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1111A -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1111A CN108631111A CN201810213065.2A CN201810213065A CN108631111A CN 108631111 A CN108631111 A CN 108631111A CN 201810213065 A CN201810213065 A CN 201810213065A CN 108631111 A CN108631111 A CN 1086311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lid
- connector
- cover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25—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one or more pieces being of resilient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41—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allowing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the cable with respect to the coupling 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因被水流冲击而引起的盖体的脱离的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连接器组件可具有安装于一连接器的一盖体,盖体用于使从一壳体的一导出部延伸的线缆向与线缆的导出方向不同的一方向弯曲。盖体可具有:一罩部,覆盖壳体的导出部;以及一狭缝,形成在罩部,供已弯曲的线缆插入。壳体可具有一外壳部,外壳部设置在盖体的罩部的外侧并覆盖罩部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3月16日提交的日本申请号为2017-051878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援引其整体合并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连接器盖体。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安装于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为连接器壳体10)的盖体(导线盖体50)。卡合孔形成于所述盖体。连接器的从盖体的一内侧突出的一卡合爪卡在该卡合孔的一缘部。由此,防止盖体从连接器上脱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JP2002-05420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在盖体与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覆盖连接器的盖体的外表面露出于连接器的外侧。这里,当安装有连接器的产品用水等清洗时,水流直接冲击盖体的缘部和外表面。这可能导致盖体变形而使盖体的卡合孔脱离连接器的卡合爪,从而盖体从连接器上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连接器盖体,以防止由作用被水流冲击等外力所引起的盖体的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可以具有连接器和盖体,所述连接器具有:端子,安装于线缆的顶端;以及壳体,具有端子收容部以及导出部,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收容所述端子的通孔以及供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插入的开口,所述导出部包括供所述线缆插入的通孔以及导出所述线缆的开口,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器,用于使从所述导出部沿作为所述线缆的导出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在此,所述盖体可以具有:罩部,覆盖所述导出部;以及狭缝,形成在所述罩部且供已弯曲的所述线缆插入。而且,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外壳部,所述外壳部配置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的外侧,所述外壳部覆盖所述罩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防止因水流冲击造成的盖体弯曲,并可防止盖体脱离连接器。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可以具有第一板部以及隔着所述狭缝与所述第一板部分离的第二板部。在此,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可以覆盖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板部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在所示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在此,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以及所述狭缝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可以具有配置于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导出部分离的位置并覆盖所述罩部的部分以及配置于在第三方向上与所述导出部分离的位置并覆盖所述罩部的部分,所述第二方向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导出部和所述外壳部可以由沿从所述壳体移出所述盖体的方向即移出方向延伸的肋部连接。在此,所述肋部可以配置在穿过所述盖体的所述狭缝的位置。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罩部还可以具有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所述板簧部可以具有与所述罩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板簧部可以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向所述移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可使所述罩部中的形成所述板簧部的部分露出。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形态中,所述罩部还可以具有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在此,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还可以具有凸部,所述凸部设有所述板簧部并沿与所述移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此外,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还可以具有供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还可以具有沿所述移出方向延伸的第二狭缝。在此,所述壳体还可以具有沿所述移出方向延伸并嵌入所述第二狭缝的第二肋部。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可具有: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壳体嵌合;以及所述线缆,从所述导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在此,所述线缆可以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并插入所述狭缝。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盖体可以安装于连接器,用于使沿作为线缆的导出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在此,所述连接器盖体可以包括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在所述连接器所具有的壳体上形成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连接器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连接器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此外,所述板簧部可以具有与所述罩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板簧部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向移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所述移出方向是从所述连接器移出所述连接器盖体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连接器组件100的一立体图。
图2是示出连接器组件100的一俯视图。
图3是示出连接器组件100的一仰视图。
图4是示出连接器组件100的组成部件的一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壳体2的一上侧的一立体图。
图6是示出壳体2的一下侧的一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一盖体3的一上侧的一立体图。
图8是示出盖体3的一下侧的一立体图。
图9是示出沿图2所示的IX-IX线的一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沿图1所示的X-X线的一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沿图2所示的XI-XI线的一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沿图2所示的XII-XII线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将一连接器1插入对接连接器9中的方向(各图中由X1表示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连接器1从对接连接器9移出的方向(在各图中由X2表示的方向)定义为后方,此外,在表示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各图中由Y1表示的方向)定义为左方,另一个(各图中由Y2表示的方向)定义为右方。此外,在表示连接器1的高度的方向中的一个(各图中由Z1表示的方向)定义为上方,另一个(各图中由Z2表示的方向)定义为下方。注意的是,各个方向仅用于说明构成连接器1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表示绝对方向。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连接器组件100具有连接器1和一盖体3。如图4和图11所示,连接器1可具有一壳体2、一端子41、一橡胶套管5、一密封件6以及一保持件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于一线缆4的橡胶套管5和端子41收容在壳体2内。此外,通过保持件7安装于壳体2,防止端子41脱出壳体2。此外,壳体2安装有密封件6,密封件6用于当壳体2安装对接连接器9时进行防水。通过安装保持件7,密封件6被固定在壳体2上。然而,连接器组件100和连接器1的组成部件并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器组件100可与对接连接器9嵌合。各图所示的对接连接器9是嵌合于连接器组件100的一连接器的一示例,作为对接连接器9的形式可以想到各种形式,例如在连接一线缆的情况、安装于一基板的情况或者安装于一控制装置的情况。
如图1所示,可以在连接器1上安装盖体3以及对接连接器9。这里,盖体3以及对接连接器9可安装于构成连接器1的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对接连接器9在连接器1的与安装盖体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连接器1嵌合,但是盖体3和对接连接器9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此。在图1和图4所示的示例中,两条线缆4收容于连接器1中,但是收容在连接器1中的线缆4的数量可为一条,也可以是三条以上的多条。
如图4所示,收容在连接器1内的线缆4的前端,可安装由例如金属等导体构成的端子41。端子41可通过接触线缆4所具有的铜线等导体,与线缆4电连接。此外,对接连接器9可具有一端子91。如图11所示,在线缆4收容于连接器1且对接连接器9嵌合于连接器1的状态下,端子41可连接于端子91。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端子41形成一大致圆筒形的母型端子,而端子91形成一大致针状的公型端子;然而,相反地,端子41可以形成母型端子,而端子91可以形成为母型端子。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被制成一母型连接器的一插座连接器,而对接连接器9被制成一公型连接器的一插头连接器;然而,不限于此,连接器1可被制成一插头连接器,而对接连接器9可被制成一插座连接器。
如图11所示,构成连接器1的壳体2可具有:位于前侧的一端子收容部21,收容安装在线缆4的顶端上的端子41;以及位于后侧的一导出部22,连接于端子收容部21,且线缆4插入导出部22。在端子41收容于端子收容部21的状态下,线缆4可从导出部22被导出。在本实施例中,线缆4向导出部22的后方导出,但是导出线缆4的方向并不限于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收容部21以及导出部22沿前后方向延伸,但是端子收容部21以及导出部22的延伸方向并不限于此。
如图5和图11所示,端子收容部21可具有:通孔211,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空间;以及开口212,位于该通孔211的前端。此外,导出部22可具有:通孔221,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空间;以及开口222,位于该通孔221的后端。这里,端子收容部21的通孔211可连通于导出部22的通孔221,安装在线缆4的顶端的端子41可从导出部22的开口222插入通孔221并安装到端子收容部21的通孔211内。此外,对接连接器9的端子91可从端子收容部21的开口212插入通孔211并与安装于通孔211的端子41嵌合。即,端子收容部21可为与对接连接器9嵌合的一嵌合部。
此外,线缆4可插入导出部22的通孔221并从导出部22的开口222向后方导出。在图5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导出部22的通孔221和开口222排成两列。不限于此,导出部22的通孔221和开口222可以为一列或三列以上;插入导出部22的线缆4的数量只要是通孔221和开口222的列数以下即可。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导出部22的通孔221和开口222的形状形成为大体圆筒形,但通孔221和开口222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通孔221和开口222可形成为大体角筒形状。
此外,如图5所示,壳体2可具有形成为一大体筒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外壳部2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部24包括:一左侧外壳部24L,其覆盖导出部22的左侧;以及一右侧外壳部24R,其覆盖导出部22的右侧。然而,外壳部24的形状不限于此。外壳部24可包括覆盖导出部22的上侧的部分。后面说明外壳部24的细节。
如图4所示,橡胶套管5可形成为一大体筒状。如图11所示,橡胶套管5可堵塞形成在壳体2上的导出部22的通孔221与线缆4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防止水侵入导出部22的通孔221和与其连通的端子收容部21的通孔211。注意的是,橡胶套管5的形状不限于图4所示的示例。例如,橡胶套管5可形成为与线缆4与导出部22的通孔221的形状匹配。
如图4所示,密封件6可形成为环状。如图11所示,密封件6可堵塞形成在壳体2上的端子收容部21与对接连接器9之间的间隙。由此,防止水侵入进对接连接器9的内侧。
如图4所示,保持件7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爪部71。如图11所示,保持件7的爪部71可收容在端子收容部21的内侧。爪部71可以通过下压形成在端子收容部21内的可动卡合部213,来固定可动卡合部213的位置。由此,可动卡合部213可被固定在与端子41卡合的位置,能够防止端子41脱出。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从导出部22导出的线缆4的方向进行改变的盖体3,沿前后方向安装于连接器1。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沿线缆4从壳体2的导出部22导出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安装。盖体3不限于前后方向,可以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安装于连接器1,或沿倾斜方向安装于连接器1。
如图7所示,盖体3可具有一壁部31以及从壁部31延伸的一罩部32。在本实施例中,罩部32形成为一大体筒状,沿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壁部31形成为大体板状,位于将形成为大体筒状的罩部32的后端侧堵塞的位置。然而,壁部31和罩部32的形状不必限于此。例如,罩部32可以由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板构成。此外,壁部31可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罩部32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间位置。
如图7所示,罩部32可设有狭缝33和引出口34。狭缝33可朝向盖体3向连接器1上安装的方向即安装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狭缝33沿线缆4从壳体2的导出部22导出的方向延伸。此外,狭缝33可形成在从引出口34到盖体3的前端的范围内。引出口34为用于引出线缆4的孔,可形成得比狭缝33更宽。如图7所示,引出口34可形成为大体圆形,可具有比狭缝33的宽度更宽的直径。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罩部32的左侧形成有一左侧狭缝33L和与其连通的一左侧引出口34L;在罩部32的右侧形成有一右侧狭缝33R和与其连通的一右侧引出口34R。不限于此,狭缝33和引出口34可仅形成在罩部32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如本实施例中,盖体3的罩部32被狭缝33上下分割,由此罩部32具有:上板部321,位于狭缝33的上侧;以及下板部322,隔着狭缝33与上板部321分离。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下板部32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上板部321长,但是下板部322可形成为比上板部321短或具有与上板部321相同的长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盖体3安装于连接器1的状态下,罩部32可覆盖形成在壳体2内的导出部22。此外,如图10所示,在盖体3安装于连接器1的状态下,壁部31可位于在后方与壳体2的导出部22分离的位置。这里,线缆4可被壁部31阻挡,向左方或右方弯曲。也就是说,盖体3可使线缆4向与线缆4从壳体2的导出部22导出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不同的方向弯曲。
如图10所示,通过接触盖体3的壁部31或引出口34的缘部而弯曲的线缆4可从引出口34引出。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收容在连接器1中的多条线缆4都从右侧引出部34R被引出;然而,不限于此,可以多条线缆4都从左侧引出口34L被引出。此外,可以多条线缆4的一部分从右侧引出口34R被引出,而剩余线缆从左侧引出口34L被引出。
如图7所示,可以在盖体3中引出线缆4的引出口34的缘部形成向盖体3的外侧突出的一加强壁部341。加强壁部341可以形成于狭缝33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加强壁部341,能够在引出线缆4的引出口34的周围确保盖体3的强度,防止盖体3损坏。此外,由于引出口34的缘部不是薄边缘,也能够防止线缆4损坏。
此外,当将盖体3安装于连接器1时,通过盖体3而弯曲的线缆4可以在插入罩部32的狭缝33后到达引出口34。换句话说,线缆4可穿过上板部321与下板部322之间的间隙。由此,操作者能够在使线缆4沿左右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将盖体3安装于连接器1。
如上所述,通过在盖体3的罩部32形成狭缝33,操作者能够在使线缆4弯曲的状态下安装盖体3。然而,由于罩部32通过狭缝33被上下分割为上板部321和下板部322,所以罩部32更容易在上下方向上打开。例如,由于水流冲击盖体3,图7所示的上板部321和下板部322可能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变形,从而盖体3脱离连接器1。
因此,如图9所示,在盖体3的罩部32覆盖壳体2的导出部22的状态下,壳体2的外壳部24可覆盖罩部32的至少一部分。外壳部24可以尤其覆盖罩部32所包含的上板部32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板部322的至少一部分。更具体地,左右侧外壳部24L、24R均可具有:一内表面241,与上板部321的一上表面3211相对,覆盖罩部32的上侧;以及一内表面242,与下板部322的一下表面3221相对,覆盖罩部32的下侧。上侧的内表面241可设置于在向上方远离壳体2的导出部22的位置,下侧的内表面242可设置于在向下方远离导出部22的位置。这样,通过外壳部24支撑罩部32的上侧和下侧,防止罩部32的上板部321和下板部322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变形,能够防止盖体3脱离。
注意的是,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外壳部24中,在外壳部24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一个覆盖罩部32的上表面3211的上侧内表面241,但是外壳部24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外壳部24可覆盖罩部32的整个上表面3211,或者可以在3个以上的多个位置覆盖上表面3211。同样地,外壳部24可通过一个表面覆盖下板部322的整个下表面3221,或在3个以上的多个位置覆盖下表面3221。
此外,左右侧外壳部24L、24R均可具有:一内表面243,在左右方向上与罩部32的上板部321的一侧面3212相对;以及一内表面244,在左右方向上与罩部32的下板部322的一侧面3222相对。内表面243、244可设置在向左方或右方远离壳体2的导出部22的位置。这样,通过外壳部24覆盖盖体3的罩部32的右侧和左侧,能抑制水流直接冲击罩部32。此外,在外壳部24内,上侧的内表面241可连接于左侧的或右侧的内表面243,而下侧的内表面242可连接于左侧的或右侧的内表面244。由此,能够提高外壳部24的强度,能够防止外壳部24变形。换句话说,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盖体3的罩部32变形。
如图5所示,壳体2可具有作为沿盖体3的安装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和移出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延伸的肋部25的一左侧肋部25L以及一右侧肋部25R。左侧肋部25L可位于导出部22的左侧,右侧肋部25R可以位于导出部22的右侧。这里,壳体2的导出部22和左侧外壳部24L可通过左侧肋部25L连接。此外,导出部22和右侧外壳部24R可通过右侧肋部25R连接。通过以这种方式将外壳部24和导出部22连接,能够保证外壳部24的强度。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盖体3的罩部32变形,能够防止安装于连接器1的盖体3脱离。
如图9所示,左侧肋部25L可设置在穿过在盖体3的罩部32上形成的左侧狭缝33L的一位置;右侧肋部25R可设置在穿过盖体3的右侧狭缝33R的一位置。换句话说,左右侧肋部25L、25R可设置在罩部32所包含的上板部321和下板部322之间。由此,当操作者安装盖体3时,能够规定盖体3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左右侧肋部25L、25R通过上表面接触上板部321的下端,但左右侧肋部25L、25R可设置在与上板部321分离的位置。此外,左右侧肋部25L、25R与下板部322分离,但左右侧肋部25L、25R可接触下板部322的上端。通过左右侧肋部25L、25R接触上板部321和下板部32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抑制安装于连接器1的盖体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7所示,盖体3可具有:一第二狭缝35,设置在与左右侧狭缝33L、33R所处位置不同的位置。第二狭缝35可以与左右侧狭缝33L、33R一样,沿盖体3向连接器1安装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延伸。第二狭缝35可在与左右侧狭缝33L、33R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狭缝35形成在罩部32上侧的上板部321上。不限于此,第二狭缝35可以形成在罩部32下侧的下板部322上。
此外,如图5所示,壳体2可具有:一第二肋部26,设置在与左右侧肋部25L、25R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第二肋部26可沿盖体3向连接器1安装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肋部26可具有从设置在壳体2的内侧的导出部22的上表面突出的一形状。
这里,如图9所示,形成在壳体2上的第二肋部26可嵌入于形成在盖体3的第二狭缝35。由此,当操作者安装盖体3时,能够规定盖体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此外,通过第二肋部26具有与第二狭缝35的宽度大体相同的宽度,能够抑制安装在连接器1上的盖体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注意的是,形成在盖体3上的第二狭缝35可以形成在盖体3下侧的下板部322上。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壳体2的第二肋部26可设置在导出部22的下侧,并嵌入于第二狭缝35。
如图3和图8所示,盖体3的罩部32可具有一板簧部36。在本实施例中,板簧部36设置在一孔3224的一内侧,孔3224形成在位于罩部32的下侧的下板部322上。不限于此,板簧部36可形成在位于罩部32的上侧的上板部321上。板簧部36可经由一连结部361与盖体3的罩体32(特别是下板部322)连结,板簧部36的除连结部361外的其它部分可设置在孔3224的内侧。由此,板簧部36可以以连结部361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变形。
如图12所示,盖体3的板簧部36可通过与壳体2卡合来将盖体3锁定于壳体2,以使盖体3不与壳体2脱离。更具体地,壳体2可具有一被卡合部27,而板簧部36可具有与被卡合部27卡合的一卡合部362。这里,被卡合部27以及卡合部362可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壁面a1、a2。此外,在壳体2的被卡合部27上可形成有沿着如下的倾斜方向延伸的一倾斜面b1,该倾斜方向为朝向安装盖体3的安装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并朝向壳体2的外侧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下方)的方向,在盖体3的卡合部362可形成有一倾斜面b2,倾斜面b2沿与倾斜面b1的方向大体相同的方向延伸。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倾斜面b1、b2,当操作者安装盖体3时,卡合部362能够越过被卡合部27,操作者能够将卡合部362移动至与被卡合部27卡合的一正常位置(见图12)。
如图3所示,在盖体3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壳体2的外壳部24可使盖体3的罩部32中的形成有板簧部36的部分露出。由此,操作者能够利用一工具等使板簧部36挠曲,以将卡合部362与壳体2的被卡合部27的卡合解除,从而能够将盖体3移出壳体2。
如图8所示,板簧部36可以形成为从与盖体3连结的连结部361沿盖体3的移出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延伸的一悬臂梁状。注意的是,板簧部36可以形成为顶端的宽度比连结部361的宽度窄的一渐缩形状。板簧部36沿盖体3的移出方向延伸,例如向移出盖体3的方向流动的水流冲击板簧部36的情况下,卡合部362被推向壳体2,因此卡合部362的壁面a2以与壳体2的壁面a1抵接的方式进行作用,使得卡合部362难以脱离壳体2的被卡合部27。换句话说,能够防止在水流沿盖体3的移出方向冲击盖体3的情况下,盖体3脱离壳体2。此外,在沿将盖体3按压于壳体2的方向流动的水流冲击板簧部36时,水流从卡合部362的缘部进入并试图推起卡合部362。即,水流起到使卡合部362的壁面a2与壳体2的壁面a1分离的作用,从而卡合部362可能与壳体2的被卡合部27分离。但是,由于在该情况下水流将盖体3推向盖体3的安装方向即壳体2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因此盖3不会与壳体2脱离。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具有:一凸部3223,从下板部322的下表面3221沿与盖体3的安装方向和移出方向垂直的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方向)突出。此外,板簧部36设置在沿凸部3223的突出方向形成的孔3224的内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壳体2的外壳部24具有一凹部246,盖体3的凸部3223嵌入凹部246中。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46构成为设置在外壳部24的后端的一缺口。更具体地,在壳体2上形成有连接左右侧外壳部24L、24R的一底部245,凹部246由底部245的后端和左右侧外壳部24L、24R的侧端构成。通过将盖体3的凸部3223嵌入壳体2的凹部246,操作者能够确认盖体3安装在正确的位置。然而,盖体3不是必须具有凸部3223。在这种情况下,壳体2的外壳部24可以不具有凹部246。注意的是,盖体3的凸部3223可以处于与壳体2的底部245大体相同的一平面上。这里,通过使盖体3的凸部3223的前端碰触壳体2的底部245的后端,能够防止盖体3过度插入壳体2中。此外,凹部246可以形成为覆盖下板部322的凸部3223的整个下表面的一凹入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的下板部322具有:一第二凸部37,在向后方远离侧面3222的一位置向下方突出,且第二凸部37碰触壳体2的左右侧外壳部24L、24R的前端。这也能够防止盖体3过度地插入壳体2中。然而,下板部322不是必须具有第二凸部37。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具有一杆28。在本实施例中,杆28设置在左右侧外壳部24L、24R之间。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杆28设置在壳体2的上侧。然而,壳体2不是必须具有杆28。此外,杆28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杆28可以设置在壳体2的下侧。
如图11所示,杆28可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沿该延伸方向的中间具有连接于端子收容部21的一支撑部281。在这种情况下,杆28能够以支撑部281作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此外,杆28可具有:一卡合部282,其通过与对接连接器9的被卡合部92(参见图4)卡合来锁定对接连接器9;以及一操作部283,供操作者操作。卡合部282可设置在支撑部281的前方,而操作部283可以设置在支撑部281的后方。操作者能够通过下压操作部283来使卡合部282移动,来解除对接连接器9的锁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2具有围绕杆28的周围的防护壁部29。防护壁部29覆盖杆28的除设置杆28的操作部283的位置外的左侧和右侧。由此,能够防止对杆28的除操作部283外的其它部分进行误操作。然而,壳体2不是必须具有防护壁部29。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100可具有使从壳体2的导出部22导出的线缆4向与线缆4导出的方向不同的一方向弯曲的盖体3。这里,盖体3的罩部32可具有供线缆4插入的狭缝33。此外,壳体2的外壳部24可设置在盖体3的罩部32的外侧并覆盖罩部32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阻止因例如水流冲击的外力所引起的盖体3的脱离。
此外,盖体3的板簧部36可与形成在壳体2上的被卡合部27卡合以将盖体3锁定于壳体2,从而盖体3不会脱离壳体2。这里,板簧部36可以形成为从连结部361向盖体3移出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延伸的悬臂梁状。由此,在例如水流等外力冲击盖体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盖体3脱离壳体2。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公开的仅是一个示例;保留本发明内容的主旨且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任何适当的改变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附图中示出的宽度、厚度、形状等是示意性表示,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解释。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器和盖体,
所述连接器具有:
端子,安装于线缆的顶端;以及
壳体,具有端子收容部以及导出部,所述端子收容部包括收容所述端子的通孔以及供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插入的开口,所述导出部包括供所述线缆插入的通孔以及导出所述线缆的开口,
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器,用于使从所述导出部沿作为所述线缆的导出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
所述盖体具有:罩部,覆盖所述导出部;以及狭缝,形成在所述罩部且供已弯曲的所述线缆插入,
所述壳体具有外壳部,所述外壳部配置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的外侧,所述外壳部覆盖所述罩部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具有第一板部以及隔着所述狭缝与所述第一板部分离的第二板部,
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覆盖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板部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安装于所述连接器,
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以及所述狭缝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具有配置于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导出部分离的位置并覆盖所述罩部的部分以及配置于在第三方向上与所述导出部分离的位置并覆盖所述罩部的部分,所述第二方向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导出部和所述外壳部由沿从所述壳体移出所述盖体的方向即移出方向延伸的肋部连接,
所述肋部配置在穿过所述盖体的所述狭缝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还具有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
所述板簧部具有与所述罩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板簧部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向所述移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使所述罩部中的形成有所述板簧部的部分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还具有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
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还具有凸部,所述凸部设有所述板簧部并沿与所述移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壳部还具有供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所述罩部还具有沿所述移出方向延伸的第二狭缝,
所述壳体还具有沿所述移出方向延伸并嵌入所述第二狭缝的第二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壳体嵌合;以及
所述线缆,从所述导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线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并插入所述狭缝。
11.一种连接器盖体,其特征在于,安装于连接器,用于使沿作为线缆的导出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
所述连接器盖体包括板簧部,所述板簧部与在所述连接器所具有的壳体上形成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连接器盖体锁定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连接器盖体不会脱离所述壳体,
所述板簧部具有与所述罩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板簧部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向移出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状,所述移出方向是从所述连接器移出所述连接器盖体的方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51878A JP6840583B2 (ja) | 2017-03-16 | 2017-03-16 | 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コネクタカバー |
JP2017-051878 | 2017-03-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1111A true CN108631111A (zh) | 2018-10-09 |
CN108631111B CN108631111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352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13065.2A Active CN108631111B (zh) | 2017-03-16 | 2018-03-15 |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96490B2 (zh) |
JP (1) | JP6840583B2 (zh) |
CN (1) | CN108631111B (zh) |
TW (1) | TWI64892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97375A (zh) * | 2019-03-14 | 2020-09-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盖体的连接器 |
CN112563833A (zh) * | 2019-09-26 | 2021-03-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74001B2 (en) * | 2016-01-13 | 2020-02-25 | Molex, Llc |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1594728S (zh) * | 2017-08-30 | 2018-01-15 | ||
USD908089S1 (en) | 2018-06-08 | 2021-01-19 | Norman R. Byrne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D906977S1 (en) | 2019-02-28 | 2021-01-05 | Molex, Llc | Connector housing |
USD906976S1 (en) * | 2019-02-28 | 2021-01-05 | Molex, Llc | Connector housing |
USD894128S1 (en) * | 2019-02-28 | 2020-08-25 | Molex, Llc | Connector housing |
JP7025374B2 (ja) * | 2019-06-11 | 2022-02-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ハウジング |
AT523021B1 (de) * | 2019-09-24 | 2023-03-15 | Neutrik Ag |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
JP2022107260A (ja) * | 2021-01-08 | 2022-07-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リアホルダの固定構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8608B1 (en) * | 1999-06-30 | 2002-11-12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a lockingly engageable housing and cover |
US8790129B1 (en) * | 2013-01-14 | 2014-07-29 |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Inc. | User configurable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75481A (en) * | 1966-04-01 | 1968-03-26 | Bunker Ramo | Cable connector |
US3611247A (en) * | 1969-08-11 | 1971-10-05 | Hill Rom Co Inc | Safety electrical plug |
JPH0216036A (ja) | 1988-07-02 | 1990-01-19 | Hiroyasu Fukushima | F.r.p.平板の結露防止板裏打ち製造法 |
JPH11185869A (ja) * | 1997-12-25 | 1999-07-09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JP2002054206A (ja) | 2000-08-10 | 2002-02-20 | Toto Ltd | 排水装置 |
JP2003173843A (ja) * | 2001-12-06 | 2003-06-20 | Jst Mfg Co Ltd | 電線保持機構を備えた電気コネクタ |
US7285011B2 (en) * | 2005-10-24 | 2007-10-2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ble exi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TW201230537A (en) * | 2011-01-04 | 2012-07-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Protect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or |
JP5863179B2 (ja) * | 2012-05-16 | 2016-02-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CN104167628A (zh) * | 2013-05-16 | 2014-11-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合 |
JP6056706B2 (ja) * | 2013-08-23 | 2017-01-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5103372A (ja) | 2013-11-25 | 2015-06-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17
- 2017-03-16 JP JP2017051878A patent/JP68405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08 TW TW107107850A patent/TWI648921B/zh active
- 2018-03-13 US US15/920,096 patent/US103964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15 CN CN201810213065.2A patent/CN1086311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8608B1 (en) * | 1999-06-30 | 2002-11-12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a lockingly engageable housing and cover |
US8790129B1 (en) * | 2013-01-14 | 2014-07-29 |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Inc. | User configurable connector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97375A (zh) * | 2019-03-14 | 2020-09-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盖体的连接器 |
CN111697375B (zh) * | 2019-03-14 | 2021-09-2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盖体的连接器 |
CN112563833A (zh) * | 2019-09-26 | 2021-03-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2563833B (zh) * | 2019-09-26 | 2022-07-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8261A (zh) | 2018-10-16 |
JP6840583B2 (ja) | 2021-03-10 |
US20180269623A1 (en) | 2018-09-20 |
US10396490B2 (en) | 2019-08-27 |
JP2018156793A (ja) | 2018-10-04 |
TWI648921B (zh) | 2019-01-21 |
CN108631111B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1111A (zh) |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 |
CN100541939C (zh) |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 |
CN102017321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CN100533867C (zh) | 模块化插头以及插头安装结构 | |
CN101316017B (zh) | 连接器 | |
CN101904058B (zh) |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电线短路方法 | |
CN102403589B (zh) | 连接器装置 | |
CN101136523B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装配方法 | |
CN105247742A (zh) | 双向扣持机构 | |
JP2018139209A (ja) | 端子位置保証装置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2299453A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4425919B (zh) | 连接器 | |
JP2021118077A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19040827A (ja) |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雄側コネクタ | |
CN103703627A (zh) | 连接器及收容构造体 | |
TW201304310A (zh) | 卡連接器 | |
CN107535064B (zh) | 电子模块抽出反馈系统 | |
JP2012174430A (ja) |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の組立用治具 | |
JP2019067744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08177096A (ja) |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 |
CN102623843B (zh) | 连接器 | |
KR20090085611A (ko) | 커넥터 | |
EP1804343A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 |
JP2001068219A (ja) |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 |
KR200431601Y1 (ko) | 커넥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