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943A -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69943A CN108769943A CN201810584807.2A CN201810584807A CN108769943A CN 108769943 A CN108769943 A CN 108769943A CN 201810584807 A CN201810584807 A CN 201810584807A CN 108769943 A CN108769943 A CN 1087699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equipment
- address
- layer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0584 Calmodul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41952 Calmodul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6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utility meters data, i.e.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the reader of the utility me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抽象网络的七层OSI模型为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包括OSI模型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在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定义并分配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逻辑地址不重复。本发明支持任意通信方式灵活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无需进行复杂的通信协议转换,使得组网方式更简便、高效、成本更低、实用性更高;同时大幅改善混合组网的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其中一个关键技术-通信技术。现行的主要通信技术中,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红外通信。目前这些技术,各有自身的优缺点,但是暂时都无法通过其中某一种通信方式,去覆盖所有的使用环境要求,如在只支持微功率无线的网络中,遇到有地下室的安装环境,需要实现通信的代价就会非常高。而事实上,目前全球各地在运营的绝大部分智能电表通信网络,都是基于多种通信技术组合的。
根据2017年的公开数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约83%采用920M微功率无线覆盖高人口密度区域;16%采用蜂窝移动无线网络覆盖山区和农村;剩下的1%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覆盖地下室和高楼用户。在中国浙江电力公司,约68%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覆盖高人口密度区域;25%采用 RS485覆盖集中安装的高楼;7%采用微功率无线技术覆盖城乡结合区域。
然而,目前的技术中,若需要实现同一台区下进行混合组网,都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协议转换;同时,现存的混合组网技术也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可实现把上述提到的包括微功率无线在内的所有通信方法进行混合组网。
如公开号为CN203606940U,名称为《一种基于混合组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只涉及电力线载波及微功率无线的混合组网,其中的RS485只用于连接无线中继器和载波采集器,并不用于终端信息采集。同时,现时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多种通信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地进行组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持任意通信方式灵活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无需进行复杂的通信协议转换,且同时具备高效、低成本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方法包括:
抽象网络的七层OSI模型为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包括OSI模型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定义并分配各个设备对应的逻辑设备地址中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不同的逻辑地址。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链路层包括网络七层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各个设备对应的逻辑设备地址中记载有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所述逻辑地址不重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通信模型简化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统一了所有设备用于实现通信交互的数据链路层;通过将对应具体通信方式的各个通信功能模块以及通信端口都当作逻辑设备,并统一定义和分配不同的逻辑地址,从而实现同一个网络内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端口之间的数据转发;进而实现了任意通信网络的混合组网,且无需进行复杂的通信协议转换;进一步的,由于直接将设备的本地通信端口作为混合组网通信的一部分,因此无需添置额外的通信设备,大幅降低了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一种混合网络的拓扑网络实例图。
标号说明:
1、集中器;2、带RF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
3、带RF模块及红外接口的电能表;4、带RF转PLC网关模块的电能表;
5、带RS485接口的电能表;6、带红外接口的电能表;
7、带PLC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8、带PLC模块的电能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统一所有设备用于实现通信交互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逻辑地址区分不同的通信方式,实现任意通信网络的混合组网。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 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方法包括:
抽象网络的七层OSI模型为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包括OSI模型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在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定义并分配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逻辑地址不重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逻辑设备地址进行网络内的统一定义,混合组网内的所有设备,都可通过判断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设备地址确定访问的逻辑对象,访问对象为通信端口时,设备则直接通过端口转发数据帧,从而实现混合组网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放标准的,多种通信方式可灵活组合的,高效且低成本的混合组网的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定义并分配的还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当一个设备内含有至少两个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还能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通道来源,标记路径信息,使得转发设备无需记录路径信息,从而大幅改善混合组网的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都遵从HDLC协议标准。
由上述描述可知,使用高效且运用广泛的HDLC协议标准作为网络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能够显著提高网络整体的通信质量。
进一步的,抽象后的应用层包括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应用层都遵从DLMS/COSEM协议标准。
由上述描述可知,实现了网络内所有的设备在抽象后三层模型的应用层中通信协议的统一,确保网络内设备在抽象后应用层相互通信的正常。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具体为: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个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个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
由上述描述可知,对于现时以台区为单位的电力集抄系统来说,2字节的物理地址,可对应最多16384个设备;同样的,2字节的逻辑地址可对应最多16384 个逻辑设备,由此确保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
定义并分配各个设备不同的物理地址。
由上述描述可知,保证同一级网络内,没有物理地址相同的两个设备,有效避免通信冲突,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链路层包括网络七层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记载有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逻辑地址不重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支持任意通信方式,特别是三种以上通信方式的多级网络混合组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在不需要进行复杂协议转换的情况下,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低成本、高通信质量的多级网络全面的覆盖各个区域,改善现有混合组网通信方式,获取更优体验、更实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逻辑设备地址中还记载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当一个设备内含有至少两个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进一步的,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都遵从HDLC 协议标准;
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包括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都遵从DLMS/COSEM协议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地址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个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个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
网络内各个设备的物理地址不重复。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解决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 MBUS,红外等通信方式,在低压电力系统中上述三种以上通信方式无法任意混合组网;若想混合组网,需要进行复杂转换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混合组网网络中,至少包含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 MBUS,红外这些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假设根据一具体的通信网络组合及设备的安装情况,所绘制出的当前需要实施的混合组网的示例网络拓扑图如图2 所示。
本实施例实现上述混合组网网络的过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一、抽象网络的七层OSI模型为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
其中,OSI协议规范是一个开放性的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网络构建中广泛运用。OSI模型有7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传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将现有的7层OSI模型网络抽象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具体的,抽象后三层通信模型中的物理层包括OSI模型的物理层,即原先的物理层,表示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红外等的通信方式;抽象后的应用层包含了原通信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以及会话层,对应网络中应用、数据加密、数据转换及会话控制的功能;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包括原通信模型的传输层、网络层以及数据链路层,对应数据包传送、网络地址分配以及数据包的封装功能。
二、抽象后的网络模型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设置:
1、规定网络内所有设备在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标准。
具体的,通过设置网络内所有的设备都遵从开放的HDLC协议标准,以获取最高效的通信质量。当然,其他协议也可实现,如RF、PLC等,但是基于 HDLC是一个非常高效且有公开标准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且应用非常广泛,而上述RF、PLC等的通信速率较低,基于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否高效将对电力集抄网络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优选采用HDLC协议标准。
2、规定网络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地址都同时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优选的,各个设备的通信地址都被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
具体的,物理地址是绝对地址,逻辑地址是一种相对地址,分别对应本实施例中的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在同一个物理地址内,可以存在多个逻辑地址;可以理解为:物理地址用于区分设备的物理边界,逻辑地址则对应了此物理设备内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同时,标记4个字节的目的在于:首先HDLC的地址规则并不限制具体的地址长度,其次对于以台区为单位的电力集抄系统而言, 2字节的HDLC物理地址,可对应最多16384个设备,同样的,2字节的逻辑地址便可最多对应16384个逻辑设备,是完全足够抄表系统的实际需求的;同时,也能提供更大的逻辑地址配置空间,提高地址配置的灵活性。
3、在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定义并分配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所有逻辑地址之间不重复。
具体的,对应一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需要被分配逻辑地址的逻辑设备包括:主逻辑设备(即设备自身)、设备内的各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如通信模块),设备内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如红外通信端口、RS485通信端口等)。一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分配示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应设备内的本地通信端口也分配逻辑地址的做法,是借用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即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本地通信端口,级联下级网络,将其也作为混合组网通信的一部分,由此实现在不需要专门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就可实现数据采集,由此大幅度降低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具体的,借用本地通信端口的核心思想在于将某一物理设备的某个本地通信端口(如红外、RS485等),是作为此设备的一个逻辑设备,并对其进行逻辑地址分配。把设备的本地通信端口视作网络内的一个逻辑设备后,整个网络就可以通过地址直接访问到此接口,并借用此接口进行数据转发。将设备内的通信模块也作为组网一部分的道理亦同。
将网络中的每一个设备用于通信的模块(通信模块)和各个通信端口,甚至设备本身都当作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并对应分配不同的逻辑地址。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由于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中包含了网络层的功能,混合组网的网络内所有的逻辑设备及物理设备都必须定义统一的地址分配方法,否则设备之间无法相互识别及进行数据转发,网络层功能无法实现,也就是说,以此保证网络层功能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在上述基础之上,能实现各个设备、各个通信模块以及通信接口在网络中的相互识别以及进行数据转发,而无需关心各自所使用的通信方式,即,采用逻辑地址区分不同的通信方式,克服不同通信方式之间需要转换协议的限制,以此同时实现了混合组网。在降低混合组网成本的同时,又能大幅提升混合组网的效率和实用性。
4、定义各个设备的物理地址。
具体的,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定义各不相同的物理地址,保证在同一级网络中,没有物理地址相同的两个设备。
5、规定抽象后的应用层都遵从统一的协议标准,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具体的,网络内的所有设备,所遵从的通信模型必须一致;也就是必须遵从抽象后的三层模型。由于抽象后的应用层包含应用、数据加密、数据转换及会话控制的功能;设备间若需要相互通信,这些部分必须遵从同一个标准。优选使用开放且标准的DLMS/COSEM通信协议。
本实施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把通信模型简化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把各种通信方式简化为物理层,统一了所有设备的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提出一种中间层协议,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逻辑地址区分不同的通信方式的方法,简化同一设备内支持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网络时需要进行复杂协议转换的问题,实现任意通信网络的混合组网。由此,便可实现一种基于开放标准的混合组网方法,网络内的所有设备均遵从上述的标准进行设置,便可实现在低压电力系统中,很灵活地实现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红外等通信方式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组网;甚至是适合任意上述通信方式的多级网络的混合组网。同时,本实施例也提出了一种可以借用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电能表)的本地通信端口的方法,作为混合组网通信的一部分,提出了不需要额外的通信设备,就可实现数据采集的方法,可大幅降低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展,还能实现在数据链路层中标记数据转发路径信息,从而大幅改善组网的效率。
具体的,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区别之处在于:
在实施例一的“二、抽象后的网络模型的设置”过程中的第“3、”过程中,对应各个设备所定义并分配的逻辑设备地址中还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一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分配示例如下表2所示。
所述转发标记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来源通道。
具体的,对应一设备内含有两个以上的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其中,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对一级转发源端口及二级转发源端口的定义,目的是把转发源端口标记至逻辑设备地址中,相当于在网络层标记了整个信息传递的路由信息。数据在多级网络传输过程中,设备只需要根据路由信息进行转发即可;每个节点设备不需要额外的存储资源,时间片分配进行转发路径信息记录。
通过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转发标记端口定义通道来源,标记路径信息,使得网络内的设备在进行数据转发时,无需记录路径信息,从而大幅改善伦和组网的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二,提供一具体运用实例:
一种同时包含微功率无线(RF),电力线载波(PLC),RS485以及红外通信的混合组网网络。
如图2所示,网络中包含有设备:带RF网关模块的集中器1、带RF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2、带RF模块及红外接口的电能表3、带RF转PLC网关模块的电能表4、多个的带RS485接口的电能表5、带红外接口的电能表6、带PLC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7,以及多个的带PLC模块的电能表8。
网络中设备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带RF网关模块的集中器1通过RF网络与同时带有RF模块的电能表2、电能表3以及电能表4连接;所述带RF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2与所述带RS485接口的电能表5通过RS485总线连接;所述带RF模块及红外接口的电能表3与所述带红外接口的电能表6通过红外接口连接;所述带RF转PLC网关模块的电能表4与所述带PLC模块的电能表7 和电能表8通过PLC网络连接;所述带PLC模块及RS485接口的电能表7与所述带RS485接口的电能表5通过RS485总线连接。
上述一种混合组网网络包含了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以及红外多种通信方式,具体的混合组网的拓扑结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仅限于此。
进一步的,上述混合网络抽象后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中,规定在混合组网网络中所有的设备在数据链路层均遵从HDLC 协议标准的帧格式。
具体的,上述网络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引用自ISO/IEC13239:2002 HDLC;其中一种帧格式如下表3所示,包含帧头0x7e、帧类型与帧长、目的地址域、源地址域、控制域、帧头校验、LLC帧头、用户数据信息、数据帧校验,以及帧尾0x7e。
表3
进一步的,对应上述表3的帧格式中的目的地址域中的逻辑设备地址进行定义和分配。如上表2所示,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为2字节,包含主逻辑设备、第一通信模块功能区、第一通信模块固件区、0端口-PLC通信、1端口- 红外通信、2端口-RS485通信、3端口-RF通信、一级转发源端口、二级转发源端口,以及一部分预留地址。
其中,所述主逻辑设备,表示访问对象为设备本身。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功能区,表示访问对象为第一通信模块的功能程序;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固件区,表示访问对象为第一通信模块的固件程序;所述0端口-PLC通信,表示访问对象设备的0端口,设备把数据帧转发至0端口(即转发至PLC通信端口);所述 1端口-红外通信,表示访问对象设备的1端口,设备把数据帧转发至1端口(即转发至红外通信端口);所述2端口-RS485通信,表示访问对象设备的2端口,设备把数据帧转发至2端口(即转发至RS485通信端口);所述3端口-RF通信,表示访问对象设备的3端口(即转发至RF通信端口),设备把数据帧转发至3 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当同一设备内含有两个以上上行通道时,用于标记转发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当同一设备内含有两个以上上行通道时,用于标记转发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其中一种逻辑地址的分配依据可以是:
1.设备出厂序列号最后四位的值范围为16-9999;直接默认到设备中;例:地址为:037586937378则RS485的HDLC地址为:十进制:7378;16进制数: 0x1CD2;
2.设备出厂序列号最后四位的值为0-15;加上10000后默认到设备中;例:地址为:037586930001则HDLC地址为:十进制:10001;16进制数:0x2711;
3.若现场安装过程中出现同一总线上重复的地址的情况;则可以对其进行重新设置;允许重新设置的地址范围为:0x2720-0x27E7。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对逻辑设备地址进行网络内的统一定义,混合组网内的所有设备,都可通过判断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设备地址确定访问的逻辑对象,访问对象为通信端口时,设备则直接通过端口转发数据帧,从而实现混合组网的目的。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链路层包括网络七层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都遵从HDLC协议标准。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包括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都遵从DLMS/COSEM协议标准。
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优选所述通信地址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个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个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网络内各个设备的物理地址不重复。
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记载有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所有逻辑地址之间不重复。
优选的,所述逻辑设备地址中还记载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当一个设备内含有至少两个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基于一种中间层协议实现灵活地组建包含任意通信方式的混合组网,使得组网方式更简便、高效、成本更低、实用性更高;同时无需记录路径信息,大幅改善混合组网的通信效率;进一步的,使用开放且标准的通信协议即可实现,显著提高其实用性,更易于推广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方法包括:
抽象网络的七层OSI模型为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包括OSI模型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在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定义并分配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逻辑地址不重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并分配的还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当一个设备内含有至少两个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都遵从HDLC协议标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抽象后的应用层包括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应用层都遵从DLMS/COSEM协议标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具体为:
设置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抽象后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个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个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义并分配各个设备不同的物理地址。
7.一种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网络中至少包括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MBUS、以及红外的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三层通信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链路层包括网络七层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地址都包含逻辑设备地址和物理地址;
各个设备的逻辑设备地址中记载有包括设备本身、设备内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各个通信端口的逻辑地址,网络内的逻辑地址不重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设备地址中还记载包括转发标记端口的逻辑地址;
当一个设备内含有至少两个上行通道时,所述转发标记端口包括一级转发源端口和二级转发源端口;所述一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一级来源通道,所述二级转发源端口用于标记转发数据帧的二级来源通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都遵从HDLC协议标准;
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包括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网络内各个设备对应三层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都遵从DLMS/COSEM协议标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地址标记为4个字节,其中最高两个字节表述逻辑设备地址,另外两个字节表述设备的物理地址;
网络内各个设备的物理地址不重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84807.2A CN108769943B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84807.2A CN108769943B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9943A true CN108769943A (zh) | 2018-11-06 |
CN108769943B CN108769943B (zh) | 2021-08-27 |
Family
ID=6400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84807.2A Active CN108769943B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69943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39284A (zh) * | 2018-11-30 | 2019-04-16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表的时间数据压缩方法及其解压方法 |
CN109787953A (zh) * | 2018-12-11 | 2019-05-21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lms加密通信的红外端口保护方法 |
CN109922537A (zh) * | 2019-03-29 | 2019-06-21 |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链路层及其实现方法 |
CN110311805A (zh) * | 2019-05-31 | 2019-10-08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及电力线通讯的多源通讯网络 |
CN111556381A (zh) * | 2020-05-03 | 2020-08-18 | 常州盘石水泥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生产车间高效电能数据采集方法 |
CN111679241A (zh) * | 2020-05-31 | 2020-09-18 | 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表检定流水线用多信息通道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12583688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2583705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4593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无线系统和移动站 |
CN1875582A (zh) * | 2003-10-29 | 2006-12-06 | 京瓷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管理装置、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程序、移动通信管理程序、及移动通信方法 |
EP1892847A1 (en) * | 2006-08-26 | 2008-02-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pilot channel |
KR100813608B1 (ko) * | 2006-09-25 | 2008-03-17 | 한국전력공사 | 피엘씨 기술을 활용한 물관리 원격 감시제어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CN101354408A (zh) * | 2008-07-31 | 2009-01-28 |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台区集中服务终端的电能采集与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2496260A (zh) * | 2011-11-23 | 2012-06-13 | 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信技术式电力信息采集控制方法 |
US20140032004A1 (en) * | 2008-05-27 | 2014-01-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4703244A (zh) * | 2015-03-27 | 2015-06-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IPv6微功率无线通信方法 |
WO2016048110A1 (en) * | 2014-09-26 | 2016-03-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roadcast resource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10584807.2A patent/CN1087699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4593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无线系统和移动站 |
CN1875582A (zh) * | 2003-10-29 | 2006-12-06 | 京瓷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管理装置、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程序、移动通信管理程序、及移动通信方法 |
EP1892847A1 (en) * | 2006-08-26 | 2008-02-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pilot channel |
KR100813608B1 (ko) * | 2006-09-25 | 2008-03-17 | 한국전력공사 | 피엘씨 기술을 활용한 물관리 원격 감시제어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US20140032004A1 (en) * | 2008-05-27 | 2014-01-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1354408A (zh) * | 2008-07-31 | 2009-01-28 |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台区集中服务终端的电能采集与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2496260A (zh) * | 2011-11-23 | 2012-06-13 | 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信技术式电力信息采集控制方法 |
WO2016048110A1 (en) * | 2014-09-26 | 2016-03-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roadcast resource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703244A (zh) * | 2015-03-27 | 2015-06-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IPv6微功率无线通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UAN PABLO NIETO GONZALEZ 等: "Multiple Fault Diagnosis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with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 《 2007 SIXTH MEXIC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 SESSION (MICAI)》 * |
王曦: "基于DLMS/COSEM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器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39284A (zh) * | 2018-11-30 | 2019-04-16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表的时间数据压缩方法及其解压方法 |
CN109787953B (zh) * | 2018-12-11 | 2021-05-04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lms加密通信的红外端口保护方法 |
CN109787953A (zh) * | 2018-12-11 | 2019-05-21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lms加密通信的红外端口保护方法 |
CN109922537A (zh) * | 2019-03-29 | 2019-06-21 |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链路层及其实现方法 |
CN109922537B (zh) * | 2019-03-29 | 2024-03-15 |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无线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
CN110311805A (zh) * | 2019-05-31 | 2019-10-08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及电力线通讯的多源通讯网络 |
CN110311805B (zh) * | 2019-05-31 | 2022-05-0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及电力线通讯的多源通讯网络 |
CN112583688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2583705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2583705B (zh) * | 2019-09-30 | 2023-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11706324B2 (en) | 2019-09-30 | 2023-07-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ybrid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CN112583688B (zh) * | 2019-09-30 | 2023-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1556381A (zh) * | 2020-05-03 | 2020-08-18 | 常州盘石水泥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生产车间高效电能数据采集方法 |
CN111679241B (zh) * | 2020-05-31 | 2022-05-03 | 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表检定流水线用多信息通道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11679241A (zh) * | 2020-05-31 | 2020-09-18 | 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表检定流水线用多信息通道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9943B (zh) | 2021-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9943A (zh) | 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组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378752A (zh) | 一种网络漫游系统及网络漫游方法 | |
EP2579227A1 (en) | Data acquisition concentrator an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 |
TWI477111B (zh) | 室外無線數據裝置與其訊號處理方法 | |
CN105515972B (zh) | 一种动态化自组网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2025591A (zh) | 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3973569B (zh) |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用户驻地设备和系统 | |
CN114845325B (zh) | 基于hplc和bmp无线通信双模融合下的信标共用方法 | |
CN104683323A (zh) | 基于混合协议的智能配电网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5981417A (zh) | 用于便于6lowpan数据访问的基于微微-rru的网络实现 | |
CN102611710A (zh) | 基于mms的调度主站与变电站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 |
CN101425838A (zh) | 一种数据通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0481B (zh) | Wlan和lan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104554A (zh) | 接入设备、家庭网关、接入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 |
CN105072589B (zh) | 一种广域物联网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广域物联网基站 | |
CN106789533A (zh) | 业务通道与管理通道分离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6160212B (zh) | 一种电力通信终端的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6921660A (zh) | 一种支持任意通信协议共享信道资源的方法 | |
CN106657377B (zh) | 一种wia-pa/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实现方法 | |
CN103036751A (zh) | 一种电力数据通信网系统 | |
CN109005150A (zh) | 基于以太网mac地址的无链接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05430665B (zh) | 实现多网混合规模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789217A (zh) | 一种战术通信网络智能开通方法 | |
CN104022935A (zh) | 一种基于业务属性的移动通信网络隔离的方法 | |
CN207340197U (zh) | 一种1+N模式的多通道Lora集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high tech District, Southern District, software base, building 8, block A, floor 1, 9 Applicant after: Galaxy Power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high tech District, Southern District, software base, building 8, block A, floor 1, 9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Inhemeter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