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694B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沥青烟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8694B CN109908694B CN201910317197.4A CN201910317197A CN109908694B CN 109908694 B CN109908694 B CN 109908694B CN 201910317197 A CN201910317197 A CN 201910317197A CN 109908694 B CN109908694 B CN 1099086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asphalt
- smoke
- inlet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8206 lipophil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11 Van der Waals for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15 aggreg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41286 del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12 inhib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8—Removing components of un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4—Organ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烟处理系统,其包括:沥青烟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沥青烟;捕油装置,包括:壳体,形成空腔,壳体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沥青烟进口和出口,沥青烟进口连接沥青烟收集装置的输出端;以及湍流组件,设于空腔内,且采用非亲油性材料制成,用于将流体形成湍流,以使进入空腔内的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且促进油滴与空腔内的粉尘的结合;以及除尘装置,连接出口,用于去除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本发明通过在沥青烟收集装置与除尘装置之间设置捕油装置,既有利于油滴的固态化,以便通过除尘装置有效去除,减少危害,又能够防止油滴直接进入除尘装置,粘附在除尘装置上,造成除尘装置的堵塞,影响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搅拌系统是按照设计配比把一定温度下加热干燥后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及沥青等混合物搅拌均匀的成套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的主要成分包括油滴、气态恶臭致癌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粉尘及烟尘颗粒物等。为防止沥青烟尘危害人的健康以及污染周边环境,需要对沥青混合料搅拌系统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沥青烟处理系统,用于缓解沥青烟排放产生的危害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沥青烟处理系统,其包括:
沥青烟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沥青烟;
捕油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空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沥青烟进口和出口,所述沥青烟进口连接所述沥青烟收集装置的输出端;以及
湍流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采用非亲油性材料制成,用于使流体形成湍流,以使进入所述空腔内的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且促进油滴与所述空腔内的粉尘的结合;以及除尘装置,连接所述出口,用于去除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湍流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沥青烟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被构造成多孔状;以及
填料,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流件之间,用于使流体经过其形成湍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将所述空腔限定出连通所述沥青烟进口所在区域和所述出口所在区域的第一湍流腔;所述第一湍流腔被配置为使所述沥青烟进口流入的沥青烟经过其流向所述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湍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件,设于所述空腔内,被构造成引导流体螺旋流动形成湍流的发散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件被构造成圆锥状或圆台状,所述第二导流件靠近所述出口的部位的径向尺寸小于其靠近所述沥青烟进口的部位的径向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
第一环形件;
第二环形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件靠近所述沥青烟进口,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形件的径向尺寸;以及
条形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件被配置为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环形件至所述第二环形件的方向,所述条形件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件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环形件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环形件至所述第二环形件最短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湍流组件包括:第三导流件,设于所述出口,被构造成多孔状,用于平稳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粉尘提供装置;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粉尘进口,所述粉尘进口连接所述粉尘提供装置的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沥青烟进口和所述粉尘进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沥青烟进口的进流方向与所述粉尘进口的进流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VOC净化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的输出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沥青烟收集装置、捕油装置和除尘装置;通过沥青烟收集装置收集沥青烟,且将收集到的沥青烟通入捕油装置;通过捕油装置中的湍流组件将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促进油滴与粉尘粘附包裹,形成固态物质存在于流体中;捕油装置中的流体通入除尘装置,通过除尘装置去除流体中存在的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通过在沥青烟收集装置与除尘装置之间设置捕油装置,既有利于油滴的固态化,以便通过除尘装置有效去除,减少危害,又能够防止油滴直接进入除尘装置,粘附在除尘装置上,造成除尘装置的堵塞,影响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捕油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捕油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捕油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捕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流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流件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烟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11-沥青烟进口;12-出口;13-粉尘进口;14-卸灰部;15-支腿;
2-第一导流件;
3-填料;
4-第二导流件;41-第一环形件;42-第二环形件;43-条形件;
5-第三导流件;
δ1-进口与水平面的夹角;δ2-两进口之间的夹角;
101-沥青搅拌系统;102-沥青罐或重油罐;103-回收粉装置;104-回收粉输送装置;105-回收粉喷吹装置;106-捕油装置;107-除尘装置;108-VOC净化装置;109-引风机;110-烟囱;111-搅拌锅;112-回收输送装置;113-供给粉装置;114-供给粉喷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烟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沥青烟收集装置。沥青烟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沥青使用设备或沥青处理设备等产生的沥青烟。
沥青烟收集装置包括烟气管道或烟气捕集装置等。
沥青使用设备或沥青处理设备包括沥青搅拌系统101、沥青罐或重油罐102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捕油装置106。捕油装置106连接沥青烟收集装置,用于使沥青烟中的油与粉尘结合(粘附和包裹等)。
其中,粉尘为亲油性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除尘装置107。除尘装置107连接捕油装置106,用于去除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沥青烟收集装置、捕油装置106和除尘装置107;通过沥青烟收集装置收集沥青烟,且将收集到的沥青烟通入捕油装置106;通过捕油装置106中的湍流组件用于将流体形成湍流,使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促进小油滴与粉尘的粘附包裹,形成固态物质存在于流体中;捕油装置106中的流体通入除尘装置107,通过除尘装置107去除流体中存在的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
通过在沥青烟收集装置与除尘装置107之间设置捕油装置106,既有利于油滴的固态化,以便通过除尘装置107有效去除,防止油排放至大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又能够防止油滴直接进入除尘装置107,粘附在除尘装置107上,造成除尘装置107的堵塞,影响除尘效果。
如图3所示,捕油装置106包括壳体1。壳体1形成空腔。
可选地,壳体11大致为圆柱体、长方体或椭圆体等。
可选地,壳体1采用碳钢、不锈钢或PP等硬质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立式结构,即:壳体1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卧式结构,即:壳体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沥青烟进口11。沥青烟进口11不限于一个。沥青烟进口11连接沥青烟收集装置的输出端。沥青烟收集装置收集的沥青烟通过沥青烟进口11进入壳体1的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口12。出口12连接除尘装置107,用于将壳体1内的流体排向除尘装置107,通过除尘装置107去除流体中的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进口11的进流方向与出口12的出流方向具有预设的大于零的夹角,以用于使沥青烟从沥青烟进口11至出口2的流动过程形成湍流,在湍流的作用下,利于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且利于油滴与粉尘的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捕油装置106包括湍流组件。湍流组件设于空腔内,且采用非亲油性材料制成,用于将流体形成湍流,以使进入空腔内的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利于与粉尘结合的小油滴,且利于促进油滴与粉尘的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湍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流件2。第一导流件2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沥青烟进口11与出口12之间,被构造成允许沥青烟等流体通过的多孔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2包括格栅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湍流组件包括填料3。填料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流件2之间,用于使流体经过其形成湍流,在湍流的作用下,利于使大油滴分散成易于与粉尘结合的小油滴,且利于促进油滴与粉尘的结合。沥青烟中的大油滴被分散形成小油滴后,利于与粉尘结合,例如:粘附和包裹等,进而使油滴“固态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料3包括空心球、拉西环、鲍尔环、弧鞍、波纹填料或阶梯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料3的直径或者最长径不小于0.03m,孔隙率不小于60%。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料3选用不锈钢、陶瓷、玻璃钢、塑料等非亲油材料制成,以防止油与填料粘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2将空腔限定出连通沥青烟进口11所在区域和出口12所在区域的第一湍流腔;第一湍流腔被配置为使沥青烟进口11流入的沥青烟经过其流向出口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进口11和出口12分别设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包括位于沿壳体1的中轴线上的端部以及临近中轴线上的端部的区域。
在壳体1为立式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2用于承接且限制填料3。
在壳体1为卧式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2用于限制填料3。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导流件2,与其之间的填料3形成第一湍流层。可选地,壳体1内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湍流层。
填料3在流体作用下不规则运动,对流体产生反作用力,使得壳体1内的流体易形成湍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湍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件4。第二导流件4设于空腔内,被构造成引导沥青烟等流体螺旋流动的发散状,以用于使沥青烟等流体经过其形成湍流,在湍流的作用下,利于使大油滴分散成易于与粉尘结合的小油滴,且利于促进油滴与粉尘的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通过沥青烟进口1喷入壳体1的空腔内,且经过第一导流件2、填料3和第二导流件4形成湍流,在多级湍流的作用下,沥青烟中携带的油滴突破自身范德华力形成的表面张力等,粒度进一步变小,促进沥青烟中的粉尘等固态亲油颗粒物与油发生粘附、包裹等作用,充分实现油的“固态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壳体1内的沥青烟的流动方向,第二导流件4位于第一导流件2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4被构造成圆锥状或圆台状,第二导流件4靠近出口12的部位的径向尺寸小于靠近沥青烟进口11的部位的径向尺寸。可选地,沿沥青烟的流动方向,第二导流件4的径向尺寸逐渐缩小。
如图5、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4包括第一环形件41和第二环形件42。沿壳体1内的沥青烟流动方向,第二环形件42位于第一环形件41的上游。即:第二环形件42相对于第一环形件41靠近沥青烟进口11,第二环形件4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环形件41的径向尺寸。第二环形件42还用于连接壳体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4包括两个以上条形件43,条形件4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环形件41和第二环形件42。
第一环形件41、第二环形件42和条形件43形成一个稳定的锥形结构。
经过条形件43的中心点且连接第一环形件41和第二环形件42的最短的连线与条形件43具有大于0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环形件41至第二环形件42的方向,条形件43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形件43被配置为可转动地连接第一环形件41和第二环形件42。
条形件43被配置可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设定的角度γ,角度γ的取值范围为5°~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条形件43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向和可旋转的最大角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形件4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件41的中轴线与第二环形件42的中轴线重合,中轴线与第一环形件41至第二环形件42最短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50°。
第二环形件42的径向尺寸取决于壳体1的截面尺寸,第一环形件41的径向尺寸影响湍流条形件43的数量以及条形件4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同时影响壳体1内的压力损失和湍流效果。
条形件4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一环形件41和第二环形件42的中轴线与第一环形件41至第二环形件42最短连线之间的夹角,以及条形件43自转角度γ形成的整体结构使得流体经过其易形成湍流。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湍流组件包括第三导流件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流件5设于出口12,被构造成允许沥青烟等流体通过的多孔状,具有平稳气流、整流的作用。
壳体1内的流体最终经第三导流件5整流后,通过出口12引出。
可选地,湍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导流件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流件5包括格栅板。可选地,第三导流件5包括十字格栅板或圆孔格栅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捕油装置包括卸灰部14。卸灰部14设于壳体1的底部,用于排出壳体1内的较大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捕油装置包括支腿15。支腿15用于支撑壳体1以及其内部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还包括粉尘提供装置。壳体1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粉尘进口13。粉尘进口13不限于一个。
粉尘进口13连接粉尘提供装置的输出端。粉尘提供装置通过粉尘进口13向壳体1的空腔内输入粉尘,以利于分散形成的小油滴更充分地与粉尘粘附、包裹,固态化油滴。
粉尘提供装置包括回收粉输送装置104和供给粉装置113。粉尘提供装置提供的粉尘来源于回收的粉尘或特别提供的粉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进口11和粉尘进口13设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口12设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沥青烟进口11的进流方向与粉尘进口13的进流方向相交。沥青烟和粉尘在进入壳体1的空腔后,发生流体对撞湍流,利于油滴的分散以及与粉尘的粘附、包裹。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沥青烟进口11和至少两个粉尘进口13。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的进口设有进口连接件,进口连接件与壳体1固定连接。进口连接件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具有预设的大于0的夹角δ1。可选地,夹角δ1小于60°。
两个进口的进流方向之间具有预设的大于0的夹角δ2。夹角δ2的取值范围根据沥青烟浓度、流速和沥青烟管道的截面积等因素确定。
可选地,夹角δ2的范围为60°~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进口11用于向壳体1内喷入沥青烟,粉尘进口13用于向壳体1内喷入粉尘或其他吸油抑烟剂等亲油固态颗粒物。由于沥青烟的喷入方向与亲油固态颗粒物的喷入方向具有一定角度,且各管道截面不同,各进口引入壳体1内的流体的流向不同,流速不同,利于对流体形成一级湍流。沥青烟和亲油固态颗粒物的混合物通过进口、填料层、第二导流件4,形成多级湍流,在多级湍流的共同作用下,加快了油颗粒被亲油固态颗粒物粘附、包裹等作用,实现油的高效“固态化”。
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为粉尘或吸油抑烟剂等亲油固态颗粒物充分粘附、包裹油提供空间和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烟处理系统包括VOC净化装置108。VOC净化装置108连接除尘装置107的输出端。VOC净化装置108用于去除流体中气态的VOC。
如图7所示,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烟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沥青搅拌系统101中混合料的搅拌、存储、放料过程中逸散的沥青烟以及涮锅料放料过程中逸散的粉尘通过捕集装置捕集和回收管道回收等进入沥青烟收集装置,沥青烟收集装置将沥青烟通过沥青烟进口11通向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的空腔内。
沥青罐或重油罐102等的沥青烟回收管道收集的沥青烟分别通过壳体1上的不同沥青烟进口11引入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内。
回收粉装置103回收的粉尘在回收粉输送装置104和回收粉喷吹装置105的作用下,通过一粉尘进口13喷入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内。
供给粉装置113供给的粉尘在供给粉喷吹装置114的作用下,通过另一粉尘进口13喷入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内。
沥青烟在捕油装置106的壳体1内的多级湍流的作用下,其携带的油滴突破自身范德华力形成的表面张力,粒径进一步变小,亲油固态颗粒物与油滴粘附、包裹,实现油滴的固态化,净油后的沥青烟进入除尘装置107。
除尘装置107用于去除捕油装置106输送的经湍流净油后的流体中的固态颗粒物(粉尘、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去除固态颗粒物后的气态污染物进入VOC净化装置108。
除尘装置107回收的固态颗粒物通过回收输送装置112输送至搅拌锅111,作为添加剂与沥青、热骨料、矿粉进行混合。
同时,除尘装置107是VOC净化装置108的预处理环节,由除尘装置107去除沥青烟中的固体和固-液结合颗粒物后排入VOC净化装置108的沥青烟主要污染物是气态的VOC,经VOC净化装置108进一步多级净化后经过引风机109引出,最终由烟囱110排放,从而实现沥青烟的无害化处理。引风机109为整个系统提供气流输送的动力。
回收粉装置103和供给粉装置113用于提供“亲油属性”的亲油固态颗粒物(≤75μm)。回收粉装置103或供给粉装置113直接喷入,无需间歇补粉,能够适应系统长时间持续作业。
沥青烟处理系统中的捕油装置106为粉尘或吸油抑烟剂等亲油固态颗粒物充分粘附、包裹油提供空间和条件,同时在除尘装置107去除混合沥青烟中的固态颗粒物后再进入VOC净化装置108。
捕油装置106作为除尘装置107的预处理,降低了沥青烟直接接触除尘装置107的布袋,粘附堵塞布袋的概率,提高布袋更换维护周期,降低使用成本。
捕油装置106可应用于其他工业场所对沥青烟的净化以及与沥青烟相近的石油化工大气污染物的净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另外,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也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沥青烟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沥青烟;
捕油装置(106),包括:
壳体(1),形成空腔,所述壳体(1)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沥青烟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沥青烟进口(11)连接所述沥青烟收集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壳体(1)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粉尘进口(13);
湍流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采用非亲油性材料制成,用于将流体形成湍流,以使进入所述空腔内的沥青烟中的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且促进油滴与所述空腔内的粉尘的结合;所述湍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2),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沥青烟进口(11)与所述出口(12)之间,被构造成多孔状;以及填料(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流件(2)之间,用于使流体经过其形成湍流;所述湍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件(4),设于所述空腔内,被构造成引导流体螺旋流动形成湍流的发散状;
除尘装置(107),连接所述出口(12),用于去除粉尘及粉尘与油滴的结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2)将所述空腔限定出连通所述沥青烟进口(11)所在区域和所述出口(12)所在区域的第一湍流腔;所述第一湍流腔被配置为使所述沥青烟进口(11)流入的沥青烟经过其流向所述出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件(4)被构造成圆锥状或圆台状,所述第二导流件(4)靠近所述出口(12)的部位的径向尺寸小于其靠近所述沥青烟进口(11)的部位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件(4)包括:
第一环形件(41);
第二环形件(42),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件(41)靠近所述沥青烟进口(11),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形件(41)的径向尺寸;以及
条形件(43),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件(41)和所述第二环形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件(43)被配置为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件(41)和所述第二环形件(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环形件(41)至所述第二环形件(42)的方向,所述条形件(43)的宽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件(4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件(4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环形件(42)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环形件(41)至所述第二环形件(42)最短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组件包括:第三导流件(5),设于所述出口(12),被构造成多孔状,用于平稳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提供装置;所述粉尘进口(13)连接所述粉尘提供装置的输出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烟进口(11)和所述粉尘进口(13)设于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出口(12)设于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沥青烟进口(11)的进流方向与所述粉尘进口(13)的进流方向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OC净化装置(108),连接所述除尘装置(107)的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7197.4A CN109908694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PCT/CN2019/084931 WO2020211120A1 (zh) | 2019-04-19 | 2019-04-29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7197.4A CN109908694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8694A CN109908694A (zh) | 2019-06-21 |
CN109908694B true CN109908694B (zh) | 2024-10-15 |
Family
ID=6697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17197.4A Active CN109908694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8694B (zh) |
WO (1) | WO2020211120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6540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烟气粉体吸附剂喷射脱汞装置 |
CN106731402A (zh) * | 2016-12-31 | 2017-05-31 | 江苏博际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冶金渣处理烟气湿式变流除尘及湿式静电深度净化系统 |
CN206304569U (zh) * | 2016-12-02 | 2017-07-07 | 云南欣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沥青烟气吸收塔 |
CN208406524U (zh) * | 2018-03-29 | 2019-01-22 | 成都润封电碳有限公司 | 一种废料废气回收利用系统 |
CN209917556U (zh) * | 2019-04-19 | 2020-01-10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03142B2 (ja) * | 1997-06-17 | 2007-11-07 |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オイルミスト除去用空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2002058941A (ja) * | 2000-08-22 | 2002-02-26 | Kurako:Kk | オイルミスト捕捉装置 |
CN2512997Y (zh) * | 2001-11-15 | 2002-09-25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 干式旋流床烟气净化器 |
FR2864453B1 (fr) * | 2003-12-26 | 2006-02-24 | Eurovia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fumees generees au cours de la fabrication, transformation et/ou manipulation de produits d'origine petroliere |
CN1765529A (zh) * | 2004-09-02 | 2006-05-03 | 株式会社欧登 | 油雾清除装置及油雾清除方法 |
IL176899A0 (en) * | 2006-07-17 | 2006-12-10 | E E R Env Energy Resrc Israe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gaseous pollutants from an upwardly flowing gas stream |
CN201143409Y (zh) * | 2007-11-21 | 2008-11-05 | 四川天环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 沥青烟尘净化系统 |
US7837962B2 (en) * | 2008-03-24 | 2010-11-2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mercury and particulates from combustion exhaust gas |
CN102210960B (zh) * | 2011-06-10 | 2013-06-05 | 济南世纪华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油气除尘工艺及设备 |
CN203264516U (zh) * | 2013-06-07 | 2013-11-06 | 济南华阳炭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沥青烟处理装置 |
CN203777828U (zh) * | 2014-02-27 | 2014-08-20 | 浙江圣力邦漆业有限公司 | 除尘净化装置 |
WO2017060311A1 (en) * | 2015-10-05 | 2017-04-13 | Universidad Del País Vasco/Euskal Herriko Unibertsitatea | Method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particles comprising a magnetic core and a photocatalytically active coating, and composite particles obtainable by said method |
CN205435417U (zh) * | 2016-03-08 | 2016-08-10 | 江门市同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脱汞系统 |
CN107469570B (zh) * | 2017-09-18 | 2024-04-05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高效脱汞的吸附剂喷射装置 |
CN108057342A (zh) * | 2017-12-06 | 2018-05-22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粉焦多层旋流循环耦合微波辅热集成脱硝装置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10317197.4A patent/CN1099086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4-29 WO PCT/CN2019/084931 patent/WO202021112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6540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烟气粉体吸附剂喷射脱汞装置 |
CN206304569U (zh) * | 2016-12-02 | 2017-07-07 | 云南欣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沥青烟气吸收塔 |
CN106731402A (zh) * | 2016-12-31 | 2017-05-31 | 江苏博际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冶金渣处理烟气湿式变流除尘及湿式静电深度净化系统 |
CN208406524U (zh) * | 2018-03-29 | 2019-01-22 | 成都润封电碳有限公司 | 一种废料废气回收利用系统 |
CN209917556U (zh) * | 2019-04-19 | 2020-01-10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8694A (zh) | 2019-06-21 |
WO2020211120A1 (zh) | 2020-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834906A2 (d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von schwebstoffen aus gasströmen | |
CN205517261U (zh) | 一种工业燃煤锅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脱除系统 | |
US3853506A (en) | Pollu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3435593A (en) | Gas clean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 |
CN109908694B (zh)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
CN209917556U (zh) | 沥青烟处理系统 | |
CN101489650A (zh) | 用于从向上流动的气体流去除气态污染物的设备和方法 | |
US839874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 |
CN206381774U (zh) | 一种工业烟尘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8574404U (zh) | 一种工业烟尘净化设备 | |
CN202823148U (zh) | 一种烟气处理设备 | |
CN109420385B (zh) | 一种涡式空气净化器 | |
CN206381826U (zh) | 一种工业烟尘气体净化设备 | |
CN204469517U (zh) | 一种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净化系统 | |
RU2782136C1 (ru) |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дыма асфальта | |
CN207324401U (zh) |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6701004U (zh) | 一种隧道窑除尘系统 | |
KR101267585B1 (ko) | 멀티 사이클론 | |
JP3491124B2 (ja) | ろ過式集塵装置 | |
CN210021536U (zh) | 一种高效雾化湿式喷头除尘器 | |
CN204307503U (zh) | 一种含粉尘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 |
JPH11278890A (ja) | 排ガス急冷装置、セメント及びセメント系固化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CN208032234U (zh) | 一种喷涂废气处理装置 | |
AT393970B (de) | Verfahren zur verbrennung von gasen, welche mit staeuben beladen sind | |
EP0547576A2 (en) | Process for melting silicate raw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neral wool, and 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the raw material mix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