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命脉,在城市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发展,目前轨道交通开始采用LTE技术进行车地信息传输,尤其由于LTE技术采用国际通用的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进行设计,因此LTE技术成为轨道交通中CBTC(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对业务进行车地通信的一种新选择。
目前,在轨道交通中采用LTE技术进行车地信息传输时,要求CBTC系统对应的列车处于全线运行条件下,且在切换覆盖区的最大时延小于150ms(毫秒),因此为了提高切换覆盖区的性能指标以满足业务通信中最大时延的需求,常采用下述三种方法:
第一种网络规划法:根据轨道交通网络覆盖需求进行网络规划,得到至少两个用于通信的小区,并对相邻的两个小区设置切换覆盖区,通过此网络规划法可以为轨道交通设置合理的无线覆盖,以减少切换总次数,且设置的切换覆盖区可满足切换要求,但是此种网络规划法无法对网络规划完成后的业务通信进行优化;第二种网络优化法:通过网络参数的改善小区覆盖,以减少切换掉话几率,但是此种网络优化法无法对网络优化完成后的业务通信进行优化;第三种方法:为业务通信选择高效快速的切换算法进行优化,但是此种方法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轨道各种覆盖场景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为待传输业务确定匹配的承载类型、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以及调制编码策略,以降低切换覆盖区的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
根据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对所述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包括: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块差错率,得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二块差错率,得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并根据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块差错率,得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包括: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所述第一块差错率;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第一预设映射表,确定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一预设映射表表明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与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一下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二下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二块差错率,得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包括: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块差错率;
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计算等效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等效信噪比和第二预设映射表,确定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二预设映射表表明等效信噪比与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一上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二上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并根据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包括:
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
在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从预设配置表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预设索引值,则将所述预设索引值确定为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若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索引值,则将所述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小值。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网络覆盖要求进行网络规划,得到多个小区;
确定所述多个小区中能够合并的小区,并将能够合并的小区中的至少部分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
对合并得到的小区和没有合并的小区:调整相邻的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覆盖区,所述切换覆盖区用于所述待传输业务在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模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对所述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策略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块差错率,得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二块差错率,得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并根据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所述第一块差错率;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第一预设映射表,确定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一预设映射表表明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与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一下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块差错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二下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所述下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块差错率;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计算等效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等效信噪比和第二预设映射表,确定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二预设映射表表明等效信噪比与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一上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块差错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与第二上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所述上行通信中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优选的,所述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所述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为确认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从预设配置表确定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大于预设索引值,则将所述预设索引值确定为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若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索引值,则将所述计算得到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确定为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所述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小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后,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这样对于任一待传输业务来说,均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业务时的无线链路控制模式,选取匹配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并且所确定的承载类型和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与待传输业务对应,这就意味着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选取对应的承载类型和无线链路控制模式,由此可以降低任一待传输业务在切换覆盖区的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合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覆盖区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中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中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中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编码调制策略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LTE-M(Long Term Evolution-Metro,地铁长期演进)基站系统中,用于为待传输业务确定匹配的承载类型、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以及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以降低切换覆盖区的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用于传输待传输业务的承载包括: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相对应的默认承载的承载类型可以是默认,专用承载的承载类型可以是专用,对于这两种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来说,可以预先建立默认承载、专用承载和待传输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通过预设关系映射表的方式使得待传输业务与相对应的承载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在建立待传输业务与相对应的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选取与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这样具有相同业务传输质量要求的至少一个待传输业务可以由同一个承载传输,使得同一个承载上的所有待传输业务获得相同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保障,不同类型的承载为待传输业务提供不同的QoS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其中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可以根据不限于时延和误码率等确定,比如在待传输业务所处应用环境下以时延为承载匹配标准,则时延要求高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高于时延要求低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进而为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高于其他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的待传输业务匹配专用承载,并且对于多个需要匹配专用承载的待传输业务,本实施例还可以为需要匹配专用承载的每个待传输业务分别建立一个专用承载。
以待传输业务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为例,语音业务的时延要求高于数据业务的时延要求、但语音业务的误码率要求低于数据业务的误码率要求,则在应用环境以时延为承载匹配标准的情况下,语音业务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则为语音业务匹配专用承载,而为数据业务匹配默认承载;若应用环境以误码率为承载匹配标准,语音业务的业务优先级低于数据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则为语音业务匹配默认承载,为数据业务匹配专用承载。
在为待传输业务匹配承载之后,还可以设置所匹配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其中RLC模式包括UM(Unacknowledged Mode,非确认模式)和AM(AcknowledgedMode,确认模式),而采用哪种RLC模式也需要视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如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和QoS要求)而定,比如在应用环境以时延为承载匹配标准的情况下,语音业务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则为语音业务匹配的专用承载的RLC模式为UM,为数据业务匹配的默认承载的RLC模式为AM。
通过上述配置,可以为任一待传输业务配置与其业务传输质量要求相匹配的承载类型和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以满足业务传输质量要求,如时延要求,可以保证时延要求高的待传输业务优于时延要求低的待传输业务传输,由此降低任一待传输业务在切换覆盖区的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为待传输业务提供更好的QoS。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待传输业务可以包括:CBTC业务、PIS(Passenger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业务、CCTV(管道闭路电视系统)业务和文本信息业务等业务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对这些待传输业务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
102: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值。
在本实施例中,RLC模式包括UM和AM这两种模式,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的一种可行方式是:
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索引值和终端反馈的第一BLER(块差错率),得到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和终端反馈的第二BLER,得到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A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传输速度,并根据终端的传输速度,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对于上述三种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的详细流程图,后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103: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至少对应有对待传输业务进行调制的调制方式和进行传输时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数据传输率,并根据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待传输业务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调制,根据所确定的数据传输率传输调制后的所有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后,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这样对于任一待传输业务来说,均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选取匹配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并且所确定的承载类型和无线链路控制模式与待传输业务对应,这就意味着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选取对应的承载类型和RLC模式,由此可以降低任一待传输业务在切换覆盖区的时延,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单向时延从150ms降低至50ms,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
请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图,用于通过网络规划方式降低切换覆盖区的时延,具体的可以以下步骤:
201:根据预设网络覆盖要求进行网络规划,得到多个小区。其中预设网络覆盖要求可以是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所对应的应用环境的网络覆盖要求,如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则可以根据轨道交通的网络覆盖要求对该轨道交通中各个轨道覆盖区进行网络规划,对于如何根据预设网络覆盖要求进行网络规划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对此不再阐述。
202:确定多个小区中能够合并的小区,并将能够合并的小区中的至少部分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以减少切换次数。例如确定能够合并的小区和合并的一种可行方式是:预设一个用于小区合并的重叠区域范围,若相邻的两个小区之间的重叠区域位于该重叠区域范围,则确定这两个相邻的小区为能够合并的小区,并将这两个相邻的小区进行合并。以地铁轨道交通为例,地铁隧道一般采用漏缆或波导管进行信号覆盖,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两个小区(每个小区对应基站中的)之间的重叠区域为切换覆盖区,其中每个小区对应LTE-M基站中的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地铁轨道交通中的TAU(Train AccessUnit,车载接入单元)在沿地铁轨道移动过程中会不间断进行无线信道质量测量,并在切换覆盖区当测量到的无线信道质量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触发测量事件上报,由LTE-M基站根据预设判决准则决定是否启动切换流程。
而图3所示小区覆盖示意图中可知,该小区覆盖示意图中包括三个切换覆盖区,若在每个切换覆盖区军满足预设判决准则可以启动切换流程,则需要执行至少三次切换,因此为减少切换次数,可以通过小区合并技术将至少部分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从而减少切换次数,进而减少掉话率和提高系统性能。例如可以通过基带板小区合并算法将上述图3中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合并为一个小区5,如图4中实线椭圆所示,该实线椭圆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为上述图3中小区1(图4中为子小区1)、小区2(图4中为子小区2)和小区3(图4中为子小区3)的覆盖范围之和,这样在图4所示小区覆盖示意图中仅剩余一个切换覆盖区,从而减少切换次数。
203:对合并得到的小区和没有合并的小区:调整相邻的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覆盖区,切换覆盖区用于待传输业务在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之所以需要调整相邻的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覆盖区是为了:相邻两小区的覆盖范围保留一定的切换距离,使得待传输业务可以平稳的从源基站过渡到目标基站,提高切换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切换覆盖区的调整是根据切换门限和切换时延计算得到,其中切换门限是指相邻小区之间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差值,以切换门限(HOM)=3dB为例,漏缆覆盖的传输损耗3.7dB/100m,可以得出切换点(用于触发切换,在图5中以触发切换说明)到两个小区发射天线(漏缆信号注入端)的距离之差为d1=3/3.7*100≈81m,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切换门限的设置直接影响到d1的取值范围。
切换时延(TTT)是指终端测量到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差值满足切换条件、触发切换之后,在网络内部的信令流程时延。以LTE技术为例,目前LTE技术要求切换流程的信令流程时延在100ms之内(从触发切换的测量上报到切换完成),因此若地铁列车的最高时速80km/h计算(可视为是TAU的时速),那么在100ms这段时间之内列车运行距离为d2=80000/3600*0.1=2.2m,同样如图5所示。而为了保证切换的完成,需要为切换留有一定余量范围,假设该余量范围为d3,则切换覆盖区d=d1+2*d2+2*d3。
204: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
205: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206: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4至步骤206:与步骤101至步骤103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对小区合并和切换覆盖区的调整,可以减少切换次数,且使得调整后的切换覆盖区满足切换要求,因此可以通过网络规划调整,如上述小区合并和切换覆盖区的调整来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上述三种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的详细流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确定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1: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和第一BLER。
其中,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的获取方式是: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导频和EESM(Exponential Effective SINR Mapping,指数有效信噪比映射)方法得到等效SI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并根据等效SINR映射得到CQI索引值。
对于第一BLER,其获取方式是一个周期性获取过程,对于终端反馈的第一个第一BLER来说,该第一个第一BLER是在终端接收到的被调度次数为预设次数时,根据公式BLER=NACK/(ACK+NACK)得到,其中NACK表示错误次数,ACK表示正确次数,(ACK+NACK)则表示被调度次数,而对于除第一个第一BLER之外的其他第一BLER的获取方式则是:每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获取之前预设次数的ACK和NACK,并根据BLER=NACK/(ACK+NACK)计算其他第一BLER,每得到一个第一BLER终端就需要发送给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认方法的设备(如基站)进行第一BLER的更新。
比如预设次数为100(此处仅是距离说明),则对于第一个第一BLER来说,当终端接收到的ACK+NACK=100次时,根据接收到的ACK和NACK计算第一个第一BLER;对于其他第一BLER来说,在每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获取之前100次的ACK和NACK进行计算,并将当前得到的第一BLER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中的第一BLER与终端最新得到的第一BLER一致。
602:根据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和第一预设映射表,确定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第一预设映射表表明CQI索引值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映射表包括:表明CQI索引值与效率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表明效率与TBS(Transport Block Size,传输块大小)索引值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和表明TBS索引值与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而在表明TBS索引值与PDSCH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中,每个PDSCH调制方式对应一个MCS索引值,因此通过第一预设映射表中的各个映射表可以得出CQI索引值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为通过上述各个映射表得到的CQI索引值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通过查找表1则可以查找到与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与MCS索引值对应,并将与CQI索引值对应的MCS索引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
表1 CQI索引值与MCS索引值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
CQI-index |
TBS-index |
MCS-index |
CQI-index |
TBS-index |
MCS-index |
1 |
1 |
1 |
9 |
15 |
16 |
2 |
1 |
1 |
10 |
16 |
18 |
3 |
2 |
2 |
11 |
18 |
20 |
4 |
4 |
4 |
12 |
20 |
22 |
5 |
6 |
6 |
13 |
22 |
24 |
6 |
8 |
8 |
14 |
24 |
26 |
7 |
10 |
11 |
15 |
25 |
27 |
8 |
12 |
13 |
|
|
|
603:在第一BLER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604:在第一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下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605:在第一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下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比如第一BLER的期望区间为[5%,10%](5%为第一阈值,10%为第二阈值),则通过上述步骤603至605可知,当第一BLER位于期望区间,则不需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可以直接将其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果第一BLER>10%则表明误码率过大,则需要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若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下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初始MCS索引值大于0,则取初始MCS索引值减1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若第一BLER<5%则表明误码率很小,则需要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下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果初始MCS索引值小于28,则取初始MCS索引值加1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第一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等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在第一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等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确定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01: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DMRS和第二BLER。对于第二BLER的获取来说,其获取与第一BLER的获取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702:根据DMRS,计算等效SINR,并根据等效SINR和第二预设映射表,确定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第二预设映射表表明等效SINR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根据DMRS和EESM方法,计算得到等效SINR,并且第二预设映射表中表明等效SINR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计算得到的等效SINR可以从第二预设映射表中获取与其对应的MCS索引值,将该MCS索引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
703:在第二BLER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704:在第二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上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705:在第二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上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比如第二BLER的期望区间为[5%,10%](5%为第一阈值,10%为第二阈值),则通过上述步骤703至705可知,当第二BLER位于期望区间,则不需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可以直接将其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果第二BLER>10%则表明误码率过大,则需要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若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上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初始MCS索引值大于0,则取初始MCS索引值减1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若第二BLER<5%则表明误码率很小,则需要对初始MCS索引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上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如果初始MCS索引值小于28,则取初始MCS索引值加1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第二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等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在第二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等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请参阅图8,其示出了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AM的情况下,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801: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A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传输速度,其中终端的传输速度可以由终端获取,并发送给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的设备(如基站)。
802: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从预设配置表中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配置表用于表明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与MCS索引值的对应关系,因此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预设配置表中确定该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一个固定的MCS索引值,并将该固定的MCS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803: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大于预设索引值,则将预设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804: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小于等于预设索引值,则将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其中,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小值,对于这两个预设传输速度范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具体取值以及预设索引值不进行限制。而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是通过上述图6和图7所示流程图得到的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和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和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中的任一MCS索引值,若该MCS索引值大于预设索引值,则将预设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若该MCS索引值小于等于预设索引值,则该MCS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其可以应用于LTE-M基站系统中,可选结构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模式确定单元11、策略确定单元12和处理单元13。
模式确定单元11,用于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用于传输待传输业务的承载包括: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相对应的默认承载的承载类型可以是默认,专用承载的承载类型可以是专用,对于这两种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来说,可以预先建立默认承载、专用承载和待传输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通过预设关系映射表的方式使得待传输业务与相对应的承载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在建立待传输业务与相对应的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选取与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这样具有相同业务传输质量要求的至少一个待传输业务可以由同一个承载传输,使得同一个承载上的所有待传输业务获得相同的QoS保障,不同类型的承载为待传输业务提供不同的QoS保障,具体请参阅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待传输业务可以包括:CBTC业务、PIS业务、CCTV业务和文本信息业务等业务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对这些待传输业务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
策略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在本实施例中,RLC模式包括UM和AM这两种模式,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其中策略确定单元12可以包括: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和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
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和终端反馈的第一BLER,得到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反馈的DMRS和终端反馈的第二BLER,得到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A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传输速度,并根据终端的传输速度,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上述三个策略确定子单元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可以包括:获取子单元121、第一确定子单元122、第二确定子单元123、第三确定子单元124和第四确定子单元125。
获取子单元121,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和第一BLER,对于终端反馈的CQI索引值和第一BLER的获取方式请参阅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第一确定子单元122,用于根据CQI索引值和第一预设映射表,确定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123,用于在第一BLER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124,用于在第一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下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125,用于在第一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下行预设取值,则将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下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下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请参阅图1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可以包括:获取子单元126、第一确定子单元127、第二确定子单元128、第三确定子单元129和第四确定子单元130。
获取子单元126,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U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反馈的DMRS和第二BLER。
第一确定子单元127,用于根据DMRS,计算等效SINR,并根据等效SINR和第二预设映射表,确定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第二预设映射表表明等效SINR与MCS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子单元128,用于在第二BLER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129,用于在第二BLER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大于第一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一上行预设阈值的差值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130,用于在第二BLER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小于第二上行预设取值,则将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初始MCS索引值与第二上行预设阈值的相加和确定为上行通信中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请参阅图1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策略确定子单元的结构,可以包括:获取子单元131、第一确定子单元132和第二确定子单元133。
获取子单元131,用于在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为AM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传输速度。
第一确定子单元132,用于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从预设配置表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133,用于在终端的传输速度位于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大于预设索引值,则将预设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若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小于等于预设索引值,则将计算得到的MCS索引值确定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第二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预设传输速度范围的最小值。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子单元121、第一确定子单元122、第二确定子单元123、第三确定子单元124和第四确定子单元125的执行过程请参阅图6所示流程图的相关说明,上述获取子单元126、第一确定子单元127、第二确定子单元128、第三确定子单元129和第四确定子单元130的执行过程请参阅图7所示流程图的相关说明,上述获取子单元131、第一确定子单元132和第二确定子单元133的执行过程请参阅图8所示流程图的相关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处理单元13,用于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至少对应有对待传输业务进行调制的调制方式和进行传输时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数据传输率,并根据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待传输业务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调制,根据所确定的数据传输率传输调制后的所有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后,根据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待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确定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这样对于任一待传输业务来说,均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对应的承载类型以及承载类型指示的承载在传输业务时的RLC模式,选取匹配的MCS索引值对待传输业务进行处理,并且所确定的承载类型和RLC模式与待传输业务对应,这就意味着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传输质量要求选取对应的承载类型和RLC模式,由此可以降低任一待传输业务在切换覆盖区的时延,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本实施例可以将单向时延从150ms降低至50ms,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和减少丢包率。
此外在上述图9所示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编码策略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划分单元14、合并单元15和调整单元16,如图13所示。
划分单元14,用于根据预设网络覆盖要求进行网络规划,得到多个小区。
合并单元15,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小区中能够合并的小区,并将能够合并的小区中的至少部分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
调整单元16,用于对合并得到的小区和没有合并的小区:调整相邻的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覆盖区,所述切换覆盖区用于所述待传输业务在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
对于划分单元14、合并单元15和调整单元16的执行过程请参阅图2所示流程图的相关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处理器中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调制编码策略确定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