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05C - 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和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和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005C CN1091005C CN97129744A CN97129744A CN1091005C CN 1091005 C CN1091005 C CN 1091005C CN 97129744 A CN97129744 A CN 97129744A CN 97129744 A CN97129744 A CN 97129744A CN 1091005 C CN1091005 C CN 109100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act
- side wall
- denoted
- diameter
- wid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group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 ethylene, propylene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Natural products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62 coars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0391 vi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C([H])[H]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993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Na+].[Cl-]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554 vi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TBUEUYNUDRHOZ-UHFFFAOYSA-N Borate Chemical compound [O-]B([O-])[O-] BTBUEUYNUDRHO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85 fumed silic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KUDUQBURMYMBIJ-UHFFFAOYSA-N 2-prop-2-enoyloxyeth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COC(=O)C=C KUDUQBURMYMBI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SOGAXMICEFXMKE-UHFFFAOYSA-N Butyl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C)=C SOGAXMICEFXMK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LQBMQCUIZJEEH-UHFFFAOYSA-N Furan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1 YLQBMQCUIZJE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BAPJBEWLBFYGME-UHFFFAOYSA-N Meth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 BAPJBEWLBFYGM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FOBLEOULBTSOW-UHFFFAOYSA-N Propanedi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O)=O OFOBLEOULBTSO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87 Silane Coup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YKIQEUNHZKYBP-UHFFFAOYSA-N Vinyl ether Chemical class C=COC=C QYKIQEUNHZKYB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SCWAEJMTAWNJL-UHFFFAOYSA-K aluminium tri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Al](Cl)Cl VSCWAEJMTAWNJL-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2
- PYKYMHQGRFAEBM-UHFFFAOYSA-N anthraquinone Natural products CCC(=O)c1c(O)c2C(=O)C3C(C=CC=C3O)C(=O)c2cc1CC(=O)OC PYKYMHQGRFAE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0751 azo group Chemical group [*]N=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81 basic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113 dietary fatty acid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POULHZVOKOAJMA-UHFFFAOYSA-N dodeca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O)=O POULHZVOKOAJ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94 fatty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195729 fatty acid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665 fatty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LNTHITQWFMADLM-UHFFFAOYSA-N gal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O)=C(O)C(O)=C1 LNTHITQWFMADL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47 magnetic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88 paraffin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809 paraffin w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271 petrolat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66 varni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60000834 vinyl ether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UIYCHXAGWOYNNA-UHFFFAOYSA-N vinyl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C=CSC=C UIYCHXAGWOYNN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OILWHVDKZOXJZ-ARJAWSKDSA-M (z)-4-oxopent-2-en-2-o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C\C(C)=O POILWHVDKZOXJZ-ARJAWSKDSA-M 0.000 description 1
- QLLUAUADIMPKIH-UHFFFAOYSA-N 1,2-bis(ethenyl)naphthal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2=C(C=C)C(C=C)=CC=C21 QLLUAUADIMPKI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DYWHVQKENANGY-UHFFFAOYSA-N 1,3-But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OC(C)CCOC(=O)C(C)=C VDYWHVQKENANG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TUSDEZXZIZRFGC-UHFFFAOYSA-N 1-O-galloyl-3,6-(R)-HHDP-beta-D-glucose Natural products OC1C(O2)COC(=O)C3=CC(O)=C(O)C(O)=C3C3=C(O)C(O)=C(O)C=C3C(=O)OC1C(O)C2OC(=O)C1=CC(O)=C(O)C(O)=C1 TUSDEZXZIZRFG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TZVZZJJVJQZHV-UHFFFAOYSA-N 1-chloro-4-et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C=C1 KTZVZZJJVJQZ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ZCMOJQQLBXBKI-UHFFFAOYSA-N 1-ethenoxy-2-methylprop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C OZCMOJQQLBXBK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OXQRTZXKQZDDN-UHFFFAOYSA-N 2-Ethylhex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C(=O)C=C GOXQRTZXKQZD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PWNQTHUCYMVMZ-UHFFFAOYSA-N 4,4'-sulfonyldiphenol Chemical class C1=CC(O)=CC=C1S(=O)(=O)C1=CC=C(O)C=C1 VPWNQTHUCYMVM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BCAQXHNJOFNGC-UHFFFAOYSA-N 4-bromo-1,1,1-trifluorobut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CCCBr DBCAQXHNJOFNG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GWQOFDAUWCQDA-UHFFFAOYSA-N 4-hydroxynaphthale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C=C(S(O)(=O)=O)C2=C1 HGWQOFDAUWCQD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RPVXLWXLXDGHG-UHFFFAOYSA-N Acryl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O)C=C HRPVXLWXLXDGH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N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38 BE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85605 Bispheno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Butadiene Chemical group C=CC=C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1 Cross lin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IGUQPWFLRLWPJ-UHFFFAOYSA-N Eth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 JIGUQPWFLRLWP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63 FEMA 304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639 Laur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N Methacr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O)=O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Methyl 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C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YCMBHHDWRMZGG-UHFFFAOYSA-N Methylacryl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C#N GYCMBHHDWRMZ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O-X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C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RBQNJMCXXYXIU-PPKXGCFTSA-N Penta-digallate-beta-D-glucos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C(=O)OC=2C(=C(O)C=C(C=2)C(=O)OC[C@@H]2[C@H]([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O2)OC(=O)C=2C=C(OC(=O)C=3C=C(O)C(O)=C(O)C=3)C(O)=C(O)C=2)O)=C1 LRBQNJMCXXYXIU-PPKXGCFT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RCMAYZCPIVABH-UHFFFAOYSA-N Quinacridone Chemical class N1C2=CC=CC=C2C(=O)C2=C1C=C1C(=O)C3=CC=CC=C3NC1=C2 NRCMAYZCPIVAB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72198 Serjania polyphy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Vin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OC=C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Vi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2 abras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13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36 alk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3 alk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08 am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8064 an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785 benzimidazolyl group Chemical class N1=C(NC2=C1C=CC=C2)* 0.000 description 1
- QSRFYFHZPSGRQX-UHFFFAOYSA-N benzyl(tributyl)azanium Chemical compound CCCC[N+](CCCC)(CCCC)CC1=CC=CC=C1 QSRFYFHZPSGR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400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642 boron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CQEYYJKEWSMYFG-UHFFFAOYSA-N but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C CQEYYJKEWSMYF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TOVMEACOLCUCK-PLNGDYQASA-N butyl male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C/C(O)=O UTOVMEACOLCUCK-PLNGDYQA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OWKSNWVBZGMTJ-UHFFFAOYSA-N calcium titan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Ti]([O-])=O AOWKSNWVBZGMT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N carb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O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733 carboxylic acid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20 ce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22 chelant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HNEGQIOMVPPMNR-IHWYPQMZSA-N citrac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O)=O HNEGQIOMVPPMNR-IHWYPQMZ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34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31 cross linking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GFBRKRYDCGYKD-UHFFFAOYSA-N dibutyl(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CCCC[Sn](=O)CCCC JGFBRKRYDCGYK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CRDXYSYPCEIAK-UHFFFAOYSA-N dibutylstann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SnH2]CCCC WCRDXYSYPCEIA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991 dicarboxyl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QULMZVWEGVTWJY-UHFFFAOYSA-N dicyclohexyl(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Sn](=O)C1CCCCC1 QULMZVWEGVTWJ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RCGUTSVMPKEKH-UHFFFAOYSA-N dicyclohexyltin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Sn]C1CCCCC1 BRCGUTSVMPKEK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DCRTTXIJACKKU-ARJAWSKDSA-N dimethyl maleate Chemical group COC(=O)\C=C/C(=O)OC LDCRTTXIJACKKU-ARJAWSKD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LQRUPWUPINJLMU-UHFFFAOYSA-N dioctyl(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Sn](=O)CCCCCCCC LQRUPWUPINJLM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GQSXVKHVMGQRG-UHFFFAOYSA-N dioctyltin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Sn]CCCCCCCC HGQSXVKHVMGQR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70 dispers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FOSIXZFDONLBT-UHFFFAOYSA-N divinyl sulfone Chemical compound C=CS(=O)(=O)C=C AFOSIXZFDONLB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SUPCQIBBMFXVTL-UHFFFAOYSA-N ethyl 2-methyl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C SUPCQIBBMFXVT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TVZJERGLQHEKB-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Substances CC(=C)C(=O)OCCOC(=O)C(C)=C STVZJERGLQHEK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4 fracti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524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4391 gall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515 gall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LRBQNJMCXXYXIU-QWKBTXIPSA-N gallotan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1=C(O)C(O)=CC(C(=O)OC=2C(=C(O)C=C(C=2)C(=O)OC[C@H]2[C@@H]([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C@@H](OC(=O)C=3C=C(OC(=O)C=4C=C(O)C(O)=C(O)C=4)C(O)=C(O)C=3)O2)OC(=O)C=2C=C(OC(=O)C=3C=C(O)C(O)=C(O)C=3)C(O)=C(O)C=2)O)=C1 LRBQNJMCXXYXIU-QWKBTXIP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NEPOXFFQSENCJ-UHFFFAOYSA-N haloperidol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2C=CC(Cl)=CC=2)CCN1CCCC(=O)C1=CC=C(F)C=C1 LNEPOXFFQSENC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BTKNAXYKSUFRK-UHFFFAOYSA-N heliogen blue Chemical class [Cu].[N-]1C2=C(C=CC=C3)C3=C1N=C([N-]1)C3=CC=CC=C3C1=NC([N-]1)=C(C=CC=C3)C3=C1N=C([N-]1)C3=CC=CC=C3C1=N2 RBTKNAXYKSUFR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19 hom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UCNNJGDEJXIUCC-UHFFFAOYSA-L hydroxy(oxo)iron;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O[Fe]=O.O[Fe]=O UCNNJGDEJXIUCC-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023 inorganic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RWKTAYJTKRVCU-UHFFFAOYSA-N iron(6+);hexacyanide Chemical compound [Fe+6].N#[C-].N#[C-].N#[C-].N#[C-].N#[C-].N#[C-] VRWKTAYJTKRV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XZQEOJJUGGUIB-UHFFFAOYSA-N isoindolin-1-one Chemical class C1=CC=C2C(=O)NCC2=C1 PXZQEOJJUGGUI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61 ket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33355 laur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PBOSTUDLECTMNL-UHFFFAOYSA-N laur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OC(=O)C=C PBOSTUDLECTMN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ZCYOOQTPOCHFL-UPHRSURJSA-N male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O)=O VZCYOOQTPOCHFL-UPHRSUR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976 male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8 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2 mangane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507 metal hal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5309 metal hal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5395 meth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34 methanylylid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63 monocarboxyl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ZARXZEARBRXKMO-UHFFFAOYSA-N n,n-bis(ethenyl)aniline Chemical compound C=CN(C=C)C1=CC=CC=C1 ZARXZEARBRXKM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80 naphth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HPTONIHIRXRLKH-UHFFFAOYSA-N oct-1-en-1-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 HPTONIHIRXRLK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ZIDBRBFGPQCRY-UHFFFAOYSA-N octyl 2-methyl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C(=O)C(C)=C NZIDBRBFGPQC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NISOHQJBAQUQP-UHFFFAOYSA-N oct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C(=O)C=C ANISOHQJBAQUQ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6 organ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60 organic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2 organic-inorgan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524 organometallic group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961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oxo(oxoceriooxy)cerium Chemical compound [Ce]=O.O=[Ce]=O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BSDMAPJGHBWAL-UHFFFAOYSA-N penta-1,4-dien-3-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1=CC=CC=C1 DBSDMAPJGHBWA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JWIWWMYCMZRO-UHFFFAOYSA-N pent‐4‐en‐2‐one Natural products CC(=O)CC=C PNJWIWWMYCMZ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group Chemical group C1(=CC=CC=C1)O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RAQQYDMVSCOTE-UHFFFAOYSA-N phen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1=CC=CC=C1 WRAQQYDMVSCOT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14 phosphon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DHRLEVQXOMLTIM-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trioxo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Mo](=O)=O.OP(O)(O)=O DHRLEVQXOMLTI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VFBYUADVDVJQL-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trioxotungsten;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W](=O)=O.OP(O)(O)=O AVFBYUADVDVJQ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10337 pigment blue 1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85 poly(styrene-co-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25 polyester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5 polyester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02 polyvinyl tolu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53 potassium silic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98458 powder spray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YLUJGRCKKSWHS-UHFFFAOYSA-N prop-1-en-1-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UYLUJGRCKKSWH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YNROBRQIVCIQF-UHFFFAOYSA-N pyrrolo[3,2-b]pyrrole-5,6-dione Chemical class C1=CN=C2C(=O)C(=O)N=C21 FYNROBRQIVCIQ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242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PPDXAHGCGPUPK-UHFFFAOYSA-N red 2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C1=CC=CC=C11)=C(C=2C=3C4=CC=C5C6=CC=C7C8=C(C=9C=CC=CC=9)C9=CC=CC=C9C(C=9C=CC=CC=9)=C8C8=CC=C(C6=C87)C(C=35)=CC=2)C4=C1C1=CC=CC=C1 WPPDXAHGCGPUP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5372 silano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Si+]#[C-]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DNAPBUWERUEDA-UHFFFAOYSA-N silicon tetra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Si](Cl)(Cl)Cl FDNAPBUWERUED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sodium 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Si]([O-])=O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04 soli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EALVRVVWBQVSL-UHFFFAOYSA-N strontium titanate Chemical compound [Sr+2].[O-][Ti]([O-])=O VEALVRVVWBQVS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8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11 styr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C(/[H])C1=C([H])C([H])=C([H])C([H])=C1[H]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523 tan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33123 tann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58 tannic aci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383 tetrameth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1])C([H])([H])C([H])([H])C([H])([H])[*:2] 0.000 description 1
- JOUDBUYBGJYFFP-FOCLMDBBSA-N thioindigo Chemical class S\1C2=CC=CC=C2C(=O)C/1=C1/C(=O)C2=CC=CC=C2S1 JOUDBUYBGJYFFP-FOCLMDBB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JDNKRIXUMDJCW-UHFFFAOYSA-J titanium tetra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Ti](Cl)(Cl)Cl XJDNKRIXUMDJCW-UHFFFAOYSA-J 0.000 description 1
- VZCYOOQTPOCHFL-UHFFFAOYSA-N trans-butenedi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C(O)=O VZCYOOQTPOCHF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AAQKTZKLRYKHR-UHFFFAOYSA-N triphenyl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C=1C=CC=CC=1)C1=CC=CC=C1 AAAQKTZKLRYKH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OZCZZVUFDCZGG-UHFFFAOYSA-N vinyl benz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1=CC=CC=C1 KOZCZZVUFDCZ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7 vinyl ester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FJKIXWOMBXYWOQ-UHFFFAOYSA-N vinyl ethyl ether Natural products CCOC=C FJKIXWOMBXYW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096 x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060 yellow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OOUIPVCVHRTMJ-UHFFFAOYSA-L zinc stearate Chemical compound [Zn+2].CCCCCCCCCCCCCCCCCC([O-])=O.CCCCCCCCCCCCCCCCCC([O-])=O XOOUIPVCVHRTMJ-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B02C19/06—Jet mills
- B02C19/066—Jet mills of the jet-anvi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它包括供入高压气体的喷嘴、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管、粉碎舱和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冲击部件安装在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它至少有朝加速管侧凸出的第一冲击面和朝下游侧倾斜的第二冲击面。粉碎舱至少有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侧的第一侧壁和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的第二侧壁。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使在这部分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大于对应于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使用此粉碎机能够高效率进行粉碎。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此粉碎机制备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的方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空气喷射气流(高压气体)粉碎粉末材料用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还涉及一种使用此粉碎机装置制备显影静电图像用的色调剂的方法。
用于采用静电照相方式完成成像方法中的色调剂或用于色调剂的色料树脂粉末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或磁性粉末。此色调剂显影在潜像支承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由此形成色调剂图像。如此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如普通纸或塑料膜上,接着在此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由定影设备定影,其中定影设备如热定影设备、压辊定影设备或热压定影设备。因此,用于色调剂中的粘合剂树脂具有在施用热或压力后承受塑性形变的性能。
目前,色调剂或用于色调剂的色料树脂粉末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熔融捏合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或磁性粉末的混合物(任选地还掺合第三组分),冷却所制得的捏合产品,接着粉碎此冷却产品,再分级所制得的粉碎产品。粉碎冷却后产品的过程通常包括使用机械冲击式粉碎机压碎(或中等粉碎)冷却的产品,接着通过利用空气喷射气流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细粉碎已破碎的产品。
在空气喷射气流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粉末材料装载在空气喷射气流上形成了粒子-空气混合物气流,然后此气流从加速管的出口处喷射,这种粒子-空气混合物气流被导致撞击安装在加速管出口处对面的冲击部件上,结果在冲击力作用下被粉碎。
在上述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已经使用了图示于图16和图17中的设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7-50554和58-143853)。
在这些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具有粗大颗粒尺寸的粉末材料从料斗22供入,接着穿过粉末材料供料开口24被吸入加速管1,其中加速管1的中部与开口24相连通,物料在从高压气体供应喷嘴25处供入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被吸入到加速管1中。所吸入的粉末材料携带高压气体一道从加速管1的出口10处喷射入粉碎舱13中,撞击安装在出口10对面的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26上,结果在冲击力作用下被粉碎。接着粉碎的产品通过卸料出口14从粉碎舱13中卸料。
然而,当冲击面26如图16所示那样处于垂直加速管轴向的方向时,靠近冲击面26处的粉末是高浓度,且粉碎作用主要是对粉碎面26的初级冲击,其中对粉碎舱侧壁23的二次冲击没有有效地利用,结果是低粉碎效率。此外,当热塑性树脂被粉碎时,由于在撞击时产生的局部热使得熔融沉积物易于在冲击面26上形成,则引起粉碎效率降低,使得没备难于获得稳定的运行。因此,当供入加速管中的粉末是高浓度时,难以使用这种设备。
当冲击面26处于与加速管轴向的方向成45°时,如图17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情况,即使是热塑性树脂被粉碎时,上述问题也较少地发生,并且冲击面26周围处的粉末可以处于比图16所示的粉碎机情况较低的浓度。然而,当粉末撞击时,此粉碎中所用的冲击力较小,且对粉碎舱侧壁23的二次冲击也没有有效地利用,结果是粉碎效率比图16所示的粉碎机的效率降低1/2~1/1.5。
解决上述问题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已经提出,如记载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254266和日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开No.1-148740。
前一个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254266提出了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设计,如图18所示,此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26有一特殊的锥面,这样冲击面26周围处的粉末可以处于较低的浓度,并且撞击粉碎舱侧壁23的效果好。
后一个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No.1-148740提出了一种如图19所示的设计,此冲击部件11的外围冲击面18布置成与加速管的轴线成直角,且锥形突出部分17安装在其中心,这样能够防止粉末流动物不被反射到冲击面上。
示于图18和19中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不能达到很满意的程度。
关于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309288和5-309287提出一些建议。
在前一个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309288中,如图20所示,穿过粉碎物料供应管6供入的粉碎物料送达粉碎物料供料开口5,此开口5在加速管窄口2的内壁和高压气体供应喷嘴3的外壁之间形成。与此同时,高压气体从高压气体供应喷嘴3喷向加速管出口10。于此,粉末物料从粉碎物料供料开口5吸向加速管10,伴随气体携带此物料一道供入并在加速管窄口2处与高压气体均匀混合。此粉碎物料撞击安装在加速管出口10对面的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26上,它是以没有不均匀粉末浓度的均质状态撞击的,并且二级撞击粉碎舱侧壁的效果好。结果,每单位重量的粉化产品的产率和粉碎效率都得以提高。
后一个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309287提出了一种气动部件11的设计,如图21所示,它是由突出的中央区域17和外缘冲击面18形成的两个冲击面。粉碎物料在突出的中央区域17处粉化后一级产品在外缘冲击面18处进行二级粉碎,粉碎舱13有粉碎舱侧壁23,用于对经在外缘冲击面18处粉碎后的二级粉化产品进行三级粉碎。
示于图20和21中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近来提出需要更为细化的粉化产品,并且一直企盼着提供具有更佳粉碎效率的粉碎机。尤其是,在由静电成像方式完成的成像方法中,需要使色调剂的粒径更小以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并且一直企盼着提供一种具有更佳效率的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好效果粉碎粉末物料的新型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粉碎机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好效果粉碎粉末物料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这种粉碎机是通过将粉末以完全分散的状态从加速管出口处喷出以抑制粉末在加速管中结块,并且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粉碎机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好效果粉碎粉末物料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这种粉碎机是通过使粉末从加速管喷出,以大的冲击力撞击冲击部件,并且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粉碎机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多级粉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在这种粉碎机中,粉末从加速管出口处喷出,撞击冲击部件的冲击面,再次撞击粉碎舱的内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粉碎机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好效果生产用于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好效果将平均粒径为200~2,000μm的树脂颗粒粉碎成平均粒径为3~15μm的颗粒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并且还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粉碎机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它包括:
用于供入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注入喷嘴;
用于在加速管中借助从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处供入的高压气体来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加速管;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粉碎舱;以及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它安装在粉碎舱内的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位置上;
其中,
此冲击部件至少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其中第一冲击面以绕加速管轴线形成顶角的方向朝加速管侧凸出;第二冲击面以相对于加速管轴线的垂直线成角度β的方向朝下游侧倾斜;
此粉碎舱至少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的侧,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并延伸向下游侧;以及
此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以便构成这样一个区域,使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大于对应于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且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色调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熔融捏合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混合物,制得捏合产品;
冷却所得到的捏合产品,制得固化产品;
碾碎所产生的固化产品,制得碾碎产品;以及
使用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所得到的碾碎产品;
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包括:
用于供入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注入喷嘴;
用于在加速管中借助从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处供入的高压气体来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加速管;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粉碎舱;以及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它安装在粉碎舱内的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位置上;
其中,
此冲击部件至少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其中第一冲击面以绕加速管轴线形成顶角α的方向朝加速管侧凸出;第二冲击面以相对于加速管轴线的垂直线成角度β的方向朝下游侧倾斜;
此粉碎舱至少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的侧,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并延伸向下游侧;以及
此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以便构成这样一个区域,使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大于对应于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且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
图1是图解说明一个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1的5-5线的截面图;
图6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另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8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又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10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再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图9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12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又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14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另外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粉碎机的放大图;
图16是图解举例说明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7是图解举例说明另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8是图解举例说明又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9是图解举例说明又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图解举例说明又另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1是图解举例说明再另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作为对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粉碎效率的深入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当使用特定形状的冲击部件、指定加速管出口和冲击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指定粉碎舱内壁的形状时,则能够以极高效率进行粉碎过程,能够使已粉化产品避免熔融粘附、结块和形成粗大颗粒,能够使加速管的内壁和冲击部件的冲击面免受局部磨损,这样能够形成稳定化操作。由此,他们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结合附图在下文阐述。
图1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一个实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也给出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2是图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截面图,图解加速管窄口2和高压气体注入喷嘴3。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截面图,图解高压气体注入开口7和高压气体舱8。图5是沿图1的5-5线的截面图,图解粉碎舱13和冲击部件11。
采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设备粉碎粉末物料(待粉碎物料)将参考附图1在下文描述。穿过待粉碎物料供应管6供入的待粉碎物料送达粉碎物料供料开口5,此开口5在加速管1的加速管窄口2的内壁和高压气体供应喷嘴3的外壁之间形成,其中加速管1沿其中轴线的垂直方向安装,喷嘴3的中心在加速管1的轴线上。与此同时,高压气体穿过最好以多个复合形式安装的高压气体供应开口7、高压气体舱8、高压气体供应管9引入其内,再从高压气体供应喷嘴3喷向加速管出口10,同时被膨胀。于此,借助于在加速管窄口2周围产生的喷射器效应,此粉末物料伴随气体一起从粉碎物料供料开口5吸向加速管出口10,穿过加速管1周围区域供入到加速管1中,并在加速管窄口2处与高压气体均匀混合的同时被快速加速,此时该粉碎物料撞击安装在加速管出口10对面的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上,它以不存在不均匀粉末浓度的均质固体-气体混合气流状态撞击的,由此得到粉碎。
在图1所示的粉碎机中,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包括锥形凸出的突出中央区域17(第一冲击面)和外缘冲击面18(第二冲击面),冲击面18环绕突出中央区域17形成,用于进一步冲击粉碎待粉碎物料在经突出中央区域17处粉碎后的一级粉化产品。粉碎舱13具有一个粉碎舱下游侧壁16(第二侧壁)用于三级冲击粉碎经在外缘冲击面18处二级粉碎后的二级粉化产品,还有一个形成比粉碎舱下游侧壁16宽大空间的粉碎舱上游侧壁15(第一侧壁)。即,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比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更大。
在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力传递给充分分散的各个颗粒,而经过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粉碎的待粉碎物料进一步经历反复地三级冲击,此三级冲击是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和冲击部件11之间进行,具有提高的粉碎效率,接着粉化产品通过安装在冲击部件11背面处的粉化产品卸料出口14卸料。
由粉碎舱上游侧壁15所形成空间的直径(宽度B)大于由粉碎舱下游侧壁16所形成空间的直径(宽度C),从加速管出口10至粉碎舱上游侧壁15逐渐增宽形成粉碎舱13。因此,能够使加速管开口10周围区域的反向压力较低,由此有可能将冲击部件11接近加速管开口10。因为这种作用,没有不均匀粉末浓度的均质固体-气体混合气流由加速管1充分加速,因而该待粉碎物料以巨大的冲击力撞击安装在加速管出口10对面的冲击部件11上,以高效率得到粉碎。并且,对于从加速管开口10喷出的待粉碎物料来说,除了在沿加速管1轴线方向的速度外,沿粉碎舱上游侧壁15方向的速度也适当增加,因此,待粉碎物料有效地在外缘冲击面18处被二级粉碎和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被三级粉碎。这种操作效果在图6和图7所示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即粉碎舱13的直径(宽度)从加速管开口10沿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变大。图6是说明这样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横截面示意图,且图中也给出此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7是图6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因为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具有锥形凸出的突出中央区域17和环绕突出中央区域17所形成外缘冲击面18,当粘性的树脂或待粉碎物料被粉碎时,不会出现熔融粘附、结块和形成粗大颗粒,能够以高粉末浓度被粉碎。另外,如果待粉碎物料具有磨损性,则有可能产生于加速管的内壁和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上的磨损不会是局部的,这样这种粉碎机能够具有长寿命和进行稳定化操作。
待粉碎物料在粉碎舱13内的粉碎舱壁19(图8和图9)以及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以较好的效率被三级粉碎。
本发明的粉碎机将参考附图2在下文详细描述,图2是图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至少包括供入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借助从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处供入的高压气体来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加速管;细研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粉碎舱;以及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它安装在粉碎舱内的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位置上。
在上述粉碎机中,冲击部件至少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其中第一冲击面以绕加速管轴线(假想轴)形成顶角α的方向朝加速管侧凸出;第二冲击面以相对于加速管轴线的垂直线成角度β的方向朝下游侧倾斜;
粉碎舱至少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的侧,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并延伸向下游侧;以及
在加速管的下游侧端,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因此,第二侧壁安排在面对于冲击部件的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横过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11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15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粉碎舱的下游侧壁16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和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1.2×C
A<C<1.5×A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加速管出口10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加速管出口10和凸出的中央区域17(即冲击部件11的第一冲击面)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作为第一冲击面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高度以L2表示,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和加速管出口10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加速管出口10和粉碎舱第二侧壁的下游侧壁16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L1~L5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以及更为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5≤L4≤L2+L3(这些高度和距离是沿加速管轴线方向的。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上游位置时,L1为正值。另一方面,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下游位置时,L1为负值。)
如果C≥B,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的压力损失增加,导致在加速管1中的高压气体(固体-气体混合气流)的速度降低,结果在加速管窄口2的喷射器效应减弱,则导致粉末物料的吸入量降低,且粉末物料也未能充分加速以致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产生微弱的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B>1.6×C,从加速管出口10喷射的粉末物料在撞击冲击部件11之前会过多的膨胀,则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周围的粉末物料的飞溅速度降低,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A≥C,则介于冲击部件11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流动通道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被堵塞。
如果1.6×A≤C,则介于圆周冲击面18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致于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不能获得有效的三级冲击,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冲击部件11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加速管出口10被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堵塞。
所谓0<L1的意义是指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伸入到加速管1中。在这种条件下,粉碎效率提高。
如果L5>L4,则经在圆周冲击的最外边缘处二级粉碎的二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三级撞击粉碎舱下游侧壁16,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L4>L2+L3,则圆周冲击面18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在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呈锥形朝中央区域17凸出的第一冲击面的顶角α和第二圆周冲击面朝下游侧倾斜的斜面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β之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30≤(α+2β)≤90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50≤(α+2β)≤90。
如果圆周冲击面18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并没有朝下游侧倾斜,而是垂直于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即角度β=0的情况),则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正对着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固气混合气流,易于引起固气混合气流中的紊流,并且,当热塑性树脂粉末或主要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粉末作为待粉碎物料时,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的粉末浓度变的较高,那么易于在圆周冲击面18处产生熔融沉积物和附聚物。产生这种熔融沉积物则难以使设备进行稳定操作。
如果(α+2β)<30,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的一级粉碎冲击力则如此弱以致引起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α+2β)>90,,则经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一级粉碎的一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二级冲击圆周冲击面18,并且,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非常趋向于正对着下游侧,以致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产生微弱的三级粉碎冲击力,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当使用具有特定形状的冲击部件、指定加速管出口和冲击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指定粉碎舱内壁的形状时,则能够以极高效率粉碎粉末物料。尤其是,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待粉碎物料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区域中处于粉碎舱13的低反向压力和快速加速状态,在由冲击部件11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粉碎,结果粉碎效率提高。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粉碎舱13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部分比粉碎舱下游侧壁16部分更大。而且,为了当经过在第二圆周冲击面18的处二级粉碎的二级粉化产品进行三级冲击粉碎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三级粉碎,本发明的如图8和图9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是优选的,其中,粉碎舱下游侧壁16设置了作为第三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19,它相对于加速管的轴线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和朝向下游侧;这样形成侧壁19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接。
图8是图解说明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且图中也给出此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9是图8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当横过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11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15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侧壁19在其最内边缘(即最窄部分)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下游侧壁16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和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1.3×C
A<C<1.5×A
C>E。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当加速管出口10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加速管出口10和凸出的中央区域17(即冲击部件11的第一冲击面)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作为第一冲击面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高度以L2表示,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和加速管出口10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和作为第三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19之间的距离以L6表示,L1、L2、L3、L4、和L6之间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以及更为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这些高度和距离是沿加速管轴线方向的。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上游位置时,L1为正值。另一方面,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下游位置时,L1为负值。)
第三侧壁(粉碎舱侧壁19)的倾斜角(θ)较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θ<40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θ<10。
如果C≥B,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的压力损失增加,导致在加速管1中的高压气体(固体-气体混合气流)的速度降低,结果在加速管窄口2的喷射器效应减弱,则导致粉末物料的吸入量降低,且粉末物料也未能充分加速以致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产生微弱的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B>2×C,从加速管出口10喷射的粉末物料在撞击冲击部件11之前会过多的膨胀,则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周围的粉末物料的飞溅速度降低,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A≥C,则介于冲击部件11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流动通道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被堵塞。
如果1.6×A≤C,则介于圆周冲击面18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致于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不能获得有效的三级冲击,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C≤E,则介于粉碎舱冲击侧壁19和冲击部件11之间的距离是如此小,以致于如上所述在此部位的压力损失增加,则导致粉末物料的吸入最降低,且粉末物料也未能充分加速以致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产生微弱的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冲击部件11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加速管出口10被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堵塞。
所谓0<L1的意义是指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伸入到加速管1中。在这种条件下,粉碎效率提高。
如果L6>L4,则经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二级粉碎的二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三级撞击粉碎舱下游侧壁16,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L4>L2+L3,则圆周冲击面18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6≥2×L3,则经在圆周冲击面18处二级粉碎的二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三级撞击粉碎舱击侧壁19,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θ=0,则介于粉碎舱冲击侧壁19和冲击面11的边缘(尤其是圆周冲击面18)之间距离太大,以致不能有效地三级撞击,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θ≥40,则介于粉碎舱冲击侧壁19和冲击面11的边缘之间距离太小,以致于如上所述在此部位的压力损失增加,则导致粉末物料的吸入量降低,且粉末物料也未能充分加速以致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产生微弱的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在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呈锥形朝此冲击部件11的中央区域17凸出的第一冲击面的顶角α(度)和第二圆周冲击面18朝下游侧倾斜的斜面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β(度)之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30≤(α+2β)≤90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50≤(α+2β)≤90。
如果圆周冲击面18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并没有朝下游侧倾斜,而是垂直于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即角度β=0的情况),则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正对着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固气混合气流,易于引起固气混合气流中的紊流,并且,当热塑性树脂粉末或主要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粉末作为待粉碎物料时,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的粉末浓度变的较高,那么易于在圆周冲击面18处产生熔融沉积物和附聚物。产生这种熔融沉积物则难以使设备进行稳定操作。
如果(α+2β)<30,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的一级粉碎冲击力则如此弱以致引起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α+2β)>90,,则经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一级粉碎的一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二级冲击圆周冲击面18,并且,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非常趋向于正对着下游侧,以致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产生微弱的三级粉碎冲击力,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当使用具有特定形状的冲击部件、指定加速管出口和冲击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指定粉碎舱内壁的形状时,则能够以极高效率粉碎粉末物料。尤其是,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待粉碎物料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区域中处于粉碎舱13的低反向压力和快速加速状态,在由冲击部件11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粉碎,结果粉碎效率提高。
这种操作效果在图10和11所示的粉碎机中也能获得,其中,粉碎舱13的直径(宽度)在垂直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上从加速管出口10处开始增大。图10是图解说明另一种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且图中也给出此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11是图10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粉碎舱13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部分比粉碎舱下游侧壁16部分更大。而且,为了能够从粉碎舱13中有效地快速卸料,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中实施方案是优选的,其中,冲击部件11在其冲击面的相反一侧(即下游侧)被设计成具有特定顶角的锥形。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种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且图中也给出此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13是图12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当横过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11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15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作为第二侧壁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和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C<B≤1.2×C
A<C<1.5×A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当加速管出口10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加速管出口10和凸出的中央区域17(即冲击部件11的第一冲击面)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作为第一冲击面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高度以L2表示,作为第二冲击面的圆周冲击面18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和加速管出口10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加速管出口10和粉碎舱第二侧壁的下游侧壁16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L1~L5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以及更为优选地满足下面关系:
0≤D/{2×tan(α/2)}
L5≤L4≤L2+L3(这些高度和距离是沿加速管轴线方向的。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上游位置时,L1为正值。另一方面,当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的顶部位于加速管出口10的更下游位置时,L1为负值。)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当在从粉碎舱下游侧壁16的最低部分开始延伸到粉碎舱卸料出口14处之间空间中的最扩大部分20(粉碎舱卸料出口的前面区域)的直径以F表示,则此直径F和宽度C(表示由作为第二侧壁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之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F≥C以及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F>C。
如果C≥B,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的压力损失增加,导致在加速管1中的高压气体(固体-气体混合气流)的速度降低,结果在加速管窄口2的喷射器效应减弱,则导致粉末物料的吸入量降低,且粉末物料也未能充分加速以致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处产生微弱的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B>1.6×C,从加速管出口10喷射的粉末物料在撞击冲击部件11之前会过多的膨胀,则在冲击部件11的冲击面周围的粉末物料的飞溅速度降低,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A≥C,则介于冲击部件11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流动通道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被堵塞。
如果1.6×A≤C,则介于圆周冲击面18和粉碎舱下游侧壁16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致于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不能获得有效的三级冲击,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冲击部件11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L1>D/{2×tan(α/2)},则加速管出口10被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堵塞。
所谓0<L1的意义是指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伸入到加速管1中。在这种条件下,粉碎效率提高。
如果L5>L4,则经在圆周冲击的最外边缘处二级粉碎的二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三级撞击粉碎舱下游侧壁16,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L4>L2+L3,则圆周冲击面18与加速管开口10之间的距离过大,以致产生弱冲击力,结果降低粉碎效率。
如果F<C,此粉碎机承受反向压力,导致粉化产品的卸料速度降低和滞留在粉碎舱13中的粉化产品增加,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种实施方案中,在冲击部件11的后面部分(下游侧)有一个呈锥形的突出部分,并且此突出部分的顶角γ(角度)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γ<90以及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30<γ<90。
由于这一特征以及在粉碎舱的前方区域设置了宽大的卸料出口20的特点,使得在粉碎舱前方区域的卸料出口20周围的反向压力较小,且此固气混合气流的速度从加速管出口10直粉化产品卸料出口14的路途中被加速,结果能够以较好的效率进行粉碎。
如果γ≥90,这粉碎舱前方区域的卸料出口20的容积如此小,以致在此出口附近区域中的压力损失增大,结果不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卸载粉碎产品。
在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呈锥形朝此冲击部件11的中央区域17凸出的第一冲击面的顶角α和第二圆周冲击面18朝下游侧倾斜的斜面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β之间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30≤(α+2β)≤90更为优选地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50≤(α+2β)≤90。
如果圆周冲击面18相对加速管1轴线的垂直线方向并没有朝下游侧倾斜,而是垂直于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即角度β=0的情况),则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正对着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固气混合气流,易于引起固气混合气流中的紊流,并且,当热塑性树脂粉末或主要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粉末作为待粉碎物料时,在圆周冲击面18的最外边缘处的粉末浓度变的较高,那么易于在圆周冲击面18处产生熔融沉积物和附聚物。产生这种熔融沉积物则难以使设备进行稳定操作。
如果(α+2β)<30,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的一级粉碎冲击力则如此弱以致引起粉碎效率降低。
如果(α+2β)>90,,则经在凸出的中央区域17处一级粉碎的一级粉化产品不能有效地二级冲击圆周冲击面18,并且,在圆周冲击面18上反射的流动物非常趋向于正对着下游侧,以致在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产生微弱的三级粉碎冲击力,结果粉碎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当使用具有特定形状的冲击部件、指定加速管出口和冲击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指定粉碎舱内壁的形状时,则能够以极高效率粉碎粉末物料。尤其是,从加速管出口10喷出的待粉碎物料在加速管出口10周围区域中处于粉碎舱13的低反向压力和快速加速状态,在由冲击部件11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粉碎,结果粉碎效率提高。
这种操作效果在图14和15所示的粉碎机中也能获得,其中,粉碎舱13的直径(宽度)在垂直加速管1的轴线方向上从加速管出口10处开始增大。图14是图解说明本发明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第三种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且图中也给出此粉碎系统的流程图,其中,建立了使用此粉碎机的粉碎步骤和采用粒度分级器的分级步骤的结合方式。图15是图14第三种实施方案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放大图。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三种实施方案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加速管1优选地这样安装,使其沿基于垂直线的轴线方向的倾斜度为0~45°,更优选为0~20°,最好为0~5°(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
如果加速管沿轴线方向的倾斜度大于45°,粉化物料可能停滞并阻塞在加速管1中。
本发明制备色调剂的方法在下文阐述。
本发明的制备色调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熔融捏合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混合物,制得捏合产品;
冷却所得到的捏合产品以产生固化;
碾碎所产生的冷却捏合产品,制得碾碎产品;以及
使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所得到的碾碎产品。
在本发明制备色调剂的方法中,除了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外,色调剂原料还含有电荷控制剂和蜡,他们可以使用混合机任意混合。
可以使用的混合机如Henschel混合机、Super混合机(Kawata K.K)、或Loedigo混合机(Loedigo Co.),混合过程优选地进行1~10分钟。
由通过上述混合步骤获得的混合物使用捏合机捏合。
可以使用的捏合机如PCM、TEM(Toshiba Machine Co.,Ltd)或TEX(Nippon Seiko K.K.)捏合机,熔融捏合优选地在捏合树脂温度为100℃~200℃范围进行,更优选地在100℃~160℃范围。将从上述捏合步骤制得的捏合产品冷却到40℃或更低以固化,可以采用冷却辊、冷却传送滚筒、冷却剂或使用30℃或更低的冷却水的手段。将上述冷却和固化步骤制得的固化产品采用机械式压碎机压碎。
可以使用的压碎机如轮碾机、锤式粉碎机或辊式研磨机。在压碎步骤中,为了防止待粉碎物料供应开口5被阻塞,压碎过程进行到50%的压碎过产品的颗粒直径在200~20,000μm范围。
采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对从上述步骤获得的压碎产品进行细粉碎。
采用颗粒粒度分级器对上述获得的细粉碎产品进行粒度分级。
可以使用的颗粒粒度分级器如Turbo粒度分级器(Nisshin FlourMilling Co.,Ltd),Donaselec(Japan Donaldson Co.)或Triplone(MitsuiMiik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考虑到待形成图像的分辨率和浓淡等级,从上述分级步骤获得的分级产品优选具有重均颗粒直径在3~15μm,更优选为4~12μm,最好为5~10μm。
从上述分级步骤获得的分级产品可以任选地混合其他添加剂。
可用于混合其他添加剂的混合机包括Henschel混合机、Super混合机(Kawata K.K)、或Loedigo混合机。
任何公知的粘合剂树脂都可用作本发明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以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取代产品的均聚物如聚-对-氯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苯乙烯共聚物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α-氯代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乙烯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马来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聚脂树脂、酰胺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和二甲苯树脂。尤其苯乙烯共聚物、聚脂树脂、环氧树脂是优选的。
能够与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单体共聚的共聚单体包括乙烯基单体,选自具有双键的一元羧酸和及其取代产品如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丙烯酰胺;具有双键的二元羧酸和及其取代产品如马来酸、马来酸丁酯、马来酸甲酯和马来酸二甲酯;乙烯基酯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苯甲酸乙烯酯;烯烃如乙烯、丙烯和丁烯;乙烯酮如甲基乙烯酮和己基乙烯酮;以及乙烯基醚如甲基乙烯醚乙基乙烯醚和异丁基乙烯醚。这些乙烯基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可聚合双键的化合物作为交联剂。这些交联剂举例包括芳族二乙烯基化合物,如二乙烯基甲苯和二乙烯基萘;具有两个双键的羧酸酯如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化合物如二乙烯基苯胺、二乙烯基醚、二乙烯基硫醚和二乙烯基砜;以及具有至少三个乙烯基团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方式使用。
用于本发明的着色剂可以是无机颜料、有机染料和有机颜料。
黑色着色剂包括碳黑、磁性材料如磁性铁黑和铁酸盐,以及那些使用黄色、品红和青色着色剂调成黑色的着色剂。
非磁性黑色着色剂(如碳黑)以相对每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使用1~20重量份的比例加入。磁性材料可以包括主要由铁元素和任选成分如钴、镍、铜、镁或锰组成的的金属氧化物。尤其是,主要由四氧化三铁和γ-氧化铁组成的磁性材料是优选的。考虑到磁性色调剂的控制带电能力,此磁性色调剂还含有硅元素或其他金属元素如铝。这类磁性材料按照氮气吸附法测量具有2~30m2/g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3~28m2/g。此磁性材料优选具有5-7的莫氏硬度的磁性材料。
从提高图像密度的角度来看,此磁性材料的形态优选为八面体、六面体或几乎没有各相异性的球形。磁性材料的数均颗粒直径优选为0.05~10μm,更优选为0.1~0.6μm,最佳为0.1~0.4μm。
此磁性材料以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计算,优选含量比例为30-200重量份,更优选40-200重量份,最好50-150重量份。如果含量低于30重量份,当其用于显影组件中利用磁力来传输色调剂时,将会减弱传输性能,易于使色调剂层在色调剂输送部件上的分布不均匀,并且由于摩擦带电量提高引起图像密度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含量高于200重量份,则磁性材料的定影性能降低。
可以使用的黄色着色剂的典型化合物是缩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酮化合物、和次甲基化合物。特别指出的是优选C.I.颜料黄12,13,14,15,17,62,74,83,93,94,95,97,109,110,111,120,127,128,129,147,168,174,176,180,181,191等。
可以使用的品红着色剂是缩合偶氮化合物、二酮吡咯并吡咯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二苯嵌蒽化合物。特别指出的是特别优选C.I.颜料红2,5,6,7,23,48:2,48:3,48:4,57:1,81:1,144,146,166,169,177,184,185,202,206,220,221和254。
可以使用的青色着色剂是铜酞青化合物和其衍生物,蒽醌化合物和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特别指出的是优选使用C.I.颜料蓝1,7,15,15:1,15:2,15:3,15:4,60,62,66等。
任何这些非磁性彩色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使用,或者以固态溶液形式使用。彩色着色剂可以依据色调剂的色相角、色度、亮度、耐候性、OHP透明度和分散性而选择。此彩色着色剂以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计算,优选含量比例为1-20重量份。
为了改进在定影期间从定影装置上的脱落性能和定影性能,可将蜡掺合进色调剂中。可用的蜡包括石蜡及其衍生物、微晶石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及其衍生物、和酯蜡及其衍生物。此衍生物可以包括氧化物、与乙烯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改性产物。
在此色调剂中,电荷控制剂优选将其化合到磁性色调剂颗粒中(内添加剂),或将其掺入到磁性色调剂颗粒中(外添加剂)。此电荷控制剂能够控制与显影体系相匹配的最佳电荷量。尤其是,电荷控制剂能够使颗粒尺寸分布和电荷量之间平衡更稳定。用于能够使色调剂荷负电的可以使用有机金属络合物和螯合物。例如,他们是一偶氮金属络合物、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芳族羟基羧酸金属络合物和芳族二羧酸金属络合物。此外,他们还包括芳族羟基羧酸、芳族一元或多元羧酸和其金属盐、酸酐和及其酯,以及酚类衍生物如双酚。
能够使此色调剂荷正电的电荷控制剂包括苯胺黑和用脂肪酸金属盐改性的产品;季胺盐如三丁基苄基铵1-羟基-4-萘磺酸酯和四丁基铵四氟硼酸酯、鎓盐如磷鎓盐和及其色淀颜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和他们的色淀颜料(色淀形成剂包括钨磷酸、磷钼酸、钨钼磷酸、鞣酸、月桂酸、镓酸、和亚铁氰酸);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双有机锡氧化物如二丁基锡氧化物、二辛基锡氧化物和双环己基锡氧化物;以及双有机锡硼酸盐如二丁基锡硼酸盐、二辛基锡硼酸盐和双环己基锡硼酸盐。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使用。
上述的电荷控制剂优选使用细颗粒的。在此情况下,这些电荷控制剂的数均颗粒直径优选为4μm或更小,更优选为3μm或更小。当此电荷控制剂内加成到此色调剂颗粒中时,以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计算,其优选用量比例为0.1-20重量份,更优选0.2-10重量份。
从改善色调剂的性能上考虑,优选是在色调剂中混合外添加剂。
此外添加剂包括无机细粉末。为了改善此色调剂的电荷稳定性、显影性能、流体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此无机细粉末优选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钛或复合氧化物。可以使用的二氧化硅包括称之为干法二氧化硅或气相法二氧化硅和湿法二氧化硅,所述的气相法二氧化硅是通过气相氧化卤化硅和醇化硅制备,而湿法二氧化硅由醇盐、水玻璃或类似物制备。其中气相法二氧化硅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在细二氧化硅的表面和内部带有较少的硅醇基团和残留较少的生产残留物如Na2O和SO3 2-。在于法制备二氧化硅中,在其生产步骤中除了氯化硅外还可以结合使用其他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铝或氯化钛以制得含有其他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硅复合细粉末。这样的粉末也可以使用。
此无机细粉按照使用氮气吸附的BET法测量具有30m2/g以上的BET比表面积,更优选为50~400m2/g的BET比表面积。这样的粉末能够通过良好效果。能够使用的此无机粉末的含量以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计算,优选含量为0.1-8重量份,更优选0.5-5重量份,最好0.1-3.0重量份。
此无机细粉优选具有主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30μm或更小。
如果需要,出于形成疏水性和控制电荷性考虑,此无机细粉优选用处理剂进行处理,处理剂如硅氧烷清漆、各种类型的改性硅氧烷清漆、有机硅油、改性有机硅油、硅烷偶合剂带有官能团的硅烷偶合剂以及其他有机硅化合物或有机钛化合物。优选的是使用复合形式的处理剂处理此无机细粉。为了维持高电荷量和达到高转印效率,此无机细粉优选至少用有机硅油处理。
为了提高转印性能和/或可清洗性,在制备色调剂时,除了加入无机细粉之外,优选地还另外加入有机或无机的基本球形细粉,它具有基本颗粒直径为30nm或更大(优选比表面积低于50m2/g),更优选颗粒直径为50nm或更大(优选比表面积低于30m2/g)。例如,优选的是球形二氧化硅颗粒、球形聚甲基倍半环氧乙烷或球形树脂颗粒。
在此色调剂中,其他外加添加剂只要他们基本上不对色调剂颗粒产生负效应都可以加入。他们包括如润滑剂粉末Teflon(聚四氟乙烯)粉末、硬脂酸锌粉末和聚偏氟乙烯粉末;研磨剂如氧化铈、碳化硅粉末、钛酸钙粉末和钛酸锶粉末;防结块剂;电导提供剂如碳黑粉末、氧化锌粉末和氧化锡;以及具有与此色调剂颗粒极性相反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
使用本发明的色调剂制备方法制备的色调剂可作为单组份型显影剂,或者掺合载体颗粒用作双组份型显影剂。
综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待粉碎物料引入加速管以避免不均匀粉末浓度,并且粉碎舱在加速管出口处适当扩大以便能够使加速管开口周围区域的反向压力降低,又将冲击部件设置在接近加速管开口10为的是此已被适当地加速和膨胀的固体-气体混合气流能够以分散状态喷出,以巨大的冲击能量撞击安装在加速管出口对面的冲击部件上,以高效率得到粉碎,于此,此待粉碎物料在安装于冲击部件上的锥形凸出的中央区域处被一级粉碎,进而在环绕于凸出的中央区域周围的外缘冲击面处被二级粉碎。再于粉碎舱下游侧壁处被三级粉碎。因此,与常规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相比较,粉碎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同等控制生产量的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具有更小的颗粒直径。
因为此粉末物料以分散状态撞击冲击部件的冲击面,因此避免了出现熔融粘附、结块和形成粗大颗粒,并且避免了在加速管的内壁和冲击部件的冲击面上的局部磨损,这样能够进行稳定化操作,尤其是当主要由热性树脂组成的粉末作为待粉碎物料的情况时。此外,此待粉碎物料能够避免被过度粉碎,且能够获得具有尖状颗粒尺寸分布的细研碎产品。
采用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能够将具有50%的粒径在200~2,000μm的颗粒以良好的效果粉碎成具有重均粒径为3~15μm的颗粒。因此,人们一直寻求的具有较小粒径的用于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能够以高效率制得。
实施例
使用本发明的粉碎机设备制备色调剂的实施例和采用常规的粉碎机装置制备色调剂比较例在下文叙述。
实施例1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100重量份(单体共聚比例:80∶19∶1;Mw:350,000)磁性氧化铁(平均颗粒直径:0.18μm) 100重量份苯胺黑 2重量份低分子量乙烯-丙烯共聚物 4重量份
将上述配方的物料用亨舍尔混合机FM-75型(由Mitsui Miikeengineering corporation制造)充分混合,接着将制得的混合物用加热至150℃的双螺杆挤出机PCM-30型(Lkegai Corp.制造)熔融捏合。冷却所获得的捏合产品,在用锤式粉碎机压碎成50%的颗粒直径为1μm或更小的颗粒以获得待粉碎物料。如此制得的待粉碎物料用示于图1和图2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4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将所制得的分级产品与用氨基改性的有机硅油处理过的细二氧化硅粉末相混合以得到荷正电的色调剂。此色调剂用于商售的激光束打印机LBP-450型(由佳能公司制造)以形成图像。结果,得到好图像。
可以用各种方法测量此细粉碎产品的颗粒尺寸分布。在本发明中,是采用库特尔计数器测量。
更具体地说是采用库特尔计数器TA-II型(由Coulter Electronics,Inc.),且输出数量分布和体积分布的接口(Nikkaki k.k.)与CX-1型个人计算机(由佳能公司制造)相连接。用一级氯化钠制备作为电解质溶液的1%的NaCl水溶液。测量是这样进行的:将0.1-0.5ml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加入到100-150ml的上述电解质水溶液中,另外再加入2~20mg的待测量试样。将其中悬浮有试样的电解质溶液在超声波分散器中分散约1~3分钟。采用上述的库特尔计数器TA-II型,使用100μm的孔径作为其缝隙来测量具有2~40μm直径的颗粒尺寸分布(基于个数的)。然后,由测量的体积分布测量基于体积的重均颗粒直径。
为了测量50%的压碎产品的粒径,使标准筛网多级重叠,测量滞留在各个筛网上颗粒重量,根据所形成的分部分离效率曲线来确定50%的粒径(D50)。
实施例2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6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3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3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6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4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6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2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5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5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此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并没有伸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5mm(L1=-5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2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6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5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4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7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15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下游侧壁16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65°(α=6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5°(β=15°)。因此,(α+2β)等于9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0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50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实施例8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7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3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33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实施例9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由粉碎舱冲击侧壁19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是132mm(E=132mm),介于作为冲击部件的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粉碎舱冲击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是35mm(L6=35mm),且粉碎舱冲击壁19相对于加速管1的轴线的角度是8°(θ=8°)。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2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将所制得的分级产品按照以实施例1相同方式与用氨基改性的有机硅油处理过的细二氧化硅粉末相混合,得到荷正电的色调剂。用此色调剂形成类似图像。结果,得到好图像。
实施例10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0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由粉碎舱冲击侧壁19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是132mm(E=132mm),介于作为冲击部件的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粉碎舱冲击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是35mm(L6=35mm),且粉碎舱冲击壁19相对于加速管1的轴线的角度是8°(θ=8°)。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壁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1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1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9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4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2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0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0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3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3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此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并没有伸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5mm(L1=-5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介于作为冲击部件的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粉碎舱冲击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是35mm(L6=35mm)。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8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4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3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1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5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此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并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介于作为冲击部件的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粉碎舱冲击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是35mm(L6=35mm)。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65°(α=6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5°(β=15°)。因此,(α+2β)等于95°。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7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47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实施例16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8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5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1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31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实施例17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且前方区域的粉碎舱卸料出口的直径是152mm(F=152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在冲击部件背后部分的顶角是80°(γ=80°)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50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将所制得的分级产品按照以实施例1相同方式与经氨基改性的有机硅油处理过的细二氧化硅粉末相混合,得到荷正电的色调剂。用此色调剂形成类似图像。结果,得到好图像。
实施例18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4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伸入到此加速管中的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15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16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且前方区域的粉碎舱卸料出口的直径是152mm(F=152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在冲击部件背后部分的顶角是80°(γ=80°)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9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19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7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3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0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20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4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18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3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21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并没有伸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5mm(L1=-5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8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22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21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1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实施例23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伸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10mm(L1=10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54mm(B=154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36mm(C=136mm)。因此,在粉碎舱上游侧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在相对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65°(α=6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5°(β=15°)。因此,(α+2β)等于95°。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7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47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实施例24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2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实施例23所用的粉碎机具有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1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31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2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冲击部件的凸出的中央区域没有伸入到此加速管中,其顶端距加速管出口的距离为-5mm(L1=-5mm),由粉碎舱上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40mm(B=140mm),以及由粉碎舱下游侧壁所形成的空间直径是140mm(C=140mm),且前方区域的粉碎舱卸料出口的直径是140mm(F=140mm)。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在冲击部件背后部分的顶角是180°(γ=180°)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46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46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
比较例2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6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所用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冲击面具有一个与加速管的轴线垂直的扁平形状,粉碎舱具有箱式形状。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18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3μm的细研磨产品(分级产品)。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18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且在冲击部件上出现熔融沉积物、结块和形成粗大颗粒,其中熔融沉积物常常粘附在加速管的物料入口处,结果不能够进行稳定化操作。
比较例3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9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此冲击部件11的凸出的中央区域17具有顶角是55°(α=55°)的锥形,且圆周冲击面18具有相对加速管1的轴线的斜角为10°(β=10°)。因此,(α+2β)等于75°。粉碎舱具有箱式形状。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22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8.1μm的细研磨产品(分级产品)。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22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观察到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比较例4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21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比较例1所用的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30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1μm的细研磨产品(分级产品)。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30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在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熔融沉积物形成,保证了稳定化操作。
比较例5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6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比较例2所用的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8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4μm的细研磨产品(分级产品)。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8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并且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18kg/h的量供入时,在冲击部件上出现熔融沉积物、结块和形成粗大颗粒,其中熔融沉积物常常粘附在加速管的物料入口处,结果不能够进行稳定化操作。
比较例6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色调剂待粉碎物料,采用图19所示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进行粉碎。此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具有与比较例3所用的相同的结构。
将此待粉碎物料通过恒速料斗以14kg/h的速率供入到强制涡流型空气分级器中,接着将经分级的粗大粉末采用6.0kg/cm2的加压空气以6.0m3/min流动速率供入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中以进行粉碎。之后,将制得的已粉碎产品再循环到分级器中闭路循环粉碎。结果,以分级细粉的形式制得了用于色调剂的具有重均颗粒直径为6.2μm的细研磨产品(分级产品)。但是,当此待粉碎物料以大于14kg/h的量供入时,所制得的细粉末具有较大的重均颗粒直径,在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的冲击部件上没有观察到熔融沉积物。
在前述的实施例1-24和比较例1-6中得到的结果一同列举在表1(A)和表1(B)中。
在表1(B)中,粉碎效率比是以在每一种情况下的物料供应量与比较例3的物料供应量之比表示的。
在表1(B)中:(1):重均颗粒直径(2):粉碎效率比(3):设备稳定性
“A”:甚至当待粉碎物料以大于20kg/h的量供入时,没有出现熔融沉积物。
“B”:当待粉碎物料达到20kg/h的量供入时,没有出现熔融沉积物。
“C”:甚至当待粉碎物料以小于20kg/h的量供入时,没有出现熔融沉积物。
表1(A)
粉碎机 A B C D E F L1 L2 L3 L4 L5 L6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实施例:1 图1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2 图6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3 图1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4 图6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5 图1 100 154 136 38 - - -5 53 4 52 50 -6 图1 100 154 136 38 - - -5 53 4 52 50 -7 图1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8 图1 100 154 136 38 - - +10 53 4 47 35 -9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3510 图10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3511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3512 图10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3513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5 53 4 52 - 3514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5 53 4 52 - 3515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3516 图8 100 154 136 38 132 - +10 53 4 47 - -17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18 图14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19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20 图14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21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5 53 4 52 50 -22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5 53 4 52 50 -23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24 图12 100 154 136 38 - 152 +10 53 4 47 35 -
比较例:1 图21 100 140 140 34 - - -5 53 4 67 - -2 图16 - - - - - - - - - - - -3 图19 60 - - - - - - - - - - -4 图21 100 140 140 34 - - -5 53 4 67 - -5 图16 - - - - - - - - - - - -6 图19 60 - - - - - - - - - - -
表1(B)
α β θ γ 冲击面 供料速度 (1) (2) (3)
(°) (°) (°) (°) (kg/h) (μm)
实施例:1 55 10 - - 锥形凸出 54 8.0 2.46 A2 55 10 - - 锥形凸出 53 8.1 2.41 A3 55 10 - - 锥形凸出 36 6.0 1.64 A4 55 10 - - 锥形凸出 35 6.1 1.59 A5 55 10 - - 锥形凸出 52 8.1 2.36 A6 55 10 - - 锥形凸出 34 6.1 1.55 A7 65 15 - - 锥形凸出 51 8.1 2.32 A8 65 15 - - 锥形凸出 33 6.1 1.50 A9 55 10 8 - 锥形凸出 52 8.0 2.36 A10 55 10 8 - 锥形凸出 51 8.1 2.31 A11 55 10 8 - 锥形凸出 34 6.0 1.55 A12 55 10 8 - 锥形凸出 33 6.1 1.50 A13 55 10 8 - 锥形凸出 48 8.1 2.18 A14 55 10 8 - 锥形凸出 31 6.1 1.41 A15 65 15 50 - 锥形凸出 47 8.1 2.14 A16 65 15 50 - 锥形凸出 47 8.1 2.14 A17 55 10 - 80 锥形凸出 50 8.0 2.27 A18 55 10 - 80 锥形凸出 49 8.1 2.23 A19 55 10 - 80 锥形凸出 33 6.0 1.50 A20 55 10 - 80 锥形凸出 33 6.1 1.45 A21 55 10 - 80 锥形凸出 48 8.1 2.18 A22 55 10 - 80 锥形凸出 31 6.1 1.41 A23 65 15 - - 锥形凸出 31 6.1 1.41 A24 65 15 - 180 锥形凸出 31 6.1 1.41 A比较例:1 55 10 - 180 锥形凸出 46 8.1 2.09 A2 - - - - 扁平面 18 8.3 0.82 C3 - - - - 锥形凸出 22 8.1 1.00 B4 55 10 - - 锥形凸出 30 6.1 1.36 A5 - - - - 扁平面 8 6.4 0.36 C6 - - - - 锥形凸出 14 6.2 0.63 B
Claims (36)
1、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它包括:
用于供入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注入喷嘴;
用于在加速管中借助从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处供入的高压气体来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加速管;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粉碎舱;以及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它安装在粉碎舱内的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位置上;
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至少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其中第一冲击面以绕加速管轴线形成顶角α的方向朝加速管侧凸出;第二冲击面以相对于加速管轴线的垂直线成角度β的方向朝下游侧倾斜;
所述粉碎舱至少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的侧,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并延伸向下游侧;以及
所述此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以便构成这样一个区域,使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大于对应于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且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的顶角α(度)和所述的倾斜角β(度)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30≤(α+2β)≤9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的顶角α(度)和所述的倾斜角β(度)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50≤(α+2β)≤9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2×C
A<C<1.5×A。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5≤L4≤L2+L3。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1.3×C
A<C<1.5×A
C>E。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10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第三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以L6表示,则L1、L2、L3、L4、和L6之间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以及
第三侧壁的倾斜角θ(度)满足下列关系:
0<θ<40。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10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第三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以L6表示,则L1、L2、L3、L4、和L6之间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以及
第三侧壁的倾斜角θ(度)满足下列关系:
0<θ<40。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在其上提供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的侧面的相反一侧处具有一个呈顶角γ(角度)的锥形;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
当从所述粉碎舱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最低部分开始延伸到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处之间空间中的最扩大部分的直径以F表示,则F和C满足下列关系:
F>C;
所述冲击部件顶角γ(角度)满足下列关系:
0<γ<90。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在其上提供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的侧面的相反一侧处具有一个呈顶角γ(角度)的锥形;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5≤L4≤L2+L3;
当从所述粉碎舱第二侧壁的最低部分开始延伸到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处之间空间中的最扩大部分的直径以F表示,则F和C满足下列关系:
F>C;
所述冲击部件顶角γ(角度)满足下列关系:
0<γ<90。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45°安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20°安装。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5°安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粉碎舱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粉碎舱中卸出粉碎产品的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它设置在比所述冲击部件更下游的侧面上,在与冲击部件的冲击面所在一侧的相对方向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其中所述加速管具有一个通过加速管的周围将待粉碎物料供入加速管中的待粉碎物料供入开口。
19、一种制备色调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熔融捏合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混合物,制得捏合产品;
冷却所得到的捏合产品,制得固化产品;
碾碎所产生的固化产品,制得碾碎产品;以及
使用一种气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所得到的碾碎产品;
所述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包括:
用于供入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注入喷嘴;
用于在加速管中借助从高压气体注入喷嘴处供入的高压气体来输送和加速待粉碎物料的加速管;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粉碎舱;以及
用于粉碎从加速管出口处射出的待粉碎物料的冲击部件,它安装在粉碎舱内的加速管出口处的对面位置上;
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至少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其中第一冲击面以绕加速管轴线形成顶角α的方向朝加速管侧凸出;第二冲击面以相对于加速管轴线的垂直线成角度β的方向朝下游侧倾斜;
所述粉碎舱至少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比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的侧,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侧并延伸向下游侧;以及
所述粉碎舱在其较上游侧的部分比在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部分扩大以便构成这样一个区域,使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大于对应于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处的粉碎舱内部的横截面,且第一冲击面的顶部位于比第一侧壁的下游侧边缘更上游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顶角α(度)和所述倾斜角β(度)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30≤(α+2β)≤90。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顶角α(度)和所述倾斜角β(度)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0<α<90,β>0
50≤(α+2β)≤90。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2×C
A<C<1.5×A。
24、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
25、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5≤L4≤L2+L3。
26、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27、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1.3×C
A<C<1.5×A
C>E。
28、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10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第三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以L6表示,则L1、L2、L3、L4、和L6之间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以及
第三侧壁的倾斜角θ(度)满足下列关系:
0<θ<40。
29、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粉碎舱的侧壁至少具有位于侧面上比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更上游处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一侧壁的下游侧面上并延伸到下游侧面的第二侧壁,以及作为第三侧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粉碎舱冲击侧壁,它面对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并以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轴线朝向下游侧以角度θ(度)向外侧倾斜;以及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由粉碎舱冲击壁在其最内边缘所形成空间的直径以宽度E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C和E满足下列关系:
C<B≤2×C
A<C<1.6×A
C>E;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10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第三侧壁的最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以L6表示,则L1、L2、L3、L4、和L6之间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6≤L4≤L2+L3
0<L6<2×L3;以及
第三侧壁的倾斜角θ(度)满足下列关系:
0<θ<40。
3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在其上提供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的侧面的相反一侧处具有一个呈顶角γ(角度)的锥形。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L1|≤D/{2×tan(α/2)}
L5≤L4≤L2+L3;
当从所述粉碎舱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最低部分开始延伸到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处之间空间中的最扩大部分的直径以F表示,则F和C满足下列关系:
F>C;
所述冲击部件顶角γ(角度)满足下列关系:
0<γ<90。
3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
所述冲击部件在其上提供有第一冲击面和第二冲击面的侧面的相反一侧处具有一个呈顶角γ(角度)的锥形;
当横过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的直径以宽度A表示,由与冲击部件相对的粉碎舱的上游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大直径以宽度B表示,以及由所述的第二侧壁所形成空间的最小直径以宽度C表示,则A、B和C满足下列关系:
C<B≤1.6×C
A<C<1.6×A,以及
当加速管出口的直径以D表示,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以L1表示,所述第一冲击面的高度以L2表示,所述第二冲击面的高度以L3表示,介于所述第二冲击面的最外边缘和所述加速管出口之间的距离以L4表示,以及介于所述加速管出口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以L5表示,则L1、L2、L3、L4和L5满足下面关系:
0<L1≤D/{2×tan(α/2)}
L5≤L4≤L2+L3;
当从所述粉碎舱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最低部分开始延伸到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处之间空间中的最扩大部分的直径以F表示,则F和C满足下列关系:
F>C;
所述冲击部件顶角γ(角度)满足下列关系:
0<γ<90。
32、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45°安装。
3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20°安装。
34、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加速管以其垂直线为基准沿加速管的轴线方向呈倾斜度为0~5°安装。
35、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粉碎舱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粉碎舱中卸出粉碎产品的粉碎产品卸料出口,它设置在比所述冲击部件更下游的侧面上,在与冲击部件的冲击面所在一侧的相对方向上。
36、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加速管具有一个通过加速管的周围将待粉碎物料供入加速管中的待粉碎物料供入开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6571/96 | 1996-12-27 | ||
JP35657196 | 1996-12-27 | ||
JP356569/96 | 1996-12-27 | ||
JP35656996 | 1996-12-27 | ||
JP35657096 | 1996-12-27 | ||
JP356570/96 | 1996-12-27 | ||
JP163165/97 | 1997-06-20 | ||
JP16316597 | 1997-06-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604A CN1190604A (zh) | 1998-08-19 |
CN1091005C true CN1091005C (zh) | 2002-09-18 |
Family
ID=2747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29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005C (zh) | 1996-12-27 | 1997-12-26 | 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和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34575A (zh) |
EP (1) | EP0850690B1 (zh) |
KR (1) | KR100238614B1 (zh) |
CN (1) | CN1091005C (zh) |
DE (1) | DE69725831T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0144C (zh) * | 2006-06-08 | 2008-11-05 | 华东理工大学 | 粉体破壁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35106B4 (de) * | 2000-09-13 | 2005-11-17 | Pulsar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erkleinern von Partikeln |
KR100454371B1 (ko) | 2003-04-21 | 2004-10-27 | 나노파우더(주) | 분쇄기 |
WO2005076085A1 (ja) * | 2004-02-10 | 2005-08-18 | Kao Corporation |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EP1749065B1 (de) * | 2004-05-14 | 2008-10-29 | Nottenkämper, Hans Günter | Mineralisches schichtsilikat enthaltend illit als hauptkomponente in form von nanopowder und verfahren zur mechanischen konditionierung desselben |
US7438245B2 (en) * | 2004-07-13 | 2008-10-21 | Ricoh Company, Ltd. | Milling and classifying apparatus, collision mill, air classifier,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
DE102004045895B4 (de) * | 2004-09-22 | 2008-10-23 | Pulsar Gmbh Micronizing Systems | Verfahren zur mechanischen Bearbeitung von Pigmenten und pharmazeutischen Wirkstoffen |
KR100653086B1 (ko) * | 2005-01-21 | 2006-1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폐토너 분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토너 카트리지 |
JP2008225317A (ja) * | 2007-03-15 | 2008-09-25 | Ricoh Co Ltd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
US8083162B2 (en) * | 2007-08-23 | 2011-12-27 | Liquajet L.L.C. | Method for micro-sizing organic, inorganic and engineered compounds |
CN104492576B (zh) * | 2014-11-17 | 2017-06-06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 喷射破碎器和喷射破碎方法 |
CN107159420A (zh) * | 2017-05-08 | 2017-09-15 | 磐安富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灵芝孢子粉破壁气流粉碎设备 |
RU2711252C1 (ru) * | 2018-10-31 | 2020-01-15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раль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первого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и Б.Н. Ельцина"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змельчения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25A (zh) * | 1990-06-04 | 1991-12-18 | 银川市兰天实用技术研究所 | 菱镁砼复合板材及其成型方法 |
CN1078176A (zh) * | 1992-05-08 | 1993-11-10 | 佳能公司 | 气流粉碎机和调色剂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50554A (en) * | 1980-09-09 | 1982-03-25 | Canon Kk | Crusher |
JPS58143853A (ja) * | 1982-02-18 | 1983-08-26 | 日本ニユ−マチツク工業株式会社 | 超音速ジエツトミル |
US4930707A (en) * | 1987-11-18 | 1990-06-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neumatic pulverizer and pulverizing method |
JPH01254266A (ja) * | 1987-11-18 | 1989-10-11 | Canon Inc | 衝突式気流粉砕機及び粉砕方法 |
JPH01148740A (ja) * | 1987-12-07 | 1989-06-12 | Yukio Naito | 場所打ちシールドライニング工法用覆工材料 |
KR930004539B1 (ko) * | 1988-02-09 | 1993-06-01 |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기류 분급기 |
DE69027492T2 (de) * | 1989-08-30 | 1997-01-02 | Canon Kk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allstrahlmahlen pulverförmiger Feststoffe |
DE69222480T2 (de) * | 1991-07-16 | 1998-03-05 | Canon Kk | Pneumatische Prallmühle |
JP3451288B2 (ja) * | 1992-05-08 | 2003-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衝突式気流粉砕機、微粉体製造装置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JPH08182936A (ja) * | 1994-12-28 | 1996-07-16 | Canon Inc | 衝突式気流粉砕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製造方法 |
JP3110965B2 (ja) * | 1994-12-28 | 2000-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衝突式気流粉砕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製造方法 |
-
1997
- 1997-12-22 US US08/995,901 patent/US593457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4 EP EP97122907A patent/EP085069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4 DE DE69725831T patent/DE6972583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6 CN CN97129744A patent/CN10910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2-27 KR KR1019970075169A patent/KR100238614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25A (zh) * | 1990-06-04 | 1991-12-18 | 银川市兰天实用技术研究所 | 菱镁砼复合板材及其成型方法 |
CN1078176A (zh) * | 1992-05-08 | 1993-11-10 | 佳能公司 | 气流粉碎机和调色剂制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0144C (zh) * | 2006-06-08 | 2008-11-05 | 华东理工大学 | 粉体破壁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850690B1 (en) | 2003-10-29 |
US5934575A (en) | 1999-08-10 |
KR19980064749A (ko) | 1998-10-07 |
KR100238614B1 (ko) | 2000-01-15 |
DE69725831D1 (de) | 2003-12-04 |
DE69725831T2 (de) | 2004-08-12 |
EP0850690A1 (en) | 1998-07-01 |
CN1190604A (zh) | 1998-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258C (zh) | 气流分级器,气流分级方法,调色剂生产方法及装置 | |
CN2658786Y (zh) | 调色剂制造装置 | |
CN1091005C (zh) | 气动冲击式粉碎机和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 |
CN1191505C (zh) | 色调剂、生产色调剂的方法、成像方法及其设备单元 | |
CN1096885C (zh) | 用于固体粒子的表面处理设备、其表面处理方法以及色剂的生产方法 | |
CN1227570C (zh) | 干调色剂,成像方法及操作盒 | |
CN1380585A (zh) | 干燥的调色剂、调色剂生产方法、成像方法和操作盒 | |
CN1324408C (zh) | 调色剂 | |
CN1121631C (zh) | 静电图像显影用的色调剂以及成像方法 | |
CN1057025C (zh) | 碰撞式气流粉碎机、微粉状体制造装置及调色剂制造方法 | |
CN1027350C (zh) | 冲击式气流粉碎机和粉体的粉碎方法 | |
CN1184537C (zh) | 用于静电图像显像的色粉,成像方法和显像装置单元 | |
CN2703575Y (zh) | 生产调色剂的装置 | |
CN1158573C (zh) | 磁性色粉、设备装置和成像方法 | |
CN1595302A (zh) | 彩色调色剂 | |
CN1894634A (zh) | 磁性调色剂 | |
CN1338664A (zh) | 磁性调色剂 | |
CN1057115A (zh) | 静电显像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 |
CN1220916C (zh) | 调色剂,成像方法及处理卡盒 | |
CN1577123A (zh) | 磁性调色剂 | |
CN1831665A (zh) | 显影装置和配有其的操作盒 | |
CN1637632A (zh) | 调色剂制造方法及用于调色剂粒子表面改性的装置 | |
CN1230422C (zh) | 颜料分散剂、颜料分散组合物、调色剂及调色剂的制备方法 | |
CN1375747A (zh) | 磁性调色剂和操作盒 | |
CN1362643A (zh) | 色调剂,成象方法和操作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