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2880B -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22880B CN108422880B CN201810217015.1A CN201810217015A CN108422880B CN 108422880 B CN108422880 B CN 108422880B CN 201810217015 A CN201810217015 A CN 201810217015A CN 108422880 B CN108422880 B CN 1084228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battery
- relay
- control chip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2
- 239000010727 cylinder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01000590281 Homo sapiens 26S proteasome non-ATPase regulatory subunit 1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1114059 Homo sapiens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23222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272964 Arabidopsis thaliana CYP71B1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123053 Arabidopsis thaliana GS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298888 Arabidopsis thaliana PA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406797 Arabidopsis thaliana PAD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30164 PADI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92599 Padi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94373 Padi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5735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5734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5731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97440 PADI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5732 Protein-arginine deiminase type-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IOJNPSPGHUEJAQ-UHFFFAOYSA-N n,n-dimethyl-4-(pyridin-2-yldiazenyl)anil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N(C)C)=CC=C1N=NC1=CC=CC=N1 IOJNPSPGHUEJA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2—Balancing the charge of battery modu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电池一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负极相连,电池一的阳极与电池二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三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三的阳极与电池四的阴极相连,电池四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的触头与控制器正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四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五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三的阳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还通过第六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七继电器的触头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充电器的正极通过第八继电器的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在出现亏电时,电动汽车可继续行驶至充电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的均衡充电方法,以及涉及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属于电池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组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不能采取组合的方式给电机供电,蓄电池组电量用到超过额定容量的70%或者更少的时候,蓄电池组就不能为电动车供电,车辆只能停止运营,等待救援拖车。造成该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各蓄电池之间均采用串联固定连接,无法在蓄电池亏电的应急时刻,蓄电池组继续驱动车辆。
目前,铅酸蓄电池组没有能量管理系统,不采用均衡充电措施,造成蓄电池组单体之间的容量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容量差异加大。性能越差的蓄电池单体,每次充电量不足,放电量超出其规定的范围。性能太差的蓄电池单体会拖累性能好的蓄电池单体,最终导致整组蓄电池的性能提前进入衰退阶段。
锂离子蓄电池组采用均衡充电措施,但是该均衡充电是针对每一节蓄电池单体进行均衡充电,不对若干节蓄电池组打包进行均衡充电。单个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系统BMS连线复杂,成本高,由于蓄电池单体的电压差只有2-3V,管理系统不能做到精确控制。造成蓄电池组单体之间的容量差异,在使用过程中会加大。性能越差的蓄电池单体,每次充电量不足,放电量超出其规定的范围。性能太差的蓄电池单体会拖累性能好的蓄电池单体,最终导致整组蓄电池组的性能提前进入衰退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在出现亏电甚至是严重亏电时,可以使电动汽车继续行驶至充电站进行充电,避免等待救援拖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和电池四,电池一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负极C-相连,电池一的阳极与电池二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三的阳极与电池四的阴极相连,电池四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正极C+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阳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还通过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七继电器K7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充电器的正极通过第八继电器K8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当两两串联再并联的蓄电池组的端电压降低至其额定电压的70%时,即为亏电状态;例如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为48V,两两串联再并联的额定电压为96V,当端电压下降至96*0.7=67.2V时为亏电状态。此时第四继电器K4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断开,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闭合,实现了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三电池串联的端电压上升,端电压为48V*3*0.7=100.8V,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继续前进,以便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避免在路上抛锚。电动汽车采用三个串联电池组供电过程中,当三个串联电池组的端电压降低至额定电压的60%,即48V*3*0.6=86.4V时,为严重亏电。此时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断开,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此时四组蓄电池串联之后的端电压为48V*3*0.6+48V*0.7=120V,进一步保证电动汽车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出端,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与均衡充电电源VB+相连,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一、二、三、四;充电按键KD通过发光二级管DS1与总控制芯片的充电信号输入端PAD11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还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电压信号检测端相连;电池一、二、三、四的阴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接地,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连接。
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一光耦G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二光耦G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
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和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使第四继电器K4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五光耦G5导通,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实现了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继续前进,以便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避免在路上抛锚。
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3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三光耦G3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进一步保证电动汽车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当电动汽车到站连接好充电器后,按下充电按键KD,总控制芯片的充电信号输入端PAD11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总控制芯片向控制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触头全部断开;然后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七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7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七光耦G7导通,第七继电器K7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8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八光耦G8导通,第八继电器K8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连接在充电器两端进行充电。
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处于低电平状态,使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然后静置20分钟以上。接着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的触头闭合,总控制芯片接收电池一电压信号检测端PAD7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一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二电压信号检测端PAD8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二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9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三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10的信号计算出电池四的电压值,各电池的电压值测量完毕后,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的触头断开,再对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的电池按端电压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进行均衡充电,直至端电压达到规定值。
例如给电池一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4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三光耦G13及第一电池阴极MOS管M1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一PWM1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九光耦G9和第一电池阳极MOS管M1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例如给电池二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二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5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四光耦G14及第二电池阴极MOS管M2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二PWM2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光耦G10和第二电池阳极MOS管M2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例如给电池三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三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6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五光耦G15及第三电池阴极MOS管M3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三PWM3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一光耦G11和第三电池阳极MOS管M3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例如给电池四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7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六光耦G16及第四电池阴极MOS管M4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四PWM4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二光耦G12和第四电池阳极MOS管M4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的均衡充电方法,既保证充电效率,又可以保证每块电池都能达到额定电压,使各电池的性能保持一致,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多工况电池系统的均衡充电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的点火钥匙拔下且充电器的充电按键闭合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六、七、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六、七、八光耦导通,第四、六、七、八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连接在充电器两端进行充电;⑶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后,⑷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处于低电平状态,使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然后静置20分钟以上;⑸总控制芯片接收电池一、二、三、四电压信号检测端的信号分别计算出电池一、二、三、四的电压值;⑹对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的电池按端电压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进行均衡充电,直至端电压达到规定值;均衡充电时,相应电池的电池阳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脉宽调制端口,相应电池的电池阴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刚充电时,自动切换至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成第一电池组,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成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再并联,整体进行充电。
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各电池的电压值,再对未充足的电池逐个进行均衡充电,均衡充电时,由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控制充电电流,直至均达到额定电压,确保投用时各电池的电压值保持一致,减小电池的内耗。电池使用的寿命比较平均,大大延长了电池组整体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在出现蓄电池亏电甚至是严重亏电时,可以使电动汽车继续行驶至充电站进行充电,避免抛锚。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点火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二、四、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一、二、四、六光耦导通,第一、二、四、六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⑶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使第四、六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五光耦导通,第五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⑷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三光耦导通,第三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自动控制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自动实现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继续前进,以便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避免在路上抛锚。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自动实现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进一步保证电动汽车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由主减速器驱动的后桥,主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相连接,动力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和四皮带与相应的第一、二、三和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第二、三至四驱动轮各自通过离合装置由相应的电机二、电机三至电机四驱动。电机一启动后,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皮带驱动第一主轴轮转动,第一主轴轮驱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通过万向节驱动主减速器运转,进而驱动汽车前进,当电机一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二启动且离合装置二结合,由电机一和电机二共同驱动;当电机二 也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三启动且离合装置三结合,由电机一、电机二和电机三共同驱动;当电机三也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四 启动且离合装置四结合,由四台电机共同驱动汽车前进。本发明在车体上电机总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布置多台电机,将各电机的驱动动力集中传递到动力轴,根据汽车需要动力的大小选择投入运转的电机台数,必然会减少各个电机的储备功率,并且会减少电机空载功率的消耗,提高整车的工作效率,增大车辆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各电机依次分布在动力轴的左右两侧可以使动力轴的受力增加平衡,延长动力轴轴承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三、四驱动轮支撑在第二、三、四驱动轮轴上,第二、三、四驱动轮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的右端安装有可与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相离合的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固定在第二、三、四滑套的左端,第二、三、四滑套通过花键安装在第二、三、四主动轴的左端且可沿第二、三、四主动轴滑动,第二、三、四主动轴的右端由电机二、三、四驱动,第二、三、四滑套的右端设有与第二、三、四滑套同步旋转的第二、三、四轴承机构,第二、三、四滑套与第二、三、四轴承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三、四滑套拉簧;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的右端面设有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的右侧安装有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的左端面安装有多个与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二、三、四滑块滚珠,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的右端面与第二、三、四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第二、三、四油缸的右端设有第二、三、四油缸注油口。以电机二为例,电机二投入运行时,第二主动轴2g通过花键驱动第二滑套2f转动,第二滑套2f带动第二环状滑块2k同步转动,液压系统向第二油缸注油口2m1注入压力油,第二油缸2m的活塞向前顶出,推动第二环状滑块2k前行,各第二滑块滚珠2k1嵌入第二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内并推动第二主动摩擦盘2e向前与第二被动摩擦盘2d结合,电机二的动力得以传递到第二驱动轮轴2c上,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皮带2b驱动第二主轴轮2a转动,将电机二动力传递到动力轴7上。需要电机二撤出运行时,第二油缸注油口2m1泄压,第二滑套拉簧2j使第二主动摩擦盘2e后退与第二被动摩擦盘2d分离,然后电机二停止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三和四油缸均受控于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1、油泵B1和多通道控制油缸8,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内腔中部固定有支撑盘8j,支撑盘8j的中心孔中插接有光杆8k1,光杆8k1的左端连接有球头支撑8h,球头支撑8h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油缸活塞8a的右端中心,光杆8k1的右端从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盖中心穿出且连接有丝杆8k2,丝杆8k2上旋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的外周套装有从动齿轮9,丝杆螺母和从动齿轮9实现轴向定位且从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主动齿轮10安装在丝杆伺服电机M5的输出轴上;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中部下方设有第一回油口8b,第一回油口8b位于支撑盘8j的左侧,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下方设有第二回油口8c,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端下方设有控制油缸进油口8d,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部上端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二、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8g位于第一回油口8b的左侧,第一出油口8e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共轴线且与第二油缸注油口2m1相连,第二出油口8f与第三油缸注油口3m1相连,第三出油口8g与第四油缸注油口4m1相连;油泵B1的入口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相连,第一回油口8b与第二回油口8c分别通过软管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管路与插装阀CZ1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YV1的B口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T口及插装阀CZ1的出口均与油箱11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还通过溢流阀F1 与油箱11相连。
在丝杆伺服电机M5通过主动齿轮10驱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丝杆螺母同步转动,由于丝杆螺母在轴向受限,丝杆螺母转动时,丝杆8k2会沿自身轴线向前或向后运动,丝杆8k2通过光杆8k1及球头支撑8h拉动控制油缸活塞8a平移。
仅需电机一投入运行时,控制油缸活塞8a位于第一出油口8e处,第一出油口8e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均被堵,此时第二油缸注油口2m1、第三油缸注油口3m1和第四油缸注油口4m1均不能建压,电机二、电机三和电机四的离合装置均处于分离状态。
需要电机二也投入运行时,油泵电机M6驱动油泵B1投入运行,电磁换向阀YV1得电,插装阀CZ1的液控口建压将插装阀CZ1关闭,当油泵B1的出口管路超压时,溢流阀F1打开使插装阀CZ1的液控口失压,插装阀CZ1打开向油箱11回油。控制油缸活塞8a位于第二出油口8f处,第二出油口8f被堵,压力油从控制油缸进油口8d进入多通道控制油缸8中,从第一出油口8e进入第二油缸注油口2m1,第二油缸2m驱动离合装置二结合,此时第三油缸注油口3m1和第四油缸注油口4m1均不能建压,电机二的离合装置处于结合状态,电机三和电机四的离合装置均处于分离状态。
需要电机三也投入运行时,控制油缸活塞8a位于第三出油口8g 处,第三出油口8g被堵,压力油从第一出油口8e进入第二油缸注油口2m1,从第二出油口8f进入第三油缸注油口3m1,第三油缸3m 驱动离合装置三也结合,此时仅第四油缸注油口4m1不能建压,电机二及电机三的离合装置处于结合状态,电机四的离合装置处于分离状态。
需要电机四也投入运行时,控制油缸活塞8a位于第三出油口8g右侧,压力油从第三出油口8g进入第四油缸注油口4m1,第四油缸4m 驱动离合装置四也结合,如此四个电机均投入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机一、二、三、四分别由相应的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分别由相应的电机驱动电路一、二、三、四驱动,电机驱动电路一、二、三、四分别受控于相应的电机控制芯片一、二、三、四,所述总控制芯片兼作电机控制芯片一,电机一、二、三、四对应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一、二、三、四,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一、二、三、四;电动汽车的加速踏板12安装有加速霍尔传感器HL1,制动踏板13安装有制动霍尔传感器HL2;各电机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电流信号输入端,各电机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温度信号输入端,点火钥匙DH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点火信号输入端PH6,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加速信号输入端PAD5,制动霍尔传感器HL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制动信号输入端PAD6;电机控制芯片一、二、三、四的信号端口分别与相应的通讯模块一、二、三、四相连接,通讯模块一U1c的通讯口通过CAN数据总线分别与通讯模块二、三、四的通讯口连接。点火钥匙DH接通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点火信号输入端PH6接收到点火信号投入运行,电机控制芯片一U1作为总控制器。加速踏板12被压下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加速信号输入端PAD5接收到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电机控制芯片一U1始终读取加速信号值,计算出车辆目标行驶速度,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一U1a和电机驱动模块一U1b驱动电机一运行,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一出油口8e处。电机驱动模块一U1b的电源回路上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将电机一的电流值I1送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电机一上安装有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电机控制芯片一U1 根据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和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一的工作电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丝杆伺服电机M5由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出端PB0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出端PB2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入端PU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出端PB1相连;油泵驱动单元包括油泵控制光耦G0a和油泵MOS管,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3与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入端相连,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出端通过油泵MOS管驱动油泵电机M6;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路建压信号输出端PK1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的输入端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线圈受控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蓄电池组安装有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蓄电池温度信号输入端PH5;蓄电池组的阴极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触头,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连接在第一光耦G1的输出端,第一光耦G1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相连接;蓄电池组的阳极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触头,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连接在第二光耦G2的输出端,第二光耦G2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出端PB0向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入端DR+发送正转信号时,则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丝杆伺服电机M5正转,使控制油缸活塞8a向后移动。当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出端PB2向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入端DR-发送反转信号时,则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丝杆伺服电机M5反转,使控制油缸活塞8a向前移动。当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出端PB1向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入端PU 发送复位信号时,则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丝杆伺服电机M5控制油缸活塞8a直接向后移动至第三出油口8g右侧。
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3输出高电平至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入端,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出端通过油泵MOS管驱动油泵电机M6运行。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路建压信号输出端PK1输出高电平,使换向阀控制光耦G0b导通,电磁换向阀YV1的线圈得电,插装阀CZ1关闭,油泵出口建压。
正常情况下,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 输出高电平使第一光耦G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K1的触头闭合;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 输出高电平使第二光耦G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得电,第二继电器K2的触头闭合;蓄电池组向动力系统供电。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蓄电池温度信号输入端PH5始终读取蓄电池组的温度值,当蓄电池组超温时,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和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的高电平消失,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失电,相应的触头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2,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3,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4;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串口连接有蓝牙模块U1d,蓝牙模块U1d向用户手机发送蓄电池组及各电机的电流及温度数据、车速和剩余电量可供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多工况电池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所应用电动汽车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连同所应用电动汽车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应用电动汽车的控制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丝杆伺服电机及油泵电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所应用电动汽车的传动原理图。
图中:1a.第一主轴轮;1b.第一皮带;1c.第一驱动轮;2a.第二主轴轮;2b.第二皮带;2c.第二驱动轮轴;2d.第二被动摩擦盘;2e.第二主动摩擦盘;2f.第二滑套;2g.第二主动轴;2h.第二轴承机构;2j.第二滑套拉簧;2k.第二环状滑块;2k1.第二滑块滚珠;2m.第二油缸;2m1.第二油缸注油口;3a.第三主轴轮;3b.第三皮带;3c.第三驱动轮轴;3d.第三被动摩擦盘;3e.第三主动摩擦盘;3f.第三滑套;3g.第三主动轴;3h.第三轴承机构;3j.第三滑套拉簧;3k.第三环状滑块;3k1.第三滑块滚珠;3m.第三油缸;3m1.第三油缸注油口;4a.第四主轴轮;4b.第四皮带;4c.第四驱动轮轴;4d.第四被动摩擦盘;4e.第四主动摩擦盘;4f.第四滑套;4g.第四主动轴;4h.第四轴承机构;4j.第四滑套拉簧;4k.第四环状滑块;4k1.第四滑块滚珠;4m.第四油缸;4m1.第四油缸注油口;5.主减速器;6.万向节;7.动力轴;7a.动力轴轴承;8.多通道控制油缸;8a.控制油缸活塞;8b.第一回油口;8c.第二回油口;8d.控制油缸进油口;8e.第一出油口;8f.第二出油口;8g.第三出油口;8h.球头支撑;8j.支撑盘;8k1.光杆;8k2.丝杆;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油箱;12.加速踏板;13.制动踏板;M1.电机一;M2.电机二;M3.电机三;M4.电机四;M5.丝杆伺服电机;M6.油泵电机;SDR.伺服电机控制芯片;B1.油泵;CZ1.插装阀;YV1.电磁换向阀;F1.溢流阀;DH.点火钥匙;U1.电机控制芯片一;U1a.电机驱动电路一;U1b.电机驱动模块一;U1c.通讯模块一;U1d.蓝牙模块;U2.电机控制芯片二;U2a.电机驱动电路二;U2b.电机驱动模块二;U2c.通讯模块二;U3.电机控制芯片三;U3a.电机驱动电路三;U3b.电机驱动模块三;U3c.通讯模块三;U4.电机控制芯片四;U4a.电机驱动电路四;U4b.电机驱动模块四;U4c.通讯模块四;E1.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2.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3.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4.电机电流传感器四;T1.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2.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3.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4.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5.蓄电池温度传感器;HL1.加速霍尔传感器;HL2.制动霍尔传感器;PAD1.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5.加速信号输入端;PAD6.制动信号输入端;PAD7. 电池一电压信号检测端;PAD8. 电池二电压信号检测端;PAD9.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10. 电池四电压信号检测端;PAD11.充电信号输入端;PA1.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3.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7.第七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8.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B0.丝杆正转信号输出端;PB1.活塞复位信号输出端;PB2.丝杆反转信号输出端;PB3.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4.电池一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5. 电池二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6. 电池三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7. 电池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H1.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2.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3.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4.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5.蓄电池温度信号输入端;PH6.点火信号输入端;PK1.油路建压信号输出端;PWM1.脉宽调制端口一;PWM2.脉宽调制端口二;PWM3.脉宽调制端口三;PWM4.脉宽调制端口四;G0a.油泵控制光耦;G0b.换向阀控制光耦;G1.第一光耦;G2.第二光耦;G3.第三光耦;G4.第四光耦;G5.第五光耦;G6.第六光耦;G7.第七光耦;G8.第八光耦;G9.第九光耦;G10.第十光耦;G11.第十一光耦;G12.第十二光耦;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K3.第三继电器;K4.第四继电器;K5.第五继电器;K6.第六继电器;K7.第七继电器;K8.第八继电器;KD.充电按键;DS1.发光二级管;X1.电池一;X2.电池二;X3.电池三;X4.电池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多工况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一X1、电池二X2、电池三X3和电池四X4,电池一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负极C-相连,电池一的阳极与电池二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三的阳极与电池四的阴极相连,电池四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正极C+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阳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还通过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七继电器K7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充电器的正极通过第八继电器K8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
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出端,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与均衡充电电源VB+相连,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一、二、三、四;充电按键KD通过发光二级管DS1与总控制芯片的充电信号输入端PAD11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还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电压信号检测端相连;电池一、二、三、四的阴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接地,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连接。
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一光耦G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二光耦G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
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和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使第四继电器K4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五光耦G5导通,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实现了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继续前进,以便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避免在路上抛锚。
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3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三光耦G3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进一步保证电动汽车行驶到附近的充电站。
当电动汽车到站连接好充电器后,按下充电按键KD,总控制芯片的充电信号输入端PAD11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总控制芯片向控制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触头全部断开;然后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七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7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七光耦G7导通,第七继电器K7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8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八光耦G8导通,第八继电器K8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连接在充电器两端进行充电。
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处于低电平状态,使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然后静置20分钟以上。接着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的触头闭合,总控制芯片接收电池一电压信号检测端PAD7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一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二电压信号检测端PAD8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二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9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三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10的信号计算出电池四的电压值,各电池的电压值测量完毕后,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的触头断开,再对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的电池按端电压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进行均衡充电,直至端电压达到规定值。
例如给电池一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4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三光耦G13及第一电池阴极MOS管M1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一PWM1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九光耦G9和第一电池阳极MOS管M1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
例如给电池二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二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5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四光耦G14及第二电池阴极MOS管M2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二PWM2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光耦G10和第二电池阳极MOS管M2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
例如给电池三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三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6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五光耦G15及第三电池阴极MOS管M3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三PWM3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一光耦G11和第三电池阳极MOS管M3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
例如给电池四均衡充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电池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PB7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将第十六光耦G16及第四电池阴极MOS管M4b导通,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四PWM4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十二光耦G12和第四电池阳极MOS管M4a导通并控制充电电流。
本发明的多工况电池系统的均衡充电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至第八继电器K8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的点火钥匙DH拔下且充电器的充电按键KD闭合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第七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7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七光耦G7导通,第七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8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八光耦G8导通,第八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连接在充电器两端进行充电;⑶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后,⑷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处于低电平状态,使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然后静置20分钟以上;⑸总控制芯片接收电池一电压信号检测端PAD7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一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二电压信号检测端PAD8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二的电压值,接收电池三电压信号检测端PAD9的信号计算出电池三的电压值,接收电池四电压信号检测端PAD10的信号计算出电池四的电压值;⑹对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的电池按端电压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进行均衡充电,直至端电压达到规定值;均衡充电时,相应电池的电池阳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脉宽调制端口,相应电池的电池阴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
本发明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点火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一光耦G1导通,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二光耦G2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光耦G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六光耦G6导通,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⑶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4和第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6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使第四继电器K4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五光耦G5导通,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实现了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⑷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5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3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三光耦G3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且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
如图6所示,电动汽车包括由主减速器5驱动的后桥,主减速器5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6与动力轴7相连接,动力轴7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7a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7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主轴轮、第二主轴轮、第三主轴轮和第四主轴轮,第一主轴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主轴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三主轴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三驱动轮传动连接,第四主轴轮通过第四皮带与第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1c固定在电机一M1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轮通过离合装置二由电机二M2驱动,第三驱动轮通过离合装置三由电机三M3驱动,第四驱动轮通过离合装置四由电机四M4驱动,电机一和电机三位于动力轴7的右侧,电机二和电机四位于动力轴7的左侧。电机一启动后,第一驱动轮1c通过第一皮带1b驱动第一主轴轮1a转动,第一主轴轮1a驱动动力轴7转动,动力轴7通过万向节6驱动主减速器5运转,进而驱动汽车前进,当电机一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二启动且离合装置二结合,由电机一和电机二共同驱动;当电机二也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三启动且离合装置三结合,由电机一、电机二和电机三共同驱动;当电机三也达到最大负荷后,电机四启动且离合装置四结合,由四台电机共同驱动汽车前进。
第二驱动轮支撑在第二驱动轮轴2c上,第二驱动轮轴2c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被动摩擦盘2d,第二被动摩擦盘2d的右端安装有可与第二被动摩擦盘2d相离合的第二主动摩擦盘2e,第二主动摩擦盘2e固定在第二滑套2f的左端,第二滑套2f通过花键安装在第二主动轴2g的左端且可沿第二主动轴2g滑动,第二主动轴2g的右端由电机二驱动,第二滑套2f的右端设有与第二滑套同步旋转的第二轴承机构2h,第二滑套2f与第二轴承机构2h之间连接有第二滑套拉簧2j;第二主动摩擦盘2e的右端面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第二主动摩擦盘2e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环状滑块2k,第二环状滑块2k的左端面安装有多个与第二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滚珠2k1,第二环状滑块2k的右端面与第二油缸2m的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油缸2m的右端设有第二油缸注油口2m1。
第三驱动轮支撑在第三驱动轮轴3c上,第三驱动轮轴3c的右端安装有第三被动摩擦盘3d,第三被动摩擦盘3d的右端安装有可与第三被动摩擦盘3d相离合的第三主动摩擦盘3e,第三主动摩擦盘3e固定在第三滑套3f的左端,第三滑套3f通过花键安装在第三主动轴3g的左端且可沿第三主动轴3g滑动,第三主动轴3g的右端由电机三驱动,第三滑套3f的右端设有与第三滑套3f同步旋转的第三轴承机构3h,第三滑套3f与第三轴承机构3h之间连接有第三滑套拉簧3j;第三主动摩擦盘3e的右端面设有第三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第三主动摩擦盘的右侧安装有第三环状滑块3k,第三环状滑块3k的左端面安装有多个与第三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三滑块滚珠3k1,第三环状滑块3k的右端面与第三油缸3m的活塞固定连接,第三油缸3m的右端设有第三油缸注油口3m1。电机三投入运行时,第三主动轴3g通过花键驱动第三滑套3f转动,第三滑套3f带动第三环状滑块3k同步转动,液压系统向第三油缸注油口3m1注入压力油,第三油缸3m的活塞向前顶出,推动第三环状滑块3k前行,各第三滑块滚珠3k1嵌入第三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内并推动第三主动摩擦盘3e向前与第三被动摩擦盘3d结合,电机三的动力得以传递到第三驱动轮轴3c上,第三驱动轮通过第三皮带3b驱动第三主轴轮3a转动,将电机三动力传递到动力轴7上。需要电机三撤出运行时,第三油缸注油口3m1泄压,第三滑套拉簧3j使第三主动摩擦盘3e后退与第三被动摩擦盘3d分离,然后电机三停止运行。
第四驱动轮支撑在第四驱动轮轴4c上,第四驱动轮轴4c的右端安装有第四被动摩擦盘4d,第四被动摩擦盘4d的右端安装有可与第四被动摩擦盘4d相离合的第四主动摩擦盘4e,第四主动摩擦盘4e固定在第四滑套4f的左端,第四滑套4f通过花键安装在第四主动轴4g的左端且可沿第四主动轴4g滑动,第四主动轴4g的右端由电机四驱动,第四滑套4f的右端设有与第四滑套4f同步旋转的第四轴承机构4h,第四滑套4f与第四轴承机构4h之间连接有第四滑套拉簧4j;第四主动摩擦盘4e的右端面设有第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第四主动摩擦盘4e的右侧安装有第四环状滑块4k,第四环状滑块4k的左端面安装有多个与第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四滑块滚珠4k1,第四环状滑块4k的右端面与第四油缸4m的活塞固定连接,第四油缸4m的右端设有第四油缸注油口4m1。电机四投入运行时,第四主动轴4g通过花键驱动第四滑套4f转动,第四滑套4f带动第四环状滑块4k同步转动,液压系统向第四油缸注油口4m1注入压力油,第四油缸4m的活塞向前顶出,推动第四环状滑块4k前行,各第四滑块滚珠4k1嵌入第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内并推动第四主动摩擦盘4e向前与第四被动摩擦盘4d结合,电机四的动力得以传递到第四驱动轮轴4c上,第四驱动轮通过第四皮带4b驱动第四主轴轮4a转动,将电机四动力传递到动力轴7上。需要电机四撤出运行时,第四油缸注油口4m1泄压,第四滑套拉簧4j使第四主动摩擦盘4e后退与第四被动摩擦盘4d分离,然后电机四停止运行。
如图5所示,第二、三和四油缸均受控于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1、油泵B1和多通道控制油缸8,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内腔中部固定有支撑盘8j,支撑盘8j的中心孔中插接有光杆8k1,光杆8k1的左端连接有球头支撑8h,球头支撑8h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油缸活塞8a的右端中心,光杆8k1的右端从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盖中心穿出且连接有丝杆8k2,丝杆8k2上旋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的外周套装有从动齿轮9,丝杆螺母和从动齿轮9实现轴向定位且从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主动齿轮10安装在丝杆伺服电机M5的输出轴上。
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中部下方设有第一回油口8b,第一回油口8b位于支撑盘8j的左侧,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下方设有第二回油口8c,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端下方设有控制油缸进油口8d,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部上端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二、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8g位于第一回油口8b的左侧,第一出油口8e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共轴线且与第二油缸注油口2m1相连,第二出油口8f与第三油缸注油口3m1相连,第三出油口8g与第四油缸注油口4m1相连。
油泵B1的入口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相连,第一回油口8b与第二回油口8c分别通过软管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管路与插装阀CZ1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YV1的B口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T口及插装阀CZ1的出口均与油箱11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还通过溢流阀F1 与油箱11相连。
如图2至图4所示,电机一由电机驱动模块一U1b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一U1b由电机驱动电路一U1a驱动,电机驱动电路一U1a受控于电机控制芯片一,电机一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电机驱动模块一U1b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
电机二由电机驱动模块二U2b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二U2b由电机驱动电路二U2a驱动,电机驱动电路二U2a受控于电机控制芯片二,电机二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电机驱动模块二U2b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
电机三由电机驱动模块三U3b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三U3b由电机驱动电路三U3a驱动,电机驱动电路三U3a受控于电机控制芯片三,电机三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电机驱动模块三U3b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
电机四由电机驱动模块四U4b驱动,电机驱动模块四U4b由电机驱动电路四U4a驱动,电机驱动电路四U4a受控于电机控制芯片四,电机四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电机驱动模块四U4b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
电动汽车的加速踏板12安装有加速霍尔传感器HL1,制动踏板13安装有制动霍尔传感器HL2;各电机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电流信号输入端,各电机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温度信号输入端,点火钥匙DH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点火信号输入端PH6,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加速信号输入端PAD5,制动霍尔传感器HL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制动信号输入端PAD6。
电机控制芯片一的信号端口连接有通讯模块一,电机控制芯片二的信号端口连接有通讯模块二,电机控制芯片三的信号端口连接有通讯模块三,电机控制芯片四的信号端口连接有通讯模块四,通讯模块一U1c的通讯口通过CAN数据总线分别与通讯模块二、通讯模块三、通讯模块四的通讯口连接。
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2,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3,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4;各通讯模块均包括HCPL2630光耦和TJA1050芯片,HCPL2630光耦的IN1L端口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PM1端口连接, HCPL2630光耦的OUT2端口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PM0端口连接;光耦的IN2L端口与TJA1050芯片的RXD端口连接,各TJA1050芯片的CANH端口和CANL端口各自通过数据总线相连。
点火钥匙DH接通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点火信号输入端PH6接收到点火信号投入运行,电机控制芯片一U1作为总控制器。加速踏板12被压下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加速信号输入端PAD5接收到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电机控制芯片一U1始终读取加速信号值,计算出车辆目标行驶速度,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一U1a和电机驱动模块一U1b驱动电机一运行,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一出油口8e处。
电机驱动模块一U1b的电源回路上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将电机一的电流值I1送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电机一上安装有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电机控制芯片一U1 根据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和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一的工作电流。
电机驱动模块二U2b 的电源回路上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将电机二的电流值I2送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电机二上安装有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2。根据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和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2接收到的数据,电机控制芯片二U2调整电机二的工作电流。
电机驱动模块三U3b 的电源回路上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将电机三的电流值I3送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电机三上安装有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3。根据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和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3接收到的数据,电机控制芯片三U3调整电机三的工作电流。
电机驱动模块四U4b 的电源回路上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将电机四的电流值I4送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电机四上安装有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4。根据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和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4接收到的数据,电机控制芯片四U4调整电机四的工作电流。
丝杆伺服电机M5由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出端PB0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出端PB2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入端PU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出端PB1相连;油泵驱动单元包括油泵控制光耦G0a和油泵MOS管,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3与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入端相连,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出端通过油泵MOS管驱动油泵电机M6;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路建压信号输出端PK1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的输入端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线圈受控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蓄电池组安装有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蓄电池温度信号输入端PH5;蓄电池组的阴极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触头,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连接在第一光耦G1的输出端,第一光耦G1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相连接;蓄电池组的阳极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触头,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连接在第二光耦G2的输出端,第二光耦G2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2相连接。
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串口连接有蓝牙模块U1d,蓝牙模块U1d向用户手机发送蓄电池组及各电机的电流及温度数据、车速和剩余电量可供续航里程。
本发明所应用电动汽车的驱动步骤如下:⑴电机控制芯片一U1进行初始化;⑵电机控制芯片二U2、电机控制芯片三U3、电机控制芯片四U4和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初始化;⑶电机控制芯片一U1始终读取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值,计算出车辆目标行驶速度,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一U1a和电机驱动模块一U1b驱动电机一运行;根据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一的工作电流,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一出油口8e处;⑷电机控制芯片一U1判断总工作电流I是否满足0<I≤I1max,如I>I1max则电机控制芯片一U1控制电机一满负荷运行,同时通讯模块二U2c接收到通讯模块一U1c的信号,使电机控制芯片二U2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二U2a和电机驱动模块二U2b驱动电机二运行,根据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二的工作电流,同时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3发出信号启动油泵电机M6,并且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二出油口8f处;⑸电机控制芯片一U1判断总工作电流I是否满足I1max<I≤I2max,如I>I2max则电机二也满负荷运行,同时通讯模块三U3c接收到通讯模块一U1c的信号,使电机控制芯片三U3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三U3a和电机驱动模块三U3b驱动电机三运行,根据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三的工作电流,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三出油口8g处;⑹电机控制芯片一U1判断总工作电流I是否满足I2max<I≤I3max,如I>I3max则电机三也满负荷运行,同时通讯模块四U4c接收到通讯模块一U1c的信号,使电机控制芯片四U4通过电机驱动电路四U4a和电机驱动模块四U4b驱动电机四运行,根据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接收到的数据,调整电机四的工作电流,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控制丝杆伺服电机M5使控制油缸活塞8a到达第三出油口8g右侧;⑺电机控制芯片一U1判断总工作电流I是否满足I3max<I≤I4max,如I>I4max则通过电机控制芯片四U4控制电机四降低负荷;以上I1max为单电机运行最大电流值,I2max为双电机运行最大电流值,I3max为三电机运行最大电流值,I4max为四电机运行最大电流值。
Claims (9)
1.一种多工况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和电池四,其特征在于:电池一的阴极通过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负极(C-)相连,电池一的阳极与电池二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三的阳极与电池四的阴极相连,电池四的阳极通过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头与控制器正极(C+)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阴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通过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头与电池三的阳极相连,电池二的阳极还通过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电池一的阴极还通过第七继电器(K7)的常开触头与充电器的负极相连,充电器的正极通过第八继电器(K8)的常开触头与电池四的阳极相连;
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出端,第一至第八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与均衡充电电源(VB+)相连,第一、二、三、四电池阳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第九、十、十一、十二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脉宽调制端口一、二、三、四;充电按键(KD)通过发光二级管(DS1)与总控制芯片的充电信号输入端(PAD11)相连接,电池一、二、三、四的阳极还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电压信号检测端相连;电池一、二、三、四的阴极一一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接地,第一、二、三、四电池阴极MOS管一一对应受控于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光耦的输入端一一对应与总控制芯片的电池一、二、三、四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连接。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况电池系统的均衡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的点火钥匙拔下且充电器的充电按键闭合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六、七、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四、六、七、八光耦导通,第四、六、七、八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连接在充电器两端进行充电;⑶当充电器检测到蓄电池组充电已完成后,⑷总控制芯片的第一至第八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处于低电平状态,使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然后静置20分钟以上;⑸总控制芯片接收电池一、二、三、四电压信号检测端的信号分别计算出电池一、二、三、四的电压值;⑹对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的电池按端电压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进行均衡充电,直至端电压达到规定值;均衡充电时,相应电池的电池阳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脉宽调制端口,相应电池的电池阴极MOS管分别受控于总控制芯片对应的均衡充电信号控制端。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第一至第八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均断开;⑵电动汽车点火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一、二、四、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一、二、四、六光耦导通,第一、二、四、六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与电池二串联而成的第一电池组,与由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而成的第二电池组实现并联,共同向电动汽车供电;⑶当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出现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四、六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使第四、六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五光耦导通,第五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⑷当电动汽车继续行进出现严重亏电时,总控制芯片的第五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然后总控制芯片的第三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也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将第三光耦导通,第三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使相应的常开触头闭合,由电池一、电池二、电池三与电池四串联向电动汽车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由主减速器驱动的后桥,主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相连接,动力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动力轴轴承支撑在汽车底盘上,动力轴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第一、二、三和四主轴轮对应通过第一、二、三和四皮带与相应的第一、二、三和四驱动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第二、三至四驱动轮各自通过离合装置由相应的电机二、电机三至电机四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三、四驱动轮支撑在第二、三、四驱动轮轴上,第二、三、四驱动轮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的右端安装有可与第二、三、四被动摩擦盘相离合的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固定在第二、三、四滑套的左端,第二、三、四滑套通过花键安装在第二、三、四主动轴的左端且可沿第二、三、四主动轴滑动,第二、三、四主动轴的右端由电机二、三、四驱动,第二、三、四滑套的右端设有与第二、三、四滑套同步旋转的第二、三、四轴承机构,第二、三、四滑套与第二、三、四轴承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三、四滑套拉簧;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的右端面设有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的右侧安装有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的左端面安装有多个与第二、三、四主动摩擦盘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二、三、四滑块滚珠,第二、三、四环状滑块的右端面与第二、三、四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第二、三、四油缸的右端设有第二、三、四油缸注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三和四油缸均受控于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1)、油泵(B1)和多通道控制油缸(8),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内腔中部固定有支撑盘(8j),支撑盘(8j)的中心孔中插接有光杆(8k1),光杆(8k1)的左端连接有球头支撑(8h),球头支撑(8h)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油缸活塞(8a)的右端中心,光杆(8k1)的右端从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盖中心穿出且连接有丝杆(8k2),丝杆(8k2)上旋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的外周套装有从动齿轮(9),丝杆螺母和从动齿轮(9)实现轴向定位且从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主动齿轮(10)安装在丝杆伺服电机(M5)的输出轴上;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中部下方设有第一回油口(8b),第一回油口(8b)位于支撑盘(8j)的左侧,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右端下方设有第二回油口(8c),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端下方设有控制油缸进油口(8d),多通道控制油缸(8)的左部上端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二、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8g)位于第一回油口(8b)的左侧,第一出油口(8e)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共轴线且与第二油缸注油口(2m1)相连,第二出油口(8f)与第三油缸注油口(3m1)相连,第三出油口(8g)与第四油缸注油口(4m1)相连;油泵(B1)的入口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与控制油缸进油口(8d)相连,第一回油口(8b)与第二回油口(8c)分别通过软管与油箱(11)相连;油泵(B1)的出口管路与插装阀(CZ1)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YV1)的B口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T口及插装阀(CZ1)的出口均与油箱(11)相连,插装阀(CZ1)的液控口还通过溢流阀(F1) 与油箱(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机一、二、三、四分别由相应的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分别由相应的电机驱动电路一、二、三、四驱动,电机驱动电路一、二、三、四分别受控于相应的电机控制芯片一、二、三、四,所述总控制芯片兼作电机控制芯片一,电机一、二、三、四对应设有探测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一、二、三、四,电机驱动模块一、二、三、四的电源回路上对应设有电机电流传感器一、二、三、四;电动汽车的加速踏板(12)安装有加速霍尔传感器(HL1),制动踏板(13)安装有制动霍尔传感器(HL2);各电机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电流信号输入端,各电机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相应的电机温度信号输入端,点火钥匙(DH)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点火信号输入端(PH6),加速霍尔传感器(HL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加速信号输入端(PAD5),制动霍尔传感器(HL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制动信号输入端(PAD6);电机控制芯片一、二、三、四的信号端口分别与相应的通讯模块一、二、三、四相连接,通讯模块一(U1c)的通讯口通过CAN数据总线分别与通讯模块二、三、四的通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杆伺服电机(M5)由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驱动,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正转信号输出端(PB0)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入端(DR-)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丝杆反转信号输出端(PB2)相连,伺服电机控制芯片(SDR)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入端(PU)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活塞复位信号输出端(PB1)相连;油泵驱动单元包括油泵控制光耦(G0a)和油泵MOS管,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泵控制信号输出端(PB3)与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入端相连,油泵控制光耦(G0a)的输出端通过油泵MOS管驱动油泵电机(M6);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油路建压信号输出端(PK1)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的输入端相连,电磁换向阀(YV1)的线圈受控于换向阀控制光耦(G0b);蓄电池组安装有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蓄电池温度传感器(T5)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蓄电池温度信号输入端(PH5);蓄电池组的阴极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触头,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连接在第一光耦(G1)的输出端,第一光耦(G1)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一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PA1)相连接;蓄电池组的阳极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的触头,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连接在第二光耦(G2)的输出端,第二光耦(G2)的输入端与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第二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况电池系统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机电流传感器一(E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电流信号输入端(PAD1),电机电流传感器二(E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电流信号输入端(PAD2),电机电流传感器三(E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电流信号输入端(PAD3),电机电流传感器四(E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电流信号输入端(PAD4);电机温度传感器一(T1)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一温度信号输入端(PH1),电机温度传感器二(T2)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二温度信号输入端(PH2),电机温度传感器三(T3)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三温度信号输入端(PH3),电机温度传感器四(T4)的信号线接入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电机四温度信号输入端(PH4);电机控制芯片一(U1)的串口连接有蓝牙模块(U1d),蓝牙模块(U1d)向用户手机发送蓄电池组及各电机的电流及温度数据、车速和剩余电量可供续航里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7015.1A CN108422880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7015.1A CN108422880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2880A CN108422880A (zh) | 2018-08-21 |
CN108422880B true CN108422880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6315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17015.1A Active CN108422880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2288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9236A (zh) * | 2003-09-05 | 2004-04-1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串联蓄电池组自动均衡装置 |
CN102910082A (zh) * | 2011-08-05 | 2013-02-06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主辅电源切换系统 |
CN202783032U (zh) * | 2012-09-04 | 2013-03-13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蓄电池控制装置 |
JP2013085336A (ja) * | 2011-10-06 | 2013-05-09 | Toyota Motor Corp |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CN204123974U (zh) * | 2014-10-08 | 2015-01-28 | 武汉弈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汽车电池充放电保护系统 |
CN106711519A (zh) * | 2015-07-17 | 2017-05-24 | 北京理工大学 | 电动车电池组单元结构的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DE102015224067A1 (de) * | 2015-12-02 | 2017-06-08 |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 Batteriemanagementsystem, Fahrzeug damit und Verfahren zur Batterierelais-Steuerung |
-
2018
- 2018-03-16 CN CN201810217015.1A patent/CN1084228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9236A (zh) * | 2003-09-05 | 2004-04-1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串联蓄电池组自动均衡装置 |
CN102910082A (zh) * | 2011-08-05 | 2013-02-06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主辅电源切换系统 |
JP2013085336A (ja) * | 2011-10-06 | 2013-05-09 | Toyota Motor Corp |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CN202783032U (zh) * | 2012-09-04 | 2013-03-13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蓄电池控制装置 |
CN204123974U (zh) * | 2014-10-08 | 2015-01-28 | 武汉弈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种汽车电池充放电保护系统 |
CN106711519A (zh) * | 2015-07-17 | 2017-05-24 | 北京理工大学 | 电动车电池组单元结构的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DE102015224067A1 (de) * | 2015-12-02 | 2017-06-08 |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 Batteriemanagementsystem, Fahrzeug damit und Verfahren zur Batterierelais-Steueru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2880A (zh) | 2018-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63186B (zh) | 多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进行多电机驱动的方法 | |
CN103072492B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用主动控制式复合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20001480A1 (en) | Electrical system of a vehicle with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1011931A (zh) | 一种isg型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 |
CN102105717A (zh) | 具有可选择单向离合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109466540B (zh) |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控制方法 | |
CN104590045B (zh) | 一种纯电动车并行充电供电系统 | |
CN109435675A (zh) | 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072461A (zh) | 双电机多模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15000A (zh)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控制模式 | |
CN110962616B (zh) | 集成液力与电池的车辆复合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845706B (zh) | 一种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002503Y (zh) |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 |
CN105172988A (zh) | 自充电电动车及其充电的方法 | |
CN107054104B (zh) | 调整电动车辆操作以使电网平衡 | |
CN101311017A (zh) | 混合动力车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422880B (zh) | 多工况电池系统、其均衡充电方法及驱动电动汽车的方法 | |
CN106004858A (zh) | 基于电池荷电状态分配的扭矩辅助 | |
CN111546906A (zh) | 一种具有双电机的轮毂驱动与制动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483453B (zh) | 一种中重卡双bsg弱混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8312883B (zh) | 长续航高效率电动汽车及该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法 | |
CN113022318A (zh) | 双转子轮毂电机变压充电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108688457A (zh)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11332275A (zh) | 工程车辆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8372775B (zh) | 低能耗无抛锚电动汽车及该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No. 1009, Tianyuan East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Dingbo control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 No. 211167 Jiangsu city of Nanjing province Jiangning Science Park Hongjing Roa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