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8979B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48979B CN109648979B CN201811524076.9A CN201811524076A CN109648979B CN 109648979 B CN109648979 B CN 109648979B CN 201811524076 A CN201811524076 A CN 201811524076A CN 109648979 B CN109648979 B CN 1096489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flexible screen
- region
- cover plate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包括面板承载单元及贴合单元,所述面板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柔性屏可分离地接合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一侧;贴合单元被构造为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以借助于所述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这样,借助于贴合单元使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柔性屏相对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避免柔性屏的两端与异形曲面盖板的两端产生干涉;另外,可以充分对曲面盖板的弯曲区进行贴附,贴合效果好,提高了贴合良率。还提供一种应用该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曲面盖板与柔性屏贴合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是未来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柔性显示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显示面板贴附在3D固定曲面盖板(盖板的两侧为4分之一圆弧)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暨实现了曲面显示。
随着曲面显示技术的发展,双边曲面甚至是四边曲面显示装置正迅速走向市场,而在曲面显示技术领域中,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之间的贴合是曲面显示装置加工过程中的一项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及贴合方法,以避免贴合失败、提高贴合良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屏与曲面盖板附接,所述曲面盖板具有位于所述曲面盖板一侧的弯曲区,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具有挠性的面板承载单元,所述面板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柔性屏可分离地接合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一侧;及
贴合单元,被构造为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以借助于所述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单元包括:
可动的施压部件,被构造接触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背离所述柔性屏的另一侧;及
可动的弯曲引导部件,提供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接合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
所述贴合单元借助于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和所述施压部件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施压部件还可沿朝向所述弯曲区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柔性屏压合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
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可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随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借助于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和所述施压部件弯折形成一折弯部;
所述施压部件位于所述折弯部内;
所述折弯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弯曲区的径向尺寸,以使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进入所述弯曲区时所述柔性屏与所述弯曲区的末端具有间隙;
所述折弯部的尺寸是所述柔性屏以所述施压部件为基准,位于所述施压部件两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盖板具有平直区,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平直区两侧且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区包括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的弯曲部,以及朝向所述平直区且平行于所述平直区延伸的延展部;
所述折弯部的处于所述施压部件靠近所述延展部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延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弯曲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处于所述施压部件靠近所述延展部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延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30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施压部件的外廓形状、大小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具有横向及相对所述横向的纵向;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弯曲区沿其横向和/或纵向延伸并弯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施压部件为一个压贴轮;或者
所述施压部件包括两个压贴轮,所述两个压贴轮分别为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压贴轮,以及紧靠所述第一压贴轮且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压贴轮;
所述第二压贴轮还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压贴轮作圆周运动;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贴合单元的驱动单元,以驱动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施压部件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弯曲引导部件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接触下压,并在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接触时可沿朝向所述弯曲区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弯曲引导部件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引导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引导部件为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弯曲区一一对应的导向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包括:
响应于所处环境的环境条件变化而粘性可变的承载膜材;所述柔性屏可分离地接合于所述承载膜材一侧;以及
用于收卷并张紧所述承载膜材的膜材收卷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或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曲面盖板的基台;
所述面板承载单元面对所述基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贴合单元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以借助于所述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控制所述施压部件下压面板承载单元,并在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接触时控制所述施压部件沿朝向所述弯曲区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柔性屏部分附接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
控制所述弯曲引导部件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借助于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和所述施压部件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
应用本申请中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借助于贴合单元使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柔性屏相对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避免柔性屏的两端与曲面盖板的末端产生干涉;另外,上述贴合方式,可以充分对曲面盖板的弯曲区进行贴附,贴合效果好,提高贴合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将柔性屏的第一区初步压合于曲面盖板的平直区的内表面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沿朝向弯曲区移动且柔性屏的第一区未进入弯曲区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将柔性屏的第二区压合于曲面盖板其中一弯曲区的内表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将柔性屏完全压合于曲面盖板的内表面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将柔性屏的第二区压合于曲面盖板其中一弯曲区的内表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贴合装置中的施压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曲面电子产品应运而生,将柔性屏贴合在异形曲面盖板上能够实现产品正面和侧面显示。例如,一种传统的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为:先将贴合胶贴合于异形曲面盖板的内表面或者柔性屏的外表面,之后采用真空吸附平台将整个柔性屏吸附住;之后将其从异形曲面盖板的端部平移进入异形曲面盖板内;之后通过压合的方式将柔性屏的中间部分贴合到异形曲面盖板上;之后释放真空,移出真空吸附平台,再将柔性屏的两侧弯曲部分贴合于异形曲面盖板的内表面。
然而,对于曲面设计趋于向盖板内弯曲的曲面盖板即异形曲面盖板,如图1所示,将柔性屏贴合于异形曲面盖板时,二者会发生干涉,导致贴合失败。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应用于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中施压部件将柔性屏的第一区初步压合于曲面盖板的平直区的内表面的状态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阅附图,该贴合装置10用于将曲面盖板20与柔性屏30附接,该贴合装置10包括面板承载单元12及贴合单元13。
曲面盖板20用于保护柔性屏30免受外部冲击,同时为获得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实现了曲面显示,曲面盖板20需覆盖柔性屏30的正面,并具有较佳的透光性。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曲面盖板20可包括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曲面盖板20还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萘二甲酸醇酯、聚降冰片烯之一。
其中,曲面盖板20具有位于其至少一侧的弯曲区24。应当理解的是,弯曲区24位于曲面盖板20的一侧是指,产品具有正面显示区域和侧面显示区域,而弯曲区位于曲面盖板20的一侧,可以形成产品的侧面显示区域的界定轮廓。也就是说,将柔性屏贴合在曲面盖板的弯曲区24,通过透光的弯曲区24能够实现产品的侧面显示。
例如,曲面盖板20可以具有平直区22,弯曲区24与所述平直区22平滑过渡且位于平直区22的两侧。具体地,平直区22位于曲面盖板20的中间位置,是曲面盖板20上较平直的区域,弯曲区24位于曲面盖板20横向或纵向的两侧,是平直区22横向两侧或纵向两侧具有的向回弯折形成的区域。较佳地,位于平直区22两侧的弯曲区24对称设置,弯曲区24可以呈与平直区22相切的半圆状。
可以理解,曲面盖板20也可以为异形曲面盖板,其中,异形曲面盖板是指曲面设计趋于向盖板内弯曲的曲面盖板。例如,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包括与平直区22平滑过渡的弯曲部242,以及朝向平直区22且平行于平直区22延伸的延展部244。也就是说,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弯曲角度为180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延展部244亦可不平行于平直区22,即弯曲区的弯曲角度可以为90度~180度之间或者甚至大于180度。
需要说明的是,平直区22与弯曲区24之间不限定明确的界限。弯曲区24也可包括部分平直的区域。
柔性屏30可以是具有柔性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可以为柔性OLED发光显示面板,当然,柔性屏30亦可以为其他具有柔性能够弯曲的屏体。具体地,柔性屏30具有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相对应的第一区(图未标),以及和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相对应的第二区域(图未标),柔性屏30的第一区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柔性屏30的第二区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从而实现产品的正面显示及侧面显示。
柔性屏30可分离地接合于面板承载单元12的一侧,面板承载单元12具有挠性,可被贴合单元13触压而发生形变,以将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相接触而附接。容易理解,柔性屏30可分离地接合于面板承载单元12是指,柔性屏30可在预加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与面板承载单元12相分离的能力,在未预加前述的条件时,可以附接于面板承载单元12的一侧表面。
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承载单元12包括响应于所处环境的环境条件变化而粘性可变的承载膜材124,以及用于收卷所述承载膜材124的膜材收卷机构122,所述柔性屏30可分离地接合于承载膜材124一侧。其中,承载膜材124所处环境的环境条件可以包括光照或温度。
容易理解,承载膜材124具有挠性,膜材收卷机构122可收拉或释放承载膜材124,并使承载膜材124保持张紧状态,从而便于柔性屏30较佳地贴合。具体地,膜材收卷机构122通过张紧轮收卷承载膜材124。
可以理解,膜材收卷机构12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
进一步地,承载膜材124可以为减粘膜材,当柔性屏30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时,可通过减粘使承载膜材124减少或失去粘性,从而使柔性屏30与承载膜材124分离完成贴合。具体地,承载膜材124可以为具有单面胶粘性的膜层,其包括基材层以及覆于基材层一侧的减粘胶层;也就是说,承载膜层可以为单面胶。具体到实施例中,承载膜材124可以在初始状态下具有较高粘接力(一般约20n/25mm),但是对承载膜材124进行一定的操作(例如紫外光照射,或加热)之后,其粘接力可以急剧下降(一般可下降至0.1n/25mm)。
作为较佳地实施例中,承载膜材124可以为UV减粘膜或热减粘膜,工艺简单,加工便利。
需要强调的是,为避免因承载膜材124的弯曲性不佳而造成的柔性屏30贴合后出现褶皱,且同时使承载膜材124具有初始状态具有较佳的粘结力,承载膜材124的厚度不宜过厚,也不宜过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承载膜材124的厚度为0.05毫米~0.065毫米。当然,承载膜材124的厚度不局限于上述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30的正面是指柔性屏30的显示面,柔性屏30的背面是柔性屏30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也即柔性屏30的非显示面。
一些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0还包括用于支撑曲面盖板20的基台18;面板承载单元12面对基台18设置。具体地,基台18一侧表面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部,凹部的内表面可与曲面盖板20的外轮廓的形状适配,从而将曲面盖板20相对固定地支承于基台18。承载膜材124置于基台18上方,贴合单元13可以触压承载膜材124背离柔性屏30的另一侧,从而使接合于承载膜材124的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接触,进而可以完成与曲面盖板20的接合。
一些实施例中,贴合单元13包括可动的施压部件14及可动的弯曲引导部件16。可动的施压部件14被构造接触作用于面板承载单元12背离柔性屏30的另一侧,可动的弯曲引导部件16提供于面板承载单元12接合有柔性屏30的一侧。贴合单元13借助于弯曲引导部件16和施压部件14引导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也就是说,施压部件14和弯曲引导部件作用于面板承载单元12的相对两侧,从而引导面板承载单元12弯折并带动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
进一步地,可动的施压部件14被构造为与面板承载单元12背离柔性屏30的另一侧接触下压,并可沿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以将柔性屏30压合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具体地,可动的施压部件14可触压承载膜材124背离柔性屏30的另一侧,首先使柔性屏30的第一区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的内表面接触,然后再向平直区22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从而驱使柔性屏30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压合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和弯曲区24的内表面。
应当理解的是,为使柔性屏30较佳地接合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一些实施例中,施压部件14的外廓形状、大小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内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这样,在施压部件14沿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时,可以驱使柔性屏30的第二区稳定地接合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例如,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弯曲区24呈与平直区22相切的半圆状,则施压部件14的外廓形状为圆柱状或圆筒状。
需要说明的是,施压部件14的外廓形状、大小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内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是指,施压部件14具有与弯曲区24的形状、大小相配的形状、大小,以能够进入弯曲区24且在朝向弯曲区24移动过程中可使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内表面可彼此紧密地接合在一起,以便于柔性屏30可以较佳地接合于曲面盖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压部件14可以为一个压贴轮,其外廓形状为圆柱状。其中,压贴轮沿轴向的长度与柔性屏30或曲面盖板20在相同方向的长度适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贴轮沿轴向的长度均大于等于柔性屏30和曲面盖板20在相同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够使得柔性屏30和曲面盖板20更好的贴合。进一步地,压贴轮的直径应小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曲率半径。如此,这样,可使压贴轮朝向弯曲区24移动过程中可顺利进入弯曲区24,从而实现对弯曲区24内的柔性屏30的压合。
特别地,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因为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弯折半径很小,因此,压贴轮的直径要做的较小且其枢转轴要很细,但如此,压贴轮的刚性不足,很容易在压贴过程中发生断裂或损坏,造成贴合失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压部件14亦可包括两个压贴轮,两个压贴轮分别为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压贴轮142(见图7及图8),以及紧靠第一压贴轮142且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压贴轮144,第二压贴轮144还可以围绕第一压贴轮142作圆周运动,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平行。
也就是说,第一压贴合和第二压贴轮144是可以分别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的辊轮,第二压贴轮144还同时可以绕第一轴线围绕第一轴线作圆周运动。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施压部件14还可包括连接件146,第一压贴轮142和第二压贴轮144的枢转轴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相应的连接件146。其中,第一压贴轮142的枢转轴与第二压贴轮144的枢转轴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第一压贴轮142和第二压贴轮144的直径之和,从而可以保证第二压贴轮144紧靠于第一压贴轮142。
如此,一方面加强了施压部件14的刚性和压合强度,提高贴合可靠性和贴合的良率;另一方面,第二压贴轮144可以围绕第一压贴轮142做圆周运动,在第一压贴轮142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二压贴轮144可以进一步提高柔性屏30的第二区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内表面的接合度。
需要指出,在施压部件14沿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一压贴轮142可以作为主动轮,而第二压贴轮144为从动轮。
可以理解,施压部件14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施压部件14可以为一个,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压部件14亦可为多个,并与弯曲区24的数量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弯曲引导部件16提供于面板承载单元12接合有柔性屏30的一侧,并可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借助于弯曲引导部件16和施压部件14引导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从而将柔性屏30的附接于弯曲区24的内表面。具体到实施例中,该弯曲引导部件16为与所述曲面盖板20的所述弯曲区24一一对应的导向轮。
例如,如图4~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弯曲区24位于平直区22的相对两侧,在施压部件14沿朝向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弯曲引导部件16沿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且同时向下移动,从而使柔性屏30与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进而在施压部件14继续移动过程中将柔性屏30的第二区完全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引导部件16沿预设轨迹移动是指,弯曲引导部件16在空间内沿一定的轨迹移动,与施压部件14相配合地牵扯面板承载单元12,从而使接合于面板承载单元12一侧的柔性屏30可以与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的进入弯曲区24。
进一步地,柔性屏30随所述面板承载单元12借助于弯曲引导部件16和施压部件14弯折形成一折弯部,施压部件14位于折弯部内。例如,具体到实施例中,在施压部件14沿朝向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弯曲引导部件16沿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则柔性屏30随承载膜材124受到施压部件14和弯曲引导部件16的牵扯形成围裹施压部件14的折弯部。
其中,折弯部的尺寸小于弯曲区24的径向尺寸,以使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进入弯曲区24时柔性屏30与弯曲区24的末端具有间隙。换言之,弯曲引导部件16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不断向下移动,可使柔性屏30的第二区与弯曲区24的末端之间间隔。这样,实现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末端不干涉进入弯曲区24。
需要指出,折弯部的尺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指柔性屏30以施压部件14为基准,位于施压部件14两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例如,具体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弯曲引导部件16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不断向下移动,使折弯部的位于施压部件14上下两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保持小于弯曲区24的径向尺寸。这样,柔性屏30的第二区进入弯曲区24时可以与弯曲区24的末端相互不干涉。相对应地,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弯曲区24呈与平直区22相切的半圆状,则弯曲区24的径向尺寸即为该半圆的径向尺寸。又例如,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曲区24包括与平直区22平滑过渡的弯曲部以及朝向平直区22且平行于平直区22延伸的延展部。此时,延展部与弯曲部相切,弯曲区24的尺寸亦为弯曲部的径向尺寸。
还需要指出的是,柔性屏30以施压部件14为基准,位于施压部件14两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包括了施压部件14的径向尺寸,以及围裹于施压部件14且位于施压部件14两侧的部分的柔性屏30的厚度。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弯折半径很小,而为使柔性屏30的第二区可完全附接于弯曲区24,则施压部件14的径向尺寸应当小于弯曲区24的径向尺寸。但同时为避免柔性屏30的第二区随承载膜材124进入弯曲区24时与弯曲区24的末端发生干涉,需要弯曲引导部件16向下触压承载膜材124的同时还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移动。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若弯曲引导部件16向下位移过大,折弯部的处于所述施压部件14靠近延展部一侧的部分,相对于延展部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开口背离弯曲区24,也就是说,该夹角的开口朝向另一侧的弯曲区24。但如此,会驱使承载膜材124提供一个倾斜向下的拉扯力给柔性屏30,导致柔性屏30无法较佳地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的内表面接合。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包括与平直区22平滑过渡的弯曲部242,以及朝向平直区22且平行于平直区22延伸的延展部244。折弯部的处于施压部件14靠近延展部244一侧的部分,相对于延展部244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开口朝向弯曲部242。这样,可以保证施压部件14在压合过程中,柔性屏30的第二区可以较佳地接合于弯曲区24的内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折弯部的处于施压部件14靠近延展部244一侧的部分,相对于延展部244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度~30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柔性屏30的第二区进入弯曲区24时与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柔性屏30与弯曲区24的内表面保持较佳的距离,在施压部件14压合过程中达到一个良好的接合度。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0还包括用于驱动贴合单元13的驱动单元(图为示),以驱动贴合单元13引导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
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施压部件14的第一驱动机构(图未示),以及用于驱动弯曲引导部件16的第二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施压部件14与面板承载单元12接触下压,并在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接触时可沿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以将柔性屏30的第一区和第二区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弯曲引导部件16移动以引导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以是至少在多个自由度内移动的机械手臂或其他可以达到前述的功效的机械驱动机构。可以理解,机械手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故不在此赘述具体结构及原理。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的贴合方法,该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控制所述贴合单元13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12,以借助于贴合单元13引导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相对所述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24,从而将柔性屏30附接于弯曲区24的内表面。
如此,借助于贴合单元13使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柔性屏30相对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弯曲区24,避免柔性屏30的两端与曲面盖板20的末端产生干涉;另外,上述贴合方式,可以充分对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进行贴附,贴合效果好。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0具体包括步骤:
S120:控制施压部件14下压面板承载单元12,并在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接触时控制施压部件14沿朝向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以将柔性屏30部分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内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施压部件14为一个压贴轮,则在柔性屏30的贴合过程中,需要先完成一侧的弯曲区24的贴合,再进行另一侧的弯曲区24的贴合。此时,首先将柔性屏30的第一区的部分附接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的内表面,然后完成一个弯曲区24的柔性屏30的贴合。再进行另外部分的第一区的贴合,接着完成另一个弯曲区24的柔性屏30的贴合,直至完成全部贴合。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施压部件14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压贴轮,则两个相互独立的压贴轮可以朝向相对的两个弯曲区24移动,从而将柔性屏30的第一区完全附接于平直区22的内表面,并同时完成两个弯曲区24的柔性屏30的贴合。
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施压部件14为一个压贴轮,亦可先完成柔性屏30的第一区的附接,再依次进行弯曲区24的柔性屏30的附接。
S130:控制弯曲引导部件16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借助于弯曲引导部件16和施压部件14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12带动所述柔性屏30相对所述弯曲区24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24,从而将所述柔性屏30附接于所述弯曲区24的内表面;
具体地,在施压部件14朝向一个弯曲区24的移动过程中,控制弯曲引导部件16向下(朝向曲面盖板20)移动的同时,还沿朝向相对侧的另一个弯曲区24的方向移动。如此牵扯承载膜材124弯折,并使柔性屏30在进入弯曲区24的过程中与弯曲区24的末端保持间隔,从而达到相互不干涉。
可以理解,弯曲引导部件1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与弯曲区24的数量一一对应,在此不作限定。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施压部件14为一个压贴轮,则弯曲引导部件16可以为一个,完成一个弯曲区24的柔性屏30的附接后,再控制移动至另一个弯曲区24上方,从而依次完成贴附。当然,弯曲引导部件16亦可与弯曲区24的数量一一对应,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步骤:
S140:完成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附接后,将所述柔性屏30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12分离;
具体地,承载膜材124为UV减粘膜材,待柔性屏30的第一区与曲面盖板20的平直区22,以及柔性屏30的第二区与曲面盖板20的弯曲区24完成附接后,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承载膜材124,使其变为无粘性或弱粘性。膜材收卷机构122收拉承载膜材124,并同时控制施压部件14和弯曲引导部件16回到初始位置,从而驱使承载膜材124与柔性屏30发生分离,完成贴合工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20之前,还包括:
S110:提供柔性屏30、曲面盖板20、以及上述的贴合装置10;曲面盖板20具有位于其一侧的弯曲区24。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具有平直区22,弯曲区24位于平直区22的两侧且与平直区22平滑过渡,柔性屏30接合于承载膜材124面向曲面盖板20的一侧。
其中,柔性屏30优选为柔性OLED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30还可以是其它柔性屏30。
当然,还提供用于贴合柔性屏30与曲面盖板20的贴合胶层。贴合胶层用于将柔性屏30和曲面盖板20附接,故可以预贴在柔性屏30上,也可以预贴在曲面盖板20上。贴合胶层优选为OCA胶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贴合胶层亦可以选自其它适用的贴合胶,例如SCA胶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屏与曲面盖板附接,所述曲面盖板具有位于所述曲面盖板一侧的弯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具有挠性的面板承载单元,所述面板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柔性屏可分离地接合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一侧;及
贴合单元,被构造为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所述贴合单元包括:
可动的施压部件,被构造为接触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背离所述柔性屏的另一侧;
可动的弯曲引导部件,提供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接合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
所述贴合单元借助于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和所述施压部件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还可沿朝向所述弯曲区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柔性屏压合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
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可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随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借助于所述弯曲引导部件和所述施压部件弯折形成一折弯部;
所述施压部件位于所述折弯部内;
所述折弯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弯曲区的径向尺寸,以使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进入所述弯曲区时所述柔性屏与所述弯曲区的末端具有间隙;
所述折弯部的尺寸是所述柔性屏以所述施压部件为基准,位于所述施压部件两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盖板具有平直区,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平直区两侧且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
所述弯曲区包括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的弯曲部,以及朝向所述平直区且平行于所述平直区延伸的延展部;
所述折弯部靠近所述延展部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延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靠近所述延展部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延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3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的外廓形状、大小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为一个压贴轮;或者
所述施压部件包括两个压贴轮,所述两个压贴轮分别为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压贴轮,以及紧靠所述第一压贴轮且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压贴轮;
所述第二压贴轮还可以围绕所述第一压贴轮作圆周运动;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贴合单元的驱动单元,以驱动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包括:
响应于所处环境的环境条件变化而粘性可变的承载膜材;所述柔性屏可分离地接合于所述承载膜材一侧;以及
用于收卷并张紧所述承载膜材的膜材收卷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或温度。
11.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盖板具有位于所述曲面盖板一侧的弯曲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贴合单元作用于所述面板承载单元,以借助于所述贴合单元引导所述面板承载单元带动所述柔性屏相对所述弯曲区的末端不干涉地进入所述弯曲区,从而将所述柔性屏附接于所述弯曲区的内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4076.9A CN109648979B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4076.9A CN109648979B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48979A CN109648979A (zh) | 2019-04-19 |
CN109648979B true CN109648979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6611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24076.9A Active CN109648979B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489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62800B (zh) * | 2019-04-26 | 2021-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贴合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246882B (zh) * | 2019-06-24 | 2021-04-2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CN110299076B (zh) * | 2019-06-25 | 2021-06-1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盖板固定装置和曲面显示屏贴合系统 |
CN110264883B (zh) * | 2019-06-28 | 2021-04-2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贴合装置 |
CN110491293B (zh) * | 2019-08-21 | 2021-06-15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四轴联动轨迹贴合方法 |
CN112622291A (zh) * | 2019-09-24 | 2021-04-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柔性屏盖板贴合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1145642A (zh) * | 2019-11-29 | 2020-05-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装配工装及工艺 |
CN113104275B (zh) * | 2020-01-13 | 2023-04-07 |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贴合治具及其贴合方法 |
CN111261046B (zh) * | 2020-01-22 | 2021-08-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合方法以及贴合装置 |
CN113459630B (zh) | 2020-03-31 | 2023-07-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面板的贴合方法及贴合装置 |
CN111547992B (zh) * | 2020-04-13 | 2022-07-05 |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热弯模具、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11421835B (zh) * | 2020-04-17 | 2022-04-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贴合方法、贴合装置、显示单元以及电子设备 |
CN111497411B (zh) | 2020-04-27 | 2022-04-2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111415592B (zh) * | 2020-04-29 | 2022-04-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玻璃进行贴合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1546749B (zh) * | 2020-05-28 | 2023-04-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贴合装置及曲面贴合方法 |
CN111546750B (zh) * | 2020-06-11 | 2023-11-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111710246A (zh) * | 2020-07-20 | 2020-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785171B (zh) * | 2020-07-21 | 2022-03-29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CN111816079B (zh) * | 2020-07-24 | 2022-04-2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曲面显示屏贴合装置 |
CN111816063B (zh) * | 2020-08-10 | 2022-09-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合装置、压合治具及曲面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CN112319014B (zh) * | 2020-12-12 | 2023-06-27 | 明瑞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片材贴合设备及方法 |
CN112776453A (zh) * | 2021-01-25 | 2021-05-11 |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
CN114495717B (zh) * | 2022-01-24 | 2023-12-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贴合方法及贴合组件 |
CN114582240B (zh) * | 2022-03-23 | 2024-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贴合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05857B1 (ko) * | 2014-10-14 | 2021-01-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JP2018054736A (ja) * | 2016-09-27 | 2018-04-0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6564268B (zh) * | 2016-11-08 | 2019-09-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曲面屏贴合装置及系统 |
GB201703040D0 (en) * | 2017-02-24 | 2017-04-12 | Rtl Mat Ltd | Slit tube extendible member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CN106940966B (zh) * | 2017-05-17 | 2019-07-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屏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07221254B (zh) * | 2017-06-15 | 2019-07-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卷曲式柔性显示装置 |
CN108597373B (zh) * | 2018-04-20 | 2020-03-1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108615463B (zh) * | 2018-04-20 | 2020-10-27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108648621B (zh) * | 2018-04-20 | 2021-03-02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
CN108694891B (zh) * | 2018-04-20 | 2020-10-27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
CN108615465B (zh) * | 2018-04-20 | 2020-07-24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208148725U (zh) * | 2018-05-07 | 2018-11-27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 |
-
2018
- 2018-12-13 CN CN201811524076.9A patent/CN10964897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48979A (zh) | 2019-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48979B (zh)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CN108648621B (zh)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 |
JP5852244B2 (ja) | 基板貼合装置及び基板貼合方法 | |
CN108615463B (zh) |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JP5445663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
JP4973783B2 (ja) | フィルム貼着装置及びフィルム貼着方法及び電子ペーパの製造方法 | |
KR102062918B1 (ko) |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101938709B1 (ko) | 라미네이팅 방법 및 장치 | |
JP3859862B2 (ja) | 粘着テープの貼付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00085011A (ja) | フィルム張付装置 | |
WO2014010516A1 (ja) | イン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インプリント装置 | |
CN111554191A (zh) |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WO2014050925A1 (ja)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 |
JP2019018580A (ja) | 曲面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
JP5356449B2 (ja) | ナイフエ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 |
US10756125B2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bending a GOA region thereof | |
JP2000318041A (ja) | フィルム貼り付け装置 | |
CN114005370B (zh) |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 |
CN113493034A (zh) | 一种拨管装置、贴管机及贴管方法 | |
WO2020037806A1 (zh) | 一种基板贴标装置 | |
JP6430191B2 (ja) | 曲面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
KR102138746B1 (ko) | 필름 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처리 방법 | |
CN114454472B (zh) | 适用于曲面显示模组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JP2017022178A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 |
CN115367190B (zh) | 膜材附着装置、贴膜设备及膜材贴合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Assignee: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Assignor: The valley (Guan)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laminating method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