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5430B -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05430B CN108205430B CN201711057649.7A CN201711057649A CN108205430B CN 108205430 B CN108205430 B CN 108205430B CN 201711057649 A CN201711057649 A CN 201711057649A CN 108205430 B CN108205430 B CN 1082054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plication
- aggregation
- screen
- display screen
- pre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2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7 finger m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6676 system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用以至少解决现有双屏终端操控复杂的问题。所述操控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主屏的操作下,快速通过副屏处理并发操作,从而解决了单一屏幕操作的场景局限,使双屏下能简单准确的响应用户的操作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副屏操作,使得主屏业务不受影响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并发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单屏幕双屏移动终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双屏双屏移动终端应运而生。双屏双屏移动终端指同时拥有两个屏幕的智能双屏移动终端,可以对双屏双屏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设置相应的显示屏幕。
虽然双屏双屏移动终端满足了用户的一些特定要求,但是现有双屏双屏移动终端在操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降低用户的体验。例如存在操作复杂、操作错误概率较大以及功耗过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用以至少解决现有双屏终端操控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双屏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在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多个应用并发运行时,确定出聚合应用;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不影响主屏的操作下,快速通过副屏处理并发操作,从而解决了单一屏幕操作的场景局限,使双屏下能简单准确的响应用户的操作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副屏操作,使得主屏业务不受影响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并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的软件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矩形操控区域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二个矩形操控区域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二个扇形操控区域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切换的操控分区的效果示意图;
图7–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形状的应用切换分区和操控分区的效果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悬浮窗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S102,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S103,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多个应用并发运行时,确定出聚合应用;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不影响主屏的操作下,快速通过副屏处理并发操作,从而解决了单一屏幕操作的场景局限,使双屏下能简单准确的响应用户的操作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副屏操作,使得主屏业务不受影响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并发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显示屏可以称之为主屏,副显示屏可以称之为副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还可以包括与应用级别相同的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操作包括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移动操作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来指定,也可以通过一些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来指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屏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PDA等可移动的终端。
详细说,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软件模块的形式实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屏幕判断模块、应用聚合模块、屏幕映射反馈模块和应用同步模块。其中,
屏幕判断模块,主要通过双屏移动终端(例如双屏手机)已经预置的传感器等一些常规技术手段,判断当前的双屏双屏移动终端的主副屏的角色定义。简单的,定义当前屏幕正对用户视线为主屏,背对用户为副屏。
应用聚合模块,主要负责聚合能够后台运行、简化操作的应用,建立相应的应用聚合队列。其中,能够聚合的应用包括不限于音乐、语音通话、文件传输/下载等一些可视化程度较低的应用。
屏幕映射反馈模块,主要负责将聚合的应用(即聚合应用)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显示方向显示于副屏上,并反馈其用户在副屏的相应操作事件。其中,相应的操作包括不仅限于副屏上的手指移动、滑动、点击等。
应用同步模块,主要负责应用与服务/进程的映射关系映射,与系统的进程管理模块进行相应的状态同步、数据回写等操作。
具体的四个模块的交互流程如下:
1.触摸屏感应用户的手指操作,屏幕判断模块根据用户手指的分布状态,采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确定当前持握的双屏终端主副屏;
2.确定分配完毕后,应用聚合模块去访问进程管理队列,判断当前运行的进程,并确定其应用归属。经过判断后,抽离非队列顶部的activities(进程)/server(服务)进入聚合队列,并记录相应的上层application(应用)。
3.此时,屏幕映射反馈模块,启动对用户可操控副屏的相关操控区域的划分映射,确定聚合队列的应用控制分布。
4.同时,应用同步模块,将聚合的服务/进程映射到所有的已安装的桌面应用,并且归一化出当前应用服务的关键控制操作,包括不仅限于应用的打开关闭,服务的状态迁移,调度进程界面到主屏等。
5.此后,屏幕映射反馈模块侦听用户的相关操控动作,根据手指的移动、点击等事件,并进行相应的数据记录反馈给系统进程控制队列,完成相应的操控状态转换。
6.此外,屏幕映射反馈模块还可以通过映射副屏上的选择到主界面上,通过悬浮半透明等观察用户在副屏上的相关选择、选中状态,从而确定用户的最终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上述实施例的变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副显示屏按照预设的低功耗模式进行显示。
例如,确定某屏为副屏后,副屏可以启动低功耗模式显示,例如黑白显示、黑屏或低亮度,以最大可能的保证节省功耗。其中,低亮度可以由系统设置直接写入值实现屏幕的亮度调节;黑屏类似于黑屏手势,只关闭相应的led显示,但是仍然进行触摸感应;黑白显示,目前在当今的手机操作系统上都具备灰色显示或黑白显示功能,比如在Android L以后,设置菜单中具有该设置选项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映射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之前,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集参数,分别采集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的参数值;根据采集的参数值,确定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将所述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设置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设置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高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低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主显示屏。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副屏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通过参数采集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屏幕的配置不同时,可以通预先设置指定主副屏;例如主屏用于显示资源占用率高的应用(游戏),副屏用于显示资源占用率低的应用(音乐)。
当两个屏幕的配置相同时,可以通过参数采集的方式进行指定主副屏。例如,主要通过双屏移动终端中已经预置的传感器等一些常规技术手段,判断当前的双屏双屏移动终端的主副屏的角色定义。简单的,定义当前屏幕正对用户视线为主屏,背对用户为副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
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包括:
检测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
在所述进程队列中确定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作为一聚合应用。
具体地,所述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包括:
针对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是否具有可聚合标志位;若具有,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若不具有,在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匹配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若有匹配,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所述聚合映射表存储可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名称。
其中,所述聚合映射表的预设方式,包括:
当检测到一应用在所述双屏终端中首次启动时,确定该应用的资源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例如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和预设的相应阈值,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或者,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的属性,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
其中,所述聚合条件为可后台运行和/或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占用门限。
进一步地,所述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之前,还包括:
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设置所述可聚合标志位。
其中,所述资源访问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内存开销数据、窗口管理数据、视图管理数据以及调度屏幕的屏幕电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操控界面包括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例如,如图2所示,将聚合映射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简称为映射表或归一表)标注为虚线,表明该表可以不存在,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完善扩充,而相应的应用及其是否可聚合到副屏,便可以动态的生成相应的聚合规则或映射表,其中聚合映射表可以对Android的进程的生命周期进行定义,如下表所示:
其中,分类可以看做是对应用的归类,按照应用的系统事件优先级及屏幕占用优先级决定应用是否在副屏上聚合及显示的重要程度。
以Android(安卓系统)为例,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21)聚合模块检测到应用首次启动时的资源访问情况,包括不仅限于应用的包名、activity名,及其对应服务名、内存开销,记录其对WindowManger(窗口管理)/ViewManger(视图管理)相关窗口增加、更新、撤销等关键操作,还可以通过底层的硬件驱动/寄存器记录调度屏幕后屏幕的上电情况,如电流,屏幕的高低电压等情况,根据此来判断此类应用是否具备聚合条件。如果是,将该应用的相关进程/服务设置相应的可聚合标志位(可以简称为标志位)。
22)当且仅当该应用的相关activity被调度到后台,即检查到当前的activity队列发生变化时,聚合模块遍历将被非顶端的应用activity进行遍历查询,按照标志位进行相应的聚合操作。
23)其中聚合条件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具体的关键的属性或者阈值,通过综合判断该应用是否具备聚合的属性,具体实现时可以可以通过记录的数据单一形成,也可以组合判定,比如对于ViewManger来的子类中是否包括surfaceview子类(高屏幕开销的,不可聚合,比如视频类应用);activity中是否有OpenGL的相关实例(高屏幕开销的,不可聚合,如游戏类应用);屏幕的电流变化不大的(低开销屏幕的,可聚合,如比较单一的音乐播放界面/下载界面);。
24)对于综合判断的结果可随后写入相应的记录表,新增相应的记录项,可直接表现为在文件系统中有对应的.db文件或xml等,以供下次用户开机或操作后直接访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至少一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如图3所示,若只有一个聚合应用,在副显示屏划分一个矩形的操控分区。
如图4所示,若有两个聚合应用,在副显示屏划分2个矩形的操控区域;两个操控区域的面积可以相同。
如图5所示,若有两个聚合应用,在副显示屏划分2个扇形的操控区域。其中,圆心部分M/D表示的是聚合应用,其外围的L/P/S/N和P/S分别表示聚合操作功能(也可以称为聚合操作)。
当然,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操控分区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公开的形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建立可随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切换的N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如图6所示,可切换的操控分区通过多任务窗口切换的方式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操控分区和应用切换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映射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时,将处于选定状态的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其中应用切换分区和操控分区的效果如图7-图10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为隐藏式分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与所述操控分区分布在所述副显示屏的两侧,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分布在所述操控分区的两侧,如图8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划分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
在一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对应设置一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如图9和图10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中设置的应用标识随着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变换。
其中,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的判断方式,包括:
检测位于预设选定状态的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的应用标识;
将检测到的应用标识判定为处于选定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将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包括:
对于每个聚合应用,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传递到该聚合应用对应的操控分区中,形成相应可触控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
其中聚合操作功能可以简称为聚合操作。
当然,聚合操作功能也可以从聚合映射表中获取;并且屏幕映射的可以是具体的控件,例如操控控件;也可以是功能区,例如操控区域。
其中,所述聚合操作功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打开、关闭、服务状态的迁移和调度进程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合操作功能一般指代聚合应用的关键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离聚合操作的方式,可以通过给出具体的映射表来确定,也可以通过确定该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对应界面中唯一的标志控件属性,将具备可点击的标志控件属性的控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操作作为关键控制元素,抽取所述关键控制元素作为聚合操作功能;还可以对该聚合应用的状态机进行归一操作,得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例如,由系统通过自动抽取关键字的方式完成,即获取当前的所有view类的所有空间信息,遍历控件树,通过控件遍历算法算出当前activity对应界面中唯一的标志控件属性,并且具备可点击的属性的控件中的相关操作来作为被聚合应用对应的activity的关键控制元素(比如下载界面的,暂停停止控件中的text/description/clickable属性等),通过抽取当前界面关键元素直接作为对应应用当前界面的可执行的关键操作。
又如,由系统根据操作系统规定的关键服务或基本类,直接从服务/类的状态机来进行直接归一操作,比如对于music来说,主要的基本类是Mediaplayer,而Mediaplayer规定了一些状态机,状态机的关键状态(stop/play/pause)可以直接抽取为对应应用的当前activity的关键值。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的,不抽取关键属性,采用聚合应用activity的当前界面整个通过透视显示到当前界面,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副屏此时的横竖屏状态要与主屏一致。即手指在副屏触摸的区域不经过处理的被同步显示到主屏的透视菜单上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聚合的关键在于提取聚合应用的关键操作,并且把所有可提取关键操作汇聚到辅助屏幕上,借此完成对并发的聚合应用操作,并且不能影响主屏的正在进行的任务或者应用进程。
因此,聚合应用及其关键操作(聚合操作)被抽离确定后,会在主屏有相应的提示给用户,以Android为例,会调用基本的API弹出一个toast,提示“xxx应用已聚合完成,其关键操作(xxx、xxx、xxx),请在副屏进行操控。”
进一步地,如图3-图10所示,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在所述操控分区中呈现扇形分布,或呈现环形分布,或呈现行式分布,或呈现列式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传递到该聚合应用对应的操控分区中,形成相应可触控的操控控件之后,包括:
在所述操控分区监测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操控控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之前,包括:
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中提取各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
将提取的进程或服务复制到预设的聚合队列中。
例如,在该应用的相应activity确认可以聚合后,直接标记该activity,其中标记的方法:可以是通用的增加activity的队列标志并设定相应的值;也可以是通过记录表标记当前的状态,记录相应的内存区域起始地址。即,该聚合队列可以是系统队列的一个子集,或者改造系统队列,仅进行相应的聚合标志位进行标记即可,以节省相应的系统内存开销。相应的,对于该标记队列的操作,当用户在副屏上的操作相应完成后,通过快速定位内存区域来回写activity的状态或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还包括:
监测所述聚合队列的变化;
当所述聚合队列中增加进程或服务时,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上检测触控操作;
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根据选定的聚合操作功能,对进程或服务进行状态同步和/或数据回写;该进程或服务与选定的应用标识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
进一步地,按照预设的透明度和预设的显示显示区域,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
例如,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
其中,所述悬浮窗的透明度小于预设的透明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之前,包括:
检测主屏中触控操作的触控范围,根据检测的范围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检测显示在主屏的应用的控件位置,根据检测的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将所述悬浮窗设置在预设位置;或者
根据所述副显示屏中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所在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
如图11所示,主屏当检测到副屏“上一首”的区域被选中时显示的效果图。
具体说,悬浮窗口可以是透明的(即透明度小于预设透明阈值),而且可以自动移动位置的,且其只是显示效果(当且仅当悬浮窗口与当前的主屏幕不构成相交区域时,才具有点击响应效果);
其中,可以依据于主屏的状态及单手或双手操作时拇指的活动范围,确定悬浮窗口的位置,当然,悬浮窗口也可出现任何区域。例如,检测主屏中触控操作的触控范围,根据检测的范围设置悬浮窗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可以参照当前主屏的相关主要可点击/滑动/双击控件之外,选择一个任意位置悬浮窗口的位置确定。例如,检测显示在主屏的应用的控件位置,根据检测的位置设置悬浮窗的位置。
特别的,若无可用位置,那么居于屏幕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显示,或者与后背触控位置等同或者按照比例等同的位置显示。
特别的,当且仅当有区别于当前主屏可操控区域外的位置显示时,悬浮窗口对应的关键的操作是可响应或执行的。
另外,对于悬浮窗口的触发及关闭,可以使用自动的,即一旦检测到副屏有相应的手指连续的移动,则立即在主动的可选位置显示,如果没有移动,那么过设定的时间后自动消失。也可以使用手动的,比如长按屏幕,双击屏幕,点击其他物理按键,设定其他快捷键等。
当然,为了解决副屏的误触控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移动距离和/或触屏面积;
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
根据所述触控点,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其中,所述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显示时长,在所述悬浮窗中显示所述副显示屏中当前的应用标识和当前的聚合操作功能。
例如,误触控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用户真实场景下,除了主屏上会有拇指触碰外,双手或者单手的其他手指都有可能在辅助屏幕上形成触控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方案在于:
采集用户在辅助屏幕上的触碰坐标,从而侦听相关的移动/滑动状态状态,当侦测到有相关移动状态时,在前端的悬浮窗口闪现相应的触控操作,当其他在副屏上的手指未移动/滑动时候,则不显示相应的触控关键操作。特别的,当背后的手指在某一时候都在移动(一般是往统一一个方向),则选取与用户当前主屏操作不重合的相关区域的移动位移点作为悬浮的显示和屏幕区域映射,如果都不重合,那就选择移动范围最大的手指触碰点作为当前的触碰区域。
也即可以采用比较法(触屏面积比较、移动速度比较、位移速度比较)来确定唯一(或多个)的触控点,并且在悬浮窗显示对应的关键操作,从而能够解决误触的问题。
举例详细说明上述的操控分区和应用切换分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副屏并发的处理及在副屏的相应操作,可以通过盲摸法;当然,若应用太多的情况下,相应的在副屏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其他的触摸/滑动切换方式,例如:
31)类似Android目前的使用menu键盘调出最近使用的方式,对于用户的相关操作进行选择,如图6所示,用户在背后来回滚动显示,选择响应的应用,滚动到前面的应用会在响应的主屏的透显位置进行相应的显示。
32)用户可通过某些特定的单手手指,来进行聚合应用的切换,以便于当前手指能够快速进行操作:
单手操作,如图7所示,用户可以通过食指往手心内侧拨动,来调度聚想要操作的应用到食指可控的操作,并将聚合操作映射在靠近手指的内侧区域内。
双手操作,如图8所示,箭头方向表示手指可切换的方向,能够选择要切换的应用,相同的切换的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具体说,用户可以再副屏上通过同时往外侧手心拨动,替换想要操作的聚合应用,也可以通过同时往上移动或者往下移动切换上一个下一个应用,此时有且只有一个应用及其关键操作在副屏上进行映射。
又如,屏幕映射的可以是上述实例中具体的控件,也可以使功能区,可以是均分屏幕,也可以按照用户的操作半径进行圆周外围分布。此时的操控,如图9、图10两种显示方式,具体的来说:
图9所示,左手按照弧度进行逆时针滑动进行应用的切换,而右手的可操控的弧度范围内则显示相应的关键操作,右手可以滑动或者点击选择相应的关键操作。图中,操作半径可以预设,也可以根据手指的移动范围进行动态感应,其中F\M\D都是代表的应用缩写,P/S\L\N则代表M的关键操作。箭头方向表示用户的某个食指可以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应用的切换。
图10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明所在的食指向手心收缩或伸张可切换相应的应用到最近手心扇形,此时的应用的相应的触控操作在另外一个扇形环形区显示相应的可触控的关键操作,其中另外一端的显示可以多样性显示,可以按照角度等的显示小扇形等。所有的应用被扇形的圆环分布,此时的关键操作也相应分布到对应的环形区域,或者环形外侧(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中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地的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以Android为例,通过对用户常见应用,如音乐、下载等并发场景的具体方案的实现,包括:
首先以音乐并发游戏类应用场景下,双屏操作的相关定义:
步骤1.检测到用户持握事件,采集传感器(可以是陀螺仪、光感)的数据,通过数据判断双屏的状态,假设目前A屏的光感数据大于B屏的传感数据,那么A屏定义为主屏,B定义为副屏。
根据显示要求,A屏作为主显示,负责显示资源开销较高的应用,那么此时的游戏毫无疑问作为主应用调度在主屏上显示。相应的,由于Android窗口管理会调度音乐到后台。此时B屏,进入待机或者黑屏状态。
步骤2.此时,触发应用聚合模块检测到Android activitiy队列的变化,启动聚合操作,遍历此时的activitiy队列,发现音乐相关的c.activitiy位于非顶端(注意此时的游戏activitiy位于队列顶端),读取c.activity的完整名称com.zte.music/c.activitiy,剥离该activitiy的包名com.zte.music,查询归一表,确认该应用属于D类应用(此处D类表示显示低开销应用),并且根据该表查询相关的服务为musicplayer服务(Android定义),因此确定该应用可以聚合到聚合队列中,因此copy一下相应的activitiy及服务到聚合队列,并通知屏幕映射单元和应用归一单元。
步骤3.屏幕映射模块接收到聚合队列变化的通知消息后,启动对副屏的操作区域的划分操作(主要划分的依据为就近原则,和单手操作,并且读取当前的屏幕状态和副屏感受到的副屏上的手指分布状态,当然也可以不用考虑此划分标准,直接对后屏幕进行均分操作,均分操作的原则参考屏幕的分布方向)。
步骤4.同时,应用同步模块访问归一表,查询到当前聚合应用music的相关聚合操作(与应用相关,主要是可执行的关键操作),主要是播放/暂停,前进后退等(聚合的方式类似目前Android通知栏中的聚合操作按键),聚合完成后通知屏幕映射模块。
步骤5.应用同步模块将可用的聚合操作传递到副屏幕对应的划分区域(操控分区)里,并且对应的划分区域内,形成可触摸的操作控件。相应的,当前只有音乐属于聚合的应用,那么音乐的主要操作被相应的划分到副屏的操作区域,如图3所示,主要有上一首、下一首、播放/暂停操作,当相应的手指落在对应的操控区域内(停留或点击),则可以触发相应的操作。比如,落在副屏的区域①,那么表示的上一首,用户此时可以点击一下,切换到上一首进行播放,相应的落在②表示暂停,落在③表示下一首。
步骤6.此时,如果并发的还有下载操作,同样的,通过归一映表,查询到该应用可以聚合,那么抽取相应的应用/包名com.Android.download,并且归一的关键操作只有下载/暂停,那么此时考虑到音乐、游戏的并发,那么副屏的操作分布如图4所示,左半部分表示音乐的可操作控制区域,右半部分表示下载的可控操作区域,用户左手在音乐的区域滑动,可以选择音乐的相关操作,在下载应用映射区滑动可对下载进行相应的暂停/启动操作。
步骤7.当聚合的应用大于等于2个以上时,如图11所述,音乐和下载同时被聚合时,屏幕映射模块启动主屏对聚合应用的透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用户长按副屏相应应用的区域,可以将应用及其对应的activity调度到主屏界面;用户的手指在滑动副屏的操作时,掠过的控件将在主屏上进行半透明显示(此时,主屏仅作为控件或指令显示,但不响应具体的操作,以免与主屏正在进行的游戏操作冲突)。
步骤8.当用户选择响应的操作时,更新上述所有的应用/进程状态,同步内存等相关数据到内存区,包括系统的activity队列,缓冲区、db等。
步骤9.特别的,当对应的可用操作有停止等状态时,关闭该应用,应用同步模块通知系统/内存,释放相应的应用资源,并且将从聚合应用队列中移除。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双屏移动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1210和处理器1220;所述存储器1210存储有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2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多个应用并发运行时,确定出聚合应用;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不影响主屏的操作下,快速通过副屏处理并发操作,从而解决了单一屏幕操作的场景局限,使双屏下能简单准确的响应用户的操作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副屏操作,使得主屏业务不受影响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并发控制。
可选地,所述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
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包括:
检测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
在所述进程队列中确定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作为一聚合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包括:
针对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是否具有可聚合标志位;若具有,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若不具有,在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匹配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若有匹配,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所述聚合映射表存储可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名称。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映射表的预设方式,包括:
当检测到一应用在所述双屏终端中首次启动时,确定该应用的资源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条件为可后台运行和/或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占用门限。
进一步地,所述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之前,还包括:
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设置所述可聚合标志位。
可选地,所述资源访问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内存开销数据、窗口管理数据、视图管理数据以及调度屏幕的屏幕电流数据。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映射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之前,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集参数,分别采集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的参数值;根据采集的参数值,确定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将所述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设置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设置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高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低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主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操控界面包括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至少一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建立可随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切换的N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操控分区和应用切换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映射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时,将处于选定状态的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为隐藏式分区;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与所述操控分区分布在所述副显示屏的两侧;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分布在所述操控分区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划分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
在一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对应设置一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中设置的应用标识随着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的判断方式,包括:
检测位于预设选定状态的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的应用标识;
将检测到的应用标识判定为处于选定状态。
可选地,所述将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包括:
对于每个聚合应用,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传递到该聚合应用对应的操控分区中,形成相应可触控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从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提取该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确定该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对应界面中唯一的标志控件属性,将具备可点击的标志控件属性的控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操作作为关键控制元素,抽取所述关键控制元素作为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对该聚合应用的状态机进行归一操作,得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操作功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打开、关闭、服务状态的迁移和调度进程界面。
进一步地,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在所述操控分区中呈现扇形分布,或呈现环形分布,或呈现行式分布,或呈现列式分布。
可选地,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之前,包括:
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中提取各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
将提取的进程或服务复制到预设的聚合队列中。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还包括:
监测所述聚合队列的变化;
当所述聚合队列中增加进程或服务时,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上检测触控操作;
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根据选定的聚合操作功能,对进程或服务进行状态同步和/或数据回写;该进程或服务与选定的应用标识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包括: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窗的透明度小于预设的透明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之前,包括:
检测主屏中触控操作的触控范围,根据检测的范围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检测显示在主屏的应用的控件位置,根据检测的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将所述悬浮窗设置在预设位置;或者
根据所述副显示屏中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所在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移动距离和/或触屏面积;
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
根据所述触控点,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显示时长,在所述悬浮窗中显示所述副显示屏中当前的应用标识和当前的聚合操作功能。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述副显示屏按照预设的低功耗模式进行显示。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实施例一中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藕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中。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3)
1.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
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包括:
检测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
在所述进程队列中确定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作为一聚合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包括:
针对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是否具有可聚合标志位;若具有,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若不具有,在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匹配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若有匹配,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所述聚合映射表存储可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名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映射表的预设方式,包括:
当检测到一应用在所述双屏终端中首次启动时,确定该应用的资源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条件为可后台运行和/或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占用门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之前,还包括:
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设置所述可聚合标志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访问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内存开销数据、窗口管理数据、视图管理数据以及调度屏幕的屏幕电流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映射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之前,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集参数,分别采集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的参数值;根据采集的参数值,确定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将所述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设置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设置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高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低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主显示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界面包括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至少一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建立可随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切换的N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操控分区和应用切换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映射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时,将处于选定状态的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为隐藏式分区;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与所述操控分区分布在所述副显示屏的两侧;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分布在所述操控分区的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划分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
在一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对应设置一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中设置的应用标识随着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变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的判断方式,包括:
检测位于预设选定状态的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的应用标识;
将检测到的应用标识判定为处于选定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包括:
对于每个聚合应用,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传递到该聚合应用对应的操控分区中,形成相应可触控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从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提取该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确定该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对应界面中唯一的标志控件属性,将具备可点击的标志控件属性的控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操作作为关键控制元素,抽取所述关键控制元素作为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对该聚合应用的状态机进行归一操作,得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操作功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打开、关闭、服务状态的迁移和调度进程界面。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在所述操控分区中呈现扇形分布,或呈现环形分布,或呈现行式分布,或呈现列式分布。
22.如权利要求10-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之前,包括:
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中提取各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
将提取的进程或服务复制到预设的聚合队列中。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还包括:
监测所述聚合队列的变化;
当所述聚合队列中增加进程或服务时,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
2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上检测触控操作;
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根据选定的聚合操作功能,对进程或服务进行状态同步和/或数据回写;该进程或服务与选定的应用标识对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包括: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窗的透明度小于预设的透明阈值。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之前,包括:
检测主屏中触控操作的触控范围,根据检测的范围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检测显示在主屏的应用的控件位置,根据检测的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将所述悬浮窗设置在预设位置;或者
根据所述副显示屏中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所在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移动距离和/或触屏面积;
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
根据所述触控点,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显示时长,在所述悬浮窗中显示所述副显示屏中当前的应用标识和当前的聚合操作功能。
31.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副显示屏按照预设的低功耗模式进行显示。
32.一种双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1且小于M的整数;
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
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在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N个聚合应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
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存在M个应用并发运行时,从所述M个应用中确定出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将所述符合预设聚合条件的应用作为所述N个聚合应用,包括:
检测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
在所述进程队列中确定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作为一聚合应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是否符合预设的聚合条件,包括:
针对每个非顶端进程或服务:
判断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是否具有可聚合标志位;若具有,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若不具有,在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匹配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若有匹配,则该非顶端进程或服务对应的应用符合所述聚合条件;所述聚合映射表存储可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名称。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映射表的预设方式,包括:
当检测到一应用在所述双屏终端中首次启动时,确定该应用的资源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资源访问数据,判断该应用是否符合所述聚合条件;
在符合时,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条件为可后台运行和/或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占用门限。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的名称添加到所述聚合映射表中之前,还包括:
将该应用对应的进程或服务设置所述可聚合标志位。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访问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内存开销数据、窗口管理数据、视图管理数据以及调度屏幕的屏幕电流数据。
40.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映射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之前,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集参数,分别采集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的参数值;根据采集的参数值,确定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将所述面向用户视线的屏幕设置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设置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高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主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或者
将预先设置的用于显示预设低资源占用率应用的屏幕作为所述副显示屏,将另一屏幕作为主显示屏。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界面包括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至少一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建立可随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切换的N个操控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和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划分出操控分区和应用切换分区;
将各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映射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时,将处于选定状态的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为隐藏式分区;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与所述操控分区分布在所述副显示屏的两侧;或者,
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分布在所述操控分区的两侧。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应用切换分区划分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
在一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对应设置一聚合应用的应用标识。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个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中设置的应用标识随着触控操作的方向进行变换。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切换分区中应用标识处于选定状态的判断方式,包括:
检测位于预设选定状态的扇形区域或环形区域的应用标识;
将检测到的应用标识判定为处于选定状态。
49.如权利要求42-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映射到相应的操控分区,包括:
对于每个聚合应用,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传递到该聚合应用对应的操控分区中,形成相应可触控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该聚合应用的操作功能中提取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从预设的聚合映射表中提取该聚合应用的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确定该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对应界面中唯一的标志控件属性,将具备可点击的标志控件属性的控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操作作为关键控制元素,抽取所述关键控制元素作为聚合操作功能;或者
对该聚合应用的状态机进行归一操作,得到至少一个聚合操作功能。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操作功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打开、关闭、服务状态的迁移和调度进程界面。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各操控控件或触控区域在所述操控分区中呈现扇形分布,或呈现环形分布,或呈现行式分布,或呈现列式分布。
53.如权利要求41-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界面映射到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之前,包括:
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进程队列中提取各聚合应用的进程或服务;
将提取的进程或服务复制到预设的聚合队列中。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还包括:
监测所述聚合队列的变化;
当所述聚合队列中增加进程或服务时,在所述双屏移动终端的副显示屏划分各聚合应用的操控分区。
55.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副显示屏检测对各聚合应用的触控界面的触控操作,根据各触控操作对相应的聚合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副显示屏上检测触控操作;
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根据选定的聚合操作功能,对进程或服务进行状态同步和/或数据回写;该进程或服务与选定的应用标识对应。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包括:
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窗的透明度小于预设的透明阈值。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显示在主显示屏中预设的悬浮窗中之前,包括:
检测主屏中触控操作的触控范围,根据检测的范围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检测显示在主屏的应用的控件位置,根据检测的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或者
将所述悬浮窗设置在预设位置;或者
根据所述副显示屏中选定的应用标识和/或聚合操作功能所在位置,设置所述悬浮窗的位置。
60.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移动距离和/或触屏面积;
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
根据所述触控点,确定选定的应用标识和聚合操作功能。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参数达到相应的控制阈值时,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触控点,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显示时长,在所述悬浮窗中显示所述副显示屏中当前的应用标识和当前的聚合操作功能。
62.如权利要求32-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述副显示屏按照预设的低功耗模式进行显示。
6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种双屏移动终端的操控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1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57649.7A CN108205430B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57649.7A CN108205430B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5430A CN108205430A (zh) | 2018-06-26 |
CN108205430B true CN108205430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6260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57649.7A Active CN108205430B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054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7832A (zh) * | 2018-07-12 | 2019-01-0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游戏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144580A (zh) * | 2018-07-17 | 2019-01-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运行控制方法、双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984348B (zh) * | 2018-07-20 | 2021-10-29 | 深圳市玩视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双屏技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75890B (zh) * | 2018-09-17 | 2022-12-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和多屏电子设备 |
CN109343755B (zh) * | 2018-09-21 | 2020-09-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144455B (zh) * | 2018-09-25 | 2022-01-2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408171B (zh) * | 2018-09-27 | 2021-06-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WO2020113502A1 (zh) * | 2018-12-06 | 2020-06-11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分屏控制方法、显示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814825B (zh) * | 2018-12-29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操控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9799943B (zh) * | 2019-01-23 | 2022-08-19 | 上海冠柒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后台清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18764B (zh) * | 2019-03-29 | 2021-05-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
CN110888615B (zh) * | 2019-11-12 | 2021-12-21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Android系统双屏异显的多输入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3495704B (zh) * | 2020-04-03 | 2024-10-1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51116B (zh) * | 2020-06-04 | 2022-06-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分屏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612570B (zh) * | 2021-03-08 | 2021-06-22 | 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查看应用程序被遮挡区域的方法及系统 |
CN116302225A (zh) * | 2021-12-21 | 2023-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应用分屏显示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1832A (zh) * | 2015-01-19 | 2015-04-29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3093A (zh) * | 2012-11-02 | 2014-05-14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多屏幕便携终端及其触摸控制方法 |
CN103309618A (zh) * | 2013-07-02 | 2013-09-18 | 姜洪明 | 移动操作系统 |
CN105334916A (zh) * | 2014-08-15 | 2016-02-17 | 德斯国际公司 | 双面双屏智能移动终端 |
CN105867746A (zh) * | 2016-06-24 | 2016-08-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406677A (zh) * | 2016-10-13 | 2017-02-15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应用进程的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11-01 CN CN201711057649.7A patent/CN1082054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1832A (zh) * | 2015-01-19 | 2015-04-29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5430A (zh) | 2018-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05430B (zh) | 双屏移动终端、相应操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10703966B (zh) |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相应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908789B2 (en) | Applic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
CN109062479B (zh) |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6843739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AU20142004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asking | |
CN110750197B (zh) |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相应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446673B (zh) | 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11604580B2 (en) | Configuration of application execution spaces and sub-spaces for sharing data on a mobile touch screen device | |
WO2021184375A1 (zh) | 执行手势指令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7577415B (zh) |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 |
CN108874288A (zh) |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580923B (zh)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1061558B2 (en) | Touch oper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3902363A (zh) | 一种支持多任务切换的电子装置和切换方法 | |
US2014003585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action based on multi touch finger gesture | |
WO2019085820A1 (zh) | 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 |
US11086442B2 (en) |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touch ope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7608550A (zh) |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 |
US11194425B2 (en) |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touch ope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6775213B (zh) | 一种切换桌面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0069188A (zh) | 标识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3268182A (zh) | 应用图标的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19085810A1 (zh) | 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 |
CN114089885A (zh) | 应用图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