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9334932A -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4932A
CN109334932A CN201811229537.XA CN201811229537A CN109334932A CN 109334932 A CN109334932 A CN 109334932A CN 201811229537 A CN201811229537 A CN 201811229537A CN 109334932 A CN109334932 A CN 10933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engine
engine module
rotary shaft
synchronous pulley
joint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95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4932B (zh
Inventor
白亚强
张军
曹耀初
高德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8112295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4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4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4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4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0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1/3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non-rotary type
    • B63H1/36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non-rotary type swinging sideways, e.g. fishtail typ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模块,第一舵机模块的第一关节旋转轴通过第一舵机连接架与第二舵机模块、第三舵机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舵机模块、第三舵机模块的另一端共同通过第二舵机连接架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第二关节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舵机模块的输出轴,第二关节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三舵机模块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通过尾柄的一端固定连接,尾柄的另一端与第三关节旋转轴连接,还包括尾鳍,所尾鳍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本发明整体为防水结构,通过在各结构外围增加支撑骨架和透水蒙皮,其可高逼真度地模拟鱼尾体的波动运动和尾鳍的摆动运动。

Description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仿生推进潜航器模仿海洋生物的外形和推进方式,具有高效、低噪、机动性强、隐蔽性好、对水下环境扰动小等诸多优点,在水下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突防等方面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的限制,目前的水下仿生潜航器基本上还是采用机械结构作为主要的传动机构,例如仿鱼水下潜航器大多仅是简单模仿了鱼类尾鳍的单自由度摆动运动,推进效率低,游动速度不高;也有部分仿鱼潜航器采用多个舵机串联的方式模拟鱼体波动加尾鳍摆动的运动模式,但由于采用了舵机串联的方式,鱼体尾端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和摆动惯量,很大地限制了仿生推进器的摆动频率、推进效率,以及操纵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不仅能提高航行器的航速,还能提高总体的水动力推进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模块,所述第一舵机模块的第一关节旋转轴通过第一舵机连接架与第二舵机模块、第三舵机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舵机模块、第三舵机模块的另一端共同通过第二舵机连接架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舵机模块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三舵机模块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通过尾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尾柄的另一端与第三关节旋转轴连接,还包括尾鳍,所述尾鳍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舵机模块输出轴配合的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的一端;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舵机模块输出轴配合的第四同步带轮,所述第四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五同步带轮,所述第五同步带轮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关节旋转轴配合的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轮与尾鳍固定,所述第三同步带轮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第六同步带轮,所述第六同步带轮也与第二关节旋转轴配合;
所述第六同步带轮位于第五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
所述第二舵机模块与第三舵机模块并联,所述第一舵机模块与并联布置的第二舵机模块和第三舵机模块串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体为防水结构,通过在各结构外围增加支撑骨架和透水蒙皮,其可高逼真度地模拟鱼尾体的波动运动和尾鳍的摆动运动,可以模拟多种形式的鱼类运动。
通过将第二舵机模块与第三舵机模块并联,使推进机构尾端重量减轻,大幅度减小的尾部的转动惯量,在相同的舵机输入功率、扭矩和结构强度条件下,可以允许更高的尾鳍摆动频率,从而有效提高潜航器主体结构的航速;另外本发明可大幅减小尾柄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小推进过程中尾柄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受到的水体阻力,进而减小尾鳍运动在横向方向上做功,提高总体的水动力推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直线巡游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转向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第一舵机模块;2、第一关节旋转轴;3、第一舵机连接架;4、第二舵机模块;5、第三舵机模块;6、第一同步带轮;7、第一同步带;8、第二同步带轮;9、第二关节旋转轴;10、尾柄;11、第三同步带轮;12、尾鳍;13、第二舵机连接架;14、第四同步带轮;15、第二同步带;16、第五同步带轮;17、第六同步带轮;18、第三同步带;19、第三关节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模块1,第一舵机模块1的一端与潜航器的主体结构固接。第一舵机模块1的第一关节旋转轴2通过第一舵机连接架3与第二舵机模块4、第三舵机模块5的一端连接,第二舵机模块4、第三舵机模块5的另一端共同通过第二舵机连接架13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9,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舵机模块4的输出轴,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三舵机模块5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9通过尾柄10的一端固定连接,尾柄10的另一端与第三关节旋转轴19连接,还包括尾鳍12,尾鳍12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9。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舵机模块4输出轴配合的第一同步带轮6,第一同步带轮6通过第一同步带7连接第二同步带轮8,第二同步带轮8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一端。
上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舵机模块5输出轴配合的第四同步带轮14,第四同步带轮14通过第二同步带15连接第五同步带轮16,第五同步带轮16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另一端。上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关节旋转轴19配合的第三同步带轮11,第三同步带轮11与尾鳍12固定,第三同步带轮11通过第三同步带18连接第六同步带轮17,第六同步带轮17也与第二关节旋转轴9配合。第六同步带轮17位于第五同步带轮16与第二同步带轮8之间。
上述第二舵机模块4与第三舵机模块5并联,第一舵机模块1与并联布置的第二舵机模块4和第三舵机模块5串联。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第一舵机模块1的前端与航行体主体结构固定连接,第一舵机模块1后端的第一关节旋转轴2做往复摆动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关节旋转轴9以第一舵机模块1的第一关节旋转轴2为中心做往复摆动运动;第三关节旋转轴19在第一传动机构的驱动下以第二关节旋转轴9为中心做往复摆动运动;尾鳍12在第二、第三传动机构的驱动下以第三关节旋转轴19为中心做往复摆动运动。经过三级关节的传动,可有效增大尾鳍12的扫略体积,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推进力和推进效率;通过调整上述三个关节旋转轴的初始相位和最大转角,可灵活调整航行体尾段运动过程中的外形轮廓,从而达到更好的仿生效果;通过调整上述三个关节旋转轴的转动角速度和最大转角,可方便地调节推进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加速、减速运动。
如图2所示,第一舵机模块1前后两端中心线的连线构成鱼体中心线,第一关节旋转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与最小旋转角度之间形成摆角,当该摆角的中心线与鱼体中心线共线时,在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尾鳍12做平移和摆动的组合运动,通过向后推动水体产生向前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合力方向与鱼体中心线共线,从而推动与第一舵机模块1连接的潜航器主体结构向前运动,实现直线巡游状态。
如图3所示,当潜航器的主体结构在机动转向时,第一关节旋转轴2的摆角中心线与鱼体中心线形成夹角,在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尾鳍12做平移和摆动的组合运动,通过向后推动水体产生向前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合力方向与鱼体中心线呈一定夹角,从而产生操纵力矩,驱动潜航器的主体结构做转向运动,实现机动转向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6)

1.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舵机模块(1),所述第一舵机模块(1)的第一关节旋转轴(2)通过第一舵机连接架(3)与第二舵机模块(4)、第三舵机模块(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舵机模块(4)、第三舵机模块(5)的另一端共同通过第二舵机连接架(13)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9),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舵机模块(4)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三舵机模块(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关节旋转轴(9)通过尾柄(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尾柄(10)的另一端与第三关节旋转轴(19)连接,还包括尾鳍(12),所述尾鳍(12)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二关节旋转轴(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舵机模块(4)输出轴配合的第一同步带轮(6),所述第一同步带轮(6)通过第一同步带(7)连接第二同步带轮(8),所述第二同步带轮(8)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舵机模块(5)输出轴配合的第四同步带轮(14),所述第四同步带轮(14)通过第二同步带(15)连接第五同步带轮(16),所述第五同步带轮(16)安装于第二关节旋转轴(9)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三关节旋转轴(19)配合的第三同步带轮(11),所述第三同步带轮(11)与尾鳍(12)固定,所述第三同步带轮(11)通过第三同步带(18)连接第六同步带轮(17),所述第六同步带轮(17)也与第二关节旋转轴(9)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同步带轮(17)位于第五同步带轮(16)与第二同步带轮(8)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舵机模块(4)与第三舵机模块(5)并联,所述第一舵机模块(1)与并联布置的第二舵机模块(4)和第三舵机模块(5)串联。
CN201811229537.XA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Active CN109334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9537.XA CN109334932B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9537.XA CN109334932B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4932A true CN109334932A (zh) 2019-02-15
CN109334932B CN109334932B (zh) 2021-01-29

Family

ID=6531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9537.XA Active CN109334932B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49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7A (zh) * 2019-02-20 2019-06-25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鱼尾机构
CN112498638A (zh) * 2020-12-15 2021-03-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高速摆动的两关节仿生鱼尾装置
CN113148087A (zh) * 2021-05-06 2021-07-23 李云飞 一种联动式探测机器鱼
CN114834616A (zh) * 2022-05-19 2022-08-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仿海豚无人潜航器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358A (zh) * 2006-12-11 2007-05-16 北京大学 一种模块化仿生机器鱼
US20090004933A1 (en) * 2006-02-02 2009-01-01 Rudolf Lackner Water Craft With a Buoyancy Body
CN101456341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人
CN101811569A (zh) * 2009-12-15 2010-08-25 苏成唐 船舶能源航行助动器
CN204956891U (zh) * 2015-08-06 2016-01-13 上海湖益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鱼尾双驱动柔性推进结构
CN106043644A (zh) * 2016-06-07 2016-10-26 北京大学 基于箱鲀科鱼类的双自由度仿生尾鳍推进机构
CN205971770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仿生机器鱼
CN107380386A (zh) * 2017-07-12 2017-11-24 河海大学 一种机器鱼的三关节结构
CN107458565A (zh) * 2017-07-19 2017-12-12 河南大学 一种柔性体仿生鱼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04933A1 (en) * 2006-02-02 2009-01-01 Rudolf Lackner Water Craft With a Buoyancy Body
CN1962358A (zh) * 2006-12-11 2007-05-16 北京大学 一种模块化仿生机器鱼
CN101456341A (zh) * 2007-12-12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人
CN101811569A (zh) * 2009-12-15 2010-08-25 苏成唐 船舶能源航行助动器
CN204956891U (zh) * 2015-08-06 2016-01-13 上海湖益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鱼尾双驱动柔性推进结构
CN106043644A (zh) * 2016-06-07 2016-10-26 北京大学 基于箱鲀科鱼类的双自由度仿生尾鳍推进机构
CN205971770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仿生机器鱼
CN107380386A (zh) * 2017-07-12 2017-11-24 河海大学 一种机器鱼的三关节结构
CN107458565A (zh) * 2017-07-19 2017-12-12 河南大学 一种柔性体仿生鱼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7A (zh) * 2019-02-20 2019-06-25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鱼尾机构
CN109927867B (zh) * 2019-02-20 2024-03-01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鱼尾机构
CN112498638A (zh) * 2020-12-15 2021-03-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高速摆动的两关节仿生鱼尾装置
CN113148087A (zh) * 2021-05-06 2021-07-23 李云飞 一种联动式探测机器鱼
CN113148087B (zh) * 2021-05-06 2024-02-06 李云飞 一种联动式探测机器鱼
CN114834616A (zh) * 2022-05-19 2022-08-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仿海豚无人潜航器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4932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8186B2 (en) Water-air amphibious cross-medium bio-robotic flying fish
CN109334932A (zh) 用于水下仿生推进系统的混联驱动机构
CN205273823U (zh) 一种基于单关节尾鳍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CN101654147B (zh) 一种仿牛鼻鲼的胸鳍推进式机器鱼
CN109533249B (zh) 一种仿生型水下航行器扑翼推进装置
CN110920334B (zh) 足桨-翼混合驱动式水陆两栖作业仿生机器人及运动方法
CN104149954B (zh) 一种智能观赏仿生鱼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05323A (zh) 一种仿生水下滑翔机及其推进方法
CN110127015A (zh) 一种单驱动波动鳍推进装置及仿生水下航行器
CN106364648B (zh) 一种刚度可控的水下仿生推进装置
CN108058799B (zh) 一种新型仿生机械鱼
CN112009189B (zh) 一种鲸尾轮水陆推进一体化两栖航行器
CN100418847C (zh) 双尾仿生尾推进器
CN109665079A (zh) 一种喷射泵与舵机混合驱动的水下机器人
CN109866903B (zh) 一种仿生可折叠胸鳍的机器鱼
CN109131809A (zh) 一种基于尾椎摆动推进的无人航行器
CN109760810A (zh) 可实现椭圆轨迹的海豚胸鳍蝶泳式拍动机构
AU2020103022A4 (en) Autonomous Robotic Fish
CN106516059B (zh) 一种基于往复丝杠机构的多鱼鳍推进装置
CN103213664A (zh) 双驱动仿生胸鳍骨架
CN206278247U (zh) 一种基于往复丝杠机构的多鱼鳍推进装置
CN204109715U (zh) 一种变距四轴飞行汽车
CN105501420B (zh) 一种基于双尾鳍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CN104015899B (zh) 基于双级并联式摆杆机构驱动的水下推进装置
CN114655405A (zh) 一种仿生乌贼的水下多自由度运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