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2799C -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2799C CN100362799C CNB2006100653963A CN200610065396A CN100362799C CN 100362799 C CN100362799 C CN 100362799C CN B2006100653963 A CNB2006100653963 A CN B2006100653963A CN 200610065396 A CN200610065396 A CN 200610065396A CN 100362799 C CN100362799 C CN 10036279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able terminal
- trusted
- terminal
- request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社会网络SN的实现方法,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所述SN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源移动终端向目的移动终端发送建立SN的邀请请求;目的移动终端收到邀请请求后,向源移动终端返回请求确认,并将源移动终端作为被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源移动终端收到请求确认后,将目的移动终端作为可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并且,可利用建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SN进行各种信息交互。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社会网络实现方法,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及基于SN的各种应用,无需通过服务器,不仅避免了服务器异常对社会网络产生的影响,也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功能,实现了移动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网络(SN,Social Network)是指社会个体间构成的相对稳定体系,利用基于计算机等终端的社会网络,可以进行信息查找或资源共享等应用,博客、邮件组、即时通信(IM)、QQ等都可以纳入此范畴。
参见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社会网络的建立流程,若终端A邀请终端B加入SN,则首先终端A通过服务器向终端B发送邀请请求;终端B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来自终端A的邀请请求后,通过服务器向终端A返回请求确认,表示同意加入终端A所属的SN。并且,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网络关系保存在服务器上,SN建立完成后,SN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获取需要的资源。这里,邀请发起方终端A可称为源终端,邀请接收方终端B可称为目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为计算机(PC)等,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操作实际上反映了各自的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操作,比如,用户A控制终端A向用户B对应的终端B发送邀请请求。
由以上描述可见,现有技术中SN的建立及SN的应用均是基于服务器实现的,SN建立时的相关信息如网络关系也是存储在服务器上,如果服务器工作异常,则无法建立SN,且无法进行各种应用,服务器对社会网络存在巨大影响。
随着移动通信的日益发展,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通过移动终端与朋友或家人联系成为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但是,各个移动终端之间是一种封闭的连接关系,各个移动终端只能访问本地资源,而不能共享其它移动终端的资源,不能够对集体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避免服务器异常对社会网络的影响,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SN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源移动终端向目的移动终端发送建立SN的邀请请求;
B、目的移动终端收到邀请请求后,向源移动终端返回请求确认,并将源移动终端作为被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
C、源移动终端收到请求确认后,将目的移动终端作为可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
其中,步骤B所述保存为:将源移动终端保存在目的移动终端的被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
步骤C所述保存为:将目的移动终端保存在源移动终端的可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
或者,步骤B所述保存为:将源移动终端保存在目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并标记为被信任移动终端;
步骤C所述保存为:将目的移动终端保存在源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并标记为可信任移动终端。
所述发送邀请请求或返回请求确认采用短消息、或即时通信、或点对点、或红外、或蓝牙方式。
所述目的移动终端为至少一个。
所述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进一步包括:利用建立的SN进行信息查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E11、移动终端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找信息的查询请求;
E12、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收到查询请求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13,否则,结束本流程;
E13、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并在找到时向移动终端返回查询结果。
其中,所述步骤E11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向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策略,该查询策略为是否需要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向自身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则步骤E13中所述查找为: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根据查询策略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
所述信息查找基于移动终端与所述其它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实现。
所述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进一步包括:利用建立的SN进行信息更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E21、移动终端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E22、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收到变更通知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23,否则,结束本流程;
E23、所述其它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更新。
其中,所述步骤E21之前进一步包括:设置变更通知发送策略,该变更通知发送策略为将变更通知发送给SN中的可信任移动终端或被信任移动终端;
则所述步骤E21为:移动终端根据设置的变更通知发送策略向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所述信息更新基于移动终端与所述其它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实现。
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社会网络实现方法,各个移动终端之间直接建立SN,无需通过服务器,且SN建立时的相关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上,基于SN的各种应用直接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避免了服务器异常对社会网络产生的影响,且能提高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速度;而且,SN中的移动终端直接通过P2P连接进行各种信息交互,实现了移动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有效利用了其它移动终端的资源,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社会网络的建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会网络的建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社会网络应用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社会网络应用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社会网络应用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会网络实现方法,下面以移动终端A邀请移动终端B加入SN为例,说明基于移动终端的SN的建立过程,其中,用户A对应移动终端A,用户B对应移动终端B,邀请发起方移动终端A又可称为源移动终端,邀请接收方移动终端B又可称为目的移动终端。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SN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移动终端A向移动终端B发送建立SN的邀请请求;
如果用户A想要邀请用户B加入SN,首先,用户A可以通过浏览移动终端A上的电话本或名片簿,查找用户B的联系方式,并通过移动终端A向移动终端B发送邀请请求,请求用户B加入SN。
步骤202:移动终端B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A的邀请请求后,向移动终端A返回请求确认,并将移动终端A作为被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移动终端B中;
移动终端B接收到移动终端A的邀请请求后,将该邀请请求反馈给用户B,用户B通过移动终端B向移动终端A发送请求确认,并将移动终端A作为被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移动终端B中,表示移动终端A可以访问移动终端B的资源。
步骤203:移动终端A接收到移动终端B的请求确认后,将移动终端B作为可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移动终端A中。
移动终端A接收到移动终端B的请求确认后,将该请求确认反馈给用户A,用户A将移动终端B作为可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移动终端A中,表示移动终端A可以访问移动终端B的资源。
关于可信任和被信任,下面举例说明:比如,C信任D,则对于C而言,D是被信任方,对于D而言,C是可信任方;如果同时D也信任C,则对于C而言,D既是被信任方,也是可信任方,对于D而言,C既是可信任方,也是被信任方。这里,对于移动终端A而言,移动终端B是可信任移动终端;对于移动终端B而言,移动终端A是被信任移动终端,也就是说,移动终端B信任移动终端A,移动终端A可以访问移动终端B的资源。
其中,移动终端A与移动终端B之间可以采用短消息(SMS)、即时通信(IM)、点对点(P2P)、红外或蓝牙等通信方式进行发送邀请请求或请求确认等信息交互。所述保存是指将需要保存的内容存储在移动终端上具有安全特性的能够标识自身身份的SIM卡或其它类型的智能卡中。
关于可信任移动终端或被信任移动终端的保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
其一,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两个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如可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和被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分别表示可信任移动终端和被信任移动终端;其二,在移动终端中只设置一个访问控制列表,通过使用标志位表示可信任移动终端和被信任移动终端。
比如,对于移动终端M而言,移动终端E、F既是可信任移动终端、也是被信任移动终端,移动终端R、S是可信任移动终端,移动终端P、Q是被信任移动终端,则表1.1所示为对应于方案一的可信任移动终端列表,表1.2所示为对应于方案一的被信任移动终端列表;表2所示为对应于方案二的访问控制列表,其中,Y表示是,N表示否。
可信任移动终端 |
E |
F |
R |
S |
表1.1
被信任移动终端 |
E |
F |
P |
Q |
表1.2
移动终端 | 可信任 | 被信任 |
E | Y | Y |
F | Y | Y |
R | Y | N |
S | Y | N |
P | N | Y |
Q | N | Y |
表2
另外,移动终端B也可以对移动终端A的访问范围进行限制,比如,通过区分家庭网络、工作网络或兴趣网络等不同的社会网络来限制各个SN中移动终端的访问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描述了一个移动终端邀请另一个移动终端加入SN的情况,实际上,一个移动终端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邀请多个移动终端加入SN。
基于移动终端的SN建立完成后,SN中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在该SN中进行各种信息交互,比如信息查找或信息更新等。比如,SN用户A已知X的姓名或职业或其他属性信息,而要查找其联系方式,现有技术中,用户A只在移动终端A有限的本地存储资源如电话簿中查找,如果找不到,则返回查找失败信息。本发明中建立了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当移动终端A在本地找不到用户A需要的信息即X的联系方式时,可以在建立的SN中进行扩展查找,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网络的资源,具体的处理过程请参见图3,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终端A在本地资源中查找X的联系方式,并判断是否找到,如果找到,则结束本流程,否则,执行步骤302;
如果用户A需要查找某种信息,则首先在移动终端A上输入查找条件,比如X的姓名,移动终端A根据用户A输入的查找条件在本地资源中查找用户A所需要的信息,比如X的联系方式,如果找到,则结束本流程,或者显示X的联系方式再结束本流程。
步骤302:移动终端A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请求,查找X的联系方式;
如果用户A在移动终端A中找不到X的联系方式,则可以通过移动终端A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请求,查找X的联系方式。
步骤303:其它移动终端接收到移动终端A发送来的查询请求后,对移动终端A进行鉴权,判断移动终端A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4,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304: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即X的联系方式,并判断是否找到,如果找到,则执行步骤305,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305:其它移动终端将找到的X的联系方式返回给移动终端A;
步骤306:移动终端A保存X的联系方式,并结束本流程。
移动终端A收到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来的X的联系方式后,将X的联系方式显示给用户A,用户A可选择将X的联系方式保存在移动终端A上,以加快下次查找的速度。另外,移动终端A也可将得到X的联系方式的路径显示出来。
这里,步骤306也可以省略,即移动终端不保存X的联系方式。
上述步骤中,步骤302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A向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策略,以表明是否需要其它移动终端向各自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移动终端A的查询请求;
则步骤304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为:其它移动终端根据查询策略,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具体来说即为:如果查询策略表明需要转发查询请求,则其它移动终端向各自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移动终端A的查询请求,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采取类似的手段查找信息;如果查询策略表明不需要转发查询请求,则其它移动终端只在各自的本地资源中进行查找。
图3实际上是利用基于移动终端的SN进行信息查找的一个应用,该实施例中所要查找的信息是X的联系方式,即根据X的姓名查找X的联系方式。另外,如果移动终端A存在多个SN,则可通过设置查询范围使得移动终端A在指定的SN中进行查找。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当接收到其它移动终端的呼叫时,首先在本地电话簿中查找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姓名,如果找到,则在屏幕上显示主叫姓名,若未找到,则直接显示主叫号码。本发明中建立了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被叫移动终端可以在本地电话簿中找不到主叫姓名的情况下,自动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起查询请求,查询主叫姓名,如果找到,则在被叫移动终端上显示找到的主叫姓名,进而扩展了移动终端的电话簿功能;若仍未找到,则结束查询过程,显示主叫号码。具体的处理过程请参见图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01:被叫移动终端接收到主叫移动终端的呼叫时,在本地电话簿中查找主叫姓名,并判断是否找到,如果找到,则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2;
步骤402:被叫移动终端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请求,查找主叫姓名;
如果被叫移动终端中存在多个SN,可预先设置SN管理策略,指明被叫移动终端在哪个或哪些SN中按照何种顺序进行查询等。
步骤403:其它移动终端接收到被叫移动终端发送来的查询请求后,判断被叫移动终端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4,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404: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即主叫姓名,并判断是否找到,如果找到,则执行步骤405,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405:其它移动终端将找到的主叫姓名返回给被叫移动终端;
步骤406:被叫移动终端显示主叫姓名,并结束本流程。
上述步骤中,步骤402进一步包括:被叫移动终端向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策略,以表明是否需要其它移动终端向各自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被叫移动终端的查询请求;
则步骤404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为:其它移动终端根据查询策略,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具体来说即为:如果查询策略表明需要转发查询请求,则其它移动终端向各自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被叫移动终端的查询请求,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采取类似的手段查找信息;如果查询策略表明不需要转发查询请求,则其它移动终端只在各自的本地资源中进行查找。
图4所述的来电显示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用基于移动终端的SN进行信息查找的一个应用,该实施例中所要查找的信息是主叫姓名,即根据主叫号码查找主叫姓名。
现有技术中,如果用户A的信息改变,传统方法是通过移动终端A打电话或发短信告知他人,本发明中建立了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用户A可以通过移动终端A在SN中发送变更通知,告知SN中的其它用户进行信息更新。具体的处理过程请参见图5,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移动终端A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如果用户A需要更改信息,则首先编辑表示信息改变的变更通知,并通过移动终端A向SN中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并且,用户A还可进一步设置变更通知发送策略,如设置将变更通知发送给SN中所有的可信任移动终端,或者设置将变更通知发送给SN中所有的可信任移动终端和被信任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根据用户A设置的发送策略向SN中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另外,如果移动终端A中存在多个SN,则可预先设置SN管理策略,指明按照何种顺序、向哪个或哪些SN中的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步骤502:其它移动终端接收到移动终端A发送来的变更通知后,判断移动终端A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更新用户A的信息,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502中所述更新用户A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3:其它移动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保存有用户A的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4:其它移动终端按照变更通知更新用户A的信息,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505:其它移动终端按照变更通知保存用户A的信息,并结束本流程。
其中,图3、图4和图5中所述的各种应用均是基于P2P连接的,各个移动终端之间通过P2P连接进行发送邀请请求、返回请求确认或返回查询结果等信息交互。所谓的P2P连接是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每个移动终端都会被分配一个IP地址,移动终端可基于IP地址直接建立点到点的连接,进行信息交互。比如,移动终端A要与移动终端B建立P2P连接,则首先移动终端A向移动网络查询移动终端B的IP地址,并向移动终端B的IP地址发送连接请求,移动终端B接收到连接请求后,与移动终端A建立点到点连接。P2P连接是在查询或其它应用过程中动态建立的,当应用结束时,连接自动断开,以节省网络资源。
社会网络的建立使得各个移动终端之间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连接关系,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更加密切、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性网络,基于这种社会网络,能够实现移动终端间的资源共享,有效利用了集体资源。
可见,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会网络,无需通过服务器,SN建立时的相关信息直接保存在移动终端上,且SN中的移动终端可直接通过P2P连接的形式进行快速信息查找或信息更新,避免了服务器异常对社会网络运作产生的影响,并且,P2P的连接方式有效利用了其它移动终端的资源,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功能,节省了网络资源。
以上所述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社会网络SN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所述SN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A、源移动终端向目的移动终端发送建立SN的邀请请求;
B、目的移动终端收到邀请请求后,向源移动终端返回请求确认,并将源移动终端作为被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
C、源移动终端收到请求确认后,将目的移动终端作为可信任移动终端保存在自身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所述保存为:将源移动终端保存在目的移动终端的被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
步骤C所述保存为:将目的移动终端保存在源移动终端的可信任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
或者,步骤B所述保存为:将源移动终端保存在目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并标记为被信任移动终端;
步骤C所述保存为:将目的移动终端保存在源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访问控制列表中,并标记为可信任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邀请请求或返回请求确认采用短消息、或即时通信、或点对点、或红外、或蓝牙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移动终端为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进一步包括:利用建立的SN进行信息查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E11、移动终端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找信息的查询请求;
E12、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收到查询请求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13,否则,结束本流程;
E13、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并在找到时向移动终端返回查询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11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向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发送查询策略,该查询策略为是否需要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向自身SN中的移动终端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则步骤E13中所述查找为: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根据查询策略查找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查找基于移动终端与所述其它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SN后,进一步包括:利用建立的SN进行信息更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E21、移动终端向SN中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E22、所述其它移动终端收到变更通知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为被信任移动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23,否则,结束本流程;
E23、所述其它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21之前进一步包括:设置变更通知发送策略,该变更通知发送策略为将变更通知发送给SN中的可信任移动终端或被信任移动终端;
则所述步骤E21为:移动终端根据设置的变更通知发送策略向所述其它移动终端发送变更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更新基于移动终端与所述其它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53963A CN100362799C (zh) | 2006-03-23 | 2006-03-23 |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53963A CN100362799C (zh) | 2006-03-23 | 2006-03-23 |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9147A CN1859147A (zh) | 2006-11-08 |
CN100362799C true CN100362799C (zh) | 2008-01-16 |
Family
ID=3729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653963A Active CN100362799C (zh) | 2006-03-23 | 2006-03-23 |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2799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2578A (zh) * | 2013-12-09 | 2015-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16607B2 (en) * | 2011-05-23 | 2013-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cilitating data access control in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s |
CN102523337B (zh) * | 2011-12-02 | 2014-03-12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媒体移动终端状态查询方法及系统、终端、服务器 |
CN102883307A (zh) * | 2012-09-05 | 2013-01-16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查找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336741B (zh) * | 2019-08-20 | 2021-05-18 | 深圳市中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P2P即时通信的Kad算法的优化方法 |
CN110460453A (zh) * | 2019-08-20 | 2019-11-15 | 深圳市中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2p即时通信的群聊实现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2655A (zh) * | 2002-09-13 | 2004-04-28 | �ձ�������ʽ���� | 移动电话的电话簿信息共享系统 |
US20050120084A1 (en) * | 2003-10-28 | 2005-06-02 | Yu Hu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maintaining, and utilizing an online universal address book |
-
2006
- 2006-03-23 CN CNB2006100653963A patent/CN100362799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2655A (zh) * | 2002-09-13 | 2004-04-28 | �ձ�������ʽ���� | 移动电话的电话簿信息共享系统 |
US20050120084A1 (en) * | 2003-10-28 | 2005-06-02 | Yu Hu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maintaining, and utilizing an online universal address book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2578A (zh) * | 2013-12-09 | 2015-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9147A (zh) | 2006-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95746C (zh) | 用于自动转发通信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US7139827B1 (en) | Communication means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 |
CN100384186C (zh) | 多个账号同时在一个客户端上实现imps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US8195137B2 (en) | Updating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mobile traffic | |
US92036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message transport selection | |
US20100015975A1 (en) | Profile service for sharing rights-enabled mobile profiles | |
US2010001597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rights-enabled mobile profiles | |
US875579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sha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 |
CN101547106B (zh) | 管理联系人的方法和系统 | |
US11222045B2 (en) | Network-based processing of data requests for contact information | |
US20120151060A1 (en) |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
US2009006759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ociating Related Messages Of Different Types | |
CN103188130A (zh) |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 | |
CN100362799C (zh) | 一种社会网络的实现方法 | |
CN10202610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话本共享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0586113C (zh) |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 | |
US2013004199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Service Group | |
US2011018241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enhanced caller information | |
CN102843308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的即时通信方法和系统 | |
US20170006445A1 (en) | Systems, Methods, Circuits and Associated Software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from a Mobile Device to Other Parties and Retrieving and Managing Data Stored on the Mobile Device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s to Other Parties | |
US20120131131A1 (en) | Sharing of mobile code information | |
CN102006565A (zh) | 识别名片后将本人的社交账号发送给名片主人的方法 | |
KR101978972B1 (ko) | 향상된 자동 발신자 식별 해석 | |
KR20120071162A (ko) | 타인의 단말기에 저장된 개인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 |
KR101748321B1 (ko) | 개인정보 서비스 서버 및 그를 포함한 개인정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