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物流仓储领域的具体应用环境示例,加以阐述本发明机器人准确获持与放置的方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码放货物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机器人1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服务器80进行数据交互,根据服务器80发送的指令,前往货舱30执行卸货或装货操作。例如:将货物60从货舱30之外的地方或传送装置40上,装载至货舱30。或者,将货物60从货舱30卸载至传送装置40上或搬运到货舱30之外的地方。其中,机器人10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机器人,也可以是由多个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集群。具体的,机器人10包括机械臂以及连接于机械臂操作末端的末端执行器。末端执行器包括但不限于吸盘,机械手,夹持装置。机械手包括灵巧手。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码放货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
S202、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目标状态,若传感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则控制末端执行器执行获持或放置操作。
于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视觉传感器,测距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真空传感器,力反馈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以及力和力矩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目标状态包括目标位置和/或目标姿态。
具体地,目标状态包括用于执行放置操作对应的第一目标状态,或用于执行获持操作对应的第二目标状态。相应的,当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执行放置操作,以放置待放置货物。当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若传感参数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执行获持操作,以获持待获持货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趋近目标状态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根据该传感参数,控制机器人放置或获持货物。使得机器人可以准确完成货物的放置与获持。当应用与物流仓储领域,尤其用于码货方案时,可以实现货物之间的摆放距离恰当,放置整齐,节约放置空间,货物堆放稳定。在卸货时,能稳定、有效地完成卸货任务。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码放货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从放置货物的角度进行的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
S302、根据第一目标状态以及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规划从末端执行器从当前状态到达第三目标状态的第一执行路径,第三目标状态与第一目标状态具有第一距离;
S304、根据第一执行路径,控制末端执行器到达第三目标状态;
S305、当控制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控制末端执行器执行放置已获持的待放置货物的操作。
第一目标状态与执行放置操作对应。根据货物的第一目标状态以及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规划末端执行器从当前状态到达与第一目标状态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三目标状态的第一执行路径。根据第一执行路径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到达第三目标状态后,趋近第一目标状态,并当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末端执行器放置该待放置货物。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包括已获持待放置货物的当前位置和/或当前姿态。
第三目标状态为接近第一目标状态的一个可行位置和/或可行姿态。通过第三目标状态趋近第一目标状态。在趋近过程中,结合传感器的传感参数,判断是否执行放置操作。例如在物流仓储的应用场景中,已获持待放置货物的机器人,根据力和力矩传感器判断已获持的待摆放货物未接触到任意一面的空间位置,该面包括地面、舱壁、墙面,还包括下侧、左侧、右侧、后侧已堆放的货物等,则当末端执行器逐渐趋近该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待放置货物接触到下侧的承载面,例如前述的地面、货舱底面、下方货物等,产生一个外力,则证明已接触到预放置的底面,则可作为机器人松手放置待放置货物的判断条件。当然对于除了底面,其他面附近也有货物或障碍物的场景下,机器人判断是否放置的条件可以为,货物的后侧和下侧产生了外力,还可以增加左侧或右侧也产生了外力,可以判断为符合紧密码放。但左侧、右侧等其他侧产生的外力也可以作为调整参数,例如,趋近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检测到左侧产生了外力,则说明需要右移后放置货物。
可选的,通过传感器检测外力,获取外力参数。传感参数包括该传感器获取到的外力参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外力参数属于第一区域参数。该第一区域参数的区域范围可以在灵活根据场景需求约束条件下设置。如,可以设置该区域范围对应第一目标状态的方向检测到外力时,传感器获取的外力参数。也可以为,在对应趋近第一目标状态的方向检测到外力时,传感器获取的外力参数。还可以为在特定的方向检测到外力并且外力大于一外力值时,传感器获取的外力参数。可以理解的是,该特定方向可以包括多方向的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传感器获取的符合需求的外力参数范围则为第一区域参数。第一区域参数为依据具体应用场景所需而设定的符合第一目标状态对应的传感参数。例如场景所需的第一目标状态包括待放置货物的放置位置和放置姿态,则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满足码放货物的紧密度要求,则可以执行放置。该示例下,可以通过检测货物受到的其他货物或舱壁对货物产生的反作用力判断是否接触到,以及甚至可以设定作用力达到某一范围,则符合紧密度要求的传感参数区域,即为该场景需求的第一区域参数。当趋近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若该传感参数属于符合第一目标状态对应的第一区域参数,则执行放置。例如,第一区域参数对应于待放置货物底侧、后侧、左侧、右侧中任意一面或任意几面具有的反作用力,如接触到其他货物、地面或货舱的舱壁等,产生对货物的反作用力,进而通过获持待放置货物的末端执行器,对与末端执行器连接的传感器产生作用力。该连接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可选的,传感器可包括:力反馈传感器和/或力矩传感器,还可以为力/力矩传感器(Force/Torque Sensor)。该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机器人操作末端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处,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末端执行器上。
力传感器(Force Sensor)是将力的量值转换为相关电信号的器件。力是引起物质运动变化的直接原因。力和力矩传感器(Force/Torque Sensor )用于测量支撑物和被支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扭矩。可以设置在机器人操作末端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处。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视觉传感器。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末端执行器获持的待放置货物的可移动空间。传感参数可包括:该视觉传感器获取的待放置货物趋近该第一目标状态的可移动空间。具体地,该视觉传感器包括三维摄像装置,如颜色深度(RGBD,RGB Depth)装置,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该传感参数为该三维摄像装置获取的空间数据。也可以为二维摄像装置结合深度感知装置,从而可以获得二维图像以及深度数据,即可以获得空间数据。
则该传感参数符合该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可移动空间属于预置的第一空间范围。即,当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获持待放置货物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该视觉传感器获取的待放置货物趋近该第一目标状态的可移动空间,属于预置的第一空间范围,则机器人放置该待放置货物。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测距传感器。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待放置货物趋近其他物体的第一距离。传感参数可包括该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该待放置货物趋近其他物体的距离,则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待放置货物趋近其他物体的距离属于预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即,当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获持待放置货物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该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该待放置货物趋近其他物体的距离,属于预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则机器人放置该待放置货物。
一般的,测距传感器可以获得一维数据。当具有三个测距传感器则可以算出测算表面的法向量。进而可以依据法向量测算出末端执行器与测算表面的距离。进而还可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姿态,以准确趋近。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视觉传感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若检测对象超出该视觉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还可以通过该测距传感器测量待放置货物与其他货物的距离等符合场景所需的传感参数。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接近传感器。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待放置货物与趋近其他物体的第一接近数据。传感参数可包括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该待放置货物与趋近其他物体的第一接近数据,则该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为该第一接近数据属于预置的第三阈值范围。即,当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获持待放置货物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该待放置货物与趋近其他物体的第一接近数据,属于预置的第三阈值范围,则机器人放置该待放置货物。
接近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具体的接近参数,或者,也可以仅用于检测是否产生接近数据。当接近传感器为检测是否产生接近数据时,可以依据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参数,设置接近传感器与机器人的位置。例如接近距离为55mm,则接近至小于等于55mm则产生接近数据,否则无数据。将该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末端执行器可获持货物的状态下与货物的距离落入55mm的位置。则当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接近传感器产生接近数据,即代表末端执行器处于可获持货物的状态,则执行获持。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触觉传感器。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触觉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放置货物的接触数据。传感参数包括末端执行器与待放置货物的接触数据。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触觉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参数属于第三区域参数。当控制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时,若检测到触觉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参数属于第三区域参数,则放置该待放置货物。第三区域为依据具体应用场景所需而设定的符合第一目标状态对应的所有触觉传感器获取的传感参数的结合。例如场景所需的第一目标状态包括待放置货物的放置位置和放置姿态,则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若获取的接触数据满足码放货物的紧密度要求,则可以执行放置。该示例下,可以通过检测货物受到的其他货物或舱壁对货物产生的反作用力判断是否接触到,以及甚至可以设定作用力达到某一范围,则符合紧密度要求的传感参数,即为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参数落入该场景需求约束下第三区域的传感参数。当趋近第一目标状态过程中,若该传感参数落入符合第一目标状态对应的第三区域的传感参数范围之内,则执行放置。例如,第三区域参数对应于待放置货物底侧、后侧、左侧、右侧中任意一面或任意几面具有的反作用力,如接触到其他货物、地面或货舱的舱壁等,产生对货物的反作用力,进而通过获持待放置货物的末端执行器,对与末端执行器连接的触觉传感器产生作用力。具体的,触觉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末端执行器获持货物时,与货物接触的区域。
进一步的,触觉传感器还可以检测力的分布。第三区域的设定还可以包括末端执行器与货物接触分布的接触数据限定。例如,当末端执行器为机械手,触觉传感器设置于机械手各手指接触货物的区域。则第三区域的设定包括各手指与货物的接触分布限定得到的接触数据范围。假设,该接触分布限定为各手指与货物的接触区域均大于第一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第三区域的具体接触数据范围还可以包括力的大小的限定。
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包括吸盘。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真空传感器,该传感参数包括负压压强参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该负压压强参数的值产生预设波动。该预设波动对应于货物接触到放置面,如接触到其他货物、地面或货舱的舱壁等,产生对货物的反作用力,进而通过获持待放置货物的吸盘,对与末端执行器连接的真空传感器产生负压压强变化,当该变化符合预设波动,则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即执行放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趋近目标状态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根据该传感参数,控制机器人放置货物。使得机器人可以准确完成货物的放置。当应用与物流仓储领域,尤其用于码货方案时,可以实现货物之间的摆放距离恰当,放置整齐,节约放置空间,货物堆放稳定。在卸货时,能稳定、有效地完成卸货任务。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码放货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从获持货物的角度进行的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
S402、根据第二目标状态以及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规划末端执行器从当前状态到达第四目标状态的第二执行路径,第四目标状态与第二目标状态具有第二距离;
S403、根据第二执行路径,控制末端执行器到达第四目标状态;
S404、当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若传感参数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末端执行器执行获持待获持货物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货物要获持的目标状态和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包括根据第二目标状态以及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规划末端执行器从当前状态到达与第二目标状态具有第二距离的第四目标状态的第二执行路径。根据所述第二执行路径控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到达第四目标状态后,趋近第二目标状态,并当传感参数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末端执行器获持该获持货物。末端执行器的当前状态包括末端执行器的当前位置和/或当前姿态。第四目标状态为接近第二目标状态的一个可行位置和/或可行姿态。通过到达第四目标状态趋近第二目标状态。
具体的,可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包括:通过传感器检测外力,获取外力参数。则,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外力参数属于第二区域参数。第二区域参数为依据具体应用场景所需而设定的符合第二目标状态对应的传感参数。例如场景所需的第二目标状态包括接待获持货物的获持位置和获持姿态,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过程中,满足末端执行器接触到待获持货物,则可以执行获持。该示例下,可以通过检测末端执行器是否接触到待获持货物,甚至可以设与待获持货物的作用力达到某一范围,则符合获持要求的传感参数区域,即第二区域参数。当趋近第二目标状态过程中,若该传感参数属于符合第二目标状态对应的第二区域参数,则执行获持。例如,第二区域参数对应于接触到待获持货物,甚至挤压待获持货物,待获持货物产生对末端执行器的反作用力,进而对与末端执行器连接的传感器产生作用力,以获取传感参数。该连接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其中,传感器可包括:力反馈传感器和/或力矩传感器,还可以为力/力矩传感器(Force/Torque Sensor)。该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操作末端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处,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末端执行器上。
进一步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具体地,该视觉传感器包括三维摄像装置,如颜色深度装置,双目立体视觉。该传感参数为该三维摄像装置获取的空间数据。也可以为二维摄像装置结合深度感知装置,从而可以获得二维图像以及深度数据,即可以获得空间数据。
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相对状态。传感参数可包括: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相对状态。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相对状态属于预设的可获持状态。如,当该第二目标状态为获持该待获持货物的初始获持位置和/或获持姿态。当控制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即趋近待获持货物时,根据视觉传感器获取的视觉数据获得更加准确的待获持货物的空间数据,则可以得到优化的获持位置和/或获持姿态。当末端执行器处于优化的获持位置和/或获持姿态,则获持该待获持货物。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测距传感器。
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通过测距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第二距离。第二预设条件为该第二距离属于末端执行器可获持待获持货物的第二阈值范围。即,当控制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待获持货物时,即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若根据测距传感器的传感参数判断与该待获持货物的距离,若属于该末端执行器可获持该待获持货物的执行阈值范围,则获持该待获持货物。执行阈值范围包括接触到待获持货物,也包括非接触状态。例如,当末端执行器为吸盘时,吸盘与待获持货物的距离落入吸盘的吸力范围即可。
一般的,测距传感器可以获得一维数据。当具有三个测距传感器则可以算出测算表面的法向量。进而可以依据法向量测算出末端执行器与测算表面的距离。进而还可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姿态,以准确趋近。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视觉传感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过程中,若检测对象超出视觉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还可以通过测距传感器测量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距离,待获持货物与周围的物体之间的距离等符合场景所需的传感参数。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接近传感器。
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通过接近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第二接近数据,传感参数还可以包括该接近传感器获取到的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第二接近数据。第二预设条件为该第二接近数据属于预置的第四阈值范围。即,当控制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待获持货物时,即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若检测到机器人与该待获持货物的第二接近数据,属于预置的第四阈值范围,则获持该待获持货物。
接近传感器包括可以检测具体接近参数,也可以包括仅可以检测是否有接近数据。当接近传感器为检测是否产生接近数据时,可以依据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参数,设置接近传感器于机器人的位置。例如接近距离为55mm,则接近至小于等于55mm则产生接近数据,否则无数据。将该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末端执行器可获持货物的状态下与货物的距离落入55mm的位置。则当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接近传感器产生接近数据,即代表末端执行器处于可获持货物的状态,则执行获持操作。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触觉传感器。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触觉传感器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接触数据。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接触数据属于第四区域参数。即,当控制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趋近待获持货物时,即趋近第二目标状态时,若检测到末端执行器与该待获持货物的接触数据属于第四区域参数,则获持该待获持货物。由于触觉传感器可以检测力的大小,因此,第四区域的设定还可以包括与货物之间作用力大小的限定。
进一步的,触觉传感器还可以检测力的分布。第四区域的设定还可以包括末端执行器与货物接触分布的接触数据限定。例如,当末端执行器为机械手,触觉触感器设置于机械手各手指接触货物的区域。则第四区域的设定包括各手指与货物的接触分布限定得到的接触数据范围。假设,该接触分布限定为各手指与货物的接触区域均大于第一面积。机械手趋近第二目标状态包括机械手趋近获持待获持货物,例如,逐渐收拢手指,直到各手指的触觉传感器获得的接触数据对应于待获持货物的接触区域大于第一面积,则执行获持。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第四区域的具体接触数据范围还可以包括力的大小的限定。
进一步的,还可以利用触觉触感器的接触数据监测获持货物状态下,货物是否产生滑动。若滑动,则控制末端执行器加大获持力度。还可以包括,获持状态下,对货物姿态的调整。
进一步的,根据接触数据得到货物的纹理。例如,第二目标状态为获持位置和/或获持姿态对应货物具有纹理特征的区域。则当末端执行器趋近第二目标状态过程中,根据接触数据判断末端执行器是否接触到该具有纹理特征的区域,当末端执行器与待获持货物的接触数据的特征,与末端执行器和待获持货物的具有纹理特征的区域接触时对应的接触数据的特征相匹配时,确认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执行获持操作。
另一可行实施方式下,可以依据前述方式,根据接触数据判断接触到待获持货物,则执行获持。获持后,控制末端执行器调整货物的姿态。例如,根据视觉传感器或已知的货物模型数据获知纹理特征位于末端执行器于货物获持区域的上方,则可以减小末端执行器的获持力度,但保持接触,即根据接触数据控制末端执行器于货物之间的作用力。在接触状态下,仍具有摩擦力,控制货物于下滑至纹理特征到达末端执行器的获持区域,即在下滑阶段根据接触数据判断是否具有纹理特征,如有,则控制末端执行器加大获持力。即货物稳定获持于末端执行器中,且末端执行器获持的区域处于货物的纹理特征的区域。具体的,当该纹理特征包括货物信息时,可以通过触觉传感器得到纹理特征,进而得到该货物的信息。
进一步的,传感器还包括:真空传感器。
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包括吸盘。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真空传感器,该传感参数包括负压压强参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该负压压强参数的值大于预设负压压强阈值。预设负压压强阈值符合该吸盘吸住该待获持货物所需的负压压强值。
可以理解的是,执行获持或放置与判断传感参数可以同步完成。即一旦判断符合预设条件,末端执行器停止趋近运动。
上述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参数、第三区域参数、第四区域参数包括一维区间,二维区域,三维空间、六维空间等多维空间对应的多个传感参数的集合。上述集合中的多个传感参数的具体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当包括2个可以检测六维的传感器,则可以获得12维空间数据,用于描述传感器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趋近目标状态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根据该传感参数,控制机器人获持货物。使得机器人可以准确完成货物的获持。当应用与物流仓储领域,尤其用于码货方案时,可以实现货物之间的摆放距离恰当,放置整齐,节约放置空间,货物堆放稳定。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到达接近第一目标状态的第三目标状态,以及接近第二目标状态的第四目标状态后,在趋近第一目标状态、第二目标状态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取的传感参数判断是否执行放置或获持,以避免因机器人计算及机械操作存在误差导致一次规划到达目标状态执行放置或获持货物时挤压到其他货物或墙壁,或无法获持货物,导致任务失败的问题。从而提高保持货物完整的几率。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为图1中的机器人10,机器人10包括:
末端执行器101,设置于机器人10的操作末端。该操作末端可以是机械臂执行末端。末端执行器101设置于该机械臂执行末端。
传感器102,用于获取传感参数。
存储器103、处理器104及存储在存储器103上并可在处理器1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4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机器人码放货物的方法。
上述末端执行器101、传感器102、存储器103以及处理器104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总线105连接。
存储器103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3用于存储一组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104与存储器104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3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4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机器人。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进一步的,传感器102包括:视觉传感器,测距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真空传感器,力反馈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以及力和力矩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几个传感器。
其中,力反馈传感器设置在该末端执行器,力和力矩传感器设置在该操作末端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处。
具体地,力反馈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力。
力和力矩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力及力矩。
视觉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放置货物趋该第一目标状态的可移动空间。
视觉传感器还用于获取的待获持货物的数据,用于获取与待获持货物的距离。
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放置货物趋近其他物体的距离。
测距传感器还用于检测与待获持货物的距离。
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放置货物与趋近其他物体的第一接近数据。
接近传感器还用于检测与待获持货物的第二接近数据。
触觉传感器用于获取末端执行器与待放置货物或待获持货物接触时产生的接触数据。
真空传感器用于获取负压压强参数。进一步的,根据负压压强参数判断是否吸住物体之后,该真空传感器还可以用于调整吸力的大小。
真空传感器还用于测量负压压强的波动。
根据以上各传感器检测的传感器参数,确认通过传感器得到的传感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放置该待放置货物。以及确认通过传感器得到的传感参数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获持该待获持货物。具体请参见前述图2至图4所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机器人还包括:移动机构、机械臂、机身以及供电电源。
其中,移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轮子,通过驱动轮子转动,使得机器人向各个方向移动。
上述处理器104以及存储器103设置在机身中。
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机器人上设置有至少一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参数,根据该传感参数,控制机器人放置或获持货物,使得机器人在码放货物时准确完成货物的操作,使得货物之间距离恰当,放置整齐,节约放置空间,货物堆放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机器人码放货物的方法及机器人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