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884B -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14884B CN109314884B CN201680086579.5A CN201680086579A CN109314884B CN 109314884 B CN109314884 B CN 109314884B CN 201680086579 A CN201680086579 A CN 201680086579A CN 109314884 B CN109314884 B CN 1093148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volume
- data
- expected
- preset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4—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hierarchy levels, e.g. Master Evolved Node B [MeNB] or Secondary Evolved node B [SeNB]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42—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measured or predicted load of entities- or 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分流业务数据;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根据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将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MeNB,由MeNB根据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通过周期性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提高了系统吞吐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elease 12标准引入了DC(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技术。双连接技术是指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以同时利用两个基站的无线资源传输上下行业务数据。在利用两个基站传输UE的下行业务数据时,涉及到业务数据的分流。3GPP Release 12标准中规定了可以进行分流的业务数据为RLC AM(Radio Link Control Acknowledged Mode,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确认模式)的业务数据。如图1所示,双连接技术中涉及的两个基站包括MeNB(Master eNB,主基站)和SeNB(Secondary eNB,辅基站)。对于标准规定的不可进行分流的业务数据,如RLC UM(Radio Link Control Unacknowledged Mode,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非确认模式)的业务数据,可由MeNB直接将从核心网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UE,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数据流所示。对于标准规定的可以进行分流的业务数据,可由MeNB从核心网接收业务数据,并将该业务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业务数据由MeNB发送至UE;另一部分业务数据由MeNB分流至SeNB,由SeNB将该部分业务数据发送至UE,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指示的数据流所示。
目前,双连接技术中对UE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的过程可以为:SeNB向MeNB发送期望分流数据量,该期望分流数据量是指SeNB每次期望从MeNB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MeNB根据接收到的期望分流数据量,将从核心网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分流至SeNB。其中,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大小由各厂商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当期望分流数据量确定后,MeNB便会按照该期望分流数据进行分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在业务数据分流的过程中,SeNB的发送速率以及MeNB与SeNB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均会发生变化,如果期望数据量固定,则当SeNB侧发送速率下降或数据传输时延变小时,会造成SeNB缓存数据堆积,时延增加,进而导致吞吐率下降;或者,当SeNB侧发送速率提升或数据传输时延变大时,会造成SeNB缓存数据不足,同样导致吞吐率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是指所述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将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所述MeNB,由所述MeNB根据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数据量减少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增加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提高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提高系统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为满调度周期,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每次系统调度所需向所述UE发送的数据量均不大于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数据量堆积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SeNB的传输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所述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
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提高系统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分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其他功能模块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是指所述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将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所述MeNB,由所述MeNB根据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技术中业务数据分流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业务数据分流的系统架构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携带期望分流数据量的指定消息的消息格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eNB和NeNB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的流程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的流程;
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的流程图;
图3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eNB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分流装置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业务数据分流的系统架构图,参见图2A,包括核心网、MeNB、SeNB和UE。
其中,MeNB用于从核心网接收业务数据,如果该业务数据为不可进行分流的业务数据,比如RLC UM模式的业务数据,则直接将该业务数据发送至UE。如果该业务数据为可进行分流的业务数据,比如RLC AM模式的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业务数据由MeNB发送至UE;另一部分业务数据由MeNB分流至SeNB,由SeNB将该部分业务数据发送至UE。
MeNB向SeNB分流的过程可以为:SeNB周期性地向MeNB发送期望分流数据量。MeNB根据接收到的期望分流数据量,将从核心网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分流至SeNB。其中,该期望分流数据量可由SeNB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周期性地发送给MeNB。该预设发送周期可由系统进行预先设置或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该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初始值可根据SeNB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预先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该期望分流数据量可由SeNB根据自身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断地进行调整,以使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具体过程详见图3A所示的实施例。
具体地,期望分流数据量可以携带在指定消息中发送给MeNB,比如,该期望分流数据量为指定消息中的一个字段。该指定消息可为DL DATA DELIVERY STATUS消息或其他消息,该指定消息的消息格式可如图2B所示。该期望分流数据量可为该指定消息中的DesiredBuffer Size字段,如图2B所示,该Desired Buffer Size字段的长度可为4个字节。该指定消息格式中还包括Highest successfully delivered PDCP Sequence Number字段,用于指示SeNB向UE成功发送的PDCP数据包的最大序列号;Minimum desired buffer size forthe UE字段,用于指示在双连接中为UE建立数据承载的最小缓存大小;Number of lostX2-U Sequence Number ranges reported字段,用于指示报告的已丢失的数据包序列号的范围;Start of lost X2-U Sequence Number range字段,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的起始序列号;End of lost X2-U Sequence Number range字段,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的结束序列号;Spare extension字段为备用的扩展字段。
具体地,MeNB在PDCP层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图2C为MeNB和NeNB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参见图2C,MeNB中包括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层。SeNB中包括RLC层和MAC层。MeNB在接收到业务数据后,将该业务数据通过PDCP层打包为PDCP PDU(PDCPProtocol Data Unit,PDCP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包。然后根据期望分流数据量,对PDCP PDU数据包进行分流。分流至SeNB的PDCP PDU数据包经过SeNB中的RLC层和MAC层处理后,发送至UE。同样,留在MeNB的PDCP PDU数据包经过MeNB中的RLC层和MAC层处理后,发送至UE。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SeNB,参见图3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301、接收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该分流业务数据,该分流业务数据是指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eNB在接收分流业务数据之前,会向MeNB发送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该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用于指示MeNB每次向SeNB发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当MeNB接收到该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后,根据该第一期望数据量向SeNB进行业务数据分流。
在对分流业务数据进行缓存后,SeNB会根据系统调度以一定的发送速率将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发送至UE。其中,该发送速率不一定是固定的,会受到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302、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该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SeNB由于缓存数据堆积或者缓存数据不足而导致系统吞吐率下降,SeNB会对分流业务数据的缓存数据量进行监控,进而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或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其中,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的流程可如图3B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步骤二、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
步骤三、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
该第一预设阈值可根据SeNB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预先设置,或者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预先配置或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导致SeNB缓存数据量减少的原因可能如下:
一、由于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不变,MeNB与SeNB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不变,而SeNB向UE发送业务数据的发送速率提升,使得一段时间内SeNB从MeNB接收到的数据量不变,而向UE发送的数据量增加,导致缓存的数据量减少。
二、由于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不变,SeNB的发送速率不变,而MeNB与SeNB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变大,使得一段时间内SeNB向UE发送的数据量不变,而从MeNB接收到的数据量减少,导致缓存的数据量减少。
其中,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的流程可如图3C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到达预设周期时,SeNB均会对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进行记录。具体地,可建立每个预设周期与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的对应关系。
步骤二、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该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SeNB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预先设置,或者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预先配置或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该第二预设阈值大于上述第一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步骤三、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预设周期是否为满调度周期,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不小于每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SeNB在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时隙上向UE发送业务数据,例如,SeNB需在一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向UE发送业务数据。在向UE发送业务数据之前,SeNB的MAC层会根据UE的所在位置、数据链路质量以及自身的空口质量等条件,计算能够向UE发送的最大数据量,也即是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如果缓存的数据量不小于该最大数据量,则从缓存的业务数据中,获取该最大数据量的业务数据,将该最大数据量的业务数据发送给UE。如果缓存的数据量小于该最大数据量,则将缓存的全部数据发送给UE。其中,每一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MAC层的计算方式和实际的计算数据决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预设周期内SeNB向UE发送业务数据的次数不一定是固定的,也即是,预设周期内下行调度的次数不一定是固定的。预设周期内SeNB可能会向UE发送多次业务数据,在每次向UE发送业务数据时,SeNB均会判断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不小于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并对判断结果进行记录。如果到达预设周期时,每一次记录结果均为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则确定该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步骤四、如果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其中,第一预设数目可以进行预先设置,或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eNB可对每个预设周期是否为满调度周期进行记录,如果本次预设周期是满调度周期,则判断包含本次预设周期在内是否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如果是,则确定此时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例如,第一预设数目为3,本次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则本次预设周期之前连续两个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时,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导致SeNB缓存数据量堆积的原因可能如下:
一、由于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不变,MeNB与SeNB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不变,而SeNB向UE发送业务数据的发送速率下降,使得一段时间内SeNB从MeNB接收到的数据量不变,而向UE发送的数据量减少,导致缓存数据量堆积。
二、由于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不变,SeNB的发送速率不变,而MeNB与SeNB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变小,使得一段时间内SeNB向UE发送的数据量不变,而从MeNB接收到的数据量增加,导致缓存数据量堆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预设周期不是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或者,如果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但包括预设周期在内不存在连续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此外,由于MeNB每次从核心网接收的业务数据量不一定是固定的,当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下降时,有可能导致MeNB向SeNB分流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满足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使得S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而影响系统吞吐率。
为了避免由于接收的业务数据量不足而导致系统吞吐率下降,SeNB还会对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监控,进而判断数据量变化状态是否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判断过程可如图3D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SeNB向MeNB发送期望分流数据量的预设发送周期可以与预设周期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预设发送周期可小于预设周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如果预设周期与预设发送周期相同,则SeNB在预设周期内接收一次分流业务数,如果不相同,则SeNB在预设周期内可接收多次分流数据业务。在预设周期内,SeNB在接收到分流业务数据后,均会判断该接收的分流业务数据是否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并对判断结果进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当SeNB在预设周期内接收一次分流业务数时,仅需判断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是否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即可。
步骤二、如果是,则确定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
如果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均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则确定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如果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均等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确定本次预设周期内接收的分流业务数据量充足。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期望分流业务数据量进行调整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业务数据分流的灵活性,当SeNB在预设周期内可接收多次分流数据业务时,还可在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次数与总接收次数的比例超过预设百分比时,确定该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例如,该预设百分比为60%,该预设周期内接收到4次分流业务数据,其中有3次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则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次数与总接收次数的比例为75%,大于60%,则确定该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其中,预设百分比可以进行预先设置或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三、如果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其中,第二预设数目可以进行预先设置,或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eNB可对每个预设周期是否为接收量不足周期进行记录,如果本次预设周期是接收量不足周期,则判断包含本次预设周期在内是否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如果是,则确定此时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例如,第二预设数目为3,本次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本次预设周期之前连续两个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时,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预设周期不是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或者,如果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但包括预设周期在内不存在连续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303、根据该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SeNB对期望分流数据量的调整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的SeNB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的框图,如图3E所示,SeNB根据该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为如下几种情况:
一、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二、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通过在SeNB处于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时,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SeNB的传输时延。
三、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四、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不是上述三种状态中的任一种,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其中,第一预设调整值、第二预设调整值和第三预设调整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预设调整值、第二预设调整值和第三预设调整值均可由系统进行预先设置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调整后的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过大或过小而导致业务数据分流的不合理,SeNB可根据最大分流数据量和最小分流数据量,对期望分流数据量的进行调整。该最大分流数据量和最小分流数据量可由系统根据业务需求或数据传输能力进行预先设置或修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确定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后,SeNB根据最大分流数据量和最小分流数据量,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第二种情况、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第三种情况,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304、将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MeNB,由MeNB根据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在本发明实施中,SeNB在到达预设周期时,可将得到的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MeNB,也即是,SeNB可根据预设周期向MeNB发送期望分流数据量。此外,SeNB向MeNB发送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周期还可不同于该预设周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MeNB接收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后,根据第二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并将分流的业务数据发送至SeNB。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LTE系统的分流场景中,还可应用于其他通信制式的分流场景中,比如LTE与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分流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进一步地,通过在SeNB处于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时,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SeNB的传输时延。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分流装置的框图,应用于SeNB。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1、缓存模块402、确定模块403、调整模块404和发送模块405。
其中,接收模块401与缓存模块402连接,用于接收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分流业务数据是指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缓存模块402与确定模块403连接,用于缓存分流业务数据;确定模块403与调整模块404连接,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调整模块404与发送模块405连接,用于根据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模块405,用于将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MeNB,由MeNB根据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可选地,确定模块403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
可选地,确定模块403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预设周期是否为满调度周期,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不小于每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如果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可选地,确定模块403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如果是,则确定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如果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可选地,调整模块404用于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或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可选地,调整模块404还用于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可选地,调整模块404还用于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或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提高了系统吞吐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进行业务数据分流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分流装置与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包括:接收器501、发射器502、存储器503和处理器504,该接收器501、该发射器502和该存储器503分别与该处理器504连接,该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504被配置为:
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分流业务数据,分流业务数据是指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根据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将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MeNB,由MeNB根据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可选地,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数据量减少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增加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提高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提高系统吞吐率。
可选地,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预设周期是否为满调度周期,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每次系统调度所需向UE发送的数据量均不大于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如果预设周期为满调度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数据量堆积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SeNB的传输时延。
可选地,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
如果是,则确定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
如果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通过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使得SeNB可以根据该状态,减少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以便减少后续SeNB从MeNB接收的数据量,进而提高系统吞吐率。
可选地,根据数据量变化状态,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包括: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可选地,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之前,方法还包括: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可选地,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之前,方法还包括: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可选地,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之前,方法还包括:
如果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在满足系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以及MeNB接收到的业务数据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周期性的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使得分流的业务数据能够适应SeNB发送速率的变化、MeNB与SeNB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变化,提高了系统吞吐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辅基站SeNB,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是指所述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且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的状态,所述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每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是指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状态;
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其中,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将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所述MeNB,由所述MeNB根据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为所述满调度周期;
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所述满调度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所述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所述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所述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
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所述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所述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或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的步骤;
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8.一种业务数据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是指所述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分流业务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包括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且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的状态,所述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每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是指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状态;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其中,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所述MeNB,由所述MeNB根据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次到达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则判断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如果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为所述满调度周期;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所述满调度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所述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所述满调度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判断所述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周期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如果所述预设周期为所述接收量不足周期,且包括所述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接收量不足周期,则确定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小于最大分流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小于所述最大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判断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是否大于最小分流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执行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如果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最小分流数据量,则不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主基站MeNB发送的分流业务数据,缓存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所述分流业务数据是指所述MeNB根据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分流的业务数据;当到达预设周期时,确定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变化状态,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和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状态,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是指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一预设周期时缓存的数据量,且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缓存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且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一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均为满调度周期的状态,所述满调度周期是指预设周期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每次下行调度所指示的最大数据量,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是指包括本次预设周期在内连续有第二预设数目的预设周期内每次接收到的分流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状态;根据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对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调整,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其中,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减少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预设调整值,得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缓存数据量堆积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二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或,如果所述数据量变化状态为所述接收数据量不足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期望分流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第三预设调整值,得到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将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发送至所述MeNB,由所述MeNB根据所述第二期望分流数据量进行分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6/085797 WO2017214871A1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4884A CN109314884A (zh) | 2019-02-05 |
CN109314884B true CN109314884B (zh) | 2021-01-29 |
Family
ID=6066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6579.5A Active CN109314884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11985B2 (zh) |
EP (1) | EP3462772A4 (zh) |
CN (1) | CN109314884B (zh) |
WO (1) | WO20172148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00644A1 (zh) * | 2016-06-30 | 2018-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0572882B (zh) * | 2017-08-11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
CN110121186A (zh) * | 2019-06-28 | 2019-08-1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下数据分发方法及设备 |
CN112953849B (zh) * | 2019-12-10 | 2023-05-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量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13141627B (zh) * | 2020-01-17 | 2022-09-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sa的下行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CN112469085B (zh) * | 2020-11-18 | 2022-10-28 |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5g基站f1-u接口下行流量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2768A (zh) * | 2014-08-05 | 2014-1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l2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427554A (zh) * | 2013-08-29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CN104812003A (zh) * | 2014-01-28 | 2015-07-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主基站和辅基站的流控制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85657B2 (en) * | 2005-04-01 | 2011-12-27 | Sony Corporation | Flow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043492A1 (en) * | 2013-08-12 | 2015-02-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089382A1 (en) * | 2013-09-26 | 2015-03-26 | Wu-chi Feng |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
CN104797000B (zh) * | 2014-01-21 | 2018-06-1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
US9838282B2 (en) | 2014-05-09 | 2017-12-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DCP and flow control for split bearer |
CN108353307B (zh) * | 2015-11-04 | 2021-07-0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分割承载环境下提供流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8370523B (zh) * | 2015-11-06 | 2021-10-08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来自接收分流承载的用户设备的流量控制反馈 |
-
2016
- 2016-06-15 EP EP16904988.9A patent/EP346277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6-15 CN CN201680086579.5A patent/CN109314884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15 WO PCT/CN2016/085797 patent/WO2017214871A1/zh unknown
-
2018
- 2018-12-14 US US16/220,550 patent/US109119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7554A (zh) * | 2013-08-29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CN104812003A (zh) * | 2014-01-28 | 2015-07-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主基站和辅基站的流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4202768A (zh) * | 2014-08-05 | 2014-1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l2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EWiT.Some Issues in Flow Control Design for Data Forwarding over X2 Interface.《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85 R3-141740》.2014, * |
NEC.Flow Control function over X2 for Dual connectivity.《3GPP TSG-RAN WG3#83bis R3-140679》.201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4884A (zh) | 2019-02-05 |
US10911985B2 (en) | 2021-02-02 |
EP3462772A4 (en) | 2019-06-26 |
US20190124552A1 (en) | 2019-04-25 |
EP3462772A1 (en) | 2019-04-03 |
WO2017214871A1 (zh) | 2017-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4884B (zh) |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
US1070894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e by user equip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338572B (zh) | 一种双连接中分割承载的数据分配方法和装置 | |
US824369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 on uplink frequencies | |
US11930391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08337633B (zh) |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 |
EP3320750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electing first base station or second base station transmit a packet data unit (pdu) to user equipment (ue) | |
CN103517323B (zh) | 无线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分流设备、基站设备 | |
CN108391289B (zh) |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和基站 | |
CN103782554B (zh) | 数据分流方法,数据发送装置以及分流节点装置 | |
CN108847919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无线通信设备 | |
EP2742658B1 (en) | Radio network node, network control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 |
US11425592B2 (en) | Packet latency reduction in mobi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3179656B (zh) | 一种异构网络中业务流的同步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7484204B (zh) | 基站上行突发缓解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82511A1 (zh) | 一种数据包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KR20090084701A (ko) | SR (Scheduling Request) 과 PBR (Prioritized Bit Rate)을 고려하여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 동작을 효율적으로 수행하는 방법 | |
JP2024064705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WO2020079734A1 (ja) |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状態報告方法 | |
CN11811894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13747445A (zh) | 数据分流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1399762A (zh) | 流量控制方法、发送实体及接收实体 | |
KR20100008233A (ko) | 서비스 품질 파라미터 설정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