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3665A - 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83665A CN109283665A CN201811494063.1A CN201811494063A CN109283665A CN 109283665 A CN109283665 A CN 109283665A CN 201811494063 A CN201811494063 A CN 201811494063A CN 109283665 A CN109283665 A CN 1092836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 image side
- imaging lens
- objec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3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0700608 Sagit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四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镜头模组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尺寸、高像素CMOS芯片的普及,各大手机厂商在追求镜头超薄化的同时,更是对镜头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当前主流的手机镜头一般采用旋转对称(轴对称)的非球面作为其面型结构。
当前应用于手机等便携电子产品的镜头(例如,手机的后置镜头)多采用七片式结构,其镜片面型大多均为旋转对称(轴对称)的非球面。这类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可以看成是子午平面内的一条曲线绕光轴旋转360°而形成的,因此其只在子午平面内具有充分的自由度,并不能很好地对轴外像差进行矫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成像镜头,例如适用于手机后置镜头的成像镜头。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可满足fx/EPD<2.4;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可满足fy/EPD<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可满足0.9<fx/fy<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2.9<f7/R14<-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0.6<fy/(R13+R14)<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1.8≤(R13+R14)/(R13-R14)<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可满足0.8<R14/R14x<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5<fy/f5<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2.2<f5/R10<-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7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可满足3.1<DT72/DT11<3.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7<ET6/ET5<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3.1<CT5/ET5<4.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1<CT5/TTL<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ΣT可满足3<∑CT/∑T<3.6。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可满足fx/EPD<2.4;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可满足fy/EPD<2.4。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可满足0.9<fx/fy<1.1。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可满足0.8<R14/R14x<1.2。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5<fy/f5<2.0。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7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可满足3.1<DT72/DT11<3.8。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7<ET6/ET5<2.6。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3.1<CT5/ET5<4.2。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ΣT可满足3<∑CT/∑T<3.6。
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七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成像镜头具有超薄、大孔径、广角和高像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另外,通过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对成像镜头的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同时进行矫正,从而进一步获得像质的提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2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被摄物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在本文中,我们定义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与Z轴垂直且位于子午平面内的方向为Y轴方向,与Z轴垂直且位于弧矢平面内的方向为X轴方向。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除涉及视场的参量符号以外的各参量符号均表示沿摄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特征参量值。例如,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条件式“R14/R14x”中的R14表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表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包括例如七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各相邻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合理配置成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的正负分配,可有效平衡系统的低阶像差,使得系统获得较高的成像品质。
此外,可以通过将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来进一步提升像质。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是一种自由曲面,在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基础上,增加了非旋转对称分量,因而在透镜系统中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有利于通过对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进行有效矫正,极大地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可选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可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9<fx/fy<1.1,其中,fx为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x和fy进一步可满足0.97≤fx/fy≤1.01。合理控制成像镜头的X、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可有效矫正对成像镜头的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进而有效提升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fx/EPD<2.4和/或满足条件式fy/EPD<2.4,其中,fx为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为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更具体地,fx和EPD进一步可满足2.0<fx/EPD<2.4,例如2.11≤fx/EPD≤2.37,且fy和EPD进一步可满足2.0<fy/EPD<2.4,例如2.09≤fy/EPD≤2.35。通过满足条件式fx/EPD<2.4和条件式fy/EPD<2.4,可使成像镜头具有较大的相对孔径,较强的集光能力,使其能够在昏暗环境下实现良好的成像质量,便于适应外界环境的明暗变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TTL/ImgH<1.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更具体地,TTL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式1.3<TTL/ImgH<1.5,例如1.42≤TTL/ImgH≤1.49。通过约束TTL与ImgH的比值,有利于实现成像镜头的超薄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8≤(R13+R14)/(R13-R14)<2,其中,R13为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3和R14进一步可满足1.80≤(R13+R14)/(R13-R14)≤1.96。合理设置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使成像镜头更好地匹配芯片主光线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8<R14/R14x<1.2,其中,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4和R14x进一步可满足0.86≤R14/R14x≤1.15。通过满足条件式0.8<R14/R14x<1.2,可有效改善成像系统的子午像差与弧矢像差,提升系统成像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1<CT5/TTL<0.3,其中,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CT5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17≤CT5/TTL≤0.24。合理控制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可在保证光学镜头组结构紧凑性的同时,满足镜头的可加工性和工艺性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CT/∑T<3.6,其中,∑CT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ΣT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更具体地,∑CT和∑T进一步可满足3.04≤∑CT/∑T≤3.53。合理控制∑CT和∑T的比值,有利于确保镜头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5<fy/f5<2.0,其中,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f5进一步可满足1.59≤fy/f5≤1.95。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可减小光线的偏转角,从而降低成像镜头的敏感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2<f5/R10<-1.8,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5和R10进一步可满足-2.14≤f5/R10≤-1.81。合理设置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使成像镜头具备良好的像散平衡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9<f7/R14<-2.6,其中,f7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7和R14进一步可满足-2.85≤f7/R14≤-2.67。合理设置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矫正彗差或场曲,并能够抑制像散增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1<DT72/DT11<3.8,其中,DT72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更具体地,DT72和DT11进一步可满足3.11≤DT72/DT11≤3.78。通过满足条件式3.1<DT72/DT11<3.8,可合理控制边缘视场光线在成像镜头中的高度变化,有利于降低边缘视场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7<ET6/ET5<2.6,其中,ET6为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5为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ET6和ET5进一步可满足1.72≤ET6/ET5≤2.54。通过满足条件式1.7<ET6/ET5<2.6,可对成像系统的边缘视场的畸变进行有效调控,使得边缘视场的畸变量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1<CT5/ET5<4.2,其中,ET5为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5和ET5进一步可满足3.15≤CT5/ET5≤4.15。合理配置第五透镜的厚薄比,可满足镜头的可加工性和工艺性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6<fy/(R13+R14)<0.8,其中,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R13为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R13和R14进一步可满足0.67≤fy/(R13+R14)≤0.79。通过满足条件式0.6<fy/(R13+R14)<0.8,可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像散贡献量,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可选地,光阑可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
可选地,上述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镜头的体积、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另外,通过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对成像镜头的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进行矫正,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像质提升。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多采用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为非球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应当理解的是,上表中没有特别标示(空白处)的“曲率半径X”和“圆锥系数X”与对应的“曲率半径Y”和“圆锥系数Y”数值保持一致。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与此类似。
由表1可知,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表2
由表1还可以看出,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即,AAS面),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平行于Z轴方向的面的矢高;Cx、Cy分别为X、Y方向面顶点的曲率(=1/曲率半径);Kx、Ky分别为X、Y方向圆锥系数;AR、BR、CR、DR、ER、FR、GR、HR、JR分别为非球面旋转对称分量中的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系数;AP、BP、CP、DP、EP、FP、GP、HP、JP分别为非球面非旋转对称分量中的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系数。下表3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3和S14的AR、BR、CR、DR、ER、FR、GR、HR、JR系数以及AP、BP、CP、DP、EP、FP、GP、HP、JP系数。
表3
表4给出了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4.08 | fx(mm) | 3.03 |
f2(mm) | -7.57 | fy(mm) | 3.01 |
f3(mm) | 11.96 | TTL(mm) | 4.29 |
f4(mm) | -18.04 | ImgH(mm) | 2.93 |
f5(mm) | 1.65 | HFOV(°) | 45.0 |
f6(mm) | -4.84 | EPD(mm) | 1.32 |
f7(mm) | -2.66 |
表4
实施例1中的成像镜头满足:
fx/EPD=2.29,其中,fx为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为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
fy/EPD=2.28,其中,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为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
TTL/ImgH=1.46,其中,TTL为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R13+R14)/(R13-R14)=1.93,其中,R13为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R14/R14x=1.06,其中,R14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CT5/TTL=0.19,其中,CT5为第五透镜E5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为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
∑CT/∑T=3.15,其中,∑CT为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ΣT为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
fy/f5=1.83,其中,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为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
f5/R10=-1.99,其中,f5为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R10为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f7/R14=-2.82,其中,f7为第七透镜E7的有效焦距,R14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DT72/DT11=3.57,其中,DT72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有效半口径,DT11为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有效半口径;
ET6/ET5=1.88,其中,ET6为第六透镜E6的边缘厚度,ET5为第五透镜E5的边缘厚度;
CT5/ET5=3.31,其中,ET5为第五透镜E5的边缘厚度,CT5为第五透镜E5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fy/(R13+R14)=0.77,其中,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R13为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
fx/fy=1.01,其中,fx为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2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5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5
由表5可知,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3和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7.79E-03 | -1.18E-03 | -1.84E-04 | -1.80E-05 | -9.11E-06 | 2.11E-06 | -2.44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6.66E-02 | -6.64E-03 | -3.97E-04 | -5.76E-05 | -1.83E-05 | -5.87E-06 | -1.94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6.60E-02 | -9.24E-03 | -6.61E-05 | -2.96E-06 | -2.21E-05 | -1.83E-05 | -2.15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5.38E-02 | -1.09E-02 | 3.73E-04 | -1.22E-04 | 4.57E-05 | -2.86E-05 | 5.85E-06 | 0.00E+00 | 0.00E+00 |
S5 | -9.80E-02 | -1.02E-02 | 2.93E-03 | 6.72E-04 | 2.64E-04 | -3.87E-05 | -2.94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6.57E-02 | -5.11E-03 | 2.93E-03 | 9.39E-04 | 3.06E-04 | -1.78E-05 | -7.50E-06 | 0.00E+00 | 0.00E+00 |
S7 | -9.03E-02 | -3.06E-03 | 1.50E-03 | -1.57E-03 | 2.95E-04 | -2.39E-04 | 4.07E-05 | 0.00E+00 | 0.00E+00 |
S8 | -1.11E-01 | 3.89E-04 | 1.11E-05 | -4.52E-03 | -1.93E-04 | -3.60E-05 | 3.13E-05 | 0.00E+00 | 0.00E+00 |
S9 | 8.88E-02 | -5.37E-03 | -9.69E-04 | -1.79E-03 | -1.18E-03 | 4.90E-04 | -2.79E-04 | 0.00E+00 | 0.00E+00 |
S10 | -2.07E-02 | 6.25E-02 | 1.22E-03 | -9.84E-03 | -1.09E-03 | 5.95E-04 | 1.07E-03 | 0.00E+00 | 0.00E+00 |
S11 | -5.89E-01 | -6.52E-02 | 4.70E-02 | -1.40E-02 | 8.43E-03 | -2.65E-03 | -1.23E-03 | -1.64E-03 | -1.05E-03 |
S12 | -5.85E-01 | -1.74E-03 | 9.42E-02 | -5.05E-02 | 2.79E-02 | -1.91E-02 | 2.45E-03 | -2.70E-03 | 2.62E-03 |
表6
表7
表8给出了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4.59 | fx(mm) | 3.05 |
f2(mm) | 133.67 | fy(mm) | 3.02 |
f3(mm) | -10.66 | TTL(mm) | 4.29 |
f4(mm) | 52.20 | ImgH(mm) | 2.93 |
f5(mm) | 1.54 | HFOV(°) | 44.7 |
f6(mm) | -3.88 | EPD(mm) | 1.32 |
f7(mm) | -2.67 |
表8
图4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4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和图6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9
由表9可知,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和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0和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6.99E-03 | -9.41E-04 | -1.69E-04 | -2.19E-05 | -1.26E-05 | -7.11E-07 | -4.90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5.81E-02 | -7.42E-03 | -7.40E-04 | -5.84E-05 | -2.38E-05 | 2.51E-06 | -5.87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5.96E-02 | -9.28E-03 | -9.98E-04 | 2.72E-05 | 8.94E-06 | 2.71E-05 | 7.62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3.75E-02 | -1.07E-02 | -2.05E-04 | 4.30E-04 | 9.16E-05 | 3.76E-05 | 7.62E-06 | 0.00E+00 | 0.00E+00 |
S5 | -9.84E-02 | -6.30E-03 | 1.72E-03 | 1.42E-03 | 1.62E-04 | 1.28E-06 | -3.32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6.50E-02 | -3.78E-03 | 2.22E-03 | 9.83E-04 | 2.13E-05 | 1.66E-05 | 1.29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8.22E-02 | -2.58E-03 | 3.05E-03 | -1.26E-03 | 4.73E-04 | -1.03E-04 | 1.04E-04 | 0.00E+00 | 0.00E+00 |
S8 | -1.13E-01 | -7.03E-04 | 5.29E-03 | -9.60E-04 | 7.15E-04 | -1.13E-05 | 1.29E-04 | 0.00E+00 | 0.00E+00 |
S9 | 6.96E-02 | -6.11E-03 | 2.97E-04 | -9.52E-04 | -5.51E-04 | 1.44E-04 | -3.41E-05 | 0.00E+00 | 0.00E+00 |
S11 | -4.92E-01 | -6.78E-02 | 3.71E-02 | -6.34E-03 | 6.52E-03 | 7.24E-04 | 7.20E-04 | -1.95E-04 | -3.43E-04 |
S12 | -4.59E-01 | -3.05E-02 | 6.15E-02 | -3.43E-02 | 1.67E-02 | -4.13E-03 | 2.09E-03 | -1.50E-03 | 3.14E-04 |
S13 | -1.50E+00 | 2.91E-01 | -8.88E-02 | 1.25E-02 | 2.98E-03 | -3.48E-03 | -5.73E-04 | 1.04E-03 | -3.02E-04 |
表10
表11
表12给出了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表12
图6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6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和图8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13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3
由表13可知,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和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0和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14
表15
表16给出了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3.61 | fx(mm) | 2.97 |
f2(mm) | -6.26 | fy(mm) | 3.00 |
f3(mm) | 34.39 | TTL(mm) | 4.30 |
f4(mm) | 32.19 | ImgH(mm) | 2.93 |
f5(mm) | 1.69 | HFOV(°) | 45.5 |
f6(mm) | -4.72 | EPD(mm) | 1.32 |
f7(mm) | -2.51 |
表16
图8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8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和图10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17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7
由表17可知,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和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0和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6.97E-03 | -9.37E-04 | -1.65E-04 | -2.24E-05 | -1.20E-05 | -4.77E-07 | -4.55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5.75E-02 | -7.48E-03 | -7.88E-04 | -5.63E-05 | -2.26E-05 | 7.33E-06 | -4.84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5.93E-02 | -9.36E-03 | -1.09E-03 | 2.70E-05 | 1.30E-05 | 3.56E-05 | 1.22E-05 | 0.00E+00 | 0.00E+00 |
S4 | -3.77E-02 | -1.07E-02 | -2.30E-04 | 4.30E-04 | 9.25E-05 | 4.03E-05 | 1.07E-05 | 0.00E+00 | 0.00E+00 |
S5 | -9.82E-02 | -6.42E-03 | 1.76E-03 | 1.40E-03 | 1.71E-04 | -3.33E-06 | -3.00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6.50E-02 | -3.79E-03 | 2.21E-03 | 1.03E-03 | 4.88E-06 | 1.67E-05 | 1.03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8.25E-02 | -2.55E-03 | 3.02E-03 | -1.29E-03 | 4.63E-04 | -1.12E-04 | 9.90E-05 | 0.00E+00 | 0.00E+00 |
S8 | -1.14E-01 | -1.19E-03 | 5.37E-03 | -9.95E-04 | 7.30E-04 | -2.92E-05 | 1.24E-04 | 0.00E+00 | 0.00E+00 |
S9 | 6.82E-02 | -6.25E-03 | 2.89E-04 | -9.40E-04 | -5.65E-04 | 1.38E-04 | -3.65E-05 | 0.00E+00 | 0.00E+00 |
S11 | -4.91E-01 | -7.10E-02 | 3.80E-02 | -6.90E-03 | 6.84E-03 | 4.75E-04 | 7.59E-04 | -2.20E-04 | -3.12E-04 |
S12 | -4.66E-01 | -2.90E-02 | 6.11E-02 | -3.41E-02 | 1.67E-02 | -4.16E-03 | 2.10E-03 | -1.50E-03 | 3.14E-04 |
S13 | -1.49E+00 | 2.90E-01 | -8.90E-02 | 1.27E-02 | 3.00E-03 | -3.48E-03 | -5.77E-04 | 1.04E-03 | -3.02E-04 |
表18
表19
表20给出了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3.60 | fx(mm) | 2.95 |
f2(mm) | -6.18 | fy(mm) | 3.00 |
f3(mm) | 32.72 | TTL(mm) | 4.28 |
f4(mm) | 25.56 | ImgH(mm) | 2.93 |
f5(mm) | 1.65 | HFOV(°) | 45.5 |
f6(mm) | -4.50 | EPD(mm) | 1.32 |
f7(mm) | -2.35 |
表20
图10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0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21示出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1
由表21可知,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2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7.81E-03 | -1.28E-03 | -1.81E-04 | -3.41E-05 | -3.27E-06 | -1.75E-06 | 4.45E-07 | 0.00E+00 | 0.00E+00 |
S2 | -6.04E-02 | -7.50E-03 | -2.15E-04 | 5.99E-05 | -1.06E-05 | -4.64E-06 | 1.51E-07 | 0.00E+00 | 0.00E+00 |
S3 | -5.96E-02 | -8.91E-03 | 1.98E-04 | 3.58E-04 | 2.71E-05 | -5.63E-06 | -3.55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3.82E-02 | -1.10E-02 | -2.27E-04 | 3.56E-04 | 1.36E-05 | 7.71E-06 | -7.99E-06 | 0.00E+00 | 0.00E+00 |
S5 | -1.02E-01 | -6.32E-03 | 1.07E-03 | 9.43E-04 | 2.67E-05 | 2.06E-05 | -2.94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6.52E-02 | -3.68E-03 | 2.28E-03 | 4.52E-04 | -8.54E-05 | 1.64E-05 | 1.25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8.72E-02 | -4.37E-03 | 2.34E-03 | -1.28E-03 | 4.62E-04 | -1.01E-04 | 7.55E-05 | 0.00E+00 | 0.00E+00 |
S8 | -1.02E-01 | 9.88E-05 | 5.06E-03 | -1.18E-03 | 7.74E-04 | -5.12E-05 | 7.21E-05 | 0.00E+00 | 0.00E+00 |
S9 | 7.43E-02 | -6.73E-03 | 6.35E-04 | -2.31E-04 | -6.55E-04 | 1.70E-04 | -5.92E-05 | 0.00E+00 | 0.00E+00 |
S10 | -2.44E-02 | 5.07E-02 | 7.01E-04 | -4.54E-03 | -9.90E-04 | -2.98E-04 | 4.10E-04 | 0.00E+00 | 0.00E+00 |
S11 | -4.68E-01 | -8.54E-02 | 3.54E-02 | -1.48E-02 | 7.33E-03 | -8.87E-04 | 1.46E-03 | -6.84E-05 | -1.70E-04 |
S12 | -6.05E-01 | -4.91E-03 | 6.12E-02 | -3.71E-02 | 2.20E-02 | -7.43E-03 | 2.41E-03 | -2.26E-03 | 8.32E-04 |
S13 | -1.30E+00 | 2.47E-01 | -5.93E-02 | 4.45E-03 | 4.87E-03 | -1.56E-03 | -9.91E-04 | 6.11E-04 | -9.16E-05 |
表22
表23
表24给出了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3.95 | fx(mm) | 2.93 |
f2(mm) | -7.50 | fy(mm) | 3.01 |
f3(mm) | 15.73 | TTL(mm) | 4.25 |
f4(mm) | -51.30 | ImgH(mm) | 2.93 |
f5(mm) | 1.56 | HFOV(°) | 44.6 |
f6(mm) | -3.92 | EPD(mm) | 1.32 |
f7(mm) | -2.50 |
表24
图12示出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2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25示出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5
由表25可知,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9.65E-03 | -1.58E-03 | -2.32E-04 | -4.12E-05 | -5.38E-06 | -1.66E-06 | 7.43E-07 | 0.00E+00 | 0.00E+00 |
S2 | -6.34E-02 | -7.58E-03 | -3.31E-04 | 1.38E-05 | -3.42E-05 | -9.34E-06 | -2.15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5.85E-02 | -8.41E-03 | 1.29E-04 | 3.00E-04 | -3.17E-05 | -1.12E-05 | -8.62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4.15E-02 | -1.13E-02 | -4.91E-04 | 3.05E-04 | -7.61E-06 | 1.02E-05 | -7.43E-06 | 0.00E+00 | 0.00E+00 |
S5 | -1.02E-01 | -6.56E-03 | 9.46E-04 | 9.73E-04 | 2.99E-05 | 1.51E-05 | -2.65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6.68E-02 | -3.20E-03 | 2.43E-03 | 2.99E-04 | -1.02E-04 | -7.44E-06 | 1.52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8.91E-02 | -5.34E-03 | 2.22E-03 | -1.48E-03 | 4.06E-04 | -3.60E-05 | 8.63E-05 | 0.00E+00 | 0.00E+00 |
S8 | -1.05E-01 | 5.41E-05 | 5.53E-03 | -6.43E-04 | 7.74E-04 | 6.26E-05 | 9.98E-05 | 0.00E+00 | 0.00E+00 |
S9 | 8.59E-02 | -6.29E-03 | 2.28E-03 | 3.42E-04 | -7.11E-04 | 1.65E-04 | -1.11E-05 | 0.00E+00 | 0.00E+00 |
S10 | -4.04E-03 | 5.01E-02 | 9.90E-04 | -3.15E-03 | -7.27E-04 | -3.39E-04 | 3.90E-04 | 0.00E+00 | 0.00E+00 |
S11 | -4.72E-01 | -1.11E-01 | 2.86E-02 | -1.53E-02 | 6.56E-03 | 6.66E-05 | 1.83E-03 | 4.62E-04 | 5.61E-05 |
S12 | -6.04E-01 | -1.08E-02 | 5.98E-02 | -3.61E-02 | 2.25E-02 | -7.86E-03 | 2.10E-03 | -1.93E-03 | 8.08E-04 |
S13 | -1.31E+00 | 2.47E-01 | -5.94E-02 | 4.58E-03 | 4.89E-03 | -1.56E-03 | -9.94E-04 | 6.10E-04 | -9.20E-05 |
表26
表27
表28给出了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3.60 | fx(mm) | 2.89 |
f2(mm) | -6.53 | fy(mm) | 2.87 |
f3(mm) | 13.12 | TTL(mm) | 4.16 |
f4(mm) | -39.10 | ImgH(mm) | 2.93 |
f5(mm) | 1.65 | HFOV(°) | 45.9 |
f6(mm) | -4.13 | EPD(mm) | 1.22 |
f7(mm) | -2.72 |
表28
图14示出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4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29示出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9
由表29可知,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5.41E-03 | -7.08E-04 | -1.38E-04 | -1.75E-05 | -9.37E-06 | 1.11E-06 | -3.03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4.57E-02 | -5.56E-03 | -9.06E-04 | -1.03E-04 | -3.95E-05 | 1.36E-06 | -2.10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6.50E-02 | -7.17E-03 | -1.59E-03 | -1.63E-04 | -8.45E-05 | -9.46E-06 | 3.24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4.37E-02 | -1.17E-02 | 2.84E-05 | 2.19E-04 | 9.07E-05 | 7.60E-07 | 1.61E-05 | 0.00E+00 | 0.00E+00 |
S5 | -1.07E-01 | -7.57E-03 | 2.46E-03 | 1.62E-03 | 3.07E-04 | -2.29E-05 | -4.59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7.39E-02 | -2.32E-03 | 4.35E-03 | 1.13E-03 | 2.89E-04 | 5.06E-05 | 4.73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9.86E-02 | -3.82E-03 | 2.86E-03 | -1.38E-03 | 7.04E-04 | -4.49E-05 | 1.91E-04 | 0.00E+00 | 0.00E+00 |
S8 | -1.40E-01 | -6.94E-03 | 2.60E-03 | -1.54E-03 | 6.39E-04 | -7.46E-05 | 1.19E-04 | 0.00E+00 | 0.00E+00 |
S9 | 9.64E-02 | -4.76E-03 | -5.67E-04 | -3.63E-03 | -6.75E-04 | -8.28E-05 | -1.54E-04 | 0.00E+00 | 0.00E+00 |
S10 | 1.74E-02 | 7.28E-02 | -6.29E-03 | -1.01E-02 | -2.66E-03 | 7.11E-04 | 8.54E-04 | 0.00E+00 | 0.00E+00 |
S11 | 2.20E-01 | -7.48E-01 | 8.11E-01 | -3.46E-01 | -2.38E-01 | 4.02E-01 | -2.24E-01 | 5.82E-02 | -5.93E-03 |
S12 | -6.57E-01 | 3.14E-02 | 6.85E-02 | -2.75E-02 | 2.07E-02 | -8.15E-03 | -1.92E-04 | -1.73E-03 | 9.93E-04 |
S13 | -1.78E+00 | 3.72E-01 | -1.27E-01 | 1.97E-02 | -3.43E-03 | -7.29E-03 | 1.67E-03 | 1.43E-03 | -1.21E-03 |
表30
表31
表32给出了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表32
图16示出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6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9
以下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33示出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3
由表33可知,在实施例9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4.76E-03 | -7.53E-04 | -1.94E-04 | -3.01E-05 | -1.00E-05 | 2.59E-06 | -2.29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5.46E-02 | -7.82E-03 | -2.05E-03 | -2.90E-04 | -4.19E-05 | 9.65E-06 | 2.43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7.41E-02 | -6.97E-03 | -2.47E-03 | -3.52E-04 | -7.68E-05 | 2.59E-07 | 5.35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4.28E-02 | -1.17E-02 | 3.90E-05 | 1.86E-04 | 1.88E-04 | 1.61E-05 | 1.79E-05 | 0.00E+00 | 0.00E+00 |
S5 | -8.73E-02 | -1.39E-02 | 3.52E-03 | 2.15E-03 | 3.97E-04 | 3.37E-06 | -6.22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5.79E-02 | -3.28E-03 | 3.94E-03 | 7.88E-04 | -1.18E-04 | -3.53E-05 | 5.81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9.03E-02 | -5.10E-03 | 3.12E-03 | -1.74E-03 | 2.20E-04 | -2.20E-04 | 1.24E-04 | 0.00E+00 | 0.00E+00 |
S8 | -1.20E-01 | -9.39E-03 | 1.34E-03 | -2.14E-03 | 4.68E-04 | -1.46E-04 | 1.24E-04 | 0.00E+00 | 0.00E+00 |
S9 | 7.65E-02 | -3.18E-03 | 2.13E-03 | -5.99E-04 | -7.94E-05 | 6.49E-05 | -1.25E-05 | 0.00E+00 | 0.00E+00 |
S10 | -5.32E-02 | 5.47E-02 | 7.00E-03 | -3.45E-03 | -1.87E-03 | -6.17E-04 | 2.88E-04 | 0.00E+00 | 0.00E+00 |
S11 | 2.08E-01 | -7.48E-01 | 8.12E-01 | -3.47E-01 | -2.38E-01 | 4.02E-01 | -2.24E-01 | 5.82E-02 | -5.93E-03 |
S12 | -6.75E-01 | 3.22E-02 | 5.65E-02 | -2.68E-02 | 2.04E-02 | -4.71E-03 | 1.38E-04 | -1.78E-03 | 7.63E-04 |
S13 | -1.81E+00 | 3.72E-01 | -1.51E-01 | 3.74E-02 | -8.20E-03 | -4.37E-03 | -4.34E-03 | 3.53E-03 | -6.31E-04 |
表34
表35
表36给出了实施例9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4.21 | fx(mm) | 2.84 |
f2(mm) | -9.65 | fy(mm) | 2.82 |
f3(mm) | 21.07 | TTL(mm) | 4.31 |
f4(mm) | -37.30 | ImgH(mm) | 2.90 |
f5(mm) | 1.77 | HFOV(°) | 45.8 |
f6(mm) | -5.24 | EPD(mm) | 1.35 |
f7(mm) | -2.55 |
表36
图18示出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8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10
以下参照图19和图20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37示出了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7
由表37可知,在实施例10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4.59E-03 | -7.34E-04 | -2.02E-04 | -3.28E-05 | -9.77E-06 | 2.38E-06 | -2.28E-06 | 0.00E+00 | 0.00E+00 |
S2 | -5.41E-02 | -7.73E-03 | -2.29E-03 | -3.30E-04 | -5.02E-05 | 1.15E-05 | 3.16E-06 | 0.00E+00 | 0.00E+00 |
S3 | -7.38E-02 | -6.54E-03 | -2.72E-03 | -3.92E-04 | -9.30E-05 | -2.43E-06 | 4.81E-06 | 0.00E+00 | 0.00E+00 |
S4 | -4.27E-02 | -1.18E-02 | -1.78E-05 | 1.61E-04 | 1.93E-04 | 1.68E-05 | 1.98E-05 | 0.00E+00 | 0.00E+00 |
S5 | -8.69E-02 | -1.47E-02 | 3.44E-03 | 2.20E-03 | 4.31E-04 | 2.30E-05 | -5.51E-05 | 0.00E+00 | 0.00E+00 |
S6 | -5.67E-02 | -3.06E-03 | 3.94E-03 | 7.95E-04 | -1.13E-04 | -3.79E-05 | 6.68E-05 | 0.00E+00 | 0.00E+00 |
S7 | -9.00E-02 | -4.99E-03 | 3.13E-03 | -1.75E-03 | 2.22E-04 | -2.25E-04 | 1.27E-04 | 0.00E+00 | 0.00E+00 |
S8 | -1.20E-01 | -9.64E-03 | 1.36E-03 | -2.15E-03 | 4.59E-04 | -1.56E-04 | 1.19E-04 | 0.00E+00 | 0.00E+00 |
S9 | 7.57E-02 | -3.08E-03 | 2.12E-03 | -5.98E-04 | -7.73E-05 | 6.52E-05 | -1.23E-05 | 0.00E+00 | 0.00E+00 |
S10 | -5.55E-02 | 5.37E-02 | 6.88E-03 | -3.37E-03 | -1.87E-03 | -6.22E-04 | 2.79E-04 | 0.00E+00 | 0.00E+00 |
S11 | 2.07E-01 | -7.48E-01 | 8.12E-01 | -3.47E-01 | -2.38E-01 | 4.02E-01 | -2.24E-01 | 5.82E-02 | -5.93E-03 |
S12 | -6.87E-01 | 3.62E-02 | 5.42E-02 | -2.68E-02 | 2.03E-02 | -4.34E-03 | 1.63E-04 | -1.82E-03 | 7.49E-04 |
S13 | -1.90E+00 | 3.80E-01 | -1.69E-01 | 3.95E-02 | -1.38E-02 | -6.25E-03 | -3.80E-03 | 4.68E-03 | -8.73E-04 |
表38
表39
表40给出了实施例10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表40
图20示出了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20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11
以下参照图21和图2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
图2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表41示出了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41
由表41可知,在实施例11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E7的像侧面S1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4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1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4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1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42
表43
表44给出了实施例1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成像镜头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成像镜头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HFOV以及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
f1(mm) | 3.88 | fx(mm) | 3.05 |
f2(mm) | -9.43 | fy(mm) | 3.05 |
f3(mm) | 265.06 | TTL(mm) | 4.28 |
f4(mm) | 21.19 | ImgH(mm) | 2.93 |
f5(mm) | 1.83 | HFOV(°) | 45.0 |
f6(mm) | -4.94 | EPD(mm) | 1.32 |
f7(mm) | -2.65 |
表44
图22示出了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22可知,实施例11所给出的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1分别满足表45中所示的关系。
表4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所述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满足0.9<fx/fy<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满足fx/EPD<2.4;以及
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满足fy/EPD<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满足-2.9<f7/R14<-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满足0.6<fy/(R13+R14)<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满足1.8≤(R13+R14)/(R13-R14)<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X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4x满足0.8<R14/R14x<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5<fy/f5<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0满足-2.2<f5/R10<-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7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满足3.1<DT72/DT11<3.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满足1.7<ET6/ET5<2.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3.1<CT5/ET5<4.2。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1<CT5/TTL<0.3。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ΣT满足3<∑CT/∑T<3.6。
16.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成像镜头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满足fx/EPD<2.4;以及
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成像镜头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满足fy/EPD<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94063.1A CN109283665B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94063.1A CN109283665B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3665A true CN109283665A (zh) | 2019-01-29 |
CN109283665B CN109283665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6517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94063.1A Active CN109283665B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83665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7188A (zh) * | 2019-02-13 | 2019-04-0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CN110333594A (zh) * | 2019-08-20 | 2019-10-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2346209A (zh) * | 2019-08-09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WO2021087669A1 (zh) * | 2019-11-04 | 2021-05-14 |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12817130A (zh) * | 2021-02-26 | 2021-05-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WO2021134286A1 (zh) * | 2019-12-30 | 2021-07-08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WO2021168881A1 (zh) * | 2020-02-24 | 2021-09-02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WO2022120515A1 (zh) * | 2020-12-07 | 2022-06-16 |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US11686922B2 (en) | 2020-02-14 | 2023-06-27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719911B2 (en) | 2020-02-14 | 2023-08-08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953756B2 (en) | 2019-08-15 | 2024-04-09 | Jiangxi Ofilm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2085782B2 (en) | 2020-03-16 | 2024-09-10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2092801B2 (en) | 2020-03-16 | 2024-09-17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6915A (zh) * | 2002-05-07 | 2003-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光学成像系统及应用此系统的图像读出装置 |
CN10190086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超广角变形镜头 |
CN204028445U (zh) * | 2013-06-21 | 2014-12-17 | 康达智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 |
CN105988199A (zh) * | 2015-02-17 | 2016-10-05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7015347A (zh) * | 2017-06-08 | 2017-08-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07479172A (zh) * | 2017-09-27 | 2017-12-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透镜组 |
CN209624884U (zh) * | 2018-12-07 | 2019-11-1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
2018
- 2018-12-07 CN CN201811494063.1A patent/CN1092836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6915A (zh) * | 2002-05-07 | 2003-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光学成像系统及应用此系统的图像读出装置 |
CN101900868A (zh) * | 2009-05-27 | 2010-12-01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超广角变形镜头 |
CN204028445U (zh) * | 2013-06-21 | 2014-12-17 | 康达智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 |
CN105988199A (zh) * | 2015-02-17 | 2016-10-05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7015347A (zh) * | 2017-06-08 | 2017-08-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07479172A (zh) * | 2017-09-27 | 2017-12-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透镜组 |
CN209624884U (zh) * | 2018-12-07 | 2019-11-1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7188A (zh) * | 2019-02-13 | 2019-04-0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CN109597188B (zh) * | 2019-02-13 | 2024-04-1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JP2022543383A (ja) * | 2019-08-09 | 2022-10-12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
CN112346209A (zh) * | 2019-08-09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WO2021027642A1 (zh) * | 2019-08-09 | 2021-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JP7405495B2 (ja) | 2019-08-09 | 2023-12-26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
US11953756B2 (en) | 2019-08-15 | 2024-04-09 | Jiangxi Ofilm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0333594A (zh) * | 2019-08-20 | 2019-10-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0333594B (zh) * | 2019-08-20 | 2024-06-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WO2021087669A1 (zh) * | 2019-11-04 | 2021-05-14 |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WO2021134286A1 (zh) * | 2019-12-30 | 2021-07-08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US11686922B2 (en) | 2020-02-14 | 2023-06-27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719911B2 (en) | 2020-02-14 | 2023-08-08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WO2021168881A1 (zh) * | 2020-02-24 | 2021-09-02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US12085782B2 (en) | 2020-03-16 | 2024-09-10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2092801B2 (en) | 2020-03-16 | 2024-09-17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WO2022120515A1 (zh) * | 2020-12-07 | 2022-06-16 |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2817130A (zh) * | 2021-02-26 | 2021-05-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3665B (zh) | 2024-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83665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8873253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031629A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108681040A (zh) | 光学成像镜片组 | |
CN109870788A (zh) | 摄像透镜组 | |
CN109085693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445610A (zh) | 光学成像镜片组 | |
CN109270662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782418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84397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09044159U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208506350U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752826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68328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09132500U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9375349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7219614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407278A (zh) | 成像镜头 | |
CN207516629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521554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9656000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208110147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398770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426823A (zh) | 光学成像透镜组 | |
CN110208925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