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8301A -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58301A CN108258301A CN201810109910.1A CN201810109910A CN108258301A CN 108258301 A CN108258301 A CN 108258301A CN 201810109910 A CN201810109910 A CN 201810109910A CN 108258301 A CN108258301 A CN 1082583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lyte
- ion battery
- high temperature
- lithium ion
- lith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8—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u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9—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Fibrous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的正极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该电池具有很好的高温循环性能,能够在120℃的高温条件下循环200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目前,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动力领域也越来越普遍,将会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
然而,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适用的温度范围为-20℃~60℃。对于一些极端条件下,例如:100℃以上,锂离子电池就无法使用,甚至会出现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这是由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各个部件在100℃以上稳定性会急剧变差。第一是隔膜,使用较多的隔膜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多孔薄膜,这一类隔膜在温度为130℃左右时,就会出现“自闭孔”。第二正极材料,层状正极材料(即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在260℃条件下,会释放出氧与电解液中有机溶剂发生反应。第三是电解液中的溶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的溶剂大多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等沸点偏低或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的溶剂。第四是电解液中的锂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锂盐都是六氟磷酸锂,该种锂盐在110℃条件下就会发生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领域中,高温一般指的是60℃左右,因为作为锂离子电池来说,是应当避免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本领域中,CN201310031161.2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液,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和成膜添加剂,溶剂包括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由线性羧酸酯和碳酸乙烯酯组成,第二溶剂选自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添加剂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丁二腈、己二腈、双草酸硼锂、双氟草酸硼锂中的一种或几种,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双草酸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发明通过线性羧酸酯与碳酸乙烯酯的搭配,得到具有较高介电常数和低粘度的溶剂体系,通过成膜添加剂改善线性羧酸酯与石墨相容性差的问题,最终使采用该发明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表现出高功率放电能力、优良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和低温充放电性能。在该文件中,实施例的电池1-3中也指出了其正极材料选自磷酸铁锂,但是该方案也仅仅公开了60℃条件下的循环使用效果。
此外,在CN201610736532.0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将纳米纤维在去离子水中分散,向其中依次加入硅烷偶联剂、金属盐后,将得到的纳米纤维溶液喷涂到无纺布上,用去离子水清洗、烘箱中干燥后,既得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所得隔膜中金属离子和纳米纤维都是通过化学键与硅烷偶联剂连接,结合紧密,而纳米纤维又与无纺布紧密结合,由于纳米纤维堆积本身也具有大的孔隙率,提高了膜整体的吸液率,金属离子的参与增强了膜的机械强度,使膜在高温下不会发生收缩,也不会发生熔破现象,提高了膜的耐高温性能。在其有益效果中指出,在金属离子的参与下,膜的耐高温性能得到改善。
无可否认的是,在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耐高低温性能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几乎无人涉足10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12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的相关研究。
其内在原因在于锂离子电池的较弱的稳定性导致高温使用风险增加。因此从未有技术人员考虑过如何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适用的温度范围仅为-20℃~60℃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在120℃条件下循环使用200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多孔膜,无纺布隔膜在外界温度达到210℃时也不会出现收缩和闭孔等现象,在100℃左右条件下是非常稳定的;第二、橄榄石型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在温度高达450℃条件下,材料本身不会出现热失控和电解液中的有机成分发生反应,其热稳定性远远高于层状正极材料;第三、本发明采用的电解液的溶剂沸点温度都在120℃以上,部分溶剂沸点甚至接近300℃;第四、本发明采用的锂盐的热稳定性温度都在200℃以上。同时本发明采用了高温添加剂,该添加剂形成的SEI膜具有高热稳定性。由于采用了这一系列方案,从而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100℃以上条件也能工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和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
所述的高沸点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丙酸丙酯(PP)、碳酸二乙酯(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己二腈(DN-6)、庚二腈(DN-7)、辛二腈(DN-8)、壬二腈(DN-9)和癸二腈(DN-1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高热稳定性锂盐包括双草酸硼酸锂(LiBOB)、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草酸二氟硼酸锂(LiODFB)中的至少一种,高热稳定性锂盐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0-17%。
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碳酸乙烯亚乙酯(VEC)、1,3丙烯磺酸内酯(PST)中的至少一种,高温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5%。
所述的负极材料为人造石墨。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发明采用高沸点的溶剂、高热稳定性的锂盐、无纺布隔膜,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而电池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进行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电池制作:
正极制备:正极材料配比为:磷酸铁锂,乙炔黑(导电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粘结剂)质量比为95:2.5:2.5。将PVDF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高速搅拌均匀,向溶液中加入乙炔黑,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磷酸铁锂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将正极片进行烘烤,压实,裁片,焊极耳。
负极制备:负极材料配比为人造石墨,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CMC),丁丙橡胶(SBR)质量比95:1.0:1.5:2.5。将CMC加入到水中,高速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乙炔黑,继续搅拌至均匀,继续加入人造石墨粉末,搅拌均匀分散后,加入SBR,分散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将负极片进行烘烤,压实,裁片,焊极耳。
电解液制备: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水分<10ppm,氧分<1ppm),将EC、PP按质量比5/5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2%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5%的VEC作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实施例1的电解液。
电池的制备:将得到的正极片,负极片,与无纺布卷绕成电芯,装入电池壳体中,将上述电解液注入电池中,密封制成锂离子电池。得到实施例1的样品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N-6按质量比4/6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5%的V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1/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BO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和3%的PS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4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EC按质量比7/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VC、3%的PS和0.5%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5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EC按质量比5/2/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15%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1%的PS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6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PP、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8%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1%的PS、0.2%的VEC和0.2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7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N-10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9%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PS和0.2%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8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E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TFSI和7%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PS、0.3%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9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DEC、DN-9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6%的LiTFSI和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PS和0.8%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0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PS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1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6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LiBOB、8%的LiFSI和1%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5%的V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2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N-8、DN-9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LiBOB、9%的LiT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1%的PS和0.2%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3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10按质量比4/2/1/1/2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7%的LiTFSI和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4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5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EC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LiBOB、4%的LiTFSI、4%的LiFSI、3%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1%的VC和0.4%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6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7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N-8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3%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18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6按质量比3/2/1/1/2/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7%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VC、1.5%的PS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1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碳酸二甲酯(DMC)按质量比4/2/1/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2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N-8、碳酸甲乙酯(EMC)按质量比4/2/2/2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3%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3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PP、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乙酸乙酯(EA)按质量比4/2/3/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8%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C、1%的PS、0.2%的VEC和0.2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4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5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6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隔膜为聚乙烯微孔薄膜。
对比例7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薄膜。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电解液添加情况
测试实验
对所有实施例1~18和所有对比例1~7所得电池进行如下实验:
高温循环实验:将对比例和实施例的电池在120℃下以0.5C/0.5C的充放电倍率在2.5~3.65V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记录循环放电容量并除以第1次循环得放电容量即得容量保持率,记录结果表2。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电池循环性能数据
通过对比例和实施例的对比,发现组合使用高沸点的溶剂、高热稳定性的锂盐、无纺布隔膜等设计,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在120℃条件下循环200周。这种效果是目前现有其他锂离子电池不能实现的。
在本领域中,从未有人试图将高沸点溶剂、高热稳定性锂盐、高温成膜添加剂和耐高温隔膜组合的方案,本领域中,从未有人考虑过12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的应用,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材料的组合,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包含溶剂、锂盐和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丙酸丙酯、碳酸二乙酯、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己二腈、庚二腈、辛二腈、壬二腈和癸二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包括双草酸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锂盐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0-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碳酸乙烯亚乙酯、1,3-丙烯磺酸内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材料为人造石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09910.1A CN108258301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09910.1A CN108258301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58301A true CN108258301A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4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09910.1A Pending CN108258301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5830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3206A (zh) * | 2019-04-16 | 2019-06-11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CN111769330A (zh) * | 2020-03-31 | 2020-10-1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匹配磷酸铁锂电池高温电解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WO2021248903A1 (zh) * | 2020-06-12 | 2021-12-16 | 厦门大学 | 一种耐高温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及其充放电方法 |
CN113871698A (zh) * | 2021-09-02 | 2021-12-31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电池 |
CN115863656A (zh) * | 2023-03-01 | 2023-03-28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7473A (zh) * | 2014-04-20 | 2014-06-25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化沸石表涂负极及使用该种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
US20150072250A1 (en) * | 2012-12-19 | 2015-03-12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Borohydride solvo-ionic liquid family for magnesium battery |
CN107546415A (zh) * | 2017-08-28 | 2018-01-05 | 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
-
2018
- 2018-02-05 CN CN201810109910.1A patent/CN1082583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72250A1 (en) * | 2012-12-19 | 2015-03-12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Borohydride solvo-ionic liquid family for magnesium battery |
CN103887473A (zh) * | 2014-04-20 | 2014-06-25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化沸石表涂负极及使用该种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
CN107546415A (zh) * | 2017-08-28 | 2018-01-05 | 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3206A (zh) * | 2019-04-16 | 2019-06-11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CN109873206B (zh) * | 2019-04-16 | 2021-03-30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CN111769330A (zh) * | 2020-03-31 | 2020-10-1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匹配磷酸铁锂电池高温电解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WO2021248903A1 (zh) * | 2020-06-12 | 2021-12-16 | 厦门大学 | 一种耐高温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及其充放电方法 |
CN113823829A (zh) * | 2020-06-12 | 2021-12-21 | 厦门大学 | 一种耐高温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及其充放电方法 |
CN113823829B (zh) * | 2020-06-12 | 2023-11-07 | 厦门大学 | 一种耐高温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及其充放电方法 |
CN113871698A (zh) * | 2021-09-02 | 2021-12-31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电池 |
CN113871698B (zh) * | 2021-09-02 | 2023-05-26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电池 |
CN115863656A (zh) * | 2023-03-01 | 2023-03-28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63656B (zh) * | 2023-03-01 | 2023-05-05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9652B (zh)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 | |
CN103811719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
CN109728340B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109713367A (zh) | 一种含硅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 |
CN110212193A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58301A (zh) |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
CN113851724B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09659496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7871889B (zh) |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 |
CN101867064A (zh) | 兼顾高温性能的低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
CN105826600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105655641B (zh) | 一种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103633369A (zh)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
CN102148404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 |
CN105470494A (zh) | 正极活性材料组合物、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
CN103078138A (zh) | 高压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 |
CN101174684B (zh) | 电池正极和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 |
CN10768119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107017433A (zh) | 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
CN103794819A (zh) | 一种含氟磺酰亚胺基锂盐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 |
CN106410272A (zh)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 |
CN10823229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 | |
CN10976827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109888384A (zh) | 电解液和含有电解液的电池 | |
CN104900915A (zh)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使用它的锂离子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