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0055A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90055A CN109890055A CN201910105392.0A CN201910105392A CN109890055A CN 109890055 A CN109890055 A CN 109890055A CN 201910105392 A CN201910105392 A CN 201910105392A CN 109890055 A CN109890055 A CN 1098900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point
- equipment
- laap
- message
- regional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在方法的上下文中,宏接入点(MAP)可通过使切换请求传输给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发起在源与目的地LAAP之间的切换。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切换命令传输给用户设备(UE),使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并且从目的地LAAP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在另一种方法的上下文中,LAAP可发起切换。该方法可包括从源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从目的地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消息,以及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Description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案是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是申请日为2012年10月10日、申请号为201280077548.5、发明名称为“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无线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管理在双重连接上下文中的切换过程。
背景技术
由于对无线互联网接入的需求激增,预期对无线网络(例如,蜂窝网络)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急剧增加。在用于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的策略中最有前景的将是减小网元的大小。在过去50年,小区大小的减小将无线网络容量增大了2700倍以上。由小区大小减小引起的网络容量的优点表示,局域网(LA)在更广泛的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并入可能是蜂窝网络的演进(例如,长期演进(LTE))的下一个前沿。
在这方面,近年来出现了“双重连接”这个概念,作为将LA并入蜂窝网络的方式。基本理念是使用户设备(UE)同时连接至宏接入点和LA接入点,其中宏接入点控制一些连接和信令方面,例如,移动性功能,而将大部分数据传输卸载到LA接入点中。由于具有小距离,所以这允许UE受益于由LA小区提供的高数据速率以及低要求传输功率。双重连接这个概念也称为eNB间CA(增强型节点B间的载波聚合)、用户/控制(U/C)平面分割、多流等。虽然双重连接是有前景的概念,但是依然不明确如何最有效地执行切换,尤其在LA接入点之间的切换。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便管理在双重连接上下文中的切换过程。在这方面,示例实施方式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允许与UE连接的宏接入点(MAP)发起和管理UE从源LA接入点(LAAP)到目的地LAAP的切换。根据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由LAAP发起切换,这表示MAP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UE);使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并且从目的地LAAP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从目的地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在其中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与处理器一起使设备至少: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UE);使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并且从目的地LAAP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在其中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与处理器一起使设备至少: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从目的地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在其中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与处理器一起使设备至少: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部分,程序代码部分被配置为在执行时使设备至少: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UE);使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并且从目的地LAAP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部分,程序代码部分被配置为在执行时使设备至少: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从目的地LAAP中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部分,程序代码部分被配置为在执行时使设备至少: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的装置,用于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UE)的装置,用于使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的装置,以及用于从目的地LAAP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的装置。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的装置,用于从目的地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的装置,以及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的装置。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的装置,用于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的装置,以及用于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的装置。
附图说明
在这样概括地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示例实施方式的同时,现在,参照不必按照比例绘出的附图,并且其中:
图1为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受益的双重连接系统的示图;
图2为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配置的设备的方框图;
图3为描述由宏接入点体现的或者另外与宏接入点相关联的设备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执行的操作的信令图;
图5a为描述由宏接入点体现的或者另外与宏接入点相关联的设备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b为描述由局部区域接入点体现的或者另外与局部区域接入点相关联的设备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执行的操作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在后文中参照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而非所有实施方式。实际上,这些发明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理解为限于在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便本公开会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在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的部件。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是指所有以下内容:(a)仅硬件的电路实现方式(例如,在仅仅以模拟和/或数字电路实施);(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例如(如果适用的话):(i)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组合、或(ii)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软件的部分(包括一起工作来使诸如移动电话服务器的设备执行各种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c)即使软件或固件不在物理上存在也需要该软件或固件来操作的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
该“电路”的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也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使用。作为进一步的实例,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还涵盖仅仅一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的部分及它(或它们)的附带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方式。例如(如果适用于特定的权利要求部件),术语“电路”还涵盖用于移动电话的基带集成电路或专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在服务器、蜂窝网络装置或其他网络装置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现在,参照图1,描述了一种支持双重连接的系统。如图所述,在双重连接期间,用户设备(UE)(例如,UE 10)可以首先与为宏小区101服务的宏接入点(MAP)100以及支持源局部区域小区111的源局部接入点(LAAP)110两者通信,例如连接。如图所示,宏小区可以比局部小区覆盖更大的区域,并且甚至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局部小区重叠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局部小区。图1还示出了在可能需要切换时的一个实例场景。如图所示,UE 10可以从源局部区域小区111中移出,并且进入例如,由目的地(例如,目标)LAAP 120服务的目的地(例如,目标)局部区域小区121的范围中,这可能要求UE 10从源LAAP 110切换到目的地LAAP 120(例如,UE 10的实线描绘示出了其在空间内的初始位置,通过虚线箭头使出了其在空间中的移动,并且UE 10的虚线描绘使出了其结束位置)。在图1中描述的系统可以支持通过一个或多个接入点100、110以及120在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0)与诸如以下各项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例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网络、先进的LTE(LTE-A)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例如,宽带CDMA(WCDMA)网络、CDMA2000网络等)、频分复用(FDM)网络(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网络)、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或者其他类型的网络。
在本文中使用的接入点表示提供到网络的连接性的任何通信装置,例如,基站、接入节点或任何等同物,例如,节点B、演进的节点B(eNB)、中继节点、或其他类型的接入节点。术语“用户设备”(UE)包括任何移动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数字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电脑、平板电脑、或多个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通信装置、计算装置、内容生成装置、内容消费装置、数据卡、通用串行总线(USB)适配器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在UE 10与任一个接入点100、110或120之间的通信可以包括通过在用户设备10、11或12与接入点100、110或120之间授权的上行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10以及接入点100、110或120可以体现为设备20或者与该设备20相关联的其他设备,在图2中总体上描述该设备20,并且可以如下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配置该设备20。然而,应注意的是,下面描述的元件、装置或部件并非强制性的,因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此外,除了在本文中显示和描述的那些以外,一些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进一步的或不同的元件、装置或部件。
如图2中所示,设备20可以包括处理系统或者与处理系统通信的其他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电路,例如,处理器20,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存储器24,该存储器可被配置为根据在本文中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执行动作。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执行数据处理、应用执行和/或其他处理和管理服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设备或处理电路可以体现为芯片或芯片组。换言之,该设备或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封装件(例如,芯片),其包括在结构组件(例如,基板)上的材料、元件和/或电线。结构组件可以为包含在其上的元件电路提供物理强度、尺寸平衡(conservation ofsize)和/或电气交互的限制。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该设备或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在单个芯片上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或者作为单个“片上系统”。同样,在某些情况下,芯片或芯片组可以构成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装置,用于提供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22和存储器24,该处理电路可以与通信接口26或者控制通信接口的设备进行通信,并且在该设备由用户设备10体现的某些情况下与用户界面28通信或者控制用户界面的设备进行通信。同样,处理电路可以体现为被配置(例如,利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为执行在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的电路芯片(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然而,在用户设备10或接入点100、110或120的上下文中采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可以体现为用户设备或接入点的一部分。
用户界面28(如果在由用户设备10体现的设备20的实施方式中实现)可以与处理电路通信,以接收用户在用户界面的输入的指示和/或向用户提供听觉、视觉、机械或其他输出。同样,用户界面28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控制杆、显示器、触摸屏、麦克风、扬声器和/或其他输入/输出机构。
通信接口26可以包括用于支持与其他装置和/或网络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口机构。在某些情况下,通信接口可以是诸如以硬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体现的被配置为从网络中接收数据和/或向网络传输数据的装置或电路的任何装置,和/或与处理电路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或模块,例如,在用户设备10与接入点100、110、120之间通信的设备。在这方面,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例如)天线(或多个天线)、以及用于能够与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支持硬件和/或软件、和/或通信调制解调器,或者用于支持经由电缆、数字用户线路(DSL)、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或其他方法进行通信的其他硬件/软件。
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暂存性存储器装置,例如,可以为固定的或者可移动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用于使设备20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信息、数据、应用程序、指令等。例如,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缓存供处理器22处理的输入数据。附加地或者可替代地,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例如,程序代码部分。作为又一替代,存储器可以包括能够储存各种文件、内容或数据集的多个数据库中的一个。在存储器的内容之中,应用程序可被存储以由处理器执行,从而执行与每个相应的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存储器可经由用于在设备的元件之间传送信息的总线与处理器进行通信。
处理器22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体现。例如,处理器可以体现为各种处理装置,例如,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部件、协处理器、控制器、或者包括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集成电路的各种其他计算或处理装置。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储存在存储器24中的指令或者处理器可得到的其他指令。同样,无论由硬件还是由硬件和软件的组合配置,处理器都可以表示在相应地配置的同时能够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的实体(例如,在物理上以电路体现-以处理电路的形式)。因此,例如,在处理器体现为ASIC、FPGA等时,处理器可以是用于进行本文描述的操作的具体配置的硬件。或者,作为另一个实例,在处理器体现为软件指令的执行器时,指令可以将处理器具体配置为执行在本文中描述的操作。
图3、图5a以及图5b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图2的设备20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要理解的是,流程图的每个方框以及在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各种装置实现,例如,硬件、固件、处理器、电路和/或与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软件的执行相关联的其他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上述过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例如,程序代码部分)体现。在这方面,体现上述过程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由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设备的存储器24存储并且由设备中的处理器22执行。要理解的是,任何这种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装载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例如,硬件)上,以产生机器,以便所产生的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提供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的实现方式。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的存储器内,该存储器可以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通过特定的方式运行,以便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的存储器内的指令制造制品、这些指令的执行实现了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装载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以促使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从而进行计算机实现处理,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的操作。同样,,图3和图4的操作在被执行时将计算机或处理电路转换成特定的机器,该机器被配置为执行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因此,图4的操作限定一种算法,用于将计算机或处理电路(例如,处理器)配置成执行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某些情况下,通用计算机可设置有处理器的一个实例,该处理器执行图3、图5a或图5b的算法,以将通用计算机转换成被配置为执行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的特定的机器。
因此,流程图的方框支持用于执行规定的功能的装置的组合以及用于执行规定的功能的操作的组合。还要理解的是,流程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或者在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执行规定的功能的基于专用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或者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可以修改或者进一步放大以上某些操作。而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额外的可选操作。应理解的是,以下修改、可选添加或放大中的每个可以仅包含以上操作或者包含与在本文中描述的特征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的组合。
如在背景部分中所述,双重连接是增强无线网络容量和鲁棒性的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在UE(例如,UE 10)同时连接至宏接入点(MAP)100和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时,具有多个不同的可能切换场景。在图1中显示的一种典型情况是在一个宏小区100中的两个相邻的LA小区111、121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在UE 10移动穿过这些相邻的LA小区时,可能需要发生这种切换。目前没有定义过程(defined procedure)来在双重连接的上下文中在这些相邻的LA小区之间顺利地切换UE。
也许最直接可能的解决方案将令UE管理在两个LA小区之间的切换,并且重新使用当前切换过程。然而,双重连接的一个最重要的优点是允许MAP处理移动性,而将LA小区用来进行数据卸载,重新使用当前切换过程而不借助于MAP可能不可取,并且实际上可能与最初用于实施双重连接的动机矛盾。而且,由于在UE 10移动到LA小区边缘时发生的快速变化的路径损耗可能造成信号强度劣化,所以执行从一个LA小区到另一个LA小区的切换而不借助于MAP,还可能造成更高概率的切换失败或者甚至无线电链路失败。
因此,在本文中描述供双重连接使用的各种切换过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MAP(例如,图1的MAP 100)可以发起和协调切换过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LAAP可以发起切换过程并且向MAP提供该切换过程的指示。
因此,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一般概念,现在将参照图3至图6,以便进一步详细地讨论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在这方面,包含在图3和图5a中的流程图及其相伴的讨论强调了由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制的设备20)执行的特定操作,该设备可通过MAP体现或者以与M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来体现,例如,在图1中绘制的MAP 100。图5b及其相伴的讨论强调了由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制的设备20)执行的特定操作,该设备由源LAAP体现或者与源LA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例如,在图1中绘制的源LAAP 10。在伴随图4和图6的讨论中,进一步提供关于这些操作及其相关联的信号的细节。
在继续进行之前,还要理解的是,图4和图6及其相伴的讨论说明了额外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出的设备20)执行,该设备可以与各种其他网络实体相关联。在这方面,UE 10、MAP 100、源LAAP 110、目的地LAAP 120、移动管理实体(MME)450以及服务网关(SGW)460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各自的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出的设备20),该设备由设备20体现或者由于设备20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并且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的装置,用于使它们各自的网络实体执行在图4和图6中描述的操作(例如,用于使它们各自相关联的网络实体传输和/或接收所描述的信号),如下面将描述的。
首先转向图3和图4,现在将描述MAP发起和协调切换过程的示例实施方式。在这方面,由MAP(例如,MAP 100)体现的或者与MAP相关联另外设备体现的设备20可以包括例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的装置,用于使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UE(例如,UE 10)。参照图3的操作300。例如,测量配置指示可包括将包含关于宏和局部区域小区(例如,宏小区101、局部区域小区111以及局部区域小区121)的信息的测量报告传输至MAP 100的指示。因此,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从UE 10接收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的装置(例如,刚刚描述的装置)。参照操作310。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的测量报告,确定UE 10是否从源LA小区(例如,由LAAP 110服务的源LA小区111)切换到目的地LA小区(例如,由LAAP 120服务的目的地LA小区121)的装置,例如上述装置。参照操作320。在确定不应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设备可以(例如)接收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测量报告,并且类似地基于那些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应然后进行切换。相反,在确定应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该设备可继续下面描述的操作。
在这方面,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的装置,用于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 120。参照操作330。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使切换命令传输至UE 10的装置(例如,刚刚描述的装置)。参照操作340。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促使将数据转移通知消息传输至源LAAP 110。参照操作350。设备20可以还可以包括用于从目的地LAAP 120中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的装置,例如以上讨论的那些装置。参照操作360。
因此,从由MAP体现的设备或者与M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的设备的角度来看,已经描述MAP发起并且协调切换过程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一些操作,现在将参照在图4中描述的信令图进一步详细讨论这些操作以及由额外网络实体执行的操作。在以下描述中,各种网络实体(例如,MAP 100、源LAAP 110等)将被描述为执行各种操作。然而,要理解的是,这仅仅是为了简单起见,并且各种操作实际上由各个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出的设备20)来执行,各个设备由各个网络实体体现或者与各个的网络实体相关联的其他设备来体现并且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用于执行所描述的操作的装置。在这方面,现在参照编号操作400-419:
在操作400中,可以提供区域限制信息。例如,可以提供UE上下文,该上下文包括关于漫游限制的信息。关于UE上下文的信息(例如,区域限制信息)可以(例如)存储在源LAAP110中并且可以在(例如)连接建立时或者在定时提前(TA)更新中被提供。
在操作401中,MAP 100可以根据区域限制信息来配置UE测量过程并且可以将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UE 10。例如,测量配置指示可包含表示将对宏小区(例如,宏小区101)和LA小区(例如,LA小区111和121)的测量报告传输至MAP 100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向MAP提供的测量可以辅助控制UE的连接移动性的功能。
在操作402中,UE 10可以传输至少一个测量报告。例如,可以由系统信息、相关规格或者由任何其他源来设定UE 10传输测量报告所处的情况。基于所接收的测量配置,UE10可以将关于对宏小区和LA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仅仅传输至MAP,例如,通过传输诸如LA小区测量报告和宏小区测量报告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
在操作403中,MAP 100可以基于关于LA小区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切换UE。该确定可以进一步基于(例如)无线资源管理(RRM)信息。
在操作404中,MAP 100可以促使将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 120。“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在目的地侧准备进行切换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源LAAP处的UE X2信令上下文参考;UE S1演进分组核心(EPC)信令上下文参考;目的地小区ID;KeNB*密钥;无线资源控制(RRC)上下文,该上下文可以在源LAAP内包括UE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接入层(AS)配置信息;E-RAB(EUTRAN无线接入承载)上下文;源LA小区的物理层ID;和/或短MAC-I(完整性消息认证码)。UE X2和/或UE S1信令参考可以使目标LAAP能够解决源LAAP和EPC。E-RAB上下文可以包括无线网络层(RNL)和传输网络层(TNL)寻址信息以及E-RAB的服务质量(QoS)配置。
在操作405中,如果资源可以由目的地LAAP 121授予,那么目的地LAAP 120可以根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执行接纳控制,例如,以便提高成功切换的可能性。目的地LAAP121可以根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配置所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保留C-RNTI以及可选地保留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在目的地LA小区121中使用的AS配置可被单独地规定(例如,可以被“建立”),或者规定为与在源LA小区111内使用的AS配置相比的差量(delta)(例如,可以是“重新配置”)。
在操作406中,目的地LAAP 120可以准备利用层1/层2(L1/L2)切换,并且可以将“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传输至MAP。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以包括要作为RRC消息发送给UE的透明容器,以执行切换。该容器可以包括新C-RNTI、用于所选择的安全算法的目标LAAP安全算法标识符、专用RACH前导码和/或其他可能的参数,例如,接入参数、系统信息块(SIB)等。必要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可以包括用于转发隧道的RNL/TNL信息。MAP 100一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或者切换命令的传输在下行链路中一开始,就可以开始数据转发。
在操作407中,MAP 100可以生成RRC消息,例如,可以包括双重连接控制信息(DualConnectionControlInfor)信息元素(IE)的RRC连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然后,将RRC消息传输至UE 10。MAP 100可以执行该消息的任何需要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UE 10可以接收具有需要的参数(例如,新C-RNTI、目的地eNB SIB等)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且由MAP命令来执行切换。UE 10不需要延迟用于将HARQ/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自动重传请求)响应递送(delivering)给MAP 100的切换执行。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还可以包含双重连接链路释放指示信息,该信息可以(例如)是1比特指示符,该指示符通知UE 10是否应释放当前LA连接链路或者是否应释放双重连接。
在操作408中,MAP可以将数据转移通知传输至源LAAP,以开始数据转发。
在操作409a中,源LAAP可以将“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以传达E-RAB的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SN接收器状态以及下行链路PDCP SN传输器状态,PDCP状态保存适用于该状态(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LC)确认模式(AM))。上行链路(UL)PDCPSN接收器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缺失UL SDU的PDCP SN并且可以包括无序UL服务数据单元(SDU)的接收状态的位映射(bit map),如果具有任何这种SDU,那么UE 10需要在目的地LA小区121内重新传输该位映射。下行链路PDCP SN传输器状态表示MAP 100应分配给尚没有PDCP SN的新SDU的下一个PDCP SN。例如,如果UE的任何E-RAB都不由PDCP状态保存处理,那么源LAAP 110可以省略发送该消息。
在操作409b中,MAP可以将SN状态转移消息发送给目的地LAAP。
在操作410中,在接收包括双重连接链路释放指示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之后,如果在双重连接控制信息中指示专用RACH前导码,那么在无竞争过程之后,或者如果不指示任何专用前导码,那么在基于竞争的过程之后,UE 10可以从相应的小区脱离并且与目的地LAAP 120进行同步,并且通过RACH接入目的地小区121。UE 10可以导出目标LAAP 120特有的密钥,并且配置将在目的地LA小区中使用的所选择的安全算法。
在操作411中,目的地LAAP可以通过传输UL分配和定时提前来作出响应。
在操作412中,一旦UE 10成功地接入目的地LA小区121,只要可能,UE就可以与上行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一起传输用于确认切换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例如,包括C-RNTI)到目的地LAAP 120,以指示对于UE10的切换过程已完成。然后,目的地LAAP 120可以验证在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中发送的C-RNTI。然后,如果切换成功,那么目的地LAAP可以开始向UE10发送数据。
在操作413中,在发生切换失败的情况下,UE 10可以将切换失败指示发送给MAP100。然后,MAP 100可以返回常规的单连接模式,以就剩余的分组服务而言为UE 10提供服务。
在操作414中,在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目的地LAAP可以将“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MME 450,以通知UE 10改变了小区。
在操作415中,MME 450可以将“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传输至服务网关(SGW)460。然后,SGW可以将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切换到目的地侧。然后,SGW 460可以通过旧路径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分组发送给源LAAP,然后,可以向源LAAP释放任何U平面/TNL资源。
在操作416中,SGW 460可以将“修改承载响应”消息发送给MME450。
在操作417中,MME 450可以通过将“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120来确认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在操作418中,目的地LAAP 120可以将“UE上下文释放”消息传输至MAP 100,并且可以隐含地表示路径切换成功,并且完成了新双重连接建立。
在操作419中,MAP 100可以将UE上下文释放消息传输至源LAAP 110,通知源LAAP110切换成功并且触发源LAAP 110的资源的释放。在从MME 450中接收“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源LAAP 110和MAP 100还可以或者选择性地发送此消息。
在操作420中,在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后,源LAAP 110可以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联的无线电和C平面相关资源。任何进行中的数据转发可以继续。
现在转向图5a、图5b以及图6,现在将描述LAAP发起切换过程并且给MAP 100提供指示的示例实施方式。参照图5a,由MAP(例如,MAP 100)或者与M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的设备20可以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用于促使将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UE(例如,UE 10)的装置。参照图5a的操作500。测量配置指示可以(例如)包括包含关于LA小区(例如,LA小区111和LA小区112)的信息的测量报告将被传输至MAP 100和源LAAP 110,而包含关于宏小区(例如,宏小区101)的信息的测量报告将被仅仅传输至MAP 100的指示。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源LAAP 110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的装置,例如以上提及的那些装置。参照操作510。设备20还可以包括用于从目的地LAAP 120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ACK消息的装置,例如以上提及的那些装置。参照操作520。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从MME 450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的装置,例如以上提及的那些装置。参照操作530。
参照图5b,由源LAAP(例如,在图1中绘出的源LAAP 110)体现的或者与该源LA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的设备20可以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用于从UE10中接收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的装置。参照图5b的操作540。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报告可包括关于对一个或多个LA小区(例如,目的地LA小区121)执行的测量的信息。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应执行UE的从源LAAP 110到目的地LAAP(例如,在图1中绘出的目的地LAAP 120)的切换的装置,例如以上提及的那些装置。参照操作550。在接收关于对多个可能的目的地LAAP执行的测量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UE是否从源LAAP 110中切换到目的地LAAP可进一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UE应切换到多个可能的目的地LAAP中的哪一个。
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用于促使切换请求消息被传输至目的地LAAP的装置。参照图5b的操作560。设备20还可以包括用于促使将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MAP(例如,在图1中绘制的MAP 100)的装置,例如刚刚提及的那些装置。设备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促使将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的装置,例如以上讨论的那些装置。
因此,从由MAP和源LAAP分别体现的设备或者与MAP和源LAAP相关联的另外设备分别体现的设备的角度来看,已经描述其中LAAP发起切换过程并且向MAP提供指示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一些操作,现在将参照在图6中绘制的信令图进一步详细讨论这些操作以及由额外网络实体执行的操作。而且,要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各种操作由设备(例如,在图2中绘制的设备20)执行,该设备由各个网络实体体现或者与各个网络实体相关联的另外设备体现并且包括诸如处理电路、处理器22、通信接口26等的用于执行所描述的操作的装置。在这方面,现在参照编号操作600-617:
在操作600中,可以提供区域限制信息。例如,可以提供UE上下文,该上下文包括关于漫游限制的信息。关于UE上下文的信息(例如,区域限制信息)可以(例如)储存在源LAAP110并且可以在(例如)连接建立时或者在定时提前(TA)更新中被提供。
在操作601中,MAP 100可以根据区域限制信息配置UE测量过程并且可以将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UE 10。测量配置指示可以(例如)包含表示将对LA小区(例如,LA小区111和LA小区121)的测量将被传输至源LAAP 110,而对宏小区(例如,宏小区101)的测量将被传输至MAP 100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参数可以表示对LA小区的测量仅仅要传输至源LAAP110,而对宏小区上的测量仅仅要传输至MAP 100。
在操作602中,UE 10可以传输至少一个测量报告。例如,可以由系统信息、相关规格或者由任何其他源来设定UE 10传输至少一个测量报告所处的情况。基于所接收的测量配置,UE 10可以将关于对LA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传输至源LAAP 110,并且将关于对宏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传输至MAP 100。
在操作603中,源LAAP 110可以基于关于LA小区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切换UE。该确定可以进一步基于(例如)RRM信息。
在操作604a中,源LAAP 110可以促使将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 120。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在目的地侧准备进行切换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切换请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源LAAP处的UE X2信令上下文参考;UE S1EPC信令上下文参考;目的地小区ID;KeNB*密钥;RRC上下文,该上下文可以在源LAAP内包括UE的C-RNTI;AS配置信息;E-RAB上下文;源LA小区的物理层ID;和/或短MAC-I。UEX2和/或UE S1信令参考可以使目的地LAAP 120能够解决源LAAP 110和EPC。E-RAB上下文可以包括RNL和TNL寻址信息以及E-RAB的QoS配置。
在操作604b中,源LAAP可以将“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MAP。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新双重连接将被发起的指示。
在操作605中,如果资源可以由目的地LAAP 121授予,那么目的地LAAP 120可以根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执行接纳控制,例如,以便提高成功切换的可能性。目的地LAAP121可以根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配置所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保留C-RNTI以及可选地保留RACH前导码。在目的地LA小区121中使用的AS配置可被单独地规定(例如,可以被“建立”),或者规定为与在源地LA小区111内使用的AS配置相比的差量(例如,可以是“重新配置”)。
在操作606a中,目的地LAAP 120可以准备利用层1/层2(L1/L2)切换,并且可以促使其将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传输至源LAAP 110。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以包括要作为RRC消息发送给UE的透明容器,以执行切换。该容器可以包括新C-RNTI、用于所选择的安全算法的目标LAAP安全算法标识符、专用RACH前导码和/或其他可能的参数,例如,接入参数、系统信息块(SIB)等。必要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可以包括用于转发隧道的RNL/TNL信息。源LAAP110一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或者切换命令的传输在下行链路中一开始,就可以开始数据转发。
在操作606b中,目的地LAAP可以将“双重连接转移请求ACK”消息传输至MAP 100。双重连接转移请求ACK消息可以包括新双重连接可被建立的指示。
在操作607中,源LAAP 120可以生成将被传输至UE 10的RRC消息,例如,可以包括双重连接控制信息(DualConnectionControlInfor)IE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源LAAP110可以执行该消息的任何需要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UE 10可以接收具有需要的参数(例如,新C-RNTI、目的地LAAP安全算法标识符和/或可选地专用RACH前导码、目标eNBSIB等)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且由源LAAP 110命令来执行切换。UE 10不需要延迟用于将HARQ/ARQ响应递送(delivering)给源LAAP 110的切换执行。
在操作608a中,源LAAP 110可以将“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120,以传达E-RAB的上行链路PDCP SN接收器状态以及下行链路PDCP SN传输器状态,PDCP状态保存适用于该状态(例如,RLC AM)。上行链路UL PDCP SN接收器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缺失UL SDU的PDCP SN并且可以包括无序UL SDU的接收状态的位映射,如果具有任何这种SDU,那么UE 10需要在目的地LA小区121内重新传输该位映射。下行链路PDCP SN传输器状态表示目的地LAAP 120应分配给尚没有PDCP SN的新SDU的下一个PDCP SN。例如,如果UE10的任何E-RAB都不由PDCP状态保存处理,那么源LAAP 110可以省略发送这个消息。
在操作608b中,源LAAP 110可以将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MAP 100。这可以确保如果从源LAAP 110到目的地LAAP 120的切换操作失败,那么MAP 100可以重新开始暂停的数据通信服务。
在操作609中,在接收包括双重连接控制信息IE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之后,如果在双重连接控制信息中指示专用RACH前导码,那么在无竞争过程之后,或者如果不指示任何专用前导码,那么在基于竞争的过程之后,UE 10可以与源LAAP 110脱离并且与目的地LAAP 120进行同步,并且通过RACH接入目的地小区121。UE 10可以导出目标LAAP 120特有的密钥,并且配置将在目的地LA小区中使用的所选择的安全算法。
在操作610中,目的地LAAP 120可以通过传输UL分配和定时提前来作出响应。
在操作611a中,一旦UE 10成功地接入目的地LA小区121,只要可能,UE就可以与上行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一起传输用来确认切换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例如,包括C-RNTI)到目的地LAAP 120,以指示对于UE10的切换过程已完成。然后,目的地LAAP 120可以验证在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中发送的C-RNTI。然后,如果切换成功,那么目的地LAAP可以开始向UE10发送数据。
在操作611b中,在发生切换失败的情况下,UE 10可以将切换失败指示发送给MAP100。然后,MAP 100可以返回常规的单连接模式,以相就剩余的分组服务而言为UE 10提供服务。
在操作612中,在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目的地LAAP可以将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MME 450,以通知UE 10改变了小区。
在操作613中,MME 450可以将“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传输至服务网关(SGW)460。然后,SGW可以将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切换到目的地侧。然后,SGW 460可以通过旧路径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发送给源LAAP,然后,可以向源LAAP释放任何U平面/TNL资源。
在操作614中,SGW 460可以将修改承载响应消息发送给MME 450。
在操作615中,MME 450可以通过将“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传输至目的地LAAP120来确认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在操作616中,MME 450可以将路径切换成功指示传输至MAP 100,这可以暗含地表示新双重连接建立已完成。
在操作617中,目的地LAAP 120可以将UE上下文释放消息传输至源LAAP 110,通知源LAAP 110切换成功并且触发源LAAP 110的资源的释放。在从MME 450接收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目的地LAAP 120可以发送此消息。
在操作618中,在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后,源LAAP 110可以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联的无线电和C平面相关的资源。任何进行中的数据转发可以继续。
例如,以上记载的所有示例实施方式可提供供在双重连接上下文中使用的顺利的切换过程。MAP发起和协调切换的实施方式可具有对现有网络设置需要更少的修订的额外优点。LA小区发起切换并且向MAP提供指示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在切换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延迟的额外优点。
在本文中阐述的发明的很多修改和其他实施方式将浮现在这些发明所属领域的具有在以上说明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教导的优点的的技术人员的脑海中。因此,要理解的是,这些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修改和其他实施方式旨在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而且,虽然以上描述和相关附图在部件和/或功能的某些示例组合的上下文中描述了示例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替代实施方式提供部件和/或功能的不同组合。在这方面,例如,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一般,还设想有除了以上明确记载的这些部件和/或功能的组合之外的不同组合。虽然在本文中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仅在一般意义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而非用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33)
1.一种方法,包括:
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
从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
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用户设备(UE),所述测量配置指示包括表示对与宏接入点(MAP)相关联的宏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宏接入点报告以及对局部区域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报告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切换失败指示,并且作为响应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单连接。
5.一种方法,包括:
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
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
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所述宏接入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用户设备(UE)接收至少一个测量报告,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报告包括关于对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以及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应当执行所述用户设备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至所述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包含双重连接控制信息信息元素(IE)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移动电话。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局部区域接入点和宏接入点被配置为在长期演进(LTE)或先进的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
12.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的设备,所述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与所述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
从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
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使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用户设备(UE),所述测量配置指示包括表示对与宏接入点(MAP)相关联的宏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宏接入点报告以及对局部区域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报告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从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从用户设备接收切换失败指示,并且作为响应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单连接。
16.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的设备,所述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与所述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
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
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所述宏接入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
从用户设备(UE)接收至少一个测量报告,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报告包括关于对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以及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应当执行所述用户设备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至所述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的切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使切换命令传输至用户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包含双重连接控制信息信息元素(IE)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移动电话。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中,局部区域接入点和宏接入点被配置为在长期演进(LTE)或先进的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
23.一种包括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部分,所述程序代码部分被配置为在执行时使设备至少:
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
从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双重连接转移请求确认(ACK)消息;并且
从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路径切换成功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使测量配置指示传输至用户设备(UE),所述测量配置指示包括表示对与宏接入点(MAP)相关联的宏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MAP报告以及对局部区域小区的测量将向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报告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从所述源局部区域接入点接收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从用户设备接收切换失败指示,并且作为响应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单连接。
27.一种包括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非暂存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部分,所述程序代码部分被配置为在执行时使设备至少:
使切换请求消息传输至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LAAP);
使双重连接转移请求消息传输至宏接入点(MAP);并且
使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传输至所述MAP。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
从用户设备(UE)接收至少一个测量报告,所述至少一个测量报告包括关于对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小区执行的测量的信息;以及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应当执行所述用户设备从源局部区域接入点至所述目的地局部区域接入点的切换。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进一步使所述设备使切换命令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RRC消息包括:包含双重连接控制信息信息元素(IE)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移动电话。
33.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局部区域接入点和MAP被配置为在长期演进(LTE)或先进的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05392.0A CN109890055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80077548.5A CN104838693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PCT/CN2012/082724 WO2014056163A1 (en) | 2012-10-10 | 2012-10-1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handovers |
CN201910105392.0A CN109890055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7548.5A Division CN104838693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90055A true CN109890055A (zh) | 2019-06-14 |
CN109890055B CN109890055B (zh) | 2021-09-14 |
Family
ID=5047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05392.0A Active CN109890055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201280077548.5A Active CN104838693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7548.5A Active CN104838693B (zh) | 2012-10-10 | 2012-10-10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67912B2 (zh) |
EP (1) | EP2910052A4 (zh) |
CN (2) | CN109890055B (zh) |
HK (1) | HK1213126A1 (zh) |
WO (1) | WO20140561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3802B (zh) * | 2012-08-15 | 2015-09-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
WO2014071618A1 (en) * | 2012-11-09 | 2014-05-1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form handover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
EP2946491A4 (en) * | 2013-01-17 | 2016-09-14 | Intel Ip Corp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RRI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375566B2 (ja) * | 2013-03-13 | 2018-08-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140348146A1 (en) * | 2013-05-21 | 2014-11-27 | Nokia Corporation | Transition period for dual connectivity |
US20150038148A1 (en) * | 2013-08-01 | 2015-02-0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based on cooper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US10694400B2 (en) * | 2013-08-09 | 2020-06-2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Use of packet status report fro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to master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
GB2522673B (en) | 2014-01-31 | 2016-08-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ual connectivity |
JP2015177548A (ja) * | 2014-03-14 | 2015-10-05 | 宏達國際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 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に適用しうる接続変更方法 |
EP3113554B1 (en) * | 2014-03-21 | 2018-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s and network controller for handling a handover |
KR20150111798A (ko) * | 2014-03-26 | 2015-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
US10462835B2 (en) | 2014-07-10 | 2019-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ocation updat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RU2633612C2 (ru) * | 2015-02-13 | 2017-10-16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Установление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двой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
CN106385697B (zh) | 2015-07-28 | 2019-09-20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一种蜂窝网辅助的无线局域网信道切换通知方法 |
WO2018017477A1 (en) * | 2016-07-22 | 2018-01-25 | Google Llc | Mobility in a multi-network wireless system |
EP3484100A4 (en) * | 2016-07-30 | 2019-07-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ACCESS CONTROL |
CN114390618B (zh) * | 2017-05-05 | 2024-04-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
WO2019084914A1 (zh) * | 2017-11-03 | 2019-05-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0356680B1 (en) * | 2018-05-04 | 2019-07-1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Voice retainability evaluation |
CN110958653A (zh) * | 2018-09-27 | 2020-04-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US11950146B2 (en) * | 2018-09-27 | 2024-04-02 | Apple Inc. | PDCP and ROHC handling for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
WO2020085960A1 (en) * | 2018-10-23 | 2020-04-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low control in a split 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3875286A (zh) * | 2019-04-04 | 2021-12-31 | 苹果公司 | 用于基于双连接的切换的用户设备能力 |
CN110505675B (zh) * | 2019-08-12 | 2022-02-01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
CN114557042A (zh) * | 2019-10-12 | 2022-05-27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iab节点的切换时减少信令 |
WO2021155584A1 (zh) * | 2020-02-07 | 2021-08-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式切换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
US11019542B1 (en) * | 2020-02-13 | 2021-05-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on of dynamic spectrum aggreg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0826A (zh) * | 2001-12-18 | 2005-05-25 | 艾利森公司 | 组合窄带应用与宽带传送 |
CN101741674A (zh) * | 2009-12-22 | 2010-06-16 |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实现环网冗余和网络恢复的方法 |
WO2011088901A1 (en) * | 2010-01-25 | 2011-07-2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Hybrid home node b |
CN102238668A (zh) * | 2010-05-07 | 2011-11-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网关进行x2切换的方法 |
CN102265671A (zh) * | 2008-12-23 | 2011-11-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封闭用户组订阅信息的切换控制 |
WO2011156769A1 (en) * | 2010-06-10 | 2011-12-1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Reconfigurat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for fuzzy cells |
CN102348244A (zh) * | 2010-08-03 | 2012-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
CN102457917A (zh) * | 2010-11-02 | 2012-05-16 | 创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 于交递过程中释放次要单元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51795B2 (en) * | 2007-08-08 | 2013-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ver in a wireless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avoid user data loss |
CN102396263A (zh) * | 2009-02-13 | 2012-03-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毫微微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US20100254348A1 (en) * | 2009-04-01 | 2010-10-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multiple neighbour access points preparation for handover robustness |
JP5164939B2 (ja) * | 2009-07-04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KR20110068119A (ko) * | 2009-12-15 | 2011-06-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469557B (zh) * | 2010-11-15 | 2014-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KR101651120B1 (ko) * | 2011-01-06 | 2016-08-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계층적 셀 구조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한 기지국 간의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50304913A1 (en) * | 2012-07-17 | 2015-10-2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active u-plane handovers |
CN104584669B (zh) * | 2012-07-20 | 2019-04-05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对设备有关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40245A1 (en) * | 2012-09-12 | 2014-03-2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control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
EP2904865B1 (en) * | 2012-10-02 | 2018-09-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carrier aggregation gro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4107917A1 (en) * | 2013-01-10 | 2014-07-1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dual connection |
CN104581843B (zh) * | 2013-10-21 | 2018-07-03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端的处理交递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KR102170402B1 (ko) * | 2014-01-29 | 2020-10-2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중 연결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핸드 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US9942016B2 (en) * | 2014-03-21 | 2018-04-1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daptation and discovery |
-
2012
- 2012-10-10 EP EP12886381.8A patent/EP291005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10-10 US US14/434,951 patent/US94679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0-10 WO PCT/CN2012/082724 patent/WO201405616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10 CN CN201910105392.0A patent/CN109890055B/zh active Active
- 2012-10-10 CN CN201280077548.5A patent/CN104838693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5 HK HK16100811.9A patent/HK1213126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0826A (zh) * | 2001-12-18 | 2005-05-25 | 艾利森公司 | 组合窄带应用与宽带传送 |
CN102265671A (zh) * | 2008-12-23 | 2011-11-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封闭用户组订阅信息的切换控制 |
CN101741674A (zh) * | 2009-12-22 | 2010-06-16 |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实现环网冗余和网络恢复的方法 |
WO2011088901A1 (en) * | 2010-01-25 | 2011-07-2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Hybrid home node b |
CN102238668A (zh) * | 2010-05-07 | 2011-11-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网关进行x2切换的方法 |
WO2011156769A1 (en) * | 2010-06-10 | 2011-12-1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Reconfigurat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for fuzzy cells |
CN102348244A (zh) * | 2010-08-03 | 2012-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
CN102457917A (zh) * | 2010-11-02 | 2012-05-16 | 创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 于交递过程中释放次要单元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LCATEL: "New procedure for dual CN connection", 《3GPP TSG-SA2 #34 S2-03302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264609A1 (en) | 2015-09-17 |
WO2014056163A1 (en) | 2014-04-17 |
CN104838693A (zh) | 2015-08-12 |
US9467912B2 (en) | 2016-10-11 |
EP2910052A4 (en) | 2016-07-13 |
CN104838693B (zh) | 2019-03-01 |
EP2910052A1 (en) | 2015-08-26 |
HK1213126A1 (zh) | 2016-06-24 |
CN109890055B (zh) | 2021-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38693B (zh)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823481B (zh) | 用于管理双重连接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146995B2 (en) |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mobile handover | |
CN110139329B (zh) |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系统、第1基站、第2基站及第3基站 | |
US20210136850A1 (en) | Establishing simultaneous radio connec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two enodebs | |
US889779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procedur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 extension | |
CN109548105A (zh) | 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 |
EP3358904A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xiliary signaling link,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therefor | |
CN107925931A (zh) | 基站及其方法 | |
CN106717059A (zh) | 特定于服务的空中接口选择 | |
CN104378793A (zh) |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 |
CN103139911A (zh) |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7079361A (zh) | 利用上下文转移切换到集成Enode B/AP | |
CN108476217A (zh) | 可配置的接入阶层安全性 | |
CN109756941A (zh) | 处理演进分组系统承载文本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1998552B (zh) | 一种发起切换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 |
CN107306455A (zh) | 一种双连接操作的方法、基站、ue及mme | |
EP3351036B1 (en) | Control and user plane decoupling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 |
CN10435080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2647761A (zh) | 一种sgw重定向的x2切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4955118B (zh) | 一种移动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7318136A (zh) | 一种终端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4353009A1 (en) | Mobility control in connection of network slices | |
CN114760664A (zh) | 多连接下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