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9930608A -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0608A
CN109930608A CN201910154913.1A CN201910154913A CN109930608A CN 109930608 A CN109930608 A CN 109930608A CN 201910154913 A CN201910154913 A CN 201910154913A CN 109930608 A CN109930608 A CN 109930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xcavation
foundation pit
earthwork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49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磊
邓丽萍
蒲七
龚忠良
李云坤
胡利韦
王石权
王磊
张艺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welf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wel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welf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wel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49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0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0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0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对基坑进行逐层开挖,每层的开挖过程包括:一,在基坑平面区域上沿中心位置对称划分出当前层的两个作业区,两个作业区分别位于基坑平面区域的边缘处;二,对两个作业区分别进行边开挖边填筑;三,对每个作业区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当前层环形板撑;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当前层的所有的边缘区域的开挖和环形板撑的施工;五,采用步骤一至步骤二的开挖方法开挖当前层中心岛的土方,并将步骤二中的行车通道延伸至当前层中心岛的坑内。该种方法保证了泥炭质软土中圆形深基坑及环形板撑的平衡对称受力,土方开挖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城市规划中高层建筑及群体建筑越来越多,地面上的空间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转而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下开挖深度及开挖面积也越来越大,同时文明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对环境改善及污水处理在处理数量及处理技术的提高,大型地埋式池体也会随之增多。
其中,土方开挖方法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施工导流方式和施工条件选定开挖方式,其有全面开挖、分部位开挖、分层开挖和分段开挖等方式。全面开挖适用于开挖深度浅、范围小的工程项目。开挖范围较大的采用分部位开挖,开挖深度较大的采用分层开挖。
然而,由于泥炭质软土是植物遗体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形成的泥沼层,其具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含水量高、灵敏度高、竖向承载力低以及横向内聚力小等特点,因此在现有的针对这种泥炭质软土的开挖过程中,多会由于机械作业面及行车通道地基承载力的规划及处理不合理,而造成增长施工时间、增加土体加固的费用以及安全风险大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泥炭质软土竖向承载力低、横向内聚力小,其基坑开挖过程中机械作业面及行车通道地基承载力难满足施工作业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按环形板撑的位置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土方开挖分层的数量及位置,对所述基坑进行逐层开挖,每层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平面区域上沿中心位置对称划分出当前层的两个作业区,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位于所述基坑平面区域的边缘处,并标出土方开挖的作业推进路线;
步骤二,对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进行边开挖边填筑,在开挖过程中形成机械行走的道路及行车通道;
步骤三,对每个所述作业区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当前层环形板撑;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述当前层的所有的边缘区域的开挖和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步骤五,按照与步骤一至步骤二相同的开挖方法开挖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土方,并将步骤二中的行车通道延伸至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坑内。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通过合理规划作业路线让开挖机械在作业路线上行走对坑内地基进行了碾压,碾压后的坑内地基可作为环形板撑施工的操作面、地下室施工及坑内打桩的操作面,采用边挖边填筑的方法,施工安全,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根据所述基坑内的所述环形板撑设置的道数来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开挖的分层数量,每一道所述环形板撑所在的位置对应为一个挖土层。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由于泥炭土的流变性,自身易发生侧向流变,土方向侧边坍塌流出;因此,利用挖掘机的动臂向前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分段挖土与分段环形板撑同时施工,完成本层挖土及环形板撑的施工,重复作业至最下一层土方,完成最下一道环形板撑施工,通过开挖机械的行走对坑内地基进行了碾压,碾压后的坑内地基可作为各层环形板撑、地下室施工及坑内打桩的操作面,施工安全,避免各阶段施工中反复填筑反复开挖,合理布置基坑坡状行车通道。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所述作业区的划分应根据所述基坑平面大小及挖掘机的生产能力划分,作业推进路线采用环岛式进行开挖推进。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由于泥炭土的流变性,自身易发生侧向流变,土方向侧边坍塌流出;因此,根据基坑平面大小及挖掘机的生产能力来划分作业区,能够有效合理的进行施工,提高整体的施工作业效率。同时,作业推进路线采用环岛式进行开挖推进,利用挖掘机的动臂向前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对挖掘机向前挖出作业面及时进行填筑,填筑后挖掘机向前行走并进行开挖,反复作业至坑体中心处,分段挖土与分段环形板撑同时施工,完成本层挖土及环形板撑的施工,重复作业至最下一层土方,完成最下一道环形板撑施工,通过开挖机械的行走对坑内地基进行了碾压,碾压后的坑内地基可作为各层环形板撑、地下室施工及坑内打桩的操作面,施工安全,避免各阶段施工中反复填筑反复开挖。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边开挖边填筑是在所述作业区的所述基坑边缘处,在所述行车通道的范围内顺所述基坑边缘挖出泥炭质软土和淤泥后,填筑砖渣形成坡状的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所述基坑外圈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对所述基坑的塘内填筑砖渣形成机械作业面及坑内填筑砖渣形成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所述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对于泥炭质软土环形板撑圆环深基坑土方的开挖,采用这种采用边开挖边填筑的开挖方式,使得整体的施工作业流程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的进行,其开挖过程中机械作业面及行车通道地基承载力的规划及处理更加的合理,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土体加固的费用,且安全风险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栈桥包括斜坡道和立柱,所述斜坡道的一侧与所述行车通道连接,另一侧支承在所述立柱上。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栈桥宽度大于环形板撑宽度,栈桥与环形板撑体系脱开,栈桥使用不会将力传到环形板撑,与其他的泥炭质软土环形板撑下土方开挖方法相比,该种结构施工起来更安全、费用更低,且工期更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立柱为置于土层中的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是在所述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完成;所述斜坡道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斜坡道支承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并与所述立柱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使用该种结构的立柱和斜坡道,使得结构更加的合理,相对于现有的开挖施工方式来说该种结构更加的安全、费用更低,且施工工期更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每完成一层所述当前层的所述作业区开挖后,进行该层所述作业区的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由于分段挖土与分段环形板撑同时施工,完成本层挖土及环形板撑的施工,重复作业至最下一层土方,完成最下一道环形板撑施工。通过开挖机械的行走对坑内地基进行了碾压,碾压后的坑内地基可作为各层环形板撑、地下室施工及坑内打桩的操作面,施工安全,避免各阶段施工中反复填筑反复开挖,合理布置基坑坡状行车通道。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每一层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与所述基坑边缘的所述行车通道相遇时,挖走所述行车通道内的填筑料;当所述环形板撑施工完成后,再对所述行车通道进行填筑。
根据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可知,由于分段挖土与分段环形板撑同时施工,完成本层挖土及环形板撑的施工,重复作业至最下一层土方,完成最下一道环形板撑施工。通过开挖机械的行走对坑内地基进行了碾压,碾压后的坑内地基可作为各层环形板撑、地下室施工及坑内打桩的操作面,施工安全,避免各阶段施工中反复填筑反复开挖,合理布置基坑坡状行车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的土方开挖平面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一阶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二阶段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三阶段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四阶段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五阶段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过程第六阶段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一阶段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二阶段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三阶段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四阶段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五阶段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过程第六阶段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二层土方开挖完成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三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一阶段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基坑中的第三层土方开挖过程第二阶段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运输道路侧视图。
图标:1-第一开发区;1a-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b-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2-第二开发区;2a-第二开发区的第一层;2b-第二开发区的第二层;3-第三开发区;3a-第三开发区的第一层;3b-第三开发区的第二层;4-第四开发区;4a-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b-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5-第五开发区;5a-第五开发区的第一层;5b-第五开发区的第二层;6-第六开发区;6a-第六开发区的第一层;6b-第六开发区的第二层;7a-第一中心区的第一层;7b-第一中心区的第二层;8a-第二中心区的第一层;8b-第二中心区的第二层;9a-第三中心区的第一层;9b-第三中心区的第二层;10a-第四中心区的第一层;10b-第四中心区的第二层;11-栈桥;111-斜坡道;112-立柱;12-挖掘机;13-运土车;14-环形板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在我国,泥炭质软土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因圆形具有较好的受力状态;因此,泥炭质软土地区建设工程中的基坑多采用圆形。同时,基坑支护设计已逐步采用坑内无横向支杆的环形板撑体系,相比传统的设置对称支撑及设置内部横向支杆的支撑体系,圆形无横向内支杆的环形板撑体系造价更低,施工更安全。
本申请提供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可以应用于泥炭质软土的深基坑的开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种深基坑包括深度大于或者等于5m的基坑,并且,该基坑多采用的是圆形的基坑;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也适用于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且也可以采用非圆形的基坑,如方形或者椭圆形等。
在该开挖方法中,按照整个开挖过程中设计的多个环形板撑14的位置来确定沿基坑深度土方开挖分层的数量及位置,对基坑进行逐层开挖,下面根据附图介绍每层土方的开挖过程。
如图1所示,首先对基坑所要开挖的当前层进行平面分块、竖向分层以及对称平衡逐层开挖,每一个当前层均按照深度方向上的三个次一级的小层进行开挖。
将基坑所要进行开挖的当前层根据平面的面积大小且按照偶数区块来进行作业区块的划分,将该作业平面划分成第一开发区1、第二开发区2、第三开发区3、第四开发区4、第五开发区5、第六开发区6以及中心岛七个区域;其中,每一个开发区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均划分为三层进行开挖,即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一开发区1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以及第三层;第二开发区2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二开发区的第一层2a、第二开发区的第二层2b以及第三层;第三开发区3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三开发区的第一层3a、第三开发区的第二层3b以及第三层;第四开发区4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以及第三层;第五开发区5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五开发区的第一层5a、第五开发区的第二层5b以及第三层;第六开发区6在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包括第六开发区的第一层6a、第六开发区的第二层6b以及第三层。
此外,将中心岛土方划分为第一中心区、第二中心区、第三中心区以及第四中心区四个作业块;其中,第一中心区从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一中心区的第一层7a、第一中心区的第二层7b以及第三层;第二中心区从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二中心区的第一层8a、第二中心区的第二层8b以及第三层;第三中心区从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三中心区的第一层9a、第三中心区的第二层9b以及第三层;第四中心区从深度方向上由上至下划分为第四中心区的第一层10a、第四中心区的第二层10b以及第三层。
如图2至图7所示,基坑所要进行开挖的当前层的第一层土方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已打入坑边的桩上施工栈桥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泥炭土的流变性,自身易发生侧向流变,土方向侧边坍塌流出,且泥炭质软土不能承载挖掘机12的重量;因此,对称并同时开挖第一层边缘部分的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利用挖掘机12的动臂向前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挖掘机12悬臂向前开挖,开挖后对挖出的基坑底部进行倾倒砖渣填筑;其中,填筑范围考虑挖掘机12作业行走的宽度及运土车13的行车的宽度。挖掘机12悬臂向前挖一段,填筑一段,挖掘机12向前推进一段,直至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的区域的土方开挖完成。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栈桥11运出,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一层的环形板撑14。
紧接着,对称开挖第一层的边缘部分第二开发区的第一层2a和第五开发区的第一层5a,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的区域的开挖方法相同,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一层的环形板撑14。
再次,对称开挖第一层的边缘部分第三开发区的第一层3a和第六开发区的第一层6a,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的区域的开挖方法相同。在开挖第三开发区的第一层3a和第六开发区的第一层6a的过程中,从栈桥11的侧边向基坑的底部倾倒砖渣,形成坡状的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连接于栈桥11的边缘。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行车通道及栈桥11运出,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一层的环形板撑14。
最后,开挖第一层的中心岛土方。先对称开挖第一中心区的第一层7a和第三中心区的第一层9a,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的区域的开挖方相同。第一中心区的第一层7a和第三中心区的第一层9a区域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对称开挖第二中心区的第一层8a和第四中心区的第一层10a,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一层1a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一层4a的区域的开挖方相同,在开挖第二中心区的第一层8a和第四中心区的第一层10a的过程中,向基坑的底部倾倒砖渣,让坡状行车通道向坑内延申,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行车通道及栈桥11运出。至此,第一层的土方开挖全部完成。
如图9至图14所示,基坑的第二层土方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挖掘机12对称并同时开挖第二层边缘部分的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利用挖掘机12的动臂向前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挖掘机12悬臂向前开挖,开挖后对挖出的基坑底部进行倾倒砖渣填筑;其中,填筑范围考虑挖掘机12作业行走的宽度及运土车13的行车的宽度。挖掘机12悬臂向前挖一段,填筑一段,挖掘机12向前推进一段,直至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的区域的土方开挖完成。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栈桥11运出,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二层的环形板撑14。
紧接着,对称开挖第二层的边缘部分第二开发区的第二层2b和第五开发区的第二层5b,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的区域的开挖方法相同,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二层的环形板撑14。
再次,对称开挖第二层的边缘部分第三开发区的第二层3b和第六开发区的第二层6b,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的区域的开挖方法相同。在开挖第三开发区的第二层3b和第六开发区的第二层6b的过程中,从栈桥11的侧边向基坑的底部倾倒砖渣,形成坡状的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连接于栈桥11的边缘。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行车通道及栈桥11运出,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第二层的环形板撑14。
最后,开挖第二层的中心岛土方。先对称开挖第一中心区的第二层7b和第三中心区的第二层9b,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的区域的开挖方相同。第一中心区的第二层7b和第三中心区的第二层9b区域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对称开挖第二中心区的第二层8b和第四中心区的第二层10b,开挖方法与第一开发区的第二层1b和第四开发区的第二层4b的区域的开挖方相同,在开挖第二中心区的第二层8b和第四中心区的第二层10b的过程中,向基坑的底部倾倒砖渣,让坡状行车通道向坑内延申,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行车通道及栈桥11运出。至此,第二层的土方开挖全部完成。
如图16至图17所示,基坑的第三层土方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挖掘机12向前开挖,挖掘时利用挖掘机12的悬臂向前、向左、向右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开挖后对挖出的基坑底部进行倾倒砖渣填筑,行成挖掘机12作业及运土车13行走的道路。其中,填筑范围考虑挖掘机12作业行走的宽度及运土车13的行车的宽度,挖掘机12悬臂向前挖一段,填筑一段,挖掘机12向前推进一段,直至第三层土方开挖完成,挖出的土方由运土车13通过栈桥11及通道运出。
如图18所示,栈桥11包括斜坡道111及立柱112,斜坡道111的一侧与行车通道连接,其另一侧支承在立柱112上;其中,立柱112的布置间距大于环形板撑14的宽度,斜坡道111的顶部与自然地面相同;栈桥11与环形板撑14之间存在缝隙,斜坡道111承载的载荷由立柱112传到地基,不会传递至环形板撑14;因此,斜坡道111承受的载荷不会影响环形板撑14的受力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栈桥11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立柱112,立柱112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钻孔灌注桩的数量及深度根据基坑所处的土层力学特性,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
立柱112施工完成后,施工栈桥11斜坡道111;其中,斜坡道111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坡道的厚度、配筋及混凝土强度由计算确定。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挖掘机12的悬臂对侧向坍塌流出的土方进行开挖,开挖后对挖出的基坑底部进行倾倒砖渣填筑,填筑范围考虑挖掘机12作业行走的宽度及运土车13的行车的宽度,挖掘机12悬臂向前挖一段,填筑一段,挖掘机12向前推进一段;该种操作方法解决了泥炭质软土不能承载挖掘机12及运土车13重量的问题,合理规划开挖行走路线,避免了泥炭质软土基坑开挖施工中反复填筑反复开挖,减少砖渣反复填筑及反复开挖的情况,机械成本投入显著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开挖功效。
(2)坑边设置栈桥11。栈桥11设计与环形板撑14体系脱开,保证了栈桥11使用过程中不会增加环形板撑14的受力及引起环形板撑14变形。
(3)土方开挖采用竖向分层,平面分段,对称开挖,开挖一段浇筑一段环形板撑14的方法,保证了泥炭质软土中圆形深基坑及环形板撑14的平衡对称受力,土方开挖更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环形板撑的预设位置来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土方开挖分层的数量及位置,对所述基坑进行逐层开挖,每层的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平面区域上沿中心位置对称划分出当前层的两个作业区,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位于所述基坑平面区域的边缘处,并标出土方开挖的作业推进路线;
步骤二,对两个所述作业区分别进行边开挖边填筑,在开挖过程中形成机械行走的道路及行车通道;
步骤三,对每个所述作业区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已开挖的区域施工当前层环形板撑;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述当前层的所有的边缘区域的开挖和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步骤五,按照与步骤一至步骤二相同的开挖方法开挖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土方,并将步骤二中的行车通道延伸至所述当前层中心岛的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坑内的所述环形板撑设置的道数来确定沿所述基坑深度开挖的分层数量,每一道所述环形板撑所在的位置对应为一个挖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前层所述作业区的划分应根据所述基坑平面大小及挖掘机的生产能力划分,所述作业推进路线采用环岛式进行开挖推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边开挖边填筑是在所述作业区的所述基坑边缘处,在所述行车通道的范围内顺所述基坑边缘挖出泥炭质软土和淤泥后,填筑砖渣形成坡状的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所述基坑外圈的土方开挖完成后,对所述基坑的塘内填筑砖渣形成机械作业面及坑内填筑砖渣形成所述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连接所述基坑的所述栈桥,开挖的土方通过所述行车通道及所述栈桥运至所述基坑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包括斜坡道和立柱,所述斜坡道的一侧与所述行车通道连接,另一侧支承在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置于土层中的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是在所述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完成;所述斜坡道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斜坡道支承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并与所述立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完成一层所述当前层的所述作业区开挖后,进行该层所述作业区的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环形板撑的施工与所述基坑边缘的所述行车通道相遇时,挖走所述行车通道内的填筑料;当所述环形板撑施工完成后,再对所述行车通道进行填筑。
CN201910154913.1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Pending CN109930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913.1A CN109930608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913.1A CN109930608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0608A true CN109930608A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8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4913.1A Pending CN109930608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060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535A (zh) * 2019-08-27 2019-12-03 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环形板撑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61290A (zh) * 2019-11-08 2020-02-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深基坑遇软质弱土或潜水沼泽土开挖施工方法
CN111779887A (zh) * 2020-07-14 2020-10-16 浙江昊阳建设有限公司 地下管道维修方法
CN112726624A (zh) * 2020-12-15 2021-04-30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高效开挖施工方法
CN113174959A (zh) * 2021-04-13 2021-07-27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软土地区圆形基坑对称出土的施工方法
CN113502824A (zh) * 2021-07-08 2021-10-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利用栈桥结合深基坑内环状道路快速出土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98597A (ko) * 2010-02-26 2011-09-01 주식회사 건축사사무소건원엔지니어링 H형강 가이드 프레임
CN105625437A (zh) * 2016-01-13 2016-06-0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环形支撑下的土方开挖方法
CN109083122A (zh) * 2018-08-31 2018-12-25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深厚泥炭土地区施工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CN109295983A (zh) * 2018-08-07 2019-02-01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直径圆环桁架支撑环境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98597A (ko) * 2010-02-26 2011-09-01 주식회사 건축사사무소건원엔지니어링 H형강 가이드 프레임
CN105625437A (zh) * 2016-01-13 2016-06-0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环形支撑下的土方开挖方法
CN109295983A (zh) * 2018-08-07 2019-02-01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直径圆环桁架支撑环境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CN109083122A (zh) * 2018-08-31 2018-12-25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深厚泥炭土地区施工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定义等: "《岩土工程学》", 30 November 2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535A (zh) * 2019-08-27 2019-12-03 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环形板撑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61290A (zh) * 2019-11-08 2020-02-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深基坑遇软质弱土或潜水沼泽土开挖施工方法
CN110761290B (zh) * 2019-11-08 2020-12-04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深基坑遇软质弱土或潜水沼泽土开挖施工方法
CN111779887A (zh) * 2020-07-14 2020-10-16 浙江昊阳建设有限公司 地下管道维修方法
CN112726624A (zh) * 2020-12-15 2021-04-30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高效开挖施工方法
CN113174959A (zh) * 2021-04-13 2021-07-27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软土地区圆形基坑对称出土的施工方法
CN113502824A (zh) * 2021-07-08 2021-10-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利用栈桥结合深基坑内环状道路快速出土施工方法
CN113502824B (zh) * 2021-07-08 2023-06-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利用栈桥结合深基坑内环状道路快速出土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0608A (zh) 一种泥炭质软土的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CN102691300B (zh) 基坑土方的施工方法
CN102535474B (zh) 一种深基坑挖土的施工方法
CN102505695B (zh) 一种立体车库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02995659B (zh) 超大型地下工程的先中心区结合周边的施工方法
CN105756091B (zh) 一种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方法
CN113502824B (zh) 利用栈桥结合深基坑内环状道路快速出土施工方法
CN105625437A (zh) 深基坑环形支撑下的土方开挖方法
CN113062354A (zh) 明挖桩撑体系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方法
CN107190752A (zh) 一种柔性复合防渗装配式可回收矩形截面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
CN21499355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的边坡加固结构
CN112982481B (zh) 一种管廊上跨地铁交叉节点处的结构施工方法
CN106149745A (zh) 一种桁架式钢管注浆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09394B (zh) 隧道浅埋软弱围岩高压旋喷桩法地表加固的桩长确定方法
CN105986830B (zh) 路边条状地下车库的暗挖建造方法
CN115506382A (zh) 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
JP2000291398A (ja) 地下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15874570A (zh) 一种深窄河道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51776U (zh) 一种衡重式挡土墙的结构
CN210797573U (zh) 一种基于板下滑槽的地下结构内部运输系统
Prentis et al. Underpinning: its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CN113529830A (zh) 浅埋隧道邻近建筑隔离-托换组合加固构造及其施工工艺
CN206127852U (zh) 一种采用换填垫层分离式基础结构的暗桥
CN110130399A (zh) 倾斜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的梯形管廊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42144A (zh) 一种寒冷地区河道不断流情况下地系梁基坑开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