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521A - 具有能手动解锁的前罩的安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手动解锁的前罩的安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8521A CN108138521A CN201680058327.1A CN201680058327A CN108138521A CN 108138521 A CN108138521 A CN 108138521A CN 201680058327 A CN201680058327 A CN 201680058327A CN 108138521 A CN108138521 A CN 108138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shroud
- lock
- rotation
- lock fork
- safety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05B83/243—Hood clamps, i.e. individually actuated, usually yielding hoo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06—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by displacement of the wing substantially in its own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设备(1),该安全设备具有前罩(2)和罩锁(3),该罩锁具有锁扣(10),其中,罩锁(3)包括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的转动锁叉(4)和使得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的电驱动装置(5),前罩(2)在主锁定位置中被关闭和锁定,前罩(2)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能手动地从前罩(2)的闭锁位置转移到前罩(2)的解锁位置,在所述闭锁位置中锁扣(10)与转动锁叉(4)接合并且前罩(2)被闭锁,在所述解锁位置中锁扣(10)被转动锁叉(4)释放并且前罩(2)被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设备,该安全设备具有前罩/前舱盖和罩锁/舱盖锁,该罩锁具有锁扣。
背景技术
由文献DE 198 12 835 A1已知了这种安全设备。在此描述的安全设备具有抓钩-致动装置,它借助于杆结构实现并且在其中不会出现旋转的结构元件。由此,该安全设备的特征在于非常简单的构造。用于解锁前罩的第一步骤通常能通过从车辆内部致动鲍登拉索实现。因此例如在文献DE 10 2007 061 544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解锁发动机罩的致动杆,该致动杆布置在乘员室中并且通过鲍登拉索与罩锁机械连接。此外,文献DE 10 2005 044079 A1公开了一种通过鲍登拉索解锁罩锁的方式。
鲍登拉索的应用具有以下缺点:该鲍登拉索必须被从车辆内部出发绕过发动机舱中的多个部件被引向前罩的、在其中布置有罩锁的前部区域,为此需要发动机舱中的空间并且因此为发动机舱中的部件的布置所提供的空间变小。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设备限制了在发动机舱中布置其它部件的可能性,因此从制造技术和结构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实用的。此外,将鲍登拉索用于解锁前罩对于操作者来说是不实用的,这是因为操作者必须寻找鲍登拉索的、大多时候位于仪表板下方的端部,并且要耗费很大力气才能移动鲍登拉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安全设备,该安全设备与迄今为止已知的安全设备相比更实用。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安全设备来实现。具有本发明的适宜的改进方案的有利的设计方案由其余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出。
为了实现相比于迄今为止已知的安全设备更实用的安全设备,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设备,该安全设备具有前罩和罩锁,该罩锁具有锁扣,其中,罩锁包括电驱动装置和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的转动锁叉。电驱动装置使得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其中,前罩在主锁定位置中被关闭和锁定。前罩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能手动地从前罩的闭锁位置转换到前罩的解锁位置,在所述闭锁位置中锁扣与转动锁叉接合并且前罩被闭锁,在所述解锁位置中锁扣被转动锁叉释放并且前罩被解锁。
电驱动装置优选地能通过开关和/或控制器控制、接通和/或断开,该开关以及控制器与电驱动装置通过至少一条缆线连接,并且优选地能控制该电驱动装置沿第一方向转动和备选地能控制该电驱动装置沿反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特别地,电驱动装置的转动运动使得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
由于电驱动装置通过缆线与开关和/或控制器连接,因此可以取消经过发动机舱引导的鲍登拉索,其中,有助于在发动机舱中布置其它部件。可用于操纵电驱动装置的开关也可以布置在机动车仪表板的任意位置处,因此对于操作者来说更容易解锁安全设备,该安全设备更实用。
在主锁定位置中,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被锁定,通过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向预锁定位置的转动来规定该打开转动方向。转动锁叉具有进入口,该进入口通过负载臂和捕获臂形成,其中,在主锁定位置中该进入口这样围卡锁扣,使得锁扣的运动被锁死。特别地,当转动锁叉位于主锁定位置中时,不可手动地使前罩运动,特别是不能借助于把手纯机械地松开。锁扣可以被设计为栓、销或锁弓,进入口可以被设计为叉形。特别地,锁扣在主锁定位置中借助于负载臂锁死。锁扣一般可以被视为在转动锁叉与前罩之间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直接与转动锁叉共同作用并且能借助于转动锁叉锁定和解锁,其中,锁扣的锁定或解锁引起前罩的闭锁或解锁。
按照有利的设计方案,锁扣布置在前罩上,而转动锁叉布置在安全设备的位置固定的构件上。在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锁扣布置在安全设备的位置固定的构件上,而转动锁叉布置在前罩上。前罩的由此变大的惯性可以在前罩关闭时减小前罩的回弹作用,优选在预锁定位置中转动锁叉的负载臂克服该回弹效果。
特别地,通过罩锁的电驱动装置,转动锁叉在前罩上的布置明显变得容易,这是因为在该实施方式中代替鲍登拉索仅必须沿可动的前罩引导缆线。转动锁叉在前罩上的布置可以从制造技术角度看也是有利的,即转动锁叉和电驱动装置——与在已经装配完毕的发动机舱中相比——能更好地安装在单独的前罩上。
优选地,罩锁具有转动锁叉锁死元件、例如锁定爪,该转动锁叉锁死元件将转动锁叉锁定在主锁定位置和/或预锁定位置中,其中,锁定表示在打开转动方向上阻拦转动锁叉。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提出,转动锁叉具有预锁定轮廓和主锁定轮廓,在转动锁叉沿打开转动方向和沿反向于打开转动方向的闭锁转动方向转动时,该预锁定轮廓和主锁定轮廓可以彼此独立地分别与转动锁叉锁死元件的配对锁定轮廓共同作用。
特别有利地,在转动锁叉沿闭锁转动方向转动时,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经过锁定爪的配对锁定轮廓。如果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沿闭锁转动方向观察位于锁定爪的配对锁定轮廓前方,则配对锁定轮廓——优选弹簧加载地——锁止在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中,并且锁死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转动,其中,转动锁叉占据预锁定位置或主锁定位置。有利地,转动锁叉弹簧元件沿打开转动方向对转动锁叉加载,由此在预锁定位置或主锁定位置中相应地保持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压到配对锁定轮廓上。转动锁叉弹簧元件在前罩向关闭位置的方向运动时能被加载,其中,锁扣接触转动锁叉。被加载的转动锁叉弹簧元件能自主驱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其中,这种转换能借助于电驱动装置触发,例如通过驱动锁定爪。
一个特殊的设计方案提出,在不借助于锁定爪锁定的情况下,转动锁叉不能越过预锁定位置沿打开转动方向运动,也就是说,转动锁叉以预锁定位置作为打开终端位置。在一个与此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转动锁叉具有下述的打开终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开始沿打开转动方向转动。
前罩在转动锁叉的主锁定位置中被关闭。关闭表示,前罩——其能沿第一方向朝向打开位置并且能沿反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关闭位置运动、特别是摆动和/或转动——位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既不能手动地也不能机械地使前罩越过关闭位置沿第二方运动。有利地,在前罩关闭时设置为,安全设备的弹性元件、例如在关闭位置中邻接于前罩或布置在前罩上的密封橡胶被压缩。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前罩表示如下所述的罩,其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布置在机动车的挡风玻璃前方。
从转动锁叉的主锁定位置出发,电驱动装置在其被激活或控制时促使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电驱动装置可以例如从车辆内部或借助于遥控装置从车辆外部激活。优选地,转动锁叉在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时通过锁扣使得前罩向前罩的打开位置的方向运动。在预锁定位置中,优选通过锁定爪将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阻拦,并且只要前罩位于闭锁位置中锁扣就与转动锁叉接合。
根据本发明,在预锁定位置中能手动地——也就是说对于安全设备的操作者而言——将前罩从闭锁位置转换到解锁位置,其中,前罩在闭锁位置中优选以弹簧加载的方式被保持。能手动地转换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表示:特别仅以机械的方式、也就是说无电流的方式且没有电的辅助设备。换句话说,前罩在预锁定位置中能通过操作者机械地解锁。特别有利地,安全设备具有用于使得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运动的操纵装置。具体地,也可以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时使得操纵装置转移到可触及的操作位置中。
由于在前罩的闭锁位置中和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前罩被闭锁,所以从前罩的闭锁状态出发设置两次致动安全设备以用于解锁前罩。一方面激活电驱动装置以用于使得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另一方面手动地使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转移。相比于不额外手动地使得前罩转移到解锁位置中或不操纵电驱动装置的安全设备,这种冗余赋予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设备更高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借助于优选地具有输出轴的电驱动装置实现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向预锁定位置中的转换。这可以在一个特殊的设计方案中通过释放杆/触发杆(该释放杆通过输出轴被加载)实现,其中,释放杆在输出轴运动时使得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中解锁。例如释放杆可以克服作用于锁定爪的弹簧力而使锁定爪运动,并且使配对锁定轮廓远离主锁定轮廓或者说从锁定位置中释放。因此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实现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向预锁定位置中的转换也包括这种转换的触发。
此外,释放杆在输出轴运动时可以释放被预加载的动力弹簧,该动力弹簧抵抗锁定爪的弹簧加载使锁定爪解锁。这种变型方案的优点是,电驱动装置可以设计成较小尺寸,这是因为仅须借助于驱动装置释放被预加载的动力弹簧。然而在这个设计方案中可能需要额外的传动装置以用于借助于电驱动装置对动力弹簧加载。有利地,动力弹簧在转动锁叉沿闭锁转动方向转动时能被张紧,优选能通过前罩沿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以重力辅助的方式被张紧。
另一个设计方案可以规定,电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直接作用于锁定爪并且在电驱动装置激活时使锁定爪的配对锁定轮廓从主锁定轮廓中解锁。在这个设计方案中有利的是,不需要在输出轴与锁定爪之间的传递构件。
前罩具有前缘、后缘和两个侧边,其中,前缘沿机动车的行驶方向观察位于后缘前方,前罩可安装在该机动车上。此外,安全设备具有用于前罩的支承件,其中,支承件配备有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铰接件、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优选还配备有至少一个第二转动铰接件。在通常情况下,第一转动铰接件和第二转动铰接件布置在后缘的区域中。第一转动铰接件使第一连接元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元件耦合,其中优选地,前罩固定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元件或第二连接元件上。特别有利地,第二连接元件以可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移动的方式布置,以便提供前罩从闭锁位置出发朝向解锁位置的可运动性。
以有利的方式,第一转动铰接件或第二转动铰接件被设计为滚动支承件的形式,该滚动支承件具有内圈、外圈和滚动体。在一个特殊的实施方式中内圈可以固定地布置在第二连接元件上,外圈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连接元件上,两个连接元件通过滚动体以能转动的方式相互耦合。
一个特别的可能性提出,第一转动铰接件或第二转动铰接件在第一连接元件或第二连接元件的长孔中被引导。例如可以是以下情况:第一转动铰接件或第二转动铰接件被设计为滚动支承件,外圈以在第一连接元件的长孔的表面上滑动或滚动的方式被接纳,滚动支承件的内圈与第二连接元件的栓部连接。
支承件的另一个设计方案提出,将四个滚动支承件布置在第一连接元件的长孔中,其中,这四个滚动支承件形成两个上下叠置的滚动支承件行,该支承件行的内圈固定地与耦合元件连接。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转动铰接件或第二转动铰接件将耦合元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元件连接。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的可移动的耦合和进而前罩的可移动性借助于四个滚动支承件在长孔内部的可移动性来实现。
在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之间的可移动性可以设计为纯平移的可移动性的形式,但是可以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通过安全设备的传动装置以平移和转动的组合形式来实现。优选地,第二连接元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前罩连接,第一连接元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安全设备的位置固定的车身部件上。
在一个不同的设计方案的范围内,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固定地布置在第一转动铰接件上,这两个连接元件之一可移动地连接在前罩上或安全设备的位置固定的车身部件上。
在一个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在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运动时,实施引导锁扣远离支承件的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锁扣在前罩的解锁位置中与在前罩的闭锁位置中相比距离支承件更远。此外可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转动锁叉的进入口的开口在预锁定位置中基本上指向前缘的方向,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的运动也朝向前缘的方向,这大多时候伴随在前缘的区域中的拉力作用同时进行。这种拉力作用可以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地与对前缘随后的向前罩的打开位置方向的拉力作用相关联。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用于解锁前罩的运动可以顺畅地过渡到用于打开前罩的运动中,这提供了高的操作舒适性。此外可以有利地设置斜坡,该斜坡使前缘的运动向上方、也就是说向打开位置的方向偏转。该设计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在前罩支承件的区域中不必提供用于可动的后缘的额外空间并且因此节省了结构空间。
在一个与此不同的变型方案中,锁扣在前罩的解锁位置中与在闭锁位置中相比距离支承件更近。在此,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的运动指向后缘的方向,这大多时候伴随在前缘的区域中的压力作用同时进行。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转动锁叉的进入口的开口在预锁定位置中基本上指向后缘的方向。一方面相对于在为了解锁前罩必须对前缘施加拉力的变型方案可以提高操作舒适性,这是因为对于操作者来说按压在感觉上比拉拽省力并且以机动方式更容易实现,因为不必抓住前罩。
另一方面,安全设备可以在这个变型方案中提供行人防碰撞保护的元件。有利地,一旦探测到碰撞,可以通过电驱动装置将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朝向预锁定位置转动。大多时候前罩在关闭位置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在前缘的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因此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物体在碰撞到前罩上时能弹性地通过物体与前罩之间的摩擦力在前缘的方向上被制动。弹性制动使物体的最大减速值变小并且可以对行人安全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地,安全设备可以在前缘的区域中设置碰撞传感器,利用该碰撞传感器能探测具有30kg至200kg的质量的物体的碰撞。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安全设备可以设置为在成功探测到这种碰撞时向电驱动装置传输激活信号,该电驱动装置使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上述特征的组合,如设置碰撞传感器和前罩从闭锁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的、朝向后缘的运动方向以及前罩在闭锁位置的方向上被弹簧加载与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共同形成具有特别高的安全性的安全设备。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的范围内,安全设备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有利地,安全设备在转动锁叉的任意中间位置中都在主锁定位置与预锁定位置之间提供了力传递的作用连接链,该作用连接链从电驱动装置出发经由转动锁叉直至锁扣。
例如,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通过形锁合地与电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输出齿轮以及形锁合地与转动锁叉连接的传动齿轮形成,其中,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借助于电驱动装置的驱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能够实现转动锁叉弹簧元件的较小的尺寸,由此可以节省紧邻于转动锁叉的空间。安全设备的一个特别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完全不设置转动锁叉弹簧元件。优选地,电驱动装置能在发电机模式中运行,以便在捕获前罩时形成转动锁叉对抗前罩向关闭位置的方向运动的机械阻力。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通过蜗杆和蜗轮形成,所述蜗杆形锁合地与电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形锁合地与转动锁叉连接,其中,蜗杆接合到蜗轮中。机械的作用连接在任何情况下都表明,输出轴的运动直接引起转动锁叉的运动,也就是说输出轴机械地与转动锁叉耦合。
借助于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能实现的并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是,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可以控制前罩向打开位置的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可以在转动锁叉到达预锁定位置之前的短时间内控制前罩的初始加速度和制动加速度,其中,初始加速度和制动加速度关于时间以有利的方式具有抛物线形的变化曲线。例如制动加速度可以在转动锁叉接近预锁定位置时降低,由此可以使得前罩的减幅振荡在转动锁叉到达预锁定位置之后最小化。由此,特别是在操作者直接位于前罩前方并且借助于遥控装置激活电驱动装置时,可以更容易地抓住锁扣并且可以提供前罩的更舒适的解锁。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规定,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安全设备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在此,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如上文所述地形成,也就是说例如借助于输出齿轮和传动齿轮或借助于蜗杆和蜗轮形成。
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实现了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有力地且特别是可控地将转动锁叉锁止在主锁定位置中。更有力地和特别是可控地锁止转动锁叉能够实现在关闭状态中的前罩与邻接于前罩的另一车身部件之间的更小的间隙尺寸。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从电驱动装置到转动锁叉上的力传递,该力传递在转动锁叉接近主锁定位置时增大。由此,可以通过电驱动装置控制地压缩在前罩关闭时贴靠在前罩上的弹性元件。
特别有利地,可以借助于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将转动锁叉保持在如下所述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主锁定轮廓在沿闭锁转动方向的锁止过程中直接位于锁定爪的配对锁定轮廓前方。转动锁叉保持在该位置中——例如持续10毫秒至100毫秒——能够实现,配对锁定轮廓锁止在主锁定轮廓中的过程可以被任意地延迟。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设备中,使得配对锁定轮廓通过锁定爪运动到主锁定轮廓中的锁定爪弹簧必须被这样设计,即该锁定爪弹簧在一个可能的锁入时间段内——该锁入时间段在转动锁叉沿闭锁转动方向转动时以主锁定轮廓经过配对锁定轮廓而开始并且在转动锁叉沿打开转动方向转动时以主锁定轮廓经过配对锁定轮廓而结束——使得锁定爪这样快地运动,使得配对锁定轮廓在所述可能的锁入时间段期间锁止在主锁定轮廓中。这需要相应的弹力,锁入时间段越短,则该弹力就必须越大。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可能性是,通过增大在关闭状态中的前罩与另一车身部件、例如前照灯之间的间隙尺寸而延长锁入时间段,这是因为由此增大了主锁定轮廓在锁入时间段内所经过的距离。但是在间隙尺寸较小时手动地将前罩保持在如下位置中过于费力,在所述位置中主锁定轮廓在锁止过程中沿闭锁转动方向观察直接位于锁定爪的配对锁定轮廓前方并且弹性元件被压缩。
借助于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装置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作用连接可以任意地延长锁入时间段的持续时间,这是因为转动锁叉可以借助于电驱动装置在任意的位置中保持任意长的持续时间。因此能实现锁定爪弹簧的更小的尺寸,这节省了重量和材料成本。在前罩与另外的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尺寸也可以被显著减小,这是因为锁止时间段不再取决于间隙尺寸。这种安全设备因此从制造技术和结构技术的角度看比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设备更实用。
特别有利的是,借助于受控可压缩的弹性元件能改变在关闭的前罩与至少一个另外的车身元件、例如前照灯之间的间隙尺寸,其中可以对影响在前罩与另外的车身元件之间的间隙尺寸的制造公差进行补偿。这体现了一种制造技术的简化。具体地,这可以借助于转动锁叉的沿打开转动方向或闭锁转动方向可调整的主锁定轮廓来实现。例如主锁定轮廓可以独立于预锁定轮廓布置在一个盘上,能借助于锁定元件在转动锁叉的打开转动方向或闭锁转动方向上固定该盘。具体地,锁定元件可以通过拧紧,例如借助于螺纹件固定在可调整的锁定位置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的对至少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以及根据附图得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所述说明。
其中:
图1示出安全设备的剖面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安全设备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位于打开终端位置中;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安全设备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位于预锁定位置中;
图4示出根据图1的安全设备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位于主锁定位置中;
图5示出根据图1的安全设备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位于主锁定位置中,前罩位于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中;
图6示出用于根据图1的安全设备的前罩的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安全设备1的剖面图,该安全设备包括具有前缘2.1和后缘2.2的前罩2、罩锁3和支承件13。支承件13包括第一转动铰接件14,该第一转动铰接件配备有内圈15、外圈16和滚动体17,支承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元件18以及第二连接元件19。外圈16滑动地在第一连接元件18的长孔20中被引导。内圈15固定地与被构造为栓部的第二连接元件19连接,连接元件19固定地与前罩2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元件18布置在安全设备的位置固定的构件上。第一连接元件18借助于滚动体17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元件19耦合,其中,第二连接元件19可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18在长孔20中移动。
罩锁3具有转动锁叉4和电驱动装置5,该电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转动锁叉4和锁定爪12分别以能转动的方式布置在安全设备1的未示出的位置固定的构件上,其中,转动锁叉4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处于主锁定位置中。前罩2在图1中借助于实线显示的位置中关闭,也就是说前罩位于关闭位置中。在关闭位置中,弹性元件8、例如密封橡胶——该密封橡胶在关闭位置中布置在安全设备1的位置固定的构件9与前罩2之间——被压缩。前罩2的打开位置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此外,安全设备1具锁扣10,该锁扣例如可以被设计为锁弓并且通过耦合元件11固定在前罩2上。
图2示出安全设备1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4位于打开终端位置中。转动锁叉4具有转动中心23、打开转动方向21和相反定向的闭锁转动方向22。在打开终端位置中,转动锁叉贴靠在未示出的止挡部上。此外,转动锁叉4包括形式分别为突出部形式的预锁定轮廓24和主锁定轮廓25,转动锁叉4还包括进入口27,该进入口通过捕获臂28和负载臂29形成。预锁定轮廓24和主锁定轮廓25可以分别与锁定爪12的配对锁定轮廓26共同作用。前罩2在图2所示的位置中位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并且被解锁和释放。
图3示出安全设备1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4位于预锁定位置中。在预锁定位置中,借助于锁定爪弹簧元件31、例如张紧弹簧、压力弹簧或螺旋弹簧保持锁定爪12压向转动锁叉4。有利的是,转动锁叉4在预锁定位置中借助于弹簧元件32、例如张紧弹簧、压力弹簧或螺旋弹簧沿打开转动方向21被弹簧加载,由此在预锁定位置中预锁定轮廓24沿打开转动方向21以压靠配对锁定轮廓26的方式被定位。
从图2中所示的转动锁叉4的打开终端位置出发,在前罩2向着前罩2的关闭位置的方向运动时,锁扣10撞击到捕获臂28上并且借助于捕获臂28被引向进入口27的内端部30的方向,其中,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22转动。在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22转动直到至少越过转动锁叉4的预锁定位置时,预锁定轮廓24经过配对锁定轮廓26并且预锁定轮廓24沿闭锁转动方向22观察位于配对锁定轮廓26前方,其中,配对锁定轮廓26可以锁止在预锁定轮廓24中并且转动锁叉4占据图3中所示的预锁定位置。在预锁定位置中,锁定爪12阻拦转动锁叉4沿打开转动方向21的转动。
在图3中借助于实线示出在解锁位置中的前罩2,其中,前罩2被解锁。通过在前缘2.1上向后缘2.2的方向按压前罩2使前罩2能被转移到闭锁位置中,也就是说能手动地使前罩2在闭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闭锁位置在图3中借助于虚线示出。在闭锁位置中,锁扣10与转动锁叉4接合,该转动锁叉位于预锁定位置中,其中,前罩2被闭锁,也就是说前罩2向打开位置的方向的运动被阻拦。由图3可以识别出,锁扣10在前罩2的解锁位置中与在前罩2的闭锁位置中相比距离支承件13更远。
图4示出安全设备1的局部的剖面图,其中,转动锁叉4位于主锁定位置中。转动锁叉4从预锁定位置出发继续沿闭锁转动方向22转动,从而到达主锁定位置。这可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向下压前罩2实现,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借助于第一电机6驱动转动锁叉4来实现。因此可以借助于输出齿轮34和传动齿轮35设置机械的作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形锁合地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形锁合地与转动锁叉4连接,其中,输出齿轮34与传动齿轮35啮合。通过这种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驱动转动锁叉4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
也可以借助于手动下压和第一电机6的电驱动方式的组合来实现转动锁叉4向主锁定位置的方向的运动。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一旦例如借助于可以被设计为螺旋电位计的传感器检测到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的运动,就激活第一电机6以用于沿闭锁转动方向驱动转动锁叉。对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的运动的检测还可以通过以发电机运行方式运行第一电机6来实现,其中,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的转动在第一电机6中产生电流。
在转动锁叉4沿闭锁转动方向22转动直至至少越过转动锁叉4的主锁定位置时,主锁定轮廓25经过配对锁定轮廓26并且主锁定轮廓25沿闭锁转动方向22观察位于配对锁定轮廓26前方,其中,配对锁定轮廓26可以锁止在主锁定轮廓24中并且在此之后转动锁叉4占据主锁定位置。图4还示出位置固定的圆形制动块,用于沿闭锁转动方向制动转动锁叉4,其中,在主锁定位置中在转动锁叉4与制动块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使得转动锁叉能锁止在主锁定位置中。
在主锁定位置中,进入口27围卡锁扣10,锁定爪12锁死转动锁叉4沿打开转动方向21的转动,由此前罩2被关闭、闭锁并且借助于转动锁叉4的负载臂29在解锁位置的方向和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被锁死。优选的是,负载臂29被这样设计,即负载臂29沿进入口27的打开方向的主方向与前罩2的侧边形成至少为20度的角度41。在一个特别的设计方案中,该角度41可以在20°到29°之间,在一个与此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30°到39°之间,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可以在40°到49°之间。
除了在解锁位置的方向上保护前罩2之外,这还可以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在该正面碰撞时转动锁叉4在主锁定位置中相对于前罩2以反向于机动车行驶的方向被推移——引起朝向转动锁叉4的方向更剧烈地拉拽前罩2,进而引起将前罩2更牢固地压到安全设备1的另一个车身元件、例如位置固定的构件9上,因此减少了前罩2的无意的解锁的危险并且提供了由前罩2和另外的车身元件组成的更紧凑的以及进而防碰撞安全性更高的单元。该优点特别通过转动锁叉4的弧形构造的进入口27和通过作为安全设备1的组成部分的转动锁叉4本身得到。
如果第一电机6为了实现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中而被激活,在配对锁定轮廓26被锁止在锁定轮廓24中之后,第一电机就被去激活。第一电机6可以为了检测转动锁叉位置而短时间地以发电机模式运行,优选间歇性地在电动机模式与发电机模式之间转换,其中,如果转动锁叉还未到达主锁定位置,则在发电机模式中产生不为零的电流信号。在转动锁叉占据主锁定位置之后,转动锁叉停止和在发电机模式中电流信号达到零值。第一电机6的这种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取消用于检测转动锁叉位置的传感器或者取消使第一电机6准确地适配于转动锁叉4的几何结构。
如果前罩2从主锁定位置出发被解锁,则转动锁叉4首先从主锁定位置转移到预锁定位置中。这可以由此实现,即第二电机7通过锁定爪输出齿轮36和锁定爪传动齿轮33使锁定爪12运动到图4中以虚线示出的释放位置中,在该释放位置中转动锁叉4沿打开转动方向被释放。
有利地,第一电机6使得转动锁叉4从图4中所示的主锁定位置转换到图3中所示的预锁定位置中,其中,安全设备1在该转换期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机械的作用连接通过形锁合地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的输出齿轮34和形锁合地与转动锁叉4连接的传动齿轮35形成,其中,输出齿轮34与传动齿轮35啮合。在这种转动锁叉4通过第一电机6驱动的转换时如上文所述地能够实现间歇性地运行第一电机6,该第一电机在电动机模式与发电机模式之间切换,其中,能检测到转动锁叉4何时到达预锁定位置。
在一个与此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在锁定爪12到达释放位置之后,转动锁叉4借助于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弹簧加载地从主锁定位置转动到预锁定位置中。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设置为,借助于电机6和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以共同作用的方式驱动转动锁叉4。根据本发明的理论不强制性地规定以电驱动转动锁叉4的方式使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因此能实现在不包括第一电机6的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理论的相应于图1至图6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电机7如上文所述的方式实现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
图5示出安全设备,其中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中。在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之后,前罩2位于图3中以虚线示出的或图5中借助于实线示出的闭锁位置中。在图5中所示的预锁定位置中,前罩2能借助于在前缘2.1上施加的拉力手动地从闭锁位置转换到图5中以虚线示出的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中,锁扣10被转动锁叉释放并且前罩2被解锁,以及前罩2可以运动到图1中所示的打开位置中。
在前罩2到达打开位置时可以设定为,转动锁叉4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图2中所示的打开终端位置中。有利地,锁定爪12可以借助于第二电机7转换到图4中所示的释放位置中,其中,弹簧驱动地引起转动锁叉4朝向打开终端位置的转动。在一个与此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如下的转动锁叉4,其不具有像在图2中所示的打开终端位置,而是在预锁定位置中接触止挡部,该止挡部锁死转动锁叉4沿打开转动方向21的转动。不能越过预锁定位置运动的转动锁叉4的应用特别能够通过前罩2从闭锁位置到解锁位置中的可移动性实现。
在一个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这样使锁扣10相对于转动锁叉4布置,即前罩2在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时抬起一段距离51,该距离可以大约为10cm。这种抬起以有利的方式能够实现在人类工程学方面有利地抓住前罩2的前缘2.1,从而使得拉拽前罩2更容易。
图6示出支承件13的一个设计方案,该支承件具有锁死元件61和第一连接元件18中的缺口62。锁死元件61优选固定地布置在前罩2或第二连接元件19上,该锁死元件在前罩2向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方向转动时共同转动。锁死元件61的这种转动使得锁死元件61被推入缺口62中并且锁死第二连接元件19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18在前罩2的闭锁位置的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该方向用箭头63显示。锁死元件61和前罩2在锁死元件61被推入缺口62中的状态中在图6中用虚线表示。具有锁死元件的安全设备的优点是,前罩2构造为在打开位置中或在中间位置中不能移动或仅能转动。
在如下实施方式中,其中借助于止挡部锁死转动锁叉4沿打开转动方向21越过预锁定位置的转动,在前罩2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运动时仍然能借助于捕获臂28接纳锁扣10,这是因为锁死元件61造成了前罩2和进而锁扣10的向前缘2.1的方向移动的位置,而锁扣10在前罩2的关闭运动中被引导经过负载臂29。
Claims (8)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设备(1),该安全设备具有前罩(2)和罩锁(3),该罩锁具有锁扣(10),其特征在于,
罩锁(3)包括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的转动锁叉(4)和使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中的电驱动装置(5),前罩(2)在主锁定位置中被关闭和上锁,前罩(2)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能手动地从前罩(2)的闭锁位置朝向前罩(2)的解锁位置转移,在所述闭锁位置中锁扣(10)与转动锁叉(4)接合并且前罩(2)被闭锁,在所述解锁位置中锁扣(10)被转动锁叉(4)释放并且前罩(2)被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安全设备(1)包括用于前罩(2)的支承件(13),其中,支承件(13)至少具有第一转动铰接件(14)、第一连接元件(18)和第二连接元件(19),支承件优选地具有第二转动铰接件,第一转动铰接件(14)使得第一连接元件(18)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元件(19)耦合并且第二连接元件(19)能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18)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铰接件(14)在第一连接元件(18)的长孔(20)或第二连接元件(19)的长孔中被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锁扣(10)在前罩(2)的解锁位置中与在前罩(2)的闭锁位置中相比距离支承件(13)更远。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锁扣(10)在前罩(2)的解锁位置中与在前罩(2)的闭锁位置中相比距离支承件(13)更近。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前罩(2)朝向闭锁位置的方向被弹簧加载。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安全设备(1)具有位于电驱动装置(5)与转动锁叉(4)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转动锁叉(4)从预锁定位置转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安全设备(1)具有位于电驱动装置(5)与转动锁叉(4)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5116669.0A DE102015116669A1 (de) | 2015-10-01 | 2015-10-01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mit manuell entriegelbarer Fronthaube |
DE102015116669.0 | 2015-10-01 | ||
PCT/DE2016/100455 WO2017054802A1 (de) | 2015-10-01 | 2016-09-29 | Sicherheitsvorricthung mit manuell entriegelbarer fronthaub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8521A true CN108138521A (zh) | 2018-06-08 |
CN108138521B CN108138521B (zh) | 2020-03-27 |
Family
ID=5720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8327.1A Active CN108138521B (zh) | 2015-10-01 | 2016-09-29 | 具有能手动解锁的前罩的安全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73346B2 (zh) |
EP (1) | EP3356624B1 (zh) |
CN (1) | CN108138521B (zh) |
DE (1) | DE102015116669A1 (zh) |
WO (1) | WO201705480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4107986A1 (de) * | 2014-06-05 | 2015-12-17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oss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10941592B2 (en) * | 2015-05-21 | 2021-03-09 | Magna Closures Inc. |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DE102015111149A1 (de) * | 2015-07-09 | 2017-01-12 | Kiekert Ag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Fronthauben mit elektrischem Antrieb |
DE102015113222A1 (de) * | 2015-08-11 | 2017-02-16 | Kiekert Ag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mit einer Fronthaube und einem Bajonettverschlusssystem |
FR3085397B1 (fr) * | 2018-09-05 | 2020-10-16 | Psa Automobiles Sa | Ouvrant et encadrement avec serrure electrique et dispositif d’ejection de l’ouvrant de son encadrement |
DE102020128865B4 (de) * | 2020-11-03 | 2024-02-08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Frontklappenantrieb, Frontklappen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
DE102021119876A1 (de) | 2021-07-30 | 2023-02-0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zum vollelektrischen Öffnen einer Fahrzeugklapp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73301A2 (de) * | 2011-09-23 | 2013-03-27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Heckschlos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20140088826A1 (en) * | 2011-09-27 | 2014-03-27 | Tesla Motors, Inc. | Power release hood latch method and system |
WO2015113546A1 (de) * | 2014-01-31 | 2015-08-06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FÜR EIN SCHLIEßEN EINER KRAFTFAHRZEUGHAUB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12835B4 (de) | 1998-03-24 | 2006-12-21 | Ewald Witte Gmbh & Co Kg | Fanghaken-Betätigungsanordnung für Motorhauben von Kraftfahrzeugen |
US7445258B2 (en) * | 2005-02-07 | 2008-11-04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Power linear displacement striker |
GB2428644B (en) * | 2005-08-02 | 2009-04-29 | Ford Global Tech Llc | A motor vehicle |
DE102005044079A1 (de) | 2005-09-15 | 2007-03-2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GB0602586D0 (en) * | 2006-02-10 | 2006-03-22 | Ford Global Tech Llc | A hinge mechanism |
DE102007061544A1 (de) | 2007-12-20 | 2009-06-25 | Volkswagen Ag |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8801053B2 (en) * | 2010-11-22 | 2014-08-1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Closure latch and release mechanism |
DE102011003808A1 (de) * | 2011-02-08 | 2012-08-0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chloss mit einem Fangelement an einer Schlossfalle für eine 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
DE102013217377A1 (de) * | 2013-08-30 | 2015-03-05 | Kiekert Ag | Elektrisches Kraftfahrzeugschloss mit Notentriegelung |
DE102013112122A1 (de) * | 2013-11-04 | 2015-05-07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
DE202014106158U1 (de) * | 2014-12-18 | 2016-03-21 |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 Schließhilfs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schloss |
-
2015
- 2015-10-01 DE DE102015116669.0A patent/DE102015116669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
- 2016-09-29 EP EP16787717.4A patent/EP3356624B1/de active Active
- 2016-09-29 US US15/764,976 patent/US114733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9 CN CN201680058327.1A patent/CN10813852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29 WO PCT/DE2016/100455 patent/WO201705480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73301A2 (de) * | 2011-09-23 | 2013-03-27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Heckschlos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20140088826A1 (en) * | 2011-09-27 | 2014-03-27 | Tesla Motors, Inc. | Power release hood latch method and system |
WO2015113546A1 (de) * | 2014-01-31 | 2015-08-06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FÜR EIN SCHLIEßEN EINER KRAFTFAHRZEUGHAUB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56624B1 (de) | 2021-01-06 |
US11473346B2 (en) | 2022-10-18 |
CN108138521B (zh) | 2020-03-27 |
WO2017054802A1 (de) | 2017-04-06 |
US20180266150A1 (en) | 2018-09-20 |
DE102015116669A1 (de) | 2017-04-06 |
EP3356624A1 (de) | 2018-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38521A (zh) | 具有能手动解锁的前罩的安全设备 | |
CN108138516A (zh) | 具有前舱盖和卡口式锁紧系统的安全装置 | |
JP6255631B2 (ja) | 自動車ドアの閉鎖装置 | |
JP5832725B2 (ja) | 慣性部材付きクロージャラッチ | |
CN107849876B (zh) | 用于前罩的具有电驱动装置的安全设备 | |
CN105089383B (zh) | 包含用于打开车门的组件的车辆 | |
US8132844B2 (en) | Intuitive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 assisted vehicle doors | |
US9322191B2 (en) | Grip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 |
US9592819B2 (en) | Transmission emergency release | |
US10508476B2 (en) | Electric vehicle door lock with increased operating reliability | |
CN102791943B (zh) | 机动车门锁装置 | |
JP6824252B2 (ja) | 車両ドア用電子ハンドル | |
JP6989208B2 (ja) | 自動車のドアハンドル | |
WO2013146918A1 (ja) |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 |
CN104153658B (zh) | 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锁机构 | |
CN108138520B (zh) | 具有电驱动器和可卡锁的调整机构的前舱盖安全装置 | |
CN113195858B (zh) | 用于机动车门元件的开启设备 | |
CN105051305B (zh) | 用于机动车的锁 | |
WO2007051176A2 (en) | Passive entry actuator | |
KR20120007531A (ko) | 차량 시트를 위한 록킹 장치 | |
DE102019133654A1 (de) | Kraftfahrzeugschloss | |
CN106489014B (zh) | 机动车锁 | |
KR20180095036A (ko) | 로터리 래치 및 프리 래칭 위치와 메인 라쳇 위치를 가진 차량용 안전 장치 | |
US20030020284A1 (en) | Drive for a motor vehicle hood | |
CN114901916A (zh) | 机动车门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