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4625A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74625A CN108674625A CN201810188690.6A CN201810188690A CN108674625A CN 108674625 A CN108674625 A CN 108674625A CN 201810188690 A CN201810188690 A CN 201810188690A CN 108674625 A CN108674625 A CN 1086746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ne
- gas
- reversible electric
- electric machine
- fuel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2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powered by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pulsion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02—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 B63H23/1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for transmitting drive from more than one propulsion power unit
- B63H23/12—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for transmitting drive from more than one propulsion power unit allowing combined use of the propulsion power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2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powered by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pulsion units
- B63H2021/20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powered by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pulsion units of hybrid electric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燃料电池、可逆电机、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输入\输出端,气体机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螺旋桨相连,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分别与配电板电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可逆电机电连,可逆电机与整流器相连。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有效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动力系统,具体地说是船舶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这就对船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船舶的节能减排技术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的燃料是未来船舶发动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天然气有着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优点。但受现阶段天然气发动机技术水平不高的限制,天然气发动机存在动力响应性差、功率不足等缺点。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比能量高、噪音低、可靠性高、又易于建设的发电装置,是未来船舶电力推进的新方向。不过由于现阶段技术不成熟,燃料电池还存在着启动较慢、燃料的存储和供应难、功率密度低等缺点。
纯电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未来船舶技术研究的前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操纵性、安全性、低噪声以及低污染等优点。然而,受发电方式、功率密度以及储能技术的影响,现阶段的纯电动船舶并不能达到高性能的速度、加速度和自控性,其续航能力也受其电池容量制约。
船舶混合动力技术有助于解决能源问题与技术不成熟之间的矛盾,为船舶从传统的内燃机推进方式过渡到纯电力推进方式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时,混合动力船舶兼有内燃机推进船舶和纯电力推进船舶的优点:相比于内燃机推进船舶,可根据负荷大小选择工作模式,保证所有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冗余性好;相比于纯电力推进船舶,初期投入成本低,且续航能力强。因此,发展混合动力船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船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体机、燃料电池、可逆电机、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输入\输出端,气体机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螺旋桨相连,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分别与配电板电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可逆电机电连,可逆电机与整流器相连。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机械推进模式;
所述的机械推进模式包括:气体机推进模式、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
(1)气体机推进模式:气体机处于运行状态,永磁耦合器闭合,离合器断开,由气体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2)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气体机和可逆电机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为发电机模式,永磁耦合器和离合器闭合,由气体机带动螺旋桨运转的同时带动可逆电机发电,经整流器汇入配电板。
2、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电力推进模式;
所述的电力推进模式包括:燃料电池推进模式、蓄电池推进模式、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岸电充电模式;
(1)燃料电池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2)蓄电池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3)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4)岸电充电模式:当船舶在港口和岸边停靠时,外接电源为蓄电池充电。
3、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混合推进模式;
所述的混合推进模式为:气体机和可逆电机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为电动机模式,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和离合器闭合,由气体机、可逆电机共同带动螺旋桨运转。
4、气体机为天然气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可逆电机为永磁电机,燃料电池为可直接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或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或磷酸型燃料电池,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设置有气体机、可逆电机,功率覆盖范围广,可以满足船舶在更多工况下的动力需求,并能使气体机和可逆电机更好的工作在高效率区,从而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改善了船舶航行时的动力响应,提升了船舶的加减速性能和倒船性能。
2.气体机搭配燃料电池的供气需求与仅布置有气体机或燃料电池时的成本更加优化。同时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相结合作为电力供给装置,蓄电池弥补了燃料电池动力响应差、无法充电的缺点,燃料电池弥补了蓄电池容量低、效率低的缺点,并且可以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气体机和齿轮箱采用永磁耦合器代替传统的离合器连接,实现了气体机的柔性并车,有效改善了气体机在并车时受到的冲击和震动,延长了气体机的使用寿命,虽然相比离合器,永磁耦合器的动力响应较慢,但用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可以很好的避免该影响。
4.多种动力源的布置方案提高了船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通过永磁耦合器和离合器的闭合及断开以及可逆电机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可根据实际动力需求和船舶航行环境,选择适合的工作模式。该方案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港口和海域的排放标准,还能有效缓解技术不成熟与愈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5.若采用本系统提供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船舶可以不用安装发电用的柴油辅机,船舶负载的电力供给可主要由燃料电池和可逆电机代替,紧急情况还可使用蓄电池代替,故可有效节省船舱空间以及减少一定的初期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1、永磁耦合器2、可逆电机3、离合器4、齿轮箱5、螺旋桨6、液化天然气罐7、气体供给装置8、气阀9、燃料电池10、蓄电池11、充电插头12、船舶负载13、配电板14、逆变器15、变频器16、整流器17。其连接关系为:气体机1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2与齿轮箱5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3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4与齿轮箱5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5的输出端与螺旋桨6相连,液化天然气罐7与气体供给装置8气连,并通过气阀9将天然气输送至气体机1和燃料电池10中,燃料电池10、蓄电池11、船舶负载13、逆变器15、整流器17都通过开关与配电板14电连,逆变器15通过变频器16与可逆电机3电连,可逆电机3与整流器17电连,蓄电池11带有可外接充电的插头12。
本实施例中,气体机1优选纯天然气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可逆电机3优选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寿命长等优点永磁电机,燃料电池10优选可直接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或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或磷酸型燃料电池,蓄电池11优选成本低、可靠性好的铅酸蓄电池或功率密度高、体积重量小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机械推进模式,电力推进模式,混合推进模式。
1.机械推进模式
机械推进模式可分为:气体机推进模式、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
1)气体机推进模式:在该种工作模式下,气体机1处于运行状态,永磁耦合器2闭合,离合器4断开,由气体机1带动螺旋桨6运转。
2)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在该种工作模式下,气体机1和可逆电机3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3为发电机模式,永磁耦合器2和离合器4闭合,由气体机1带动螺旋桨6运转的同时带动可逆电机3发电,经整流器17汇入配电板14。
2.电力推进模式
电力推进模式可分为:燃料电池推进模式、蓄电池推进模式、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岸电充电模式。
1)燃料电池推进模式:在该种工作模式下,可逆电机3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完全由燃料电池10提供,汇入配电板14后再经逆变器15、变频器16输入,永磁耦合器2断开,离合器4闭合,由可逆电机3带动螺旋桨6运转。
2)蓄电池推进模式:在该种工作模式下,可逆电机3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完全由蓄电池11提供,汇入配电板14后再经逆变器15、变频器16输入,永磁耦合器2断开,离合器4闭合,由可逆电机3带动螺旋桨6运转。
3)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在该种工作模式下,可逆电机3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10和蓄电池11提供,汇入配电板14后再经逆变器15、变频器16输入,永磁耦合器2断开,离合器4闭合,由可逆电机3带动螺旋桨6运转。
4)岸电充电模式:当船舶在港口和岸边停靠时,可通过充电插头12外接电源为蓄电池11充电。
3.混合推进模式
在该种工作模式下,气体机1和可逆电机3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3为电动机模式,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10和蓄电池11提供,汇入配电板14后再经逆变器15、变频器16输入,永磁耦合器2和离合器4闭合,由气体机1、可逆电机3共同带动螺旋桨6运转。
上述模式中:机械推进模式适用于当船舶离开港口或码头后,进入海域稳定航行时,以及对船舶排放和噪声要求不高的区域;电力推进模式适用于船舶进出港口或码头,船舶加减速、倒船、靠岸,以及对船舶排放和噪声有较高要求的区域;混合推进模式适用于船舶对推进功率或航速有一定需求时。其中辅助发电模式适用于燃料电池不工作时。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以不用布置发电用的船舶柴油辅机,船舶负载13所需要的电力主要由燃料电池10提供,辅助发电时可逆电机3也可提供部分电力,建议遇到紧急情况再使用蓄电池11提供,以此延长蓄电池11的使用寿命。
考虑船舶实际需求功率的大小以及与气体机功率之间的匹配问题,可增加或减少可逆电机的台数。
下表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船舶在定负荷时的功率配置方案,该配置方案不考虑能量流转换时的损耗,仅表示能量流分配时的方向:气体机额定功率为900kW,可逆电机额定功率为500kW,燃料电池功率为400kW,蓄电池总容量为300kW·h(按1C放电倍率放电时发出功率为300kW,按1/3C充电倍率充电时需求功率为100kW,C为库仑),船舶负载消耗功率为200kW。如下表所示,当气体机、可逆电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都工作高效率区时,系统的功率分布情况。其中S(Shaft power)代表轴功率,E(Electric powe)代表电功率,单位都为kW,+代表部件发出的轴功率或电功率,-代表部件消耗的轴功率或电功率,\代表部件处在关闭状态。M代表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模式,G代表可逆电机处于发电机模式。
如表中所示的气电混合推进模式,在该模式下,气体机1、可逆电机3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3为电动机模式,燃料电池10和蓄电池11都供电,气体机1发出900kW的轴功率,燃料电池10发出400kW的电功率,蓄电池11发出300kW的电功率,可逆电机3消耗500kW的电功率并发出500kW的轴功率,船舶负载消耗200kW的电功率,最后船舶用来推进的轴功率为1400kW。
Claims (5)
1.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体机、燃料电池、可逆电机、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输入\输出端,气体机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螺旋桨相连,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分别与配电板电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可逆电机电连,可逆电机与整流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机械推进模式;
所述的机械推进模式包括:气体机推进模式、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
(1)气体机推进模式:气体机处于运行状态,永磁耦合器闭合,离合器断开,由气体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2)气体机推进辅助发电模式:气体机和可逆电机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为发电机模式,永磁耦合器和离合器闭合,由气体机带动螺旋桨运转的同时带动可逆电机发电,经整流器汇入配电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电力推进模式;
所述的电力推进模式包括:燃料电池推进模式、蓄电池推进模式、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岸电充电模式;
(1)燃料电池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2)蓄电池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3)混合供电推进模式:可逆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断开,离合器闭合,由可逆电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4)岸电充电模式:当船舶在港口和岸边停靠时,外接电源为蓄电池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可逆电机的工作模式包括混合推进模式;
所述的混合推进模式为:气体机和可逆电机处于运行状态,可逆电机为电动机模式,其所需电力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提供,汇入配电板后再经逆变器、变频器输入,永磁耦合器和离合器闭合,由气体机、可逆电机共同带动螺旋桨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气体机为天然气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可逆电机为永磁电机,燃料电池为可直接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或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或磷酸型燃料电池,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88690.6A CN108674625A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88690.6A CN108674625A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74625A true CN108674625A (zh) | 2018-10-19 |
Family
ID=6379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88690.6A Pending CN108674625A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74625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8681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CN109878676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CN109878680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CN110937095A (zh) * | 2019-12-13 | 2020-03-31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一种使用lng-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货船 |
CN111332448A (zh) * | 2020-03-28 | 2020-06-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集成动力涡轮单轴双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2339964A (zh) * | 2020-11-04 | 2021-02-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燃料电池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3148093A (zh) * | 2021-04-22 | 2021-07-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
CN114379756A (zh) * | 2021-12-17 | 2022-04-22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合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方法 |
CN114644101A (zh) * | 2022-03-01 | 2022-06-2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带电解槽的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4771796A (zh) * | 2022-03-01 | 2022-07-2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带直流组网的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5503926A (zh) * | 2022-11-07 | 2022-12-23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 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监控安保系统、方法、船舶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4354A (zh) * | 2006-07-06 | 2009-07-15 | 瓦特西拉芬兰有限公司 | 船舶电力生成系统 |
CN103287562A (zh) * | 2013-06-07 | 2013-09-11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集成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
CN103318396A (zh) * | 2013-06-07 | 2013-09-25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混联结构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
CN203318672U (zh) * | 2013-06-07 | 2013-12-04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柴油机-电动机集成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 |
US8608521B1 (en) * | 2011-05-03 | 2013-12-17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Mission-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for marine vessels |
US8725329B1 (en) * | 2013-02-07 | 2014-05-13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Schedule-bas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ybrid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s |
CN204056278U (zh) * | 2014-09-09 | 2014-12-31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气体主机船舶的pti冗余推进系统 |
-
2018
- 2018-03-08 CN CN201810188690.6A patent/CN1086746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4354A (zh) * | 2006-07-06 | 2009-07-15 | 瓦特西拉芬兰有限公司 | 船舶电力生成系统 |
US8608521B1 (en) * | 2011-05-03 | 2013-12-17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Mission-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for marine vessels |
US8725329B1 (en) * | 2013-02-07 | 2014-05-13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Schedule-bas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ybrid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s |
CN103287562A (zh) * | 2013-06-07 | 2013-09-11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集成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
CN103318396A (zh) * | 2013-06-07 | 2013-09-25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混联结构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
CN203318672U (zh) * | 2013-06-07 | 2013-12-04 |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柴油机-电动机集成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204056278U (zh) * | 2014-09-09 | 2014-12-31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气体主机船舶的pti冗余推进系统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8676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CN109878680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CN109878681B (zh) * | 2019-02-28 | 2024-02-0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CN109878681A (zh) * | 2019-02-28 | 2019-06-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CN110937095A (zh) * | 2019-12-13 | 2020-03-31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一种使用lng-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货船 |
CN111332448B (zh) * | 2020-03-28 | 2021-1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集成动力涡轮单轴双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1332448A (zh) * | 2020-03-28 | 2020-06-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集成动力涡轮单轴双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2339964B (zh) * | 2020-11-04 | 2022-03-1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燃料电池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2339964A (zh) * | 2020-11-04 | 2021-02-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燃料电池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3148093A (zh) * | 2021-04-22 | 2021-07-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
CN113148093B (zh) * | 2021-04-22 | 2022-10-2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
CN114379756A (zh) * | 2021-12-17 | 2022-04-22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合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方法 |
CN114644101A (zh) * | 2022-03-01 | 2022-06-2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带电解槽的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4771796A (zh) * | 2022-03-01 | 2022-07-2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带直流组网的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4644101B (zh) * | 2022-03-01 | 2023-08-0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带电解槽的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 |
CN115503926A (zh) * | 2022-11-07 | 2022-12-23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 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监控安保系统、方法、船舶 |
CN115503926B (zh) * | 2022-11-07 | 2023-02-28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 船舶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监控安保系统、方法、船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74625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639299B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657406B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柴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674627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双轴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860549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柴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438189A (zh) | 一种双轴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8674626A (zh) | 一种双机双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3708015B (zh) | 一种双柴油发电机组与锂电池混合动力船舶结构与控制方法 | |
CN109941417B (zh) | 一种带超级电容的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3332284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能量管理与控制方法 | |
CN108657405A (zh) | 一种单机单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8438190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单轴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9878685A (zh) | 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9878675A (zh) | 一种双电机同轴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5966590A (zh) | 一种带储能单元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车客渡船 | |
CN109911161A (zh) | 一种单机双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7161314B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高速无人艇的多工况油电混合推进系统 | |
CN109878682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单机双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10182348A (zh) | 一种小型无人船的混合动力自主控制装置 | |
CN109878679A (zh) | 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双机单桨式船舶混合动力动力系统 | |
CN109878680B (zh) | 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9878684A (zh) | 一种带发电机组并车的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 |
CN109878687B (zh) | 一种带复合储能的双机三浆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9878686B (zh) | 一种双机单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动力系统 | |
US20230411968A1 (en) | Mobile hybrid generator system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pow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