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7310A -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17310A CN109117310A CN201810899923.3A CN201810899923A CN109117310A CN 109117310 A CN109117310 A CN 109117310A CN 201810899923 A CN201810899923 A CN 201810899923A CN 109117310 A CN109117310 A CN 1091173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duction
- disaster recovery
- record
- backup systems
- back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备份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灾备系统和第二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生产数据为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第二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第二灾备系统还用于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还用于接收生产记录,并根据生产记录追补保存的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保证了备份数据的完整性,避免用户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降低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用户原有意识中的数据备份已经无法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的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本地备份的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遭到破坏,如地震、火灾、丢失等。基于此,目前大型企业普遍通过建立异地灾备中心,通过在异地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从来进一步提高数据抵御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的容灾能力,保证在发生中心及区域级灾难的情况下的业务连续性。现有的灾难备份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抵御各种安全风险的容灾能力,却不能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一旦有重要数据丢失未备份,将会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或舆论影响。而对于提高备份数据完整性的技术,尚未提出更好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在不改变现有系统架构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备份数据零丢失。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灾备系统和第二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生产数据为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第二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第二灾备系统还用于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还用于接收生产记录,并根据生产记录追补保存的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设置在不同地区;第二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设置在同一地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灾备系统还包括匹配模块;匹配模块用于将生产数据与生产记录进行对比,以得到需求生产记录;匹配模块还用于将需求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二灾备系统,并接收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交易要素;匹配模块根据交易要素生成目标生产数据并将目标生产数据保存到第一灾备系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包括: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当生产系统中断时,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以使第一灾备系统根据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的步骤,包括:判断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如果是,确定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获取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生产系统的系统时间;根据系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删除目标时间段以外的生产记录。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的步骤,包括:解析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接收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根据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交易要素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当生产系统中断时,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以使第一灾备系统根据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判断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如果是,确定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获取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通讯模块,还用于:解析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接收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根据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交易要素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通过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的第二灾备系统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当生产系统遭到破坏以至中断时,第二灾备系统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生产记录对从生产系统获取的生产数据进行追补,以使第一灾备系统备份的生产数据实现零丢失,保证了备份数据的完整性,避免用户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降低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调用逻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调用逻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结构框图。
图标:
31-数据获取模块;32-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由于生产系统到异地灾备中心一般距离几百甚至上千公里,数据传输延时较大,采用同步数据复制技术无疑对生产性能影响十分巨大,现在一般都采用异步数据复制技术实现数据的异地灾备,当生产系统发生灾难需要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时,由于异地灾备中心数据有部分丢失,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同时也会对灾备中心系统切换成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可以在保证现有生产系统架构和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将交易请求复制一份到距离生产系统不远的同城中心,并对数据进行解析后将用于恢复的关键数据进行保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参见图1所示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调用逻辑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灾备系统和第二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
第一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生产数据为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
生产系统是正常情况下支持单位日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包括生产数据、生产数据处理系统和生产网络。生产数据即为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对各项业务的操作和操作记录。第一灾备系统用于备份生产数据,当生产系统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故障时,可使用第一灾备系统的生产数据对业务进行恢复。
第二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
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是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即对各项业务的操作记录。根据生产记录可以得到生产数据,相比于生产数据,生产记录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第二灾备系统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相比于获取并保存生产数据,需要更小的计算量。
第二灾备系统还用于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
参见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调用逻辑示意图,尽管第一灾备系统的备份数据能够实现生产数据的备份,但是并不能够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备份得到的生产数据相比于生产端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丢失。
参见图1所示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调用逻辑示意图,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将存储的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用于对第一灾备系统备份的数据进行弥补,即第二灾备系统还用于为第一灾备系统备份的数据提供保证其完整性的支撑。
第一灾备系统还用于接收生产记录,并根据生产记录追补保存的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
第一灾备系统接收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生产记录,根据生产记录生成相应的生产数据,例如,生产记录为:客户A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向某账户存款900元人民币,该账户数据原有金额为人民币100元。那么与该生产记录相应的生产数据为:交易前账户金额为:人民币100元,交易后账户金额为:1000元。当第一灾备系统备份数据为“交易前账户金额为:人民币100元”时,接收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该生产记录经过追补可以得到:“交易后账户金额为:1000元”的生产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通过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的第二灾备系统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当生产系统遭到破坏以至中断时,第二灾备系统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生产记录对从生产系统获取的生产数据进行追补,以使第一灾备系统备份的生产数据实现零丢失,保证了备份数据的完整性,避免用户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降低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为了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各种因素遭到破坏,比如地震、火灾、丢失等,可以通过建立异地灾备中心的,通过在异地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从而来进一步提高数据抵御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的容灾能力。具体做法可以为:
第一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设置在不同地区;第二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设置在同一地区。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导致信息系统需要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场地运行。异地灾备中心是指在异地的城市建立一个备份的灾备中心,用于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当生产系统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系统可以用备份数据进行业务的恢复。
将第一灾备系统设置在与生产系统不同的地区,形成异地灾备中心。由于生产系统到异地灾备中心一般距离几百甚至上千公里,数据传输延时较大,采用同步数据复制技术无疑对生产性能影响十分巨大,现在一般都采用异步数据复制技术实现数据的异地灾备,当生产系统发生灾难需要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时,由于异地灾备中心数据有部分丢失,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同时也会对灾备中心系统切换成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将第二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设置在同一地区,在保证现有生产系统架构和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将交易请求复制一份到距离生产系统不远的同城中心,并对数据进行解析后将用于恢复的关键数据进行保存,以解决异地灾备数据无法保证零丢失的问题。
另外,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生产系统均为松耦合关系,即当第二灾备系统出现问题,不会影响第一灾备系统和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考虑到便于第一灾备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追补,第一灾备系统还包括匹配模块,利用生产记录追补生产数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匹配模块用于将生产数据与生产记录进行对比,以得到需求生产记录。
匹配模块设置在第一灾备系统内,用于将第一灾备系统保存的生产数据与接收到的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生产记录进行对比,得到的对比结果即为需求生产记录。需求生产记录包括第一灾备系统没有保存相应生产数据的生产记录。第一灾备系统内已保存的生产数据对应的生产记录不计入需求生产记录。
(2)匹配模块还用于将需求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二灾备系统,并接收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交易要素。
匹配模块将需求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二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对需求生产记录进行解析,得到流水号、客户号、机构号、交易时间等交易要素,第二灾备系统将解析得到的交易要素保存到本地数据库中。当生产系统发生中断,第一灾备系统切换成功且尚未对外营业时,接收由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交易要素,以对第一灾备中心的生产数据进行追补,实现异地数据零丢失。
(3)匹配模块根据交易要素生成目标生产数据并将目标生产数据保存到第一灾备系统。
目标生产数据即为要补充到第一灾备系统中的生产数据,目标生产数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交易要素生成。
经过匹配模块对比得到需求生产记录,第二灾备系统根据需求生产记录生成相应的生产要素并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进行数据追补,提高了数据追补的效率,达到数据的零丢失。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参见图3所示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结构框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2,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
第二灾备系统通过Sniffer(抓数据包软件)从生产系统截取网络数据包,将业务访问报文进行抓取并将抓取到的报文通过网络进行同城实时数据备份,得到生产记录。生产记录是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即对各项业务的操作记录。在不改变原有访问关系的情况下,对同城数据进行备份,对生产系统的影响较小,且同城值存储系统时间某段时间内的数据,定时删除多余数据,减少了存储空间的占用。
步骤S204,当生产系统中断时,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以使第一灾备系统根据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即造成生产系统的中断。当生产系统中断时,第二灾备系统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一灾备系统根据收到的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松耦合的系统架构,在保证现有生产系统架构和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将交易请求复制一份到距离生产系统不远的同城中心,即第二灾备系统,可以应用于有生产系统和第一灾备系统,或有两地三中心架构且异地采用异步数据复制技术的各大企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异地灾备数据无法保证零丢失的问题。
为了降低计算量及存储空间资源的占用,降低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第二灾备系统仅截取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并进行保存。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的步骤,包括:
判断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如果是,确定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获取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获取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判断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如果是,将该业务数据确定为生产记录并保存,如果否,将该业务数据舍弃,并继续判断下一业务数据。
为了降低存储空间的占用,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生产系统的系统时间;根据系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删除目标时间段以外的生产记录。
例如,确定目标时间段为1小时,那么第二灾备系统仅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系统时间中最近1小时的数据,将1小时之外的数据进行删除。目标时间段的时长根据用户的需求可进行调整。目标时间段的时长包括的生产记录足以保证第一灾备系统中数据零丢失,即异地RPO=0,其中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复点目标)是指灾难发生后,系统和数据必须恢复到的时间点要求。
为了更高效地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可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1)解析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
第二灾备系统在获取到生产记录后,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解析,得到流水号、客户号、机构号、交易时间等交易要素。
(2)接收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
第二灾备系统和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可以通过网络接收第一灾备系统发送的信息,包括需求生产记录。
(3)根据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交易要素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
第二灾备系统根据收到的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交易要素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用于进行第一灾备系统中生产数据的追补,达到异地数据零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灾备系统数据即同城的数据备份采用同步,保证RPO=0,且同步距离短,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当生产中心发生中断,启用第一灾备系统时,利用第二灾备系统的生产记录进行数据追补,达到异地RPO=0。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第一灾备系统为松耦合关系,第二灾备系统备份出现问题不会影响生产系统好第一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参见图4所示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第一灾备系统、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
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并保存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通讯模块32,用于当生产系统中断时,将生产记录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以使第一灾备系统根据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数据获取模块31,还用于:判断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如果是,确定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获取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数据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生产系统的系统时间;根据系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删除目标时间段以外的生产记录。
通讯模块32,还用于:解析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接收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根据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交易要素发送给第一灾备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灾备系统和第二灾备系统;
所述第一灾备系统、所述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灾备系统与所述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所述生产数据为所述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二灾备系统用于获取并保存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所述生产记录为所述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
所述第二灾备系统还用于将所述生产记录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
所述第一灾备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生产记录,并根据所述生产记录追补保存的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灾备系统与所述生产系统设置在不同地区;所述第二灾备系统与所述生产系统设置在同一地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灾备系统还包括匹配模块;
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生产数据与所述生产记录进行对比,以得到需求生产记录;
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需求生产记录发送给所述第二灾备系统,并接收所述第二灾备系统发送的交易要素;
所述匹配模块根据所述交易要素生成目标生产数据并将所述目标生产数据保存到所述第一灾备系统。
4.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所述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灾备系统、所述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并保存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所述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
当所述生产系统中断时,将所述生产记录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以使所述第一灾备系统根据所述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并保存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
如果是,确定所述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
获取所述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生产系统的系统时间;
根据所述系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
删除所述目标时间段以外的所述生产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生产记录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
接收所述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
根据所述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所述交易要素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
8.一种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应用于第二灾备系统,所述第二灾备系统与第一灾备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灾备系统、所述第二灾备系统分别与生产系统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所述生产系统的生产记录;所述生产记录为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数据;
通讯模块,用于当所述生产系统中断时,将所述生产记录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以使所述第一灾备系统根据所述生产记录追补相应的生产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生产系统的业务数据是否为记录业务变动情况的数据;
如果是,确定所述业务数据为生产记录;
获取所述业务数据并保存,得到生产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解析所述生产记录,得到交易要素;
接收所述第一灾备系统的需求生产记录;
根据所述需求生产记录将相应的所述交易要素发送给所述第一灾备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99923.3A CN109117310A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99923.3A CN109117310A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17310A true CN109117310A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85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99923.3A Pending CN109117310A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17310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76952A (zh) * | 2019-04-09 | 2019-07-0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云计算系统中跨域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119329A (zh) * | 2019-02-27 | 2019-08-13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数据复制容灾方法及容灾系统 |
CN110445663A (zh) * | 2019-08-30 | 2019-11-1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506648A (zh) * | 2020-04-10 | 2020-08-07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交易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181723A (zh) * | 2020-09-22 | 2021-01-0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金融灾备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3010348A (zh) * | 2020-09-25 | 2021-06-22 | 证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容灾中数据恢复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3535469A (zh) * | 2021-06-03 | 2021-10-22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27892A1 (en) * | 1999-11-11 | 2005-02-03 | Miralink Corporation | Flexible remote data mirroring |
CN101635638A (zh) * | 2008-07-25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系统及其容灾方法 |
CN105404564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远程容灾方法及装置 |
CN106776126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系统及方法 |
CN107688584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切换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
-
2018
- 2018-08-08 CN CN201810899923.3A patent/CN1091173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27892A1 (en) * | 1999-11-11 | 2005-02-03 | Miralink Corporation | Flexible remote data mirroring |
CN101635638A (zh) * | 2008-07-25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系统及其容灾方法 |
CN105404564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远程容灾方法及装置 |
CN107688584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切换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
CN106776126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灾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9329A (zh) * | 2019-02-27 | 2019-08-13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数据复制容灾方法及容灾系统 |
CN110119329B (zh) * | 2019-02-27 | 2024-02-23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数据复制容灾方法及容灾系统 |
CN109976952A (zh) * | 2019-04-09 | 2019-07-0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云计算系统中跨域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445663A (zh) * | 2019-08-30 | 2019-11-1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506648A (zh) * | 2020-04-10 | 2020-08-07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交易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181723A (zh) * | 2020-09-22 | 2021-01-0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金融灾备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3010348A (zh) * | 2020-09-25 | 2021-06-22 | 证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容灾中数据恢复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3535469A (zh) * | 2021-06-03 | 2021-10-22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
CN113535469B (zh) * | 2021-06-03 | 2024-01-30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灾备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17310A (zh) | 实现数据备份的容灾系统、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308091A1 (en) | Fairness preserving byzantine agreements | |
CN106357787A (zh) | 一种存储容灾控制系统 | |
US2010015335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alidating accessibility and currency of replicated data | |
CN106776121B (zh) | 一种数据灾备装置、系统及方法 | |
US8615578B2 (en) | Using a standby data storage system to detect the health of a cluster of data storage servers | |
CN103763155A (zh) | 分布式云存储系统多服务心跳监测方法 | |
CN109901949A (zh) | 双活数据中心的应用灾备系统及方法 | |
CN204859222U (zh) | 同城数据中心双活高可用系统 | |
CN111327467A (zh) | 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其容灾备份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02521083A (zh) | 一种云计算系统中虚拟机备份方法和系统 | |
CN101207512A (zh) | 一种数据库系统冗灾备份和切换方法 | |
CN105049258B (zh) | 网络容灾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6603279A (zh) | 一种容灾方法和容灾系统 | |
CN103995868A (zh) | 面向分布式系统的全局事务管理器及事务处理方法 | |
CN102890716A (zh) |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 | |
CN107135097A (zh) | 基于簿记建档的容灾系统及容灾方法 | |
CN104243195A (zh) | 异地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878384A (zh) | 一种基于备份容灾系统的分布式集群及构建方法 | |
CN109597718A (zh) | 一种容灾平台及一种容灾方法 | |
CN110535924B (zh) | 一种轨道交通服务器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0456984A (zh) | 一种对Ceph存储的块设备进行连续数据保护的方法 | |
CN108319618A (zh) |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分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0348826A (zh) | 异地多活容灾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473908B (zh) | 一种区块链节点故障恢复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