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9204549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4549A
CN109204549A CN201810562375.5A CN201810562375A CN109204549A CN 109204549 A CN109204549 A CN 109204549A CN 201810562375 A CN201810562375 A CN 201810562375A CN 109204549 A CN109204549 A CN 10920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
back plate
frame
bottom plate
reinforcing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23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4549B (zh
Inventor
菅原健太
岸田健吾
菊池博文
金指隆
金指一隆
奥山敬郎
奥山敬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0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4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4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4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6Combinations of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of different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并同时在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车身后部结构,在车身后部结构的后底板(3)设置有从后侧框架(2)的附近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边结合部(8c)和从上边结合部(8c)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2)分离开的侧边结合部(8b)。后板(5)具有供后侧框架(2)结合的框架结合部(10)、供后底板(3)的上边结合部(8c)结合的第一底板结合部(11)、以及供后底板(3)的侧边结合部(8b)结合的第二底板结合部(12)。在后板(5)中的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之间设置有纵补强筋(15A、15B)。纵补强筋(15A、15B)延伸至后板(5)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后部结构,存在如下结构:在实质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一对后侧框架架设有后底板,并且在一对后侧框架和后底板的后部结合有上下立起的后板,在该后板的后表面,经由一对延长部支承有后保险杠梁。在这种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当通过后保险杠梁而从外部输入了比较小的冲击载荷时,经由左右的延长部向后板输入变形载荷。
以往,提出了相对于该变形载荷提高了后板的面刚性的车身后部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第5281630号公报)。
日本国专利第5281630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身后部结构形成为后底板的底壁中央向下方凹陷的凹形形状,在后底板的后端设置有与后板结合的结合部。后底板的结合部具有从后侧框架的附近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边结合部和从上边结合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分离开地配置的侧边结合部。在后板中,与后侧框架结合的结合部和与后底板的侧边结合部结合的结合部之间在强度上容易变弱,所以在它们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加强用的纵补强筋和横补强筋。纵补强筋和横补强筋形成为向车身前方或后方鼓出的鼓出形状在上下方向或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国专利第5281630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身后部结构中,由于通过将难以变形的纵补强筋和横补强筋设置于后板而提高了后板的面刚性,所以认为存在如下可能性:根据冲击载荷的输入方式等而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横补强筋的端部,从而在纵补强筋、横补强筋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产生微小的形变(永久形变)。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能够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同时在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情况。
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后侧框架,它们实质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后底板,其架设于一对所述后侧框架;后板,其在所述后侧框架的后方立起地配置,且结合于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各后端和所述后底板的后端;后保险杠梁,其在所述后板的后方侧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延长部,它们在各所述后侧框架的后方侧的延长线上将所述后板与所述后保险杠梁连结,所述后底板的后端的与所述后板的结合部具有:上边结合部,其从所述后侧框架的附近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侧边结合部,其从所述上边结合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后侧框架分离开地配置,所述后板具有:框架结合部,其供各所述后侧框架的后端结合;第一底板结合部,其供所述上边结合部结合;以及第二底板结合部,其供所述侧边结合部结合,在所述后板中的所述框架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之间,设置有向车身前方或后方鼓出的鼓出形状实质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纵补强筋,所述纵补强筋延伸至所述后板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根据上述的结构,后板中的框架结合部与第二底板结合部之间的区域能够利用设置于该区域的纵补强筋而提高面刚性。另外,当向后保险杠梁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该载荷向一对延长部输入。输入到一对延长部的载荷作为将一对后侧框架的后部向相反方向推开的力而作用于一对后侧框架。输入到后侧框架的力虽然以将后板向车宽方向外侧拉拽的方式发挥作用,但是,此时,后板的纵补强筋在开放的下端侧呈波纹状打开变形。由此,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下端的情况受到抑制。另外,在后保险杠梁、后侧框架由于反作用力而要进行形状恢复时,会对后板作用向车宽方向内侧压缩那样的力。此时,后板的纵补强筋的下端侧呈波纹状收缩变形,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下端的情况受到抑制。
也可以是,在所述后板中的比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靠上方侧位置,配置有将所述框架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连结的加强板。
在该情况下,后侧框架的后端与后底板的侧边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移被加强板抑制。由此,车身刚性升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高。另外,纵补强筋的上端侧没有开放,但是,后侧框架的后端与后底板的侧边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移被加强板抑制,所以,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上端侧的末端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在后板的纵补强筋的上端产生形变的情况。
也可以是,所述加强板在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的上方结合于所述框架结合部和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该情况下,后板中的框架结合部和第二底板结合部分别结合于后侧框架的后端和后底板的后端而刚性变高,但是,这些结合部中的至少任一方通过还与加强板结合而使得刚性进一步提高。因此,后板中的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的上方位置的刚性由于加强板的结合部而提高,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的情况。其结果是,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情况。
也可以是,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接近地配置。
在该情况下,后板中的由于加强板而提高了刚性的部位与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接近,所以,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的情况。
也可以是,相对于通过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中心的水平线,所述纵补强筋配置于下方,所述加强板配置于上方。
在该情况下,纵补强筋的开放的下端区域位于比后侧框架的中心靠下方侧的位置,在比后侧框架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配置有限制后侧框架与侧边结合部的接近远离的加强板。因此,能够抑制后板的比后侧框架的中心靠上方侧区域的变形,同时允许后板的比后侧框架的中心靠下方侧区域的车宽方向的伸缩变形。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谋求车身刚性的提高,同时抑制后板产生形变。
也可以是,所述后保险杠梁具备结合于一对所述延长部的梁主体和在所述梁主体的车宽方向的一部分设置的辅助梁,所述辅助梁配置于比通过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中心的水平线靠上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保险杠高度高的其他的车辆从后方碰撞时,其他的车辆的保险杠与后保险杠梁的辅助梁抵接。此时,能够利用辅助梁和梁主体等吸收碰撞能量。另外,当经由辅助梁而向保险杠主体输入了碰撞载荷时,会对后保险杠梁作用有朝向前部下方的力矩,由于该力矩,对后板的下缘侧较大地作用有向车宽方向外侧拉拽的力。
此时,通过后板的纵补强筋的下端侧呈波纹状打开,能够抑制后板产生形变。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后板中的框架结合部与第二底板结合部之间,设置有延伸至后板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的纵补强筋,所以能够利用纵补强筋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同时,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纵补强筋的开放的下端侧的波纹状的变形,来防止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的下端的情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并同时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图1的IV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将一部分构件拆除后的与图4同样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上下、左右,若无特殊说明,则意味着对于车辆1而言的前后、上下、左右。另外,图中的箭头FR指的是车辆1的前方,箭头UP指的是车辆1的上方,箭头LH指的是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将一部分构件拆除之后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后部而得到的后视图。图2是从后部左斜下方观察车辆1的车身后部而得到的图。另外,图3是示出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截面的图。
在车辆的后部下方的左右两侧配置有实质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后侧框架2。左右的后侧框架2形成为纵长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基本截面形状。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前缘部彼此利用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横梁而相互结合。另外,左右的各后侧框架2的前缘部结合于作为车身侧部的强度构件的未图示的下边梁。
在左右的后侧框架2架设有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向下方呈凹状凹陷的后底板3。后底板3具有底壁3a、从该底壁3a的左右两侧向上方立起的侧壁3b、以及从侧壁3b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未图示的侧部上壁。后底板3的左右的侧部上壁接合于左右的对应的后侧框架2的上部。因此,在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与后底板3的侧壁3b之间,设置有向车身下方侧开口并实质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空间4。
在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后方侧,以立起状态配置有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板5。后板5是横长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金属板。后板5的前表面结合于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各后端和后底板3的后端。
在后板5的后方侧配置有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后保险杠梁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后保险杠梁6由假想线表示。另外,在后板5的后表面中的、左右的各后侧框架2的车身后方侧的延长线上位置,结合有朝向车身后方侧突出的延长部7。在左右的延长部7的后端部结合有后保险杠梁6。左右的延长部7将后板5与后保险杠梁6连结,并且隔着后板5而使左右的各后侧框架2实质上向车身后方侧延长。需要说明的是,各延长部7形成为与前方侧的后侧框架2实质上相同形状的截面形状。
图4是将图1的IV部放大而示出的图。图5是从图4中拆除了后板5的与图4同样的图。
如图5所示,在后底板3的后端设置有与后板5结合的结合部8。后底板3的结合部8具备从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上端的附近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出的上边结合部8c、从上边结合部8c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出并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的同侧的后侧框架2分离开地配置的侧边结合部8b、以及从侧边结合部8b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出的底壁侧结合部8a。上边结合部8c是在后底板3的侧部上壁的端部设置的结合部。侧边结合部8b是在后底板3的侧壁3b的端部设置的结合部。另外,底壁侧结合部8a是在后底板3的底壁3a的端部设置的结合部,实质上水平地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
如图4所示,后板5具有供左右的各后侧框架2的后端结合的框架结合部10、供后底板3的上边结合部8c结合的第一底板结合部11、供后底板3的侧边结合部8b结合的第二底板结合部12、以及供后底板3的底壁侧结合部8a结合的第三底板结合部18。在后板5的左右的侧缘部设置有由框架结合部10、第一底板结合部11以及第二底板结合部12包围的纵长的山形状的非结合区域al。非结合区域a1是不供后底板3侧的结合部8结合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中的接合凸缘13设置于后侧框架2的后端,并结合于后板5的前表面。接合凸缘14设置于延长部7的前端,并结合于后板5的后表面。
在后板5的非结合区域a1中的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之间,设置有朝向车身后方侧鼓出的鼓出形状实质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纵补强筋15A、15B。两个纵补强筋15A、15B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且相互平行地配置,靠近框架结合部10的纵补强筋15A的向上方侧的延伸长度设定为比靠近第二底板结合部12的纵补强筋15B的向上方侧的延伸长度长。
各纵补强筋15A、15B延伸至后板5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即,各纵补强筋15A、15B的下侧的末端151不像上侧的末端15u那样成为半球状而封闭,而是形成为实质上呈U字状开口的端面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板5的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之间设置的纵补强筋的个数、延伸长度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而是任意的。另外,纵补强筋的鼓出方向也可以不是后方而是前方。
另外,在后板5的后表面中的比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靠上方侧位置,结合有将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连结的加强板16。加强板16由厚度厚的金属板等构成。加强板16在纵补强筋15A、15B的各上侧的末端15u的上方结合于后板5上的框架结合部10和第二底板结合部12。加强板16与后板5上的靠近后侧框架2的纵补强筋15A的上侧的末端15u接近地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中的结合点20a是加强板16结合于后板5(框架结合部10)和后侧框架2(接合凸缘13)的结合点。结合点20b是加强板16结合于后板5(第二底板结合部12)和后底板3(侧边结合部8b)的结合点。
后板5上的纵补强筋15A、15B相对于通过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各中心o(截面中心)的水平线h配置于下方侧。与此相对,加强板16相对于通过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各中心o(截面中心)的水平线h配置于上方侧。
图6是从左侧方观察拆除了一部分的构件后的车辆1的后部而得到的图。
如图2、图6所示,后保险杠梁6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延长部7的梁主体6A和安装于梁主体6A的后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的辅助梁6B。如图6所示,辅助梁6B配置于比通过左右的后侧框架的中心o(截面中心)的水平线h靠上方侧的位置。
在以上的结构中,当从车辆后方向后保险杠梁6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该载荷在使后保险杠梁6挠曲的同时向左右的延长部7输入。输入到左右的延长部7的载荷在使将后端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推开的分力作用于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同时向各后侧框架2传递。输入到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分力以将后板5向车宽方向外侧拉拽的方式作用于后板5。此时,在后板5的左右的下缘的非结合区域a1中,纵补强筋15A、15B的下端侧被向左右呈波纹状推开,其结果是,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15B的下侧的末端151的情况受到抑制。
另外,在输入冲击载荷之后,当后保险杠梁6、后侧框架2由于反作用力而要进行形状恢复时,会通过后保险杠梁6而对后板5作用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压缩那样的力。此时,在后板5的左右的下缘的非结合区域a1中,纵补强筋15A、15B的下端侧呈波纹状收缩变形,其结果是,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15B的下侧的末端151的情况受到抑制。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板5中的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之间,设置有延伸至后板5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的纵补强筋15A、15B。因此,能够利用纵补强筋15A、15B提高后板5的面刚性,同时,在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利用纵补强筋15A、15B的下端侧的波纹状的变形,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15B的下侧的末端151的情况。
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后板5的面刚性,同时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在后板5产生形变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板5中的比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靠上方侧位置,配置有将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连结的加强板16。因此,能够利用加强板16抑制后侧框架2的后端与后底板3的侧边结合部8b之间的车宽方向的相对位移。其结果是,车身刚性升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升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后侧框架2的后端与后底板3的侧边结合部8b之间的相对位移由加强板16抑制,所以在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15B的上端侧的末端15u的情况。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后板5的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产生形变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加强板16在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的上方结合于后板5的框架结合部10和第二底板结合部12,所以后板5中的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的上方位置的刚性由于三者的结合部而效率良好地提高。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在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6在纵补强筋15A、15B的上侧的末端15u的上方结合于后板5的框架结合部10和第二底板结合部12,但是,加强板16也可以仅结合于后板5的框架结合部10和第二底板结合部12中的任一方。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加强板16与靠近后侧框架2的纵补强筋15A的上侧的末端15u接近地配置,所以由于加强板16而提高了刚性的部位与纵补强筋15A的上侧的末端15u接近。因此,在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应力集中于纵补强筋15A的上侧的末端15u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纵补强筋15A、15B配置于通过后侧框架2的中心o的水平线h的下方,加强板16配置于通过后侧框架2的中心o的水平线h的上方。因此,能够利用加强板16抑制后板5的上方侧区域的变形,同时,在输入了轻的冲击载荷时,在沿着车宽方向的伸缩载荷的容易作用的后板5的下方区域,能够使纵补强筋15A、15B的下端区域柔软地伸缩变形。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谋求车身刚性的提高,同时进一步抑制后板5产生形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保险杠梁6的梁主体6A的后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设置有辅助梁6B,该辅助梁6B配置于比通过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中心o的水平线h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保险杠高度高的其他的车辆从后方碰撞时,能够利用辅助梁6B承受来自其他的车辆的碰撞载荷,能够利用辅助梁6B和梁主体6A效率良好地吸收冲击能量。
另外,在经由辅助梁6B而向梁主体6A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会对后保险杠梁6作用有朝向前部下方的力矩。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辅助梁6B配置于比通过左右的后侧框架2的中心o的水平线h靠上方的位置,所以由于作用于后保险杠梁6的朝向前部下方的力矩,对后板5的下缘侧较大地作用有向车宽方向外侧拉拽的力。此时,通过后板5的纵补强筋15A、15B的下端区域呈波纹状伸缩,能够抑制在后板5产生形变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6)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
左右一对后侧框架,它们实质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配置;
后底板,其架设于一对所述后侧框架;
后板,其在所述后侧框架的后方立起地配置,且结合于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各后端和所述后底板的后端;
后保险杠梁,其在所述后板的后方侧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一对延长部,它们在各所述后侧框架的后方侧的延长线上将所述后板与所述后保险杠梁连结,
所述后底板的后端的与所述后板的结合部具有:
上边结合部,其从所述后侧框架的附近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
侧边结合部,其从所述上边结合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后侧框架分离开地配置,
所述后板具有:
框架结合部,其供各所述后侧框架的后端结合;
第一底板结合部,其供所述上边结合部结合;以及
第二底板结合部,其供所述侧边结合部结合,
在所述后板中的所述框架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之间,设置有向车身前方或后方鼓出的鼓出形状实质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纵补强筋,
所述纵补强筋延伸至所述后板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后板中的比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靠上方侧位置,配置有将所述框架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连结的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板在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的上方结合于所述框架结合部和所述第二底板结合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纵补强筋的上侧的末端接近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相对于通过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中心的水平线,所述纵补强筋配置于下方,所述加强板配置于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后保险杠梁具备结合于一对所述延长部的梁主体和在所述梁主体的车宽方向的一部分设置的辅助梁,
所述辅助梁配置于比通过一对所述后侧框架的中心的水平线靠上方的位置。
CN201810562375.5A 2017-07-06 2018-06-01 车身后部结构 Active CN109204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3001 2017-07-06
JP2017133001A JP6547179B2 (ja) 2017-07-06 2017-07-06 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4549A true CN109204549A (zh) 2019-01-15
CN109204549B CN109204549B (zh) 2020-11-20

Family

ID=6490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2375.5A Active CN109204549B (zh) 2017-07-06 2018-06-01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1995B2 (zh)
JP (1) JP6547179B2 (zh)
CN (1) CN1092045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59635A1 (en) * 2021-08-18 2023-02-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2991B2 (ja) * 2020-04-14 2023-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1963A (ja) * 2001-05-11 2002-11-1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US6830287B1 (en) * 2003-07-24 2004-1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ar rail neutralizing member
US20060197300A1 (en) * 2005-03-02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876423A (zh) * 2005-05-23 2006-12-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散热器框架支撑结构
US20080252104A1 (en) * 2007-01-19 2008-10-1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102476656A (zh) * 2010-11-24 2012-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05745139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06864596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6317A (en) 1971-05-27 1973-04-10 A Moen Bottom outlet grommet mixing valve
JP2004262300A (ja) * 2003-02-28 2004-09-24 Kobe Steel Ltd 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JP2012236480A (ja) * 2011-05-11 2012-12-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4091347A (ja) * 2012-10-31 2014-05-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4091346A (ja) * 2012-10-31 2014-05-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705235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1963A (ja) * 2001-05-11 2002-11-1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US6830287B1 (en) * 2003-07-24 2004-1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ar rail neutralizing member
US20060197300A1 (en) * 2005-03-02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876423A (zh) * 2005-05-23 2006-12-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散热器框架支撑结构
US20080252104A1 (en) * 2007-01-19 2008-10-1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102476656A (zh) * 2010-11-24 2012-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05745139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06864596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车身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59635A1 (en) * 2021-08-18 2023-02-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11858553B2 (en) * 2021-08-18 2024-01-02 Hyundai Motor Company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4549B (zh) 2020-11-20
US20190009822A1 (en) 2019-01-10
JP2019014373A (ja) 2019-01-31
JP6547179B2 (ja) 2019-07-24
US10471995B2 (en)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8285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421818A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6945730B (zh) 车辆框架结构
US864683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0491180C (zh) 汽车侧梁
CN109501872B (zh) 车身构造
CN106995011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7054475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06687361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383257A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08495777B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107031719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JP4875559B2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6864592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421806A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10171477A (zh) 车身结构
JP2007185983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2470898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3958329A (zh) 车体上部结构
CN106794879B (zh) 车辆地板构造
CN109204549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6043450B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106005023B (zh) 高刚性车身框架
CN107021138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CN109204459A (zh) 车身后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