iso-Bu)2甲苯溶液溶解在50毫升四氢呋喃中。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将温度升高,然后在回流下加热该反应混合物一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丙酮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100毫升丙酮中重结晶,得到3.6克黄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62)(产率:50%)。
实施例35
按照旋涂法,将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涂以包含重量比为5:2:2的作为发光材料的以上所得化合物(58)、2,5-双(1-萘基)-1,3,4-噁二唑和聚碳酸酯树脂(由TEIJIN KASEI Co.,Ltd.制造;PANLITE K-1300)并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组合物,得到厚度为100纳米的发光层.在所得发光层上,用合金形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有机EL装置发出黄橙色光,发光亮度为130(cd/m2),最大亮度为14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1.2(lm/W)。
实施例36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上得到的化合物(71)真空汽相沉积成发光材料,制成厚度100纳米的发光层。在所得发光层上,用合金形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该发光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发出橙色光并且发光亮度为120(cd/m2),最大亮度为18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0.3(lm/W)。
实施例37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以上得到的化合物(71)真空汽相沉积成发光材料,形成厚度50纳米的发光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汽相沉积在所得发光层上,形成厚度10纳米的电子注入层。在所形成的层上,用合金形成厚度10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发出橙色光,发光亮度为约200(cd/m2),最大亮度为12000(cd/m2),且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为1.0(lm/W).
实施例38-46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表3所示发光材料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80纳米的发光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真空汽相沉积到所得的发光层上,形成厚度20纳米的电子注入层.在所形成的层上,用合金形成厚度150纳米的电极,该合金通过混合铝和锂使得锂含量为3%重量而得到.这样得到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所得有机EL装置的发光性能在表3中给出。所有这些实施例中的有机EL装置都具有优异的亮度,例如最大亮度为5000(cd/m2)或更高。
表3
Figure C200510084528D00951
实施例47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上述化合物(TPD74)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60纳米的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NPD)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
然后,将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和上述的化合物(58)作为发光材料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化合物(58)含量为5%重量且厚度为40纳米的层。化合物(58)还用作荧光掺杂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汽相沉积成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在所形成的层上,将氟化锂汽相沉积,形成厚度0.5纳米的层。然后,将铝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层.这样,形成一种电极并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发出黄色光,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约600(cd/m2)。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2800小时。
实施例48
按照实施例47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发光层通过同时汽相沉积作为发光材料的上述化合物(Alq)和作为掺杂剂的上述化合物(61)而形成,得到化合物(61)含量为5%重量的发光层。该有机EL装置发出红色光,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约240(cd/m2).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3200小时。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35所进行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对比例1的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
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约60(cd/m2)且发光效率为0.34(lm/W)。不能达到足够的性能。发出的光为蓝色光。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37所进行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对比例2的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
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200(cd/m2)且发光效率为1.2(lm/W)。但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那么半寿命短至600小时.发出的光为蓝色光。
对比例7
按照实施例47所进行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对比例1的化合物)替代化合物(58).
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约200(cd/m2)。但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4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那么半寿命短至700小时。发出的光为蓝色光.
合成实施例12(化合物(75))
化合物(75)的合成
在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将2.16克(5.5毫摩尔)6,12-二溴并四苯(40577-78-4)、0.06克(0.3毫摩尔)Pd(OAc)2、0.23克(1.1毫摩尔)P(tBu)3、1.51g(15.7毫摩尔)NaOtBu和1.89g(11.2毫摩尔)Ph2NH在氩气流下溶解在25毫升甲苯中.将所得混合物在120℃下加热搅拌并反应7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过滤分离出红色晶体之后,用甲苯和水洗涤该晶体,然后真空干燥,得到3.02克红色粉末。该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75)(产率:96%)。NMR(CDCl3,TMS)中得到的数据如下:6.8-7.0(m,2H)、7.0-7.4(m,10H)、7.8-7.9(m,1H)、8.0-8.1(m,1H)和8.85(s,1H)。
实施例49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上述化合物(TPD74)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60纳米的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NPD)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
然后,将作为发光材料的上述化合物(Alq)和作为掺杂剂的上述化合物(75)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化合物(75)含量为2%重量且厚度为40纳米的层。然后,将上述化合物(Alq)汽相沉积成电子注入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在汽相沉积氟化锂并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之后,将铝进行汽相沉积并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层。这样形成了电极并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以上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8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高至500(cd/m2),且发出的光为橙色光。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8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高至500(cd/m2),且发出的光为橙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5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该有机EL装置的半寿命特别长,超过2000小时。
实施例50
按照实施例49时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化合物(86)作为掺杂剂替代化合物(75)。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5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该有机EL装置的半寿命长至2000小时。发出的光为朱红色光.
实施例51
按照实施例49时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化合物(82)作为掺杂剂替代化合物(75).如果该有机EL装置由恒定电流驱动,该有机EL装置的起始发光亮度为500(cd/m2)且半寿命长至2800小时或更高。发出的光为红色光.
合成实施例13(化合物(100))
中间体化合物H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1升三颈烧瓶中,将22.7克(0.1摩尔)4-溴邻苯二甲酸酐和42.4克(0.4摩尔)碳酸钠在氩气流下悬浮在300毫升水中,然后在60℃下加热以溶解各组分.该混合物溶解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向该冷却混合物中加入18.3克(0.15摩尔)苯基硼酸和0.7克(3%摩尔)乙酸钯,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加入水以溶解分离出的晶体。过滤去除催化剂之后,加入浓盐酸以沉淀出晶体。过滤分离出晶体并水洗。将所得晶体溶解在乙酸乙酯中,然后萃取有机层。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得到23.7克(产率:98%)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H。
中间体化合物I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装入23.7克(9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H和200毫升乙酸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80℃下搅拌3小时。反应完成之后,蒸馏去除过量的乙酸酐,得到22克(产率:1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I.
中间体化合物J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7.7克(50毫摩尔)联苯、13.4克(0.1毫摩尔)无水氯化铝和200毫升1,2-二氯乙烷,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0℃。向该冷却混合物中慢慢加入22克(9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I,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40℃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冰水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用氯仿萃取所得混合物。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得到19.0克(产率:10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J。
中间体化合物K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加入200毫升多磷酸并加热至150℃。然后,分批少量加入19克(5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J,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冰水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用氯仿萃取所得混合物.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氯仿/甲醇=99/1)进行纯化,得到19克(产率:55%)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K。
中间体化合物L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19.0克(2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K、0.19克(1毫摩尔)氯化锡、100毫升乙酸和50毫升浓盐酸,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该反应混合物,分离出沉淀晶体,水洗,得到19克(产率:10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L.
中间体化合物M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19.0克(2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L、16克(60毫摩尔)三苯基膦和2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向其中慢慢滴加溶解在5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9.6克(60毫摩尔)碘,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00℃加热下搅拌8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该反应混合物,然后分离出沉淀晶体.将所得晶体用水和甲醇进行洗涤,得到6.7克(产率:5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M。
化合物(100)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4.9克(1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5.1克(30毫摩尔)二苯基胺、0.14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91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得到4.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00)(产率:6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00)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01
合成实施例14(化合物(101))
中间体化合物N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12克(50毫摩尔)2,6-二羟基蒽醌、42.5克(0.3摩尔)甲基碘、17克(0.3摩尔)氢氧化钾和200毫升二甲亚砜,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100毫升甲醇洗涤所得晶体,得到10.7克(产率:8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N。
中间体化合物O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10.7克(4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N和2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40℃。向该冷却混合物中慢慢滴加53毫升(80毫摩尔)1.5M的苯基锂己烷溶液。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和100毫升丙酮洗涤。将所得的二醇粗晶体用于以下反应而无需进一步纯化。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加入以上得到的粗晶体、100毫升57%碘化氢水溶液和200毫升乙酸,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回流3小时。将反应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少量的次磷酸以反应掉过量的碘化氢。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顺序用100毫升水、100毫升甲醇和100毫升丙酮进行洗涤,得到10.1克(产率:7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O.
中间体化合物P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500毫升茄形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10.1克(2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O、7.9克(30毫摩尔)三苯基膦和2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向所得混合物中慢慢滴加溶解在5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4.8克(30毫摩尔)溴,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00℃加热下搅拌8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该反应混合物,然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将所得晶体用水和甲醇进行洗涤,得到8.2克(产率:6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P.
化合物(101)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加入4.9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P、5.1克(30毫摩尔)二苯基胺、0.14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91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得到4.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01)(产率:6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01)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21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22
化合物(101)
合成实施例15(化合物(93))
中间体化合物Q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1.7克(50毫摩尔)2-溴联苯、19克(0.2摩尔)苯胺、0.69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6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7.2克(7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9.8克(产率:8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Q.
化合物(93)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4克(10毫摩尔)9,10-二溴蒽、7.4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Q、0.14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91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得到4.3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93)(产率:65%).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93)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31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32
化合物(93)
合成实施例16(化合物(95))
中间体化合物R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1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34克(0.2摩尔)3-苯基苯酚、58克(0.22毫摩尔)三苯基膦和3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向所得混合物中慢慢滴加溶解在1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35克(0.22毫摩尔)溴,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200℃下搅拌8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该反应混合物,然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水和甲醇洗涤所得晶体,得到37克(产率:80%)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R。
中间体化合物S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9克(0.2毫摩尔)苯胺、0.69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6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7.2克(7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9.8克(产率:8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S.
化合物(95)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4克(10毫摩尔)9,10-二溴蒽、7.4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S、0.14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91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得到4.2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95)(产率:7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95)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42
化合物(95)
合成实施例17(化合物(104))
中间体化合物T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3克(0.1摩尔)4-溴联苯、9.8克(50毫摩尔)氨基茋、0.69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6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7.2克(7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13.9克(产率:8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T.
化合物(104)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4克(10毫摩尔)9,10-二溴蒽、7.4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T、0.14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91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进行洗涤,得到4.5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04)(产率:7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04)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51
合成实施例18(化合物(105))
中间体化合物U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5克(0.1摩尔)三苯基胺、18克(0.1摩尔)N-溴代琥珀酰亚胺、0.82克(5%摩尔)2,2’-偶氮二异丁腈和20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将所得混合物在110℃加热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去除杂质,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二氯甲烷)进行纯化,得到19克(产率:6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U。
中间体化合物V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1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6克(66毫摩尔)镁、小片碘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30分钟,然后滴加溶解在3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19克(60摩尔)中间体化合物U。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这样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配有冷凝器的1升三颈烧瓶中,在氢气流下装入42克(0.18毫摩尔)1,3-二溴苯、2.1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6毫升(6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200毫升四氢呋喃。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搅拌一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丙酮洗涤,得到14克(产率:6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V。
化合物(105)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0.8克(33毫摩尔)镁、小片碘和5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30分钟,然后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12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V。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这样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3.4克(10毫摩尔)9,10-二溴蒽、0.4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0.46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1毫升(1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所得混合物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回流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4.1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05)(产率:5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05)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71
                   化合物(105)
合成实施例19(化合物(122))
中间体化合物W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9克(80毫摩尔)1,3-二溴苯、6.5克(20毫摩尔)二苯基胺、0.27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18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2.9克(3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4.9克(产率:75%)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W。
化合物(122)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氢气流下装入0.5克(20毫摩尔)镁、小片碘和5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30分钟,然后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4.9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W。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这样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7克(5毫摩尔)9,10-二溴蒽、0.2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0.5毫升(0.5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1.7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22)(产率:5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22)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81
化合物(122)
合成实施例20(化合物(123))
中间体化合物X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6克(0.1摩尔)溴苯、9.8克(50毫摩尔)氨基茋、0.69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6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7.2克(7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11克(产率:80%)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X.
中间体化合物Y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38克(0.16摩尔)溴苯、11克(4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X、0.55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7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5.8克(60毫摩尔)叔丁醇钠和3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2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100毫升甲醇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13克(产率:75%)的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Y.
化合物(123)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0.97克(40毫摩尔)镁、小片碘和5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30分钟,然后滴加溶解在100毫升四氢呋喃中的12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Y。加料完成之后,将反应混合物在60℃加热下搅拌1小时,这样制备出格氏试剂。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3.4克(10毫摩尔)9,10-二溴蒽、0.4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1毫升(1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回流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5.4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23)(产率:50%)。
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合物(123)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091
                    化合物(123)
合成实施例21(化合物(124))
化合物(124)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2.5克(5毫摩尔)10,10’-二溴-9,9’-联蒽、0.2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0.5毫升(0.5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在合成实施例19中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回流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2.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24)(产率:60%).
化合物(124)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01
                                              化合物(124)
合成实施例22(化合物(125))
化合物(125)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9克(5毫摩尔)6,12-二溴
Figure C200510084528D0064084202QIETU
、0.2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0.5毫升(0.5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在合成实施例19中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2.1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25)(产率:60%).
化合物(125)的合成路径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11
合成实施例23(化合物(126))
化合物(126)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9克(5毫摩尔)5,12-二溴并四苯、0.2克(5%摩尔)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0.5毫升(0.5毫摩尔)1M的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和100毫升四氢呋喃。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滴加在合成实施例19中制备的格氏试剂,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用冰水冷却反应液体。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然后用50毫升甲醇和50毫升丙酮顺序洗涤,得到2.1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126)(产率:60%)。
化合物(126)的合成路径给出如下。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12
实施例52
在尺寸为25毫米×75毫米×1.1毫米的玻璃基片上,形成厚度100纳米的氧化铟锡膜的透明阳极,然后结合使用紫外线和臭氧来清洗10分钟。
将该玻璃基片放在用于真空汽相沉积的装置(由NIPPON SHINKUUGIJUTU Co.,Ltd.制造)中,然后将压力降至约10-4pa.将上述TPD74以0.2纳米/秒的速度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60纳米的层。然后,将具有以下所示结构的TPD78以0.2纳米/秒的速度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
在以上形成的层上,将具有以下所示结构的DPVDPAN和上述化合物(100)作为发光材料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40纳米的发光层.DPVDPAN的汽相沉积速度为0.4纳米/秒,化合物(100)的汽相沉积速度为0.01纳米/秒。在以上形成的层上,将上述Alq以0.2纳米/秒的速度进行汽相沉积。最后,将铝和锂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厚度150纳米的阴极。这样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铝的汽相沉积速度为1纳米/秒,锂的汽相沉积速度为0.004纳米/秒。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21
评价所得有机EL装置的性能.测量在表4所示电压下的发光亮度,并计算发光效率.观察发光颜色.在氮气流下,在5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该有机EL装置,然后测量半寿命,即,亮度降至250(cd/m2)的时间。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53-62
按照实施例52的相同方法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表4所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替代化合物(100),然后评价性能.结果在表4中给出。
对比例8
按照实施例52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以下所示的二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替代化合物(100),然后评价性能。结果在表4中给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31
表4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32
如表4所示,与其中使用二胺化合物的对比例8有机EL装置相比,其中使用本发明通式[9]和[10]所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或空穴传递材料的实施例52-62有机EL装置具有更优异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且寿命更长。
合成实施例24(化合物a)
中间体化合物A的合成
在5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50克(0.27摩尔)对-溴苯甲醛、50克(0.22毫摩尔)苄基膦酸二乙酯和200毫升二甲亚砜.向其中分批少量加入30克(0.27摩尔)叔丁醇钾.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液体倒入500毫升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将所得粗晶体从10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46克(产率:81%)的中间体化合物A。
中间体化合物B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0克(38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A、14克(150毫摩尔)苯胺、0.53克(1.5%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5克(3%摩尔)三-邻-甲苯基膦、7.4克(77毫摩尔)叔丁醇钠和10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并用100毫升甲醇洗涤。将所得粗晶体从50毫升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7.7克(产率:73%)的中间体化合物B。
中间体化合物C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器的100毫升茄形烧瓶中,装入12.5克(50毫摩尔)4-溴苄基溴和12.5克(75毫摩尔)亚磷酸三乙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7小时。反应完成之后,真空蒸馏去除过量的亚磷酸三乙酯,得到15.4克中间体化合物C.将中间体化合物C用于以下反应而无需进一步纯化.
中间体化合物D的合成
在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9.2克(50毫摩尔)对-溴苯甲醛、15.4克(5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C和100毫升二甲亚砜。向其中分批少量加入6.7克(60毫摩尔)叔丁醇钾,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液体倒入200毫升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用100毫升甲醇洗涤所得晶体,得到13克(产率:77%)的中间体化合物D。
化合物a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4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B、2克(6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D、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22克(6%摩尔)(S)-BINAP、1.4克(1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8/2)进行纯化,得到1.4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场解吸质谱)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a(产率:32%,在1H NMR(90Hz)中:δ 7.0-7.4ppm(42H,m))。化合物a的NMR图在图1中给出。
用于得到化合物a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51
                      化合物a
合成实施例25(化合物b)
中间体化合物E的合成
在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6克(50毫摩尔)对-甲苯甲醛、15.4克(5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C和100毫升二甲亚砜。向其中分批少量加入6.7克(60毫摩尔)叔丁醇钾,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液体倒入200毫升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将所得晶体用100毫升甲醇洗涤,得到9.2克(产率:67%)的中间体化合物E.
化合物b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4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E、2克(6毫摩尔)N,N’-二苯基联苯胺、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22克(6%摩尔)(S)-BINAP、1.4克(1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8/2)进行纯化,得到2.5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b(产率:58%,在1H NMR(90Hz)中:δ 7.0-7.4ppm(40H,m),δ 2.34ppm(6H,s))。化合物b的NMR图在图2中给出。
用于得到化合物b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61
                  化合物b
合成实施例26(化合物c)
化合物c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4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B、1.7克(6毫摩尔)1,4-二溴萘、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22克(6%摩尔)(S)-BINAP、1.4克(1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已烷/甲苯=8/2)进行纯化,得到2.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c(产率:50%,在1HNMR(90Hz)中:δ 7.0-7.4ppm(68H,m)).
用于得到化合物c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71
          化合物c
合成实施例27(化合物d)
化合物d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4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B、2克(6毫摩尔)9,10-二溴蒽、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07克(6%摩尔)三叔丁基膦、1.4克(1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8/2)进行纯化,得到1.9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d(产率:44%,在1HNMR(90Hz)中:δ 7.0-7.4ppm(40H,m))。
用于得到化合物d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72
        化合物d
合成实施例28(化合物e)
中间体化合物E的合成
在3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10.4克(50毫摩尔)反式-4-茋甲醛、15.4克(5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C和100毫升二甲亚砜。向其中分批少量加入6.7克(60毫摩尔)叔丁醇钾,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液体倒入200毫升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用硫酸镁干燥,然后使用旋转式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用100毫升甲醇洗涤所得晶体,得到12.5克(产率:69%)的中间体化合物F。
化合物e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5.4克(15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F、2克(6毫摩尔)N,N’-二苯基联苯胺、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11克(6%摩尔)三-邻-甲苯基膦、1.4克(15毫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6/4)进行纯化,得到1.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e(产率:19%,在1H NMR(90Hz)中:δ 7.0-7.5ppm(52H,m)).化合物e的NMR图如图3所示。
用于得到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91
      化合物e
化合物f的合成
在配有冷凝器的200毫升三颈烧瓶中,在氩气流下装入7.8克(30毫摩尔)中间体化合物A、1.7克(6毫摩尔)4,4’-二氨基茋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0.16克(3%摩尔)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22克(6%摩尔)(S)-BINAP、9.6克(0.1摩尔)叔丁醇钠和50毫升无水甲苯。将所得混合物在100℃加热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之后,过滤分离出沉淀晶体,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加热干燥一夜.所得粗晶体通过柱色谱(硅胶,己烷/甲苯=6/4)进行纯化,得到2.0克黄色粉末。所得粉末通过按照NMR、IR和FD-MS进行测量而确认为化合物f(产率:36%,在1H NMR(90Hz)中:δ 7.0-7.5ppm(54H,m)).
用于得到化合物f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Figure C200510084528D01192
   化合物f
实施例63
在具有ITO电极的清洁玻璃板上,将上述化合物TPD74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注入材料,形成厚度60纳米的层.
然后,将上述化合物NPD真空汽相沉积成空穴传递材料,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
然后,作为发光材料,将茋衍生物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和上述化合物a同时进行汽相沉积,形成化合物a含量为2%重量且厚度为40纳米的层。化合物a用作荧光掺杂剂或发光中心。在所形成的层上,将上述Alq汽相沉积成电子注入材料,并形成厚度20纳米的层.在将氟化锂汽相沉积并形成厚度0.5纳米的层之后,将铝进行汽相沉积并形成厚度100纳米的层。这样,形成了电极并得到一种有机EL装置。这些层在10-6乇真空下,在基片温度保持室温的同时,通过汽相沉积而形成.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100(cd/m2)且发光效率为2.1(lm/W)。颜色坐标为(0.146,0.140),可发出高纯度的蓝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20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化合物a的能隙为2.78ev且DPVBi的能隙为3.0ev。
实施例64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化合物b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110(cd/m2)且发光效率为1.3(lm/W)。颜色坐标为(0.152,0.163),可发出高纯度的蓝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15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化合物b的能隙为2.90ev且DPVBi的能隙为3.0ev.
实施例65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化合物c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该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130(cd/m2)且发光效率为2.1(1m/W)。颜色坐标为(0.162,0.181),可发出高纯度的蓝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28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化合物b的能隙为2.83ev且DPVBi的能隙为3.0ev。
实施例66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化合物d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300(cd/m2)且发光效率为4.6(lm/W).可高效地发出高纯度的绿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长至34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化合物d的能隙为2.78ev且DPVBi的能隙为3.0ev。
对比例9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以下化合物(TPD):
Figure C200510084528D01211
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5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60(cd/m2)且发光效率为0.7(lm/W).不能达到足够的性能。TPD没有起发光中心的作用而且得到的是由DPVTP发出的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短至1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化合物d的能隙为3.10ev且DPVBi的能隙为3.0ev.
对比例10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使用上述化合物a作为掺杂剂或发光材料而且使用化合物Alq作为发光材料.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210(cd/m2)且发光效率为1.3(lm/W).但是得到仅来自Alq的粉红色光.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短至20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化合物a并没有起到发光中心的作用.
化合物a的能隙为2.95ev且Alq的能隙为2.7ev.
对比例11
按照实施例63的相同步骤制成有机EL装置,只是没有使用任何掺杂剂或发光材料而且仅使用上述化合物c作为唯一的发光材料.该有机EL装置在施加6V直流电压时的发光亮度为40(cd/m2)且发光效率为0.9(lm/W).不能达到足够的性能。如果该有机EL装置在200(cd/m2)的起始发光亮度下由恒定电流驱动,其半寿命短至180小时。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以上得到的发光性能示于表5中.
表5
Figure C200510084528D01221
如表5所示,与对比例9-11的有机EL装置相比,其中将少量(1-20%重量)通式[1]所示化合物加入主体材料中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的实施例63-66有机EL装置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工业实用性
其中使用通式[1]、[3]-[6]和[9]-[10]所示的用于有机EL装置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或掺杂材料的本发明有机EL装置在施加低电压时具有足以实用的发光亮度和高发光效率,由于抑制了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下降而具有较长的寿命,而且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而使其在高温环境中没有任何性能下降.
在黄色和橙色至红色区中,其中使用通式[7]和[8]所示的用于有机EL装置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或掺杂材料的上述有机EL装置在施加低电压时具有足以实用的发光亮度和高发光效率,且由于抑制了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下降而具有较长的寿命。
其中使用包含本发明通式[11]所示化合物或通式[11’]所示新型化合物的用于有机EL装置材料作为掺杂剂或发光中心的有机EL装置在施加低电压时具有足以实用的发光亮度和高发光效率,且由于抑制了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下降而具有较长的寿命.
通过按照本发明方法生产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可高产率地生产出具有高发光效率、寿命长、活性高且含很少杂质的用于有机EL装置的材料。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由以下通式[10]表示:
通式[10]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21
其中Ar1和Ar3分别独立地表示二价基团,选自亚苯基、1,3-亚萘基、1,8-亚萘基、亚芴基和联苯基,Ar2表示二价基团,选自蒽核、芘核、菲核、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2105012QIETU
核、并五苯核、并四苯核和芴核,X5-X8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X5和X6可相互键连,X7和X8可相互键连,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2]所示的有机基团,a-d分别表示0-2的整数,a+b+c+d≤2,e表示1,f表示1或2,且当Ar2表示蒽核时,排除a=b=c=d且Ar1和Ar3同时表示对-亚苯基的情形;
通式[2]为:
通式[2]
其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氰基,或者通过R1和R2或R3和R4的键连而形成三键,Z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且n表示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它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材料。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其中通式[10]中的Ar2表示二价基团,选自蒽核。
4.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其中通式[10]所示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的化合物: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31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41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51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61
Figure C200510084528C00071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含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至少一层有机化合物薄膜是包含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的层。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含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包含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作为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和掺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层位于该电极对之间。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含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0.1-20%重量的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
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含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递材料和掺杂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各自独立地包含0.1-20%重量的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
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包含发光层的多层有机化合物薄膜,其中所述发光层是包含茋衍生物和在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材料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包含芳族叔胺衍生物和/或酞菁衍生物的层位于发光层与阳极之间。
CN 200510084528 1998-12-28 1999-12-28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6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3921/1998 1998-12-28
JP37392198 1998-12-28
JP140103/1999 1999-05-20
JP223056/1999 1999-08-05
JP234652/1999 1999-08-20
JP347848/1999 1999-12-0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34193A Division CN1219747C (zh) 1998-12-28 1999-12-28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499A CN1721499A (zh) 2006-01-18
CN100482634C true CN100482634C (zh) 2009-04-29

Family

ID=3591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845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634C (zh) 1998-12-28 1999-12-28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 200810145319 Pending CN101372615A (zh) 1998-12-28 1999-12-28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45319 Pending CN101372615A (zh) 1998-12-28 1999-12-28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048263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9857B (zh) * 2007-07-27 2012-11-28 东丽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材料和发光元件
CN105209434B (zh) 2013-06-26 2018-09-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CN108470839B (zh) * 2013-12-31 2022-06-1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视角特性的顶发射oled器件
WO2016013184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保土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10892420B2 (en) * 2014-11-18 2021-01-12 Hodogaya Chemical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32A (zh) * 1995-01-19 1997-12-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薄膜和三胺化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32A (zh) * 1995-01-19 1997-12-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薄膜和三胺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499A (zh) 2006-01-18
CN101372615A (zh)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8694B1 (ko)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CN100445245C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EP2415752B1 (en)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same
JP4117093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20020137969A1 (en) Novel arylamin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N101312981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JPWO2010095621A1 (ja) 芳香族アミン誘導体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30136366A (ko)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00482634C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JP4355352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785570B1 (ko)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