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2424B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02424B CN109002424B CN201810613992.3A CN201810613992A CN109002424B CN 109002424 B CN109002424 B CN 109002424B CN 201810613992 A CN201810613992 A CN 201810613992A CN 109002424 B CN109002424 B CN 1090024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at
- target
- attachment file
- attach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51—Trans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邮件传输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的文件格式转换的过程和方式较为复杂,例如将Word文档转换为 PDF文档时,要么下载Word文档并打开后再另存为PDF文档,要么安装专门的格式转换软件,即先导入Word文档再转换为PDF文档。其中,第一种方式需要人为手动转换,较为耗时,第二种方式在有些终端无安装软件权限时,也无法实现格式转换软件的下载安装,更不用说是进行格式转换。再者,目前的格式转换方案均不能实现智能化定制,尤其是在邮件传送过程中,邮件附件的格式的选择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转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文件格式转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格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格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转换单元,用于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文件格式转换的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实现文件格式转换的程序,以执行如上所述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转换,提高附件文件的格式转换效率和使用体验度,即通过分析收件人查看历史附件文件时的打开格式,确定收件人期待的格式类型,从而对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转换为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类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了收件人能够接收到期待的格式类型的附件文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另一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另一示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使用场景示意图。该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应用于邮件服务器中,该邮件服务器能够对收件人打开的已有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转换收件人期望收到的附件文件的格式,能够有效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转换,提高附件文件的格式转换效率和使用体验度。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步骤包括步骤S101~S105。
S101,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即在邮件的发送过程中,且邮件还未到达收件人的邮箱时,可以获取该正在被发送的邮件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可以包括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该邮件中包括的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即附件文件的初始的格式类型,一般情况下,该邮件中的附件文件是跟该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关联的。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可以为收件人的邮箱地址,也可以是收件人的其他名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101包括步骤S201~S203。
S201,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则表明此时发件人已经提交了邮件发送请求以发送其指定的邮件内容。邮件内容对应地关联了收件人的用户名,一般情况下,邮件内容可以包括邮件正文,也可以包括发件人上传的附件文件。
S202,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邮件服务器判断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若邮件内容不包括附件文件,则可以再一次去接收邮件发送请求以进行判断,同时将此次的邮件相应地传送给收件人。
S203,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判定所述邮件内容包括有附件文件,可以根据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确定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如,当附件文件为Word 格式时,根据查询其属性信息可以确定其初始格式为Word格式。
S102,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可以包括预先存储的若干条访问记录,每条访问记录均可以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其中,当收件人作为访问者,每访问并打开一次与其相关联的已有的附件文件,则将该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该被访问的附件文件所对应的被访问时间作为一条访问记录存储到目标数据库中,以便于邮件服务器分析出被访问次数最多的格式类型,此时该被访问次数最多的格式类型即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此处的所述附件文件即为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关联的附件文件。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102包括步骤S301~S304。
S301,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库中包括若干条访问记录,每条访问记录包括有访问者的用户名,根据所述访问者的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可以筛选出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用户名,从而对应地确定与上述访问者用户名相对应的访问记录,为了确定同一用户名关联的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需要将上述确定的访问记录都统计出来并作为第一数据集。
S302,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为精确地确定收件人接收的附件文件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邮件服务器可以选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从而避免时间间隔太久的访问记录影响判定收件人的期望格式类型。
S303,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均为收件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此时邮件服务器可以统计出用户名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所打开的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所有格式类型,同时确定收件人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S304,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是收件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访问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故邮件服务器可以认定其是收件人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需要将其作为正在发送的邮件所包括的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304之前还可以包括:
S304a,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预测收件人的期望的附件类型的精确度,邮件服务器可以进一步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
其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则执行步骤S304,即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例如,同一收件人在一周之内访问了已有邮件中的附件文件20次,其中,访问Word格式的附件文件为10次,访问PDF格式的附件文件为7次,而访问 DWG格式的文件为3次,另外,如果此时的预设阈值 为11次,那么就不能确定用户的期望的附件文件的格式,此时保持被发送的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不变;如果此时的预设阈值 为9次,那么此时Word格式即为收件人的所期望的附件文件的格式,即将Word格式确定为收件人的用户名所关联的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305,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作为目标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阀值,那么则说明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并不是收件人所期望的附件类型,此时邮件服务器不转换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即保持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不变,并将该初始格式作为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S103,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邮件服务器需要判断正在发送的邮件所包括的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此时则可以判断出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是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若是相同的,那么则不需要转换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并可以使得被发送的邮件完成整个发送。
S104,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表明此时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不是收件人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需要邮件服务器将该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从初始格式转换为目标格式,以得到最终需要的目标附件。
S105,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附件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后,即可以得到目标附件,并将目标附件作为邮件中的附件进行发送,此时收件人收到的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即为目标格式,即为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类型。
综上,故本实施例不仅能够提高邮件传输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即通过分析收件人查看历史附件文件时的打开格式,确定收件人期待的格式类型,从而对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转换为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类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了收件人能够接收到期待的格式类型的附件文件。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设备等终端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S401a~S405。
S401a,若检测到已有的附件文件被访问,将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当前格式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情况,收件人能够访问自己用户名下已关联有的已有的附件文件,为了完善目标数据库,需要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收件人访问已有的附件文件的请求时,将该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即使得目标数据库能得到及时更新,从而能更准确地分析收件人的期望的格式类型。
S401,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S402,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S403,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S404,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S405,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本领域普通技术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等。
请参阅图6,对应上述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该装置100包括:参数确定单元101、格式确定单元102、格式判断单元103、转换单元104以及发送单元105。
所述参数确定单元101,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即在邮件的发送过程中,且邮件还未到达收件人的邮箱时,可以获取该正在被发送的邮件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可以包括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该邮件中包括的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即附件文件的初始的格式类型,一般情况下,该邮件中的附件文件是跟该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关联的。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可以为收件人的邮箱地址,也可以是收件人的其他名称。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参数确定单元101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01、第一判断单元202以及格式获取单元203。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01,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则表明此时发件人已经提交了邮件发送请求以发送其指定的邮件内容。邮件内容对应地关联了收件人的用户名,一般情况下,邮件内容可以包括邮件正文,也可以包括发件人上传的附件文件。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邮件服务器判断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若邮件内容不包括附件文件,则可以再一次去接收邮件发送请求以进行判断,同时将此次的邮件相应地传送给收件人。
所述格式获取单元203,用于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邮件服务器判定所述邮件内容包括有附件文件,可以根据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确定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如,当附件文件为Word 格式时,根据查询其属性信息可以确定其初始格式为Word格式。
所述格式确定单元102,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可以包括预先存储的若干条访问记录,每条访问记录均可以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其中,当收件人作为访问者,每访问并打开一次与其相关联的已有的附件文件,则将该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该被访问的附件文件所对应的被访问时间作为一条访问记录存储到目标数据库中,以便于邮件服务器分析出被访问次数最多的格式类型,此时该被访问次数最多的格式类型即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此处的所述附件文件即为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关联的附件文件。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格式确定单元102包括:第一收集单元301、第二收集单元302、统计单元303以及第二确定单元304。
所述第一收集单元301,用于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库中包括若干条访问记录,每条访问记录包括有访问者的用户名,根据所述访问者的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可以筛选出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用户名,从而对应地确定与上述访问者用户名相对应的访问记录,为了确定同一用户名关联的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需要将上述确定的访问记录都统计出来并作为第一数据集。
所述第二收集单元302,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为精确地确定收件人接收的附件文件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邮件服务器可以选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从而避免时间间隔太久的访问记录影响判定收件人的期望格式类型。
所述统计单元303,用于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均为收件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此时邮件服务器可以统计出用户名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所打开的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所有格式类型,同时确定收件人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4,用于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是收件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访问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故邮件服务器可以认定其是收件人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需要将其作为正在发送的邮件所包括的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4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304a,用于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预测收件人的期望的附件类型的精确度,邮件服务器可以进一步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4还用于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则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例如,同一收件人在一周之内访问了已有邮件中的附件文件20次,其中,访问Word格式的附件文件为10次,访问PDF格式的附件文件为7次,而访问 DWG格式的文件为3次,另外,如果此时的预设阈值 为11次,那么就不能确定用户的期望的附件文件的格式,此时保持被发送的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不变;如果此时的预设阈值 为9次,那么此时Word格式即为收件人的所期望的附件文件的格式,即将Word格式确定为收件人的用户名所关联的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格式确定单元102还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305,用于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作为目标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阀值,那么则说明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并不是收件人所期望的附件类型,此时邮件服务器不转换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即保持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不变,并将该初始格式作为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所述格式判断单元103,用于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邮件服务器需要判断正在发送的邮件所包括的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此时则可以判断出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是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若是相同的,那么则不需要转换该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并可以使得被发送的邮件完成整个发送。
所述转换单元104,用于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表明此时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不是收件人所期望的格式类型,需要邮件服务器将该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从初始格式转换为目标格式,以得到最终需要的目标附件。
发送单元105,用于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附件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后,即可以得到目标附件,并将目标附件作为邮件中的附件进行发送,此时收件人收到的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即为目标格式,即为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类型。
综上,故本实施例不仅能够提高邮件传输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即通过分析收件人查看历史附件文件时的打开格式,确定收件人期待的格式类型,从而对邮件中的附件文件的格式转换为收件人所期待的格式类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了收件人能够接收到期待的格式类型的附件文件。
请参阅图9,对应上述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该装置400可以包括:存储单元401a、参数确定单元401、格式确定单元402、格式判断单元403、转换单元404以及发送单元405。
所述存储单元401a,用于若检测到已有的附件文件被访问,将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当前格式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情况,收件人能够访问自己用户名下已关联有的已有的附件文件,为了完善目标数据库,需要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收件人访问已有的附件文件的请求时,将该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即使得目标数据库能得到及时更新,从而能更准确地分析收件人的期望的格式类型。
所述参数确定单元401,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所述格式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格式判断单元403,用于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所述转换单元404,用于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所述发送单元405,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由以上可见,在硬件实现上,以上参数确定单元101、格式确定单元102、格式判断单元103、转换单元104以及发送单元105等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文件格式转换的装置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文件格式转换装置的存储器中,以便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单元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上述文件格式转换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图10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例如可以是实现文件格式转换的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参照图10,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内存储器504和网络接口505。其中,该计算机设备500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 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该计算机设备500的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运行。该内存储器504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计算机设备500的网络接口505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执行如下操作: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所述处理器502还执行如下操作:若检测到已有的附件文件被访问,将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当前格式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
所述处理器502执行所述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具体执行如下操作: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所述处理器502执行所述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具体执行如下操作:将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的与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将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的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所述处理器502执行所述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具体还执行如下操作: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其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所述处理器502还执行如下操作: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作为目标格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具体构成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仅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结构及功能与图10所示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所述处理器还实现如下步骤:若检测到已有的附件文件被访问,将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当前格式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
所述处理器实现所述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具体实现如下步骤: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所述处理器实现所述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具体实现如下步骤:将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的与所述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将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的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所述处理器实现所述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具体实现如下步骤: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其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所述处理器还实现如下操作: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作为目标格式。
本发明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文件格式转换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文件格式转换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包括预先存储的若干条访问记录,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被访问时间;
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其中,所述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包括:
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
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之前包括:
若检测到已有的附件文件被访问,将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访问记录存储在目标数据库中,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当前格式以及对应的被访问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包括:
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
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
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其中,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确定的格式类型对应的访问记录的数量不大于预设阈值,将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作为目标格式。
6.一种文件格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相应的邮件传递参数,所述邮件传递参数包括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格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包括预先存储的若干条访问记录,所述访问记录包括访问者的用户名、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以及被访问的附件文件的被访问时间;
格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是否与所述目标格式相同;
转换单元,用于若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与所述目标格式不相同,则将所述附件文件从初始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格式,得到目标附件;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附件作为邮件附件进行发送;
其中,所述格式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收集单元,用于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与收件人的用户名相同的访问者的用户名所对应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一数据集,所述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于描述所述附件文件与所述目标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收集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获取被访问时间位于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访问记录作为第二数据集;
统计单元,用于对第二数据集中的访问记录所对应的附件文件的格式类型进行统计以确定访问记录数量最多的格式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确定的格式类型作为所述附件文件的目标格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确定收件人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名相关联的邮件内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邮件内容是否包括附件文件;
格式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邮件内容包括附件文件,获取所述附件文件的属性信息以确定所述附件文件的初始格式。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文件格式转换的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实现文件格式转换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3992.3A CN109002424B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PCT/CN2018/109417 WO2019237591A1 (zh) | 2018-06-14 | 2018-10-09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3992.3A CN109002424B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02424A CN109002424A (zh) | 2018-12-14 |
CN109002424B true CN109002424B (zh) | 2021-05-14 |
Family
ID=6460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13992.3A Active CN109002424B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02424B (zh) |
WO (1) | WO20192375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91339A (zh) * | 2018-10-24 | 2020-05-01 | 北京数聚鑫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解析电子邮件中的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
CN110278143B (zh) * | 2019-05-06 | 2022-08-1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邮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543509B (zh) * | 2019-09-04 | 2022-06-03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户访问数据的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723363B (zh) * | 2020-06-18 | 2023-04-07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导出方法及装置 |
CN112733190B (zh) * | 2021-01-20 | 2024-03-08 |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7010323A (zh) * | 2023-08-17 | 2023-11-07 | 上海倍通医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子邮件中的文件的数据格式化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059A (zh) * | 2007-11-06 | 2008-03-1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附件格式转换的邮件系统、方法及其终端 |
CN101938717A (zh) * | 2010-09-07 | 2011-01-05 | 深圳市彩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邮件附件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 |
CN102355487A (zh) * | 2011-08-12 | 2012-02-15 | 莫雅静 | 一种邮件中附件的浏览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3188128A (zh) * | 2011-12-29 | 2013-07-03 | 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邮件附件的预览方法及邮件系统 |
CN104378283A (zh) * | 2014-11-21 | 2015-02-2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敏感邮件过滤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37488A1 (de) * | 2003-08-14 | 2005-03-10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Wu Ku | Verfahren zum Empfang und zum Senden von E-Mails durch einen Mail-Server |
KR100619879B1 (ko) * | 2004-07-01 | 2006-09-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이메일 첨부파일 확인방법 |
US7689655B2 (en) * | 2004-12-06 | 2010-03-30 | Aol Inc. | Managing and collaborating with digital content using a dynamic user interface |
CN1979539A (zh) * | 2005-12-08 | 2007-06-13 |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
CN102651744A (zh) * | 2012-05-04 | 2012-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邮件安全管理的方法及邮件服务器 |
CN103546449A (zh) * | 2012-12-24 | 2014-01-29 | 哈尔滨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附件格式的邮件病毒检测方法和装置 |
-
2018
- 2018-06-14 CN CN201810613992.3A patent/CN10900242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09 WO PCT/CN2018/109417 patent/WO201923759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059A (zh) * | 2007-11-06 | 2008-03-1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附件格式转换的邮件系统、方法及其终端 |
CN101938717A (zh) * | 2010-09-07 | 2011-01-05 | 深圳市彩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邮件附件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 |
CN102355487A (zh) * | 2011-08-12 | 2012-02-15 | 莫雅静 | 一种邮件中附件的浏览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3188128A (zh) * | 2011-12-29 | 2013-07-03 | 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邮件附件的预览方法及邮件系统 |
CN104378283A (zh) * | 2014-11-21 | 2015-02-2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敏感邮件过滤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37591A1 (zh) | 2019-12-19 |
CN109002424A (zh) | 2018-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02424B (zh) |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776934B (zh) | 分布式数据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829560B (zh) |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2201919B1 (ko) | 랜덤 포레스트 모델의 훈련 방법, 전자장치 및 저장매체 | |
CN105376335B (zh) | 一种采集数据上传方法和装置 | |
CN110198305A (zh) | 坐席ip的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09348B (zh) |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120102664A (ko) | 미래 사용 추정에 기반한 저장 메모리 할당 | |
CN109597798B (zh) | 网络文件删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523236A (zh) | 邮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631924A (zh) |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204981A (zh) | 应用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5553770B (zh) | 一种数据采集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2631879A (zh)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347546B (zh) | 监控任务动态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051771B (zh) | 多云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7566480B (zh) | 移动终端应用的用户活动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CN111311014B (zh) |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048177B (zh) | 基于自定义容器完成业务场景的动态配置方法 | |
CN114546590B (zh) | Java虚拟机堆内存集合对象监测方法及内存溢出分析方法 | |
CN116048723A (zh) | 基于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虚拟机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07666414A (zh) | 一种网络性能优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992348B (zh) | 一种一体机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
CN104331330A (zh) | 资源池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0602207A (zh) | 基于离网预测推送信息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