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9809047B -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9047B
CN109809047B CN201711176668.1A CN201711176668A CN109809047B CN 109809047 B CN109809047 B CN 109809047B CN 201711176668 A CN201711176668 A CN 201711176668A CN 109809047 B CN109809047 B CN 109809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ort
container body
elastic body
coupled
cont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6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9047A (zh
Inventor
宋善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176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9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9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9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排出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中间接合部、圆柱形底部支撑件和形状弹性体,该容器本体具有:一空间,液体内容物被容纳在该空间中;一排出口,所述内容物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以及一推板,用于支撑所述内容物并将所述内容物上推,所述中间接合部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板构件,联接到容器本体的下侧;单向止回阀,形成在中间板构件的中心处;以及下紧固构件,形成在中间板构件的下部处,圆柱形底部支撑件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而形状弹性体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借助位于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中心处的通气孔而可压缩并且可恢复,并且该形状弹性体与底部支撑件接触。

Description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液体分配器之类的液体排出容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当使用者需要时能够排出在化妆品等中使用的适量的液相材料的液体排出容器。
背景技术
概括而言,排出容器(discharge container,排放容器)被广泛用于排出诸如洗发水、漂洗剂等清洁产品、化妆品之类的液体内容物。在这种化妆品排出容器中使用的分配装置的示例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用于化妆品容器的分配装置(2014年4月29日公开的韩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第20-472459号)联接到装有液态化妆品的化妆品容器的上部,并且排出一定量的化妆品,该分配装置设置有:按钮10,设置在分配装置的上侧;以及喷嘴11,联接到按钮10的前表面。竖直延伸的轴20联接到按钮10的下侧,且轴20由弹簧21支撑。按钮10被向下按压,并插入到与化妆品容器的开口联接的盖30内。固定帽40联接到盖30的内侧。轴20的下端插入到固定帽40的上侧中,与活塞60联接的杆(stem)50被插入到固定帽40的下侧中并且插入到轴20的内侧。在杆50的内部形成一转移空间51。转移空间51的上侧是开放的,且内容物通过转移空间51被转移。在杆50的下外周面上沿径向形成与转移空间51连通的多个通孔52。同时,壳体80设置在固定帽40的下侧,联接到壳体80的外周面的固定环31被固定到盖30的内侧。轴20、杆50和活塞60被构造成在壳体80的内侧中上下移动。此外,壳体80的内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打开和关闭构件70。在打开和关闭构件70内形成向上开放的空间71。在打开和关闭构件70的下侧上形成半球形头部72,在打开和关闭构件70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形成有多个翼部73。在壳体80的上部外周面上形成气孔81。在壳体80的内部下端上形成台阶82,在台阶82的下侧上形成吸入孔83。打开和关闭构件70的翼部73用作与台阶82紧密接触的止动件,使得翼部73不能再向上移动。由于头部72与吸入孔83间隔开或紧密接触,所以吸入孔83被打开或封闭。接触部84形成在吸入孔83的上端部分的内周面上,以便与头部72紧密接触。接触部84形成为与半球形头部72对应的圆弧形状。当向下按压按钮10以便排出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化妆品容器分配器中的内容物时,杆50和活塞60一起下降,且外部空气通过气孔81被吸向壳体80的内部。当填充在杆50与打开和关闭构件70之间的内容物被压缩的同时,打开和关闭构件70被降低,且头部72密封吸入孔83。这里,随着杆50下降,在壳体80内部产生压力,使得活塞60上升。结果,内容物通过打开的通孔52被吸入到转移空间51中,并通过喷嘴11被排出。
然而,这种传统的化妆品排出装置的一个缺点在于,由于部件数量众多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加,且因此填充有化妆品内容物的成品的成本相当高。另外,填充在容器下部的化妆液体被吸取并排出。然而,位于用于吸取内容物的输液管下方的容器底部上的内容物会残留下来,使得内容物不能完全用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考虑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创作的,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配器结构液体排出容器,其适于容易地排出液体材料,从而能在提供简单的操作的同时将内容物完全用尽,且因其部件较少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液体排出容器包括: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具有:一空间,液体内容物被容纳在该空间中;一排出口,上述内容物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并且该排出口形成在上板的中心处;以及一推板,用于支撑内容物并向上推动上述内容物,并通过所联接的排出口排出内容物;
中间接合部,其由以下部件形成:中间板构件,联接到容器本体的下侧;单向止回阀,形成在中间板构件的中心处以允许空气向上运动并防止空气向下运动;以及下紧固构件,形成在中间板构件的下部;
圆柱形底部支撑件,其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以便被升高和降低;以及
形状弹性体,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借助在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中心处的通气孔而可压缩并且可恢复,通过中间接合部的下降而使上述形状弹性体与底部支撑件的内底表面接触,从而封闭通气孔并压缩形状弹性体中的空气,由此使空气通过止回阀向上移动,其中,当要排出上述内容物时,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中间接合部与容器本体一起降低,并且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形状弹性体降低,由此与底部支撑件的底部接触,而同时,在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底部支撑件的底部封闭的同时形状弹性体被压缩,使得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中间接合部的止回阀被供给到容器本体的下部,并且在推板被提升的同时内容物被排出。
此外,在容器本体的下部形成联接构件,且沿中间板构件的上部的周向形成的上紧固构件被形成在中间接合部中,以便与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接合,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与中间接合部的上紧固构件由待相互旋拧的相应的螺纹部形成,并且在相应的螺纹部的螺纹中形成竖直槽,使得当中间接合部与容器本体相互接合时,内容物不通过排出口被排出。
此外,在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的下端的周向上形成凹槽(concave groove),且沿中间接合部的周向形成与凹槽对应的突起部,以便当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与中间接合部的上紧固构件的接合完成时,上述突起部密封地联接到上述凹槽。
此外,在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中形成纵向的引导槽,而在底部支撑件中形成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引导槽的装配突起部,以引导底部支撑件的竖直运动。
此外,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形成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从引导槽沿周向延伸并且移动底部支撑件的装配突起部,而在下紧固构件中的移动槽的上侧上形成联接颚(coupling jaw),使得底部支撑件的装配突起部从引导槽脱离并被定位在移动槽中,从而防止装配突起部被形成在移动槽的上侧的联接颚竖直地移动。
此外,移动槽设置有多个止动颚,所述止动颚设置在移动槽的邻近引导槽的一端处,以及设置在移动槽的位于引导槽的相对侧上的另一端处,且在相对的止动颚的外侧上形成用于固定装配突起部的固定槽。
此外,排出口插入构件被联接到上板的排出口,该排出口插入构件包括:中间插入部,其具有比排出口小的直径,并被插入到排出口中;
座部,形成在中间插入部的上部上并安置在上板上;以及
楔形的楔部,形成在中间插入部的下部处,使得排出口插入构件不会从排出口被向上拉出。
此外,在容器本体的上部中设有上帽,以便相对于容器本体打开和关闭,并且一圆形按压腿部形成为从上帽向下延伸,该圆形按压腿部用于按压排出口插入构件的座部以及封闭排出口。
此外,一支撑脚部联接到推板的下部以防止推板在容器本体下方移动,支撑脚部的中心通过接合构件联接到推板,该支撑脚部被分成从中心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脚,且上述多个支撑脚的端部与容器本体的内周面接触。
此外,在上板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圆柱形安装部,且位于排出口下方的止回阀被联接到该圆柱形安装部的底部的中心,以允许内容物向上移动并防止内容物向下移动,使得容器本体的内容物通过止回阀被排出到排出口。
此外,在底部支撑件的内底表面上形成用于支撑形状弹性体的下部的圆形支撑壁,并且在圆形支撑壁的内部中心形成用于封闭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的中心突起部,其中当要排出内容物时,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中间接合部与容器本体一起降低,并且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使得形状弹性体被压缩,同时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设置在底部支撑件的底部上的中心突起部封闭,而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中间接合部的止回阀被供给到容器本体的下部,且在推板被提升的同时内容物被排出。
此外,中心突起部具有锥形封闭突起部,并且当形状弹性体被降低时,中心突起部的锥形封闭突起部被插入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中,并封闭该通气孔。
此外,在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上形成用于支撑形状弹性体的多个支撑腿,当通过按压容器本体而使得中间接合部与容器本体一起降低时,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且支撑腿被弯曲,使得上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中心突起部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液体排出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其具有:一空间,液体内容物被容纳在该空间中;一排出口,上述内容物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并且该排出口形成在上板的中心处;以及一推板,用于支撑内容物并向上推动内容物,并且通过所联接的排出口排出内容物,从而支撑内容物并推动内容物,以及通过排出口排出这些内容物,并且联接到容器本体的内部;
中间接合部,其具有联接到容器本体的下侧的中间板构件,并且该中间板构件具有:位于该中间板构件的中心处的通孔,以及下紧固构件,形成在中间板构件的下部;
形状弹性体,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借助位于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中心处的通气孔而能压缩且能恢复,以及围绕通气孔的圆形支撑腿,从而通过中间接合部的下降而压缩形状弹性体中的空气,由此使内部空气向上移动;以及
圆柱形底部支撑件,其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以便被升高和降低,其中在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底表面上形成圆形联接突起部,使得圆形支撑腿联接到圆形联接突起部的内侧,在圆形联接突起部的内底部形成止回阀,以允许空气流入到容器本体,并防止空气从容器本体流出,
其中,当要排出上述内容物时,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中间接合部与容器本体一起降低,且联接到中间接合部的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使得形状弹性体被压缩,且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中间接合部的通孔被供给到容器本体的下部,且在推板被提升的同时内容物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传统的化妆品分配装置的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的操作的剖视图。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包括:容器本体110,在该容器本体内容纳有诸如化妆品等液体物质,并且该容器本体形成在液体排出容器100的上部上;中间接合部120,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下部;形状弹性体130,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以便可压缩且可恢复;以及底部支撑件140,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下部以上下移动。
容器本体110具有圆柱形状,并形成为具有容纳液体内容物S的空间。内容物S通过排出口111a排出,该排出口形成在上板111的中心处,上板111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上部。此外,用于支撑内容物S的推板112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内部,且在容器本体110的下部处形成用于将中间接合部120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联接构件113形成有沿联接构件113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梯形螺纹形状的螺纹部,并螺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上紧固构件122,并且该联接构件沿着联接构件113的周向在梯形螺纹中每隔90度形成有竖直槽114。竖直槽114被设置为当中间接合部120与容器本体110紧固时,允许空气从容器本体110逸出。另外,在联接构件113的下端处沿周向形成三角形凹槽115。当联接构件113完全旋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上紧固构件122时,中间接合部120的突起部123(稍后将描述)在联接构件113的下端处与凹槽115接合。
支撑脚部112a联接到推板112的下部。支撑脚部112a由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支撑内容物S的推板112在容器本体110中向下移动。支撑脚部112a被分成在支撑脚部112a的中心处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脚,且所述多个支撑脚的端部向下弯曲以与容器本体110的内周面接触。支撑脚部112a的中心通过接合构件112b与推板112的下部接合。
当容器本体110被向下推动以排出内容物S时,形状弹性体130的内部空气向上移动,同时形状弹性体130被压缩,且推板112被提升。液体内容物S通过排出口111a被排出,同时推板112与支撑脚部112a一起被提升。当容器本体110的按压被释放时,推板112可由于内容物S的重量作用而下降,且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支撑脚部112a可与容器本体110的内周面接触,从而支撑推板112并防止推板112降低。进一步而言,通过排出口111a排出的内容物S不再通过排出口111a向下移动。
容器本体110的上板111可与容器本体110一体地形成或者可被螺接到容器本体110。如图3所示,内容物通过圆形的排出口111a排出,该排出口形成在上板111的中心处,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联接到排出口111a。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具有:中间插入部111d,其待被插入到排出口111a;座部111e,其待被安置在上板111上;以及楔形的楔部111c,形成在中间插入部111d的下部中,这些部分全部为一体形成。
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的座部111e形成在中间插入部111d的上部,并具有比中间插入部111d的直径更大的直径,从而适于安置在上板111上。
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的中间插入部111d直径小于排出口111a而被插入排出口111a,且内容物S通过排出口111a与中间插入部111d之间的间隙向上排出。
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的楔部111c形成在中间插入部111d的下部处,并位于排出口111a的下方。楔部111c的直径大于中间插入部111d的直径和排出口111a的直径,使得当内容物通过排出口111a被排出时,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不会从排出口111a向上脱落。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当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联接到排出口111a以通过按下容器本体110来排出内容物S时,内容物S通过排出口111a与中间插入部111d之间的间隙向上移动,且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在排出口111a内略微上升,而座部111e与上板111分离,使得内容物S被排出到上板111上。当容器本体110的压力被释放(解除)时,座部111e被置于上板111上,并阻止排出的内容物S在排出口111a的下方移动。
在容器本体110的上部上设置一上帽101,该上帽101可打开且可关闭地联接到容器本体110。上帽101被螺接到容器本体110,且圆形按压腿部101a一体地形成在上帽101的下部。圆形按压腿部101a向下延伸并按压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的座部111e。因此,当上帽101接合时,上帽101的按压腿部101a按压座部111e以封闭排出口111a,使得即使当外部压力改变时,内容物S也不从排出口111a排出。
此外,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上板111可被构造成在排出口111a的下方具有止回阀111g(如图11所示),而不是在插入排出口111a的上板111的下方(具有止回阀)。图11所示的上板111的构造将在后文描述。
中间接合部120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下部,并包括中间板构件121以及上紧固构件122和下紧固构件124(两者分别形成在中间板构件121的上部和下部)。上紧固构件122形成为从中间板构件121的边缘向上突出,并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螺纹部分,以将中间接合部120连接到容器本体110,并与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螺接。按照与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的螺纹部分的纵向槽114相同的方式,上紧固构件122的螺纹部分的螺纹沿上紧固构件122的周向以90度间隔形成有竖直槽122a。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纵向槽114和122a形成在容器本体110和中间接合部120的螺纹部分的螺纹中(如上文所述)。因此,当容器本体110和中间接合部120被紧固时,容器本体110的推板112与中间板构件121之间的空气被释放,使得内容物S不通过排出口111a排出。
中间接合部120的中间板构件121形成为圆盘形,单向的止回阀126设置在中间板构件121的中心处。借助该止回阀126,允许空气从中间板构件121的底部移动到顶部,并防止空气沿相反方向移动(即沿空气向下的方向移动)。此外,凹槽115形成在联接构件113的下端处,与凹槽115对应的三角形突起部123形成在中间板构件121的圆形板边缘中,以便当与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联接时,该三角形突起部被联接到形成在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的下部处的凹槽115。这些三角形突起部123沿中间板构件121的周向形成。在中间接合部120与容器本体110的紧固期间,空气通过容器本体110的联接构件113与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中间接合部120的上紧固构件122的螺纹部分的纵向槽114、122a而被释放。当中间接合部120和容器本体110的紧固完成时,中间板构件121的突起部123与凹槽115在联接构件113的下端处接合,以被完全密封。
中间接合部120的下紧固构件124联接到底部支撑件140,并从中间板构件121的下边缘向下延伸。沿着下紧固构件124的周向形成的环形联接颚124a形成在下紧固构件124的内周面,由此底部支撑件140的联接突起部142被联接颚124a支撑。另外,在下紧固构件124中形成沿下紧固构件124的周向以90度间隔开的四个纵向引导槽125。底部支撑件140的多个装配突起部143与纵向引导槽125联接,并在纵向引导槽125内移动。容器本体110和中间接合部120沿竖直方向稳定地移动而不倾斜。
如图4所示,从引导槽125沿着下紧固构件124的周向延伸的移动槽128a形成在下紧固构件124的联接颚124a的下方。移动槽128a被设置成沿底部支撑件140的周向而不是竖直方向移动底部支撑件140的装配突起部143,以防止当不使用排出容器100时由于不适当地推挤排出容器100而使内容物被排出。在移动槽128a靠近引导槽125的一端处以及在与引导槽125相对的另一端处形成多个止动颚128,而用于固定装配突起部143的固定槽127形成在相对的止动颚128的外侧处。因此,当不使用排出容器100时,以预定的力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底部支撑件140,使得与引导槽125联接的底部支撑件140的装配突起部143通过移动槽128a的多个止动颚128中的一个止动颚而与形成在相对的止动颚128的外侧上的固定槽127稳固地接合,使得装配突起部143不可能被形成在移动槽128a上侧处的联接颚124a竖直地移动,从而防止当不使用液体排出容器时由于故障而使内容物被排出。
另外,形状弹性体130在中间板构件121的下紧固构件124的内侧处与中间板构件121的下端联接。形状弹性体130具有大致半球形的下部,并且由可压缩且可恢复的软性材料制成。通气孔131形成在形状弹性体130的下中心处。因此,当中间接合部120被降低时,柔性材料的形状弹性体130与底部支撑件140的底部接触以封闭通气孔131,并压缩形状弹性体130内的空气,使得形状弹性体130内的空气通过中间板构件121的止回阀126向上移动。
底部支撑件140形成为上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并包括圆形的底板和围绕该底板形成的圆形侧壁141,以从底部支撑本发明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形成在圆形侧壁141的外周边缘的上端上的环形的联接突起部142被安设并支撑在中间接合部120的下联接构件124的联接颚124a上。另外,四个装配突起部143沿着底部支撑件140的周向以90度的间隔形成在联接突起部142的下侧上。这些装配突起部143分别与形成在中间接合部120的下紧固构件124上的引导槽125联接,以引导竖直运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操作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中,在上帽101从容器本体110分离的状态下,当容器本体110被向下按压以便排出容纳在容器中的化妆品液体内容物S时,容器本体110和联接到容器本体110的中间本体120被降低,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引导槽125的底部支撑件140的装配突起部143在引导槽125中相对地升高。当通过按压容器本体110而使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下部的形状弹性体130降低时(如上文所述),形状弹性体130接触底部支撑件140的内底部。即,当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接触底部支撑件140的内底部时,形状弹性体130下端处的通气孔131被底部支撑件140的底部封闭。当容器本体110被持续地向下压时,形状弹性体130被压缩,同时形状弹性体130的通气孔131被上述底部封闭,形状弹性体130内部的空气通过形成在中间接合部120的中间板构件121的中心处的止回阀126而移动到中间板构件121的上部,使得在推板112被提升的同时(参见图5)液体内容物S经由排出口111a排出。
当随后解除对容器本体110的按压时,形状弹性体130再次回复(原状),并且从底部支撑件140的外部通过间隙引入的空气穿过通气孔131进入形状弹性体130。这样,容器本体110和中间接合部120被提升并返回到初始状态。
因此,本发明具有上述的结构,且因而具有某些优点,即内容物可以完全被用尽,同时内容物S容易被排出以为使用者提供方便,且由于部件数量少,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操作的剖视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底部支撑件140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的圆形支撑壁150,且在圆形支撑壁150的内部中心处形成一中心突起部152。
圆形支撑壁150在底部支撑件140的内部的底部处形成为圆柱形,以支撑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从而稳固地支撑形状弹性体130,并且更精确地操作该容器。此外,在圆形支撑壁150的外周面上形成多个流动孔151,空气通过这些流动孔流动。
形成在圆形支撑壁150的内侧的中心处的中心突起部152形成为从用于封闭形状弹性体130的通气孔131的底部支撑件140突出,且在圆形支撑壁150的上部的中心处形成锥形的封闭突起部152a,以当形状弹性体30被降低时,更稳固地封闭形状弹性体130的圆形通气孔131。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形状弹性体130由圆形支撑壁体150支撑的同时,当容器本体110被按压时,中间接合部120与容器本体110一起被降低。因此,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形状弹性体130下降,且中心突起部152的锥形封闭突起部152a被插入到形状弹性体130的通气孔131中。形状弹性体130被压缩,同时通气孔131被封闭。因此,形状弹性体130内的空气通过中间接合部120的止回阀126向上供给,使得在推板12被提升的同时,内容物S被排出。
其它构造和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故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操作的剖视图。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在形状弹性体130的下方形成用于支撑形状弹性体130的多个支撑腿132。形成在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处的上述多个支撑腿132是由软性材料与形状弹性体130一体地形成,且在形状弹性体130的下方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在该实施例中,形成有三条腿132。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这三个支撑腿132的下端与底部支撑件140的底部接触。当在形状弹性体130被支撑的状态下通过按压容器本体110而使中间接合部120与容器本体110一起降低时,联接到中间接合部120的形状弹性体130如图9所示那样被降低,使得中心突起部152的锥形封闭突起部152a被插入到形状弹性体130的通气孔131,同时支撑腿132向外弯曲以封闭通气孔131。另外,在圆形支撑壁150的上端接触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的同时,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被进一步封闭。封闭的形状弹性体130被压缩,使得形状弹性体130内部的空气通过中间接合部120的止回阀126供给到上侧,使得内容物S随着推板112上升而被排出。然后,当容器本体110的按压被解除时,形状弹性体130和支撑腿132回复其初始状态,且支撑腿132的弹性有助于形状弹性体130和容器本体110的回复。
在第三实施例中,支撑形状弹性体130的支撑腿132弯曲,从而具有以下一些优点:通气孔131主要由中心突起部152的封闭突起部152a封闭,且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由圆形支撑壁150封闭,从而能更稳固地进行容器的操作。
其它结构和效果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故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剖视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在中间板构件121的中心处形成通孔121a,而不具有止回阀126,且在形状弹性体130的下部一体地形成多个圆形支撑腿133,在底部支撑件140中形成多个环形联接突起部146,使得这些环形支撑腿133联接到环形联接突起部146的内部。在底部支撑件140中的圆形联接突起部146的内底部设置有止回阀145,该止回阀允许空气从外部流入底部支撑件140中,并阻止空气沿相反方向流出。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在形状弹性本体130的圆形支撑腿133联接到底部支撑件140的圆形联接突起部146的内部的状态下,当通过按压容器本体110而使中间接合部120与容器本体110一起降低时,形状弹性体130被降低,且形状弹性体130被压缩,使得形状弹性体130内的空气流过中间接合部120的通孔121a,使得在推板112被提升的同时内容物S被排出。另外,当容器本体110的下压(depression)被解除时,形状弹性体130和容器本体110回复到初始状态,且空气通过底部支撑件140的止回阀145被引入到底部支撑件140中,且引入的空气通过圆形支撑腿133内部的通气孔131流入形状弹性体130的内部。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的剖视图。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容器100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液体排出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被构造成使得容器本体110的上板111中的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插入排出口111a,但在如图11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排出口插入构件111b并不联接到排出口111a,且止回阀111g设置在排出口111a下方。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止回阀111g被设置为在上板111的排出口111a的下方间隔一预定距离。圆柱形安装部111f形成在上板111的下表面上,且止回阀111g与排出口111a间隔开地联接到圆柱形安装部111f底部的中心。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设置在排出口111a下方的止回阀111g允许容器本体的内容物通过止回阀而经由排出口111a被排出,从而内容物S被允许通过止回阀111g向上移动,并防止内容物S沿相反方向向下移动。
因此,当通过按压容器本体110排出内容物时,容纳在容器本体110中的内容物S首先通过止回阀111g充入到圆柱形安装部111f中,并经由排出口111a排出。当容器本体110的下压被解除时,通过止回阀111g防止内容物S下落到排出口111a下方。另外,内容物S不会下行,从而进一步防止推板112向下移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图11所示的上板111也可被应用于之前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排出容器,该液体排出容器所具有的分配器结构适于容易地排出液体材料从而完全排出内容物,同时可提供简单的操作,且因部件较少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具体阐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应容易领会到在不背离由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多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液体排出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其具有:一空间,内容物被容纳在该空间中;一排出口,所述内容物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并且所述排出口形成在一上板的中心处;以及一推板,联接到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内容物并向上推动所述内容物,而且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内容物;
中间接合部,其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板构件,联接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侧;单向止回阀,形成在所述中间板构件的中心处以允许空气向上运动并防止空气向下运动;以及下紧固构件,形成在所述中间板构件的下部处;
圆柱形底部支撑件,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以便被升高和降低;以及
形状弹性体,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借助位于所述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中心处的通气孔而能压缩且能恢复,通过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降而使所述形状弹性体与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内底表面接触,从而封闭所述通气孔并压缩所述形状弹性体中的空气,由此使空气通过所述单向止回阀向上移动,
其中,当要排出所述内容物时,所述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所述中间接合部与所述容器本体一起降低,并且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形状弹性体降低,由此与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底部接触,而同时,在所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底部封闭时所述形状弹性体被压缩,使得所述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所述中间接合部的单向止回阀被供给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并且在所述推板被提升的同时所述内容物被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形成一联接构件,且沿所述中间板构件的上部的周向形成的上紧固构件被形成在所述中间接合部中,以便与所述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与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上紧固构件由待相互旋拧的相应的螺纹部形成,并且在所述相应的螺纹部的螺纹中形成多个竖直槽,使得当所述中间接合部与所述容器本体相互接合时,所述内容物不通过所述排出口被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沿所述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的下端的周向形成凹槽,且沿所述中间接合部的周向形成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突起部,以便当所述容器本体的联接构件与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上紧固构件的接合完成时,所述突起部密封地联接到所述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中形成纵向的引导槽,而在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中形成装配突起部,且所述装配突起部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所述引导槽,以引导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竖直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形成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从所述引导槽沿周向延伸并且使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装配突起部移动,而在所述下紧固构件中的所述移动槽的上侧上形成联接颚,使得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装配突起部从所述引导槽脱离并被定位在所述移动槽中,从而防止所述装配突起部被形成在所述移动槽的上侧的联接颚竖直地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所述移动槽设置有多个止动颚,所述止动颚设置在所述移动槽的邻近所述引导槽的一端处,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槽的位于所述引导槽的相对侧上的另一端处,且在相对的所述止动颚的外侧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装配突起部的固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一排出口插入构件被联接到所述上板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包括:
中间插入部,其具有比所述排出口小的直径,并且插入到所述排出口中;
座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插入部的上部上并安设在所述上板上;以及
楔形的楔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插入部的下部处,使得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不会从所述排出口被向上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容器本体的上部中设有上帽,以便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打开和关闭,并且一圆形按压腿部形成为从所述上帽向下延伸,所述圆形按压腿部用于按压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的座部以及封闭所述排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一支撑脚部联接到所述推板的下部以防止所述推板在所述容器本体下方移动,所述支撑脚部的中心通过接合构件联接到所述推板,所述支撑脚部被分成从所述支撑脚部的中心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脚,且所述多个支撑脚的端部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圆柱形安装部,且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下方的止回阀被联接到所述圆柱形安装部的底部的中心,以允许所述内容物向上移动并防止所述内容物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容物通过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下方的所述止回阀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内底表面上形成用于支撑所述形状弹性体的下部的圆形支撑壁,并且在所述圆形支撑壁的内部中心形成用于封闭所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的中心突起部,其中当要排出所述内容物时,所述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所述中间接合部与所述容器本体一起降低,并且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所述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使得所述形状弹性体被压缩,同时所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底部上的所述中心突起部封闭,而所述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所述中间接合部的单向止回阀被供给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且在所述推板被提升的同时所述内容物被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所述中心突起部具有锥形封闭突起部,并且当所述形状弹性体被降低时,所述中心突起部的锥形封闭突起部被插入到所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中,并封闭所述通气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上形成用于支撑所述形状弹性体的多个支撑腿,并且当通过按压所述容器本体而使得所述中间接合部与所述容器本体一起降低时,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所述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且所述支撑腿被弯曲,从而使所述形状弹性体的通气孔被所述中心突起部封闭。
14.一种液体排出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其具有:一空间,内容物被容纳在该空间中;一排出口,所述内容物通过该排出口被排出,并且所述排出口形成在一上板的中心处;以及一推板,联接到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内容物并向上推动所述内容物,而且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内容物;
中间接合部,具有联接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侧的中间板构件,并且所述中间板构件具有:位于所述中间板构件的中心处的通孔;以及下紧固构件,形成在所述中间板构件的下部;
形状弹性体,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借助位于所述形状弹性体的下部中心处的通气孔而能压缩且能恢复,以及围绕所述通气孔的圆形支撑腿,从而通过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降压缩所述形状弹性体中的空气,由此使内部空气向上移动;以及
圆柱形底部支撑件,其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下紧固构件以便被升高和降低,其中在所述圆柱形底部支撑件的底表面上形成圆形联接突起部,使得所述圆形支撑腿联接到所述圆形联接突起部的内侧,在所述圆形联接突起部的内底部形成止回阀,以允许空气流入到所述容器本体,并防止空气从所述容器本体流出,
其中,当要排出所述内容物时,所述容器本体被向下按压以使所述中间接合部与所述容器本体一起降低,且联接到所述中间接合部的所述形状弹性体被降低,使得所述形状弹性体被压缩,且所述形状弹性体的内部空气通过所述中间接合部的通孔被供给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且在所述推板被提升的同时所述内容物被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一排出口插入构件被联接到所述上板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包括:
中间插入部,其具有比所述排出口小的直径,并且插入到所述排出口中;
座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插入部的上部并安设在所述上板上;以及
楔形的楔部,形成在所述中间插入部的下部处,使得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不会从所述排出口被向上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容器本体的上部中设有上帽,以便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打开和关闭,并且一圆形按压腿部形成为从所述上帽向下延伸,所述圆形按压腿部用于按压所述排出口插入构件的座部和封闭所述排出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一支撑脚部联接到所述推板的下部以防止所述推板在所述容器本体下方移动,所述支撑脚部的中心通过接合构件联接到所述推板,所述支撑脚部被分成从所述支撑脚部的中心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脚,且所述多个支撑脚的端部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周面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圆柱形安装部,且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下方的止回阀被联接到所述圆柱形安装部的底部的中心,以允许所述内容物向上移动并防止所述内容物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容物通过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下方的所述止回阀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口。
CN201711176668.1A 2017-11-22 2017-11-22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Active CN109809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6668.1A CN109809047B (zh) 2017-11-22 2017-11-22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6668.1A CN109809047B (zh) 2017-11-22 2017-11-22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047A CN109809047A (zh) 2019-05-28
CN109809047B true CN109809047B (zh) 2021-03-05

Family

ID=6659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6668.1A Active CN109809047B (zh) 2017-11-22 2017-11-22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90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4282A (ja) * 1999-06-07 2000-12-12 Kuraray Co Ltd シリンジ型容器
KR20050093743A (ko) * 2005-09-01 2005-09-23 김현호 공기 펌프식 토출용기
CN201390471Y (zh) * 2009-03-16 2010-01-27 薛维佳 膏状物品包装瓶
CN101994736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用于将夹装件紧固于装饰板的结构、夹装件及其紧固方法
CN204979528U (zh) * 2015-09-23 2016-01-20 湖北腾鑫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光折射活塞式药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4282A (ja) * 1999-06-07 2000-12-12 Kuraray Co Ltd シリンジ型容器
KR20050093743A (ko) * 2005-09-01 2005-09-23 김현호 공기 펌프식 토출용기
CN201390471Y (zh) * 2009-03-16 2010-01-27 薛维佳 膏状物品包装瓶
CN101994736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用于将夹装件紧固于装饰板的结构、夹装件及其紧固方法
CN204979528U (zh) * 2015-09-23 2016-01-20 湖北腾鑫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光折射活塞式药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047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95482C2 (ru) Крышка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м потока для клапана, открывающегося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в выдвигающейся/задвигающейся насадке (варианты)
RU2549563C2 (ru) Нососные дозаторы
EP3205228A1 (en) Two-liquid mixing container provided with pressing pocket
EP3284693B1 (en) Container and cap
US10259624B2 (en) Cap
KR101855948B1 (ko) 2웨이 체크밸브를 구비한 용기마개
EP3015020A1 (en) Extrusion type cosmetic container
US8499985B2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cap for squeezable bottle
JP2020511187A (ja) 異種物質混合容器
KR101270347B1 (ko) 자동충전 및 정량 토출 스포이드형 용기캡
KR101533716B1 (ko) 가압식 화장품 케이스
JP2020015557A (ja) 流動性材料を分注するためのディスペンサ
KR101663206B1 (ko) 디스펜서
US20140151404A1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cap for a squeezeable bottle
KR20190000556A (ko) 화장용 도구 및 화장품 용기
KR200488073Y1 (ko) 이종의 내용물 배출이 가능한 액체 배출용기
CN109809047B (zh) 用于排出液体的容器
EP2835322A1 (en) Tube vessel capable of preventing air infiltration
JP6165664B2 (ja) 二重容器
US10737870B2 (en) Container for discharging liquid
JP6858451B2 (ja) 吐出容器
JP2016088581A (ja) 注出栓
KR101763405B1 (ko) 액체용기의 액체 펌핑장치
EP3486192B1 (en) Container for discharging liquid
JP2017193352A (ja) キャ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